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不足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不足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他们自愿为城市的发展进行服务,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服务模式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通过对建设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的进行调查,从而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激励的方式进行改进或优化的措施。公共文化体系促进社会的发展,由于我国政府面临着许多的挑战,为了促进社会能够全面性的发展,需要建立一系列的公共服务体系。体现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进展。目前我国的文化服务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我们需要加以完善。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足;优化措施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一)政策法规现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是把自己的知识、技能以及时间自愿和无偿地为社会以及他人提供服务。文化志愿者开展活动的主要场地一般都是在有公共文化设施的地方,例如: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等。建设公共文化体系需要政府的支持,政府的支持能保证文化体系顺利展开,同时政府的法规能够起到保障措施,各个城市的市委、市政府对国家的文化服务体系高度重视,公共文化体系提供的是文化性质方面的服务,政府人员以及社会人员进行相互配合才能让文化服务体系发展起来,比如一些文化志愿者,能够保护好文化设施并且加以讲解文化历史。这就要求文化志愿者要具备一定的文化专长,才能提供良好的文化服务。文化志愿者在参与自愿活动的过程化中不仅可以帮助别人,还可以展示和提升自身的文化涵养。文化志愿者的加入对文化机构的现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化志愿者在这些文化机构中利用自己的文化专长帮助和服务更多的人,实现了自我的社会价值。能够为公共文化的服务体系提供了政府保证。[1]

(二)文化设施建设情况

文化设施对物质的保障起着一定的作用,文化服务的建设体现了当地文明的发展,对城市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文化设施是文化机构重要的措施,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对文化设施建设的服务队伍,这些服务人员的加入有效地解决了我国公共文化设施人才不足的问题,改变了单一的服务模式[2]。文化设施的壮大对公共的影响最大,一些文化志愿者用自身的专业特长来解答客户的疑问,为文化设施提供了良好的使用环境。如何激励这些文化设施可以持续地为公共提供更大价值的服务,将是我们言讨的方向。我们要深入推进文化设施的建设,一大批公共文化设施得到升级完善。不光对城市的文化设施进行完善,还要对城镇文化建设全面发展,对于一些街道办事处以及村建安置标配的公共电子阅览室等,促进城镇文化设施的和谐发展。

(三)文化队伍培训建设情况

对于文化队伍的建设能够推动文化服务设施的经济发展,文化队伍也是文化服务建设的基础,文化人才队伍的扩大能够保证文化繁荣的建设,通过借鉴国外的文化志愿者开展活动的经验,我国第一支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是在1996年由福建省图书馆进行招募成立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2000年以后文化志愿者的队伍逐渐得发展壮大,迅速地在全国各地都建立了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例如:图书馆、博物馆、器材设施等陆续建立了自己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但是随着文化志愿者的队伍规模逐渐扩大,在服务和管理上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局限了文化志愿者服务价值的发挥。

二、成就的发展以及现在的问题

(一)成就的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地正在扩大,各个城市的市委对文化体系建设逐渐加强,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市镇联动、城乡统筹的工作机制。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年增长,公共文化设施资金投入总计也达到了几十亿元。图书馆新馆、美术馆、博物馆二期、评弹艺术馆、纪念馆维修扩建工程及一批镇级重大文化设施相继建成使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并建立了“掌上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资源服务也实现数字化。

(二)现在的问题

1.公共设施群体单一,缺乏高素质人才

我们根据公共图书馆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到是志愿者的群体大概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学生、成年人和退休老人,其中学生群体是图书馆志愿者的主力军,而成年人和退休老人比较少。学生志愿者的工作实践受到的限制比较多,因为学业的问题,学生志愿者只能在寒假或者是暑假的时候来担任志愿者,这样的情况导致平时的公共文化馆严重地缺乏提供文化服务的志愿者,而一到假期就会出现大批的志愿者涌入图书馆,志愿者群体队伍存在的不稳定因素较大,而且在管理上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大多的学生志愿者只会在某一个假期来担任志愿者,这样的志愿服务缺乏一定的连续性,对图书馆的影响也会比较大。相对于这些学生群体来说,成年人和退休老人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的充裕,这样的志愿队伍才是公共图书馆的所需要的[2]。

2.不同乡镇的文化资源配置不均衡

每个城镇的文化都是不相同的,城镇之间都会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到2020年要基本上都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是政府之间相互协作,同时也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让公共产品能够大致均等,让人对公共产品体现出不一样的感情,公共服务是乡镇发展的基本条件。对于公共服务主要是以服务为主,它也是引导人民往美好的生活方向发展的举措,是党和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发展时,所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公共文化作为一个传播文化建设的体系,是公共服务组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推行公共文化均等时,文化建设的工作是重中之重。自从改革以来,对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中国发展最为重要的一项,公共服务在建设中一直排在前列,市民用户的经济水平逐渐提高,物质生活也得到了许多的满足,在精神方面也开始逐渐加紧。近几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建设的过程中,基层的公共文化也逐渐发展起来,加大了乡镇城市的发展,关于农村的文化建设都有了较大的提升,参加文化活动的激情也逐渐高昂起来。在建设公共服务的体系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原因,需要当地的政府以及人民相互配合进行解决,对于不均衡的现象,要加强资金投入以及人才支持,将文化差距逐渐缩小。

三、具体措施

(一)“一个总目标”指明建设方向

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内容大多都比较得单一,对文化的要求并不高,比如,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大多的工作内容就是整理各个阅览是的书刊、为图书粘贴磁条、维持图书馆的秩序。长期地保持这样的工作,也不能体现出志愿者的个人价值,因此这也是公共图书馆难以招募到高素质的文化志愿者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要因地制宜,根据情况来服务;对于公共服务体系,要对整个的建设目标有一定的范围,在建设公共服务体系时,要保证高效能的服务以及长远性[3]。

(二)“三个突破口”促进建设发展

1.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管用为突破口

对于城镇街口。社区村镇等作为重点建设,对于乡镇的文化站设置独立的形式,对于行政村可以设立文化活动室以及图书馆等,在管理方面可以有效地管制,能够实现共建共享的作用。

2.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

其实公共文化服务除了这些基础性的工作外,还有更多有数含量的工作岗位,例如: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书刊的阅读推广、专业的书刊咨询等。由于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对这些岗位的不重视不仅到导致了这些职位出现了空缺,还不能更好地服务大众,要对管理人员加强建设,对于其它文化服务的载体,需要以更优化的方式来进行服务,要加强文化交流,丰富群众间的文化,当地政府在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面也要不断地积累经验,从而对文化建设的下一步奠定基础[4]。

3.要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为突破口

公共文化建设是要以长远发展为主,在进行创建的过程中,在制度、规范等方面要逐渐步入正确的轨道,对于工作建设中的重点以及步骤要循环渐进,逐渐提升机制的效果,在建立管效机制能够加强社会保障,创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绩效评价与监督管理等长效机制,对工作格局能够有效地管理。

(三)“重点工程”夯实建设基础

1.建设文化优化工程

大多数的文化服务的目的就是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需要加快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全面实现市有图书馆、文化馆,镇(街道)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社区)有文体活动室(文化广场)。从公共文化服务系统中提高自己的沟通交流方面的能力,和朋友之间相互的学习[5]。

2.建设文化活动品牌工程

文化活动的品牌可以多方面宣传,通过参加服务活动这种形式可以结交到三观相符的朋友,扩展自己的朋友圈,每个文化场馆得开放制度都是不同的,对于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一般都是设置免费开放制度,能够有效地对特殊人群建立起服务效益,能够有效地保护弱势群体,从而加强学习能力。

3.文化产品创优

对于特色文艺的生产要加强扶持,对于城镇的舞蹈、戏剧、美术等作品要全面发展,对于当地的特色要强化,对于观众的精品制作也要不断地继续打造,在创优文化产品的过程中,公共设施场所提供的服务是每个公民应尽得的义务。对实施创优工程的过程中从而有效地提升当地文化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是需要通过项目的建设以及城市的综合发展的结合,对文化产业逐渐地扎稳基础,让更多的人越来越了解到文化产业的优势。同时也对文化产品的创优扎下一定的稳定基础。文化产品能够对产业市场供给力产生一定的效益,可以有效地对文化资源产生合理的流动。让文化领域的自我的价值能够得到良好的体现[6]。

4.建设人才队伍

大多数人们认为志愿者参与公共服务完全是: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其实人才队伍的建设也是如此,对于民间的文化艺人,需要不断地加强发掘,并加以培养,弘扬民间文化的作用,让更多的人了解民间文化的知识。对于文化的名人以及研发人员都要全面性地鼓励,为国家的文化传统艺术进行传播,在市场上进一步地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也要加强管理制度,对于人才培养实施奖罚制度,能够有效地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同时也要满足文化人才的利己需求、满足其心理需要,可以更大程度上提升文化人才的参与积极性。

5.基层文化建设

城镇、行政区的建设,首先要加强人才的力量,对于岗位的职责要明确,对于文化的人员和骨干要不断地进行定期培训,对于公共的文化馆以及图书馆等的管理人员都要进行培训,拥有资格证的培训认证,对于基层文化的任职人员要逐渐推行制度,在管理方面能够有个约束[7]。

(四)文物保护,深化内涵

文化馆以及博物馆中文物能够对传统文化有效地传播。文物是精神财富的创新,它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民族历史发展的见证,对于文物的遗址进行保护,在观赏遗址以及文物时,能够有效地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对于文化馆以及博物馆的创新的服务举措要“因人设岗”,因人设岗模式的运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志愿者参与公共服务的积极性,更大限度地发挥出志愿者的特长,更好地参与到公共服务里面;对文物的保护以及讲解也有着一定的效果。

四、结语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以通过群众的特长、爱好等出发,同时深度地挖掘民间文化的特长,结合群众的意向,设置服务岗位,最大程度地挖掘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时能够充分的发挥出个人的潜在价值,发挥出服务人员的个人能力,并通过相应的岗位培训后进行服务。公共文化服务是社会的重要体系,对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发展都提供了较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郭旗.高校图书馆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创新优化研究——以临沂大学图书馆为例[J].卷宗,2017(17):31-31+32.

[2]梁许蓉.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性研究——以防城港市防城区文联为例[D].广西:广西大学,2018.

[3]栗瑞铎.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大块镇为例[D].河南:河南师范大学,2017.

[4]张磊.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基于重庆市北碚区的调查与思考[D].重庆:西南大学,2017.

[5]岳伟.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地方政府文化职能研究——以新乡市为例[D].河南:河南理工大学,2016.

作者:王学红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