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移动互联下的儿科医学人才培养

移动互联下的儿科医学人才培养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飞速发展,给医学人才的培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平台。而国家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使得培养优秀的儿科医学人才尤为重要。在移动互联网平台上,儿科医生可以通过慕课、微课和翻转课堂等相结合的多元化的学习模式,依靠网络继续教育培训和远程会诊中心强大的师资力量,以及利用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来提高专业技能;而丰富的文献资源和医学大数据的应用则助力儿科科研人才的成长。文章为当前新形势下儿科医学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移动互联;儿科;医学人才培养

现代医学已经进入移动互联、人工智能以及精准医疗的大数据时代,医学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我们必须适应前沿科技的飞速发展,不断改革创新,推动医学教育实现质的飞越,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随着国家“全面二孩”政策的出台,给“儿科医生荒”带来更严峻的考验。因此在新形势新环境下,培养更多优秀的儿科医学人才迫在眉睫。本文就当前移动互联时代儿科医学人才的成长,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1移动互联网下儿科医生的培养

1.1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1.1.1慕课:慕课(MOOC)中的“M”代表Massive(大规模),“O”代表Open(开放),第二个“O”代表Online(在线),“C”代表Course(课程),即指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与传统课程不同的是,一门慕课动辄上万人学习,以兴趣为导向,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在网上完成,不受时空限制。慕课包含了许多世界知名大学的课程,内容广泛,几乎涵盖各个专业的知识[1]。慕课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开阔儿科医生的国际视野,洞察儿科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热点;而且可以了解一些多学科交叉的技术,为临床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1.1.2微课:微课的核心内容是教学视频,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一般仅数分钟课程。微课的优点是主题明确,以最短时间实现最佳效果[2]。比如婴幼儿的神经发育史,如果以传统的方式照本宣科,学习起来必然枯燥无味,难以记住。而如果把神经发育的各个关键阶段制作成视频,以微课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学习,增加感性认识,就能更容易地掌握这些内容。因此微课的可视性、片段化等特点,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高效地对某些重点、难点透彻理解,提高教学的质量。

1.1.3翻转课堂: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学生通过丰富优质的互联网教育资源,完成自主学习,不再单纯地依赖老师去教授知识,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和同学们之间互动的场所[3-4]。老师更多的责任是答疑解惑,引导学生把医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在儿科临床教学中,可以把目前比较先进的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和团队基础的学习(Team-basedlearning,TBL)这两种方法与翻转课堂紧密结合[5-6]。即老师教学内容在网络上,让学生在“信息传递”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然后老师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辅导,或团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促进知识的“吸收内化”,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2高素质的师资力量

1.2.1网络学习平台:医学教育的基础是知识的积累,强大的师资力量是教学质量的关键。目前国内一些优质的医学网络学习平台,都具备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例如华医网、好医生等医学培训和继续教育网站,汇聚了各个专业领域的许多著名教授和医界泰斗进行理论授课、学术前沿探讨以及规范化诊疗的指导等,这些对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意义非凡。

1.2.2远程医学会诊中心: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提速,各种移动应用软件的开发,极大地普及了远程医学会诊中心的建立。这不仅打破了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较好地解决了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造成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使患者可以方便地享受到知名医生高质量的服务;而且这些上级医院的远程会诊专家相当于强大的师资力量,可以帮助基层医生进行疑难病例讨论分析、提供医疗技术支持、指导危重症抢救以及慢病管理等。这些对儿科医生尤为重要,因为儿童会诊病例一般起病比较急骤,诊断困难,病情发展快,但如果得到及时救治,可以迅速恢复健康。因此基层的儿科医生在远程会诊的实践中,能够受益匪浅,临床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1.3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

1.3.1人工智能:生命科学与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诞生了智慧医疗。而儿科的特殊性,即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往往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主观症状,需要各项的客观检查进行诊断。因此,智慧医疗在儿科的应用尤为重要。目前可以依托北京、上海成立的部级儿童医学中心,辐射全国,把大量的电子病例、医学检验数据和影像病理结果等输入电脑,构建大数据的网络云平台并实现共享,为智慧医疗的应用提供基础,形成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大脑[7]。这样,不仅可以随时随地为患儿提供高质量的临床服务,做出精准的个体化诊断和治疗;而且极大地方便了儿科医生的广泛学习,培养系统的临床思维,对于逐步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大有裨益。

1.3.2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是囊括计算机、电子信息和仿真技术于一体,创建交互式的三维动态情景,从而使人们沉浸入虚拟环境中,获得与真实世界相同的感受。与成人不同,儿科医生在实习阶段的临床诊疗过程中,要取得患儿的配合和家属的理解相对困难,因此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很少,而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则完美地解决了上述问题。通过创造出虚拟病人和虚拟实训系统,儿科医生可以对患儿进行问诊体检、读图阅片和各项穿刺,来掌握这些最基本的核心技能;还可以模拟危重状况,反复进行急救相关的技能培训,增加熟练度,为日后争分夺秒的抢救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8-9]。VR在外科系统的应用更为重要[10]。儿外科的住院医师平时动手机会较少,这种情况下可以把患儿的影像数据转换成全息化的三维人体解剖结构,并映射在虚拟空间里,让医生自主设计手术方案,熟悉手术步骤,反复锻炼动手能力,追求最佳手术效果和最低手术风险。所以在VR情境中身临其境地交互实践和探索创新,不仅可以把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充分调动起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对于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保障医疗安全和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

2移动互联网下儿科科研人才的培养

2.1移动互联网资源

2.1.1科研项目的确立:医学研究的目的就是揭示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并寻求解决办法,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在儿科学领域,亦存在大部分疾病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多数罕见病治疗手段匮乏的困境。因此,提出科研问题相对容易,但是如何入手这些问题的研究是许多儿科科研工作者面临的巨大挑战。这就需要利用强大的移动互联网资源,通过广泛的文献阅读,对本专业的热点精确把握,紧跟研究前沿,熟悉最新进展,才能确保科研立项的创新性。

2.1.2科研方法的掌握:先进的科技手段是研究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和保证。要培养优秀的医学科研人才,就必须熟练掌握本领域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发达的移动互联时代,各种各样的学术论坛、丰富多彩的医学公众号以及无所不能的微信交流群,让我们能够非常方便及时地了解前沿科技的动态资讯。然而,要想精通这些技术的应用,需要详细的操作步骤和内容,并进行艰苦的训练。这就得依靠完善的图书馆信息资料网络平台。最新版本的电子图书和高质量的期刊论文里面记录的科研方法,是提高科研人员技术水平的关键所在。这为科研项目的可行性、实验的成功和结果的准确提供了重要保障。

2.2医学大数据的应用

2.2.1科研思维的转变:生命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爆炸的大数据为科研提供了包罗万象的素材,促进了线性思维向网络思维的转变[11]。传统的科学研究常常局限于某一条信号转导通路或代谢途径,而大数据的科学研究则是利用生物医学数据的多样性,以系统论为指导,在整体层次上探讨生物的疾病表型与器官组织的损伤,以及细胞分子水平的病理机制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这对于把基础研究的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更为有利。

2.2.2科研效率的提高:大数据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开放共享,极大地提高了科学研究的效率。目前,大规模的数据采集依赖于面向全国范围的多中心医疗机构的合作。儿科的大数据主要集中在儿童保健和基因测序两个方面。儿童健康大数据可以用于公共卫生疾病预测、风险评估以及流行病学资料的调查研究;得益于大幅降价的新一代测序技术,由此产生的基因大数据可以用于儿童常见多发疾病易感基因的分析、罕见病新基因的发现以及表观遗传学的研究[12-13];而两者的结合可以促进新药的研发和筛选,加速市场转化,实现个体化的精准医疗。因此,深度挖掘大数据的价值有助于许多大型医学研究项目的高效完成。综上所述,充分利用迅猛发展的移动互联技术对培养儿科医学人才至关重要。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强则中国强,高层次的儿科医学人才肩负着守护儿童健康的光荣使命。科技改变生活,随着我国自主研发的5G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必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突破。我们应该在当前稳定和谐的大环境下,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机遇,努力学习,不断提升,为造福子孙后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参考文献

[2]丁红梅,耿德勤.医学教育改革下多元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2):9-11.

[4]王娜,王建美,江峰,等.翻转课堂特点及其在流行病学教学中的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8,20(12):1065-1067.

[7]李文星,唐军,屈艺,等.人工智能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和发展[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21(1):17-18,60.

[8]孙昕,何颖,王欣萍,等.虚拟系统在培养实习学生儿科临床实践能力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72-74.

[9]吴静燕,殷荣,周文浩.模拟医学教育在儿科住院医师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9,34(5):442-445.

[10]王新,彭碧波,董一颍.虚拟现实技术在灾害救援医疗急救手术教学训练中的应用[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8,6(2):105-107.

[11]梁美英,梁贤明.大数据时代医学生培养的思考[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9,23(4):752-754.

[12]王晓艳,陈临琪,孙辉,等.儿童糖尿病基因检测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9,34(6):523-526.

[13]谢院生,陈香美.先天•遗传•罕见肾脏病的精准诊断与干预措施[J].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2017,6(1):1-5.

作者:侯晓君 张李鲤 单位: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