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明清宗教建筑与哥特式建筑艺术比较

明清宗教建筑与哥特式建筑艺术比较

哥特式建筑是以法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高耸的尖塔、尖形的拱门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是是它最大特色所在,在设计中追求营造一种轻盈修长的飞向天宇一般的感觉。建筑具有竖直向上的线条感、恢弘雄伟的外形和内部宽阔的空间。再加之以镶有彩色玻璃的长形窗户,将教堂内的宗教气氛渲染得十分浓厚。哥特式教堂建筑的独特之处就是每一种构造元件都非常高耸尖细。整个建筑有种似乎完全不受重力影响的感觉,伸展到另人目眩的高度,让人们觉得似乎能透过教堂那尖细垂直的屋顶,通往天堂。哥特式建筑减少了台廊和楼廊,增加侧廊窗户的面积,整个建筑运用大面积的排窗来修饰。这些高大的窗户在起到装饰美观的同时也承担了墙体承重的功能。窗棂也有十分精巧复杂的构造工艺。聪明的设计者们将从阿拉伯国家学得的彩色玻璃工艺应用其中。彩色玻璃窗以红、蓝色为主要构成,蓝色象征天国,红色象征基督的鲜血,它们将玻璃拼组成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宗教故事,不识字的民众们看到这些,也会如同读到圣经一般受到教义的感染。另外,哥特式建筑的柱形截面已不再是简单的圆形了,而是多根柱子组合在一起的形状,使得竖直的线条感得到强调突出,更加的衬托出了空间的高耸挺拔。整个建筑看上去线条简洁干练,外观宏伟壮丽,而内部又十分开阔明亮。

由此明清宗教建筑也便沿袭了传统,一般地说,中国封建社会有个“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因此多数的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才能到达后院,中国的这种庭院式的组群布局所造成的艺术效果,与欧洲建筑相比,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哥特式大教堂的外部与内部都有同一特点——轻盈垂直的飞天之感,一系列的正门、窗户、拱和雕像打破了外部墙壁的紧密结构,从而形成了大面积的空当,产生飘然超脱尘世之感。正西的塔楼加强了整个建筑物向上升腾的印象。而中国的古建筑却像一幅中国画长卷,必须一段段地逐渐展看,不可能同时全部看到。

1.凡人的居住地与神的居住地

在古代的中国,相对于皇帝的权威,神权始终没有占据上风,历代皇帝对于宗教也是采用的利用心态,佛家与道家的思想都是被用作巩固皇权,为皇权服务的,而一旦宗教和皇权产生矛盾,就会被坚决抵制。可见宗教受到皇帝颇高的礼待的同时却并不能凌驾于皇威之上,这也在中国的宗教寺庙建筑的设计上体现出来。中国宗教建筑的规模是禁止超过代表皇权的皇宫的。而在西方,建筑不仅是人们用作遮蔽风雨的居住场所,还是遮蔽灵魂的地方,建筑高大空旷并赋予神性。西方哥特式的大小教堂建筑说明上天与人间的对立。坐落在德国的科隆大教堂就是欧洲哥特式建筑的一代佳作,它是由两座最高塔作为主门,内部以十字形平面为主体的建筑群。高塔远远望去如一座巍峨的石林,直向苍穹,将人的视线引向上天,象征人与上帝沟通的渴望。内部空间高达宽敞,彩绘玻璃窗是其最为独道的地方。在高大墙柱的墙壁几乎被总面积达一万多平方米的数个高大的窗子所取代,而且全部镶着彩绘玻璃,这种玻璃透过阳光的映射呈现多姿多彩的斑斓,让人仿佛走进了神的居所。巨大的拱型穹顶由硕大的圆柱支撑着,拓展出一个天堂般辽阔高远的空间。踏进教堂,仿佛一步跨入了天境,建筑的每处细节都意在表达天堂的宏伟气势与同人间世界的巨大差异。

2.“写意”与“写形”

论及审美行为,中国人的理念偏于抒情,重在意境的表达;西方人追求偏于写实,重在形体的塑造;中国人偏于理想美的寄托,西方人偏于现实美的享受。这一理念也就影响到了建筑之中。中国宗教建筑都是带有传统中国画的绘画风格的。中国画中对意境的塑造,都是用粗细浓淡长短不同的水墨线条来表现。明清时期的寺庙建筑就像中国传统宗教建筑一样。类似国画的水墨线,在建筑之中就变成了柱、梁、额、椽、拱等,而且就像中国画中任何一条单独的线,每一处建筑个体都不是独立存在的,离开了它们就没有了整体完美的感觉。欧洲教堂建筑是属于雕刻式的。“面”是它们的出发点,具有强烈的体积感,重在雕刻写实,它利用墙和屋顶,塑造出一个高大宽阔的天堂,从视觉形体中直接感染民众。

明清时期虽然有所突破,但大都传承了中国传统的手法,所有的建筑都和时代紧密联系。建筑是表现为活的、变化的、不断更新的一种空间的时代意志。建筑艺术写出了各个时代的历史,各个历史时代因为其建筑风格而得名,建筑依赖于自己的时代,显示出时代的面貌,是时代的真正标志,它也是一门象征艺术,它能象征性地表现出设计者与建造者的精神,他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相当具有美学价值。其次他们都是从世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是劳动人民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个人一时间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本文作者:王小青 单位: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设计艺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