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病人档案管理范文

病人档案管理全文(5篇)

病人档案管理

第1篇:病人档案管理范文

[关键词]精神病病历档案管理;利用;服务;素质培养

我院现已办院40多年,是一所开放床位550张,年门诊量达8.2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精神病人达4000多人次的综合性医院。多年来,已积累了大量的精神病病历档案,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管理工作也迈进了新的方向。本文就此进行浅议,通过更新理念、强化科学管理、健全制度和创新服务等多项措施来提高医院精神病病历档案的管理工作,对于充分发挥精神病病历的效用、降低精神病发病率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更新精神病病历档案管理理念

随着社会发展,精神病病历档案将大量用于医疗、科研、教学、保险、纠纷及司法案件等方面,顺应新形势下的变化,大量的病历档案应由传统的“手工编录”变成现代化的“电子编录”,由“被动的归档”变成“主动的开发利用”。作为精神病病历档案管理人员需在工作中必须树立不断向前探索、创新的学习精神,才能使医院精神病病历档案管理再上新台阶,并充分发挥精神病病历档案的潜在作用。

二、实现精神病病历的科学管理与利用

(一)确保精神病病历的质量

设立与医院相适应的精神病病历管理体制,为医院和社会提供良好的精神病病历信息服务。成立医疗护理病历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配备质量管理小组,把病历书写质量作为科室质量控制的重要的一环,完善院科二级质控网络结构,层层把关,医院与病区主任、病区主任与医护人员签订质量保证责任书,通过医师、护士长、病区主任三级质量评定手段。每月召开一次例会,研究存在问题的病历,听取大家意见,及时给予修订,杜绝问题病历。以规范门诊、病房业务管理促进精神病病历档案建设,为精神病专科医院的发展起到很好的医学诊治辅助作用和积极意义,为举证倒置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时有效提高了医疗纠纷举证能力。在维护患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也保护着医疗机构及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

(二)健全精神病病历的归档及借阅制度

1.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工作精神病病历的归档历经医、患、护等多个环节,为保持精神病病历的完整性及回收的及时性,我院实行了《管理责任制》,做到谁出错谁负责,与各业务科室做好协调工作,并及时与病区出入院病人进行登记,核对追收,做到病历无丢失,在第一时间整理、编码、分类、电脑信息收入、归档上架。

2.制定精神病病历档案借阅制度及严谨的复印流程所有借阅均需办理借阅登记手续。复印流程:复印申请人持有关证明材料在医院科填写“病历复印申请表”→医务科受理申请表有关证明材料后进行指示→病案室根据指示在复印申请人在场的情况下复印病历,复印资料经申请人核对无误后由病历管理人员在病历复印件上加盖病历复印专用章,病历复印申请表经双方签名后跟随病历归档保管。如住院患者及家属需申请复印病历时,同样由医务科受理后,病区指定人员将所需病历资料送到病案室,复印病历后,病历资料由病区指定人员带回病区,杜绝患者及家属带走病历。

(三)加大医院档案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现代化电子管理模式

医院病历档案用房小,现行的纸质病历保存分散。由于病历内容多,书写强度大,造成书写随意性大,字迹潦草,内容也不够完整;而且手工装订、储存、检索操作繁琐,工作量大,效率低。如果能加以运用物理归档、逻辑归档等电子病历归档的高级形式去记录有关病人的健康和医护情况,并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与辅助检查系统将各科室的信息汇集在一起。不仅可以减少病历中的文字内容含糊、缺页、漏项等问题,并有利于检索使用,迅速调用各种诊疗信息,为临床、教学、科研提供大量的集成资料。让医生随时随地了解并提取病人相关信息,快速全面了解病人病情,制定治疗计划,提高医生自身业务水平。因此,只有采用电子病历与纸质病历档案同步归档的方法,才能使医院实现“从管病到管人,从管医疗到管健康”的转变,真正实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为精神病病历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四)加强服务方式的创新

精神病病历管理人员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的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增加主动服务意识。掌握好单位的各项医疗工作需求,积极参与到单位的医疗事业发展中去,主动把档案送上门,更好地发挥病历档案应有的效益,使精神病病历信息更全面地为医院、为社会服务。

三、切实加强精神病病历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

精神病病历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归根到底要依靠人来推动。因此,要实现精神病病历档案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则应不断提高精神病病历档案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因此,加强精神病病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基础知识、档案法的学习,努力提高其理论知识和档案意识。通过岗位培训,提高在职医院精神病病历档案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切实加强精神病病历档案管理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能熟练掌握扫描、编目、标引、建立数据库、网络检索及光盘检索等知识,熟悉各种信息系统软件和网络工具,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图、文、音一体化的信息服务等。同时,鼓励档案管理人员利用业务时间参加各种继续教育课程的学习,如计算机课程培训、归档文件整理等,以实现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从而充分发挥医院档案工作的重要作用。

四、结语

对于具有特殊性质的精神病专科医院,对病人的病历更需要高效、及时的记录,而且需要加强管理,使其更好发挥病历档案的作用,为病人的治疗和解决医患争议提供最直接、有力的证据。同时也推动医院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医院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隋丽珍.创新医院档案管理模式,提高医院档案管理的有效性[J].祖国•教育版,2014.

[2]盛成俊.精神病专科医院病历档案建设浅见[J].兰台世界:上半月,2006.

第2篇:病人档案管理范文

一、信息化时代医院档案管理改革目标

1档案信息存储实现数字化

医院档案类型复杂,包含患者的医疗病历档案、医院人事档案、药品档案、设备采购与使用档案等[1]。仅患者的医疗病历档案就包括检测数据、图像档案等多种类型。信息化时代下,应该将上述提及到的数据信息、图像信息,以及音频、视频类的信息等档案内容全部都转变为数字化的信息数据,将其保存在硬盘、光盘以及云盘等存储设备之中,实现档案信息存储数字化。档案信息存储数字化管理将扩大信息存储的容量,缩小信息存储的空间,减少信息存储工作所需人力,并使信息存储更安全可靠,保存的时限也会更长。

2档案信息利用实现自动化

医院档案信息利用较为频繁,尤其是患者的病历档案,医生经常会根据工作的需要,不定时地调阅档案信息。除此之外,医生为病人开药、办理住院手续、申请相关检查时,如果没有信息技术与平台的协助,会花费更多的时间,效率较低。信息化时代下,上述提及的各项工作都需要存储于档案之中,都应该借助信息技术来实现自动化。档案信息实现自动化,可以大大节省档案信息的调阅时间,可以不受档案备份数量的限制,也可以使档案的调阅不受地点的限制,档案信息也可以在各类设备之间自动传送与使用,促进了无纸化管理目标的实现。

3档案信息价值挖掘效益化

医院档案信息中患者医疗病历档案数量多,在医院就医、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患病及治病情况的信息都会被涵盖其中,形成了大数据库。信息化背景下,大数据技术被应用于档案信息管理之中。那么,就应该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挖掘出档案信息中的潜在价值,通过海量信息数据分析,提取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与改革的重要依据,从而使档案信息的潜在价值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必须要将档案信息价值挖掘效益化作为档案管理的改革目标之一。

4档案管理功能不断完善

档案管理功能主要包括采集、移交接收、归档、存储、借阅、使用以及编研等。档案管理工作借助于信息化手段来实现,需要依赖于档案平台的功能,也依赖于医院整个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医院要想通过信息技术与平台实现档案管理的数字化、自动化,就必须将传统档案管理功能都涵盖于信息档案管理平台之中,并且随着社会与医院自身对档案管理工作要求的不断提升,档案管理功能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完善的档案管理功能应该贯穿于档案的全部生命周期,既要保证医院内部对档案的使用,也要借助互联网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查阅与使用服务。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医院档案管理始终处于持续完善阶段,始终致力于更全面、高效、实用功能的实现。

二、信息化时代医院档案管理改革路径探析

1树立档案管理“大信息”观念

信息化时代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树立“大信息”观。所谓“大信息”观是指管理人员要充分意识到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不仅意味着档案信息管理手段、方法要实现信息化,还要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再造档案信息管理流程,转变档案信息收集与输送通道,升级档案管理信息机制,整合医院内部档案信息资源,在提升医院工作效率、效益的同时,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促使档案管理为医院的经营与发展提供服务与助力。树立档案管理“大信息”观,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档案管理信息化助力医院发展。档案信息化管理是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它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与平台,促进医院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有效运用,从而促进医院经营目标的实现,使医院在适合的成本投入下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因此,医院在档案管理信息化改革方面,不应该将思路与路径简单地局限于档案存储介质的改变和档案信息利用方式的转变,而是基于信息化时代里信息技术深刻变革工作方式的视角,从信息发展、信息利用、信息价值的角度来分析档案管理的目标与方向。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必须使档案管理工作产生新的生产力,以适应医疗服务系统的信息化改革步伐。符合信息化社会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预期,能够对企业信息资源的共享、管理效率的提升以及管理成本的降低产生积极的作用。第二,档案管理与信息技术融合创新。档案管理信息化并非是简单地使用信息技术与平台实现档案管理的相关功能。在“大信息”观的引导下,医院应该秉承创新发展的理念,融合档案管理与信息技术,将信息管理系统与医院传统管理模式进行碰撞,使信息技术理念与医院经营思维产生交织,使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素养发展引领管理理念发展,促进医院档案管理体系的升级,对医院原有的治理结构变革产生积极的影响,使档案信息化管理成为医院管理创新的窗口,促使医院的管理部门重新审视医院管理文化、理念、制度以及组织结构的设定。因此,档案管理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的重要价值不仅体现在对档案管理工作现状的改变,还体现在对医院经营发展的整体带动。

2构建档案管理“全网络”体系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实现自动化就必须要保证档案信息收集、调阅、使用的各个环节实现档案信息畅通传送与无缝对接。因此,医院必须要构建档案管理“全网络”体系。档案管理“全网络”体系以信息技术网络为载体、平台、工具,实现“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能实现档案管理功能”。“全网络”体系的构建需要打通档案管理环路中的“痛点”,保证所有档案信息都以数字化形式呈现,使管理流程实现自动化,各项功能得到不断完善。具体工作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切入:第一,实现业务流程优化与重组。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方向决定医院应该构建全面的信息网络管理系统,需要将原本处于相对分裂状态下的各个业务环节有机地整合起来,构建起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最棘手、最重要的就是病人医疗信息的存储,从门诊就医到检查取药,从住院治疗到手术等环节,都必须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使档案管理模式变得更加人性化,使档案信息的获取与使用流程更加趋于合理化。这样既可以为患者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也可以使医院花费极小的资源成本,获得较大的收益。业务流程优化与重组,不仅可以使信息网络遍及医院的各个科室与部门,还要满足各个单位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促使医院的门诊、住院、药房、检查、住院、病区护理等业务得到优化,促进档案管理“全网络”体系的构建[2]。第二,实现档案信息的内外应用。档案信息的重要价值不仅体现在医院可以随时随地使用与开发,还体现在能够满足病人的信息获取需求。就病人医疗档案信息而言,医院内部的高效利用是最基本的目标,还应该以此为基础实现相关信息的外部调阅。例如,病人就医以后,希望可以查到就医时间、医院为其开的药品名称、每次检查的结果等,病人可以在医院内部的网络利用内部的信息平台管理查看调阅这些信息,病人也可以通过医院管理App或者是微信小程序等查看,以便在离院后就医问药,了解自身的病情。档案信息的内外应用需要对信息进行分类处理,要以信息安全为前提,注意对重要信息进行保密。

3组建档案信息“再开发”团队

信息化时代里,医院档案管理应该充分挖掘档案信息的潜在价值,通过“再开发”使档案信息产生更大的效益[3]。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产生更大价值已经成为信息管理改革的重要方向。医院的信息数量庞杂,看似无序无关的信息之中,隐藏着区域内人们卫生健康的重要指标与相关内容。如果能够运用大数据技术对信息进行深入的开发与利用,必然会使医院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价值更加突显,也会促进区域内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因此,组建档案信息“再开发”团队,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组建档案信息分析专业团队。档案信息分析团队需要档案管理系统具备数据统计与预警功能。例如,春、冬季节是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节,经常会出现流感集中爆发。在此阶段,相同或相似病症的病人数量会猛增。管理系统通过就诊人员药品领取以及住院情况的相关信息数据分析了解到这一情况,发出流感大爆发预警信息。医院的信息分析团队在预警信息的提示下,进一步调阅相关数据,整理出流感的类型、周期、特点以及治疗方案,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也可以形成科普推广文章在医院的公众号上,为人们保护自身的身体健康提供有效的借鉴。第二,组建档案信息利用专业团队。信息利用是指从信息中提取出有价值的内容后,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进行使用。大量的临床信息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宝贵数据。在科研引领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医院工作人员应该秉承更主动、更积极的态度去开发利用档案信息,以档案信息数据分析、开发与利用为基石,形成具有较强研究水平的学术成果,将档案信息的被动应用转变为主动开发,使海量数据不仅存储于硬盘、云盘之中,还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4推行档案管理“全生命”周期

档案管理工作主要由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编目与检索、统计、编辑与研究、利用八个环节组成[4]。档案管理工作的八个环节形成了档案的全生命管理周期。在信息化时代里,档案管理“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意味着档案管理工作的“源头”可靠全面,档案整理过程规范有序,档案鉴定高效准确,档案保管安全严谨,档案编目与检索快捷高效,档案统计、档案的编研以及利用服务能够产生综合效益。因此,“全生命”周期需要各个环节都被纳入信息管理系统之中,使功能实现优化,并可以不断进行调整升级。第一,优化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医院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由业务应用系统和后台配置系统两部分组成。其中业务应用系统应该涵盖档案接收、档案管理、档案利用以及档案处置四项功能。信息化改革目标要求管理系统在档案接收功能模式下,实现档案编目、入库归档等多项工作的自动化。档案管理功能模块需要实现档案交接、在线阅读、档案盘点等工作的高效化目标。档案利用模块要保证检索利用、借阅等相关信息的留存备用。档案处置模块则要保证档案鉴定、审批、销毁等工作的规范化。后台配置系统,需要提供档案审批、借阅、鉴定等多个模板,提供档案的自动性保护,还应该保证档案分类、编号以及维护等功能可以得到实现。只有实现了上述提及的各项功能,医院档案管理才能实现信息化改革目标。第二,创建档案管理动态升级机制。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要基于信息技术来完成,就必然会伴随着信息技术而不断升级调整。因此,医院的档案管理系统需要留下可以动态升级的配置。信息管理系统的动态升级是围绕医院的战略目标发展以及业务流程优化开展的,整个过程是设计、选型、构建、检验与应用的循环动态过程,是管理者在前瞻性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数字化、动态化管理体系。信息化时代里,医院档案信息管理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进行改革,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国家不断出台的数字化信息改革方面的相关文件也证明了档案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了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医院应该以国家信息化高度发展与大力推动为契机,不断推动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共享,保证信息安全,发挥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促进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健康、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海红.大数据时代医院档案数据管理研究[J].山西档案,2019(06):86-92.

[2]刘静,耿逸云,王伟佳.基于信息化建设在医院档案管理中重要性的分析[J].黑龙江档案,2021(04):220-221.

[3]傅雪梅.大数据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探索[J].兰台内外,2021(19):7-9.

第3篇:病人档案管理范文

关键词:新形势;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一、现阶段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一)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医院如果想要在自身发展中进行良好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就一定要重视信息局域网的建设以发展,只有保障各个病室之间进行互联网链接,才能够真正地实现病人信息的共享以及传输,才能够在病人再次看病的时候准确无误地查询到病人以往的病史和相关信息,帮助医生了解病人状况,做出正确判断,正确使用相应药物进行治疗[1-2]。但是就现阶段许多医院在实际的发展中,只是单独地注重自身医疗水平的提升等,并没有过多地关注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即使拥有充足的资金,这也就导致医院在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无法有效提升医院的医疗效率和水平,导致整个医院在发展中缺乏基础和动力。

(二)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缺少严格的监管制度现阶段医院在发展中了解到了病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其在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并没有制定相应完善的管理制度,即使拥有管理制度,管理制度中的相关内容也不符合实际的发展要求,导致医院现阶段很多档案信息在格式、内容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别,相关格式参差不齐。伴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以及社会的发展,医院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档案信息填写以及格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医院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

(三)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缺乏相应人才的支撑医院在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缺乏专业人员的支撑,现阶段医院在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相应的工作人员年龄普遍提升,这些工作人员在专业知识、水平以及技能方面都较低,而且对信息化技术并不是十分熟悉[3]。除此以外,这些工作人员工作经验也不是很丰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导致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不能与时俱进。

二、医院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路径

(一)有效提升医院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完善现阶段医院在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大致是使用两种方式记录以及保存,分别是:纸质以及照片两种,但是这两种管理方式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档案管理的效率以及质量,并不利于档案的管理。在以往的档案管理过程中,医院都是使用实体的形式进行档案的管理工作,但是这种方式会导致档案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丢失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院进行档案管理的难度。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新时期的发展中,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应该与时俱进,提升自身对计算机软件的使用频率,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各种基础设施进行不断地完善以及建设,这样能够帮助医院整理、总结、保管大量的病患信息,降低档案纸质形式的储存,有效降低档案丢失的概率,提升医院档案管理的水平。

(二)制定科学以及合理的档案管理制度医院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有一套完善、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作为支撑,同时医院也应该对自身的工作人员进行新思想以及新观念的输入,保障工作人员在思想以及意识方面能够与时俱进,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热情,为病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医院在进行档案管理制度制定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以及发展要求,结合社会发展情况等,综合考虑制定档案管理制度,对于以往传统的档案管理制度一定要进行批判式沿用,改掉工作人员传统的档案管理思维模式,加强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意识以及操作水平,并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这样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档案管理工作,为病患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三)加大对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化培训的力度在医院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现阶段时展的要求来看,档案管理人员应该熟练掌握相应的信息化操作方式以及手段,对现有的档案进行高效的存储以及管理。就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来看,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具有较高的信息化知识以及技能,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以及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为病人提供服务,但是很多工作人员的水平并不能满足现阶段时展的要求,这就要求医院在发展中,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技能以及知识培训,保障档案管理人员熟练掌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技巧,知晓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分清楚工作的轻重缓急,对档案管理的各项操作了然于胸,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档案管理人员各方面水平满足现阶段发展要求、档案管理要求,为病患提供优质的服务。

三、医院大力创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路径

(一)对自身各部门之间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及利用根据现阶段医院发展中需要进行的档案管理相关内容来看,其主要的工作就是对档案的相关资料进行整合以及管理[4]。医院现阶段的档案管理工作其实可以与医院的信息内容进行有效的合并,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对医院以往的病例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除此以外,对不同类型的档案进行分类以及管理。为此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档案的载体、内容等方面的不同对其进行管理。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应该对医院的人事档案、财务信息、病例内容等进行整合,并将相关内容输送到计算机中。在以往的发展中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一般是人员与内容管理进行结合,但是在现阶段发展中却是信息内容与档案室进行结合,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省医院发展中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医院在发展中对档案进行有效的整合能够不断提升自身拥有的资源,将各个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以及热情进行充分的调动,不断完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

(二)促进档案管理信息化模式的一体化建设就现阶段实际的发展状况以及要求来看,医院在发展中如果想要对现有的档案管理模式以及制度进行完善,有效约束档案信息的调取、处理以及查看,防止档案信息出现外泄等问题,就一定要促进档案管理信息化模式的一体化建设。医院在制定档案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比如说:以往档案的格式、内容、档案后续的填写以及补充等,在进行计算机网络登记的时候,应该建立档案管理人员登陆的账号以及密码,实现一人一个账号,这样就能够提升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监督效率。除此以外,医院还应该制定相应的信息丢失查询系统,如果档案管理人员在查询或者是录入过程中不小心删除档案信息,就可以通过这一系统进行查找和恢复。通过上述内容我们能够知道:在现阶段发展中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以及质量,但是医院在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所以医院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促进医院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亦君.刍议现代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15):144.

[2]汪箭.浅议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办公室业务,2018(5):44.

[3]王海燕.医院档案管理中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及价值[J].山西农经,2018(2):111.

第4篇:病人档案管理范文

1.医院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信息产生价值的关键在于共享。导致信息不能够共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组织内部的管理体制问题。如果部门之间缺乏流畅的沟通机制,不能很好实现一体化,就会使得信息无法在部门之间顺畅地流动。而目前许多医院恰恰存在这种现象。虽然各个科室都同处于一个医院内部,但是各个科室之间界限分明,存在明显的缝隙,在工作中无法实现连接。这直接表现在医院各个科室的资料各自存档管理,没有统一的管理网络和管理模式,存在档案材料缺失、混乱,或形成不规范材料的现象,无法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大大影响了医院档案的开发利用。要实现医院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使医院档案部门更好地服务于各个部门,就必须要求消除各个科室之间的界限,改变科室与科室之间独占信息的局面。

2.信息化的建设意识较为薄弱

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模式早已深入人心,影响非常深远,这就导致了很多医院领导层满足于现状,并不重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另外,档案管理人员也缺乏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未能提出相关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些都对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阻碍。

3.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在医院人才培养中,只重视医疗技术人员素质的培养,并没有把档案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继续教育纳入计划和要求。档案工作队伍存在着专业知识老化、知识面窄、知识结构不合理、缺少高层次的档案专业人才等问题。许多档案人员的管理水平停留在传统的经验上,思想观念和管理水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缺乏创新和活力,这些情况已严重阻碍了档案事业的发展。

4.档案管理信息化存在安全隐患

医院档案管理部门和外界畅通的联系,是档案信息资源实现共享的前提,是医院管理工作与病人获得良好服务的需要。因此,工作人员和病人都能自由的使用档案管理系统进行查询,并进行相关信息的获取。这样一来,档案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有可能会受到电脑黑客与计算机病毒的入侵,从而导致档案信息甚至系统被破坏。

二、解决档案管理工作问题的对策

1.改革管理体制

信息产生价值的关键在于共享。导致信息不能够共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组织内部的管理体制问题。如果部门之间缺乏流畅的沟通机制,不能很好实现一体化,就会使得信息无法在部门之间顺畅地流动。而目前许多医院恰恰存在这种现象。虽然各个科室都同处于一个医院内部,但是各个科室之间相对独立,界限分明,存在明显的缝隙,在工作中无法实现连接。这给档案信息的收集与编研造成障碍。因此,必须淡化科室的概念,消除医院科室之间的界限,改变各自为政的局面,加强横向联系,从封闭式、分散型走向开放式,形成网络化、一体化,实现“无缝隙”管理。这样才有利于医院各个部门的信息能及时汇集到档案管理部门。同时,要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信息化设备。根据实际条件,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为档案管理工作配备较先进的技术设备,促使档案管理逐步从传统的手工、经验管理向现代化的科学管理迈进。

2.提高医院档案管理与服务的意识

医院作为社会公众服务性行业,面向社会公众信息资源,实现社会公众个性化需求,通过良好周到的档案服务,使档案管理由传统落后的人工管理转变为信息化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档案业务服务理念,全面积极提高档案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服务性,构建科学合理的档案服务体系,树立以医院为整体的档案服务意识,做到与时俱进,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科学档案管理的创新发展要求。

3.重视档案信息安全的管理和防护

第5篇:病人档案管理范文

(一)内容医保档案首先是涉猎范围广泛,它是面向城镇、农村所有居民、社会组织而建立的,医保在社会五险中是辐射范围最广的一种,涉及人员也是数量最多的。除此外,医保档案的内容也比较复杂,要求内容真实有效,在档案管理中会对内容进行严格审查,医保档案当前的组成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其一,医保档案管理人员收集的资料;其二,医疗机构保管的医保诊疗凭据;其三,社保机构保存的医保人员资料;其四,享受医保的病人保存的就诊记录和凭据[1]。构建完善的医保制度需要将四方面内容捏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管理工程。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机制改革的持续推进,我国的医保政策也在有序的推进,医疗保障机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建立健全更完善的医保体制更是民心所向。但是由于医保人数的急剧增多,医保档案管理制度逐渐凸显滞后性,存在医保信息不健全、医保档案不完整、医保档案管理服务效率不高等现象,影响医疗发展步伐。

(二)医保档案管理制度要点1.医疗机构要对医疗保险档案进行统一收集和整合与管理对档案的书写、记录、归档程序做出明确和标准规范,做到科学归档、完整归档、排列有序。对于档案的借出要加强登记管理,确保医保档案有借有还,消除医保档案的遗失、损坏现象。2.顺应时代特色,创建电子档案信息技术时代,对于医保档案管理也要顺应时展的要求,借助信息技术创建电子档案,相对来说,电子档案比纸质文档更容易保存、借阅和归档,而且电子档案存储空间大,对物理条件要求较低,容易转移、调阅和检索。电子档案管理也能减少档案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实现档案管理的智能化、数字化。3.构建规范标准的管理制度首先,根据医疗保险事业的发展现状,明确医保档案信息的数据收集范围,明确数据收集的方式、内容、类别和渠道,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安排工作人员对医保档案进行针对性管理和分类,提高医保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其次,对医疗保险发展进行创建管理制度,如最新出台的医疗保险政策、文件以及医院的医疗保险最新成果、进展等,对这些文件资料进行保管,梳理医疗机构医疗保险管理的脉络,积累原始文件和资料。最后,确定文件上交制度,对于需要上交的医院各类医保档案明确上交制度,确保医保档案上交不遗漏,也可以将医保档案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结合起来,对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行为和效率进行评价考核,提高医保档案管理的效率,推动档案管理部门工作高效。

二、加强医院医保档案制度管理

(一)增强管理意识,完善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完善,要做到意识先行。医院档案管理人员首先要认识到医疗保险对于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加强针对医保档案的真实性、安全性保障机制创建,在工作中强化思想觉悟,将医保档案管理工作做好,促使医保档案的工作能够便捷、有序进行。其次,在意识的引导下,档案工作人员要了解医保档案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了解医保工作的最新进展,并结合医院档案管理要求,构建全新的完善的医保档案管理机制,加强档案管理岗位责任意识和道德修养,掌握相关的医学、法律知识,严格尊遵守医保档案管理制度,工作中大胆创新,敢于突破和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2]。

(二)规范档案管理工作流程制定医保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将医疗保险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分类、归档等工作纳入到统一的工作程序中,并划分相关工作岗位上的责任,建立健全责任工作制,将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任务进行细分,落实到各自分管的科室和岗位上。同时对不同科室的档案管理工作提出明确具体要求,确保新档案和业务经办的档案能无缝对接。优化业务档案的归档流程,让业务档案归档工作完善清晰,顺畅移交。

(三)健全医保档案工作制度对文件档案的收集、整理、接受和归档等相关制度以及借阅移交、销毁制度等做出明确规定,将档案的收集、整合与归档等工作进一步明确化和规范化。一是可以设置专属档案管理库房,并对库房的物理条件提出明确要求,包括气温、防火、防盗和防生物危害等。二是使用密集架。将各科室的标准期限的专业性档纸质文档、电子档案和图表等卷宗,使用密集架归档管理,保存医保档案的历史记录,增强档案之间的衔接性。三是做好医保档案文件的收集整理工作,要执行统一科学的分类方法,依照险种、年度和业务的划分,确保真实有效的医保档案收集齐全,并进行分类管理和排列。

(四)加强医保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实现信息共享档案的主要价值在于利用,为相关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因此医院医保档案管理要顺应时展要求,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是必然趋势,也是提高档案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利用医院内部网络建立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对新信息、新政策进行网络和电子邮件发送服务,医院职工可以就院内网络进行联机公共目录查阅,或者借助光盘、硬盘等进行检索和下载。同时通过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开展档案信息咨询服务,为不同用户,包括医院职工、病人、管理结构人员提供定向的信息咨询服务。现代信息技术为医保档案的数据挖掘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借助计算机对档案信息进行深层次开发,创建二次、三次信息,提高医保档案的利用价值,实现档案服务的高质量、针对性和高效性[3]。

(五)加强档案信息技术人才建设档案信息化是医保档案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信息和网络技术在医保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更能挖掘和开发医保档案的利用价值。而信息化管理也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档案工作人员不仅需要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熟知医保政策,更要掌握相关的档案学、信息传播学和管理学知识。医院为加强医保档案管理工作,也要积极主动加强档案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聘用有技术、有知识的新型档案信息技术人员,扩充档案管理队伍,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对档案工作人员加强岗位培训和考核。医保档案的管理关系到病人、医院和保险机构的多方面利益,而医保档案的完善管理需要高端技术和科学的管理制度相结合。医院通过健全的管理机制,对医院医保档案进行有针对性、安全高效的管理,不仅能为患者提供方便,更能推动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升级。

参考文献:

[1]刘素敏.浅谈医院医保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饮食保健,2019,6(17):277-278.

[2]张晶.如何做好医院医保档案管理[J].赤子,2018,(34):17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