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政治哲学理论范文

政治哲学理论全文(5篇)

政治哲学理论

第1篇:政治哲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生态哲学;范式;经济生态化

一、马克思生态哲学的多维界定

生态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与自然。马克思生态哲学的深刻之处在于,在别人只看到人与物之关系的地方,马克思看到了人与人的关系。围绕着人、自然、经济、社会等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一系列精彩观点、科学论断,建构了一个唯物的、辩证的、实践的、历史的生态哲学理论。

1.马克思生态哲学的本体论根基:唯物的自然观。在马克思之前,长时间以来占据统治地位的世界观是目的论的“存在之巨链”思想,即自然神学。在自然神学中,人与自然没有先后之分,都归于上帝意志。这种自然神学的最大敌人,“从一开始,就是古代的唯物主义,特别是伊壁鸠鲁的唯物主义”[1]。早在还是一名大学预科生的时候,马克思就开始研究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后来又把伊壁鸠鲁主义选定为博士论文主题,最终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旗帜鲜明地肯定了自然对人的先在性,强调人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在人类产生之前,自然就已经存在。作为自然界进化结果之一,“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2],人始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由此,先在的、客观的自然,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人与自然之关系的唯物主义特征。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是自然的奴隶,与之相反,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2],拥有对自然的巨大能动性。

2.马克思生态哲学的方法论构架:辩证的自然观。辩证法,就其根本来说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3]的方法。在人类的认识史中,从来就有“形而上学的见解”与“辩证法的见解”[4]两种对立的宇宙观。形而上学总是在日月不同辉、水火不相容的对立中进行思维,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马克思主义则认为,各种事物的联系和区别、生成和消逝、前进和后退之间,都有着普遍的相互作用,“自然界的一切归根到底是辩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发生的”,[5]。比如在人对自然的劳动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这总是一样的,这里已经出现了统一”[6]。这一观点贯穿于整个马克思生态哲学,既强调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又强调对其的否定理解,既强调对立又强调统一,既强调量变又强调质变。可以说,辩证法赋予马克思生态哲学超越时代的穿透力。

3.马克思生态哲学的实践论取向:人化的自然观。在马克思生态哲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是实践的关系。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具体化为一种对象性的关系,这种对象性关系包括了“人的自然存在”和“自然的人化”,而实践则是两者统一的中介。人对自然的实践,是多种形态的对象性关系的综合运用,不论是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还是直观、愿望、互动、爱等等,每种形态都是在展现人的实践力量。人通过实践占有了的、正在占有的自然界,就是人化的自然。马克思生态哲学所考察的自然界,正是这个人化的自然。只有人化了的自然界,才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2]那些与人类主体不存在对象性关系的自然界,则“是抽象的东西”[2],事实上等于无。

4.马克思生态哲学的历史论维度:社会的自然观。“马克思的自然观与其他自然观的区别,首先在于它的社会历史的特征”[7]。自然观的社会历史特征,就在于强调自然界的演变一直是在人类活动和实践中发展演变的。换句话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始终是马克思生态哲学的展开语境。“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2],每一世代的实践活动,每一世代所创造的材料、资金,每一世代所创造的生产力,等等,都是其改造所处自然的结果,也是其下一世代改造所处自然的条件。一个世代接一个世代的物质实践活动及结果,就构成了历史的自然和自然的历史。人类社会历史与自然界演变历史,两者不可分割、不可脱离。

二、认识和改变世界的科学范式

马克思生态哲学的先进性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在于指导人们去改变世界。马克思生态哲学有关人、自然、社会辩证统一关系的论述,除了哲学理论层面的关注,还有政治经济学层面和社会政治革命层面的关注。这三个视角的统一,给予马克思生态哲学认识和改变世界的强大力量。

1.生态哲学理论层面的分析视角:解决生态危机必须再生产整个自然界。与动物的生产不同,人类的生产活动具有鲜明的目的性,体现人类的本质。但在现实当中,越来越多的人类劳动却令人遗憾地走向了异化,导致“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2]。异化劳动引发了人与自然的尖锐对立。《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列举了很多实例,例如在北美洲,南部大地主掠夺性的耕作让土地耗尽了地力,无法再种植棉花[5];希腊、美索不达米亚、小亚细亚等毁林造地,结果使这些地方成为了不毛之地[5]。这样的惨痛教训,历史上不断上演,现时代仍在不断发生。因此马克思强调,真正的人的生产,不仅要再生产人自身——延续人类物种,而且要再生产整个自然界——让自然界得以真正的复活。只关注前者而忽视后者,正是生态危机的源起;既重视前者又重视后者,才能实现人与自然长期共存。

2.生态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生态危机的制度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8]。但一旦自然被资本所利用,劳动、自然、价值之间的关系就走向了异化,自然界越来越成为资本家追逐超额利润的重要源泉。因此必然发生的是,资本家会想尽办法去控制自然界,以榨取超额利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是当代生态危机的制度根源,“私有制使我们变得如此愚蠢而片面,以致一个对象,只有当它为我们所拥有的时候……才是我们的”[2]。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人们不再从自然界的美和独特性去看待自然界,他们的眼里只有占有、垄断、利用、商业价值、超额利润等等。采用各种手段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就成为资本的自觉追求,自然界的一切都沦为谋利的工具。

3.生态社会主义的分析视角:解决生态危机最终要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自然的对立看不到解决的可能。私有财产和异化,是一对相互纠缠、相互成就的生死冤家。要解决异化问题就必须消灭私有制度,要消灭私有制度就必须扬弃异化,“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同一条道路”[2]。因此,必须从解决人与人的冲突入手,来解决人与自然的冲突,进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解。但不论是解决人与人的冲突,还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冲突,都必须与向新的社会制度的过渡相一致。这种新的社会制度,就是社会主义,最终是共产主义。在共产主义社会,扬弃异化和扬弃私有制就是一回事,就能够真正实现“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2]。

三、经济生态化:马克思生态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实践

对于中国而言,研究和发展马克思生态哲学最有意义的方式,就是用马克思生态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审视和解决当代经济发展遇到的生态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中,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治国理政实践中,以习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自觉践行马克思生态哲学,积极推动经济生态化发展,努力实现经济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解”。

1.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哲学理念。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理论,就是实现经济生态化发展的理论指南,就是马克思生态哲学的中国化、本土化和时代化成果。早在2013年,就提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理念[10]。在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11]重要论断。“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概念正式进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标志着其成为中国治国理政指导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蕴含着深刻的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自然界作为一个整体,是由人类、动植物、山水林田湖等诸多因素共同构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众多关系、各个部分并存互存,共同构成一个生命共同体。如果其中一个部分受到破坏,其他部分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虽然人类在这个生命共同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但人类永远不能将自己定位为可以外在、超越、凌驾这个生命共同体的“他者”,“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9]。人与自然作为生命共同体,决定了人类的生产必须遵从生态化规则。人类的生产分为两种,一种是生活资料的生产,一种是“种的繁衍”[12]。两种生产必须协调发展,不能顾此失彼,不能严重失衡,否则就会损害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近代以来,正是由于人类向自然的过度干预和肆意索取,才导致生态危机愈演愈烈。由此,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核心要求,也就是所强调的“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11]。尊重、顺应、保护这三个词里,蕴含着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2.美丽中国:经济生态化发展的远景目标。按照马克思生态哲学的观点,只要人类存在,与自然打交道就是一个永恒课题,人类会执着地把自然界变成“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2]。但与动物不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2]按照“美的规律”来认识和改变世界,事实上就是推动经济生态化发展的诗意表达。在当代中国,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自然,就是从政策层面确立的建设“美丽中国”这个远景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13],党的报告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专门作为一个部分进行阐述,充分表明了“美丽中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的重要位置。美丽中国是践行马克思生态哲学的形象论述,内在地蕴含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这些年来,从三北防护林、三江源保护、退耕还林等重大生态工程,到环保督查、“蓝天保卫战”等铁腕治污行动,美丽中国愿景正一步一步成为现实。

3.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生态化发展的顶层架构。经济生态化发展落实在治国理政的政策框架之中,就是“五位一体”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在工业文明阶段,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奇迹,人在自然面前似乎占据了完全的主动地位。但是,“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5]。现实正是如此,人类社会一方面享受着现代文明成果,另一方面又遭受着生态退化、环境恶化、资源紧张等现代文明苦果。生态文明,正是对工业文明之异化的一种超越和扬弃,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更高级形态。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就已经把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正式提出了包括“绿色”在内的新发展理念。党的报告,专门以很大篇幅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部署。在实践中,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不断显现。比如,“十一五”期间全国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6.7%,森林覆盖率提高2.16个百分点,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1%。[13]2016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分别下降33%、31.3%和31.9%。[11]经济生态化发展的这些进展和成就,也充分彰显了马克思生态哲学的真理力量。

4.两个“绿色方式”:经济生态化发展的现实路径。无论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指导理念,还是美丽中国的政策愿景,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都必须细化为实实在在的可操作的现实路径。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中,明确提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党的报告三次谈到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从马克思生态哲学来理解,绿色发展方式对准的是过度生产、异化生产,绿色生活方式对准的是过度消费、异化消费。两个“绿色方式”的提出,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具体化、落地化、生活化,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解提供了更加现实具体的路径支撑。影响和制约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因素很多,但归根结底就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根本上说,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统一的,二者互为前提、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二者的统一形态,决定了经济生态化发展的样态,进而决定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未来姿态。当代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异化的生活方式不断蔓延,并牵引和强化着外延式、粗放式的生产方式不断发展。人们生产和消费得越多,自然界的付出和伤害也就越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推动形成两个“绿色方式”,也就抓住了经济生态化发展的牛鼻子。近年来,从光盘行动到反对奢侈浪费,从推进能源生产消费革命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正一步一步细化落实,深刻影响和推动着经济生态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4]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联邦德国]A•施密特.欧力同、吴仲昉译.马克思的自然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1]党的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第2篇:政治哲学理论范文

我国饮食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流传有“民以食为天”、“治大国,若烹小鲜”等思想理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资源。当今社会,受多元文化和价值理念冲击,西餐文化、日韩料理等国外饮食习俗备受大学生推崇,但对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传承和弘扬意识不强,如能将传统饮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中来,不仅能让拓宽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让大学生在饮食文化发展长河中感悟历史的繁荣与落寞、体味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灵魂力量,提升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图一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宣传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培养大学生良好品德、完善健康人格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为目标,对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大多仍以教师理论讲解为主,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单一,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饮食文化作为哲学理论和现实生活共同作用的产物,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衍生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内容,凸显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独特的文化与审美,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例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阐述的“和谐”理念,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倡导的“五味调和”理念具有内在一致性,在食材选择上古人提出要遵循“物各有先天”的自然和谐,在食材烹饪上要达到“水火相济、物性协调”的内在和谐,在饮食品鉴上要做到“甘立而五味亭”的审美和谐。通过饮食文化将思想政治理论进行通俗化、趣味性解读,达到“形而上之思”、“形而下之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图二以地域特色饮食绘制出“舌尖上的中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兼具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双重重任,这也为饮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创新应用提供了思考:首先,要创新饮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马克思在对历史唯物主义解读中指出“任何哲学都源于生活本身,我们不能将哲学思想与现实生活对立起来”,例如在饮食文化与思政结合方面可以通过川、鲁、粤、苏、浙、闽、湘、徽为代表“八大菜系”发展传承,让大学生感受到地域风俗文化差异性,进而理解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其次,我们可以借助于信息化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可以通过视频素材展示《红楼梦》中“茄鲞”、“白雪映红梅”、“金凤鲟龙翅”等美食和省亲宴、大观园宴等宴席场景,让大学生感悟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精妙绝伦,体会美食背后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及封建制度的腐朽;最后,借助饮食文化让大学生感悟民族文化魅力,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心,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热播,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风靡世界,教师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富有中国特色的酒文化、茶文化和器皿文化,让大学生领悟中国传统文化和工艺的魅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作者:秦永亭 李抗 单位:江苏护理职业学院

第3篇:政治哲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政治教学;教学生活化;对策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广、普及,我国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都在发生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及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政治学科开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其健康成长。但一直以来,政治学科教学还是以讲解理论知识为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脱离,降低了教学的水平与质量,难以实现教学任务和目标。因此,政治教学需要加强生活化,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一、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概念

政治教学生活化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主要依据,应用生活化的教育方式和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政治学科来说,其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学生理解困难。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将这些抽象的理论知识生活化、形象化,有助于加快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同时,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有助于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对策

1.教学理念生活化

为了更好地实现政治教学生活化,首先教师需要将教学理念生活化。目前,我国虽然已经推广普及新课程标准改革和素质教育,但在实际教育中还是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严重影响。相对于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学校更加重视学生的成绩,重视升学率。因此,为了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教师首先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教学中心,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为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和指导学生积极关注日常生活,关心政治时事,用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些热点现象和问题。教师要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有效结合,协调发展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

2.教学内容生活化

随着学生年级的提高,每一门学科的知识也逐渐深入。就政治学科来说,其知识理论性和抽象性不断加强。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对课本中的知识进行适当拓展,把生活中一些典型事件的分析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这样一方面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1)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学内容来说,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越贴近,越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降低其理解的难度。从政治教学内容方面来说,抽象性高且较难理解的一部分知识就是哲学。教学中教师如果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就一定要注重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和结合,用生活中常见的事件或者典型案例来解释一些抽象的哲学理论,这样学生就可以借助感性认识来加快理解。(2)关注政治时事和社会热点。对于政治学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社会生活现实往往会与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产生冲突。通过对社会热点的关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讨论当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能提高其学习兴趣。另外,时事政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时事热点的引入,除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资源之外,还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积极思考,使他们对周围发生的事件有更加理性和深刻的认识,从而提高其政治思辨能力。综上所述,在政治教学过程中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综合素质和能力,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教学任务和目标。

参考文献:

[1]武佐玲.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探析[J].学周刊,2015(8):99.

[2]后燕华.论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职思想政治课堂中的应用[J].才智,2015(9):207.

[3]俞祝英.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现状及对策[J].求知导刊,2015(13):63-64.

第4篇:政治哲学理论范文

阿多诺的文学批评延续着他碎片化、星座化的写作风格,这并非仅仅是对某种形式的偏爱,而反映出阿多诺对一切系统性理论话语包括阐述性文学理论话语的不信任。就集中收录阿多诺文学批评文章的作品集《文学笔记》这一书名确定之周折也能看出此特点。据说阿多诺最初想把作品集命名为后接受编辑的建议采纳名.英译本的标题为notestolitera-ture,这里用了介词to,而不是on,英译者解释说这就是对阿多诺作品形式特征的最好说明,因为阿多诺的文本有着类似音乐的特征。note一词具有多重含义,其一表示音乐的音符,从字面上看,notenzurliterature就是musicalnotestoliterature;其二note又可以理解为注脚,这提醒读者,作者对文学的看法都是一些细节之处的观察。阿多诺的文学批评文章比较零散,但数量庞大。具体来看,他的文学批评文章涵盖面极广,内容十分庞杂,其文学批评对象包括诗歌、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流派均有涉及。这些批评文章主要收集于《文学笔记》中从这些文学批评文章的主要内容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作家及具体文学作品的解读,对其他文论家理论之批评,关于作家作品集的书评,等等。其中一部分是已发表的文章,一部分是电台的讲演,也有若干篇论文如等是从未发表被收录到此文集中的。阿多诺的文学批评对象涉及到众多作家及作品,主要包括艾兴多夫(Eichendorff)、海涅、卡尔•克劳斯(KarlKraus)、歌德、狄更斯、巴尔扎克、瓦莱里、普鲁斯特、弗兰克•魏德金(FrankWedekind)、托马斯•曼、布克哈特(RudolfBorchardt)、格奥尔格(StefanGeorge)、荷尔德林、贝克特、卡夫卡、弗里茨•封•温赫(FritzvonUnruh)等,涉及到的理论家有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SiegfriedKracauer)、布洛赫、卢卡奇、本雅明、萨特、海德格尔等。从这份长长的名单可以看出,阿多诺的文学批评内容驳杂,涉及众多文学派别,其中诗歌尤其抒情诗是阿多诺文学批评文章的一个重点,具体而言,其中包括歌德、艾兴多夫、海涅、布克哈特、荷尔德林、格奥尔格、瓦莱里和波德莱尔等诗人,涵盖了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的不同风格。阿多诺另有《抒情诗与社会》一文,着重探讨了抒情诗与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提出通常被视为作为诗人个体情感抒发的抒情诗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观点。阿多诺的诗歌批评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对诗歌语言的分析,如《纪念艾兴多夫》、《海涅的创伤》、《并置:论荷尔德林的晚期诗歌》、《格奥格》、《富有魅力的语言:论布克哈特的诗歌》等批评文章无一例外关注诗歌语言,阿多诺主张语言应当从交换和交流的逻辑中解放出来,语言是独立的,语言不是诗歌得以形成的手段,诗人只有在语言面前剔除主体自身,要为了语言牺牲自己,他强调的是纯粹语言或语言自身。另外,小说是阿多诺文学批评的另一个重点,有《阅读巴尔扎克》、《关于普鲁斯特的简短评论》、《论卡夫卡》、《关于托马斯•曼的一幅肖像》、《论狄更斯的〈老古董店〉》、《尝试理解〈终局〉》等文章,涉及到巴尔扎克、狄更斯、普鲁斯特、卡夫卡、托马斯•曼等作家,除此之外,有《承诺》和《扭曲的和解:论卢卡奇的〈我们时代的现实主义〉》等文章对萨特、卢卡奇的现实主义文学主张进行批判,凸现出阿多诺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偏爱。

二、阿多诺文学批评的主要特征

尽管阿多诺的星丛文体抗拒任何概括性的总结,我们尝试从以下几个最突出的方面对阿多诺的文学批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

其一,阿多诺对具体作家和具体作品的评论往往有别于文学史中的流行观点。比如在《纪念艾兴多夫》一文中,阿多诺反对视艾兴多夫的语言是重复的、过时的和陈词滥调的这种流行观点,他高度评价诗人的语言,认为艾兴多夫的诗歌语言并不是主体情感的表达而是诗人失去自我后语言之流的一种自由流淌,“他的诗歌并不像通常认为浪漫主义是‘主观主义’的,而是对诗歌主体一种沉默式的反抗,是对语言冲动的一种牺牲”。他将艾兴多夫置于一个德国文学的潜流之中,主张“德国文学正好与经典的德国音乐和哲学相反,目标并不在于完整、系统和多样性的统一,而是松散、分离的,艾兴多夫秘密地参与了德国文学的这股潜流:从狂飙突进运动到青年歌德,再到毕希纳(Büchner)、霍普特曼(Hanptman)、魏特金(Wedekind)、表现主义和布莱希特”。阿多诺对德国文学史的梳理得出的结论与流行观点完全不同。在《论歌德〈依菲革涅亚〉的古典主义》一文中,阿多诺认为歌德的这部作品与古典主义并不相容,虽然这部戏剧取材于希腊神话,戏剧形式也是古典主义提倡的五幕剧,但它并不是对希腊悲剧的模仿。阿多诺对这部戏剧的解读集中于它的内容而不是形式,“与通常对‘形式’的理解相反,歌德的古典主义是出自于它的内容。引用歌德自己的话或是同时代席勒的观点,应该称其内容为‘人性’”,而从作品中体现的内容看,“剧本《依菲革涅亚》中的希腊人并非是脱离经验世界的永恒不变人性的体现,而是属于特定历史阶段中的人性”,阿多诺拒绝通行的对于古典主义的理解。或许正因为阿多诺的结论往往有别于主流的文学史观点,他常常被批评为只是一位非专业的充满激情的业余批评家而已。

其二,阿多诺的文学批评呈现出鲜明的哲学化特征,这与阿多诺美学理论中的“理解”(解释)观息息相关。在《美学理论》中,阿多诺对“理解”概念进行了阐释,他首先批判了传统哲学中的“理解”观念,认为从哲学上说理解(解释)的概念被狄尔泰和他的伙伴们简单等同于“同情”(empathy)。我们知道,狄尔泰的解释学在20世纪早期对德国的文学批评非常重要,他把文化现象中的“理解”看作是一个生命(作品解释者)“进入”另一个生命(作品创作者)的过程,强调主体的、生动的体验(Erlbnis),而阿多诺则将经验认为是“Erfahrung”,这两者在德语中的字面意思都是“经历”、“经验”之义,但阿多诺在这里对此作出了严格区分。狄尔泰的经验强调连续性,在狄尔泰的理论中,艺术作品能够让读者进入创作主体的经验中,接受者能够通过同情的方式重建意义的连续性;而阿多诺深受本雅明的影响,着重的是经验的震惊、破坏等否定性。与传统解释学强调忠实客观地把握文本和作者的原意不同,阿多诺强调“艺术的不可理解性”,主张艺术具有谜语特征,“目前美学的任务不是把艺术作品当作解释学的对象,在当时的情况下,所需要理解的东西正是作品的不可理解性。”阿多诺强调艺术作品的谜语特征与其真理性内容相关,“艺术作品的真理性内容就是对某一单个作品之谜的客观解答或揭示”,把握真理性内容需要的是批判,是反思。阿多诺论贝克特的《尝试理解〈终局〉》一文可以看作是阿多诺以其哲学观与美学观来具体阐释文学文本的一次示范,在该文中他侧重从词语、句法、修辞、结构等因素进行文本分析,指出《终局》一剧以自身特有的艺术形式体现出对意义、主体性、历史、自然、个体等概念的探讨,这与他的非同一性哲学观念正相吻合;又如在《论歌德〈依菲革涅亚〉的古典主义》一文中,他试图通过该作品尝试与启蒙辩证法中的观点联系起来,认为歌德的戏剧是对启蒙转向神话的一种预言,“作为成熟主体的阶段,文明驱除了神话的不成熟,却因而对此充满罪责并被卷入罪责的神话之网”,文明并不意味着人性的实现,这正对应着阿多诺《启蒙的辩证法》中关于启蒙与神话之间辩证转换的观点。阿多诺的文学批评实践与他在《美学理论》中提出的观点完全一致:美学的任务就是要辩证地沟通哲学反思和审美经验,并由此达到艺术真理内容,美学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艺术,还需要哲学。“唯有哲学才能发现那种真理性内容,艺术和哲学为了共同的利益在此汇聚在一起。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哲学并非从事那种以外在方式来应用或实施哲学信条的活动,而是以内在的方式对艺术作品进行反思。”

其三,阿多诺的文学批评是一种“内在批判”。阿多诺反对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他既不关注作者的生平威望也不以外部的社会标准来衡量作品,他强调自己的批评是一种“内在批判”,是从文本出发寻求艺术作品的真理性内容,尤其强调通过艺术形式的自律来实现艺术的真理性内容。如在《承诺》一文中,阿多诺重点批评了萨特的文学观,指出艺术作品中有意的政治立场会侵害作品,政治意见在艺术中毫无用处,“这不是艺术作品政治化的时代,政治应移入自律艺术作品中,它渗入艺术作品的最深处以至于以一种与政治毫不相关的态度来表达自身”。可见,虽然阿多诺强调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但他将内容与社会历史之间的关系转换为形式与社会历史之间的关联。这种对批评的“内在性”的强调与同时代影响较大的英美新批评派所强调的文学的“内在规律”不同。新批评派反对印象式批评,主张细读法是一种“细致的诠释”,是对作品作详尽分析和解释的批评方式。在这种批评中,批评家似乎是在用放大镜读每一个字,捕捉着文学词句中的言外之意、暗示和联想等,这种内部研究的方法关心的仅仅是文本本身。与新批评的细读方法共同之处在于,阿多诺也注重从文本出发,所以在他一系列的文学批评文章中可以看到,他对文学作品的引用很多,会逐字逐句地对作品进行阐释,尤其在他大量的论述诗歌作品的批评文章中十分关注作品的语言层面。在论述艾兴多夫、格奥尔格、布克哈特、荷尔德林的诗歌时,阿多诺特别着重于对诗歌的语言进行详细分析,同时在论及歌德、巴尔扎克的作品时,也赞扬他们作品的语言与音乐之间的类似之处。但不同于新批评派的“内部研究”,阿多诺的“内在批判”最终指向的是他的哲学思考。

最后,阿多诺的文学批评鲜明地体现出强烈的精英主义与现代主义艺术倾向。马丁•杰伊在《阿多诺》一书中将阿多诺思想归结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现代主义、达官贵人文化的保守主义、犹太人的自我认同以及先行的解构主义。美学现代主义突出地体现在阿多诺的文学批评中,这与他一以贯之的艺术立场完全一致。尽管阿多诺的文学批评对象涉及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作家及作品,但毫无疑问他的现代主义立场贯穿于其整体的文学批评实践。《文学笔记》中的《强制的和解》一文延续着阿多诺在20世纪30年代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之间所展开的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激烈论战中对卢卡奇的批判,他认为卢卡奇歪曲了现代主义艺术中的形式因素,19世纪现实主义传统的描绘式叙述已经不再适用,只有普鲁斯特、乔伊斯等人的小说才能充分揭示出个体自我疏远、无能的境遇。在《当代小说中叙述者的地位》一文中,阿多诺提出“就像绘画在照相术面前丧失了许多传统任务,小说也在新闻报道和文化工业媒介尤其电影面前丧失了许多任务”。如果在新的社会境况下,小说仍然坚持传统现实主义去复制现实,就根本行不通,他批评传统的小说就像资产阶级剧场三面墙的舞台,只是制造出真实的幻觉而已,只有像普鲁斯特、托马斯•曼、卡夫卡的叙述方式才能真正地反映现实。正是由于阿多诺坚定的现代主义艺术立场,他的文学批评实践充满着洞见但又带有强烈的的主观性。就如在他的音乐批评中他极力赞扬勋伯格和批判斯特拉文斯基一样,这种两极化的特点同样表现在阿多诺的文学批评中。他极力推崇的是贝克特、卡夫卡等现代主义作家,即使通常被视为现实主义最杰出代表的巴尔扎克和狄更斯也在他现代主义目光的注视下带上了现代主义艺术的色彩。在《阅读巴尔扎克》中,阿多诺指出:“当恩格斯已经是一位老人的时候,他曾给玛格丽特•哈克奈斯写过一封后来被危险地奉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的信。他在信中盛赞了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七十年后的今天,巴尔扎克的作品也许并不像恩格斯当年所说的,具有那么多现实主义成分。这种情况倒是可以更正一下某些权威所信奉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教条。”他特别强调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就是对异化世界的想象性重建,揭示了个体不能再体验到的现实。

三、阿多诺文学批评活动的意义

第5篇:政治哲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高职哲学;素质教育;思考

一、引言

在高职教育中,哲学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开展哲学教学时,教师要融入素质教育理念,使学生能够通过哲学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许多学生进入到学校之前,就像是未雕琢的璞玉,通过素质教育可以使这块璞玉的价值不断提升,从而使学生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因此,在高职哲学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很有必要,也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二、高职哲学开展素质教育的意义

(一)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与信念,端正三观

许多学生进入到高职院校学习主要是为了掌握专业的技能,从而在社会上立足。不过,当今时代需要的是多元化、复合型人才,学生拥有一技之长远远不够,还要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这是因为在互联网的影响下,许多学生的思想会发生很大变化,甚至会受到互联网消极文化的影响,不能明确理想,缺乏坚定的信念,这样就很难成为有用的人才。学校在开展哲学教育时,融入素质教育理念,可以使学生有正确的三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心中的信念,不会轻易受到诱惑。可以使学生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这就是学生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辩证看待问题

哲学知识虽然深奥,但却蕴藏着无穷无尽的乐趣,在这一学科中融入素质教育可以将知识融会贯通,充分被学生所吸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在哲学知识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能够逐步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哲学中蕴含浓厚的辩证思想,学生学习哲学知识后,可以学会辩证看待问题,不会使思维拘泥与某一处,善于打开思维,提高自身思维能力。也指导学生行动的金钥匙,学生通过学习后,就可以更加客观、公正看待世界,考虑问题更加多元化,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崇尚真理,具有质疑精神

高职哲学素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具备怀疑和批判精神,这是一种严肃、认真的科学精神。通过这一教育,学生的思想意识会更加独立,不会轻易迷信,对待事物有自己独有的想法,崇尚真理,不会被事物表面所轻易迷惑。高职哲学素质教育可以赋予学生以强大的思想交流能力与逻辑思考能力,学会去伪存真,以理服人,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备优秀的哲学素质

高职哲学素质教育可以保证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得到提升,还可以激励学生有自主学习和探索的欲望,使学习知识的状态从被动变成主动。在丰富多彩的哲学知识海洋中,学生可以充分将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当学生走向社会后,就需要强大的理论知识为基础,积极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认真学习哲学的学生思想会非常丰足,观念也会独树一帜,从而具备创新精神,而这正是新时代对人才提出的要求。教师要积极探索哲学素质教育的意义,使学生能够得到充分锻炼,具备优秀的哲学素质和哲学思想,从而更好地迎接未来挑战。

三、加强高职哲学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合理把握教育内容,有目的进行拓展

哲学内容包罗万象,不拘一格。大千世界,千姿百态,自然万物,社会现象,均可以归纳到哲学范畴之中。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如果缺乏有效的教育方法,只按照传统模式开展教育,只能使学生越发排斥这一学科,无法对其产生兴趣。这是因为哲学内容丰富,有许多知识点比较抽象,如果教师不能对教学内容有效掌控,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受阻。同时,教师也不能选择过于肤浅的内容,否则学生就像是喝了白开水一样,感到知识索然无味,无法得到启发。由此可见,合理开展哲学教育,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很关键。教师要合理把握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还要保证内容不限于课本,而是要适当拓展知识,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哲学无处不在。有些哲学知识晦涩难懂,教师可以在正式讲授知识时,为学生讲述与这一知识有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以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哲学知识时有坚固的背景做基础,保证知识更加容易掌握。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教师要使学生能够养成以哲学为视角看待问题的习惯,并利用所学的哲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逐渐拥有哲学思维,提高哲学素质。

(二)完善教育体系,设置必修课和特色选修课

哲学知识点众多,理论专业,为了进一步开展素质教育,发挥出素质教育的作用,就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体系保障教学质量。完善的教育体系离不开合理的课程设置,学校要结合教育部要求,设置与哲学有关的必修课,如““中国近代史纲要”等。高职院校在哲学课程设置上会有更多自由空间,因此,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开发,除了必修课之外,还可以灵活设置选修课。比如,“中西哲学史”“马列原著选读”等。这些哲学选修课程能够为学生带来丰富多彩的哲学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要保证选修课有亮点,能够与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和办学特色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选择优秀的哲学教师、专家担任选修课的教师,通过多样化教学方法为选修课程增色,使更多学生选修哲学课程,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对课程进行深度开发,设置小本课程,使哲学课程更接地气。

(三)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提高素质教育有效性

对于广大哲学教师而言,在教学中存在多种多样的方法,若是能够做到有效利用,并融入素质教育理念,就可以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高职哲学素质教育并不是单纯为学生灌输知识即可,而是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得到启发。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不再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更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手段,采用多种方式保证教学更加有趣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哲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情景教学、小组学习、社会调查等多种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主动探索知识,激发自身主观能动性,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各项任务,对问题积极思考,直至找到问题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可以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具有创新精神和哲学素质。教师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为学生搭建专门的学习平台,通过在线学习和训练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的培养。

(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完善素质教育

为了进一步完善高职哲学素质教育,就要积极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打造强大的师资队伍。学校要积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制定有效的培训计划,选择合适的培训内容,保证教师能够全面得到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使教师可以充分胜任本职工作,深刻理解素质教育的理念。邀请业内资深专家来到学校举办讲座,组织广大教师参与其中,使教师的视野得到进一步拓展。

(五)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哲学思维

在高职哲学教育中有许多理论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以理论知识为主,而是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消化理论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运用哲学思维思考问题,具备创新能力。学生哲学思维的培养并不是在朝夕之间即可实现,而是需要教师付出很大的努力,采取有效的方法。教师要充分利用资源,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比如,举办多种实践活动,如读书会、征文、演讲比赛、辩论赛等,通过参加这些比赛,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能够以辩证的思维看待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学生可以在实践中践行哲学理论,牢牢掌握理论的精髓,自身逻辑能力和思辨能力更上一层楼。有些哲学理论比较深奥,如果不能有效讲解,学生就不能充分理解这一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通过有效的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要以循循善诱的方式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哲学思想,并将其付诸行动,这样就可以具备优秀的哲学思维和综合素质。总之,高职哲学素质教育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为保证素质教育深入贯彻,就要积极完善相应教学体系,改进传统思想,完善课程设置,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哲学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驰骋,找到学习的乐趣所在,真正有所启发,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罗可成.关于高职哲学素质教育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6):8-9.

[2]屈文文,李仲夏.谈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缺失与重构——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1):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