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机电专业教学中职业道德渗透

高职机电专业教学中职业道德渗透

摘要: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的成长,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基于此,文章从高职机电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现状出发,分析了影响学生职业道德水平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职机电专业;思想政治课;职业道德

目前,高职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职业道德观念呈现多元化发展的特点,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建设,尤其是加强高职机电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建设,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对高职机电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现状进行探讨,提出强化学生职业道德水平的合理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机电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高职教育关注度越来越高,加大了对高等职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就现在高职院校招生情况来看,机电专业学生占了相当一部分数量,是高职教育的主力军。但是,目前高职机电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文化层次较低。机电专业学生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受家庭溺爱教育的影响,一般表现得比较个性和自我,加之高职院校比较注重技能专业课的教学,对职业道德课的教学不够重视,导致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整体不高。

二、影响高职机电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因素

(一)家庭环境因素

据调查,当前高职机电专业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具有很强的个性,但是心智不够成熟,使得部分学生在道德品质方面存在很多缺失,如不能吃苦、自私、缺少合作精神、纪律意识差、缺失诚信等。特别是有个别家长在学生表现出职业道德问题以后,没有及时教育学生,反而无原则地包庇、纵容,致使学生距离道德的轨道越来越远。

(二)学校教育因素

一方面,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就业率的提升,重视专业技能课的讲授,对道德教育重视不足。另一方面,个别教师在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缺乏教学技巧,难以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学习兴趣,使思政课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三)学生个人因素部分高职学生,特别是机电专业的学生对工作后的艰辛缺乏了解,只会享受,不能吃苦,毕业后对工作不适应,由于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感受。在公司受到领导批评后,就反唇相讥,导致频繁换工作。因此,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对于提高高职机电专业学生综合素养,发挥自身特长,更好地展现自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思政课教学中职业道德渗透策略分析

(一)丰富思政课内容,增加职业道德教育内容

为解决传统思政教材将思政知识、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相剥离的弊端,高职院校应该加强校企联合,合力编写和优化思政教材,进一步丰富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一方面,要组织校内理论知识扎实、专业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和机电行业的专业人士形成一支教材编写团队;另一方面,在确立机电类专业课程门类及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由机电行业企业界的人士提出与各门学科具体专业内容相联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将这些内容有机地融入教材中。

(二)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明确职业道德要求

机械系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和机械、油污等打交道,体力消耗也比较大,如果没有足够毅力很难长久地坚持下去。若学生今后从事的工作与机械图纸设计相关,很可能接触到企业的核心机密。因此,对于机电专业学生,除了基本的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要求外,还要有职业道德精神。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机电专业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除了基本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外,还要加强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等精神教育,法制规范教育,切实树立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三)拓宽思政课教学领域,采用多种形式渗透

对高职机电专业学生开展思政教育时,教师要树立“大思政”的意识,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次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一是强化社团工作,让学生在社团、学生会中发挥作用,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意识。二是将课外实践活动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看望孤寡老人、旁听庭审、捐赠书籍等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意识。通过组织学生到边远山区看望穷苦孩子或送温暖下乡等活动,锻炼学生吃苦耐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另外,还可以通过邀请高职优秀毕业生或校友回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开设宣传栏、开辟“荣誉长廊”等多种方式,激励学生树立开拓创新的职业精神。

四、结语

思政课对强化高职机电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高度重视思政课在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水平,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促进高职思政课教育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实生,吴建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职业道德渗透性教育思考[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48-50.

[2]郭明,童志坚,钟颖.把职业道德融入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J].经济论从,2012(3):113-114.

作者:王健萍 单位: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