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素质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

素质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

【摘要】当前,素质教育是高校教学遵循的一贯理念,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为了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大学生将来的就业和发展增加竞争力。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职业素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职业素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工作的重点,只有将高校素质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相融合才能真正提升学生水平,因此,探索两者的融合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素质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融合途径

一、高校素质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开展素质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使其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但是高校目前的教育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现行的教育方式不利用于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具体来说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高校过于重视知识教育而忽视德育教育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高校培养人才的压力也逐渐增加,虽然很多高校以素质教育为办学宗旨,开设了一些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课程,但是总体来看,专业知识的学习教育仍然是高校教育的核心,高校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从教学资源、师资、考核、后勤辅助等方面都给予了巨大的支持,旨在提升大学生的专业水平,对学生最终的考核也是以专业成绩的好坏为标准。在这种教育形势下,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在高校中被忽视,而德育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职业素养不可或缺的环节,德育教育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日常思想和行为,也关系到大学生在将来就业中的表现和道德规范,学生的德育水平是用人单位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因此,当前高校教育重知识轻德育的做法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2.高校过于重视理论教育而忽视实践教育

在当前的高校教学中,虽然教育理念已经发生了变化,素质教育日益被重视,但是总体来看,理论教学和书面教育仍然是高校教育的主要内容,高校的课程安排仍然以课堂学习为主,教学内容局限在书本知识中,教师只是按照教学计划按部就班的授课,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预定的学习任务,埋头于各种作业、考试和评比中。这种情况下,学生得到的实践机会很少,一方面学校认为实践及具体操作都是毕业以后的内容,因此学校很少安排专门的实践课程,最多就是实验操作或模拟训练,另一方面校外实践机会很少,学生很少能接触到实际的工作环境,知识的学习仅仅局限于理论层面。这样一来,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都得不到有效提升,不仅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成果,也不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3.高校教师对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有所忽视

高校教师是开展素质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的主体,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当前的高校教学中,很多教师只重视对学生的要求,如一味要求学生认真学习、掌握专业知识等,却忽视了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没有意识到言传身教的重要性。首先,有的教师对素质教育认识不深,将自己的工作内容仅仅局限在传授知识方面,忽视了对学生个人品质以及言行思想的关注,对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缺乏责任感,导致素质教育的开展效果不够理想;其次,教师在职业素养教育方面专业性不足,一方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式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把握不清,对学生缺乏职业发展方面的指导和规划,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不足,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不从心,职业素养教育的效果不够理想.

4.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忽视

高校素质教育的范围不仅仅局限在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教育方面,心理健康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没有健康的心理就无法面对将来可能遇到的问题,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也不能很好的融入和适应工作环境,不利于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当前高校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所欠缺,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首先,高校管理学生的手段较为生硬,高校通常单纯依靠规定、制度、纪律等约束学生,对学生缺少鼓励和正面的引导,导致大学生自信心不足,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受到影响,没有做到以生为本这一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其次,高校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和疏导较为欠缺,教师与学生日常沟通交流较少,没有真正的尊重和关心学生,导致很多学生遇到学习及就业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二、高校素质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策略

素质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对大学生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将两者融合可以很好地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今后的就业和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具体的融合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树立素质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教育理念

随着当前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高校教育理念也要进行及时更新,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势在必行,只有在开展素质教育的同时重视职业素养教育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级人才,因此高校要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对此,高校领导者要坚定素质教育的路线,同时将职业素养教育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在安排素质教育的课程或活动时加入职业素养教育的内容,高校的教学目标也不能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过关,而应该转向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就业人才,改变人才培养思想和模式,在专业教学的同时重视素质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同时,教师要引导大学生认清当前的就业需求,并指导学生理性分析自身现状,挖掘自身潜能,认识到素质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由此有针对性的提升自身能力,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

2.建立素质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当今社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实践动手能力是大学生未来就业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也是素质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的重点,当前高校在实践教育方面还有所欠缺,因此要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首先,高校要改变日常教学中过于重视理论教学的现状,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将课堂学习的成果落到实处,通过实践课程一方面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另一方面可以向学生传授职业素养的内涵和要求,同时达到素质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的目的。其次,高校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平台,高校根据学生的专业和职业发展方向在校内建设实践基地,另外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例如建立校企合作模式,让学生通过各种实践平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并不断完善职业素养。

3.打造素质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专业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的专业性直接影响到素质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的质量,进而影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未来在职业道路上表现,因此打造专业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首先,教师要加深对素质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的认识,真正了解素质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的内涵,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其次,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定期组织教师参与社会或企业实践,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实际的就业环境和对人才的需求,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还可以使素质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更有针对性;再次,高校聘请优秀的行业人才加入教师队伍,或者定期邀请学者专家到学校讲课,通过学习和讲解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式,确定自己需要具备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便于使今后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综合性。

4.构建基于素质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考核体系

在高校教育系统中,考核体系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水平都需要通过考核体系来衡量,科学完善的考核体系可以全面客观的评价素质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的成果。当前高校的考核体系还不够完善,仍然侧重于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和考试成绩,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基于素质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的考核体系。一方面,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考核,增加对学生的考核指标,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对学生的组织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进行评价,这些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重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学校可以与实践单位建立联系,通过实习单位了解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是否具有吃苦耐劳、遵纪守法、敬业创新、团队合作等素质,这些都是衡量学生职业素养的指标。总之,高校素质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根据现代教育理念,高校要将这两种教育方法有机融合,并且从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师资建设、考评体系等方面进行不断改进和创新,积极开展探索和实践,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黄芬芬,陈淑萍.浅谈高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67-69.

[2]刘兰明,陈蕊花.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模型的构建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3):62-65.

[3]谢纳泽.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多维路径探析[J].职教论坛,2014(2):36-38.

[4]贾永堂.走出误区推进高校素质教育深入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1(z3):15-17.

[5]张宇明.新时期高校素质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1(26):153.

[6]马伟.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策略[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7(2):114-115.

作者:陈文福 单位:福州大学至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