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地方传统文化范文

地方传统文化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地方传统文化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地方传统文化

第1篇:地方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河北传统文化;外传策略;“一带一路”;茶文化

引言

河北作为燕塞重地,无论在军事还是在文化上,历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古往今来都肩负着南北方文化融合的重任。河北省属于传统文化大省,吴桥杂技、沧州武术、河北梆子、张家口皮影等为人乐道的优秀文化遗产数不胜数。自古至今河北省也留下很多茶文化痕迹,中国禅茶结合的发源地便是邯郸临漳,而中国禅茶的文化精神和功能诞生地是石家庄赵州,中国“茶仙”卢仝的诞生地是保定涿州卢家坊,这说明自古以来河北就是与茶有缘的文化大省。茶文化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包含儒、释、道三家精神,其中的宁静致远内涵,更是被很多文人墨客所歌颂。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茶文化逐渐流传到世界各地,又在不同国家发展过程中形成不同的茶文化特色。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普遍认可我国的茶文化,因此,依托当前“一带一路”迅速发展的大环境,并同时用茶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外传,是最好的发展策略之一。

1河北传统文化的形成

河北地域是我国古文明发祥地之一,对传统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推动意义。河北省包括战国时期的燕国和赵国,所以简称燕赵文化,匈奴、契丹、突厥、女真、蒙古等民族都曾在此聚集,这也使得河北的农耕文化十分成熟。河北省不但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还具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河北梆子,吴桥杂技都属于典型的河北传统文化,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共同构成现在的河北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河北地域生活过很多民族,因此,河北的传统文化中包含儒、释、道和游牧文化,这些优秀文化共同组成河北的文化体系。

2河北传统文化特质

河北的特殊地域也使其形成独特鲜明的文化,这些文化都具有十分强烈的特质和特点。同时,河北是资源大省,各类丰富的资源,也为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承奠定基础。经过分析和总结发现,河北传统文化特质大概具备以下几点:

2.1慷慨的大侠气质

春秋战国的燕赵文化中具有充满张力的文化特质,其中充满慷慨的大侠气质,从春秋晋国时期河北地区便形成民风彪悍的特点。经过朝代变革,这种大侠趋势愈发浓厚。历史上有很多书籍都证明这里侠风浓厚。例如《隋书地理志》中“自古言勇敢者,皆出幽燕”,这也能侧面证明河北传统文化中的大侠气质自古有之。这些特质也给河北人民留下优秀的基因,燕赵人民守节重义的精神风骨,是需要中华儿女共同学习的优秀特质。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便是优秀的杰出代表。这是河北传统文化的特质,也使河北人民生来便具有这种大侠气质。虽然历经朝代更迭,但河北人民的气质和气节始终不变,将这种气节发扬光大,进行外传,不但能提升世界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认知,也能使其感知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增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可。

2.2不屈及抗争的文化特质

不屈与抗争也是燕赵古文化的特质。虽然燕赵一直地处北部边陲,但这里自古便是战事频发之地。无论是燕赵人民还是后来的河北人民,保家卫国的意志从未减弱,这是河北人的特质,也是中华民族的特质。这种不屈与抗争的精神,是自古流传下来的。这种特质使河北人民坚强不屈,也为传统文化发展带来无限可能。这种优秀精神值得发扬光大,向外传承,要让世界看见民族的文化,看见河北的精神,认知到河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特质。

2.3求变与包容的文化特质

虽然燕赵文化中的不屈精神,流传千年。但燕赵文化,并非一成不变的古老文化。求变与包容,是燕赵文化的文化特质。古时燕国与赵国都是不同民族相互融合的区域。因此,燕赵文化本身的包容性非常强,而且燕赵文化也不断接受不同民族融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燕赵儿女学习的典范。燕赵儿女一直在包容中谋求发展。这里一度成为民族融合的中心。河北省地处北方,是通往蒙古的交通要塞,这里的边境贸易曾经十分繁盛,商贸往来是促进文化交融的重要途径,并且随着燕赵文化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如今河北人求变、包容、开拓的精神。

3借用茶文化,促进河北传统文化外传策略

3.1利用茶文化旅游资源促进文化外传

河北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一带一路的推动下,可以利用互联网宣传我国河北旅游优势,吸引国内外游者前来观摩。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兴起,旅游不仅拼的是吃、住、行、购物等方面。很多地域开始通过拼文化吸引游客。在我国各地,无论东西南北,而以茶待客是我们传统又具特色亮点,尤其近些年,更为很多热爱中古文化的外国友人所接受并喜爱,进而加以宣传和传播。中国人对茶的熟悉,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下至挑夫贩竹,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通六艺,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以茶馆而言,最早的文字记述是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录》。河北省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作为禅茶精神的发源地,燕赵大地积淀了深厚的茶文化底蕴。茶与现代经济、现代文化、现代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为深入挖掘河北茶文化内涵,弘扬中华茶文化精神,满足茶文化爱好者需求,搭建河北省茶文化会展,为国内外茶企茶商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河北茶文化外传。弘扬茶文化对引导现代人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河北的禅茶文化倡导“正、清、和、雅”四大精神和“感恩、分享、结缘、包容”的四大功能。这些精神对舒缓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培育清新淡雅、平和包容的生活习惯都将起到积极作用。同时,随着“南茶北移”实践的成功,近年来全省花草茶种植面积超过30万亩,河北花草茶更是异军突起,一些种类的花草茶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饮茶给旅游发展带来诸多利处,也可以通过网络着重宣传当地的饮食文化特色,只要据实介绍,便能吸引很多国内外游客,当这些游客有好的旅游体验,便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宣传,形成优良口碑吸引更多人前来游玩,使更多人认识到河北省的优秀茶文化。

3.2树立文化自信

想要将河北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必须要树立文化自信,这样才能有信心的将传统文化进行多方面推广。河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河北人为生在河北而自豪,河北人必须首先学习河北的传统文化,才能构建传统文化氛围,促进传统文化发展。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自信,树立文化自信,也就是树立民族自信心。只有民众都相信河北传统文化,河北传统文化的传承才有未来。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只有不断传承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才能奠定我国在国际的地位,提升民族自信心。河北拥有很多传统文化,很多文人墨客都会通过传统文化进行艺术创作,例如具有河北特色的地域歌曲,便可以作为城市名片,将河北声音发扬光大,树立文化自信可以感染更多身边人,也能使世界听到中国声音、河北声音。我国地广物博,具有很多的优秀地域,但河北属于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地域,在茶文化下推动河北传统文化外传,对河北文化发展,推动河北经济具有重要作用。

3.3培养综合素质人才

文化的外传需要人才推动。只有培养一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才能为河北传统文化基础。想要加大传统文化宣传力度,必须要奠定扎实的群众基础,只有人民拥护和爱戴的文化,才能不断发展,源远流长。可以建设一批具有河北特色的院校,培养民族特色的高素质人才,例如河北的邯郸学院开设的太极学院,便是推动文化的尝试。河北具有很多优秀的民间文化,这些文化需要人才的继承才能不断传承下去,因此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同时发扬河北传统文化需要一批语言人才支持,因此,可以在外语专业融入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这样不但能拓展学生视野,还能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这些语言人才也有能力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带到世界舞台。培养语言人才是向外传输文化的重要途径。河北省政府要重视在外语类专业中融入传统文化内容,这样才能促进人才的积极健康成长。3.4为传统文化赋予现代特色很多年轻人认为传统文化是老旧的文化思想,因此对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抵触心理。想要促进传统文化发展,就要为传统文化赋予现代特色,首先可以用“以旧换新”的方式,将文化进行重新包装。例如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讲究以仁治国、以礼待人;道家认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这与提出的“绿色、协调”主张相似,这说明虽然传统文化时间悠久,但仍适合我国发展国情,对促进我国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其次,可以利用艺术创作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含义。这些艺术创作中会包含很多传统文化精神,这也是促进传统文化走出国门的方式。最后要将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融合,这样才能促进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同发展。我国发展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与河北胡服骑射中“敢为天下先”精神与包容精神相同。传统文化之中包含很多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相同的理念,这些理念的不谋而合也说明我国的发展理念是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只有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为国家、社会和民众谋福利。

3.5加强文化产业发展

虽然河北省传承很多传统文化特色,但这些传承一般都各自为政,互不干预。因此,政府应成立文化产业链,将各个文化产业进行串联,促进每个文化产业的和谐发展,可以采取带动发展的理念,用优秀产业带动新生产业,这样才能促进河北省的传统文化共同发展。首先要对河北省的文化产业进行梳理,通过梳理对相关的文化产业进行整合、改良,通过引进人才和政策扶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形成文化产业链主要为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将文化名片进行串联,可以加深河北的地域特色,促进河北的文化产业形成规模。同时,当地银行也要对文化产业进行资金支持,这样这些文化产业才能不断扩大生产,增加影响力,将传统文化带出国门。

3.6打造具有河北特色的国际文化名片

想要推动河北传统文化外传,首先要打造具有河北特色的国际文化名片,这样才能带领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进世界舞台。首先要研究全球消费者发展趋势,根据消费者需求,构建具有特色的国际文化名片。例如吴桥杂技已经开始与海外文化进行不断交流,只有通过沟通交流才能将传统文化带国门。文化的发扬不可能仅靠文艺演出,还需要了解国际发展趋势。通过研究发现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深刻影响我国青年一代人,这说明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必须影响青少年,青少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主要力量。其次,可以打造河北特色的文化地标,利用一些名人效应推广传统文化。河北的古城遗址十分丰富,这些遗址都能成为特色的旅游景点。

4结语

我国要加深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这样才能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人才。这些优秀人才可以将传统文化传播出去,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伴随“一带一路”倡议,我国融入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河北省要抓住发展良机,学会整合传统文化资源,并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国际市场中,这样才能引进优秀资源“走进来”,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带出去”。只有将传统文化不断向外传播,才能使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不但能为振兴民族奠定基础,也为复兴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扈红英,高国忠.科技与文化融合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以河北省文化旅游为例[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5(4):5-7.

[2]河北省政府新闻办“2019第七届中国国际(河北)茶文化博览交易会”[DB/OL].长城网,2019-11.

[3]赵建辉.河北文化产业建设中燕赵文化精神辐射之意义[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4):87-90.

[4]王红英,娄海波,韩丽君.河北省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4):54-56.

[5]卢矜.整合河北文化资源规模化发展文化产业[J].职业时空,2008(7):84-85.

[6]张智,刘烨.河北文化产业与地方传媒类院校互融发展机制探析[J].视听,2019(2):228-229.

第2篇:地方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岭南传统文化艺术;国民素质;教育

岭南文化艺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方面,是我国文化大花园中的一员。它经历了一代代的传承过程,在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中,已经深入岭南人的思想、行为和观念融合在一起,同时也融入岭南社会发展的经济、政治,尤其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岭南地区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是促进岭南地区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础,因此岭南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在国民素质的提高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岭南传统文化的历史认识

(一)岭南文化构成元素从岭南文化的地区发展,以及其文化的种类来看,本地具有独特的原始文化。针对其民族组成来说,有广府、客家、海南、潮汕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等;从其发展形态看,主要有海洋文化、商贸文化、农耕文化以及山地文化。岭南地区文化吸收中原文化的精华,融汇四海文化之精粹,融会贯通,兼收并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区文化系统,这也是我国地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

(二)岭南文化特质分析由于其特殊的历史以及地理环境,岭南文化以农业和海洋文化为发展根基,在演变的时候不断吸收融合中原文化华和海外文化的精华,并形成了独具魅力特色的文化。1.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开放风气岭南地区对与外来的文化,一直都采取兼收并蓄的姿态,在先秦时期,岭南的土著文化还没有完全固定,针对外来文化,包容吸收其优点,逐渐形成岭南文化。从古代民间传说,到南海神庙中存放着波罗国大使达奚司空的雕像,西来初地还留存着达摩的痕迹。从秦汉时期,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岭南地区一直保持经济和文化的融汇。2.努力超越“传统”的进取精神岭南地区远离当时中国古代政治传统文化的中心,且岭南人本身就具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英豪特征。古代岭南地区的外来移民较多,新移民开拓的居住地区作为新的移民地而存在,新移民必须要具有吃苦耐劳的进取精神,才能够立足并发展。新移民在当地进行建设,并取得显著的成效,同时为中外交流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近代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岭南地区出现了一些超越传统规格的著名人物,比如岭南地区画派祖师高剑父,著名的革命家孙中山,思想启蒙者梁启超等,这些著名的人物,也是岭南文化思想的典型。岭南地区作为民族革命的发源地,是文化发展、社会进步的先驱。自改革开放后,岭南人勇于探究,敢于实践,书写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篇章。3.实利重商的文化倾向重视农业轻视商业一直都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这种思想在我国中原地区占据重要的位置,但是因为岭南地区的独特地理位置,促使对外贸易发展区域,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逐步向外辐射,尤其是清朝时期中叶过后,伴随着国际发展市场对丝绸、茶叶等的需求不断扩大,这就激发了地区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除了佛山、广州等两个商埠,商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开辟了创新和固有的商业模式和商机并存的局面。4.远儒、平民的文化倾向在岭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中原地区的传统文化对岭南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岭南文化并没有被中原文化束缚,在文化观念和物质方面都有着与中原地区文化很的区别。首先,岭南文化的远儒性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都有所体现,从汉代到隋唐时期,岭南广东地区被朝廷所推举的人才大约24人左右。岭南广东地区唐朝前期没有一个进士,唐朝后期的进士总共5人,在全国中占据0.7%。其次,从岭南文化发展来说,中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并没有让完全影响到岭南地区使其成为主流文化。岭南地区文化具有充分的民间特色,文化具体不是自上而下的加以灌输,而是来自民间人民的认同感,因此岭南文化更加倾向于平民的文化,在古代中国边缘地区中,这种文化具有较高的活力和韧性。

二、岭南传统文化艺术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国民素质的不断提升是建设我国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目标,而历经了数千年的积淀和筛选的岭南文化诠释了我国传统祖先们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包容并蓄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同时也包含着优秀的教育资源和综合素质资源,这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国的国民素质。

(一)岭南传统文化艺术能增强我国国民素质教育,丰富教育形式增强渗透力和吸引力年轻人具有丰富的情感、思维灵活,求知强,独具发展的个性。传统的理论文化的发展并不能较好理想的激发出年轻人的内在动力和发展潜能。而岭南文化作为与年轻人交流沟通的管道,被人们普遍认可,它即使是抽象的,但也是可以通过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以各种类型的方式表达出来。例如:岭南建筑、音乐、画派、美术等都是岭南文化重要的表达方式,他们尊崇清新、自然、活泼等,把岭南文化的精粹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岭南文化艺术的审美观是“以自然为宗”,融汇了自然真实、性情真实、生活和真切的真实,直接表达意思,比如《雨打芭蕉》《渔歌晚唱》《昭君怨》等艺术作品都具有丰富的内容,而且自然和谐。

(二)岭南传统文化艺术具有兼收并蓄,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我们都知道,岭南地区处于我国南部地区,是我国历史上经济发展相对较晚的地区,古代称为“化外”之地。岭南地区虽然远离我国传统文化的中心,但是处于沿海地区,并且和外界链接在一起,并显示了超越传统风俗、包容并蓄的创新精神。比如岭南画派的祖师高剑父,“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等,在这些著名的人身上都散发了岭南文化创新进取、开放的精神状态。经过欧美文化的影响,在改革开放的发展趋势中,岭南人时代传承下的开放创新、兼容并蓄在现代也是主流趋势,相反,也会是岭南地区丰富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养分,为我国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了动力。

(三)岭南传统文化艺术蕴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康有为、梁启超变法、孙中山民主革命、三元里抗英战争等重要的历史事件,展现了岭南人爱国主义信念,他们为了国家更好的发展以及中华民族奉献自我,已经变成岭南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方面。爱国主义作为我国民族精神的中心,也是国民素质的重点内容,这都充分展现了岭南文化的爱国主义信仰,同时为我国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三、岭南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伴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特别是建设新农村的步伐不断推进,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岭南地区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都得到快速发展,很多传统的优秀文化都慢慢失去其生存土壤,很多优秀的传统艺术文化的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打击,另外,伴随着人们的生存环境、生活理念等的发展,故有的文化艺术已经不被现代的年轻人所欣赏和接受,城市化的发展促使城乡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城市的生存观念和经济关系也逐渐渗透到农村地区,传统文明传承的信息资源和文化符号等都逐渐被委屈,出现变异,促使岭南地区文化的生存空间遭到了破坏。我们都知道,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是传统文化得以生存的土壤,因此,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慢慢促使着岭南传统文化艺术逐渐消失。

(二)传承链条正在中断伴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特别是很多传承人年纪较大,这种传统艺术无人继承,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六十年间我国传统的戏曲剧种也减少了大约三分之一;舞蹈种类的文化遗产在最近二十年间消失的数量比当年总量的三成还多;两千多种剧种目前仅仅存留了几十个;八十多种少数民族和地方语言中也大约有十多种都处在濒危的边缘。而岭南文化艺术的传承人的年龄都相对较高,传承的方式也比较落后,岭南传统文化主要是婚配、血缘以及师徒传承,其特征就是口传心授,很多原始的歌手、剪纸人、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承人以及房屋的建造者都很少接受过学校的教育,具有较低的文化水平,传承的过程也体现为传“形”中,不断模仿,加以重现。当前,岭南传统的艺术文化具有不堪的现状,很多传统艺术传承的链条也逐渐终端,面对着艰难的处境,正如冯骥才说的“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每时每刻都在消失,民间文化也是如此”,抢救并保护岭南传统文化艺术资源急需得到关注,因为传承人很多都已经到了年迈的时候,他们很多人都记忆力衰退,因此对文化的传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岭南地区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传承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传统文化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传承,岭南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对传承人有很大的依赖作用,部分地区在这一点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从整体的发展来看,岭南的传承系统需要进一步更新,传承的主体也缺少相应的保障机制,导致一些岭南地区传统文化终端,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所以,各级政府要采取一定的对策,构建文化传承机制,深入保护岭南传统文化人,并逐渐培养传统文化的优秀继承人,保证传统文化不会因为传承人的去世而消失,促使传统文化可以较好地发展。为了建立并逐渐完善传承体制,我们可以在优化资源的基础上,建立高质量的传承机制,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强民间的力量,并构建一批集中展示、培训、交流研究为一体的岭南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在民间成立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不仅可以丰富优化岭南文化资源,同时也可以传承优秀的民间文化。对列入我国文化名录的传统艺术文化代表作品进行命名、授予一定的称号,进行表彰、扶持奖励等。并支持代表作品的传承人开展传承见习活动,经过学校和社会教育,让传统优秀艺术的典型代表能够后继有人。

(四)大学生对岭南文化的认知度不高俗话曾说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到岭南文化的根基和存在形态,让大学生充分的了解岭南文化的优势,并打造岭南文化的优秀特色,提高历史文化的特色。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很多大学生对岭南文化缺乏整体的认同,大约有有79.82%的大学生了解非常少,有20.18%的认知程度非常模糊。针对那些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中的“广东大戏”粤剧,有27.89%的学生表示从来没有看过;只有2.95%的学生喜欢并且经常看。不管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还是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在大学生中的调查数据都非常不尽人意,我们要树立一种危机观念,不管一个民族具有多么博大的精神理念,重点是你记住了多少,你对自身民族的文化有多少了解,你内心有多少自豪和骄傲。

四、传承岭南传统文化艺术,提升国民素质

(一)增强人们对岭南传统文化艺术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学习并继承岭南地区优秀的传统文化,首先要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认同感。岭南的传统文化艺术展现了我国优秀思想理念,具有我国民族所认可和接受的思想品质、价值观念和道德理念,长时间以来,在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等方面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阶段,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追求也日益多样化。岭南传统文化包含了我们对于民族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为我国民族的发展提供了优秀的文化资源,我们要加强对岭南文化的认同感和接受感,并从中吸收营养来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从而增强我国民族的凝聚力,避免因为生态环境的恶化而导致传承中断。

(二)保护和培养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人一是强化对典型性传承人的保护,政府方面要制定优惠的政策和措施,提升岭南文化艺人的社会认同感和责任感,在理清当前传承人基本情况的前提中,持续对各种名录艺术的典型传承人加以认定并进行命名,支持、表扬并奖励对传承名录做出贡献的个人或团体。提升非遗产继承人的补贴条件,延伸覆盖的范围,同时对传承人的传承活动加以资助,对那些生存面临困难的传承人给以适当的鼓励和支持,除了国家级和省级的非遗产继承人以外,市级、区级的传承人也要给予适当的补贴和资金,同时要确保资金完整准时的到位。二是强化对传承人的培训,并采取有效的对策,对传承人在特定领域加强文化内涵的训练,加强其对自身技艺的理论性的升华,对传承人的理论观念加以更新升华,同时强化其责任感,让其充分的掌握非遗产名录有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三是制定有效的传承人继承规章制度,并为那些自愿传承岭南文化传统的人给予合理的物质补偿,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职业类的学校建立合作关系,设置专业的文化艺术教程,对人才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为非遗产名录创作较多的展销机会和演出的平台,提升岭南文化艺人的整体收入,激发年轻人更积极地参与到传承传统文化的动力,非遗产继承人自身也要重视师带徒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把岭南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立德树人的教育中“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因此可知教育对人类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样,教育也可以提升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弘扬并继承传统的文化不会只依靠一些宣传、横幅就可以达到,而是要真正地融入人心,并自觉让它的变成我们心中的典范,这就需要从教育做起,充分发挥课堂的作用,在基础的教育中传播我国民族中岭南文化的元素和其象征的精神。在中小学教育中要适当地添加岭南传统文化有关的课程和文章。让学生在学校可以受岭南到传统文化的感染,修身养性,塑造高尚的品质,提升学生的精神修养和情操。结语伴随着我国在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我国的文化也逐渐走向全球,并融入到世界各地中,在学习经典的过程中,岭南文化在文学、哲学、绘画、建筑等方面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也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并认为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岭南文化来说,不管是传统的艺术理论的继承还是文化精神的渲染,我们都要全面的包装,与时俱进,同时和提升国民素质的需求相互结合。岭南传统的文化艺术需要每个人尽心尽力,作为炎黄一代,我们有义务和责任维护和传承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只有每个人都加以重视,我们的文化才能得以传播,才不会完全被外来文化所替代。鉴于此,文章从增强人们对岭南传统文化艺术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保护和培养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人、大力引导全民学习欣赏岭南传统文化艺术经典以及把岭南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等几个方面中,具体提出了传承岭南传统文化艺术、提高国民素质的具体策略。

参考文献:

[1]王国健.基础建设与理论探索相结合,促进岭南文化研究可持续发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2]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郭建新.社会主义道德自觉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石[N].光明日报,2012-3-24.

[4]张景明.大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J].大连干部学刊,2010(4).

[5]吴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高师音教课堂的思考[J].中国音乐,2009(2).

[6]李林.艺术类院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中国音乐,2009(2).

第3篇:地方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地方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对策路径

一、宁波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传承

宁波是中国东海之滨的著名港口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这块古老又年轻的土地上,出现过发达的农业、繁荣的商业、精致的手工业,积淀了厚实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涌现出大批独具特色的名胜、名品,产生了一批对中国历史有影响的杰出名人。

(一)宁波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1.先进的浙东学术文化。浙东地处偏隅且幅员狭小,在中华版图的位置并不显眼,然而浙东籍学人的学术成果,却是闻名全国,享誉世界。自东汉以来,王阳明、黄宗羲、章太炎、蔡元培、鲁迅、吕祖谦、王充等,皆是浙东学术文化的知名代表人物。从南宋开始,从理学、心学,到民主启蒙思想,再到后来的西学、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浙东学术界都具有杰出代表,浙东学派至今仍是中国最具有地域性的知名学术流派之一。

2.活力的宁波商帮文化。宁波人以经商闻名,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主要涉足成衣业、钱庄业、沙船业等时兴行业。宁波人经商足迹遍布五湖四海,是最早接受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商帮,活跃于各时代的中外贸易,涌现出包玉刚、邵逸夫、王宽诚、董浩云等闻名中外的巨商,凝聚了诚信合作、务实进取、开放创新、奉献反哺的“宁波帮”文化,有“中国的犹太人”的美誉。“宁波帮”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商帮,至今仍是浙商的主干力量,引领着甬商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

3.开放的港口文化(海洋文化)。宁波很早就是中国对外交往的三大始发港之一,与日本等国贸易交往比较密切,形成了海上丝路文化,包括商贸、佛教、绘画、雕刻工艺、思想学说、茶叶等项目。宁波北仑港是中国著名大型深水良港,也是中国最大的矿港和大型的石化港口;宁波舟山港是我国最早建成的现代化大港,年货物吞吐量连续12年居全球第一,是国内最大的铁矿石中转基地、原油转运基地。

4.悠久的藏书文化。宁波是中国藏书文化中心之一,宁波历史上藏书家、藏书楼众多,最著名的是天一阁。天一阁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私人藏书楼,也是世界最古老的三大藏书楼之一,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古代藏书楼文化研究中心。

5.活跃的宗教文化。宁波佛教历史悠久,寺庙林立,早在佛教传入东南地区之时,就成为承受佛光之地,宁波比较著名的有阿育王寺、天童寺、慧日禅寺等寺庙。除了佛教以外,由于宁波港口的特殊位置,明末时期以后陆续传播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

6.灿烂的建筑文化。宁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七千多年悠久历史,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建筑遗址残存,如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唐代的它山堰、宋代的保国寺、明代的天一阁,都是典型的宁波建筑。近代以来,宁波还出现安庆会馆及戏台、外滩等代表性的地方建筑。

7.众多的戏曲文化。甬剧、宁海平调、姚剧、四明南词、宁波评话、宁波走书、蛟川走书、小热昏、唱新闻等独具宁波地方特色的曲艺形式至今传承,这些戏曲文化大多运用宁波地方方言俚语,内容取材当地劳苦大众农作场景、佃农疾苦、底层悲惨生活,表演场地设在宁波各县区的集镇圩场、茶楼和书场,贴近百姓生活生产。

8.独特的民间习俗文化。宁波民俗丰富,甬谚众多,“正月嗑瓜子,二月放鹞子”(鹞子就是风筝,以竹为骨,以纸作面,任凭清风将其送往天涯海角)、三月三踏沙滩(在象山石铺、昌国一带的民间习俗)、四月半赛会(比较著名的是宁波鄞西的高桥会,姜山的礼拜会,东南乡的稻花会)、六月六(甬谚有“六月六、狗汏沐”、“六月六,晒红绿”的说法,就是在农历六月六这天,烧水为孩子沐浴,夏天不会生痱子、疮毒;为猫狗等动物洗澡,防止生虱子),七月三十插地香(农历七月三十是地藏王生日,到这天夜里,家家户户插地香纪念他),庙会(比较著名的有慈溪的泽山会、姚西北的迎神赛会),农历二十五六搡年糕等。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宁波虽然拥有丰富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除了知道宁波有一所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有一个深水大港北仑港,还有一群世界闻名的商界精英“宁波帮”以外,外界对宁波的历史文化和地方习俗知之甚少。据对在甬市民及十四所高校调查,发现近六成被调查对象不熟悉宁波传统文化,近八成在甬高校大学生表示只知道大概但不能完整列举,加强宁波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教育普及工作刻不容缓。1.要充分认识地方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意义。地方传统文化是人们生存经验的积累与升华,由生存而体悟出来的经验、思想、知识及精神追求,反映地方最根本的文化基因,代表着地方鲜明的精神特质,对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地方各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地方传统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和传播教育意义。2.辩证看待地方传统文化的局限性。不同特色的地方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往往受国家宏观政策、时展水平、居民思想认识高低以及地区资源优劣等因素制约,内容和形式上精华与糟粕并存。比如,男尊女卑、愚忠愚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后来逐渐成为束缚和阻碍思想文化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因素。地方传统文化不能解决近代社会现代化的问题,对地方传统文化应取辩证分析的态度,区分精华和糟粕,结合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3.要坚持多管齐下、推陈创新的原则。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既需要有广泛的经济贸易合作,也需要开展广泛的文化艺术交流;既需要有政府层面的交流,也需要有高校润物细无声的日常教育浸润。在宣传教育、科学研究和应用实践中坚持科学取舍,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套用,努力实现地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文化育人”的时代任务。

二、宁波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的现状

把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范畴,是宁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据调查,在甬高校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开设通识课程、选修课程以及组织校园文化活动,邀请宁波传统文化大师举办校内讲座、或参观宁波传统文化科普教育基地,或体验地方传统文化技艺制作,或组织学生社团开展主题图文展、社会实践等,提升大学生对宁波优秀传统文化认知度,发挥宁波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熏陶校园文化氛围,并内化为精神信仰,外化为自觉行动。目前,在甬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宁波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模式,认识并不一致,且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少宁波传统文化教育内容

当前只有极少数高校开设了诸如《宁波地方志》《宁波文化概论》之类的通识选修课,近半数高校尚未开设有关宁波传统文化内容的课程。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有内容来看,也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缺失,传统文化教育没有占到一席之地。大多数高校没有建构宁波传统文化教育平台,没有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地方传统文化融合的有效模式。虽然在甬高校普遍通过第二课堂举办过一些有关地方传统文化的论坛、讲座等活动,但一般都是专业性较强的学术报告,其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十分有限。

(二)缺乏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有力推动

地方政府相关文件在涉及传统文化教育问题时往往只作号召、指示和原则性的要求,未能就这项工作在高校如何定位、如何落实做出具体规定。此外,高校的考评体系中也没有设立地方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考核指标,因而也没有相关部门就该项工作对高校进行督促、考评和组织交流。

(三)学校缺乏从事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

部分高校虽然有一些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专业人员,但是这些人员虽有较高的学术研究能力,但不太熟谙传统文化教育的特有规律,不具备从事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知识结构和能力。

(四)图书馆相关图书资料缺乏

各高校现有图书馆资料不能跟上地方传统文化教育的需要。书架上摆放的传统文化方面的图书大多是令学生望而生畏、敬而远之的专深学术著作,而学生喜闻乐见且具有一定思想深度的普及性读物所占比例较小。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高等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文科)不被重视,高等教育功利化倾向使伦理教育或者价值教育在大学课程中的地位被严重削弱。二是多元文化并存,传统文化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社会转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东西方思想交汇和网络文化、娱乐文化、视觉文化的碰撞中,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教育中受到了巨大冲击。大学生们把传统文化看作是过时的、保守的、落后的产物,缺乏理智分析与冷静思考,不能正确区分西方文化的精华与糟粕。三是在肺炎疫情、城市洪涝和地震等突发灾难背景下,由于传统文化传承的缺失导致唯利是图、信用缺失、腐败高发等问题日益突出,重拾地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传承,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宁波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的途径

(一)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丰富教育内容和载体

积极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充分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阵地优势,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思政育人的重要内容。鼓励教师开设《地方文化概论》或《地方志》之类的公共选修课程,加大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梳理和研究,改革课程体系,强调历史传统、文化和艺术传统的教育,把地方传统文化传承教育贯穿课程思政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此外,学校要大力支持和有效组织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中心的第二课堂平台,通过举办论坛、开展专题讲座、社团活动、演讲辩论赛、征文朗诵等多种方式丰富校园文化,通过传统文化展览、舞台剧演出、文化沙龙等艺术形式增强校园氛围,吸引学生广泛参与。积极发挥学生生活社区(比如寝室)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和教育中的作用,将地方名胜、地方名人等教育融入学生生活和学习空间,让学生从日常点滴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利用学校的校园建筑、宣传橱窗、校园指示牌、横幅标语等载体,对学生进行地方传统文化教育。

(二)建立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体制机制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主管单位要高度重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对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如何落实作出具体规定。积极推动和指导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进课堂,同时制定包括课程建设、师资培养、教学研究、图书资料建设、政策配套、考评体系等内容在内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实施规划,以确保此项工作的扎实推进。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学校重视教师队伍的“引”和“育”,引导教师要以崇敬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充分认识地方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增强广大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素养培训,督促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发挥好榜样示范作用,指导学生提高治学、做事、律己、交友、待人、处世等方面的修养。

(四)加大科普宣传,营造地方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的全时空教育环境

第4篇:地方传统文化范文

地方优良传统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各地传承的当代存在形态。在地方优良传统文化中,拥有较多的可供发掘利用的德育资源,这些可资利用的德育资源具有较强的育人功能,把这些地方优良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运用到大学生的德育养成教育中可以起到较好的积极作用。

2地方优良传统文化进校园对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积极意义的实现途径

2.1地方优良传统文化进校园塑造了优良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地方优良传统文化进校园可以有效地塑造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避免“千校一面”现象。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校园文化建设要注意把学校所在地的优良地方传统文化引进来,塑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和地域文化识别度的校园和校园文化。以黄山学院为例,黄山学院分南北两个校区,南校区作为新校园,其校园文化建设注意发掘徽州地域文化资源,把徽州文化引进校园文化建设。首先,黄山学院南校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即在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中传承徽派建筑风格,其南校区图书馆和教学楼、办公楼系清一色的新徽派风格建筑,整个校园规划也秉承徽州古村落规划的理念,山水相依、富于美感。其次,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方面,黄山学院也充分利用徽州历史文化资源。其校园内部道路命名蕴含人文精神,折射出徽文化属地的特质,通过道路命名,把校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体化,优化育人环境。

2.2地方优良文化进校园营造了浓郁德育氛围

第5篇:地方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民间文化;校园文化;文化整合

新时期,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并加以灵活运用和有效链接,对加强和改进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1]研究表明,对于学生而言,传统文化可以培养民族情怀、养成民族性格、塑造健全人格、增强审美能力、提升人文素养、提高道德修养。对于学校教育工作而言,传统文化是学校教育工作开展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是学校教育内容和方法创新的材料来源,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色保障。[2]正是基于对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的认识,不少中小学纷纷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而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中小学特别重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来推进传统文化育人工作,以此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校园文化打造相得益彰。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坚持怎样的价值取向,关系到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整合的实际效果,本文对此进行一些探讨。

1以人为本:体现师生主体地位

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整合常见的失误就是建成“他人的校园文化,他人的传统文化”。让师生在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这一过程中缺位。须知,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师生,享受者也是师生,不能得到师生的认同的校园文化就仅仅是被悬置的符号,不是有意义的文化存在。而且如果缺失了师生的认同感,传统文化的现实传承与意义生成也会失去了“人”这一重要的载体。我们知道,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都以客观形式存在,如果要发挥育人的功能必须让其实现从客观到主观转化。为此,在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这一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以人文本”的理念。要实现“以人为本”,需要做到四点:第一、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整合的过程中应该展示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格化的学校应该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质,因此,让校园文化在展示其承载的社会的地域特点、民族特色的同时,还要彰显独特性质的办学理念,而这个理念应该是集合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思想、情感、价值观等气质修养的精神文化底蕴。我们说,物化的形式或许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地方的生活习惯,但是思想才是一个人、一种文化能看多广能走多远的决定因素。第二、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整合的过程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性格。校学生的文化性格是学生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地方文化综合涵养的体现,是传统文化在青少年身上再现的体现。因此,需要把培养学生的文化价值取向、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作为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目标,从而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成长,培养起自身的民族情感,陶冶出自己的民族性格。第三、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整合还需要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以人为本”中的“人”天然包括学校中的教师,教师除了担负着教学工作,在校园文化中他们还扮演着传统文化传承者的角色,这不仅对他们的专业知识有基本的要求,还对他们的文化底蕴提出了挑战,让教师参与传统文化建设也是让他们自我提升和实现文化育人的过程。当今的学校都是多元文化心理和文化背景共存的地方,更加剧了对传统文化建设者和传承者心灵与精神的修养要求,这样的社会与时代背景,督促着教育者用毅力、用梦想、用灵魂去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传递。同时,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整合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合作,中小学需要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来彰显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顽强的生命力,反过来校园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塑造也能够让师生们感受到民间文化的尊严与信仰。

2意义生成:扎根学生生活世界

传统文化是人们为了优化和服务自己的生存而创造的,所以从产生之初就与生活世界紧密联系。但是文化一旦被浓缩和符号化之后往往容易给人一种远离生活世界的感觉。中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整合传统文化,肯定不能把文化只以符号的形式存在,而应该是为了影响学生当下和未来的生活世界。这就要求必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拉近传统文化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儿童在理解学习内容的意义的前提下更容易习得知识。这里所说的意义包括文本内容层面的知识意义和价值观层面的精神意义。所以,在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整合过程中,要实现意义生成,需要注意两个个问题。第一、需要关注儿童的视角。一些学校机械照搬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案例的文本或者符号,虽然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神圣性和严肃性,但是却完全是学生生活世界。所以,学校一定要考虑学生的视角,以学生能够接受的形式呈现文化现象,让学生觉得文化是可以理解、接受并分享的。第二、要重视学生的实际参与。如果学校认为学生只是涉世不深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知之不多,不能很好地参与到传统文化建设中来,就忽视或者杜绝学生的参与,那就必然会让学生觉得传统文化与自己的生活世界关联不大。相反,一些学校在文化建设的时候专门留有学生专区,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对文化的理解,收集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影子,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并让学生有机会在生活世界中实践文化。我们认为,学校通过实现传统文化的时空延展和意义再生来传承传统文化,实现以学生为载体的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延续,让学生习得传统文化,延续文化基因,记录民族智慧,发扬文化精神。这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实质上也是人生教育,让文化进入并影响学生的生活世界。[3]而一旦传统文化进入学生的生活世界,就有可能激荡学生的心灵,并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影响学生的现实和未来。

3横向关联:挖掘地方文化资源

当我们谈及传统文化的时候,往往理解为是国家传统文化。其实传统文化包括不同层面,从被分享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在国家层面被分享的国家传统文化和地方传统文化。[4]前者是指作为一个政治实体的国家内的各民族各阶层所共同认同的价值规范、社会制度和行为模式等;后者是指是被某一民族或者在某一地域内人们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或者地域特点的地方文化。地方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与学校和学生所生活的区域紧密联系,对学生的生活影响更大,而且因为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地方文化往往与国家传统文化密切联系,从这个意义上将,地方文化也是理解国家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不仅要重视与历史深度的纵向联系,还应该注重与地方文化的横向关联。学校始终只是一个连接的纽带,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将学生们培养成才,并输送到社会,为建设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做贡献,这是一段从“小家”走向“大家”的必然过程。社会变迁使得很多学校在建设过程中盲目注重普遍性知识的记忆,而忽略了社会之间的地域差异性和文化特殊性,导致了校园文化建设割裂了与地方资源的联系。社会中可资利用的资源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变迁的社会带来的是多元的文化视角和多样化的文化传播途径,地方文化是属于民族社会的文化也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社会的文化,它通过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既能够平等、和谐地促进学校师生接受现代教育,并将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与地方文化融合,也能够让民族学生、家长逐渐认同并接受现代教育理念。与此同时,社会中的民族资源的参与还能够为学校提供新鲜的、多层次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校园文化将优质的地方文化资源纳入建设视野,可以极大提升民族师生的社会主人翁意识,使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能够更加主动地投身到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去,对整个文化教育环境改善起着积极健康的作用。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学校还要积极努力地改变部分家长传统而保守的淡漠教育的观念,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唤醒、激励家长共同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从而提升家长、社会对孩子教育的参与和关心,从根本上实现地方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稳步整合。要知道,民族地区的校园文化建设绝不是一种文化单向地、简单地接受另一种文化,而是两种或多种文化的有机融合与共荣共生。

4潜移默化:重视学生思想陶冶

传统文化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综合,但是文化的核心还是精神文化。文化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性格的集中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传统文化四个层面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统筹共建,还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陶冶,让传统文化铸魂育人,[5]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从思想上让学生认同文化精神,践行文化精神,这样才能够从上而下、由内而外地有效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在精神与行为方面的相互联结。要让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陶冶不能生硬灌输而应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灌输式的教育只能让学生习得知识而很难改善价值观。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高度重视对传统文化的解读。传统文化生长于过去,当下的学生已经不熟悉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可能会对传统文化产生疏离感,文化解读才更有利学生明白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尤其是让学生明白文化在当代的生命力,让学生在理解文化的厚重与实用的同事增强文化的认同、内化文化的价值。第二、创造机会让学生践行传统文化。学校还可以利用经典诵读活动、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层面掌握,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思考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并自觉在改善学习生活习惯,确定人生理想等方面践行传统文化中的积极精神。第三、要整合多方面资源。学校通过对资源的优化和合理配置,让传统文化资源与现有的教育资源整合,充分发挥教育的导向、塑造、陶冶等功能,通过对年轻一代思想观念的转变,从基础开始培养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发挥民族优秀文化的真正力量。第四、让学生正确理解传统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世界上所有的文化都是平等的,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整合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树立兼容并包的思想。

参考文献

[1]沈建华.传统文化视角下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活化和链接[J].教育研究,2015(11):25-29+48.

[2]卢德生.传统文化育人的现实与超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26-42.

[3]卢德生.从普遍境域到特殊境域: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路径探析———基于生活世界现象学的视角[J].民族教育研究,2016(06):123-128.

[4]卢德生.传统文化育人的现实与超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2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