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产业标准化发展途径

农产业标准化发展途径

1走农业产业标准化道路的优势

农业产业标准化是一个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对农业的经济、科学技术、经营活动进行统一的标准化管理的过程,它需要在前期根据发展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实施标准,以便日后的顺利推行。它的主要方式在于总结长久以来我们在农业种植经营方面的经验与优势,制定出统一的执行细则,普及给农民使用。它是对传统的农业发展现状进行技术性的改造,使其在科技力量的推动下,迅速地向现代农业转化的一种形式[1]。它以市场导向为标准,在追求经济效益的目的下,对农业的各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根据地域特色进行区域化的布局,形成种植、养殖、加工的一体化系统经营模式,使农业走上自主发展、科学发展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农业产业标准化是在原有的农业基础上和理论基础上将生产方式进行标准化处理,形成统一的、切实可行的、有执行力的标准,普及给农民使用。它的主要优势在于:

1.1尊重市场规律

我国在很早之前就以建立了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农业经济在向产业化转变的过程中,也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任何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这样才有可能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农村产业标准化的首要优势就是尊重这一市场规律,它根据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相应的制订了相关的生产方法,依据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季节进行了不同的协调与规范,指导农业生产者要将生产经营活动面向市场,使生产活动更具有方向性和目的性[2]。

1.2标准化生产经营,避免了农业生产活动的混乱状况

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中,绝大多数的农业生产者对于农业种植并没有独立且有效的计划,仅仅依靠长久以来形成的经验进行生产,如果某个种植户因为种植某种作物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必然会引起全部种植户的跟风效仿,而这样一窝蜂的生产经营活动,必然会直接导致该种植物市场价格的下调,经济效益低下,最后遭受损失的还是农户自身。在实行标准化生产经营以后,农民按照自身情况进行生产活动,还能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避免了以往农业生产活动中混乱状况。

1.3结合经验与实际,重视科技力量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几千年的农业发展变迁中,农业生产者大多数凭借经验来进行生产活动,虽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性,但是在当下社会经济发展如此迅速的情况下,仅仅依靠经验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是非常不科学的,农业标准化重视科学生产和科学发展概念,在给农业生产者普及大量的科学生产技术的前提下,让他们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和生产经验进行生产活动。

2农村产业标准化发展的策略研究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的农村产业标准化取得了初步了发展,但由于宣传不到位、传统意识根深蒂固、监督缺位等问题,农村产业标准化的推行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我们应该根据现实情况,调整策略,切实的在农村执行产业标准化,为农业生产者带来实际经济效益。笔者认为,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做起:

2.1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农户思想

由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在我国的影响依然广泛,因此,大多数农业生产者并不了解农村产业标准化对于自身发展的影响,而以往的宣传形式太过单一,宣传力度小,并未起到什么实际作用。相关负责人首先要转变宣传思路,告别以往仅仅依靠纸质媒体的单一宣传方式,灵活的结合电台、电视台甚至是网络等多种媒体,加大宣传的力度。其次,宣传内容也应该根据宣传对象的特点进行改变,由于农业生产者知识水平普遍低下,所以要转变以往生硬的概念宣传的方式,换之以收益宣传,将农村产业标准化所能够为农户带来的实际利益通俗易懂、准确无误的表现给农户,吸引他们的关注,引发他们的兴趣,从而促使他们转变思想,加入到农村产业标准化的队伍中[3]。

2.2努力做好监督工作,避免政策失效

在推行农业产业标准化的过程中,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推动其顺利执行,但是由于缺乏监督,相当多的政策法规并没有切实的贯彻下去,因此,地方政府要加强对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力度。从长远来看,对于市场和企业的监督,不仅有利于农户强化自身有关产业标准化的意识,还对市场与企业自身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2.3优化标准化收益,保证农户积极性

农业产业标准化的重中之重就是要为农户带来比以往传统生产过程中更为显著的经济收益,因此,政府要以这个目的为主导,一方面强化各项标准的执行力度,另一方面,倡导积极的购买趋势,鼓励市场优先采购农村产业标准化产品,保障农民能够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保障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3结语

农业产业标准化有利于保障了农业生产者的切身利益,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因此各地方政府应该灵活运用各种宣传形式,加大监督力度,最大化的优化经济收益,推动农村产业标准化的顺利推行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