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标准化教育范文

标准化教育全文(5篇)

标准化教育

第1篇:标准化教育范文

(一)课程标准的主旨强调公平性和普适性

以高质量教育结果为宗旨的公共教育理念,其理论假设是相信所有儿童,无论其种族和社会经济地位,都具备学习的潜能,只要条件适宜、教学方式合适,所有的儿童都能达到共同的要求。因此,课程标准强调面向全体幼儿,而非特定幼儿群体。从标准制定的参考文件来源到具体的标准内容,都反映了标准的大众性。这一特征表明美国对现代教育公平的诉求已经超越了对基本“教育机会”的追求,进入到对“教育结果”公平的重视上,即让所有儿童都获得高质量学前教育,做好入学准备,是当下美国学前教育改革追求的主要目标。

(二)课程标准的导向强调基础性和学业性

受到“回归基础”运动的持续影响和《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案》以结果为导向的改革指引,课程标准应当突出对学科基础知识的重视,强调学业性。对做好“入学准备”这一国家教育目标的追求,更是强化了美国学前教育课程标准的这两点特征。例如,个案所在州的5岁幼儿园语言课程目标就是要求幼儿“区别并理解字母、单词、句子和故事;识别标题、作者及插图名称;读出简单的单音节词和常见的单词”等。

(三)课程标准的内容侧重知识和技能

课程标准的内容体现对所有儿童认知学习期望的规定,包括儿童应该学习的知识、技能与思维习惯。[8]由于情感领域的结果难以客观测量,无法判断孩子是否达到这些目标,[9]所以课程标准一般不涉及情感技能、态度和心理行为。例如,个案所在州的5岁幼儿园课程标准中,就没有情感方面的要求;4岁幼儿园课程标准中,虽然涉及健康与社会发展,但只涵盖培养“自我意识”和“自我与他人的意识”两个方面,也不包括情感、感受及个人价值观等。[10]然而,对情感目标的忽视,最终有可能会消弱标准的指导作用。

二、课程标准化对美国学前教育课程实践的影响

标准化课程改革对美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既是良机,也是挑战。一方面,学前课程标准的推行从宏观上对美国学前教育体系的整体发展和增进社会公平产生了积极影响。由于注重对儿童学业结果的考核,课程标准保障了处境不利儿童的受教育质量,在相当程度上缩小了他们与同龄正常儿童之间在学业成绩上的差距,使越来越多的处境不利儿童为入学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也就顺应了美国社会要求教育公平和教育平等的呼声。[11]同时,标准为决策者、教育工作者、父母及社会大众监控、测量及持续改善学生学业成就与学校品质提供了共同的参考框架,也使得绩效责任制的推行有了目标和方向。[12]具体到课程实践方面,课程标准的推行为课程和教学提供了支持,指明了方向。它为每一门学科都指明了最重要的、最值得儿童学习的内容,这不是一般教育工作者所能胜任的,因此无疑免去了教师在课程内容选择和目标定位上的诸多烦恼。[13]但另一方面,由于课程标准和长期以来在学前教育界占据主导地位的发展适宜性教育理念存在差异,它的执行也着实给教师的日常课程实践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笔者曾以“课程实践”为基点,分别选择美国的一个5岁幼儿园和一个4岁幼儿园进行了长达14个月的参与式观察和调研,亲身感受到了标准的实施给美国教师们带来的挑战。

(一)课程结构:语言和数学活动的突显与科学和社会活动的弱化

通过对5岁幼儿园个案班级学习活动的长期观察,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在标准化背景下该班级课程结构的重心所在(详见图1)。所有活动中归属于语言学科的活动,不但名目繁多(如读写、识字、有指导的读写时间、读写时间、小作家工作坊、识字指导、故事时间等),而且时间也最长。其次是数学活动,在课程表中也有两个不同的称谓———数学时间和日历时间,占课程结构的比重仅次于语言活动。科学活动在课程表上有70分钟,但是在真实课程实践中,每70分钟的科学活动中有40分钟是与语言写作活动相整合的。而社会活动只在教师的年度教学计划中有所体现,在教师每日实施的课程表中则根本没有发现该领域的专门活动时间。参阅该州的5岁课程标准,对各个学习领域都做出了篇幅类似的规定,予以了同样的重视,但是在真实的课程实践中,语言和数学活动在课程结构中占了80%的比重。

(二)教学方式:游戏的减少与直接教学的增加

在幼儿园课程中,游戏与儿童经验的增长紧密相连,是传统学前教育教学理念中“幼儿的基本活动”。然而根据鲁宾(RubinK.H.,1983)等人确定的儿童游戏标准,笔者在个案5岁幼儿园里,几乎没有观察到与之相符的游戏活动。个案主班教师提到游戏时曾说:“就在同一个会上,有的学前教育专家说儿童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然而学区的负责人说儿童可以游戏,但是必须做到每50分钟都有10分钟的读写活动。这就意味着在实践中,我们没有游戏的时间了。所有的教师都被这两种不同的力量左右着,不知该如何取得平衡。”②不仅如此,主班教师不得不把孩子们喜欢的“娃娃家———厨房”悄悄地移到不显眼的地方,以应对学区的要求。相比5岁幼儿园,4岁幼儿园的课程在结构化程度上更低,尽管教育内容也以读写算为主,但依然保留了儿童自发的游戏活动时间,教师的教育任务中对儿童学业知识和技能的强调亦不像5岁幼儿园那么明显。这反映了课程标准在不同年龄维度对课程实践的不同影响。与游戏时间的减少共生的是5岁幼儿园里直接教学的增加。来自5岁幼儿园主班教师的访谈及观察数据显示,幼儿在园每天参与的集体直接教学活动时间达到了1小时20分钟左右。当将此与幼儿在园时间做对比时,连主班教师自己都感到颇为惊讶。无疑,这与其心目中坚守的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理念并不一致。可见,这位主班教师正在无意识地增加直接教学。

(三)评价方式:真实性评价向测试性评价过渡

美国联邦政府2002年颁布实施《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案》,为了确保所有的儿童都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高风险标准化测验作为主要评价手段来衡量学校绩效状况。[14]尽管目前美国联邦政府没有直接要求对5岁及4岁幼儿园进行测试性评价,但是由于法案把学生的考试结果作为学校绩效评价的主要因素,使得学业压力由小学三年级(联邦政府开始测试的起始年级)向下延伸。在个案5岁幼儿园与4岁幼儿园中都出现了测试性评价,形式是教师与儿童面对面一一测试儿童的读写算能力,甚至测试性评价已经成为个案5岁幼儿园惟一的评价方式。可以说,课程标准化运动在美国学前教育领域的推行所带来的结果,就目前来看仍是喜忧参半的。尽管改革已经施行多年,但面对标准和传统学前教育理念之间的冲突,美国的幼儿园课程实践仍处于尴尬之中,作为标准和儿童之间中介者的教师更是左右为难。可见,美国学前教育课程改革之路也尚在途中。

三、美国课程标准化运动对我国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标准的制定:社会本位主导下的儿童本位求索

课程标准,尤其是国家课程标准,其实质是一种国家课程政策。以希望借教育改革解决社会问题为出发点,以提升全体幼儿入学准备水平为实践导向,美国的课程标准化运动正探索着通过标准促进社会平等、实现公平和质量兼具的教育改革道路。但从实践来看,政策解决方案的依据主要还是国家的根本利益,而非儿童本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其一,全体学生学业成绩的优劣关乎一国之教育质量和实力,影响着美国的大国地位和荣誉;其二,美国对教育公平的追求发展到今天,已经相对较好地解决了教育机会公平的问题,开始追求教育结果公平,而教育结果公平最关键的衡量指标,在现在的美国政府与社会看来,仍然是学业上的成功,而不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完整性、水平与程度。因为只有学业成功,才能借助教育这一途径实现社会阶层的向上流动,打破贫困的代际循环,从而决定了美国学前课程标准的社会本位特征和学业导向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以儿童本位为出发点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注定遭遇挑战和需要协调,我们希望“发展适宜的实践课程标准”的努力无疑还有着漫长的道路要走。

(二)标准的范围:学前教育弱势处境的另一种表现

在美国,课程标准在学前教育阶段的下延,一方面反映了美国政府对早期教育在儿童未来学业成绩、个人成就和社会整体效益等方面可能产生的积极效用的重视,但另一方面也再次说明了学前教育作为教育开端阶段的弱势地位。在建立“一体化教育体系”的系统工程中,任何国家或许都是让低阶段教育向高阶段教育的标准看齐,只要小学不再以儿童发展为本,而将儿童的学习结果作为关注点,那就可以想见学前教育的压力。譬如在个案5岁幼儿园中,对语言和阅读活动的极度重视,既源于美国教育界近年来对早期阅读能力重要性的认识,更源自高阶段教育测试的压力。因为《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案》规定,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全国学生都必须接受阅读与数学能力测试,并以此来评判学校荣誉,这使很多5岁幼儿园不得不早早开始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可见,要想维持学前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实践,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对学前阶段教育特殊性和独立性的深入研究。

(三)标准的推行:实践中的问题解决路径

第2篇:标准化教育范文

【关键词】标准化宣教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健康教育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3月—6月在我院接受IVF治疗的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年龄26岁~36岁,平均年龄(30.09±2.11)岁;不孕年限2年~8年,平均(4.99±1.09)年。随机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2月接受IVF治疗的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年龄26岁~37岁,平均年龄(30.23±2.56)岁;不孕年限2年~9年,平均(4.78±1.34)年。2组均为首次接受IVF患者,2组年龄、不孕年限、治疗方案、个体差异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流程进行健康教育,在患者进入IVF治疗周期前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①IVF的相关知识、治疗流程及注射促排卵药物期间需要配合事项;②取卵手术以及移植手术日需要注意事项,并发症的自我观察要点;③胚胎移植术后抽血检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时间,对于成功妊娠的随访内容以及未怀孕患者下次就诊时机等内容[2]。

1.2.2试验组使用标准化健康教育模式,宣教方法如下:①启针日:门诊护士介绍药物储存方法,注射促排卵药物期间饮食活动的注意事项,并且实地演示药物自我注射方法。②夜针日:注射室护士告知夜针注射地点、方法,以及手术前饮食活动注意事项。③取卵日:手术室取卵护士讲解手术配合关键,术后用药方法以及对取卵后异常情况的自我监护和胚胎移植手术前准备等内容。④移植日:手术室巡回护士讲解胚胎移植术后用药,抽血检测HCG的时间,将随访的时间和内容进行介绍。⑤注意事项:整个宣教过程中使用标准模式,语言简洁通俗易懂。统一宣教内容,重点一致。

1.3评价指标

根据宣教内容重点问题发放自制考卷调查,评估宣教内容掌握情况。由护士向患者提问5个问题,包括药物如何储存、药物如何注射,饮食活动有哪些注意事项,手术需要配合哪些内容,检测HCG时间。评价标准:完全答对为完全知晓;答对2~4个为基本知晓;答对0~1个为不知晓[3]。在移植手术后向2组患者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评估2组患者对治疗期间护理满意度情况。评价标准:8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80分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标准化宣教的必要性

健康教育贯穿整个治疗过程,由于实施宣教护士语言表达能力,对知识重点认识等差异会导致每个护士的宣教效果大不相同。而标准化的宣教模式,让每个宣教护士在每个治疗节点上对患者的健康知识教育的内容,重点保持一致,并且改进了宣教的时机,让患者在每个治疗节点都能得到相对应的健康教育内容,从而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打造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的依从性更高,从而使治疗过程更加顺利[4]。

3.2标准化宣教对护士的要求

标准化的宣教模式不仅是对护士的宣教内容和重点进行要求,更重要的是对宣教护士的授课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如授课技巧,语言表达,姿势与体态等方面的定期培训保证授课质量。

3.3宣教时机对患者的影响

第3篇:标准化教育范文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学生管理;管理模式;探索研究

在教育行业中,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的管理工作包括学生的教育管理和学生的日常管理,是确保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当中不断成长与发展的主要方法。然而现阶段情况下,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校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重视程度相对较低。绝大多数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在教学方向上略有偏颇,忽略了对于学生管理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之下部分学校忽视了对于学生思想心理以及学习习惯的管理工作,极大地制约着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教育心理学作为教师管理中的“指挥棒”,能够有效助力学生心理和思想方面的健康成长。由此可见,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之下,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学生管理工作,展开标准化的学生管理工作,不断的优化学生管理模式,借助教育心理学的诸多优势为我国的发展培养出更多全面性人才。

1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具有技巧理论性和实践性。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应用相融合的学科。该学科是研究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心理状态、表面现象以及变化趋势的学科。教育心理学同时也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性学科,充分揭示出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的发展规律。作为现代教育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教育心理学是新时代教育背景之下研究教育和心理教育以及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与行为习惯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途径。教育心理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活动质量和效果,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让教师更加透彻地认知教学规律,理解学校的教学目的。从而不断地调整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帮助学生调整自身的学习状态。进而在此基础之上提高学习效率,引导学生快速成长。

2现代教育教学背景下学生标准化管理现状

2.1教育教学管理观念有待提升

学校的管理观念是学校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学生管理模式的重点,也是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前提性条件。绝大部分的学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同时相关教育从业人员并不具备先进的学生管理理念。在认知程度上和自身专业水平上都有所欠缺,仍然还采用的是传统的学生管理理念。方法过于单一,形式过于死板,将所有的学生都按照小学生的管理模式进行培养,没有充分地调动学生自身的管理意识。在这种情况之下师生之间出现关系紧张,关系僵化等问题,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管理观念落后使教师不能够真正认识到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需求,极大地制约着学校的学生管理水平和学生管理质量。

2.2标准化的管理方式方法过于单一

由于长久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绝大多数的学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受到中考、高考等教学形式的制约,将主要的教学管理重心向学习成绩方向偏移,忽视了对于学生的思想管理、道德管理、心理管理以及习惯管理等工作。在传统模式的管理方式以及应试教育的双向制约之下,一味地关注学生成绩,并没有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多元化和宽松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不能够满足当代学生对于个人成长和个人发展的需求,极大地局限了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2.3缺乏标准化的监督管理机制目前,我国仍然还没有形成更加全面完善的学生管理工作机制,以及其相关的反馈机制。因此,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着许多的漏洞和不足。导致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工作不能够顺利地进行,进而使得这类教师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在日积月累的过程当中失去了管理的积极性,最终部分教师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几乎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之下也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3基于教育心理学的学生标准化管理模式探索策略

3.1注重礼仪熏陶,关注品格形成

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的主阵地,文明礼仪能够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要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充分挖掘青少年身边的典型先进事迹,从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建立起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从而在此基础之上能够形成合力。注重学生的礼仪熏陶,关注学生的品德培养。学校要在开展实际教学标准化管理工作过程当中认真地执行和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的意识,同时在这一过程当中也要培养学生热心参与互相合作的协作能力和善于交往的沟通能力,从而让学生能够在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下自觉的规范个人行为举止,完善个人素养。

3.2借助师生之间的沟通促进教学标准化管理

学生与教师的沟通能够在学生与教师之间架起一座互通有无的桥梁,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思想和感情传递。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而促进和谐的校园文化。在进行教学管理工作中要逐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管理,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心理疏导问题。教师要用健康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去教育学生、去鞭策学生、去激励学生。与学生相互平等友好相处,进一步化解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矛盾。教师应该在教学管理过程当中尽可能多地接触学生,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从而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管理工作。在班级管理中应该创建良好的积极向上的集体氛围,营造温暖和友爱的班级环境,让学生们能够在班级中感受到安全感、亲密感和归属感。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交往模式,更好地促进班级的规范化管理工作。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3.3弘扬爱国主义教育树立远大理想,促进标准化教育

在针对学生开展标准化管理工作过程当中,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于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而在此基础之上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让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深刻明白既要爱小家,也要爱大家的道理。要积极引导组织学生参加多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性活动。例如,保护环境、植树造林、关爱老年人进养老院等活动。通过学生亲身的体验克服埋怨、偏激、冒进等思想情绪,感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同时也能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能够让学生对祖国的发展树立起强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4制定标准化管理规章制度,促进教育制度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在学校开展标准化管理工作过程当中必须要通过多种方式方法结合学校的自身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建立规范化的规章制度,从而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标准化管理力度。使得相关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进一步克服在管理工作过程当中所出现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例如,学校可以通过制定本校学生的学生奖惩制度、学生学习生活常规、学生操行评定制度、文明班集体评审制度等有效落实学校的标准化管理工作。激励先进,约束学生中的不良行为,进而达到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心理习惯和学习习惯的目的。

3.5学校的标准化管理工作必须要充分发挥出教师的榜样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不仅要为人师表,同时还应该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到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要首先做到。教师要在其教学过程当中和生活中充分认识到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的作用。教师无论在何时何地所言所行都必须要符合教师的身份,切不可言行不一,否则会对学生的教学管理工作起到反作用。通过借助教师的榜样性作用,能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情况下紧跟学校的标准化管理工作,配合学校的标准化管理工作。

3.6学生的标准化管理工作要做好学生的操行评定

学校在开展标准化管理工作中要以能否做到相关规范中的各项要求,从而对学生的操行进行量化评定。操行不合格者,坚决不予评定“三好学生”和“优干”。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与家庭、社会、学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必须要通过这三者共同合力,充分发挥出育人功能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校的标准化管理工作。学校可以通过借鉴社会中正面的、积极的、向上的、正能量的事物影响学生,从而达到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合力,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标准化管理工作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在此基础之上还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为祖国培养出更加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现代化人才。

3.7不断优化和改善学生管理理念

各个学校在开展其学生管理过程当中必须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及时更新和优化教学管理理念,积极引入新的管理思想,融入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方法。同时,借助教育心理学的管理理念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与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学生管理模式。在原有的管理方式上进行进一步地调整和改革,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在管理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切不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管理的重心。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中不以“管住学生”作为最终的标准,而是应该为当代的学生提供更加自由化、安全化、多样化且丰富化的发展环境和平台。充分尊重学生在不同阶段中的心理状态以及其发展规律,并且在管理过程当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感兴趣的基础之上开展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不断自主探究独立思考,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将学生的综合发展作为其最终的培养目标,要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地尊重个体的不同以及团体的共性,将学生的管理工作从原有的被动管理方式逐步地引导向主动管理、自我管理的方向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学校管理工作模式仍然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学校领导层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同时借助教育心理学中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不断完善学生的管理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适合自身的学生管理发展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作者简介:陈刚(1979-),男,籍贯:江苏镇江,学历:本科,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参考文献:

[1]孙剑溪.基于教育心理学的学生管理模式探索研究[J].中外交流,2019,26(19):120.

[2]王长光.基于教育心理学的学生管理模式探索研究[J].读与写(教师),2019(6):209.

第4篇:标准化教育范文

关键词: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化;对策

一、从评估数据看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创建之成绩

福建省贯彻《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认真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强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强力推进教育公平,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义务教育普及水平、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比例、特殊教育每十万人口在校生数都多年保持全国领先水平。[1]

(一)学校管理水平总体较高,教育管理成效明显。2017年,573所申报小学自评平均分为96.7分,县评平均分为94.5分,市评平均分为93.3分,省级审核平均分为90.3分;281所申报初中自评平均分为97.2分,县评平均分为95.6分,市评平均分为92.9分,省级审核平均分为90.2分。无论小学,还是初中,从校评分、县评分到市评分、省评分,呈递减趋势,说明评估专家能层层把关和挤干水分,省级评分分别为90.3分和90.2分,比较符合福建省学校发展的实际水平,得到受检学校和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的一致认可。

(二)教师和学生得到较好的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从“管理职责”六项项目得分低于85%的学校数来看,其中,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平等对待每位学生等三个项目得分低于85%的学校数比较少,分别为25所、42所和54所,说明这三个方面做得很好。

(三)管理强项得分率都在95%以上,传统优势继续传承。从“具体管理要求”得分率来看,75个指标得分率排在前十位的依次是:C44更新补充教学设施97.7%、C5执行学籍管理规定97.63%、C12遵守学生守则97.63%、C43控制考试次数97.63%、C28教师管理制度97.28%、C2保障随迁子女入学97%、C11坚持立德树人96.55%、C35落实国家课程标准96.51%、C1免试就近入学96.3%、C68校务公开95.61%。这十个项目是“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的重点项目,也是常规管理项目,所有申报学校都做得比较出色。

二、从评估数据看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创建之问题

2017年评估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医务室人员、法律顾问配备不足,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管理、校园开放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欠缺,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不足,学生运动和艺术技能达不到要求,家长委员会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校长自主管理和民主办学尚待加强,农村学校管理比较粗放,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要进一步深化。

(一)教育治理能力有待提升。从“管理职责”六个项目得分低于85%的学校数来看,其中,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营造和谐安全环境等三个项目得分低于85%的学校数分别为132所、127所和98所,说明这三个方面存在问题较多。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是新时代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化的发展趋势,是学校管理走向法治与治理的重要保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让每个孩子享受有质量的教育是学校管理和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和不懈追求;构建学校安全管理体系、营造和谐安全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并享受美好学生生活的重要前提。

(二)区域发展不均衡。从各区市创建通过情况来看,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凸显,泉州、南平和龙岩等三个市的通过率高于省均水平(65.22%),平潭、福州、莆田、漳州、厦门、宁德、三明等七个市的通过率低于省均水平(三明和宁德接近省均水平),其中泉州通过率最高(84.03%)、平潭通过率最低(20%)。十个设区市对管理标准化学校创建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评估结果差异性较大。

(三)管理弱项得分率有待提高。从“具体管理要求”得分率来看,75个指标得分率排在后十位的依次是:C15心理健康教育71.41%、C51配置卫生室76.43%、C75开放文体设施78.69%、C36综合实践活动80.2%、C37实施校本课程81.01%、C72健全家委会制度81.17%、C40多种教学方式81.81%、C39实施校本作业82.82%、C71开展团队活动83.72%、C23掌握艺术技能84.8%。这十个方面是今后一段时间管理标准化学校建设的重点,要有针对性的措施增强规范性、减少随意性。

三、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创建之对策

学校要依据教育部新的《标准》和福建省的评估标准与办法,研究核心要义,把握精神实质,对照学校实际开展自评和创建工作,努力使强项更强、弱项不弱,突出抓好弱项和短板的整改工作,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办教育,通过制度化的管理手段达成学校的“育人”目标。

(一)关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1.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的必然要求。现代学校制度的建构与实施是学校管理走向法治与治理的重要保障。学校要依法办学、民主管理,制定并实施学校章程,落实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教代会作用,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加强学校党建工作,把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创造条件,让师生和家长参与学校治理,群策群力,在全社会营造支持义务教育发展的浓厚氛围。2.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德树人,继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质量观,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和教学资源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促进学生学习成效持续改善。[2]完善农村初中控辍保学责任制,依法采取有效措施劝辍学生返校复学,并做到“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积极参加全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根据反映的学业水平、课业负担、心理健康、均衡状况等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3.努力营造和谐安全环境。学校基础设施符合安全卫生要求,安全与健康管理制度和教育措施落实到位。着力建设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美丽校园、和谐校园,营造良好育人生态,让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发挥环境育人功能,打造积极向上的书香校园、墨香校园、文化校园。

(二)缩小地域差异,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1.通过率比较低的设区市要加大指导力度。全省十个设区市中,五个设区市通过率比较低,市、县教育局要提高思想认识,把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创建与评估作为发展素质教育、提升学校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来抓,创建指导与材料准备两手抓,要逐校指导、评估。指导学校更新教育理念、转变管理思想、凝聚师生共识、诊断存在问题、督促整改提升。自评报告要用事实说话、用数字说话、用佐证材料说话。2.帮扶农村学校提升管理水平。教育经费、教育资源向农村学校倾斜,适度稳定乡村生源。通过对口帮扶和城乡教师交流,推广使用信息化教育手段,补齐农村教育管理短板。将村完小和教学点纳入中心校统一考核,加强对其管理和教学业务指导和督导。

(三)坚持问题导向,正确开方下药。1.切实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卫生室建设。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营造心理健康氛围,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与个别指导结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心理营养,让每个学生拥有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以片区为单位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大教研组,定期开展心理辅导优质课评比、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论坛等活动。特别关注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孩子、学困生等群体的心理健康,针对性地做好辅导工作,提高心理素质和学习能力。卫生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制定严格的卫生室合格验收标准,加大卫生室的创建验收力度,逐校进行验收检查,硬件、软件、人员等方面达到标准。偏远地区可委托乡卫生院或村级卫生站完成卫生室的职能。不定期开展卫生工作专项督导,预防各种疾病,保证学生健康成长。2.大力开展综合实践和团队活动。统筹安排学校教育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外活动,与少年宫、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图书馆、展览馆、果园、农场、教育基地、旅游景点等单位联系,拓展校外实践基地,丰富学生社会实践内涵。教师指导社会实践列入工作量,纳入考核指标,记入人事档案,在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方面享受与其他教师的同等待遇。加大对社会实践经费的投入力度,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学年参加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少先队、共青团和学生会等组织机构健全、活动正常,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校事务管理,有效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展现青少年风采和时代风貌。组建各种兴趣小组和社团组织,开展各种比赛,活跃课外生活,全方位育人。学校要安排功能室、专用教室等为社团活动提供便利,统筹校园周边资源为学生社团活动服务,聘请优秀家长、专业人才为社团活动指导老师。设立社团活动专项经费,为社团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3.开发校本课程,实施校本作业。根据学生实际,立足学校和区域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如福州开设三坊七巷文化、船政文化,龙岩开设红色文化,莆田开设妈祖文化等课程,地域特色明显,学生比较喜欢。提升教师素养,鼓励教师开发校本课程,包括环境、能源、交通、电子、通信、建筑、生活创意、智能控制等,以不同教学策略实施不同模块教学。精心设计符合校情和学情的校本作业,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分层设置基础题、中档题和提高题,对应夯实基础、形成技能和培养能力三级层次,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采用书写、阅读、推理、记忆等方式拓宽校本作业类型和形式,减少无效劳动,杜绝照搬照抄和机械性重复作业。严控各学科作业总量,初中作业总量不超过1.5小时,规范校本作业批改。4.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点拨和引导,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教学氛围。坚持导放结合,体现出“开放”的特点,只有在“开放”的课堂中,学生才能主动地学习。尽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挥求知的主动性,学生大胆动手、动脑、动口,提高思维、操作、语言、观察等能力。完善教学手段现代化,激活学生思维,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直观、有效,使学生“亲其师”,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的是“推动力”而不是“压力”。5.培养学生艺术技能。将音乐、美术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和校长年度考核指标,建立完善艺术评价制度。学生广泛参与社团或兴趣小组,毕业生能掌握一门艺术技能。建立学校美育发展年度报告制度,将学校艺术课程开设、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等情况纳入平台统一管理。6.建立和谐的学校、家庭和社会关系。学校都应建立家长委员会,并推动建立年级、班级家长委员会,明确家长委员会的职责与任务,为和谐家校关系和师生关系做贡献。发挥家长的资源优势,为学生开展校外活动提供教育资源和志愿服务。开放学校体育馆、艺术馆、田径场、球场等文体设施,让社区群众共享政府公共资源,融洽学校与社区的关系。今后,在福建教育评估新模式的引领下,福建将继续以学生学习成效持续改善为导向,严格按照《标准》实施评估,有效服务政府治理、学校办学和社会评判,督促申报学校制定并落实“一校一案”,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重在建设,逐步形成“标准引领、管理规范、内涵发展、富有特色”义务教育学校发展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程晗.《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重点解读[J].人民教育,2014(22).

第5篇:标准化教育范文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标准化,外贸工作室

1引言

随着数字化经济发展,中国跨境电商保持高增长态势,“互联网+外贸”跨境电商人才缺口不断扩大。根据《商务英语专业国家教学》指导精神,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培养“能够从事商务翻译、进出口业务、跨境电子商务运营、涉外商务事务处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外贸新业态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必须坚持就业创业导向,对接行业企业岗位需求,满足外贸电商新业态对外贸人才的新型数字化办公技能要求标准。

2产教融合与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环节与有效途径。但调查研究显示,传统的实践教学存在“校内模拟实训不真实,校外企业实习难开展,企业顶岗实习缺效果,校企双方融合没意义”等问题。深度产教融合是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趋势。我们认为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外贸工作室”是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标准的一个有效实施平台。“经营性实训”是指通过引企入校、公司驻校的形式,将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与公司实际经营活动有机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吴思乐2016)。“外贸工作室”是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的一种方式或一个载体,是校企共建、真实经营的实习公司或业务部门,是由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在真实商务环境下进行真实外贸业务的一种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具有运营过程的真实性、主体身份的双重性、合作双方的共赢性等特点。

3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剑桥商务英语》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英语+商务”的跨学科综合技能课程,具有鲜明的职业性与实践性,旨在培养学生在涉外商务环境中运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深度产教融合大趋势中,商务英语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可以依托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外贸工作室”的真实外贸项目进行,在阿里巴巴、敦煌网等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推进课程“课堂演练”“仿真实训”和“社会实践”三个实践教学阶段。基于此理念,我校商务英语专业进行了多年的基于外贸工作室的《剑桥商务英语》等核心课程实践教学实证研究,并获得了一定的产教融合教学经验。

4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外贸工作

室运营情况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于2013年开始对经营性校内实训实践教学标准进行实证研究,创立外贸工作室(陆凯旋2014)。具体操作方式如下:每学期由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自主报名,由专业老师和企业导师考核,选拔30~50名“学生员工”加入项目。校方与多家珠三角小微型民营企业合作,以校内实训教室为办公场地,把各企业的外贸产品引入工作室,按照产品项目组开展外贸业务,由校内专业老师与企业经理共同担任项目经理。我校外贸工作室经过多年的运营实践,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产教融合,但在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与困难。

4.1教育化与企业化兼容困难

外贸工作室虽然具有教育功能与商业功能,但是相对稳定的教学计划与企业波动的经营需求往往会互相冲突。由于跨境电商业务存在时差,学生员工“上班”时间与上课时间冲突,时差导致的作息问题也影响学生的正常上课状态,企业运营模式与学习管理模式出现兼容困难的问题。

4.2“学生员工”稳定性难以保持

与外贸工作室合作的企业大多数是经营地方特色产品的小型厂家,这些民营企业处于成长期,往往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当企业短期利益驱动与学校长期教育目标出现冲突时,合作会被迫中止,学校必须寻求其他合作。另外,外贸工作室属于小规模“精英”模式,学生的参与比例与覆盖面较小,无法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实践学习需求。另外,由于学生毕业、中途退出等因素,学生团队存在新旧交替的流动问题,企业难以保持稳定的业务状态。

4.3双导师制度难以有效实施

企业人员缺乏教学与指导技巧与经验,学校教师缺乏商务实践经验,而且教学科研任务繁重,难以实现长期高度投入跨境电商业务指导工作。企业与学校双元导师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是保证外贸工作室长期健康运营的关键问题。

5多维联动激励机制

首先,构建以核心课程学分为切入点的多元评价弹性学分制度。在实习学分管理方面,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实施外贸业绩与《剑桥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实务》等核心课程成绩及学分互相转化的机制。教务处与外语学院进行联动,让多门核心课程的评价考核方式产生联动,从学校层面进行统筹管理(黄冬梅,王华2019)。另外,教学管理方式应该从培养职业人才的实际需要出发,灵活调整教学方式,通过学分替换、弹性学分、外贸业绩转化为学习积分、外贸业务提成等多元考核评价方法,建立校内部门联动的弹性学分激励机制,鼓励学生长期参与外贸工作室的外贸实践,保持学生员工团队的稳定性。第二,在“互联网+外贸”大时代背景下,跨境电商外贸平台操作能力是经贸类人才的核心能力,也是国际贸易专业群包括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所以,需要打破课程与专业壁垒,通过专业联动构建国际贸易专业群,共同建设基于跨境电商平台的“专业群外贸工作室”,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群创新实践教学平台,服务于经贸类各个专业各门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标准。第三,要构建学校与企业导师的共同培育、共享资源的校企联动人才激励机制。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导师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编写双元活页教材,制定评价标准,确立更完善的校企双元导师制度。学校与企业层面必须提供政策支持,建立学校和企业导师工作绩效互相认定、互相转化的校企联动人才激励机制,实现既分工明确又合作密切的校企融合一体化运作模式。

6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