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艺术形式的发展研究

艺术形式的发展研究

摘要:针对河套地区二人台艺术形式进行了纵深梳理。河套地区不仅保有多民族大融合的地域特质,而且亦保有以二人台音乐为主的多艺术形式的大融合,二人台本身即集成了民歌风韵、小调风味与诙谐音乐及语言风情,成为一种与时变迁的直接反映河套地区劳动人民独特生活状态的艺术形式。

关键词:二人台;河套地区;艺术形式;与时变迁

引言

我国河套地区的二人台发源于民间、兴起于民间,是一种较为纯粹的纯民间乐府性质的民间艺术形式。河套地区二人台既有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又源于民间文化基因,并在发展变迁的过程中逐步成为一种河套地区独特的地方戏曲形式。基于河套地区历史上复杂的民族融合情况,二人台这种戏曲形式集成了民歌风韵、小调风味、串话风情等,成为河套地区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社会变革、历史事件等最为直接的反映。由于二人台的群众性、生产生活性、历史性等特质而使得二人台成为一种最贴近时代的且能够与时变迁、与时发展的艺术形式。

一、河套二人台的雏形及其演化过程

(一)河套二人台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河套二人台是大青山文化与黄河流域文化深度融合的产物,既是社会历史的缩影,也是民族融合的反映,更是一部河套地区艺术形式与时变迁的发展史诗。河套二人台的形成较晚,一方面河套地区较强的人口流动使得二人台缺乏生根土壤与生产生活的文化滋养;另一方面河套地区频繁的战争使得真正固定的村落形成较晚。直到清乾隆年间,四次大移民才使得河套地区出现了较为固定的村落形式,而河套地区的二人台的雏形也随着冀晋陕新移民的到来,在文化大融合的过程中开始孕育。二人台中的曲调广泛吸收了蒙古族民歌风韵,地方小调风味,以及民间串话的风情。事实上,即便是号称国粹的京剧的产生,也是在18世纪末叶开始初见雏形,基本上与二人台的产生处于同一时期。究其原因就在于,无论是二人台,还是京剧,二者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多元艺术形式文化大融合的产物。

(二)河套二人台的政治与社会背景

冀晋陕新移民的走西口,是我国历史上康乾盛世四次大移民之一,自此,广义的河套地区开始出现了固定的村落,而二人台作为一门传承艺术也由雏形开始了其漫长的积淀过程。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叶,是中国近代社会最为动荡的时期,这一时期河套区域的广大土地被当作“庚子赔款”的一种变相形式“赔偿”给随帝国主义殖民而渗透进我国的天主教会,这些天主教会则将土地转租给晋陕移民,从而直接导致了大移民之后广义上河套地区人口的第二次激增,而这次激增所带来的人口成分则更为复杂,不仅促成了蒙汉回等五族共融,而且也给了孕育期的二人台以更多新鲜的可资汲取的丰富营养,为河套二人台的形成提供了最佳的社会基础。

(三)河套二人台的雏形

随着两次大移民,冀晋陕等地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也随之带入河套地区。众所周知,我国的民歌、小曲、高跷、秧歌、社火等的历史远比许多戏曲形式出现得更早,这些艺术形式显然对河套二人台的最终完形,带来了渗透、积淀、吸纳、融合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影响,而蒙古族的民歌,诸如长调、短调,蒙古族的说唱艺术,诸如数来宝、乌家噶尔等也与两次移民移植而来的艺术形式进行了水乳交融式的深度融合。至19世纪末叶,已形成了俗称蒙古曲儿或鞑子曲的小曲坐唱,如:杭哈民歌,谷茹歌,而小曲坐唱在学界被一致认定为河套二人台艺术的基本雏形。在此基础上,才得以形成由民间艺人而社会底层,由社会底层而登堂入室并进入梨园的打玩艺儿。

二、河套二人台的发展与完形

(一)河套打玩艺儿的兼容并蓄

中华民国成立之后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二人台的最终完形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这项重大举措就是“五族共和”,“五族共和”彻底改变了“南农耕”、“北游牧”的天然与人为的双重阻隔,使得人口密度已经较大的“南农耕”各族同胞得以自由北上。邻近河套地区的省份几乎每县都有数以万计的各族同胞来到河套地区,这第三次,也是首次自由式大移民为打玩艺儿带来了化妆与走场的表演艺术形式,也正因这两种艺术形式的融入而使得打玩艺儿一跃升华为一种表演形式,同时表演也开始出现二人制形式,二人制的分工也开始出现一丑一旦的标准配置,这种活泼的表演也开始载歌载舞。京绥铁路的贯通为河套地区带来了京、津、张等地较为先进的说唱、京剧等艺术,由此,打玩艺儿也开始出现了剧目形式。

(二)河套二人台的完形

随着歌、舞、曲、戏、说、唱等众多艺术形式在河套地区的不断融入,推动了河套地区打玩艺儿剧目的不断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国家对于民族艺术的重视与支持下,打玩艺儿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打玩艺也在剧目不断丰富、剧种不断增加、演员队伍不断壮大的情况下最终发展完形为其现代正式称谓——二人台。二人台的剧目中占比最大的成分为表达纯洁爱情和思念亲人的作品,这些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以第一人称自述形式演出,既有切身真情实感的强烈艺术感染力,又具有强烈的积极进步意义,尤其是其中对于自由幸福生活地向往更是充分地表现于整个表演过程之中。同时,河套地区二人台中先天的蒙古族艺术影响也使得整个河套地区二人台有着与其他地区二人台不同的本质区别。

三、河套地区二人台的与时发展

河套地区二人台的与时变迁直至完形包括了三个重要的阶段,这三个阶段也是河套地区政治变革、社会变迁在文化领域的反映。尤其是近代历史上的三次大移民最终形成的“五族共和”更是为河套地区二人台的孕育、生成、完形、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政治、文化、社会、艺术基础。第一阶段即最初的小曲坐唱阶段,这一阶段的艺术特点是民歌形式的坐唱,此时的艺术形式仍然以河套地区原生态的蒙古族特质为主体;第二阶段即打玩艺儿阶段,这一阶段的艺术特点已经演变为载歌载舞的说唱形式,与上一阶段相比,已经融入了诸多艺术形式发展成为一种能够走出去的较为成熟的艺术形式;第三阶段则为由出现曲牌为标志的真正戏曲形式的二人台,此时的艺术形式与表演形制均已完备。

(一)五六十年代二人台的辉煌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党在文艺路线上大力支持二台人艺术事业的发展,同时,推出了文艺上的“百花齐放”与“推陈出新”等重要发展方针,使得二人台如雨后春笋般获得了蓬勃的发展,省级、县级、村级各级业余剧团十分活跃。另一方面,在创作上得到了空前的繁荣,新增剧目与传统剧目的占比高达百分之五十以上,创作出大量屡次获奖的新剧目。同时,涌现出了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音乐创作人、优秀演员等人才,使得二人台出现了一个即便是今天也再难企及的黄金时期。据记载,在最鼎盛的时期,全年都有各类二人台的巡回演出,各级剧团的演出应接不暇,此时二人台的演出水平、艺术性等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

(二)七、八十年代至二十世纪末二人台的恢复发展时期

十年动乱后,即进入了二人台新老艺人携手恢复与传承二人台艺术的阶段,许多自发形式的演出班组纷纷在河套地区形成,但是,河套二人台辉煌时期的“镇有戏馆、寺有戏楼、村有戏台、庙会好戏连台”的景象早已不再,二人台艺术的传承发展已经出现难以为继的艰难态势。随着其他各项文化事业的极速发展,二人台的观众与市场也呈现了与巅峰时期相比急剧萎缩之势态,学界也开始将关注的目光投射在二人台的发展上。

(三)二十一世纪二人台的发展新时期

进入21世纪,国家对河套地区二人台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将河套地区二人台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21世纪河套地区二人台的发展也出现了与时变迁、与时发展的崭新特点,首先河套地区二人台的语言有了较大的改变,在质朴的语言基础上更具诗歌性质;其次,河套地区二人台的服饰包装上更具民族风情、更见地方色彩特质;再次,河套地区二人台在剧目创作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河套地区涌现出了许多创作型学者,这些创作型学者一方面深挖传统剧目,例如创作出了更具河套地域特色的《森吉德玛》等传统剧目;另一方面紧贴时代创作了更具时代特色的《喜相逢》等现代剧目。河套地区二人台的与时俱进使得二人台已经开始登上大舞台,部分二人台甚至已经进入文化艺术市场。

结语

河套地区的多民族大融合孕育了以二人台为主的诸多艺术形式,通过针对河套地区二人台的研究,我们看到河套地区二人台无论是其产生流变,还是其发展的整个过程都存在着紧贴生产生活、紧贴现实的特质。究其根源,这种特质缘于二人台的纯民间性质,正是这种纯民间性质使得二人台能够与时变迁发展。二人台正是反映各个历史时代的“活史记”,再现历史的微观图景,这些微观历史图景已经以活化石般的曲目形式定格在二人台的众多作品之中,成为研究艺术、研究历史、研究民俗的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同时,也为二人台艺术新时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艺术史料与参照。纵观整个河套地区二人台的与时变迁与发展历程,我们看到,其所传扬的实际上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历史风云变幻与各民族融合发展的长篇史诗,这部长篇诗中经久不息地在九曲回肠的河套黄土地上,在浩瀚的河套原野间不停地传唱回响,为河套地区的文化艺术留下了堪称经典的一页。

参考文献

[1]吴敏.戏曲里的世界[D].内蒙古大学,2010:55-56.

[2]翁雪芹.二人台文化艺术特色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39-40.

[3]侍莉莉.“走西口”在河套地区催生的乡村聚落形态研究[D].山西大学,2015:21-22.

[4]刘芳瑛.榆林小曲——登上歌坛的二人台[D].上海音乐学院,2012:18-19.

作者:仲容 单位:河套学院艺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