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校园智慧教育范文

校园智慧教育全文(5篇)

校园智慧教育

第1篇:校园智慧教育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智慧校园;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

0引言

2019年,《大数据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标志着大数据成为引领和支撑各行业发展的新技术和新模式。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大数据技术已渗透到高等教育各项业务活动中,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管理决策产生巨大影响,为教育行政服务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提供良好的契机。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与服务不断呈现出新规律、新特性,突出表现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的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本文基于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和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的关系,依据高校智慧校园的特征、发展目标、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为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描述出一个较为清晰的发展方向与实施线路。

1大数据时代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与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

1.1大数据时代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

1990年,克莱蒙特大学教授凯尼斯·格林提出“校园信息化”概念。进入21世纪,耶鲁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相继启动教育大数据相关研究计划。著名数据科学家舍恩伯格认为,高校行政管理通过引入“大数据”技术,挖掘和分析高等教育各类业务活动数据,研究并发现其中蕴含的内在规律,可有效利用各类有限资源,争取最大程度地实现教育管理和服务目标。[1]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依托的核心技术是大数据技术,目标是打造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相融合的信息化校园,建立自适应、个性化用户交互的信息化支撑平台,从而实现高校各项业务的智慧型应用。智慧校园实现了对各项信息源的智能感知和获取,在移动互联的基础上,通过智慧APP向学生和教职工提供各式、各样的智能服务,对高校各项业务进行流程化管理。从教育数据处理流程上看,智慧校园基本构架层包括教育数据采集层、教育数据处理层、教育数据分析与展望层、教育数据应用服务层。[2]因此,大数据时代,推进高校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是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任务。

1.2大数据时代的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

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行政服务理念已然发生变化。实现高校行政服务工作的信息化成为高校行政人员的普遍共识和追求,是高校行政服务体制变革、提升高校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行政服务信息化通过挖掘和分析高校各项业务活动中存在的关联效应来指导管理工作实践,绕开传统的行政管理繁琐过程,从而有效提高教育行政服务工作的时效性;另外,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可获得性极大增强,教育行政服务对象发挥作用的空间逐渐变大,这就要求传统的“硬性”教育行政服务需向“柔性”服务转变;此外,云计算、社交媒体、移动互联网等IT的兴起,使各类应用系统、社交媒体中充斥着大量的碎片化数据,这些数据综合难度大,个体利用价值很低,但经过充分整合、挖掘、分析后发现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教育行政服务的信息化,正是要求教育工作者能高速、负责任、可持续地处理这些数据,从而更为有效、精准地获取校园舆情、精准有效地开展教育行政服务工作。[3]本文所探讨的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方法,为提高教育行政服务的效率和效益,在掌握教育行政服务运行规律基础上的高等院校信息化服务过程。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包括:一是教育行政服务手段和方法的信息化,即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二是组织运行的信息化,这是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改革的关键;三是管理决策信息化。就是借助现代化信息手段,基于对外部信息的准确判断和教育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采取信息化的程序、方法和手段,进行重大决策的过程。

2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的特征与难题

2.1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的特征

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是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的推动力,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是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其目标是建设以智慧教育为标志的现代教育信息服务体系。高等院校通过建立基于数据(Data-based)现代化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为教育服务机构、教师和学生提供多终端、个性化需求的信息服务,从而实现教育管理模式的根本转变,最终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的特征表现为:第一,教育行政服务体制将从“碎片化”向“网格型”转变。“碎片化”的教育行政服务体制将使教育行政服务陷入执行成本高、效率低下的困境中。但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教育行政服务获得坚实的信息技术支撑,传统纵向科层制和横向分工制结构将会被重塑,形成网状型和扁平型结构;[4]第二,教育行政服务模式将由“静态化”向“动态化”转变,教育行政服务以教育服务机构、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为导向,不拘泥于传统的规章制度和官僚层级要求;第三,“服务本位”更加凸显。大数据的社会属性体现的是开放、参与、包容性的理念,借助大数据技术,多主体、多中心参与智慧校园建设,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将成为必然,在这种教育行政服务模式下,管理部门只有强化自身的服务意识和能力。

2.2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的难题

首先,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推动者缺乏大数据的思想观念与专业技术水平。在大数据时代,教育界要想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首先需保证相关管理者思想观念、理念的改变。[5]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要求高校管理者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和软件使用能力,但是受到传统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机制的影响,在高校行政服务过程中,有些管理者并没有具备专业化信息素养;其次,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软件开发,包括无线网络的全覆盖、高速化和稳定化,有线无线一体化的建设,以及相应软件的开发与管理,是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重点问题。但是,目前有些教育院校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没有专业的管理系统软件设计开发者,导致管理软件功能与教育管理实际脱钩;再次,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的数据挖掘相对不足。智慧校园的建设需要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探索社会网络位置、资源分配和知识建构等变量的相关关系,建立相应的分析和预测机制,为教育行政服务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参考。当前,高校教育行政服务存在信息利用不充分或不能充分发挥信息的价值等问题,数据挖掘能力有待提升;最后,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的大数据研究及应用能力相对薄弱。目前,大数据应用于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的建设才刚刚起步,缺乏对教育大数据的分析能力,也缺乏基于大数据形成的教育需求转化为有效教育管理和服务的能力。

3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的可行路径

3.1加大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改革的制度供给力度

完善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改革的制度安排,有助于规范各主体行为、保障高校及学生的权益、缓解改革中的矛盾。加大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改革的制度供给力度,在国家层面,要制订统一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就智慧校园建设环境、教育行政融合创新、数字资源共享、网络安全、保障机制、研究成果和特色应用等方面提供指导性意见。还要优化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制度环境,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理顺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健全教育信息化工作分工协作机制,完善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相关政策,激励高校管理者,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行政服务实践探索。在地方政府层面,要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制度,提高风险隐患发现、监测预警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实施高校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等级保护制度,打消高校行政服务信息化改革的顾虑。在高校层面,各高校要按照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教育行政服务改革的实践,从日常规范制度、教育行政服务制度以及大数据服务制度等方面着手,加快相关制度供给的步伐,建立制度与政策间的衔接机制,保障制度与政策相协调。这样就可给高校一个稳定的预期,强化推行政策的信心,从而提高政策的执行效益。

3.2因地制宜与学习典型相结合

有效地推进大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改革实践,需因地制宜地推行政策,根据各地区高等院校实际,选择符合高等院校需求的做法、举措。例如,各高校的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建设,要以现有的数字校园为基础,将校园中不同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集成和融合。电子科技大学结合校园实际与师生诉求,通过构建学习空间、科研空间和服务空间等多维“云空间”,为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提供精细化的信息服务,促进教育教学、教育行政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培育典型,加强典型高校引领示范作用,鼓励高校大胆探索、创新符合实际的改革措施。一方面,推广示范高校典型的经验、做法,积极进行政策宣传,发挥先进的模范作用;另一方面,充分借鉴国内高校已有成型的大数据教育行政信息化改革实践模式,结合高校实际,拓展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改革的有效实现形式。

3.3建立基于智慧校园的教育行政服务模式

在教育行政服务主体的选择上,大数据时代的教育行政服务将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和专业化的双重特性,这就决定了教育行政服务主体除传统的“校长”和“教师”外,还包括社会专业机构,承担诸如教育评估等工作;同时,鼓励优秀教师管理院校,以校本管理为基本教育管理理念。在教育资源的配置方面,基于科学合理的资源分类,智慧校园的教育行政服务模式是以“人才资源”为核心,财物资源为基础,知识资源为根本,技术资源,如教育信息技术、大数据、云技术等为手段的管理模式。在大数据技术应用和管理上,一是要结合5G、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新技术,构建具有教育价值的、师生可感受的、可交互的、沉浸式的校园数字环境;二是融合5G、WiFi6和云技术等下一代互联网技术构建智慧校园的硬件基座;利用数据仓库、数据交换和数据治理建设智慧校园的数据中台;通过多样化智慧校园APP打造校园学习、科研和服务空间,持续为师生提供智能、协作、个性化、移动化的服务。总之,基于智慧校园的教育行政服务的目标是建设以智慧教育为标志的现代教育管理体系,建立基于数据现代化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为教育服务机构、教师和学生提供多终端、个性化需求的服务,从而实现教育管理模式的根本转变,最终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

3.4制订渐进的、详细的实施步骤

从当前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信息化水平和面临的挑战看,教育大数据行政服务信息化任重道远。教育行政服务的信息化之路,需遵循基本的建设路径。依据当前我国教育行政服务的信息化水平,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的实现路径应依循三个步骤:第一步就是教育行政服务的基础建设,即依托智慧校园的基础教育云的建设;第二步即遵循国家教育数据标准,建设分布式教育数据中心(资源库+数据库+数据),以及建设对应的应用平台,为教育行政服务资源配置提供基础硬件支撑;第三步即构建依托智慧校园的教育行政服务操作系统,把教育公共服务、教育决策、第三方合作、后勤管理等整合到操作系统中,也可用智慧校园平台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和个性化供给,推进教育行政体制改革,最终实现我国的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的目标。

4结语

智慧化的高校教育行政服务通过使用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信息化的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搭建起人、事、物间虚实映射的数据化网络,对高校各职能部门的数据信息进行充分的利用,并形成高校的核心数据资源。不仅有利于提高高校的行政服务效率,还有助于构建依托于各大高校的信息数据库联盟,改善高校的教育教学环境。随着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高校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必将迎来改革的黄金期。未来,智慧校园各项基础设施和软件将进一步升级改造,更加实用的智慧化行政服务平台会不断涌现。值得注意的是,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信息化进程中,需融入更多的智慧思想,把更多的先进技术以及管理理念注入其中,这样才能真正让智慧化的行政服务在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和输送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伟,余亚华.基于“大数据”的高校行政管理科学化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01):108-113.

[2]杨现民,唐斯斯,李冀红.发展教育大数据:内涵、价值和挑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01):50-61.

[3]郑旭东,任友群.教育信息化服务供给的转型方向与实施路径[J].教育研究,2018,39(08):113-120.

[4]姚松.大数据与教育治理现代化:机遇、挑战与优化路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15(02):76-80.

第2篇:校园智慧教育范文

关键词:智慧校园;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发展

智慧校园是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给师生提供一种环境全面感知、智慧型、数据化、网络化、协作化的教与学的未来校园,从而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提高教与学的效果、优化教育管理,对高校教育教学体制产生重大影响。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作为教辅部门,是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智慧校园广泛应用的重要力量,重新思考新形势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发展,在当下显得非常重要。

一、什么是智慧校园

2010年,在教育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浙江大学首次提出建设智慧校园,智慧校园应该是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校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1]2018年6月,国家《智慧校园总体框架》,提出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是教育信息化的更高级形态。智慧校园的框架主要有智慧教学环境、智慧教学资源、智慧校园管理、智慧校园服务、信息安全体系五个部分。[2]

二、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历史与发展现状

自1978年后成立电教机构以来,早期的电教机构名称不同,如电教中心、电化教育研究室、电教科等,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普及,电教机构的职能不断发生变化,其名称也发生变化,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网络中心、信息中心、电教中心、图文信息中心(与图书馆合并)等。到1995年以后,有的高等学校的电教中心开始改名为教育技术中心,或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教育部随之提倡这样的称谓。[3]大部分职业院校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定位为教辅单位,是副处级的独立部门,少数隶属于教务处或信息系。在智慧校园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要任务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利用智慧型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过程,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营造智慧化的教学模式、宽泛智能的教学环境和轻松自在的学习环境,优化教育成果,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智慧校园的广泛应用。智慧化的校园环境,无处不在的学习资源,让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从辅助教学、设备维护,转变为营造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全天候的学习模式,丰富的教学资源的主导者。

三、智慧校园历程中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面临的问题

(1)对教育技术中心职能的片面理解。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随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变迁,从最传统的幻灯、音频到电影、视频录像和电视、电脑、网络技术和当下手机、平板等移动学习,人们片面地将媒体技术的发展在教学中应用等同于教育技术的发展,单纯地追求媒体技术上的革新的这种现象,导致部分教师主观地认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就是多媒体技术保障单位或多媒体教室管理维护和视频投影设备保障的组织。

(2)职能宽泛,业务烦琐。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职能分布较广,除了教学资源建设、多媒体设备管理、教学培训外,还负责校园网络运行与安全维护,负责新闻会议拍摄与学校影音视频资料保管、有的老师还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中心业务内容宽泛,业务烦琐,而且与学校的其他部门存在交叉,造成多头管理,效率低下。

(3)推动教学资源建设的面临的困难。高校资源库的建设,带动教师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推动智慧化校园的进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推动开发教师团队开发教学资源时,由于开发周期长,任务重,经费不足,出现教师开发积极性不高;其次把教学资源定位为教学素材,重视教学资源的数量,轻质量,出现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最后,由于各校在开发教学资源时,根据本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制作,充分保障了自身专业建设的需求,缺乏考虑其他兄弟院校课程互认互通的问题,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4)部门人员发展受限,流动性较大。由于教育管理制度的问题,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被划分为教辅部门,属于教育管理类职称,其工作人员在进修学习、职称评定、发展定位、工资待遇等方面都受到限制,事务繁多,成就感不足,经常工作不满五年,寻求发展,调至其他部门,人员流动性大,每年在全国教育技术年会表彰上面,从事教育技术工作满30年的同志寥寥无几。

四、关于智慧校园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发展思考

(1)深入推进教育技术部门开展研究工作,以研究促发展。首先,在智慧校园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不能单纯追求技术革新,应该加强理论研究。针对本校具体情况和现有的教育技术教学情况,进行总结性研究,开发相应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和工具。其次在对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工作指导时,应不断总结日常业务开展的具体流程和问题症结,逐步形成科学的制度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教师参与教育技术研究积极性。最后要加强自身教育技术理论学习,深入企业研学,关注当下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动态,提炼总结,应用到具体的教育技术工作开展中。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找准工作中心,发挥技术优势,以全局性的角度进行宏观把握,为教师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鼓励全院教师参与教学资源建设,丰富教学资源。与每年的部级省级信息化教学大赛相衔接,组织策划院级慕课制作、微课制作教学比武,开发校内精品课程。

(2)厘清职责,确定中心发展方向。术业有专攻,每个部门都有专业从事的领域,在一些工作职责存在交叉问题,容易出现多头管理、无人管理的现象,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也不利于集中开展工作。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要厘清部门职责能更好地发挥全体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凝聚共识,稳定核心队伍。在多媒体教室设备管理上,与后勤处设备管理机构相关,且多媒体教室管理是一项技术含量相对不高的硬件服务,可以交由后勤设备管理处专门负责校园各个教室终端多媒体设备的硬件维护工作、统筹安排多媒体教室的使用与日常管理;在会议新闻保障方面,与宣传部门相关,可让宣传部门全权负责会议保障工作、会议照片的拍摄、影像资源采集与处理。

(3)院校合作,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提高资源库建设的积极性上,首先通过政策支持,保障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的经费,明确经费管理方法;其次,制定教学资源建设的成果验收流程;最后联合学校人事部门、教务处制定教学工作量的折算方法、纳入职称评聘的加分项,每年在校内举行表彰与奖励优秀教学资源库建设团队。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保障教学资源的质量上要引入审核机制,从资源的媒体展现形式、内容的科学性、资源的编排设计合理性、资源格式的规范性和资源的原创性等方面进行审核。在建设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从事一线教学服务工作,可根据本校教师教学习惯、学生学习模式和思维方式、教学资源平台的使用方式、各学科教学资源的特点,设计问卷,收集师生的反馈,从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并鼓励师生进行评价,以提高教学资源库的使用满意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2006年教育部文件中提出部级示范院校要创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对需求量大、覆盖面广的专业,中央财政安排经费支持研制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4]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也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要更加注重共建共享。在教学资源的建设上充分体现了合作精神,根据学科需求,区域特色,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要根据教学资源库建设目标、课程体系、资源建设标准,各校形成统一的建设目标和建设标准。首先,要注重教师团队的培养,教师团队对资源库建设目标与建设标准内涵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教学资源的质量,要组织全校教师共同学习,系统学习资源库建设目标与建设标准,研讨课程建设内容等。邀请共享资源库建设的专家开展讲座、对现有的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标准内涵审核完善,教师团队共同学习优秀的教学资源成功案例。其次,组织应用教学资源库的信息化现场教学比赛,增进各高校之间资源库建设的问题交流学习,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4)中心人员职业生涯规划,融入部门发展。首先进行岗前培训,明确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工作的职责范围和内涵,理解其在推动教育信息化,改善课堂教学的重要性,秉承创新、服务、善于思考的工作理念,找准定位,积极工作;其次开展部门人员职业生涯规划,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职业发展科分为三个阶段,第一职业适应阶段,作为新进青年员工的学习阶段,迅速掌握岗位所需的各项技能,熟悉本职工作,融入集体,寻求自我发展;第二职业发展阶段,考虑自身能力、兴趣等因素,重新评估,做好职业定位。制订可行的学习计划,通过参加在职学习、网络培训等强化技能和专业知识。第三职业稳定阶段,熟悉部门业务,在自我领域上独当一面,能总结经验,撰写论文,寻求多方位发展。总之,在智慧校园的发展进程中,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作为高校重要的教育辅助部门之一,要准确把握其职能定位,厘清部门职责,以研究促发展,实现高校教学资源共享化、专业化的管理,为推动智慧校园的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杰侯.普通高校教育技术机构职能优化研究[D].南昌大学,2014.

[2]智慧校园总体框架.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GB/T36342-2018.2018-6.

[3]杨公义,刘国超.北京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历史沿革和网站设计与实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04).

第3篇:校园智慧教育范文

1.1智慧校园建设情况

(1)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信息化程度不足,难以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导致最终呈现出来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情况;(2)当前的智慧校园建设标准没有得到统一,相互之间保持独立,导致信息互通方面存在障碍,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不够紧密,严重影响到工作效率的提升。

1.2建设智慧校园的作用

校园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智慧校园建设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现代化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智慧校园中的智能设备可以让在教学评价阶段更加客观公正。同时还能充分利用各种数据信息,从而提升学生进行良好的职业规划。另一方面,对于教师而言,还能充分利用智能设备降低工作量,从而更好地提升工作效率。智慧校园的建设在本质上而言对于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改善管理质量以及学校的办学水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发挥智慧校园在教育教学管理中作用的措施

2.1搭建智慧校园平台

要想充分发挥智慧校园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作用,需要对平台进行总体设计,并明确融合教育教学管理使用到的技术和设备,从而构建出综合性的系统平台,借助业务流程与模式,建立信息一体化标准。利用智慧管理平台还能推动校园的现代化建设,同时还能依照次,做好相关的运行和维护工作,从而提升管理效率,降低办学的成本。

2.2明确智慧校园建设的中心

智慧校园的中心应该包括四个方面。

2.2.1用户中心

智慧校园的用户是在校师生,因此智慧校园构件的教育教学平台系统应该通过设定程序及时输入师生信息,方便师生用户进行统一操作。师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查询学生的课程、成绩以及教师的任教班级、授课情况以及授课课程等内容,在查询过程中为保证隐私,需要设定一定的实名认证程序,对师生教育教学情况进行高效管控。

2.2.2认证中心

身份认证时智慧校园管理系统的重要功能,也是保护师生隐私的重要手段。当前由于智能技术的发展,人脸识别系统的出现,可以大大方便是谁的使用,师生利用自身的身份信息可以及时对相关信息进行查询。既能对职能部门进行管理,还能快捷更新教育教学方面的信息。

2.2.3资源中心

智慧校园平台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因此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校内外的优秀资源上传到系统供师生进行学习交流。对于智慧校园的信息管理,应该分块进行,既要包含资源共享模块,同时还应该做好相关的保护措施。最后可以利用系统平台实现师生的畅通交流。

2.2.4数据中心

智慧校园系统在使用时,会使用到相关的程序,每一次访问、每一次上传资源都会形成数据痕迹,通过对数据信息的管理,可以及时对相关的信息进行筛选审查,确保整个系统的信息更新情况以及资源共享情况都是积极向上的,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研究可以提高师生教学教育管理水平。

2.3规范统一智慧校园管理系统

通常情况下,管理系统包括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三个方面。(1)学校管理是基础,学校对于智慧校园系统的应用通常可以利用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及时邀请第三方服务公司及时对智慧设备和系统进行更新,并及时对相关的师生工作人员进行更新,保证信息及时更新,促进无纸化办公的进程。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建设智慧校园系统,还能降低后勤部门的成本,同时提高行政效率。(2)对教师的管理。利用智慧校园系统可以对教师工作进行更加客观科学的评估。在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中,评价机制不够完善,评价方式的选择相对片面,导致对教师考核时难以做好绝对的公平、公正与公开。教师利用智慧管理系统可以做好课程管理和网上阅卷等工作,从而减少人工阅卷的时间和精力,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对试卷信息等长久保存。利用智慧校园系统可以有效避免出现教师上课冲突。同时智慧校园系统可以向学生家长开放,让家长及时掌握学生在校动态,包括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考试成绩情况,让智慧校园系统成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媒介,改善教学效果。(3)学生管理。学生管理也是学校教学教育管理的重点工作,对于学生的管理包括学生信息的管理,通过及时更新学生的在校状态和在校学习情况,及时向相关的任课老师进行反馈,从而完善师生互评机制,充分利用智慧校园系统完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管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学生的住宿情况、运动会成绩以及相关的奖学金内容都可以通过智慧校园管理系统进行管理,不仅能够节约工作时间,同时还能及时将学生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利用系统见证学生的成长,同时还能推动学校的秩序化发展,充分展现校园的现代化特征。

3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智慧校园的发展,学校通过建设智慧校园系统,可以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师生工作配合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推动现代化校园的进展。文中简单论述智慧校园建设与教育教学管理的问题,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推动智慧校园建设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方鹏.大数据技术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探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9(03):35.

[2]段忠祥.智慧校园网络环境中的数据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9(03):61+74.

第4篇:校园智慧教育范文

1.1智慧校园建设情况

(1)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信息化程度不足,难以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导致最终呈现出来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情况;(2)当前的智慧校园建设标准没有得到统一,相互之间保持独立,导致信息互通方面存在障碍,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不够紧密,严重影响到工作效率的提升。

1.2建设智慧校园的作用

校园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智慧校园建设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现代化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智慧校园中的智能设备可以让在教学评价阶段更加客观公正。同时还能充分利用各种数据信息,从而提升学生进行良好的职业规划。另一方面,对于教师而言,还能充分利用智能设备降低工作量,从而更好地提升工作效率。智慧校园的建设在本质上而言对于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改善管理质量以及学校的办学水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发挥智慧校园在教育教学管理中作用的措施

2.1搭建智慧校园平台

要想充分发挥智慧校园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作用,需要对平台进行总体设计,并明确融合教育教学管理使用到的技术和设备,从而构建出综合性的系统平台,借助业务流程与模式,建立信息一体化标准。利用智慧管理平台还能推动校园的现代化建设,同时还能依照层次,做好相关的运行和维护工作,从而提升管理效率,降低办学的成本。

2.2明确智慧校园建设的中心

2.2.1用户中心

智慧校园的用户是在校师生,因此智慧校园构件的教育教学平台系统应该通过设定程序及时输入师生信息,方便师生用户进行统一操作。师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查询学生的课程、成绩以及教师的任教班级、授课情况以及授课课程等内容,在查询过程中为保证隐私,需要设定一定的实名认证程序,对师生教育教学情况进行高效管控。

2.2.2认证中心

身份认证时智慧校园管理系统的重要功能,也是保护师生隐私的重要手段。当前由于智能技术的发展,人脸识别系统的出现,可以大大方便是谁的使用,师生利用自身的身份信息可以及时对相关信息进行查询。既能对职能部门进行管理,还能快捷更新教育教学方面的信息。

2.2.3资源中心

智慧校园平台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因此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校内外的优秀资源上传到系统供师生进行学习交流。对于智慧校园的信息管理,应该分块进行,既要包含资源共享模块,同时还应该做好相关的保护措施。最后可以利用系统平台实现师生的畅通交流。

2.2.4数据中心

智慧校园系统在使用时,会使用到相关的程序,每一次访问、每一次上传资源都会形成数据痕迹,通过对数据信息的管理,可以及时对相关的信息进行筛选审查,确保整个系统的信息更新情况以及资源共享情况都是积极向上的,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研究可以提高师生教学教育管理水平。

2.3规范统一智慧校园管理系统

通常情况下,管理系统包括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三个方面。(1)学校管理是基础,学校对于智慧校园系统的应用通常可以利用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及时邀请第三方服务公司及时对智慧设备和系统进行更新,并及时对相关的师生工作人员进行更新,保证信息及时更新,促进无纸化办公的进程。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建设智慧校园系统,还能降低后勤部门的成本,同时提高行政效率。(2)对教师的管理。利用智慧校园系统可以对教师工作进行更加客观科学的评估。在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中,评价机制不够完善,评价方式的选择相对片面,导致对教师考核时难以做好绝对的公平、公正与公开。教师利用智慧管理系统可以做好课程管理和网上阅卷等工作,从而减少人工阅卷的时间和精力,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对试卷信息等长久保存。利用智慧校园系统可以有效避免出现教师上课冲突。同时智慧校园系统可以向学生家长开放,让家长及时掌握学生在校动态,包括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考试成绩情况,让智慧校园系统成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媒介,改善教学效果。(3)学生管理。学生管理也是学校教学教育管理的重点工作,对于学生的管理包括学生信息的管理,通过及时更新学生的在校状态和在校学习情况,及时向相关的任课老师进行反馈,从而完善师生互评机制,充分利用智慧校园系统完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管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学生的住宿情况、运动会成绩以及相关的奖学金内容都可以通过智慧校园管理系统进行管理,不仅能够节约工作时间,同时还能及时将学生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利用系统见证学生的成长,同时还能推动学校的秩序化发展,充分展现校园的现代化特征。

3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智慧校园的发展,学校通过建设智慧校园系统,可以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师生工作配合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推动现代化校园的进展。文中简单论述智慧校园建设与教育教学管理的问题,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推动智慧校园建设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方鹏.大数据技术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探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9(03):35.

[2]段忠祥.智慧校园网络环境中的数据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9(03):61+74.

第5篇:校园智慧教育范文

关键词:教育教学信息化;智慧校园;建设

智慧校园的建设有助于提高各个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各个院校也加强了对智慧校园建设的关注。为了进一步规范高校智慧校园建设,2018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了《智慧校园总体架构》,就是为了指导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从而真正发挥出智慧校园对教育教学信息化的促进作用。

1对智慧校园的分析

根据《智慧校园总体架构》中对智慧校园的描述与分析可以得知,智慧校园就是将物理空间与信息空间进行衔接,从而使人们能够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的获取自身所需要资源的一种服务。智慧校园就是将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机技术等诸多的先进通信技术和科学技术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再利用互联网+思维实施重构的一种全新的信息化模型,最大的效用就是实现了高校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从而为全校师生在日常教育教学和科研研究上提供了一个统一化的保障服务性平台。智慧校园具备以下五个特点:第一,智慧校园是以高速的光纤作为基础,为高校打造出一个多网有机融合的异构网络,进而充分满足全校师生对网络资源的多样化需求。第二,智慧校园利用物联网与多媒体技术,能够实现对校园环境要素的感知。第三,智慧校园是立足于数据共享标准之上的一个相对统一的基础设施平台,将传统高校各个业务子系统的信息孤岛问题加以打破,实现了非敏感数据的全校共享。第四,智慧校园通过云计算与图像视频处理技术,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有效的辅助作用,也推动了实验实训工作的有效开展。第五,智慧校园利用自身在数据上的收集、分析、挖掘能力,能够总结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获得的全部指标数据,并通过进一步的优化与改进措施,使其成为高校在开展教育教学互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决策型数据信息。

2对智慧校园总体架构模型的分析

高校在智慧校园的建设上所依仗的技术基础就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本框架与模型,再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利用互联网+时代下的各种全新技术理念,如物联网、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统一以《智慧校园总体架构》作为指导与规划思想,为智慧校园架构整体框架,具体可将其分解成五个部分:基础设施层、支撑平台层、应用平台层、应用终端层、信息系统安全体系。其中,基础设施层主要包括数据库、服务器、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这几个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基础设施层是应用平台层、支撑平台层的硬件基础所在。支撑平台层则是整个智慧校园的云计算平台,其中涉及数据交换、数据处理、数据服务以及支撑平台统一接口的建设工作。应用平台层包括了所有智慧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资源环境,是智慧校园最为直接的服务管理层,也是高校各项业务子系统在智慧校园平台上最为直接的应用表现。应用终端由用户与接入访问组合而成,访问者利用智慧校园的统一身份管理凭证,以终端设备作为接入点,对校园内的教育教学资料进行安全性访问。智慧校园的安全管理体系、运维体系、技术防护等共同构成了信息系统安全体系,保证了智慧校园整个框架体系的安全稳定运行。

3智慧校园建设的具体策略

基础环境建设与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是智慧校园建设的重点所在,只有做好这两个方面的建设工作,才能够确保智慧校园各项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建设基础环境的过程中,必须要紧密结合《智慧校园总体架构》的基本条例要求以及高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上的实践经验,在基于现有的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之上,升级与改造校园基础设施,并且要借助于多异构网络的支撑,打造一个多网融合的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平台,以作为应用各项业务时的重要支撑平台,进而统一数据标准。因此,就需要在智慧校园的建设上,依据智慧校园的总体框架,对校园数字化网络环境实施升级,使校园的基础网络环境转换成为多网融合模式,并且加强互联网的安全性,构建一体化互联网安全体系。同时,还要对校园的有线、无线一体化进行统筹与完善,使校园网的使用者能够随时随地的进入到多终端互联网中,以获得优质的体验。此外,在智慧校园的建设过程中还要始终遵循服务于校园各项业务系统的建设准则,力争为高校塑造出一个集中式、统一化的云服务管理平台,实现对学校内部各项数据信息的日常服务与管理等诸多工作的合理规划,对软硬件设备加以统筹管理,从而使虚拟化云平台环境能够符合学校的实际发展需求。为了能够在共享平台之上实现各项业务数据的统一化流转,还要为高校打造构建一个统一化的身份认证系统,以此对学校的信息门户平台加以规范,对校园外部的信息网站实现统一化的维护与管理。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做好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也是进行教育信息化应用的重要基础所在。因此,在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做好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建设工作,这就需要学校通过对专业网络课程平台的打造来丰富自身的数字化实训实习资源,并且要加强与校外电子资源库之间的合作,实现特定校外资源的安全访问,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智慧校园对教育教学的服务能力。同时,还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校外云平台与学校自建云平台相结合的教学资源共享体系,从而实现对相关教育教学工作的全方位追踪与服务。此外,还要根据学校本身的实训教学需求和科研需求,通过对外购或者是自建的方法搭建数字化资源软件平台,打造具有特色的专业化数字信息资源教学库,还要通过智慧校园互动与反馈平台,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的有机互动,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本校教育教学质量与水平。

4结语

现如今的智慧校园备受各个高校的重视与青睐,这不仅仅是因为智慧校园是高校教育信息化与物联网有机结合的重要表现形式,更是因为智慧校园还是互联网+理念与教育信息化发展融合的重要成果。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领域各项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智慧校园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发展支撑力,而且智慧校园也提升了高校的实际运行效能,促进了高校的内涵发展。因此,高校要重视对智慧校园的建设工作,做好重要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工作,从而为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吴振辉,王宝祥.以教育教学信息化为核心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探讨[J].科技风,2018,(12):41-42.

[2]张旭.新时代信息化发展下的智慧校园建设[J].计算机时代,2018,(07):65-66.

[3]徐慧.关于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思考[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8,(04):91-9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