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船舶优化设计范文

船舶优化设计全文(5篇)

船舶优化设计

第1篇:船舶优化设计范文

关键词:船舶;焊接工艺;优化设计

在当下的船舶修造中,焊接是其中的关键技术,而且,焊接的总工时和成本各占船体建造的总工时和成本的30%~40%,焊接的质量更是反映船体修造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传统焊接工艺存在着焊接效率低、焊接易变形且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等问题[1-3]。因此,研究开发机械化、自动化的高效焊接技术,不仅使企业提高船舶修造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建造成本、缩短周期,而且也是实现船舶现代化技术进步新的增长点。

1船舶焊接工艺的要求分析

针对传统焊接工艺的焊接效率低、焊接易变形且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等问题。并参考其他船舶焊接工艺的设计,探析出一种船舶建造中的高效焊接工艺[4-6],具体要求如下。1)技术方面。尽可能基于已有焊接工艺和研究成果来确保本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2)操作方面。充分考虑工作场环境的复杂程度,并结合人机操作的感受,将个人体验与实时检测相结合,实现人机操作最优化。3)经济方面。确定合理方案及分配装置相关可靠性能指标,通过人性化设计,来保障结构的安全性。

2船舶焊接工艺的原理分析

依据现在船舶焊接的各种技术参数要求[7-9],设计出一种船舶建造中的高效焊接工艺,以实现建立高效、节能、环保的现代船舶高效焊接技术的目标,焊接流程方案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中,选择需焊接位置,先采用刨边机和碳弧气刨来制备坡口,其中碳弧气刨压缩空气的工作压力不得高于0.8MPa。制备好坡口后,在焊接前,要仔细检查坡口的尺寸以及所需要装配的质量是否符合船舶焊接等级的有关要求。如果坡口尺寸及装配质量不合格,则重新利用刨边机和碳弧气刨来制备坡口。如果坡口尺寸及装配质量合格,则需要对制备好的坡口进行有效的清理,在坡口内部以及坡口边缘两侧各35mm内的正反面与端面除去挂渣及碳刨残留的积碳、水渍、油污、铁锈。如果未清理好上述杂质,则再次进行清理,清理合格后,接下来进行焊接工作,在拼板区则采用双丝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电弧焊(MAG)焊接技术。在小组装区则是在CO2气体保护作用下,采用自动角焊或半自动角焊来焊接小构件和T型构件,在船体纵骨制造处则采用装焊一体化的纵骨安装焊接技术。最后采用大合龙工艺,在甲板和双层底的内底板对接缝,采用CO2陶质衬垫焊打底,埋弧自动焊盖面,在船体首部和尾部等线型变化较大部位,采用CO2气体保护焊进行焊接;在密闭和狭小空间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接方法;大合龙缝的焊接应先焊总段或分段之间的壳板对接缝,再焊其结构间的对接焊缝,然后焊其结构与壳板的角焊缝;先焊立角焊,后焊平角焊;手工焊时,对较长的焊缝应采用分中对称分段退焊法;大合龙焊缝装配报检合格后,须在20h内进行焊接。

3船舶焊接工艺的试验分析

测试船舶在焊接的过程中,参照焊机操作数据判断焊接过程以及焊接的结果是否效率高、质量好。测量并记录焊接电流、实时电流、焊接速度和气体流量等数据。图2为焊接电流与实时电流的变化曲线图,图3为实时电流与气体流量的关系,图4为焊接电流与气体流量的关系,图5为焊接速度和气体流量的关系。由图2知,船舶在焊接过程中,选择钨极直径2~4mm时,记录测量的焊接电流和实时电流数据。考虑到焊机的使用年限、显示数值与实际数值存在误差、焊条直径的大小、焊缝在空间的位置以及其他媒介的影响,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整个船舶焊接过程正常。通常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大电流,借以提高生产效率。由图3知,在焊接过程中,板厚1~3mm时,记录测量的实时电流和气体流量的数据,通常根据实时电流的大小、焊接位置以及焊接所处的环境等因素,来选择保护气流量的大小。在实时电流处于85~180A之间时,气体流量在5~10L/min范围内,焊接过程正常。由图4知,在焊接过程中,瓦嘴径4~7mm时,记录焊接电流和气体流量的数据。根据焊接的应用理论及安全生产,在焊接电流85~180A的工作范围时,气体流量均应在5~10L/min区间,所以焊接过程正常。由图5知,在焊接过程中,焊接电流85~180A的工作范围内,焊接速度越快,气体流量越大,测量记录的气体流量数据均在5~10L/min范围内,焊接过程正常。

4结束语

本文从焊接工艺所要求的质量出发,对焊接工艺的设计方案、焊接流程进行了论证,并分析检测数据,发现焊接试验结果均在参数范围内,得出本套焊接工艺不仅焊接效率高,而且可以很好地控制焊接变形,大大缩减了焊接成本。本文在考虑如何减少检测时间,改善设备的智能化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启友.船舶焊接结构的残余应力与变形仿真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17(20):25-27.

[2]曹阳.大型散货船的船体结构焊接工艺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8(4):86-88.

[3]张宏.高效焊接在船舶管系制造中的发展及应用[J].科学与财富,2017(7):28-29.

[4]王凯.现代船舶焊接技术[J].数码世界,2017(1):98-99.

[5]裴大茗,任帅,景旭文,等.基于模糊规则推理的船舶焊接工艺规划[J].电焊机,2016,46(5):63-66.

[6]邓欣,贾晓亮,吴松林.船舶焊接工艺知识管理技术研究[J].中国材料科技与设备,2011(3):72-75.

[7]胡民政,袁志璎,徐东.船舶焊接工艺智能设计与可视化物量统计系统研发及应用[C].第十二届全国内河船舶与航运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造船工程学会,2012.

[8]章正.船舶大型结构件机器人焊接关键技术研究[D].镇江:江苏科技大学,北京:中国造船工程学会,2010.

第2篇:船舶优化设计范文

关键词:搭跳工作;创新;优化;船台船坞周期

引言

搭跳工作改进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提高合拢工作的效率,即效率第一,而且是随着现场的实际需求而变化的,当现场在精度很差、合拢速度很慢的时候,钢管跳就完全能满足需求,随着合拢速度和精度大幅提高,钢管跳不能满足现场需求,出现了等跳的情况,而栈桥式搭跳的形式大幅减少了等跳的情况,栈桥式搭跳从最开始实施,到现在已经6年,分段质量、合拢精控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栈桥式搭跳成为了合拢进度的瓶颈。本文首先罗列目前搭跳的情况,同时针对各个区域搭跳形式的改进提出一些建议。南京船台和江苏金陵船坞,不管什么船型,舱内的搭跳都一样,区别主要是在外板区域,本文分开讨论南京船台和江苏金陵坞内合拢的各种类型船头的搭跳形式。

1外板区域

1.1南京船台

1)南京船台目前不管是散货船、滚装船、集装箱船等船型的搭跳方式,都大相径庭,艏部、机舱和艉部区域采用栈桥式搭跳,货舱采用挂笼高墩相结合的形式,详见图1。2)改进建议外板位置的改进主要是高架车的使用,全部或大部取消栈桥式搭跳。南京船台的布置相对紧凑,以下诸多原因导致高架车在船台大规模施工困难较多:①船台间距较小,刨去舷侧的高墩,剩下的宽度非常窄,而且总有一舷离门吊轨道非常近,吊车和高架车的交叉工作安全隐患较大,南京金陵船厂也发生了吊车撞倒高架车的事故。舷侧较低位置处,可以考虑用升降小车来代替高墩,这样可以有效增加船台间空间,如图1所示的形式,但是需要将舷侧位置清理的比较干净,否则会影响小车前后行走;②船台艏部空间尚可,摆放的焊机设备等杂物较少,然而艉部较多,而且因为大多数上船的设备都是从艉部上,还有轴系舵系的施工,需要大量的配套设备,所以艉部区域高架车较难施展;③目前合拢的精度还没有到分段落位——烧焊卡马——贴衬垫——电焊的程度,还是存在不少的配缝、余量修割,甚至部分开调甚至挖换的问题,如果使用高架车,施工效率较低;④高架车数量较少,在合拢的时候,至少一舷需要一台高架车,而且需要占用相对较长的时间,全部使用高架车目前情况看数量不足。

1.2江苏金陵船坞

1)散货船和集装箱船:外板没有使用小票,艏艉区域采用高架车,货舱中间采用挂笼+高墩的形式。滚装船:机舱及艉部也做了一部分的栈桥式跳。货舱区域,需要分情况讨论,像6700系列船和15500系列船,在上边舱和下边舱对接缝位置用了一排栈桥跳,但是12000系列船中间横缝位置没做栈桥跳。2)改进建议:全船外板全部取消,艏部线型较大的位置,栈桥式搭跳效率也不算高,对于货舱平直位置,外板施工量不大,相对较大的焊缝打磨的工作可以通过改进焊接方式,比如横向自动焊,或者在内部施焊。

2货舱内部

2.1散货船货舱内部区域

1)波壁位置,立缝采用钢管跳,烧焊SP05小票在波壁上,配合SH15工装件用于拉靠钢管跳。波壁横缝让开中间立缝,剩下位置采用栈桥式,减少钢管跳。2)货舱舷侧区域:采用夹具式栈桥搭跳。仅在合拢缝位置借助T型材,使用SCL1+BK01+SS01的形式做栈桥式搭跳,没有烧焊工装件。3)货舱上下边舱合拢缝:下边舱合拢缝采用钢管跳,上边舱采用挂跳SP05+SH15。4)机舱前壁:采用栈桥式搭跳。5)舱围位置:采用栈桥式搭跳。6)上边舱内部:目前压载舱和油舱满跳,用于合拢口施工,甲板反底及部分外板反口油漆修补,卫生清扫等。7)改进建议:上边舱三角舱内,现在的问题是除了合拢口以外的位置,依然有很大的破损,其中很多都是不规范施工,比如合拢舱围的时候,用来拉靠用的卡马烧在甲板上,如果距离能够控制在2500mm以内的范围内,距离斜坡板高度为2000mm以内,可以站在斜坡板上修补反口油漆破损,基本上可以取消非合拢口位置的跳,大大减少舱内搭跳。如果能够将舱围预制在分段上,可以更好地提高分段预制率,减少后期油漆修补,舱口围一圈的跳也可以取消,较少搭跳量。货舱内改进的重点在高架车的使用,目前高架车只能在整舱统喷出新的才能用,那个时候货舱里面基本没有碍事的焊机、垃圾斗、电焊割刀皮带等碍事的东西,方便高架车使用,在目前的货舱施工中,上述东西摆放相对随意,且数量比较多,高架车本身也比较庞大,在舱内使用存在困难,如果能够规范货舱内物品摆放,空出高架车使用空间,可以大大减少搭跳量。但是依然有一个高架车数量不足的问题,每个货舱一台,且占用时间较长,目前数量严重不足[1]。

2.2集装箱船

跟散货船相比,集装箱船货舱内的合拢缝比较平直,各个位置的搭跳形式如下:1)边舱内纵壁位置和水密横壁位置:立缝目前采用挂笼的形式。2)单肋位的横壁位置和非水密横壁通道位置:在靠近边舱的角焊缝采用钢管跳的形式。3)改进建议:①内纵壁的吊马批除,现在是在吊马下方烧焊小票用来拆卸扣,而且由于边舱上的舱围是分段预装,这个小票只是用来拆卸扣,但是如果货舱内能够采用高架车配合,可以省去这个位置的小票,由于集装箱船的货舱空间并不算大[2],而且焊机和垃圾斗等设备总是需要,所以如果货舱内要使用高架车,对于各种设备的摆放会要求较高,且对于高架车数量要求也较高。②横舱壁位置舱围顶板上面的栏杆保护设置,目前2种方式:第一种是使用插座小票,但是使用这个工装件会增加后期批除打磨的工作;第二种是在舱围位置使用夹具等形式,夹在导轨位置。

2.3滚装船

目前的货舱内搭跳形式,由于滚装船的货舱接近封闭区域,工装件的进出比较困难,搭跳工装件的量越少越好,所以一般仅搭设合拢缝和其他需要施工的位置,由于层高问题,6700系列和3800系列都是3000mm以内的层高,12000系列和15500系列的层高跨度较大,从3000mm到8500mm,采用井字架和移动平台。改进建议:对于搭跳本身,该方案是目前实践下来比较好的方案,但是搭跳以外,比如增加中合拢的数量;更好地控制甲板的变形,减少校正工作,从而减少油漆修补工作;优化预舾装率,尽可能地分段预装或者中合拢安装,总的来说是减少甲板反口的工作量,以减少搭跳工作,为缩短船台周期提高可能性。

3结语

南京金陵船厂从2011年开始引入栈桥式搭跳,大大地减少了搭跳的工作量,效果有目共睹,但是在后续的使用中,根据对外调研,设计思考、现场反馈等,我们逐步优化搭跳图纸,改变现场的搭跳习惯,同时随着南京金陵船厂施工需求的变化,搭跳也在不断地更新迭代中。目前在推进外板无栈桥的工作,进一步减少外板焊装件的数量,更多地使用高架车,这也是南京金陵船厂精控进一步提高、现场施工习惯的逐步改变、工艺工法的提升等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厂的搭跳工作将领跑业界。由此可见,生产设计中应将工装搭跳相关内容加入,因此在设计前期加以重视,具体通过以下几方面:①分段划分时应考虑搭跳形式,尽量减少因搭跳原因破坏油漆;②提高搭跳小票形式;③以船体结构为依托,将搭跳小票布置在图纸中,减少现场漏装;④工艺要求。采用创新新式的搭跳方式,可以大量减少跳板、脚手架的使用数量,节省脚手架架设、拆除时所需的工时,同时减少物量运输、装卸和存储场地,并且对现场设备管理和人员施工提供了更大的方便性和操作空间;从而降低船舶建造成本,实现“降本增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欧阳杰,沈朝晖.45000t集装箱滚装船结构设计[J].船舶与海洋工程,2017,33(01):1-4+53.

第3篇:船舶优化设计范文

关键词:文化传播;历史街区;便携;多功能;包袋设计

引言

传播是文化发展的源动力,文化只有通过传播才能不断被受众认知、理解、接受并认同,并以此成为一个相对区域内共有的价值观。[1]传统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区域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构成要素之一。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有效的文化传播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趋势。文章重点从情感体验与文化传播的角度探寻历史街区旅游包袋设计的多元化功能和多样化使用方式,尝试为历史街区的地域文化传播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达到传播历史街区文化、丰富游客情感体验的目的。[2]

一、历史街区旅游现状与优化路径

我国现阶段旅游业兴盛,同时,蓬勃发展的旅游业为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正所谓“旅游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地域文化的差异性”[3],作为区域文化缩影的历史街区便成了游客旅游的最佳选择目的地之一。但是,旅游业兴盛的背后也应看到,游客对历史街区的旅游参观仍然处于浅层体验,预期的认知和实际获得感之间产生较为明显的落差。基于对历史街区文化体验与传播的研究,笔者采用行为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以苏州平江路历史街区为样本,对旅游现状和文化认知程度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与分析数据得出亟需提升的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文化体验的接口与渠道有待加强。对于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很多游客的关注点多集中在平江路的主路商业区,对该街区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鲜有了解,甚至一些很有价值的传统文化尚未提供可供认知与了解的渠道。“走马观花”式的游览很难留下深刻回忆,更难以产生文化共鸣。借助于问卷的方式对平江路159名游客进行调研,收集数据分析得知:受访的159名游客中,42.77%的游客希望能通过平江路之行“增长知识和阅历”。但是,45.28%的游客表示“没有便捷渠道深入了解平江路”;51.57%的游客最后的旅游感受为“走马观花”;关于是否愿意再次游览该地区的话题中,33.96%的游客表示“视情况而定”。可见,有一定数量的游客对平江路缺乏文化认同与深度体验,以致于53.46%的游客游览结束后表示仍然“不太了解苏州平江路历史街区”。可见,文化体验渠道的缺失或不明确严重影响文化传播的效果。

(二)购物携带的体验度有待改善。笔者对三家商店的159名游客进行两小时的随机调研与行为分析,整理后的数据显示:购买商品的游客中女性占67.92%,其中80后占65.41%。通过数据得出该年龄阶段的女性为主要购买群体,并具备较强的购买力。随机调研的游客中,选择自助游的游客占68%。自助游的游客可以自由安排时间,便有更多的机会选择购物与休闲。但是,在旅游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中,23.27%的游客表示“购买的东西携带不方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工具,旅游过程中因为导航、拍照、通话等种种原因不能解放双手,而使购物后的携带问题成为普遍现象,进而影响旅游过程中的情感愉悦与文化体验。

(三)文化体验的地域差异性有待提升。人文资源丰富的历史街区在区域文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所具有的相对全面和独特的地域文化属性是吸引游客的首要因素。[4]对苏州平江路游客调研的结果显示,关于游客“不想购买纪念品的原因”,84.27%的游客认为是“千篇一律、司空见惯”、“没有文化特色”;关于苏州平江路特色文化的再创作,74.84%的游客更期望“原汁原味的文化特色体现”。可见,历史街区的同质化现象在游客的心理预期与文化传播之间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包袋在人们生活中具有很明确的实用属性,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旅游过程中扮有重要的角色。通过包袋设计改进并部分解决以上三方面问题具有显而易见的可行性。1.通过对包袋使用功能的多元化设计,扩展文化认知渠道,引导游客对历史街区深度体验。2.通过包袋使用方式的有效设计,使游客解放双手,获得更好的旅游购物体验。3.通过以包袋为载体的历史街区文化符号的设计介入,借助游客的移动,增加文化曝光度,进而能够更好地传播街区文化。

二、包袋设计的方法

优良的包袋需要有科学的设计方法,文章中的包袋设计方法以功能实现为根本,以良好体验为追求,以情感认同为核心,以实现有效的文化传播为目的。

(一)功能实现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人们对精神方面的诉求比重越来越大,旅游逐渐成为常态化,跨地域旅游成为游客的出行关注热点。平江路地处江南苏州,游客来自海内外不同地区,由于气候的原因,游客在旅行过程中穿脱外套均为常见现象,因此造成了游客的负担;苏州平江路丰富的特色物品也会吸引游客购买,此类物品的携带,同样会给游客带来一定的负担,无法真正解放双手。可见,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购买或携带的物品具有临时性和不确定性,灵活易用的收纳形式便成为这一环境中游客的需求。包袱皮是东方国家古代特有的一种包装形式,是“用来包裹物品的布”,以丝绸或棉织物为面料,可以随意包裹除液体之外任何形状的物品。[5]文章借用包袱皮的形式进行旅游地包袋设计,不仅可以实现“纳物”的功能,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包袱皮式包袋具有自由灵活、折叠不占空间的特点,可以根据物品的大小、形状的不同和游客的爱好选择不同的使用方式,自由灵活,能够满足游客旅游过程中多样化的使用需求。笔者根据不同的折叠方法和平江路游客的具体情况,整理了九种打结方法,如图1。为了方便游客参考使用并不影响外观效果,九种使用方式的图示装饰于包袱皮的内侧,游客可以根据需求,按照图例所示,自助打结使用,解放双手,满足便携的需要。通过自助式打结,体验传统的收纳形式,也有助于提升游客的正向情感。包袱皮包袋也不仅局限于纳物的单一用途,还可以根据游客的需求将其变换为“襁褓”、“披肩”、“野餐布”等物品,操作简便易行,实现功能的多元性与形式的丰富度。

(二)追求体验在解决纳物功能的同时,为了更好地实现地域文化传播与良好的体验感,笔者设计开发一款配套微信小程序“伴游”。借助于包袱皮包袋上的二维码,通过公众号小程序的互动提供公益宣传和专业解说,带给游客更轻松的人文体验,如图2。“伴游”作为一款微信旅游小程序,将该二维码印在包袱布的一角,游客在使用包袱布的同时,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伴游”公众号,目的是让旅游者利用手机自己主动游览周边景点并了解其中文化。根据游客需求,“伴游”具有导航、文化解读、语言、平台交流、特色店铺推荐等功能。平江路历史街区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众多的窄巷深宅分布于街区的不同位置,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散布其中,无疑给游客的参观带来一定的困难,通过“伴游”的“导航”版块,游客可以比较便捷地找到著名的巷桥、非遗展示点及著名店铺的路线及简介,并且可以通过语言翻译及语音导航,满足不同游客的导览需求。借此功能,解决游客盲目游走的问题,让每个游客带着自己的“虚拟私人导游”旅行,了解更多当地文化、丰富旅游的体验、认知文化的内涵。

(三)情感认同设计不仅要重视功能与实用性,还需要关注使用者的文化情感认同。[6]因此,将包袱皮的形式应用于旅游地包袋设计,既要满足游客盛放物体、便携的功能,还要能够通过对包袱皮装饰图案的创新设计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服务于当地文化的传播,进而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情感体验。苏绣,作为一项优秀的民族传统手工技艺,是平江路的特色文化形式,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笔者在对苏州平江路的调研问卷中关于“您认为代表苏州平江路历史街区的产品是什么”的问卷中,近一半的游客选择了“苏绣”。可见,苏绣可以作为苏州的一个地域文化符号应用于包袋设计中。作为平江路的文化特色,苏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各种装饰的一种形式,可以很巧妙地转换成包袱皮的形式。笔者采用棉布作为平江路包袱的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手感柔软,便于打结,刺绣效果优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是中国传统图案的重要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苏州刺绣常用的图案“金玉满堂”如图3(a),以江南常见花朵玉兰花为主要元素,玉兰花白如玉,香气似兰,盛开时,花瓣绽向四方,有很好的观赏性。该图案丰富饱满、精美华丽,但不够简练。如图3(b)所示,本课题提取玉兰花的元素,延续传统图案吉祥寓意和平衡构图的前提下,顺应现代人们对简约的审美诉求,借鉴中国画的意境重新构图,以极简的构图和恬淡的写意图案设计,用于包袱皮的图案装饰,在传承文化的同时,兼具时尚美感。同时,将图3(C)“伴游”二维码巧妙地替代国画中的印章,形成图3(d)的效果,符合大众审美,明显但不突兀。

(四)有效传播有效传播是文化遗产介入当代社会的主要途径。旅游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双向扩散性和转移性。旅游者的移动能够促使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相互影响。[7]因此,一定程度上,旅游活动能够有效地进行文化传播和交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包袱式包袋作为一种便携式的容器,能够很好地与“游客”这种移动的媒介结合,既能通过多功能的设计满足游客的使用需求,又能通过文化的参与和旅游者的移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包袱皮包袋的使用方式灵活多变,甚至在不使用的情况下游客可以带回装裱成为一幅装饰画,如图4,画面的二维码还能带领游客虚拟游览平江路,感受平江路的文化,真正达到文化的跨地域有效传播[8]。

三、包袋设计的验证

优化游客的体验感可以有效促进文化传播。深度、系统的包袋设计对文化传播有重要作用。笔者通过本能层面、行为层面与反思层面对包袋设计的方法进行简要验证,如图5。

(一)本能层面注视、声音和感受等生理特征在本能层面起主导作用。形状和造型、图案和色彩、材料的肌理、重量和生理的触觉等,都从直接情感反映方面对本能层次的设计产生影响。[9]平江路包袋设计通过对地域特色文化的表达,从形式、图案、质感等方面引导游客达成情感认同。进而让其选择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关于苏州平江路特色文化的再创作,您更喜欢的方式是什么?”的问卷中,大部分的游客选择“原汁原味的文化特色体现”,一半左右的游客希望“带有苏绣”。可见,带有深度伴游功能的采用苏绣装饰的多样化包袱皮式包袋的设计,有助于提升游客的文化体验,有效促进历史街区的文化传播。

(二)行为层面功能、易用性、易理解性和感受,是行为层次设计的四个重要因素。优秀的行为层次设计应该始终以人为本,专注于人的需求,服务于了解和满足真正使用产品的人。[10]平江路包袋设计通过包袋使用方式的多样化设计,满足游客携带方便的需求。传统的旅游方式,在信息获取方面属于被动接受的情况,游客在游览结束往往还会出现“并不了解旅游地”的情况。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伴游”微信小程序,智能小导游的角色能够让游客更加主动选择想要了解的内容,使游客与旅游地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更好地深层次了解街区文化。在对平江路历史街区的调研中,关于“如果有一款可以导航且能够深度解说平江路历史街区的微信小程序,您会选择吗?”70%以上的游客表示会选择。表明游客有较好的体验感,历史街区的文化因此得到有效传播。

(三)反思层面反思层次设计与文化、信息以及产品的内涵和功用息息相关。从一个人角度来说,这是关于事物的内涵、某件东西引起的感想和记忆。[11]平江路包袋设计借助苏绣工艺的使用和吉祥图案的设计,促使人们憧憬美好生活并深度认知苏绣文化。“伴游”微信小程序的深度解说,引导游客更为轻松自主地体验平江路,使其对平江路文化留有美好的印象和更深层次的认知进而达到文化认同。结论随着民众对于文化精致旅游体验的需求日益旺盛,历史文化街区的情感体验与文化传播越来越受到民众与旅游管理部门的重视。但由于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日益多元化,包袋已不再是单纯的物质载体。随着信息革命改变生活方式,更多的可能性使得包袋在未来的生活中也许会重新被定义。多功能包袋的设计除了实用功能之外,在适应现代人生活方式、文化体验、情感认同的过程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蕾.新媒体环境下的地方文化的传播[J].济南:青年记者,2017(08):72-73.

[2]郝珊,朱华.基于寄畅园文化的创意产品设计研究[J].设计,2018(01):100-101.

[3]谭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的选择与控制[J].昆明:生态经济,2011(02):132-137.

[4]吴兆奇.地域文化视觉符号下岭南手信包装设计探讨[J].设计,2018(01):17-18.

[5]李芳.从包袱皮谈日本设计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杭州:丝绸,2015,52(12):48-53.

[6]于楠.巴蜀文化在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中的审美价值[J].重庆:包装工程,2018,39(20):323-327.

[7]田蕴,王真.体验经济下旅游产品的交互设计应用研究[J].设计,2019,32(16):123-125.

[8]孟磊.城市文化品牌设计中非遗的价值认知与重构[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9(03):121-128.

[9]郭志强.传统文化意蕴在包装设计中的表现方式[J].包装工程.2018,39(24):103-109.

[10]唐纳德·A·诺曼著,何笑梅欧秋杏译.设计心理学3:情感设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第4篇:船舶优化设计范文

众所周知,人们对社会的诸多感知80%通过视觉来传达,眼睛能让人欣赏并感知各种事物。特别是目前,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对精神层面的享受也有了更强烈的需求。因此旅游业的发展如雨后春笋顺势而发,让人们在工作学习之余舒缓心情、陶冶情操、交流感情,是人们对精神需求的集中体现。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文化也成为诸多文化体系之一,供学者研究。概念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概念,“旅游文化主要是指旅游活动过程中所体现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感性形象状貌以及与此相关的人际关系特征和心理反映特征。总的来说,是因旅游活动而引起的一种文化现象。”旅游文化文化是一个整体概念,是多种物质融合并提炼出精神层面的东西。因此旅游文化也必须是多种文化要素在旅游活动的相互碰撞中产生力量。在形成旅游文化的诸多要素中,游客始终起着主导作用,是旅游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核心,而其它要素则构成旅游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其他作用。良好旅游文化的体现,必须对旅游地旅游资源的优势进行挖掘,为游客营造一个舒适、有文化内涵的旅游环境,一个景点、一个指路牌,都可以较好地反映出文化。当然在其中对旅游文化最好的体现就是以实物呈现给游客的旅游纪念品。因为旅游纪念品是旅游地的各种文化状态的挖掘和体现,也是文化传播的载体。

二、旅游纪念品设计在文化传播中的意义

促使人文精神内涵渗透人文精神体现的是对人的尊重,关心人需要什么,追求什么。“现代设计的核心思想就是确立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强调设计的目的是人而非产品。因为设计的受益者是人,如果忽略了人在商品社会中对设计的影响力的话,现代设计作品会成为无根之木。”旅游纪念品蕴藏着一定的文化观念和文化价值,包含着当地的地域文化、生态文化、历史文化,这些文化价值和文化观念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因此,旅游纪念品的设计要来源于生活,立足于文化,而不能盲目追求“高大上”,失掉了设计的本质,也不能刻意迎合某一市场需求对泸州旅游纪念品进行设计,必须了解泸州人的生活状态和城市特点。以人文历史为切入点,寻找泸州的特色街或城市景点进行设计。比如商业的代表“白塔商业圈”、夜市文化的代表“大北街”、休闲文化的代表“百子图广场”等。也可以把泸州的土地产、特色小吃进行梳理,提炼视觉形象,做成一套名为“印象泸州”的挂历,这也是对城市旅游推广的好方法。上述旅游纪念品设计形象鲜明突出、地域性明显、同时又包含了人文因素和历史情结。促使历史文化内涵交融旅游纪念品作为旅游文化传播的载体,里面必然蕴含着旅游地的历史,这样的旅游纪念品才会让人爱不释手,在把玩中加深对旅游地的印象,同时旅游者会互相赠送纪念品,在这种情感传播中各地的历史文化潜移默化地得到了渗透,不同地方历史文化的交融有利于社会的良性发展。在泸州名酒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中可以把泸州老窖国宝窖池的酿酒流程设计成精美的图文并茂的纪念册或明信片,因为享誉全球的泸州老窖“1573”便是从国宝窖池中酿出来的,只闻其香,不解其史,难免美中不足。如果让游客在品尝美酒的同时了解佳酿的历史,更有利于美名远扬,也能与周边城市的同类型旅游产品中凸显自己的特色。促使旅游者人文素质的提高旅游者是整个旅游市场的核心,设计师要根据景区的文化特色和游客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游客喜欢的纪念品同时优秀的旅游纪念品设计会唤起游客的情感,引起游客的兴趣,最终影响游客的选择。当前各地的旅游纪念品市场纪念品质量参差不齐,很多游客在选择中会更多地考虑价格等问题,而忽略了纪念品本身潜在的价值。这种现象对设计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设计出能打动游客的作品让他们把更多的目光放在纪念品独特的价值上,这就要求设计师必须从生活中取素材,从社会、自然中获得设计灵感纪念品市场的繁荣会带给旅游者更多的选择,正是这种选择行为指导旅游者重新阅读和认识旅游纪念品,从而了解旅游地的各种文化,丰富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增加与之相关的知识。让人在愉悦地欣赏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同时,也促使自己得到了进步和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有人说“艺术无国界”,也有人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语言是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形成设计特色的关键。合理运用民族语言会产生独特的文化魅力。今天的中国日新月异,悠久的历史、古老的建筑、优美的自然风光、纯朴的人文风情以及多种民族文化交融的社会面貌让世界游客为之倾倒。每年到中国的游客络绎不绝,他们在欣赏美景留下足迹的同时也带走了各种旅游纪念品以作纪念。外国在纪念品的选择上他们特别注重纪念品民族性和文化特色,我们认为一些极其普通的东西在他们眼中往往被视为珍宝。因此设计师们思考的最佳设计应该是把民族特色和世界元素有效融合,这里的融合一是指对古老的中国元素的传承与创新,另外也是指对西方设计精髓合理的“拿来”而非机械模仿。通过精心设计的旅游纪念品可以让中国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中国。这就是传播的力量。泸州油纸伞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就有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其被誉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中央电视台曾专题采访报道,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传承性。泸州油纸伞具有400多年的油纸伞生产制作历史,制作工艺特殊,伞骨选用蜀南竹海等地海拔800米以上的深山老楠竹,并经防霉、防蛀等工序处理,伞面选用拉力强的特制手工绵纸,在上面手工精绘泸州的各大美景或风俗人情,最后伞面上会刷上绿色环保的特制熟桐油,经久耐用,生态环保。油纸伞极具中国民族文化特色,就象戴望舒诗里描写的一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眼前仿佛浮现出“穿着旗袍撑着油纸伞丁香般的姑娘”的画面,把民族风情演绎得荡气回肠。

三、结语

第5篇:船舶优化设计范文

关键词:实践基地;新闻传播;地方院校

一、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在新闻传播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新闻传播教育的本质要求。新闻传播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新闻理念、新闻意识,更要培养学生新闻实践能力和素养。这就决定了新闻传播教育教学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除了课堂教学之外,一定还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就必然需要实践基地作为支撑,让学生有一个锻炼和实习场所。通过实习实训一来可以发现现有专业教学的问题,为创新找到突破口。二来通过实习实训也能够让学生知道如何就业,应该有哪些知识准备、心理准备和经验准备。对于社会而言,许多专业自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产价值。但专业学生进入学校之后,其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也要有所提升。发挥专业所长,适应社会发展,将所学知识用于社会价值的创造,这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尝试。因此,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对于学生未来迅速进入角色、适应社会、发挥特长有直接可观的价值,这也是新闻传播教育的本质要求。(二)对接行业人才需求。当下电子产业的不断发展,媒介融合成为新媒体时代的最大特色。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这一变革,其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已无法满足当下新媒体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因此,高校必须要改变“重视理论,轻视实践”的传统教学观念与方法,积极培养学生的全媒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实践教学基地的优化建设也是对接行业人才需求的重要保障。新闻传播教育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教师仅有理论教学是不够的,这样培训出来的学生就是不合格的产品。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十分必要。(三)加强学生的自我认知。新闻传播行业涉及领域较多、关系较为复杂,对于尚无工作经验的专业学生来说,参与实习实践活动是他们接触行业的途径。但实习基地是否成熟,他们在实习场所的表现、感受却直接影响他们对本专业及行业的认同感,即对专业的价值理念的接受、认可和践行。因此,实习基地对专业学生而言不只是一个接受锻炼的场所,更是磨练心智、心理形成的地方。在实践期间,大多数专业学生会认清现实,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适应就业市场的要求以及自身发展条件,在有效时间内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为以后的就业做铺垫和提供参考。可以说,专业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走出理论课堂,走向实践应用,是完成从理论迈向现实的第一步。专业学生实习完成后,加深了对当前严峻的社会就业形势的认识,了解了社会的需要,认知自我、准确定位,又是一次认识的提升。

二、地方院校新闻传播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存在问题

建设专业的实践基地,探索实践基地运行管理模式,是高校响应报告,强化内涵建设的重要举措。目前国内地方院校的新闻专业大多是由原来的文学院或中文系分离而来,不少教师并非新闻专业科班出身而属于“半路出家”转行而来,办学规律把握不准,办学基础尤其是实践基础十分薄弱。专业建设中,对于实训平台类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缺乏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进一步影响教学效果。(一)实践基地建设不能紧跟行业发展。我国早一批地方院校的新闻传播专业大都是在本世纪初创办,最初大多还都依托中文专业。虽说十几年的发展地方院校新闻传播专业已经联系建立多个专业实践基地,但很多还都停留在传统媒体,尤其是电台电视台居多,新媒体实践基地少之又少。同时,媒介融合对于新闻传播专业的人才需求已经不是简单地停留在新闻制作层面。伴随着群众意识的提高,对于新闻的真假以及价值的辨识能力也是对现在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一个新要求。这就要求在进行新闻制作的时候专业人员能够提前辨识好新闻的可信程度并从中提炼出有用的信息,用简洁凝练的方式传递给群众。但是现在的大部分实践基地指导学生实践的模式依旧比较单一,甚至很多还都停留在只管招收不管教授的层面。(二)实践基地建设没有特色。目前的新闻院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往往不止一个,有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主持等多个专业。但作为同一个学科方向,很多院系为了学科建设,往往会把几个专业的人才方案、师资培养、实验室建设往一块儿凑,以提升办学实力,扩大社会知名度。因此在建立实践基地的时候难免陷入误区。比如但凡是媒体,不管是否符合专业特点,赶紧收入旗下谈合作让其成为专业实践基地。不管是哪个专业,只要涉及实践,把学生都往媒体塞。甚至有些新闻院校专业培养方向早都调整为新媒体,但实践基地却依然还只是十几年前建立的传统媒体。实践基地既没有专业针对性,也不能满足学生实践需求。(三)实践基地不能满足学生实践要求。目前,地方院校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实践普遍存在三大问题:第一,新媒体大力发展,但学生在新媒体实践平台较少;第二,受到整个就业形势影响,其他专业学生如法律、经济等在新闻传播领域竞争实践机会;第三,新闻院校也会建立各种类型的实训基地,但存在流于形式、不注重实效的现象。同时,目前大多数实训基地某种程度是学校为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主动向单位寻求合作,尚未从满足行业对实用型人才需要的角度来认识和开展校企合作。一些单位出于自身利益,没有把接待实习生作为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看,视接待实习生为负担,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实训基地让学生从事简单的工作,有些与专业完全脱节,甚至有不少实践基地采取“放羊”形式,这些都成为学生实践中的问题,影响实践效果。

三、新闻传播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如何实现优化

地方院校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受其地区性、专业壁垒等因素影响,在确定实践教学基地时,必须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实际的社会需求,建立并完善整个教学基地,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实践效果。(一)建立融合型实践基地。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实践基地建设应紧跟形势,积极探索与不断创新发展。首先,在建立实践基地方面,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专业培养方向建立对口的实习、实训点。比如新闻学、新媒体等专业,除了传统的媒体实践基地,还应增设网络及新媒体传播业务的相关单位。而广告学、传播学除了广告公司,还应建立营销公司、策划公司、传媒公司等实训基地。其次,在实践基地的业务考察方面,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学生最好能在实习单位学习并锻炼有关网络新闻采编、网站创意与设计、网络营销、新媒体内容策划与制作、融合新闻的采编与制作等方面的内容,这样才能适应当下融媒体行业发展的大趋势。融合型新闻实践教学的理念是,打破传统新闻业务之间的界限和壁垒,引入全媒体思维与互联网思维,使学生在内容的创意、策划、采制、、互动的全过程中感受新媒体时代新闻业务的整合性特征,使新闻操作技能得到全方位的提升。(二)一般性实践与针对性实践相结合。对于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来说,首先需要具备一般性的新闻实践能力,即新闻实务、传播实务、编辑制作等能力,这是他们日后在新闻传播工作中必备的操作技能。另外,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学生还需在某一方面具有专长,才能在未来的就业过程中脱颖而出。换句话说,实践基地的特长培养十分重要。例如,一个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实践技能基础上,在写作方面尤为突出,在实习单位积累了多部作品,那么他在日后的就业竞争中就比其他学生更胜一筹。因此,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有关实习单位的业务范围考察一方面应重视一般性实践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还要看实习单位是否能提供更多具有针对性的实践项目、实践工作,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特长,选择性地参与其中,发展自身在某一方面的专长。(三)扩大建设、加强管理。受到区域限制,地方院校教学资源往往有限。因此一方面学校对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应加大投入,扩大建设,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将实践延伸至省外。另一方面,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实习点大多比较分散,实习时间较长,加强管理是一种重要的手段,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校内实训基地要有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实训基地的环境卫生,落实每一门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的安排。同时对于整个过程加以安全控制,让实践性教学活动得以真正开展。校外实训基地也应该有专门的联络人,负责实习实训等实践性教学活动的联络工作,落实教师和学生参与实践性教学的场所、部门以及安全环境等事项。同时每一次实训活动结束后都应该对实训单位表示感谢,对一些重要人员还要给予一定的报酬,真正调动这些行业专家参与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活动,实现行业和学院的共同办学目标。当然,实习单位任用人才与高校人才培养之间也存在着较大水平的认识错位,在教育理念以及人才培养方面也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只通过高校调整自身发展方式还远远不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因此校企还应当结合社会实践方式共同改变,加以培养建设社会实践基地,提升高校教学质量,这样才有助于提升高校教育改革水平。

参考文献:

[1]吴柳林.民族地区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策略[J].新闻知识,2011(6).

[2]刘仁.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0).

[3]杨萍.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之探索[J].新闻研究导刊,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