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提高民主自治意识的文化建设论文

提高民主自治意识的文化建设论文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藏民的民主自治意识

民主自治需要群众的参与,需要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否则只是一句空话。从现状看,藏民由于民族文化等原因,民主意识比较单薄,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与意识都不强,因此要把加强对民主自治的宣传教育看成是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工作,形成全社会都来关注民主自治建设的氛围。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民政部门应该采取上门走访宣传、组织文艺演出、召开群众座谈、发放意见征求表等方式,对藏民进行民主自治的宣传教育,融洽藏民之间的关系,促进互相之间的交流和来往,有效地帮助居民树立“社区”的概念。运用宣传栏、橱窗等途径宣传民主自治的目的意义,举办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融入民主知识的学习等,让群众加深对开展民主自治做法的了解和接受,明白民主自治与生活幸福,安全保障、环境治理、道德风尚的建设密不可分的道理,使民主自治的思想在社区居民中扎根。村委会要建好服务群众的阵地。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是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窗口,要突出方便群众办事这个特点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要以村党支部为龙头,以办公场所为依托,组织开展党务、村务、培训等丰富多样的活动,使新建成的阵地不仅成为村级“两委”的办公场所、党员活动的阵地、村民议事的中心,还要成为基层矛盾调解中心、服务群众的窗口,全方位为群众服务。

二、强化选举落实,构建民主自治的基础

搞好村民自治,要有一个好的带头人。选好带头人是村民自治能否得到落实的组织保障。带头人选得好,办事公开、公平、公正,村里纠纷就少,村民就团结,社会就稳定,经济就发展,事业就兴旺;反之,带头人选得不好,办事不公开,分配不公平,处事不公正,甚至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势必激起民愤,危害安定。在奔小康的道路上,农民群众迫切需要思想好、作风正、懂经营、善管理,既有开拓精神,又能稳扎稳打的带头人,带领大家走富裕之路。要选好带头人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程序严密组织,精心指导,有效监督,真正做到选举的公开、公平、公正,要教育村民摆脱宗派、帮派势力和投票贿选等不正之风的影响,按照乡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选人,选出公道正派、德才兼备的贤人,这对当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比较利益观念的增强,有一定文化的劳动力不愿从事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的农业劳动,相当一部分有文化、有知识的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村子找不到合适的基层干部,党支部书记和村民委员会主任(村长)的人选更难确定,从而导致农村中的计划生育、公益劳动、法纪教育、义务教育、治安管理等项工作难以落实,相当部分农村的基层政权近于瘫痪或解体。现在的当务之急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留住素质较高并年富力强的年轻人,或者从已经流出的人员中召回素质较高的人,使他们成为农村基层政权、基层组织中的中流砥柱。这是发展村民自治的保证。少数民族干部群众思想纯正,民风纯朴。这种纯朴民风如果引导得好,就是推进改革的动力;如果受到不良习气的干扰,也会成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阻力。我们要做的:一要用正确的导向引导群众,把德才兼备、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上来。

三、理顺内外关系,构建和谐自治的环境

首先,要健全以村委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小组为主体的村民自治组织体系。明确村民自治组织的职责,促进村民自治组织进一步发挥作用,保证其有所为;要规范村民自治的实践活动,提高村民民主素质;培育健康的村民自治观念,增强村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和关心村益事业的热情。从而使村民自组织和村民在村民自治的整个环节中双向互动,密切协作,互相促进。其次,村委会与党支部要协调配合。村级重大事务进行决策,通常应由党支部和村委会研究方案,先召开党员会议讨论,然后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作出决定。由此形成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承,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地位在村民自治中更加坚实,村民民主自治在党的领导下行使得更加充分。村委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农村工作。村委会自治不是排斥国家权力的介入,上下级之间应该是指导与被指导、协助与被协助的关系。乡镇干部和村民自治组织要依法站好各自在农村工作中的正确位置,履行好各自的职能,切实转变和改进工作作风,齐心协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

四、深化村务公开,提高基础自治的水平

当前村务公开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办法与法律对村务公开制度做了规定,但对具体“怎样公开”、如何保证公开的真实性、相应的责任是什么等缺乏明确规定。一些农村基层组织没有一套完善的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务公开监督组”为主体的监督制约机制,由于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缺乏相对独立的组织保证,有些甚至听命于村两委会主要领导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形同虚设。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的基本原则、基本内容、一般程序、特殊程序以及监督救济机制等,以推动村务公开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一是村委会定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村委会干部定期述职,接受村民的评议。二是实行村务公开,通过“村务公开栏”、“集体公开日”等灵活多样的有效形式,把群众关心的财务账目、收益分配等公之于众。三是利用监督台、检举箱等形式开展干群之间、群众之间的相互监督。在推行村务公开时,要因地制宜,积极创新,寻求最适合本村的村务公开机制。完善村务公开监督机制。要完善村务公开监督机制,应该建设一个多种监督方式相结合的监督体系,以发挥最佳的监督效能。加强村民的自我监督机制,并明确村务监督机构的地位、职能及其与村民(代表)会议和村委会的关系,以更有效地开展村务监督。加强外部监督,如各级纪检、纠风、村务公开办要加强经常性的监督,定期全面检查。在民主建设过程中,我们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艰苦,干部群众在长期与恶劣自然条件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我为主,不等不靠,勇于战胜困难”的自强不息精神。我们要把这种自强的精神融入到民主管理工作中,激发他们自治管理的激情。一是利用“领导好坏我来评”的群众心态,把群众智慧纳入决策,建立征求群众意见制度,掀起为民办实事、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热潮,坚决制止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

五、着力制度建设,促进基层民主法制化

加强依法建制,实现农村基层民主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一要注重制度建设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的制订。普遍建立健全了以村民自治章程为核心的,上与国家大法相吻合,下与本村实际相结合的村级规章制度体系。如:健全民主选举制度,就是村党支部、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都要按期换届选举,并严格依法定程序进行;健全民主决策制度,就是要普遍建立村两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多级决策机制;二要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就是要制定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做到内容上合法、程序上依法,使之成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小宪法”;三要健全民主监督制度。要全面落实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建立党支部、村委会报告工作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干部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审计制度,村干部任期、离任审计制度。只有加强制度建设,才能使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村民的民主权利才能得到保障,村民自治才能顺利推进并健康发展。加强制度的执行,完善民主议事程序,公开办事程序。强化制度落实,确实做到凡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事项,尤其是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都要依法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实现村民的参与权、决策权、知情权和监督权。重大村务公决制,把决策权交给群众;村级事务听证制,把议事权交给群众;村级财务公示制,把监督权交给群众;干部工作评议制,把评判权交给群众。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村干部真心实意地搞民主,真正把权力交给群众,并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群众是能够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对于村民来说,由上而下的法律意识比较薄弱,乡村家族传统文化深入心间,无形中影响其参与自治的行为。在村民自治进程中,通过强化国家法律意识和正式组织的公共权威性,可以使家族传统文化受到必要的节制。特别是要通过国家权力支撑下的公共权威组织的作用,有效抑制家族力量对村民自治过程的渗透,建立健全科学健康的民主管理新机制。

六、加快经济建设,促进民族地区共同富裕

经济是政治文化的基础。经济发展是村委会取得藏民信任的最起码条件,只要能给老百姓带来实惠,就会赢得他们的心。所以,村委会以及我们民政部门应该把经济建设的帮扶与指导方针工作的重要位置,用经济促进政治的和谐稳定。一方面,要指导地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一是依托地域优势、乡村种养优势和劳动力资源优势,继续把畜牧产业作为特色产业来抓。二是集中力量做优、做强、做大特色产业。三是大办乡村企业,夯实少数民族乡脱贫致富奔小康基础。根据市场需求,依靠项目支撑,积极发展优质、高效、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加工业。另一方面,继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民族经济发展基础。加强民族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四难(即行路难、饮水难、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看电视难)”,建设“四网(道路交通网、供水网、农产品流通网、广播电视网)”,实现“四通”(通水、通电、通路、通信息)。把民族乡小康建设、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项目等资金捆绑在一起使用,提高投入效益。同时,加大对民族乡村群众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民整体综合素质。一是加强对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要大力宣传科学技术,用先进典型示范引导,让一些疑虑观望者看得见、摸得着,用典型事例激发他们,引导他们,推动他们学科学、用科技。真正使科技在民族乡镇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同时要千方百计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和扶持力度,保证科技在农村推广、应用畅通无阻。二是加强对农民的比较优势培训。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充分认识省情、县情、乡情,要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资源状况,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选择具有优势的种植业、养殖业,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区域优势和经济优势,形成规模型专业化生产经营组织。三要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每年要评选“技术致富明星”,及时总结和推广他们的实用技术,促进现代农业化建设进程。以推进资源整合为目标,制定和完善人才队伍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推进人才培养、评价、选拔、流动、激励、保障机制建设,形成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人才工作机制和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

另外,要加快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增加民族乡村的非农收入。要加快农民土地、户籍、就业、子女入学及社会保障等机制、制度方面的体制创新,规范农民工外出打工秩序。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优化市场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建设,吸引资金,发展非农产业,增强发展后劲。要着力发展个体、私营企业,为农民增收提供机遇、创造条件。民族地区尤其是我们藏族地区,无论在历史还是现实,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人文资源,与其他地区相比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但是,我们又面临着民族团结、国防安全、社会稳定等许多重大的社会责任。可以说:我们的责任重于泰山,我们的任务难于上青山。但是,责任在身,我们谁都不能懈怠,一定要用坚定不移的政治信念,勇于拼搏的工作精神,把本州的基层民主建设工作推向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