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政治理论课在医学人文教学中的作用

政治理论课在医学人文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医学人文实践教学存在资源丰富却缺乏整合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的内在统一性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整合医学人文实践教学资源的作用,发掘、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这一作用对医学生的医学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将大有裨益。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医学人文;实践教学;整合

一、医学人文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医学人文实践教学不足

近年来,我国从医学院校到整个医疗系统掀起了学习人文、倡导人文的热潮,并形成了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医学哲学、医学经济学等多个热点,人文课程、人文讲座屡屡开设。但这种人文热的背后是存在问题的,课程或讲座往往停留在向受教育者灌输一套空洞的理论和呆板的做法,这是典型的把医学人文知识讲授等同于医学人文教育。教育与知识讲授的等同凸显了教育活动中常见的两个缺失:重视课堂讲授,缺失实践中获得体验的教育手段;注重知识传授,缺失培育具有完整人格的人才的教育功能。医学人文知识讲授作为医学人文教育的前期基础和手段,可以帮助受教育者对其朴素的医学人文思想进行提炼和升华,而教育最终要实现的是使这些医学人文知识经由受教育者的心理体验,内化为受教育者头脑中引导其医疗行为实践的医学人文精神。因而实践教育不足的医学人文教育很难实现教育目标。医学院校紧张的学时安排是导致医学人文实践教育不足的重要原因。自2009年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下发《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文件要求为医学生开设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和医学伦理学及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以来,各医学院校为平衡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教学与医学专业课程之间的学时之争已做出种种努力尚不能完全满足文件要求,医学人文实践教学就更难以保证。

(二)医学人文实践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

自医学人文热潮兴起以来,众多医学院校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纷纷开辟了医学人文教育基地、实践教学中心等等。但这些教育基地或教育中心少数是挂了牌子、发了证书的,更多的则是分散在社会各处可供发掘人文教育功能的社会机构,比如疗养院、关爱病房等临终关怀机构,生命奥秘体验馆、烈士陵园等社会公益机构。这些实践教育基地与清明节追思活动、红十字精神宣讲等实践活动一起称为医学人文实践教学资源更为确切。所以,不仅仅局限于挂了牌子的实践教学基地,那些可供发掘人文教育功能的医学人文实践教学资源其实是比较丰富的。以笔者所在的医科大学为例,有研究者梳理了可供教学所用的医学人文实践教学资源有:生命奥秘博物馆让参观者更深入地了解自身、了解自然,体验生命之神奇;附属医院致力于临终关怀的疗养院、关爱病房能够让大好年华的青年学生真切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和稀缺;“无语体师”启用、告别仪式,遗体捐献纪念馆及清明节祭奠追思活动、祭扫烈士墓等都可以让自我中心意识颇为盛行的青年学生见证博爱、人道、无私、奉献;昭示实验动物为生命科学发展做出牺牲的校园实验动物纪念碑提醒医学生尊重一切生命,感恩任何给予。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开展过却没有固定下来的社团实践活动都具有很好的医学人文教育意义。可以认为,当前可作为医学人文实践教学的资源是丰富的,但这些丰富的资源是零散的,缺乏整合的,因而没能被系统地用于医学人文实践教学。找到整合这些实践教学资源的途径,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将其系统化运用于医学人文教育以改善医学人文教育效果是十分必要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具有统一性

医学生既要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又要接受医学人文教育,实际上,这两者具有内在统一性。从教育目标看,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明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目标显然包涵了医学人文教育的培养目标。从教育内容看,两者亦具有统一性。医学生要成长为合格的医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而成长为合格的社会公民是前提。即使是在强调对医学生进行“以病人为本、尊重生命”的医学人文教育时,培养医学生仁者爱人、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仍是培养其关爱病人、尊重生命的基础。正如我国自古提倡的“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由于社会分工不同,医国靠政治家,关心人的生存环境;医人靠思想家、教育家,关心人的精神健康;医病靠医学家,关心人的身体健康。因而以医学生为教育对象的医学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原本就是统一的。具体的,教育内容的内在一致性是两者能够结合、相互助力的主要原因。

(一)道德教育是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内容

古人早有“才不近仙、心不近佛”不能为医的说法,我国现代外科之父裘法祖重申这句话:“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他特意将“德”放到“才”的前面,大有深意。对一个人而言,德是灵魂,是向导;才是能力,是工具。德是才的统帅,才是德的辅助。就医者而言,空有德而无才,不能治病救人,固然无法为医,不能造福他人;空有才而无德的医者则比无才无德的普通人社会危害性大得多。正因为如此,医学生的培养更要秉持“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1]这一教育理念。所以,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医学人文教育首先就是从培育恻隐、仁爱之心的德育开始。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医学人文教育的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一方面,社会主义医科大学承担着为“健康中国”战略培养医疗服务人才的任务,“教育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发展走向,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让学生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科学思想基础。”[2]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蕴含着丰富的“以人为本”思想,他号召发展人的个性和才能,呼吁要从生产的桎梏中和思想的禁锢中来解放人。他把社会主义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认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毫无疑问,这种从全人类的解放和自由发展出发的人文思想是医学人文精神的起点。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医学人文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

(一)实践学时整合

根据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本专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从现有的学分中,分别划出2学分、1学分来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这一要求首次落实了实践教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性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开始进入规范化时代。而对于医学院校更不规范的医学人文实践教学来说,也迎来了获得改善的机会。这个机会源自于《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2016)所提出的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坚持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把握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注重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普遍要求和分类指导相结合,提高工作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解读这一原则,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结合医学生成长规律和发展需求,细化为符合医学院校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应的,发掘思想政治理论课蕴含的医学人文教育功能就很有必要了。这样,一方面,针对医学生专业特点和发展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实效;另一方面,囿于师资、课时局限的医学人文教学可以依托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充分的师资和课时,扩大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尤其是分布于学校内外的各种医学人文实践教学资源可以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更充分、系统地加以利用。以笔者所在医科大学为例,思想政治理论课拥有32个实践学时,如果梳理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能够与医学人文教育相结合的素材,五门思政课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实践教学,32个学时的实践课无论是对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医学人文教育,都将发挥很大作用。

(二)实践教学内容整合

实践教学内容整合是利用好实践教学资源的前提,而这种整合的关键是发掘、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将之与医学人文实践教学资源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在培育医学生政治素养的同时,亦提升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1.思想道德修养优先于医学专业技能

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都强调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空谈道德很难令学生信服,尤其是在医学生乃至在职医护人员中,医学专业技能远比医德重要的认知广泛存在,这也正是医学人文教育相对于医学科学教育一直处于边缘化地位的原因。在思想道德修养与医学专业技能何者居首的问题上,实践教学优于理论说教,实践教学可以采取社会调查和案例调查的方式。社会调查即指导学生走进学校附属医院,走访临床医生、患者及家属,实地访谈,获得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讨论、提交调查报告。实践证明,这种社会调查极具教育意义,学生的收获是惊人的。案例调查是指导学生查阅、寻找古今中外德才兼备的医学界典型人物,正面了解这些典型人物的生平事迹、思想言论,让学生从榜样身上获得启发,明确医者的使命是解除病人痛苦,高超的技能是达成使命的手段和途径,医者之仁心是大医养成的第一必要条件。

2.将“为全人类”、“为人民”的大爱浓缩为对患者的关爱

马克思主义蕴含着丰富的为全人类的解放和自由发展而奋斗的大人文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引导青年学生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这种对全人类、对人民的大爱落实到医学生身上,就是对患者的仁心仁爱。虽然作为仁之端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但人文精神却处于需要大力倡导培养的境地,这与医生高度职业化及医疗服务商业化有关。当从医成为谋生手段,当医疗服务成为价格体现,人们从医的目的就可能不完全是高尚的治病救人,医疗行为就不单是一种人文交流。所以教育医学生要认真负责是容易的,要让他们对患者产生关爱的感情是不容易的。在这个问题上,理论说教基本无法取得教育效果,实践教学则可以通过让学生接触真实的“生命产生至生命终止”这一生命发展过程从而产生情感触动。实践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去感受生命诞生的艰辛与幸福,邀请妇产科医护人员、孕产妇与学生分享胎儿孕育和分娩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体验生命的宝贵;第二是指导学生参观生命奥秘体验馆,使学生从中体会生命的神奇;第三是组织学生进入宁养院等临终关怀机构,让学生体会生命的短暂和稀缺;第四是组织学生参加为医学发展捐献遗体的“无语体师”系列感恩活动,让学生见证平凡人生向不朽生命的升华。如此,源于对生命的认识而产生的对生命的爱才是爱患者、爱人民、爱全人类的起点和根源。

3.医学教育要培养具有丰富人文素养的医生

关于科学与人文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发现不仅没有削弱人文精神,反而让我们了解了人文精神是科学创新的真正基础和目的,如果没有了人的尊严和价值,科学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应该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统一起来作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学科,这门学科应该“生产出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3]。医学学科所培养出来的人就应该是具有丰富人文素养的医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恰恰具有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功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致力于激发学生对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引导学生养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正直、严谨等优秀品质;近现代史教育意在带领学生重温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走过的屈辱、抗争、独立、走向富强的历史,来唤起以民族大义为己任、勇于奉献、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教学帮助学生系统了解国家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正如中国读书人所一直提倡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方面的实践教学资源十分丰富:素有“一个旅顺口,半部中国近代史”之称的旅顺历史文化资源堪称实践教学的宝库;反映新中国医学教育辗转变迁的校史陈列馆让学生体会当代先进的医科大学来之不易;本校造血干细胞捐献典型、实验动物纪念碑、遗体捐献纪念馆让学生体悟奉献就在身边。综上所述,整合医学院校丰富的医学人文实践教学资源以提升医学人文教育效果十分必要,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的内在统一性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起到整合的作用,发掘、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医学人文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作用,对于充分开展医学人文实践教学,改善医学人文教育实效将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2].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Z].2018-5-2.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126.

作者:胡英芳 于泉蛟 单位:大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