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移动网络媒体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引导

移动网络媒体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引导

[摘要]在现代社会,大学生恋爱现象越来越普遍,大学生群体作为新兴网络媒体的核心受众,移动网络媒体技术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紧密结合,极大地影响大学生婚恋观。爱情和婚姻是青年大学生重要的人生课题,利用移动网络媒体传播优势,积极引导大学生培养正确的恋爱观和婚姻观非常必要。要加强移动网络媒体婚恋教育阵地建设,提升青年大学生媒介素养,加强对移动网络媒体的监督管理,净化网络环境,组建媒体联盟,扩大引导效应,加强对婚恋商业行为的管理。

[关键词]移动网络媒体;大学生;婚恋观;引导力

一、移动网络媒体对青年大学生婚恋观引导的必要性

移动网络媒体时代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政治传播生态,网络环境下的“涵化”是在培养和教化一种态度。受众既被网络影响同时也影响网络。青年大学生在网络传播中积极参与互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主动行为方式接受着网络的培养与教化,中国父母跟子女在婚恋上的态度多半存在分歧,虽然有的父母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但传统观念已经根深蒂固。有位作家说:一想到做父母不用考试,就感到太可怕了。是的,语言暴力、肢体暴力、疏忽,都无处不将孩子推向毁灭。为什么所有生活的知识都不能进入课堂?比如健康、婚恋、子女。这些其实是大问题,毕竟人不是只需要培训的工作机器,人不是与生俱来就会适应自己的社会角色。当代社会,青年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已从地面媒体转移到移动网络媒体。

(一)移动网络媒体传播特征

随着移动网络媒体时代开启,移动网络媒体盛行,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已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婚恋产业年收入高达数亿美元,随着各种交友APP,各大婚恋网站出现,婚恋产业正向移动网络媒体逐步转型。“媒婆”作为一个传统职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科学化、产业化。婚恋市场日益扩大,消费者需求也不断提高。1.平台的开放性。移动网络媒体是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地方。移动网络媒体平台的独有特性能够有效打破时空、地域局限,让传播受众丝毫感觉不到空间的转移与切换。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移动媒体、社交媒体的大量涌现,促使各个行业的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随着国人花在网络和手机上的时间逐渐增多,每个企业都花尽心思,为的就是在移动网络媒体时代获取更多的消费认知和关注,让品牌跨越传统媒体界限。首先,传播扩散性极强。移动网络媒体的发展给青年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已经成为青年大学生不可缺少的生活工具,尤其最近几年,网恋已成为一种恋爱趋势。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沉迷于网恋不可自拔。其次,隐蔽性强,时空相对自由。青年大学生借助移动网络媒体恋爱无需在乎旁人的目光,不必抛头露面,既能丰富社会经验又能进退自如,可重复性强,可以有效避免实质性的伤害。最后,监管难度大。移动网络媒体具有隐蔽性与虚拟性,因为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的东西在网络上得到了回应。犯罪分子利用移动网络媒体骗取青年大学生信任,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涉世未深的女大学生很容易被网上的“钻石王老五”诱惑。2.信息传导的高效性。移动网络媒体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实用的移动服务。地方政府通过政务新媒体推进政务公开,强化解读回应,积极传播党和政府声音;加强政民互动,创新社会治理,走好网上群众路线;还突出民生事项,优化掌上服务,推动更多事项“掌上办理”,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外卖、直播相继混战,自媒体崛起,各家从PC战场全面转移至移动端,到如今共享经济、移动支付让生活更便捷。移动网络媒体颠覆了传统媒体的生存方式,青年大学生更容易接受运用移动网络媒体平台,自从青年大学生配备了手机,随时发发微信问候一下,朋友圈点个赞表示关注,大大提高了谈恋爱效率。网络的发展只需要动动手指发一条消息就可以联系到对方,导致萌生了速食网络爱情。3.信息的社会互动性。移动网络媒体大大提高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频率,拉近了双方的关系。移动网络媒体最大的好处就是以网络媒体为平台,将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互动结合,靠很纯粹的兴趣交流从而拉近了陌生人之间的距离。由于移动网络媒体信息传导的瞬时性、高效性,青年大学生网恋信息流通具有快捷性和交互性等特点,通过网络视频可以得到跟直接的信息反馈。移动网络媒体的高度交互性对于辨别能力差的受众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移动网络媒体的这种便利实际上需要以人的高度文明化和社会伦理道德的持久深入发展为前提,这是对青年大学生群体的一次道德测试。否则作为一种社会性文化工具具有的良性功能就很难实现。

(二)当代青年大学生婚恋观亟待引导的问题表现

依据2018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可以看出,青年大学生群体是网络媒体的核心受众。但是,这个群体的婚念观却令人堪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青年大学生婚恋动机盲目。大学生活相对自由,不同于中学,青年大学生的自主性更强,大学生们要自己计划和安排学习生活。移动网络媒体相关技术的发展及移动网络媒体传播的婚恋信息会影响大学生的婚恋观,孙小军证实了该理论。[1]研究发现75.6%的学生认为爱情是恋爱的主要动机,其次是浪漫、孤独、时髦和游戏人生。[2]也有学者指出未来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以及人口的质量受到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影响。[3]2.青年大学生获取婚恋知识的正规渠道欠缺。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新生获取婚恋知识的途径主要有家庭教育渠道、朋友们之间的交流、网络视频、言情小说等,然而只有不到5%的学生通过学校教育获取婚恋知识。[4]新媒体将不同婚恋观的文学作品传播进校园,这里面鱼龙混杂,而教育部门缺乏监管,新媒体婚恋教育阵地缺乏,没有形成一整套婚恋教育体系,这就需要大学生有一双慧眼。3.移动网络媒体技术不成熟。移动网络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日益改变着青年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交流方式。尤其“90后”大学生是在移动网络媒体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具有广泛化、碎片化等特性的移动网络媒体对青年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移动网络媒体成为了青年的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方式、人际交往形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具有虚拟性、平等性和高效性等一系列的特征。不成熟的校园移动网络媒体技术让大学生获取信息变得不确定和难以控制,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高校思想舆论引导的难度,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趋复杂化。

二、移动网络媒体对青年大学生婚恋观引导的策略

(一)加强移动网络媒体婚恋教育阵地建设

学校需开设有关婚恋知识的课程以及婚恋观讲座,学校和家庭对青年大学生的婚恋教育太过保守,导致青年大学生心理成熟度普遍低于生理成熟度,有时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家庭教育影响孩子一生,建立大学生家长群是不错的选择。网络媒体、电视传媒杜绝炒作娱乐圈演员和导演的言行、感情纠葛、婚恋、轶事,多加宣传科教战线的科学家、教育家和工农兵群众的先进事迹、动人故事。正确引导青年大学生的生活方方面面,提高青年大学生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举办更多关于青年大学生的人生规划、婚恋观及爱与性关系的讲座。大学生普遍谈恋爱,但对爱、爱情和婚恋所知甚少,有的人根本不懂什么叫做爱就盲目地追求别人或被人追求。有一部分大学生看到身边的同学恋爱了,觉得自己没有情侣好像很没面子似的,也跟风谈恋爱。但他们既不懂爱,又分辨不了什么是爱,有的把喜欢当成爱,把控制和占有对方当成是爱情。因此,需要帮助大学生摈弃不成熟的婚恋观,教育青年大学生如何择偶,如何谈恋爱,如何与自己的另一半过得更好,引导他们走向幸福生活。青年大学生婚恋观引导教育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任何一环。

(二)提升青年大学生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就是获取、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大学生要努力提升自身媒介素养,不断增强面对移动网络媒体传递各种婚恋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等。[5]当下的移动网络媒体信息,越来越扑朔迷离,所以与之伴随的必须是理性,青年大学生必须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青年大学生的信息获取量巨大,知识传播和观念创新爆炸性地发展,已经远远超出地域和学校的限制。诚实求知的青年人形成了基于网络的知识共同体。这一群体的学术成就和知识水平在许多方面远远超出了单靠教学传递和积累知识的历代学人。青年大学生利用手机终端及时获取各种婚恋信息,能够分析真伪,利用信息资源实现梦想。移动网络媒体也要开办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引导青年大学生合理利用海量婚恋信息资源,提升青年大学生对婚恋价值理念的甄别能力。

(三)加强对移动网络媒体的监督管理,净化网络空间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青年大学生婚恋知识来源的渠道复杂,面临移动网络媒体中各种开放性文化的冲击,对传统道德的挑战,让青年大学生无所适从,这对心理健康发展极为不利。移动网络媒体正在慢慢改变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婚恋沟通方式。建设社会综合治理联动机制,需要新闻出版、教育、文化等部门联合起来加强对移动网络媒体的监督管理,编织出一张严密的监督之网,一起规范青年大学生的网上言行。不断加大监管处罚力度,引导移动网络媒体遵守网络文明公约,提高自控能力和自律能力。鼓励青年大学生,引导他们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业上,践行网络文明行为规范。

(四)组建媒体联盟,扩大引导效应

为了避免媒体的公众影响力不断弱化,移动网络媒体应当以社会责任感为先。要共同组建媒体联盟,联合社会上的各支婚恋教育力量形成移动网络媒体集群效应。组建强大媒体联盟团队,建设网络,通过共建共用共管,联合各方力量,争取早日形成战斗力,形成一个庞大的宣传网络。

(五)加强对婚恋商业行为的管理

个人婚姻成败有很多因素起作用,岂是一个婚恋网站能彻底解决的?不能将商业行为掩饰为社会需求,婚恋商业广告创作的过程中,应避免商业意图露骨。不能把教育事业当做一个商业平台,避免商业化和网络媒体的同质化。部分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婚姻从网恋开始,随着5G时代的到来,我国急需建立大数据筛查体系,健全移动网络媒体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移动网络传播行为。移动网络媒体对青年大学生的婚恋观产生了极大影响,在现代大学生中恋爱已经成为很普遍的现象,给高校工作者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带了一系列全新挑战,必须全面了解移动网络媒体传播规律,结合青年大学生心理特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婚恋观,解决情感困惑。在移动网络媒体大环境下,青年大学生的婚恋观引导面临巨大机遇和挑战,不断探求新的引导策略与移动网络媒体相结合,才能正确引导青年大学生婚恋观。

[参考文献]

[1]孙小军,介科伟.高校学生恋爱影响因素的累积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16,35(4):99-101.

[2]任晓美,李美华.新时代下青海大学生婚恋观调查分析[J].才智,2018(9).

[3]赵雪,李雪平.国内女大学生婚恋观研究综述[J].科技创新导报,2013(9).

[4]朱齐文,杨艺馨,马晓.新媒体时代大学新生婚恋观特点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9).

[5]丁敏玲.浅议大众传播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新闻知识,2011(12).

作者:王大员 魏政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