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地方开放发展中的外语教学问题与对策

地方开放发展中的外语教学问题与对策

摘要:语言经济学认为,外语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可以促进对外语的投入,外语的发展水平反过来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山西在转型过程中一直力图推动区域对外经济的发展,促进对外开放,为此急需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外语人才,这与高校外语教学的发展有直接联系。当前,山西高校外语教学在语种架构、课程设置及就业渠道等方面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在山西开放发展过程中,高校外语教学应科学规划语种、灵活设置课程,拓宽就业渠道,从而使外语教学真正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动力。

关键词:山西开放发展;高校外语教学;语言经济学;语种架构;课程设置;就业渠道

语言作为人力资本,是影响劳动收入高低的重要因素。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语言的功能已经开始渗透到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语言与经济的联系也愈加密切。很多国家和地区把教育看作促进经济发展的第二元素,认为无论是个人对外语学习的决策问题,还是国家语言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甚至整个社会语言的变迁,都与经济因素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对山西省152家单位(企业)和9所高校的36个专业499名学生的调查,分析山西开放发展内外联动与高校外语教育的联系及山西高校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策略。

一、山西开放发展内外联动与高校外语教学的联系

近年来,为构建开放经济新机制,解决长期积累的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矛盾,提升创新能力和实体经济发展活力,山西省力图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倾力推进转型发展,鼓励各产业吸引外资,完善开放平台,但转型过程困难重重,经营理念与模式相对封闭,特别是很多企业在试图涉外过程中,由于交流障碍、信息沟通不及时等原因,导致很多项目无疾而终。当前,与山西省合作的企业大多局限于发展重工业和经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如南非、蒙古、葡语国家,很多科技、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与山西省合作不多,使得山西难以摆脱转型乏力的困境。外语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山西省急需外语作为桥梁来支持和促进对外经济的发展。但研究表明,当前山西省外语教学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与需求,长期以来,全省经济增长缺乏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涉外企业较少,涉外人才输入输出都相对落后。全省仅有4所高校有两个语种以上专业,3所院校开设有两门以上语种作为外语专业二外课程;参与调查的学生中,97.19%所学语种为英语,7.82%为日语,不到2%为其他语种,小语种人才供不应求,有些在校学生或者毕业生大多数选择导游或者接待之类难度较小的工作,工作中也会表现出礼仪、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欠缺。因此,作为培养外语人才的摇篮,高校外语教育的发展对山西的内外联动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二、高校外语教学在山西开放发展内外联动影响下存在的问题

(一)语种架构单一山西高校关于语种设置存在普遍“误区”:英语教学即代表了外语教学,省内90%以上的院校只设置英语专业,个别院校增添日语作为二外,鲜少设置法语、西班牙语等小语种。据统计,全省含8所独立学院在内共26所本科院校中,25所院校设有英语专业,7所院校设有商务或经贸类英语,3所医药类院校设有医学英语。除山西大学有英、日、俄、法、德五个语种专业外,另有4所院校仅有英、日两个语种专业,大学外语教学以英语为主,对小语种普遍重视不够。这样的语种架构远远不能满足山西省对外经济工作需求。调查显示,仅有61.18%的企业单位表示现有员工的外语能力能满足其工作需求。而91.45%的企业(单位)负责人及87.39%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其他语种,供大家选择其作为大学外语课程学习,而非仅限于英语。

(二)课程设置盲目随着高校外语改革的深入,一些院校结合市场需求开设文秘、经贸、商务类外语专业或课程,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过分强调某一门学科的实用性,大量设置并扩大这些课程的比重,而盲目压缩语言、文学等基础课程的比重,就容易走极端,导致很多实用性课程汹涌而来,而最终导致原有的优势学科不能正常发展,新设学科又缺乏经验及师资,教学方向走偏。长此以往,学生最后学到的外语相关知识必定松散,基础薄弱,反而不利于学生外语综合素质的提高。在省内的一些涉外活动中,参与实践的学生普遍表现出基本功不扎实,缺乏相应的人文素养,学用脱节。此外,课程设置的盲目还体现为对教材的盲目选择与更迭,调查表明,不少教师认为目前大外教学片面看重课本的影响力,在教材选择上“常换常新”的现象一度存在。

(三)就业渠道不畅外语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翻译、导游、教学或留学几方面,面比较窄。调查发现,山西省仅有部分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有实习锻炼机会,外语类学生(师范类院校除外)基本是自主实习,选择面有限,很难接触到真正的涉外工作环境,学生对将来就业定位不清、缺少规划。山西省企业大多以加工业为主,尤其是体制、观念落后的中小企业,处于生存的边缘,对外语人才也处于低需求状态,这使得外语毕业生的就业空间缩小。此外,在历年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考中,外语专业的毕业生能考的部门非常有限。目前,各院校虽已开始探索“校企合作”等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但在外语教学方面,实际推动外语教学与企业、政府合作的院校还不多,在实验实训基地合作方面也鲜少与涉外企业长期合作。

三、高校外语教学在山西开放发展内外联动背景下的改进策略

国务院的《关于山西省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方案》指出,要重点发展如文化旅游等现代产业体系。这一战略为山西的对外开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而开放,首先离不开对外交流所需的外语人才。调整外语教学政策,促进外语教学改革,发挥高校外语创新能力,从而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发挥服务社会的智力优势,政府及高校都责无旁贷。具体可采取以下策略。

(一)科学规划语种面对山西省对各语种人才的明显需求,政府应高度重视外语教学发展,不仅应将外语教学纳入山西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更要纳入山西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议题,鼓励并支持高校将外语列为重点发展学科,并创造各种有利条件。王雪梅认为,外语学科设置要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在了解国内外相关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关注学生外语学习认知特点和有效教学衔接,融合各人文学科的不同视角,强调本土性、国际化、跨学科及超学科的研究意识。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应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对高校的外语教学进行有效调控,鼓励各院校的大学外语教学开设其他通用语种,从而使高校逐步改变外语教育单一化模式的现状,并为各语种教师提供交流、培训学习的平台,如通过校际交流等途径到相应国家高校进修,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和教学水平。政府还应加大投资力度,有针对性、分期分批、循序渐进地强化师资建设,培养从小学到大学的各语种教师。如可在师范类院校设置针对中小学教学的多语种师资班,在有条件的高校开设针对本科教学的多语种研究生班,推动发展从小学到大学的“一条龙”的多语种教学体系,使学生从小打好坚实的基础。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制定相关政策,要求学生从初中起必修两门外语。在此,可参照美国大力发展“关键语言”的外语教育政策。如其2005年的《国家外语能力行动倡议书》和2006年出台的《国家安全语言计划》,力争培养多语种人才,增进对世界文化的了解和尊重,改善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也可参照法国在法律法规方面对外语教学的支持,如法国《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掌握法语以及学习另外两门语言是教学基本目标的组成部分〔4〕。法国阿尔萨斯地区的外语教学模式(曾是煤炭资源大区,后成功转型)更值得借鉴:从小学开始,学生对外语选择有8种,初中升至16种,而在高中会考时语种选择达40余种,并结合本地区经济需要(地理位置临近德国),着重发展德语教学,从初中开始,保证学生掌握母语之外的两门外语。

(二)灵活设置课程在专业及课程设置方面,应避免“一刀切”,针对不同专业设置不同教学计划及课时安排。首先,在实际课时安排与“统一规定”冲突的情况下,应根据实际需求做相应调整,如为零基础的小语种学习则可放宽学时限制。其次,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是与人交流,而在涉外交流中必然会涉及到政治、经济、历史、文学、艺术等层面,因此,外语教学应坚持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为最终教学目标,始终以外语基础课程为中心,将有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教师整合起来,以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推动各类课程与外语各科形成协同效应。在大学外语的具体课程设置中,应该有一线教师参与到课程设置的全过程。各学校应针对不同专业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适当减少或增加课时及语种甚至学习年限。如医科类院校可结合山西省的援非医疗项目设置医疗法语课程。而财经类院校,可安排德语、法语、蒙古语等语种,与山西省的对外合作项目相对接。此外,就大学外语而言,虽然各专业只有前两年有外语课,但课程结束后,学校可以通过安排慕课或者师生定期会面等形式,使学生能够进行后续学习。同时,应适当选择教材,并避免过于频繁更换。文秋芳曾在2001年4月举行的中国英语专业教学与教材国际研讨会上指出,课本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重要,除了一套成熟的教程,适应学习群体的需求,和语言教学目标相吻合,还要重视教学与学习手段的改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是关键,但更要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如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互动式教学、问题式教学及多媒体教学等,以利于教师将所教内容讲深讲透,促进外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学校及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能力和需求,分级教学,分层选取教学资料,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

(三)深度拓宽就业渠道2018年以来,山西省政府与C9高校联盟的战略合作逐步深入。在此环境下,拓宽教学平台,产教结合,开展“订单式”教学是山西省高校外语教学面临的一大挑战。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政府及各高校的高瞻远瞩和广大教师的团结支持。本研究参与调查的学生中,96.81%表示希望能在大学期间到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企业进行实习。《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若干意见》指出:“由于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的趋势,培养复合型的外语专业人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语专业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新时代的需求。首先,在内外联动中,政府应用可持续发展的思维“弯道超车”,为各高校外语人才拓宽就业渠道。鼓励从中学到高校设立除英语外的常用语种专业,使高校毕业生能够发挥所长,成为未来外语教育的储备力量;进一步鼓励并大力支持外企引入,并鼓励支持现有企业,包括涉外活动(如平遥国际电影节等),与高校进行有组织、有规模的合作;在各类公考中,将外语专业与其他学科同等对待,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招考不应有对外语人才的专业限制。其次,各院校应结合自身特点,鼓励支持外语系部积极推动与外语相关的“校校合作”“校政合作”“校企合作”,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当前,山西省有太原理工大学与山西建投、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与山西省建合作实现了“订单式”外语人才培养,为学生拓宽了实习及就业渠道;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与山西省卫健委的援非医疗项目进行的“校政合作”法语培训,为在校学生提供了学习动力。各校借鉴这些经验,将教学计划与社会需求、服务社会相结合,与事业选择和职业规划相结合,促进各院校外语专业学生与国外院校学生交流,真正促进不同背景学生的沟通交流,推动本地区的人才输入和输出。总之,山西省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推动内外联动的进程,山西应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拓展思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而愈加对外开放的经济发展需要外语作为桥梁,外语水平的提高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提升经济竞争力。在小学即开设外语课程、注意从小学到大学的多语种人才培养、鼓励国际教育交流,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经验。从政府部门到高校都应积极创造多元的外语学习环境,推动外语教学真正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动力。

参考文献:

〔1〕张卫国.语言的经济学分析:一个基本框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25.

〔2〕王雪梅.对国家战略视角下外语学科发展规划的思考〔J〕.中国外语,2017,(5):29-37.

〔3〕李娅玲.中国外语教育政策发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22.

〔4〕王克非.国外外语教育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5〕汪丁丁.语言的经济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1,(6):86-95.

作者:王俊卿 单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