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思考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思考

[摘要]新时代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全面总结与承继学科建设的过往成就,在系统梳理与理性反思的基础上,实现学科建设的对接传承;要精准把握与确定学科建设的时代方位,在理念更新与转换升级的基础上,实现学科建设的整体推进;要科学规划与设计学科建设的未来发展,在缜密构思和精细设计的基础上,实现学科建设的重点突破。新时代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在国际比较中彰显中国特色,丰富和充实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续写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新篇章。

[关键词]新时代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一、全面总结与承继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过往成就

新时代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全面总结与承继学科建设的过往成就,在系统梳理与理性反思的基础上,实现学科建设的对接传承。对新时代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进行新构想,首先要对新时期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进行系统总结和理性反思,全面承继新时期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成就与研究成果。在纪念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总结新时期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推进新时代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正可谓适逢其时。比较思想政治教育自从1988年6月原国家教委在广州召开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会议上被正式提出以来,在过往30多年的建设中,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分支学科相互促进,致力于学科与专业的基础建设;在实践层面致力于为改革开放扫清观念羁绊,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思想借鉴,为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清除思想障碍。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和初步的框架。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相伴而行,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是启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重要标识。新时期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至少在如下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服务改革开放的推进与市场经济的建立作出了贡献;为新时代续写学科建设新篇章打开了思路;为新时代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新时代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教材的进一步建设提供了经验;为新时代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积蓄了力量、准备了队伍。新时期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应对时代变革与发展,服务于经济建设中心,在推进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比如,论证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性,厘清了研究对象;讨论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模式与方法;探索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基础;确立了“通观比较、专题比较、综合比较”的学科比较方法框架,提出了“比较、借鉴、提高”的比较研究范式,明晰了主要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情况。比如,学界关于东亚和东南亚有关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作用的分析,对于有效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学界对于西方政治社会化的研究,对政治社会化过程即人们如何了解政治、人们的政治观念从何而来等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在较高的概念层面上把握“宏观图景”,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对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系统梳理,从历史渊源与文化传统上为认识当今西方的公民教育提供了历史和文化依据;从不同学科角度对公民教育与公民意识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其研究成果不仅直接推动了我国“四有”公民的提出,推动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而且推动了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正式提出。诸如此类的研究,对于推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均起到了重要的和积极的作用。伴随着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历程,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学科建设与教材编写有了长足的推进,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所属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在对国外思想政治教育一无所知(少数社会主义国家除外)的情况下开始起步,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逐渐开展了相当规模的研究,体现了这个研究领域蓬勃发展的势头。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有了30多年学术研究的积淀,而且教学与研究的队伍也已今非昔比,其基础建设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精准把握与确定比较思想教育学科建设的时代方位

新时代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精准把握与确定学科建设的时代方位,在理念更新与转换升级的基础上,实现学科建设的整体推进。党的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以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所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基点,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已有基础上致力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系统构建和深度突破,对中外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和理论两个维度上进行批判和重构,最终达到学科体系的成熟和完善。就学科体系构建而言,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目前进入了瓶颈期,亟待进一步推进,从“基础建设”走向“体系建构”,从“服务中心”走向“彰显特色”。当今日中国再次面临时代更迭、中西碰撞,社会问题纷繁复杂的局面,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能够为国家发展带来怎样的思想启示与决策参考?社会政治环境又将如何影响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构建?这些问题在今天显得尤其重要。指出:“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1]因此,我们既要立足本国实际,又要开门搞研究。首先,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自觉进行理念更新。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从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社会发展有了巨大的跃升。如果说新时期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以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基本研究对象,重在介绍这些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做法,那么,新时代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就要相应地由批判吸收借鉴国外基本经验向在国际比较中彰显中国特色转变,从“引进外国经验”到“表达中国声音”转变。同时,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路径要做调整与转换,探寻从基础性建设到体系性建构的进路;在已有基础上致力于学科体系的系统建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研究的范围要拓展延伸,增强对世界和中国发展大方向、大潮流、大趋势的敏锐洞察力;以“贡献人类”标定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屹立于世界的时代方位。其次,要探求新时代坐标中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范式。在新时代坐标中,推进研究范式从新时期的“比较、借鉴、提高”转变到新时代的“比较、批判、超越”。新时代比较研究范式将比较研究方法与批判研究方法相结合,贯彻“在比较中批判”和“在批判中比较”的方法论理念,致力于反思与鉴别。在吸收借鉴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国际话语的主动引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在过往30多年里基本处于倡导和描述研究状态,“呼吁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阐述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对某国或多国不同时空形态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内涵、特征、表现形式,教育的具体内容、手段、方法等进行介绍”。[2]如果说新时期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基本特点是“照着说”,尽量将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介绍过来,那么新时代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就应该朝着“接着说”、“我要说”而努力,尽可能提升对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分析、解释、转化和创新的能力,使研究从就事论事的状态上升到哲学和科学的高度加以分析判断,从根本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再次,在新时代视野下精准定位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范畴。新时代视野下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找准符合本学科特征的基本范畴并对其进行界定,辨析其中的内在关联。根据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点,其基本范畴可以从本体范畴、认识范畴和价值范畴进行定位,分析其中每一类别中特定的具体范畴。本体范畴考察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体意义上主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其基本概念进行规范和统一,对其本质进行深度挖掘,并力求在国际比较中彰显中国特色,丰富和充实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认识范畴考察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的概念指称和边界等。在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势下,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范围要拓展延伸。价值范畴考察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价值和功能的概念界定、属性和原则。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要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增强对外传播的“自塑”能力,塑造好中国形象,表达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三、科学规划与设计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未来发展

新时代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科学规划与设计学科建设的未来发展,在缜密构思和精细设计的基础上,实现学科建设的重点突破。新时代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以学科基本问题的阐释为逻辑起点。要抽象概括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独有的基本问题,构建以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基本问题为内核的学科体系。“应抓住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关键环节,从学科意识、研究范式、发展路径和支撑体系等方面探索加强学科建设的有效路径。”[3]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对其中的诸多要素进行研究,厘定学科概念、明确学科对象、构建学科研究范式和话语体系等,工程庞大,任务艰巨。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瓶颈在于基础理论研究的严重不足,核心问题是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基本问题研究的欠缺。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构建是一个渐次推进的过程。要将学科中基本的和核心的概念、范畴、范式的界定和论证作为突破口,形成严密的逻辑结构和科学的框架体系。因为这是制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系统构建的瓶颈。一方面,学科体系构建要以对学科基本问题的阐释为逻辑起点,由此开启、拓展乃至延伸出各分支理论体系,通过整合、充实和完善,最终形成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体系,完成学科体系化构建的任务;另一方面,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律的认识,必须从纷繁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中抽象概括出属于比较学科特有的基本问题,并通过对这些基本问题的考察论证,揭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殊领域中各种现象、特征、关系等的本质和规律。从学科基本问题的研究切入,可以有效突破学科发展的瓶颈。概而言之,一是以科学实践观为核心,夯实学科理论基础;二是将比较方法与批判方法相结合,提供有效研究范式,从理论层面统摄各种研究方法,使其成为规范学科研究的理论工具,提高研究的精准度和有效性,为学科体系的确立提供方法论保障;三是对基本范畴进行精准定位,明晰学科基本的概念体系。要在新时代格局下重新诠释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在新时代,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将实现从原则性笼统说明到深入的具体论证。在指导思想上要突出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将原则性阐释具体化。科学实践观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构更具针对性。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新时期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相伴而行,同样,新时代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构也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伟大实践为基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的终极目标是探寻属于全人类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理性认识,彰显时代精神;这种实践活动是秉持人的主体性理念,以实践的方式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人与世界的关系;这种实践活动是对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实践和理论两个维度的批判和重构,最终达到理论体系的成熟和完善。只有把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之上,才能确保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才能使研究更具科学性和时代性。推进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党的报告明确指出,要把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这是我们党对国际局势和世界发展潮流的理性认识,也是为了应对全球危机而提出的中国方案。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在空间上涵盖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目标是总结人类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规律,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所要解决的问题高度吻合,能够对研究起到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未来,我们要找寻人类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价值,提炼关乎人类命运的共同体生存意识、共同体价值取向、共同体治理意识、共同体责任意识和共同体参与意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的互通有无,进一步扩大国际合作、交流的力度和范围,逐步提升合作交流的效果和品质,最终实现建构全球思想政治教育的命运共同体目标。比较学科建设要秉持文化取向的开放心态、理论构建的开阔视界以及制度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创新思维,把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打造成一个在批判的基础上吸纳和融合外来知识的开放性学科。在承继过往研究的基础上,对新时代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进行缜密构想和精细设计,在新时期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基础上续写新时代学科建设新篇章,实现新时代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和跃升。总之,新时代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在国际比较中彰显中国特色,丰富和充实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比较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在学习、互鉴、兼容中保持向前发展的活力。这为其他国家和民族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提供了新的参考系。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既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成果,又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在国际比较中进一步认识自己的特色,同时在解决不同民族国家面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问题上,凸显中外交流和对比分析的独特优势。

参考文献:

[1].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

[2]上官莉娜,李慧.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取向、方法及发展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5(3).

[3]杨晓慧.关于加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2014(6).

作者:高峰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