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提琴启蒙教学中的儿童心理研究

小提琴启蒙教学中的儿童心理研究

【摘要】二十一世纪,人们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行业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关于小提琴启蒙教学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极大地促进了小提琴启蒙教学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儿童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帮助孩子在学习小提琴的过程中快速培养兴趣,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学习观等,希望对小提琴启蒙教师合理、科学地进行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小提琴;教学;认知心理学;儿童心理

笔者结合小提琴教学实践经验,以实践为基础,兼顾理论指导,对小提琴启蒙教学中儿童心理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与概述。在小提琴启蒙教学的过程中,会碰到各种不同性格的孩子,所以在教学方式与内容上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如何抓住这些差异进行有效的教学呢?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立足于事物的两面性原则进行分析,以客观事实为前提,对儿童的心理状态进行研究与分析。下文是笔者通过学习与查阅资料而整理出来的一些心得,希望能够对儿童小提琴启蒙教学的老师带来帮助。

一、社会科学及认知心理学概述

(一)社会科学方法论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就得明白社会科学的概念。在我们的生活中,社会科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社会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社会行为和这些行为所产生的现象的科学,通过研究揭示这些现象的本质与规律,包括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不管是在研究对象上、对主体的认识上还是在科学理论的形成上,都有非常大的差异。社会科学是一门复杂多样的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必须以参与者的身份来进行社会现象研究。而每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性格、情感等都会对研究的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社会科学方法论属于社会科学的一部分,有了社会科学研究,才会有社会科学方法论。社会科学不同分支都会有不同的理论,但是最终都离不开社会科学方法论这一中心。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要研究社会科学的某种现象,一定要从一般方法出发,必须阐明研究的客观问题、本质规律和典型特点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原理上的研究和认识社会科学的一般方法,要求必须从实践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还必须坚持矛盾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如矛盾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历史主体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等,都必须坚持五个原则,即客观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具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具体的方法论有:1.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实践是获得真理和认识事物的基本途径,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因为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的,要秉承辩证的、发展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真正地了解事物的本质规律。2.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物质世界是具有整体性的,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体。联系是具有普遍性的,通过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可以知道在研究社会系统的过程中,要分析事物的前因后果。通过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可以知道,我们必须全面地看待事物,不能片面。3.社会矛盾分析法社会矛盾分析法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因为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这些发展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对待事物时不仅要认识到主要矛盾,也要分析次要矛盾。凡事都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综上所述,我们必须透彻地认识和了解具体的方法论才能将其作为学习与研究的主要方法。我们身处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中,正确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我们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认知心理学原理认知心理学兴起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受西方传统哲学和科技不断发展的影响,认知心理学的兴起给各个研究领域都带来了新的方向,其也是心理学自身不断发展的产物。简单来说,认知心理学是以人类的心理活动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从广义上来理解认知心理学,主要观点是以皮亚杰为代表的构建主义认知心理学,而从狭义上来理解认知心理学,则就是对人类心理过程的研究。人类的各个心理过程都是相互联系、共同发展的。从概念上来看,认知过程是指人脑通过感觉功能、记忆功能、思维功能、想象功能等来完成对事物的了解与认识的过程。赫伯特•西蒙认为,人类认知包括问题解决、模式识别、学习三个过程。注意通常是一种选择性注意,通过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功能对某种事物进行专注与集中的处理。它受人的主观心理状态的影响,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事物的注意过程是不一样的。知觉是指一般的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类大脑的感官系统,通过感官系统的信息加工来反映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知觉有整体性、恒常性、意义性、选择性四个特性。表象是指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大脑中浮现的形象,有着形象性和概括性的特征。记忆是指人经历过的事物通过大脑的想象功能、思维功能等在大脑中进行再现,记忆按照内容可以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按照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事物间的内在联系”。①思维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

二、了解儿童学习小提琴时的心理状态

(一)儿童练习小提琴时的心理状态儿童在练习小提琴时会有各种各样的心理状态,不同的孩子受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认知能力等的影响,所产生的心理状态也不一样。作为一名小提琴启蒙教学老师,了解和关注孩子在练习小提琴时的心理状态显得尤为重要。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儿童在练习小提琴时会出现认知、注意、记忆、思维等方面的问题。由于年龄的限制,儿童的认知能力并不是特别的好。如果儿童对小提琴的练习不感兴趣,那么在注意力方面也会变得不集中,从而导致学生在节奏记忆、音准记忆等方面受到影响,思维也会因此受限。

(二)儿童上课时的心理状态因为加入了老师这一角色,因而儿童在上课时的心理状态与练琴时是不一样的。很多小提琴知识都是抽象的,由于儿童的认知能力不足等原因,可能会在老师讲述某一动作或某一知识点时因为听不懂而注意力不集中,慢慢对小提琴失去兴趣。针对儿童这一心理状态,老师必须要把握儿童每个年龄阶段的认知能力。就笔者多年来的小提琴启蒙教学经验来看,儿童在上课时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孩子上课时注意力会不集中,其实从孩子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两个方面来分析就能够明白。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注意力不集中,而是在认知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儿童在理解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去理解一个他觉得很难,并且长时间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就会产生厌烦感。一旦产生了厌烦感,其就会对这一过程失去兴趣,失去兴趣后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方面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三、如何将心理学原理与小提琴教学相结合

(一)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融在当今这个时代,社会和科技都在不断地进步,经济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在信息化时代,各种领域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联系,这给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交融提供了很多便利。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人们的心理健康奠定了基础,而科技的进步为人们的心理健康提供了方法、技术以及先进的教育方式。显然,要提升我国的教育水平,离不开心理学的发展。

(二)认知心理学在小提琴教学中的运用在小提琴教学中,要合理运用认知心理学。首先必须在儿童的认知能力上下功夫,要注重因材施教。一些理解能力强、思维活跃的儿童,他们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注意力、记忆力等都是非常好的。这时作为老师,应该合理地安排小提琴教学任务,对于能够迅速反应并且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的儿童,可以适当地提升曲目的难度,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儿童的学习能力,还可以提升儿童各方面的素养。但是要注意适当和适量的问题,当孩子不能完成时,应该及时给予他们鼓励。对于一些理解能力不强和思维不活跃的儿童,更多的应该是培养他们的兴趣,给予他们更多的表扬。这一类儿童在学习小提琴的过程中,会有不自信的表现,作为老师一定要及时给予孩子一些鼓励和心理上的安慰。要针对问题解决、模式识别、学习三个过程来进行教学,在教学时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帮助孩子理解学习内容,这也是增强孩子自信心的方法之一。其次,小提琴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管是培养兴趣还是专业发展,教师和家庭都会带来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事物的两面性。如果在儿童学习小提琴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采取的方式和方法不恰当,就会导致孩子失去对小提琴学习的兴趣。作为教师,需要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时刻了解孩子在家练琴的情况,因为在学习小提琴的过程中,老师和孩子是极少相处的,更多的是家长与孩子相处,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就起到了主导作用。老师应该更多地与家长沟通,关注儿童在练琴时的心理问题,给予儿童鼓励与表扬,而不是严厉地要求和时刻地督促。要正确地把握不同儿童的心理状态,以培养儿童自主、自觉练习的能力。最后,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教授知识,还要注重孩子的道德品质和身心健康。一些孩子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一些不好的思想,教师一定要及时给孩子灌输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学习观念。孩子是祖国未来的花朵,而老师的任务就是培育人才,使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以孩子为中心,从孩子的心理、生活、学习等方面出发,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教学。

作者:徐恺彬 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