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思想政治教学问题及对策

高职思想政治教学问题及对策

摘要:法治是现代文明的制度基石。法制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高职学校的“基础”学科,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认真对待,并通过学习培养自己的人生理想信念和法治素养。而现在高职思政教学中普遍存在对思政教育重视不足及法治知识匮乏等问题,这些也是“基础”教育的绊脚石,亟待解决。

关键词:高职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道德

一、引子

党的报告指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宏伟蓝图的勾画需要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这个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也都是新时代的开创者、建设者。当代大学生是新时代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力军。思政教育更是大学生入学的“通识”教育,要求不仅给青年大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还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效益,要传输给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旗帜鲜明地宣扬本国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培养道德能力和发展道德思维。

二、高职思政教学问题之困境

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着不爱学习公共课、缺少人生规划、没有坚定信念等问题,甚至有的学生求追奢靡之风,道德滑坡,自私自利;有的还铤而走险,以身犯法。以环化学院的食药监1701班、1702班、1703班为例,三个班实行合班教学,共有106人。

三、高职思政教学问题之分析

高职思政教学之困境,是多个方面“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学生、教师、学校、社会等各个层面,不能割裂开来。但是学生作为教育的最大受益者和参与者,其影响也不言而喻,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角度来进行分析,可以分为三个原因:

(一)高职学生之人生观的缺失

“思修”绪论开宗明义指出,“我们处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必须要“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要勤奋学习、全面发展,做到“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这些要求更需要正确的人生观作为引导。人生观的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很多学生接收“填鸭”式教育,把考大学视为唯一的目标,当这个阶段性的目标完成以后就变得无所适从,不知道之后的人生道路如何选择,特别是大学普遍存在“重智轻德”、重专业轻通识的现象,学生们对思政课堂更为排斥。高职学生在外界看来更是高考“失利”者,在外在压力和内心迷茫的双重作用下,自己的人生态度变得更为消极,更不用说人生价值实现与否。

(二)高职学生道德观之缺失

社会主义道德观要求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建设。其中社会公德就针对“互联网”提出了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要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加强网络道德自律。学生们进入新的人生阶段后,缺少约束,多了自由,特别是唯“物”思想的盛行,学生们开始追求个性和享乐。如课堂上随处可见的低头一族,只顾玩手机,两耳不闻窗外事,比起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手机游戏和视频显得尤为吸引;又比如校园恋爱,恋爱也是一种人际交往,它同样受到道德的约束。恋爱是建立幸福婚姻家庭的前奏,恪守恋爱中的道德关系到未来婚姻家庭生活的幸福。恋爱中的道德规范主要有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和相亲相爱等,但是很多学生由于自身的不成熟,荒废学业,谈校园恋爱只是出于寻求刺激,甚至片面或功利化的对待感情,这样的恋爱关系不可能长久,还会造成不良后果。

(三)高职学生法律意识缺失

高职院校没有设立专门的法学院,有些学校甚至没有或很少开设法律课程,学生们法制意识淡薄甚至空白,所以思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授相应的法律知识非常有必要,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最后一章以大篇幅介绍了法律基础,旨在学生们培养自己的法律素养。比如频发的“校园贷”问题,很多学生为了追求名牌,所谓的超前消费,当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不足以支撑自己的物质要求时,就想到了“省时、省力、低门槛”的“校园贷”,最后身陷囹圄,背负着沉重的金钱枷锁,对个人、家庭都是打击。所以有些学生认为读书“无用论”是站不住脚跟的,特别当今已是法治社会,国家对法律的重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青年学生们更应该培养自己的法律素养。

四、高职思政教学问题之反思

针对高职思政教育存在的困境,通过分析我们知道,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和学习的主体,在求知的过程中的确存在很多缺失,人生目标迷茫,人生态度消极,人生价值空白,道德修养下降,法律意识淡薄等等,那么作为学生应该如何思考呢?作为教师应该如何改进呢?作为学校应该如何规划呢?这是值得我们探究的。

(一)学生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一直高度关心青年成长,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同师生代表座谈时就提出“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其中,“勤学”就是下的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学生的本职工作就是求学,很多学生在大学浪费光阴,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特别是高职院校很多学生在中学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钻研专业课,还忽视公共课。很多学生对思政课没有兴趣,只知道课本的字面意思,不认真思考深层次的内涵和意义,要想求得真学问,就必须下苦功夫。“修德”就是要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曾子有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善于反省自己的言行,不断加以完善,才能在道德修养上得以提升,学生认为思政课堂“无用”,但是很多学生在校园中常常会因为口角就暴力相向,和室友相处也是以自我为中心,没有集体荣誉感,没有善德。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明辨”就是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我国法律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即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很多学生容易受到网络诈骗,甚至自己通过不法手段欺骗他人,都是没有分清大是大非。“笃实”就是要扎扎实实干事,做实干家。求学最需要脚踏实地的做事,现在校园普遍存在学生在课堂“睡觉”,晚上开始嬉戏,那么还有精力和实践用来学习知识吗?更有学生认为在学校是浪费时间,不能挣钱,主动退学去打工,好比平地高楼起,第一步就是要打好地基,没有牢固坚实的基础,怎么能建成万丈高楼呢?

(二)教师要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思政课堂上学生积极性不高,原因是什么呢?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很多老师教学形式呆板单一,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当然有一些老师理论水平也有待提高。“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就是从教学角度来说的,“团结”就是强调整体、集体。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学校就是半个社会,班级就是一个小的集体,当学生在这种不愿意学习的环境中“浸染”,就会像病毒一样蔓延到整个班级中去。“团结”就是教师要作为引路人,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团结大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有集体感。“紧张”意味着节奏和效率,比起中学时期的早起晚睡,每天都绷紧神经埋头苦读,大学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而这些空余的时间让学生们容易放松自我,学习效率慢了,生活节奏也慢了。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抛出问题引起学生们思考,还要和学生互动,提高听课的效率和吸收能力。比如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最后一章“坚持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内容时,就可以引用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们进行思考,增强参与度。“严肃”指的是工作态度要严格、严谨,老师态度是否认真可以从侧面反映在学生的课堂表现上。为什么在思政课堂上学生们会特别不在意呢?有的教师备课马虎,理论功底不扎实,甚至有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也就会随便对待,所以“严师出高徒”,严谨的工作作风才能更鞭策学生。“活泼”即营造愉快、宽松的教学环境,学会引经据典,线上APP进行学习互动,课堂上用多媒体、视频等增加趣味性。

(三)学校要善思、善学、善变

高职办学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国内外也出现了很多高职思政教学成果,也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观点。如高职院校的育人模式、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应高校思政教学方法的研究等,不一而足。虽然认识到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上的不足,但还是存在理论不深、缺乏系统性。所以学校要做到“三善”:善思、善学、善变。“善思”就是要结合自身院校的特点,比如从学校的教师队伍的建设来看,思政教师有较重的教学负担,有些学校教师与学生比达到了1::60以上,意味着一个教师可能要带十几个班,平时还有一些科研任务,因此显得力不从心。这种存在教师队伍不足,管理上有漏洞的地方,都要积极的进行完善。“善学”就是要学习好的管理方法,相互交流经验,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有充分认识,特别是在思政教学上,要善于倾听教师、学生意见,并汲收改进。“善变”就是要因地制宜的学会变通、创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变化无处不在,只有学校在新时代下永远保持“变”的创新精神,才能给教师们提供这样平台,在创新中进取。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04.

[2]杨桦.大学生法制任务初探[J].新西部,2018(4):126,129.

[3]杨艳.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难题及对策———基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践的几点思考[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8(2):111-114.

作者:李彦汝 单位: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