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校园文化育人的思政价值及实现

校园文化育人的思政价值及实现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在讲话中提到“以文化人”,强调文化育人的重要性。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实现育人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性载体。充分认识校园文化育人的思想政治价值,对于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义深远。本文以校园文化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为关注点,研究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现状,并提出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校园文化育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路径

1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1.1教育导向

校园文化对长期置身于其中的大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取向。优秀的校园文化通过自身的精神引领,使大学生自觉调适个人的思想与行动,使之朝着学校和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逐步形成完善的人格,确立正确的“三观”。一所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积极、健康、向上的,那么作为师生来讲,必然在生活以及学术方面也秉承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但是对于校风不正、学风不端的高职院校来讲,老师和学生很容易染上不端正的生活以及学术作风[1]。

1.2道德规范

校园文化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具有约束性功能,大学生一旦违反,面临的即是相对应的惩戒。校园制度文化使大学生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在校园文化环境中,校园人都有从众心理和默认规则的心理,所有人的行为都受到道德的规范和制约。久而久之,道德规范就能在全体大学生中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从而促进大学生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不断提升。

1.3情感激励

大学生很容易被环境所感染,很容易对身边的人和事产生“共情”。因此,无论是校园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还是制度文化,只要内容是积极向上的,都能激励学生产生不断奋发向上的情感,从而形成特定的品质和精神。例如,学校举办的劳模报告会,学生会从内心深处激发对劳模的崇敬之情,进而产生对祖国忠诚、对社会负责的情感和觉悟;如存在自强奋发精神的校园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们形成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特别是那些贫困家庭的学生以及面临生活挫折的学生来说,这是激发斗志,改变命运的力量之源。

2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现状分析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相关政策文件的,高职院校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视度普遍提升,取得了一些成效。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高职院校关于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依然存在着较多不足之处,对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其价值有较大的影响。

2.1物质文化建设重于精神文化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都加大了对教育的支持力度,各地高职院校的建设步入高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学校的办学基础方面得到了非常大的进步。但是其中的一些学校却存在着求大求全的错误建设观念,定位和特色不够鲜明,大多偏重普适性,忽视独特性,相互移植,简单模仿,出现了“千校一面”现象,学校本身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难以得到展现。物质文化是显性的,物质文化建设得好,可以更好树立学校的形象。但精神文化不是显性的,却又沁润我们的生活。如果没有精神文化,而只关注物质文化的话,那么校园文化的意义将会不复存在,也会让文化育人的作用不健全,进而会阻碍高职院校培育德技兼备人才目标的实现[2]。

2.2偏文化活动娱乐功能,弱化教育引导功能

当今,非常多的高职院校依旧将校园文化方面的活动,简单地认为是增加学生的业余生活的丰富度。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一味将文化活动向娱乐化、流行化靠拢,力求活动的规模和震撼程度,贪图表面上“风风光光”的校园文化活动,没有足够高的思想含量以及文化品位做支撑,最终很难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而且会丧失活动的真正意义,甚至出现主办方强行拉学生充观众数量的现象[3]。当今高职院校越来越注重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推送活动,但部分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在进行宣传或者转发相关信息的时候,通常会变得娱乐化,当中充斥着过多的网络流行语,通过幼稚化的路线来实现“接地气”的目标,其实很难达到教育引导作用。因此,如何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使其既能达到放松心情的娱乐目的,有能将主流意识形态融入到学生日常生活和校园文化活动中,引领大学生的精神成长,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艰巨任务。

2.3制度文化存在缺陷,不够以人为本

制度文化是高校以体制机制、政策规章等确定的制度环境,它能确保学校各项活动顺利开展和落实。但长久以来,高校管理一直沿用行政管理手段,极度集权的管理制度让学校同师生间产生了隶属的关系。部分高职院校认为依法治校就是利用法对师生进行相应的管理和规范,没有足够的人性化管理,更是缺乏以人为本的基本点。建设有关规章制度的时候,不能够有效地听取师生的意见,忽视了他们的知情权与参与权,也导致了他们对制度缺乏认同感和信任感。另外以前的制度文化更加侧重于约束性文化,注重制定的明文禁止条约,强调改正师生“不正确”的行为习惯,但是缺乏正向的激励制度,很多时候就会让师生形成一种对立的心理,收获不到有效地教育效果[4]。对于好的制度文化而言,需要在最大程度上含有褒奖性的管理制度,做到奖惩兼顾,才能激发广大师生的主人翁意识。

3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路径

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需要利用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等不同途径实现,从而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

3.1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寓教于情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核,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旨在使广大师生在共同的氛围中,接受情感熏陶、意志磨练和人格塑造,形成奋发向上的强大精神力量,实现寓教于情。首先,加强对校史文化的挖掘整理,发挥校史馆的育人功能。组织人员对老教师和老校友采集口述资料,整理文字史料、知名人物和重大事件等,丰富校史内容,讲好校史故事;建立“优秀校友”资料库,定期开展“优秀校友”讲座,加强全校师生校史校情教育。其次,抓好“三风”建设,创建良好校风。建设好领导作风,要求管理者清正廉洁、以身作则,勇敢改革创新,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建设好教师教风,教师以高尚的师德修养去影响学生,以精湛的教学水平去培养学生;建设好学生学风,引导学生端正学习动机,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主性,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和就业观。再者,对于校园文化的构建,应该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当作重要的精神旗帜,以此来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即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师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培育文明新风尚,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3.2提升活动文化建设,寓教于乐

校园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有效载体,其对于大学生的道德品行、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潜在的影响力。因此,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要把握娱乐性和教育性的关系,坚持寓教于乐的原则。首先,校园文化活动必须弘扬主旋律,确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促进校园文化活动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高职院校要极尽所能,举办主题性强、思想性强的教育性活动,将德智体美的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的活动里面,尽可能的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规格,从而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比如在植树节组织学生开展植树的主题活动,既美化了环境又提高了环保意识,在劳动中学生身体也得到锻炼。第三,高职院校要特别注重面向社会开展不同形式的文化实践活动,例如志愿者服务、公益培训等,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以及革命老区当作重要的服务对象。每所高职院校应积极地顺应国家以及社会的发展要求,尽可能地展示自己所具有的特色和优势,举办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类型的活动。通过开展这样的文化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锻炼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3健全制度文化建设,寓教于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师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也发生着变化。传统的落后制度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只有通过改善制度建设、改革体制、寓教于理,才能满足新时代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首先,建立科学化和体系化的校园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学校在建立规章制度时,应体现民主性,广泛听取不同利益群体的声音。让师生参与制度的制定,做到约法在先,有言在先,增强师生对制度的认同和信服,自觉按规章行事。其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要注重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要把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既要发挥制度文化的约束功能,更要重视它激励人的功能。学校要将制度管理的基本点从“事本”转到“人本”,真正做到以尊重、理解为目的的人性化管理。再者,制度文化建设应做到执行公平公正。如果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因人而异、处理不一、奖惩不同,势必会降低师生对相关制度的尊重,也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总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对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事关学生的全面发展、事关国家命运和民族未来,不断推进校园文化育人的建设工作,对实现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郑柔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实现研究[D].山东大学,2017.

[2]韩笑.高校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3]何艳玲.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科学与财富,2019(09).

[4]王靖.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制度文化建设途径浅析[J].科技视界,2017(1).

作者:梅寒 单位: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