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软件技术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实践

高职软件技术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实践

摘要:依据《高等职业学校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制定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针对课程标准、教师岗位标准、辅导员岗位标准、实习就业工作标准、质量监督评价标准实施管理,以显著提升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质量评价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即职教20条)明确指出,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具有基础性作用,要以标准建设作为统领职业教育发展的突破口。教育部制定347项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全面细化了各专业素质、知识、能力要求,将行业企业最新标准、要求融入教学,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1]《高等职业学校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为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标准化的依据。

1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实施全过程标准化管理的基础

1.1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基本原则

首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符合《高等职业学校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特别是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同时细化和量化满足这两个前提条件的素质、知识和能力。其次,进行专业人才需求的调研,充分调研专业服务的主要区域以及区域内的企业和行业、面向的岗位需求,进而分析归纳出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知识技能、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经过调研分析,软件技术专业人才除必须具备《高等职业学校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中的素质、知识和能力外,还要具备独特的创新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2]再者,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有行业专家和技术工程师的参与和指导。行业专家的参与可以使培养目标更加清晰,对专业定位以及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的描述和职业核心能力的把握更加精准;对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知识结构、能力要求、职业态度更符合企业需求,可以明确企业认可的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对课程体系的架构与说明,专业核心课程介绍,教学进程安排及说明等提出参考意见,尤其对质量评价和监控机制方案的制定更符合企业实际。实践证明,开展校企合作是事半功倍的有效途径。但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一个痛点:一是校企合作模式大都是将市场和社会的需求作为重点,不能有效完善专业基础知识教学,同时教师的知识掌握情况也无法和教学的需要相符合;二是一些企业兼职教师常常更加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导致他们的理论知识的缺乏,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三是校企合作意识薄弱,企业参与度不高。如果培养一个生产线上的技术人员,可能很快就能为企业生产产品,产生效益,企业为了满足生产用工需要,当然愿意开展校企合作。软件技术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职业,需要投入很长时间和精力才能培养出具有一定开发能力的人才,周期太长,而且企业还要投入一定软硬件资源才能保障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企业的目标是追求经济利益,这就使得企业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影响了企业参与积极性。开展校企合作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给予大力扶持和投入。

1.2构建与职业岗位需求和工作任务需求衔接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要满足《高等职业学校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中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的规格要求,还要体现职业能力形成过程、知识的逻辑关系以及认知进阶的内在规律。要构建岗位能力模型,可以将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过程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他们的通用能力和岗位特定能力以及职业核心能力,每一个层次都要从岗位需求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出发,归纳整合知识,构建课程。[3]制定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首先,需要按照工作内容做好安排,充分整合工作任务,成为系统性的任务。其次,将任务转化为学习模式,在一个学习阶段中,对应一门课程,将工作任务内的学习领域转化为专业课程。从软件开发的不同过程看来,对人才培养也有着不同的要求,既需要软件工程能力也需要专业通用能力。比如,在开发软件产品时,必须不断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增强沟通能力。只有构建完善的岗位能力模型,才能重构科学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另外,要把“1+X”证书考试内容融入到课程体系,按照“1+X”证书试点标准要求,老师必须参加“1+X”试点评价机构的师资培训,并通过考核才能担任“1+X”证书课程的授课,不仅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水平,也有利于课证融合的实施,更有利于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1.3制定严格的课程标准是保障教学实施过程标准化

依据课程标准的制定不但规定课程的性质,还要把培养学生素质、知识和能力的各个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建议和教学评价进行对应和规范;制定课程内容的标准时要严格审查课程内容是否符合课程体系,是否满足课程培养目标要求,理论和实践教学学时安排是否符合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规定。另外,课程标准要体现课程思政理念,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比如敬业精神、工匠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等元素,与思政课程教学形成合力,共同实现立德树人教育宗旨。

2教师岗位标准是软件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

教师岗位标准是规范教师教学行为,落实课程标准和实现课程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对教师教学考核评价的依据。教师岗位标准按照教师职责制定:一是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的职责。主要实施理论课、实施上机课、实施项目课等进行规范;二是提升课堂满意度与合格率的职责。主要是从与学生首次沟通,实施学生考勤、管理课堂纪律,与上课学习状况欠佳的学生访谈,批改和点评作业,与辅导员当面沟通学生学习情况,实施考前复习,与不交作业及测试不达标的学生访谈;三是参与班级管理工作的职责。包括协助组建及培训学习小组,指导制定实施学习小组计划,协助组织并参与学生活动,实施专业技术讲座等方面的规范;四是提升授课能力的职责。包括参加师资培训和“双师”资格认证,参加各类教师竞赛,参与科研等工作方面的要求。

3辅导员岗位标准是实施德育工作的重要保障

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4]制定辅导员岗位标准的目的主要是对辅导员工作进行规范和量化。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行为管理。包括组织班级开展常规班会,纪律检查、巡班和常规听课,组建班级班委及学习小组,组织召开班委会,与教师当面沟通学生学习情况,与不交作业的学生谈话,与出勤不好的学生谈话,与学生家长电话沟通学生情况等方面内容和量化规范;二是提升班级满意度与合格率。主要是规定四个阶段性学生访谈的内容,规定班级满意度调查的时间、内容和建议,规范组织学生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内容等;三是讲授职业导向训练(COT)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就业面试、简历编制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规范。

4实习就业工作标准为学生实习就业保驾护航

实习就业工作标准是在教育部《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基础上制定的,由系行政秘书负责,系领导班子成员和辅导员协助实施。一是按照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落实学生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考核、安全职责等;二是负责开拓维护就业渠道。主要从收集相关企业招聘信息,联系目标企业的方式方法,签订就业实习基地协议,定期回访合作企业等工作进行规范;三是负责提升学生就业技能。主要从实施模拟面试,制定和实施专家讲座活动方案和企业参观活动方案,开展简历编写竞赛活动等方面进行要求;四是负责指导毕业学生就业和跟踪回访工作。主要组织召开实习就业启动大会,开展毕业生就业意向问卷调查,组织毕业生参加校园招聘会,向合作企业推荐就业,指导学生顺利度过试用期,定期回访就业学生,开展用人单位满意度问卷调查等方面的规范。

5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评价标准确保各项标准顺利执行

以健全和完善高技能型软件技术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为出发点,从学校、老师、学生、企业四个层面建立质量监督评价信息支撑平台。分别从教师岗位标准、辅导员岗位标准、实习就业工作标提取出多个评价指标,每个指标再细化出若干个观测点并分别制定出相应权重和等级标准。学校方面教学督导组对教师岗位标准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现场监督检查,对照各项指标及观测点给出等级标准。比如:某次课教学内容是否与课程标准一致、是否采用课程标准中对应的教学方法、项目课是否完成、学生作业是否点评、是否开展小组学习等,对未达标的老师及时提出诊改要求,老师把诊改情况以报告形式反馈给教学督导组。同时,督导组每天通过信息平台查看每位老师完成标准情况的信息,并通过平台得出相应等级,为教师年度考核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授课教师、辅导员对照岗位标准把每次课教学行为和活动完成情况上传信息平台。比如:学生考勤情况、与哪些学生进行访谈,以及访谈主要内容、各学习小组活动内容、家访时间和内容等。老师要及时把提升授课能力的业绩及其证明材料上传。比如:获得教育厅认定的“双师”资格证书的老师要把证书名称、等级和证书照片进行登记和上传。学生评价主要包括对授课老师的评价、对学校的评价、对辅导员的评价和在企业实习就业情况的信息反馈。这些评价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参考依据。企业评价的方式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座谈会以及电话访谈等形式进行,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实习评价和毕业生工作状态的评价。这些评价信息的反馈可以让学校更清晰地掌握教育教学存在的优势和短板,有利于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标准的完善,将职业素养、行业标准和企业文化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更有效地做好企业需求和人才培养之间的有效的衔接。

6结语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依据国家标准制定。课程标准是对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具体体现,是授课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的轨迹;教师岗位标准规范授课教师的所有课堂行为,也是定量考核教师的尺子;辅导员岗位标准对实施立德树人教育宗旨提出了具体要求和规范;实习就业工作标准为顺利实现学生实习就业得到更好的保障,有利于提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质量评价标准是衡量各项标准执行情况的凭证,是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动力和催化剂。实践证明,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实施对构建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的“三全”育人模式也是卓有成效的。

参考文献:

[1]漆震云.大数据时代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创新[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6):123-125.

[2]王向中.以教育创新为抓手提高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28-30.

[3]张海鸥.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模型[J].劳动保障世界,2018(26):44-46.

[4]王志勃,毕艳茹.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有效方法研究:以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为例[J].智库时代,2019(45):176-177.

作者:宫纪明 单位:淮北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