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循证护理在儿内科护理工作的应用

循证护理在儿内科护理工作的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儿内科护理;应用效果;护理疗效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照组年龄约为2个月至7岁,平均4.25岁,其中男25例,女20例,平均住院天数8.47d;研究组年龄约为3个月至6岁,平均5.17岁,其中男22例,女23例,平均住院天数7.36d。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可进行对比。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普通护理法;研究组患儿给予循证护理法,具体操作内容如下。

1.2.1健康教育

为了消除患儿及家属内心不安心理,护理人员应给其讲解疾病的表现、发展以及治疗方案、注意事项等,让患儿及其家属对疾病有一定的认识。护理人员充分利用心理调解功能解决患儿及家属存在的心理问题,缓解患者的焦虑、烦躁情绪,可通过健康教育、安慰、鼓励、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实现[2]。

1.2.2作息指导

为患儿制定严格的作息表,解决大多数患儿睡眠不好的问题。可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把午睡时间控制在1h左右,相关治疗护理完成后适当带患儿下床活动,利用一些音乐、电视剧等舒缓患儿心情,在晚上睡觉前饮用牛奶促进患儿安睡,夜间关闭病房内的灯、拉紧窗帘等,让患儿有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

1.2.3做好循证护理记录工作

工作人员要按照统一标准记录日常护理工作,在记录表上将具体的护理内容和措施记录下来,确保护理人员能准确无误地交接工作。循证护理记录要做到清楚、简洁,能够把护理工作的状况准确反映出来,尽最大努力使患儿的要求得到满足,提高护理工作的整体满意度。

1.2.4严格限制护理语言及行为

护理工作人员作为循证护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的护理技能,使自身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在护理工作中运用规范的护理语言,接受继续教育,提升素质水平。医院要定期培训和教育儿内科护理工作人员,确保护理工作人员掌握扎实的护理基础知识,同患儿进行沟通时方式切勿单一,可运用表情、身体等多种语言表达方式,缓解患儿的不良情绪。

1.2.5具体护理工作的实施

首先,要为患儿营造一个舒适的住院环境,贴近日常生活;其次,应重视生理方面的舒适度,考虑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依从性较差,可采用转移法、奖励法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同时还要保障患儿心理方面的舒适度,定期进行心理座谈,从多方面了解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意愿,使护患关系达到轻松、和谐。

1.3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护理质量评价、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状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所得数据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此次研究显示,研究组在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循证护理服务不同于其他护理服务的根本区别是在护理中不仅要凭借已有的临床经验及理论,还需要有科学依据作为支持。这种被称为EBN的循证护理模式[3],确立了护理人员在对病患进行护理的时候需要做到谨慎、准确,护理的基本程序要结合多年的护理经验,同时需要做到有理有据,要把患者的意愿作为第一考虑。循证护理实践以科学技术为理论依据,它既是服务对象对护理需求不断增高的产物,又是护理科学发展的必然。循证护理实践的外在动力是服务对象对护理需求的多样性,而其内在动力是护士对医学护理问题和护理康复的干预。在全面、整体护理的前提下,循证护理模式能针对不同患者提供差异性的个体服务,有助于临床医生的诊治工作,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4]。儿内科接收的患儿与医院其他科室有很大的不同,其抵抗能力普遍偏低,对护理服务质量要求较高,通过循证护理法能够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通过采用循证护理,发现循证护理法具有极好的应用效果,一方面可以更具针对性地制定护理方案,有效加快患儿康复,改善患儿的预后,使日常护理工作流程更加系统化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消除患儿的不良情绪,使患儿能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增强循证护理记录工作的规范性,确保患儿家属掌握基础的护理知识,提升医生、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柳红.儿内科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6,36(4):78-79.

[2]高清华.循证护理在儿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4):150.

[3]曹秋花,王书霞.在儿内科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29(15):159.

[4]王瑶.循证护理在儿内科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0):165-166.

作者:付丽丽 单位: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