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教师职前与职后培训的重要性

高职教师职前与职后培训的重要性

【提要】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本质就是现代教育要求要构建教师的终身教育体系,使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工作无缝连接,克服各自封闭、互相独立的倾向,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因此,我校作为一所以“一专多能、品优学雅、国内一流、国际融合”为办学理念的高职院校,要求教师做到研训一体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结合贵阳幼专教师特点论述高职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职前教育职后培训

一、贵阳幼高专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现状分析

贵阳幼高专自2012年升格为高职院校以来,为了满足教学需要增加了很多教师岗位,大量的高学历人才涌入给学校带来了活力和希望,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一)重学历培养、轻技能培训

在高职院校以“硕士、博士化”为教师学历提升培养为导向的主流趋势下,我校也大力支持鼓励非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快速完成学历提升,而对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缺乏考核和评估。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高学历的青年教师,但高学历的教师仅仅凭扎实的理论知识进行教学是无法完成高职教育要求的,也无法培养出真正的技能型人才。所以从高职教育的本质出发,不仅需要高学历的青年教师,也需要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技能型教师。这要求我们对教师的培养要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一体化,让教师在不断更新理论知识的同时,做到“研中学、学中做、做中教”的研训一体化教学新模式。因此,也只有加强对老师的职后培训、技能的培养以及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才能让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从而推动办学、教学等多方面的发展。

(二)工学矛盾突出,培训学习的机会不均等

在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推动下,我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大部分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务繁重,每天忙于应付教学,且跨多个学科,没有时间参加培训学习,同时由于国家财政等相关规定,对教师培训经费有很多限制条件,很多高标准、高水平的培训让老师们望而却步。很多时候,为了满足教师成长的需要,学校会外聘名师举办讲座等培训活动,但总体来说,这样的培训受训人数有限,培训内容也较宽泛,多数以教学方法为主,对教师专业技能提升较少。针对这种现象,学校也应该搭建良好的平台,真正让学科组的老师接收到自己喜欢的、有用的技能培训,而并非只是千篇一律的理论宣讲。

(三)教师接受培训的实际效果与其期望效果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我学校是一所师范类的高职高专院校,同时又兼有多种专业,对于专业教师来说,由于各专业教师对培训的需求不同,学校组织的绝大多数培训内容无法满足各老师的需求,导致接受培训的教师的期望效果大大降低,这样的培训基本没有实现培训的目的。在这样的统一教师培训中,培训多以专家讲授为主,课程内容也多以教学法、课程目标等方面为主,且培训内容都由专家选择确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参训教师仅仅是一个被动接受者。这种缺乏个性化的培训模式直接影响到教师参与相关培训的积极性。培训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人海战术、满堂灌、整体推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追求整齐划一,忽视了教学的特点,强调教师的共性,忽视教师的个性,以上大课、听讲授为主。这样的培训使本应丰富的培训变得僵化呆板。高职教师培训还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倾向,这种倾向导致我们的青年教师仍然存在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缺乏的现状,根本无法更好地去指导学生的实践工作。

(四)教师的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不一致性

自升格以来,我校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进入大量青年教师,部分教师虽然有较高的学历,但在职前教育阶段属于非师范类专业,且在入职后任教专业也非所学专业,这样便无法做到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一体化。首先,让一个非师范出身的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本身有悖教育的要求;其次,非专业的教师无法对专业知识进行很好的把握。因此,对于这部分高学历的青年教师如果进行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一体化,将会成为我们的难题和挑战。

二、如何做到教师的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一体化

(一)学历培养与技能培训“两手抓”

学校在提高教师整体学历水平的同时,要注重教师技能培训。只有在两者均衡发展前提下,学校才能更加健康地成长,教师才有更多的成长空间和发展空间,这样的学校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更好地发展。因此,除学历要求外,学校搭建良好的平台,为青年教师提升就业技能及考取专业资格证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宏观和顶层设计上帮助教师做好路径指引,各部门协调统一,做好培训要求和培训计划,如“老带新”工程、“青蓝工程”“新入职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等各级培训,为老师的职后培养搭建成长之桥。

(二)均衡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工作比例

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无法在大量的教学工作之余,还能很好地开展科研工作。而一所真正的高校应该为老师们提供更多科研的机会和空间。教师只有在科研项目实践中,才能实现理实一体的要求,从理论中来到理论中去,最后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与练。相关部门应该鼓励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并且在绩效、专项基金当中给予适当体现,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引导教师成为研究性和探索性人才。

(三)丰富教师培训的形式和途径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培训的形式应该改变过于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对不同专业的教师应有不同的培训内容、途径和方式。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因需所设。增加教师培训经费,让专业教师受训机会均等,而非所有培训都是某部分教师。同时通过“引进来”和“送出去”两条渠道,让教师增长见识和学习兴趣,营造积极向上的教风学风。

(四)教师专业背景与教学方向一致性

尽量要求教师的任教专业与受教专业一致,只有在这样的一致性下,教师才能更好地把握教学的重难点。然而我校个别专业教师的专业背景与所任教专业大相径庭,不能说这样的教学是无效的,但肯定无法实现教学的最优化。还有部分职前教育属非师范类的教师,也不是在入职后参加几次培训就能很好驾驭整个教学活动的。所有,应要求在职前教育非师范类的教师需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观摩和模拟课堂后再走上讲台。

三、总结

随着时代的发展,从专业性技术人才的需求出发,我们的高职教育必须培养以市场为导向、专业技能为核心的专业性技能人才。这要求我们高职教师需要从更多的理论知识向实践倾斜,要求我们的教师要从理论教学中走向实践教学,将自己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教学中。这要求我们的教师在不断提升自身学历的同时,更要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学校也应该做好教师职后培训和发展的指引,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做到研训一体化,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真正做到高职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

参考文献

张国宏2001《关于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思考》,《中小学教师培训》第5期。

易红郡2003《英国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进修的一体化及其特征》,《高等师范教育研究》第4期。

安艳2010《高职院校教师职后培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职教论坛》第1期。

牛国鹏2010《高职教师入职培训工作的思考》,《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第4期。

徐英俊2010《发达国家职教师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主要特点》,《职教论坛》第9期。

张国宏2014《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课程一体化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王婷 单位: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会工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