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校园文化活动“泛娱乐化”趋向及对策

校园文化活动“泛娱乐化”趋向及对策

摘要:伴随着新兴媒介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商业资本的裹挟与推动,娱乐文化正快速地影响着高校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娱乐化日益凸显,随处可见、庸俗化和过于形式化的娱乐活动呈蔓延之势。校园文化活动的“泛娱乐化”倾向有可能弱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钝化学生理性思考能力、侵蚀学生主流价值观念。究其根源,学生个体的价值偏好和压力释放、消费主义崛起与外来文化冲击、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错位和传统文化的消解等是“泛娱乐化”生成的土壤。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必须从乱象丛生的娱乐化中理性回归,回归思想政治教育本职,丰富校园活动的文化内涵,创新校园文化活动载体,以实现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泛娱乐化;对策

在商业资本和信息化媒介的双重助推下,文化娱乐业空前繁荣。各种娱乐形式随着全媒体的传播无孔不入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高校校园也不可避免成为娱乐传播的重要场所。娱乐本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一种情感表达的启发性活动,但当社会生活过度泛滥地通过娱乐的方式来传递信息,交流、表达某种情感时,就表现为“泛娱乐化”。所谓“泛娱乐化”是指在信息化条件下娱乐元素在社会生活中过度泛滥,以娱乐化的心态对待一切,以娱乐作为价值衡量标准所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1]。当前高校校园活动中“娱乐至上”的“泛娱乐化”现象呈蔓延之势,对社会主流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冲击,应引起我们重视。

一、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泛娱乐化”表现

环顾当今,强调光影效果,充斥着庸俗化、形式化的娱乐活动时有出现。“相亲节目”“现场秀”“真人秀”“八卦娱乐”等电视娱乐节目霸占着荧屏,冲击着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在2015年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指出,“群团组织脱离群众,作风漂浮,存在‘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和娱乐化’问题”[2],直接指出了当前社会娱乐化过头的问题。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娱乐化表征日益凸显。

(一)呈蔓延之势的校园娱乐活动

大学生是一个特别容易受到新事物、时尚风潮和大众传播影响的群体,他们处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塑期,特别需要正确的引领。当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多样,但受网络媒介传播的影响,校园里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性娱乐活动日益增多,电视媒介中的“明星秀”“现场秀”等娱乐活动也在校园中悄然出现。个别学生组织倾向于开展娱乐性的活动,而实践类、学习教育类活动受到冷落。“泛娱乐化”趋向初露端倪,校园文化活动趋向“校园娱乐”,娱乐的元素或表现形式呈蔓延之势。高校学生娱乐活动属于正常的文化活动,需要多样化,但当学生过分注重娱乐表现方式时,就要引起我们重视和再审思。

(二)稍显庸俗的校园娱乐活动

在信息化时代,学生浸染在传播媒介的娱乐活动之中,容易形成集体无意识,进入狂欢之中,如明星演唱会和网红直播的娱乐现场,我们称之为“尖叫的娱乐”。这些博众人眼球、泛娱乐化的综艺节目一定程度上挤占了校园高雅文化的空间,传统的戏剧、舞蹈、曲艺等校园文化活动受到一定的挤压。有些庸俗化的娱乐节目在校园里传播,被学生模仿,倍受一些学生青睐和追捧,成为他们文化活动的生活化来源。一些娱乐八卦、热播影视剧台词会被个别学生调侃和模仿的对象。比如近年流行于不少高校校园的“3.7女生节”,会出现一些“雷人”“庸俗”的横幅标语,成为校园一道奇特的景观,折射出当前校园文化一定程度受到外界娱乐媚俗的影响。

(三)较为形式化的校园娱乐活动

以“娱乐”的心态所开展的活动,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过于注重其表现形式,不注重内容;过于注重流光溢彩、光影声效,不注重实质内涵,用笑声代替效果,用口号、标语淹没主题和内涵。受一些以收视率为目的综艺节目的影响,校园文化活动中也出现了效仿、复制、照搬的类似文化活动,这些活动过于注重形式,追求趣味表现方式,而忽略了内容,缺乏实质性的内涵。网络传播中的“泛娱乐化”倾向也比较明显,“抖音”“快手”等各种网络剪辑、自拍的微视频也在移动媒介传播中得以发酵。各种碎片化娱乐挤占了学生的闲暇时间,由此而导致一些反映社会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探索、传统节日等具有教育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受关注度明显不足。

二、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泛娱乐化”的影响

随着现代全媒体的广泛应用,泛娱乐化思潮的波及面越来越广,“泛娱乐化”在高校校园愈发凸显,冲击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也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对校园文化健康发展和学生自身成长产生了不良影响。

(一)校园文化活动“泛娱乐化”会弱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校园文化活动的过度娱乐化带来的严重后果之一,是可能导致学生对活动的“娱乐性”依赖和上瘾。校园文化活动的娱乐化倾向,把大量的娱乐元素、形式加入到文化教育类活动中,表面上好像打破了活动的严肃性和刻板印象,实际上是过度的娱乐化,把活动变成舞台,结果是学生只记得娱乐的形式,却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泛娱乐化”现象使校园文化活动趋于浅薄、平庸和浮夸,也冲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习惯了喧嚣和娱乐的环境,导致了学生对较为枯燥的理论课的不习惯,出现了昏沉的课堂。为了改变课堂的沉闷,有些老师在课堂上引入娱乐元素,调节课堂气氛,目的和初衷可能是好的。但是娱乐化的教学不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把课堂变成舞台,吸引了学生眼球,使上课过程变得轻松愉快,搞一些表面上热热闹闹的娱乐形式,实际上却偏离了轨道。看上去学生好像是参与了课堂,但却忽视了课堂内容的逻辑演进与理论讲解,学生更多停留在了未经过思考的“娱乐”上,忽略了课堂内容,也弱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效果。

(二)校园文化活动“泛娱乐化”会钝化学生理性思考能力

时常出现的校园娱乐,导致一些大学生浸泡在娱乐化的环境中,养成了娱乐化的思维模式,钝化了理性思考能力。大量的娱乐信息轰炸,明星娱乐八卦、“肥皂剧”和偶像剧填满了部分学生的闲暇空间,这种肤浅的娱乐和过度感官冲击会抑制学生的思考能力,不利于其理性分析能力的培养。校园文化活动的“泛娱乐化”倾向及当前网络影视媒介娱乐化传播的推动,可能会让一些学生怠于思考,沉溺于享乐和安逸之中,钝化理性思考能力,导致他们品味甄别愈发迟钝,进而导致思维的简单化和肤浅化。“泛娱乐化”使得沉溺于娱乐的学生在自主判断上变得怠惰,失去耐心与判断力,这无疑是独立思考能力被削弱的先兆。

(三)校园文化活动“泛娱乐化”会侵蚀学生的价值观念

校园文化活动的“泛娱乐化”冲击和瓦解校园传统文化,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弱化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塑造。“泛娱乐化”导致有些学生过度强调视觉、听觉的体验,醉心于娱乐化层面,减弱了校园文化活动对这些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对主流价值观教育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泛娱乐化”也会导致娱乐性不强或不具娱乐性的主流价值观话语被娱乐化,从而导致主流价值话语被“娱乐”消解。娱乐谈资和同质化关注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影响着他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影响和侵蚀了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

三、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泛娱乐化”的生成探究

要探究“泛娱乐化”现象之根源,我们必须将这一社会现象放在时代背景之下。我们不难发现,个体的价值偏好和压力释放、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错位和传统文化的消解,消费主义崛起与外来文化冲击,是其生成的土壤。

(一)个体价值偏好与学习压力释放

1.大学生的个体价值偏好。价值偏好是引发个体行为的关键因素之一,个体的价值偏好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塑期,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内心偏好和行为方式,而娱乐最能直观表达他们的内心活动和情感诉求,任何活动在他们的眼中都可能转换成娱乐的方式来表现。因此,在不加约束、不进行适当引导的情况下,由于外界环境的推波助澜,娱乐的方式会随着群体无意识而不断放大,并内化为大学生的行为,导致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泛娱乐化”不断蔓延。2.大学生学习压力的释放需要。学习压力释放是“泛娱乐化”的又一推力。大学生从高考的应试教育压力中摆脱出来,进入大学后,积压了许久的精神压力随着高考的结束,以及对大学学习认知的偏差,而在大学校园尽情地释放。一些大学新生,刚刚远离家乡,独自从“父母的眼皮底下”“老师的严厉监管下”的高中来到了管理相对宽松、学习相对自主的大学,乐此不疲地奔走于各种娱乐性活动组织,释放着他们的激情。部分高年级学生因就业、升学压力、学业紧张而精神高度紧绷,他们也会通过娱乐来释放压力。这导致有的大学生用毫无营养价值的娱乐节目填满自己的生活空间;有的沉浸在游戏世界里,虚度自己的光阴。在个体价值偏好和学习压力释放的双重推动下,高校校园活动呈现出“泛娱乐化”倾向。

(二)思想政治教育职责错位与传统文化消解

1.思想政治教育职责的错位。我国高校历来十分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提升明显,工作方式日趋多样化。但受环境影响,校园文化活动的娱乐化现象比较明显。正如所指出的:“在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3]实际工作中受认知及环境的影响,有些高校为迎合学生娱乐化的活动需求,在教育过程中安排大量娱乐化的教育活动。一方面是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活动参与率,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娱乐化的活动进行寓教于乐,但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另外,受各种繁琐事务性工作的影响,在一些场合娱乐活动替代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职责。2.传统文化活动的消解。引入、转播和模仿西方市场打造的娱乐节目霸占着我们的荧屏、媒介,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空间。这种迎合商品文化的市场规律、契合年轻人消费心理的娱乐文化吸引着青年学生。习惯于娱乐化思维的一些大学生因追求新奇和感官刺激,沉溺于其中,而传统文化活动与这些学生的娱乐化思维很难契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传播。与此同时,西方娱乐文化却在冲击着我们的传统文化,弱化了我们的文化自信,侵蚀着我们的文化自尊。

(三)消费主义影响与外来文化冲击

1.消费主义的影响。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到新的高度,老百姓的购买力也随之迅速增长。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了大规模消费时代,消费主义思潮对人们产生了不容忽略的影响。所谓的消费主义其实是指一种不断被制造出来的欲望,不是为了满足实际的需要的一种生活方式,它常常暗示一种对消费过度甚至病态的沉迷[4]。而在数字化时代,消费欲望被数字化媒介传播挑起并予以无限放大。消费主义给我国社会带来了很多消极后果。少数大学生被消费文化塑造,被信息媒体和商业资本诱导,使娱乐消费相互推动、同向放大,呈核裂变式发展,客观上助推了“泛娱乐化”趋向。2.外来文化的冲击。、个体主义、享乐主义等外来思潮随着现代无边界媒体的快速传播和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持久地影响着我们的文化,也深刻影响着年轻一代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国内一些影视媒介和网络媒体也有意无意间传播这样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种娱乐化的生活方式以及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对年轻一代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西方的全球文化战略和文化输出客观上影响了年轻一代的文化思维方式,也是“泛娱乐化”的强大外因。令人担忧的是,少数年轻人的文化思维正往美国文化学者所告诫的方向发展:“现实社会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曾经的理性、秩序和逻辑被脱离语境、肤浅、碎化的娱乐所瓦解,……我们将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5]

四、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理性回归与创新发展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提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指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工作的根本任务和根本职责[6]。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加强思想引领,推动校园文化活动从过度娱乐化中理性回归,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内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实现创新性发展。

(一)回归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职,重塑校园活动的理性

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应重视校园文化的理性建设,回归其本职。首先,高校宣传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和团委等群团组织要回归自身的教育职责,理性引导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导向,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引领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抵御西方、自由主义以及娱乐化思潮文化的冲击。其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科学施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授课能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得生动、风趣,引起共鸣。要适当地创新授课方式,引入小组讨论、辩论、对话和实践等形式,激发学生内在的激情。要回归生活化的世界,就地取材,把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演绎清楚,增强他们的同理心,提高课堂的效果。

(二)丰富校园活动的文化内涵,增强中国文化的自信

首先,高校要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优势,研究和设计出一些受学生欢迎并乐于参与的经典文化传统活动,如经典诵读、传统节日仪式等。要学习和借鉴央视制作的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类节目形式,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通过讲故事、专家阐释和现场“PK”等深受学生喜爱的形式,使学生重新发现国学的博大精深和诗歌的意境美,激发传统文化热。高校校园活动要从过于娱乐化的、滑稽式的形式活动中走出来,从过于迎合学生娱乐需求或被商业资本所裹挟嵌入的流行文化活动中走出来,去复兴和重塑那些被我们遗忘或忽略的与我们文化土壤、文化基因相适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如党的报告所提出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7]。其次,要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习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8]文化自信是塑造一个民族精神脊梁的前提,也是一个民族精神动力之源,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职责。高校要进一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让年轻大学生真正触摸到积淀数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要进一步弘扬中国革命文化、红色文化以及在改革开放后所凝聚起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展感受社会主义辉煌成就的文化教育活动,使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理论和文化自信;大力开展内化为思想、外化为行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从根本上扭转“泛娱乐化”思维。

(三)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载体,发挥文化的导向功能

首先,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生活化载体。校园文化活动要把一些学生从光影声效刺激,从游戏、“肥皂剧”的娱乐化思维中拉回现实生活,回归生活的世界。要精心设计,创新载体,丰富文化活动的多样性。在时展中创新表现形式,通过讲故事、同伴竞争、权威作证、线上线下、课堂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等互动形式,开展能让大学生产生文化共鸣、思想碰撞的文化活动,发挥文化的导向功能。其次,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网络是当前大学生最为重要的交流和活动阵地,必须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数字化、媒介化创作,创作一批有价值、有内容、有内涵、可传播、观众喜爱的网络文化作品。同时,要注重和加强网络平台的内容建设、人文精神和人文智慧建设。网络化生存越来越成为一种形态,没有内容、内涵和精神的网络平台终究会被大学生抛弃。移动互联网平台是把双刃剑,必须加强网络新媒体使用的管控与引导。美国文化传播学者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警告:要防范导致精神枯萎的赫胥黎方式,即“文化成为一种滑稽戏”[9]。这无疑是在警醒我们,要防止“泛娱乐化”倾向,以防我们的学生丧失判断和理性思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志飞.泛娱乐化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1):109-110.

[2]吴振东,萧海川.群团组织应扎根群众服务群众[EB/OL](2015-07-08).[2018-07-03].

[3].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

[4]AlanAldridge.消费社会学的概念[M].刘耘安,译.台北: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12:7.

[5]尼尔•波斯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

[6]靳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根本任务的科学概括[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0):9-13.

[7]刘书林.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1):9-18.

[8].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3.

[9]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62.

作者:黄永斌 张志泉 单位:1.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