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我国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论文

我国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论文

一、我国高职院校文化的“独特”形态

(一)研究文化:确立应用研究和教学研究的导向

高职院校具有追求学术、研究学术、创造学术的理想,这是作为大学的本质特征之一,也是作为“教育高地”区别于中小学的特质性所在。需要指出,与研究型大学追求“高深学问”的理想不同,高职院校追求的应是形成“应用学术”的氛围。对知识的追求不在于求解“是什么”,更多的是关注“怎么办”;不在于“为知识而知识”、“为学术而学术”,而在于立足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在实践应用过程中生产出新知识。对于何谓应用学术,具体是指要从事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以及教学研究,而非搞基本理论研究。应用与开发研究是指立足于高职院校所在区域,服务于地方政府、企业和行业需要的应用项目研究。教学研究是指立足于高职校本需要,服务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质量、发展特色需要的项目研究。高职院校走应用研究道路有利于开展校企合作,促进自我发展。高职院校需要走与市场、企业联姻的办学道路,如此才能真正办好高职。这已成为高职办学的普适性法则和国际经验。但此话说易做难。现实中,有些高职院校就是走应用研究道路来破解校企合作难的问题。它们通过开展应用研究,服务于区域企业和行业的产业升级与技术改造,从而促成地方企业与高职院校建立“校企”联盟,形成育人、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全方位融合,为高职注入发展活力。就上述而言,高职院校加强“应用科研”文化建设有强烈的必要性。

(二)服务文化:面向区域积极提供社会培训

社会服务是“指的是高校利用自己的人才、智能密集的优势,通过科技开发和其他有偿服务,直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这种有偿服务主要表现为向区域社会提供培训产品。事实上,高职院校向区域社会提供培训服务既是现代社会中此类大学应担当的历史使命,也是市场经济下其获得外部资源、实现自我经营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培训,高职院校加强了与区域市场的信息沟通和联系,这样,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改进以及应用研究水平的提升,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必需指出,高职院校提供社会培训不是一些人误认为的只有低端培训,而可以是多样化的,包括低、中、高端培训。现实中已有不少高职院校正在提供着这种多样化的培训项目,它们既培训一线农民、工人,又培训政府、企业的中层管理干部,还培训高级工程师、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其实,我国高职院校提供的培训种类和层次要根据具体院校的办学条件而定,而无法笼统地规定必需定型于哪一类培训。当然,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必须专注于某一类型,提供符合自身办学条件和水平的服务产品,而不能无所不包是值得提倡的。总之,高职院校应形成积极为区域社会服务的文化氛围,为履行提供社会培训产品责任奠定文化基础。

二、当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三大误区

多年理论探索和实践发展使大部分高职院校建立起符合高职教育办学规律的院校文化,引领并推动着高职院校的发展。然而,在一些文化建设问题上,有些高职认识不深入、把握不准确,导致陷入建设误区,滋生“文化病”。

(一)误区一:高职育人文化建设只需突显“技术性”?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如此,高职院校育人文化突出“技术性”值得提倡,但由于办学者思想认识不到位或者对人才培养目标认识存在偏差,认为高职人才培养跟中职人才培养类似,只需在技术训练上进一步强化,不需要开展人文素养教育,或者认为高职人才需要有技术就行,实施文化教育只是“点缀”而已,以致产生“育人文化技术化”现象,出现了过度重视技术培养、轻视人文教育,把人当作“机器”、“工具”来培养的现象。与“育人文化技术化”相伴而生的是“育人文化功利化”现象,出现了人才培养的短期化和项目化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办学者的“技术理性”思想有关,把人才培养视为技术项目或者技术工程的原因。具体来说,人才培养哪些方面容易出成绩、突出亮点的,学校就侧重抓哪一块工作,作为人才建设工程来说,但一旦舆论导向变了,这些工作随之偃旗息鼓。例如,前几年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创业教育为政府和社会所鼓励,于是众多高职院校纷纷建起所谓的“创业孵化中心”,然实际上对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科学设计和实施的高职却鲜有。而今,创业教育不再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些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就不再引起重视,孵化中心也成为摆设。再如,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成为热潮时,一些高职校长纷纷发表国际化宣言,宣布启动国际化办学项目,这吸引了众多媒体连篇报道,但实践中一些高职往往是一年到头迎来送往几位外宾、签署一大摞形式主义的合作文本、开展一系列有名无实的国际化课程建设,而实质性工作却无根本性进展,国际性人才未见踪影,待国际化风声过了,国际化人才培育工作悄然落下帷幕。试问,高职院校这种“育人文化功利化”的现象有何益处。很显然,高职育人文化只需突显“技术性”是不足够的,过度偏重“技术性”会导致人才“走样”,人难以成为合格的人才。正本清源之道是树立并践行高职育人文化应是融技术性和人文性为一体的观点。此外,高职文化的功利化是万万要不得的。十年树人,百年树人。育人的长效性和持续性是必须坚持的。千万莫把短期化和项目化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带到高职育人文化建设中。

(二)误区二:高职科研文化建设要强调高精尖或者纯应用?

高职开展科学研究是应然之责。但此类科研应针对院校所在区域急需解决的应用研究项目、开发研究项目以及校本教改项目来进行。然而,有一些院校不自觉地产生了向研究型大学看齐的倾向,学研究型大学搞基础研究,认为只有效仿这些院校,才跟得上主流,这种好高骛远的办学心态导致产生“科研文化高移化”现象。也即,开展的科学研究项目不是立足于院校本身的长处、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和社会需要,而是脱离实际,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去从事不适合自身的研究项目。例如:追求从事“高深学问”和基本理论研究,轻视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教学研究,认为其乃雕虫小技难登大雅之堂,导致一些学校年度教学研究项目的数量寥寥无几,教研教改风气一潭死水;科研成果评价偏爱用SCI、SSCI等“学术金本位”标准,对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教学研究等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如此等等。科研文化高移化不仅使高职院校的科研偏离了方向,无助于学校以“研究”促进“教学”,以“研究”促进“社会服务”目标的实现,而且以其科研之短去从事不切实际的“高深学问”研究,研究成果的质量也难堪大用。与“科研文化高移化”相反的极端的是产生“科研文化庸俗化”现象。某些高校不注重营造“尊重知识、尊重科学”的氛围,而独尊“技术为上”;不注重培养师生的科研文化素养,过分夸大实践动手,如此等等。之所以出现这种“庸俗化”现象,主要原因在于高职院校办学者自身认识存在错位,认为高职科研文化在“术”而不在“学”。概言之,高职科研文化不是要强调高精尖,而是要强调立足区域,走应用研究道路。高精尖科研并非高职可以实现的目标,走服务区域的应用研发道路才是高职的立足根本和应然作为,也是政府和社会寄予的希望。但也要注意,走应用道路绝不是只讲术不讲学,学术并重才能保证长效发展,只是在术方面有所侧重,而不是唯术独尊。

(三)误区三:高职服务文化建设要推崇市场性?

我国高职院校服务社会主要表现为提供各种培训产品。但有些高职院校由于错误认识“市场经济时代高校应走出象牙塔”的观点,认为高职院校对社会的需求都应予满足,应想方设法提供全方位的社会服务,导致出现了“服务文化市场化”现象。也即,高职院校的培训服务过度以市场为导向,市场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高职培训服务随着市场转,失去应有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甚至为开展社会培训服务影响了正常的全日制学生教学。事实上,高职院校的对外培训服务要坚持的原则是高职提供的培训应满足社会需求而非社会欲望,应根据高职院校自身条件来进行,同时,在提供培训时还应考虑这种培训要有利于学校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师教育等工作。反之,与“服务文化市场化”相对的是产生“服务文化封闭化”现象。也即高职疏于开展社会培训服务,与市场几乎从不接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高职自信心不足,认为社会不太认可高职的质量,在此种背景下,开展社会培训服务既要投入高成本,又要花费太多时间,且最终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基于此,高职的社会服务工作未能开展,封闭办学。长久下来,高职办学与社会脱钩,自然影响了办学水平与质量。客观来看,大学办社会,满足社会所有需求是不科学的,也根本无法实现。对于高职院校,需要的是提供适切自身条件的社会服务和培训项目,满足社会的合理需求而非无限的欲望。同时,在考虑服务项目经济价值的同时,更要考虑其对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科研工作的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如此才不会使高职院校的中心工作偏离。也就是说,高职服务文化构建不能过度市场化。同时,也要警惕“关门办学”行为,这会使高职与社会隔离,无法与之进行知识、信息和资源交流,终将使高职办学走进死胡同。

三、回归高职院校“独特”文化建设的应然轨道

我国高职院校要发展需要建构理想的院校文化。这不仅因为文化既是推动高职发展的手段,而且文化建设本身就表征着高职的发展。眭依凡先生就指出,“大学者,有大学文化之谓也。”王冀生先生也认为“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面对现实,高职院校如何走出发展误区,回归应然轨道?笔者认为,构建高职院校应有的“类型”文化需要政府、高校和社会的合力作为。

(一)制定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政策是前提

当前我们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高校多样化发展是时代的要求。对此,政府应担当的责任是制定和完善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政策。对于研究型大学,应引导它们在培养高精尖的创新人才和开展基础研究等方面着力;对于应用型大学,应引导它们培养一批高级技术型人才,开展应用研究项目;对于高职高专院校,应引导它们立足基层来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从事技术改造研究和教研项目。但遗憾的是,虽然我国学术界有许多学者,诸如潘懋元、武书连、马陆亭等提出了多种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方案,但在政府层面,始终没有提出具有公信力的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方案,以致各类高校缺乏具体指引。更重要的是,对于高职教育体系建构迄今未提出明确的、可操作性的说明,对高职与普高的衔接和沟通也缺乏清晰的标识。事实上,在以中央集权为管理特征的我国,在现有情况下如果缺乏政府强有力的引导,高职办学就会失去方向,往往要么盲目升本,追求升格为普通本科,要么沦落为培训站,热衷于从事“捞钱”等经济行为,丧失应有的高等学府风气。政府唯有指明确高职教育的办学大方向,出台政策规范,高职院校才会安于定位,致力于应有的院校文化的塑造和培育工作。

(二)构建优秀的教师文化形成文化自觉是关键

高职建构应有的类型文化需要形成文化自觉,即具有开展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并推进文化建设朝正确的方向前进。要构建优秀的高职教师文化。高职教师不仅要懂理论,也要懂实践;不仅要履行教书职责,也要行使好育人责任;既要搞应用研究,也要开展社会服务。围绕上述这些构筑而成的文化,就是优秀的高职教师文化。有学者就指出,“杰出的校长及其办学思想是形成办学特色的先导,而教师是形成办学特色的关键”。对构建高职独特校园文化也是如此。当前,高职的确有一些不负责的教师,他们既马虎教书,也懈于育人;既不具有清晰的科研和社会服务意识,还乐于批评一些搞科研、提供社会服务的教师。囿于现有“铁饭碗”的人事制度,个人认为,目前应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推行评聘分开,让优者上、平者下,以根治上述不良风气。相信如此作为能够打造优秀教师队伍,构建卓越的教师文化,使之成为高职独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是重要的外部保障

高职教育建构形成独有特征的文化氛围,少不了社会的帮扶。对高职发展外部环境建设有如下建议:第一,理性认识高职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反对各种歧视高职的行为。由于传统“重学轻术”的影响,我国历来不重视高职教育,对这类教育存有歧视眼光和行为。事实上,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早已证实:现代化社会建设离不开现代化的职业教育,缺乏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将缺乏坚实基础。因此,社会应充分认识高职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的社会地位以及不可或缺的作用,革除种种有色眼光和歧视政策,为其提供良好发展环境。第二,强化对高职教育的支持,引导高职与社会协同发展。这种支持既有价值、文化层面的,也有财政、物质层面的。如一些社会机构或者代表高职这类弱势高校向政府呼吁落实政策支持和资金资助,或者向高职院校提供捐助,或者向高职购买培训服务产品等等。在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企业、行业和社会十分支持高职发展,与之协同,我们在建设支持高职办学的社会环境这一方面应有所突破。果能如此,高职办学有好的环境,其安于高职文化定位的自主性会大大加强。第三,创建良好竞争环境,促使高职追求卓越。当前社会过度关注世界一流大学、区域特色型大学等建设,眼光向上,但对一流高职的关注不够,重视不多,因此高职“办好办坏一个样”的氛围油然滋生。即便在高职群体中认可某些高职院校具有先进水平,但在社会层面依然不具有坚实的社会群众基础。事实上,坚持一流高职的方向是正确的,现代社会发展离不开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一流工程师、高级技师,故而,社会第三方机构、行业、企业协会等都应为高职形成良性竞争营造氛围,引导形成高职形成内部分层,从而使高职院校办学有积极动力,努力构建优秀的高职校园文化。

作者:甘艳 方泽强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