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体验式培训课程对体育教学的作用

体验式培训课程对体育教学的作用

摘要:体验式培训课程作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一个切入口,以新的视角和教育价值观,优化高校体育的课程内容,培养新型体育教师,优化高校教学条件,从而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体验式培训课程;高校体育教育

高校教育改革自提出以来在全国各大高校中掀起了一股旋风。在不断发展的学校体育教育中,出现了多种意见与建议,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教育开始重视素质教育,不仅限着重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其他领域的知识,并同时将焦点放到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素质修养上。在此过程中,体育以其自身的学科优势,在教育改革中承担着自己重要的角色。但高校体育教育也面临着自己的现实问题。一是学生匮乏的体育锻炼意识,二是传统体育课程自身程式化,实际操作过程不能够充分引起学生的锻炼兴趣,不能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这都导致了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学科优势没有发挥其最好的作用。体验式培训课程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方式给高校体育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口,让学生在传统体育课堂教学的模式中领略了不同的教育方式带来的体育学习的冲击,它为了实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的目的,运用各种活动的形式来进行身体的肌肉训练和心理训练。

1体验式培训课程

体验式培训起源于二战的英国,为了提高水手们在遭遇灾难时的存活率,后来慢慢发现除了身体机能,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其重要的确定因素。再后来德国人建立了学校专门针对这些问题对水手们进行专门的训练,从而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教育方式。体验式培训课程是一种现行后知的学习方式,其核心是现行后知,讨论反思。它其实是通过外部手段让某种东西内化成自身一部分的一种过程,目的是增强体质健康,提高心理健康,增强意志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训练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利用外在条件来组织实施活动并实现教学过程。它区别于传统课程之处在于它侧重于参与者在整个活动中的感受,内心的变化,以及所带来的个人反思。它的最终的目的是从内在让人的心智模式和思维模式有所改变,这种由内而外的改变是其他教学模式很难做到的。它强调即时感受,让学生在个性化的学习中有自己内心独特的领悟和体验。它注重学生在观念和态度上的转变,同时在过程中学生的这种真实感使他们对学习的记忆比较持久。而通过团队的这种学习方式也让学生加强了他们之间的沟通和认知。

2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在高校体育的状态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即增强身体素质,培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活的意识,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学会基础的体育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竞技运动能力和处理简单运动损伤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拥有强健体魄的同时,拥有健康积极的心态,能够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具备一定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而在我们现在的实际教学现状中,却相去甚远。

(1)体育教育价值观与当代教育发展的特点不符。当一个国家的政治需要发生变化时,教育的方式和理念也会随着发生变化,这是教育的特点。对于体育教育,发展的路上也不可避免的有这样的情况。从上世纪50年代的“四段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到时期的被禁用,到后来又重新被重视。它的发展完全是顺应了政治的需要,并没有完全顺应自身的发展特点和规律,结果便是混淆了教育界对体育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的认识。直至今日,教育界还在纠结于概念、任务的困惑中。直至今日,体育教学改革也是会有这样的问题,找不到办法学习西方教学模式的优点,在改革的路上艰难前行。

(2)传统课程程式化教学无法实现其更高功能。我国现阶段的体育课程都是以培养“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为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将体育课程程序化,侧重强调学习理论知识和学习动作技术,而忽略了学生自身的体育能力,教学模式的丰富多元化。如此,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能力和形成终身体育能力。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它们可以在同一个过程中完成。只是学习知识是基础储备,一定量时会发生质变,两个方面相辅相成。能力的发展一定是借助一定的“媒介”来实现的,体育课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媒介”。通过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着重注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锻炼和提升,体育的“高级功能”应该会得以高效实现。

(3)体育教育模式缺乏针对。我国体育教学模式虽有教学目标,但是教学模式却不能够满足需要。目前体育教育的传统理念过久陈旧,由此衍生出体育教师对于教学模式的制定也更加千篇一律,换汤不换药,甚至期望有“万能”的教学模式能够满足日常教学的需求,能够解决所有问题,期望过高。制定出的各种新模式实际上也是原有功能一些变化,本质上没有突破。而现实是每一种类别的体育课都有不同的需求,从整个教学过程的需求上来看,传统模式不一定是最优选择。最优化教学模式应该是灵活的,可定制化的,以适应不同的教学目标甚至教学场景及不同教学课程,不可能用一种模式就能解决。所以,有针对性的对各类体育课程设置适合的教学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正是我们现在体育课程所缺乏的。

(4)高校体育改革可操作空间受限。首先,理论研究者的工作跟一线教师的课堂之间,并没有很紧密的联系起来。体育教学实践是多变的,随着社会环境变化、大学生个体价值观变化、社会人才需求变化,教学理论应该随着教学实践的现实反馈进行调整和完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让体育教育更加有可操作性、针对性和科学性。很容易忽视了体育教学的自身特点,不能在实际教学实现可操作性。其次,高校体育教育活动学生参与度及低,只在必修的体育课程或是体质测试中参与一下体育锻炼。而现实的种种原因,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被动体育锻炼,效率低下。在加上体育教师本身参差不齐的个人修养和专业能力,也影响了体育课程的效果。再则,传统的教学形式和教学过程大多以教师为中心,强调单向传递,强调对动作技术的记忆教育,反复练习。这种强调个体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被动学习,并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以上都限制着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

3体验式培训课程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1)促进体育教学策略的改变。我国高校的大学体育教育运用最广泛的是体育技能教学策略。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运用一系列的教学方法来使学生学习,完成,巩固体育技能的这样一个教学过程。体验式培训课程则是一种以体验先行,而后分享讨论,总结,最后实际运用的这样一种教学循环过程。对比传统体育教育,老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如果适当运用体验式培训课程的策略在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和学习过程上,效果会非常的显著。从学生的角度这是由被动变为主动的学习过程,以此来提升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使教学质量有一个明显的改善,学生学习效率有明显提升。

(2)提升体育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现如今的高校体育课堂,教师只是一个主导角色,控制着课堂上的一切。而大学体育教学在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双重需求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逐步成为新趋势,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和学习主动性成为新目标。体验式培训课程的最大优势是教师在整个活动课程中,教师的引导方法和个人素质修养在课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课程的不可复制性,确定了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样的课程设置,不同的老师就会上出完全不同的效果。这对体育教师来说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3)拓展高校体育的教学目标。现在大学体育的主要目标是技能的学习和练习,而体验式培训课程的重点却在学生的身上:学生的自我认知,角色定位,正向学习动机,团队协作的意识以及学生的内在修养品质。这让课堂设置呈现方式变得多样化,教学过程的侧重点也会有所改变。更加注重个体对知识技能的体验和感悟,更加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变化。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增强,主动学习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这会使得教学的目标由隐性转化为显性,将“体育”提升到育人的层次,不仅仅只是强身健体,而是在个人性格修养的内化过程中,体育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4)加快体育教学条件的优化。体育教学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有相对应的诸多条件,如教师水平,学生的身体素质条件,合适的教学设施和设备等等。体验式培训课程的需求会更加的丰富多元,教师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运用体验式培训课程特有的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的转换使用,合时宜的引导反思,让课堂更加的生动有趣,教学效果也会有大幅度的提升。这便有利于大学体育教学室内外的教学环境的更优化。

(5)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运动习惯,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从以往的体验式培训课程效果来看,只要加以适当的引导和激励,当代大学生们更愿意自主的,有想法的自我学习。极大的调动了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比较现阶段出台的各种办法措施来强迫要求改变大学生的体质,在情感上,前者更加让人愿意接受。这种新的方式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情感上和形式上的冲击,对于引导学生反思,品质内化,转移有着相当明显的效果,这对大学体育的教学目标将是很大的促进。

(6)逐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在长期的这种方式的教学影响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幅度提升,反思能力越来越强,意识越来越好。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更加容易的学习到针对性知识和技能,潜移默化中强化个人的综合能力。在整个内化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不管是知识的学习还是技能的运用,发现问题或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有大幅度的提升,这十分有利于他们养成终生体育意识,这也是体育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沈可,陈英军.高校体育舞蹈课体验式教学模式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6):149-151.

[2]张茂泉.基于体验式学习的高校体育拓展训练课程设计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6(2).

[3]蒙可斌.体验式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27(02):96-97.

[4]付威.基于体验式设计的体育教学在背越式跳高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7.

作者:李晓蝶 单位:三峡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