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公共基础管理范文

公共基础管理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公共基础管理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公共基础管理

第1篇:公共基础管理范文

【关键词】公共基础设施;会计核算;政府会计准则制度

一、引言

当前我国政府公共基础设施规模庞大,作为满足全社会需要、为全社会使用和为公众提供服务的载体,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支持,对于保障民生有着重要意义。2017年财政部印发《政府会计准则第5号——公共基础设施》(以下简称《公共基础设施准则》)。而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即PPP模式)形成的特殊公共基础设施(以下简称“PPP项目”)则适用财政部于2019年12月印发的《政府会计准则第10号——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合同》(以下简称《PPP项目准则》)。本文以PPP项目为例,对公共基础设施会计核算提出了具体思路与建议,为编制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提供了理论支持。此外,由于本研究主要聚焦于公共基础设施会计核算方面,为便于阐述研究观点,主要分析了财务会计分录的编制,与财务会计分录对应的预算会计分录不另行叙述。

二、现阶段公共基础设施会计核算的难点

(一)存量公共基础设施会计制度适用问题

我国各行政事业单位已于2019年1月起按财政部统一要求施行了政府会计制度,但在公共基础设施会计核算中还存在会计制度转换难、会计核算缺乏政策指引等问题亟待解决。虽然财政部早在2016年起就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政府存量资产的清查工作,但在《公共基础设施准则》出台之前,我国已有大规模的存量公共基础设施,大多未经准确计量;而存量特殊公共基础设施——PPP项目的会计核算与制度衔接问题也现实存在,尤其是存量PPP项目在实务中可能存在多个投资企业,实务中存在应如何进行转换、转换后如何确认公共基础设施会计主体、如何根据会计主体判断相关会计准则的适用与否等问题。此外,如存量PPP项目其会计主体为行政事业单位,但PPP项目运营过程中发生的改建、扩建等工程费用支出由投资企业负责,那么在会计制度转换衔接后究竟由谁负责确认与计量相关公共基础设施的资产变动情况,这一系列问题在实务中都需要进一步的政策明确与指引。

(二)新增公共基础设施会计核算问题

针对一般公共基础设施,《公共基础设施准则》规定“谁管理,谁维护,谁入账”,但在实务中应如何确认公共基础设施会计主体存在一定的难度:如多个政府会计主体共同管理维护的公共基础设施,按准则要求应由对该资产负有主要管理维护职责或者承担后续主要支出责任的政府会计主体予以确认,但在实务中,客观存在着政府职能交叉的现实问题,容易导致部门间的推诿。而除了常见的公共基础设施外,随着智慧城市的兴起与发展,新型的公共基础设施也层出不穷,实务中要如何按准则要求对其进行会计核算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现阶段相关的行政事业单位大多还未对其所管理维护的新增公共基础设施进行会计入账处理。

(三)财政报告编制问题

政府会计制度对于公共基础设施初始入账情况、累计折旧分类与方法、后续计量方法进行了相关规定,也对公共基础设施在财政报告财务报表附注中应披露的信息进行了明确。但公共基础设施总量大、涉及金额大,在实务中如何结合相关国有资产管理报告制度要求对公共基础设施在政府财政报告中进行公开披露与报告仍有待厘清与细化。

三、公共基础设施会计核算思路及案例分析

(一)适用的会计准则制度的判断

本文认为在实务中应首先进行公共基础设施的会计主体认定,从而确定适用的会计准则制度,尤其是对于特殊的公共基础设施(PPP项目),应按签订的PPP合同的实质进行会计主体的认定,根据不同会计主体选择适用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或其他相关的会计准则制度。

(二)区分公共基础设施一般会计事项及特殊会计事项

本文将公共基础设施常规会计事项定义为公共基础设施一般会计事项,具体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公共基础设施的取得、维护、计提折旧(摊销)、后续处置以及定期盘查等情况。将公共基础设施非常规会计事项定义为公共基础设施特殊会计事项,具体包括公共基础设施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新旧衔接以及公共基础设施重分类等会计事项。区分公共基础设施一般会计事项与特殊会计事项是构建一般公共基础设施会计核算模式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在实务中公共基础设施会计核算适用不同的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因此只有正确区分公共基础设施一般会计事项及特殊会计事项,其后续的会计核算及财务列报及披露才能符合相关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要求,才能进一步提高政府会计信息质量。

(三)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

本文认为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会计核算是构建一般公共基础设施会计核算模式的重要手段,具体包括公共基础设施资产分类、明细科目设置、计提折旧(摊销)、期末结转等内容。此外,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列报与信息披露是构建一般公共基础设施会计核算模式的重要保证。由于公共基础设施会计核算的结果最终是通过其财务报告进行列示与信息披露的,因此需要按国有资产报告制度要求进一步规范公共基础设施财务报告的项目列示,丰富其信息披露内容。

(四)PPP项目会计核算应用案例

本文将通过具体的应用案例研究公共基础设施会计核算思路是否适用于PPP项目。推动PPP项目信息公开是规范PPP项目运作、转变政府职能、实现信息对称管理、提高公众参与度管理的重要手段。为贯彻落实PPP项目信息公开,财政部建立了国家PPP综合信息平台,国家级重要的PPP项目均在该平台上发布。由于该平台公布的PPP项目具有规模大、项目典型等特点,本文通过综合分析与比较,以PPP项目规模效应大、实施周期长为导向,选定GP水利枢纽工程作为本文具体的案例研究对象。1.会计核算背景资料。GP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确定的首批引进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的PPP试点项目。该工程于2015年10月开始动工,总投资59.19亿元,施工总工期为66个月,经过5年多的艰苦建设,在2020年12月顺利通过由省水利厅组织的下闸蓄水阶段验收,具备下闸蓄水条件。GP水利枢纽工程的特许经营期为35年(特许经营期从该工程最后一台发电机投入商业运营之日的次日起计)。该PPP项目合作期间获得的回报方式主要是在特许经营期内获得省财政安排的项目运营年度可行性缺口财政补贴。经资料收集发现:该工程投资批复总投资为591866万元,其中中央定额补助301450万元,省级投资94816万元,其余195600万元为社会资本资金。特许经营期内获得由省财政安排的每年不超过人民币5478万元的项目运营年度可行性缺口财政补贴金额。为便于研究,本文假设GP水利枢纽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中,项目实际投资总额60000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支付场地土地使用权120000万元,社会资金支付设备投资200000万元,财政资金支付水利主体建筑物180000万元,财政资金支付待摊投资支出40000万元与其他投资支出60000万元。其中,待摊投资支出和其他投资支出在交付使用时按规定转入水利主体建筑物相关资产中。同时,基于大型公共水利枢纽工程的战略意义与实际作用,本文假设其功能可得到永久维护,不需要计提折旧(摊销)。假设运营期每年日常维护性支出1000万元,运营年度可行性缺口补贴为5000万元。假设不考虑相关税费因素。2.GP水利枢纽工程主要会计核算思路。经查询公开资料得知,SD二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D公司)于2015年与GP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管理处(以下简称GP管理处)签署PPP项目特许经营框架协议;2016年1月SD公司董事会同意与国开发展基金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SL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L公司),负责PPP项目的投融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本文根据其签订的PPP合同判断,该PPP项目的会计主体应为行政事业单位,应按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进行后续的会计核算。而由于该项目属于典型的BOT项目,因此,该工程项目后续应按《PPP项目准则》进行后续会计核算。3.GP水利枢纽工程会计核算示例。(1)该工程财政投资部分按公共基础设施要求入账。在该PPP项目中,如项目资产由政府财政投资,其资产权属归属于政府,建成后将该资产委托给特许经营公司进行运营的属于租赁合同。租赁合同不适用《PPP项目准则》,因此政府方应按《公共基础设施准则》要求进行会计处理。对于GP水利枢纽工程政府投资部分,GP管理处的财务会计处理为(单位:万元;下同):借:公共基础设施——土地使用权120000公共基础设施——水利主体建筑物280000贷:财政拨款收入400000(2)社会投资部分按《PPP项目准则》要求入账。GP水利枢纽工程属于以BOT方式运作的PPP项目,其社会投资部分按以下情况分别进行会计处理:如社会投资部分在《PPP项目准则》实施前已按公共基础设施入账的需进行重分类,GP管理处财务会计处理为:借:PPP项目资产20000贷:公共基础设施——设备投资20000如社会投资部分在《PPP项目准则》实施前未按公共基础设施入账,GP管理处财务会计处理为:借:PPP项目资产20000贷:PPP项目净资产20000(3)运营期每年日常维护费用1000万元,GP管理处无需对其进行会计处理。根据《PPP项目准则》规定,对于为维护PPP项目资产正常使用而发生的日常性支出不计入PPP项目资产成本。(4)每年运营期财政补缺5000万元进行绩效考核,计提时应按《PPP项目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先作负债处理。GP管理处财务会计处理为:借:业务活动费用5000贷:其他应付款5000(5)每年运营期财政补缺5000万元,实际支付时应按《PPP项目准则》及其应用指南作为收入确认处理。GP管理处财务会计处理为:借:其他应付款5000贷:财政拨款收入5000(6)运营期结束,社会资本投资部分按《PPP项目准则》要求处理。当PPP项目合同终止时,PPP项目资产社会投资部分按规定移交至政府方的,政府方应当根据PPP项目资产的性质和用途,按评估价将其重分类为公共基础设施等资产,评估价与PPP项目资产账面价的差额部分作为当期收入或费用,同时将PPP项目净资产账面余额转入累计盈余。假设在运营期结束时GP水利枢纽工程社会投资部分评估价值为260000万元,GP管理处财务会计处理为:借:公共基础设施——设备投资26000贷:PPP项目资产——设备投资20000其他收入6000借:PPP项目净资产20000贷:累计盈余200004.GP水利枢纽工程财务报告示例。(1)竣工日及运营期间财务报告及信息披露。GP管理处应在GP水利枢纽工程竣工日后期末财务报告资产负债表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确认40000万元,“PPP项目资产”项目确认20000万元,“PPP净资产”项目确认20000万元;收入支出表“财政拨款收入”确认40000万元。此外,GP管理处在其报表附注中应披露的PPP项目信息如表1所示。(2)运营期满财务报告及信息披露。运营期满合同终止时,GP管理处应在GP水利枢纽工程当期期末财务报告资产负债表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增加25000万元,“PPP项目资产”项目减少20000万元,在“累计盈余”项目增加20000万元,“PPP项目净资产”减少20000万元。其报表附注中应披露的PPP项目信息格式及内容同表1。5.GP水利枢纽工程政府会计核算注意事项。GP管理处在GP水利枢纽工程每年运营期末时,应及时报告该PPP项目当期有无重大变更事项的发生,如运营期内存在重大事项变更(如发生运营模式改变等情况)的,应判断该PPP项目是否仍适用《PPP项目准则》要求,如不再适用,应及时按《公共基础设施准则》或其他政府会计准则对其进行会计事项的确认与调整。即GP管理处要在每个运营期期末对PPP项目适用的会计准则进行判断及作出相应的会计调整,也要及时在报表附注中作出说明及披露。6.GP水利枢纽工程政府会计核算案例总结。GP水利枢纽工程属于国家财政投资加社会资本BOT混合的PPP项目,GP管理处作为政府会计主体在对该PPP项目进行会计核算时,首先要明确不同投资主体投入形成的资产要适用不同的会计准则,其次是要注意PPP项目在运营期内有无发生重要事项变更,如果该PPP项目已不适用《PPP项目准则》要求的,应及时对PPP项目进行重分类,将PPP项目资产重分类为公共基础设施,后续再按《公共基础设施准则》进行后续会计核算。然后在运营期满、合同终止时要及时将PPP项目重分类为公共基础设施并按规定将PPP项目净资产余额转入累计盈余。最后要注意PPP项目的财务报告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填写与报表附注信息的及时披露。

四、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会计核算的建议

(一)要进一步拓展公共基础设施会计准则制度理论研究结合上文的研究,公共基础设施会计核算涉及的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较多,相关的会计核算相对复杂。例如在存量公共基础设施认定中要对公共基础设施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进行区分;在PPP项目运营期满要重分类为公共基础设施等。不同情况适用对应的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如在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的应用指南中已就一般公共基础设施会计科目提出了设置“公共基础设施”及“公共基础设施累计折旧(摊销)”等一级会计科目要求;就特殊的公共基础设施(PPP项目)提出了设置“PPP项目资产”“PPP项目累计折旧(摊销)”与PPP项目净资产等一级会计科目的要求。本文认为,财政部门应会同各公共基础设施行业主管部门,按财政部相关的政策要求并根据各行业的业务特点及性质,尽快出台公共基础设施会计明细科目设置指导意见或具体要求,以保障公共基础设施会计核算的规范及有序进行。因此,现阶段只有进一步加深公共基础设施会计准则制度理论研究,才能从准则制度层面总结出公共基础设施会计核算的总体思路与一般路径,为公共基础设施会计核算提供制度支持。

(二)要进一步加深公共基础设施的业务模式研究

随着PPP项目的持续推进与发展,公共基础设施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与复杂,建议财政部门应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对公共基础设施业务模式尤其是PPP项目的业务模式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尽快形成一批典型案例,为进一步做好公共基础设施会计核算提供案例支持。以存量公共基础设施为例,由于存量的公共基础设施数量多、规模大,涉及行业多,再加上政府机构职能的交叉导致在实际中难以直接确定公共基础设施的会计主体,因此本文建议:对于存量公共基础设施的会计主体确认,首先是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权属关系进行界定。如果该公共基础设施权属清晰的,则可直接进行会计主体的确认。如果该公共基础设施权属不明的,应先对其进行资产确权,然后再进行会计主体的确认。其次是由于公共基础设施会计核算相对复杂,本文建议公共基础设施确权后应将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基层预算单位作为会计核算主体,以确保会计核算力量。最后是对于有委托他方管理的公共基础设施,要注意区分其委托合同的内容与实质来确认其会计主体。

(三)要不断增强公共基础设施会计核算模式的兼容性

第2篇:公共基础管理范文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准则;公共基础设施;资产核算;解决对策

新政府会计准则将公共基础设施正式纳入政府会计主体实施核算的范围,并在明细科目、计量核算、委托代管、报告和披露方面做了创新、调整以及完善,提升了管控公共基础设施的能力,但实际操作中公共基础设施存在会计主体确认不清、存量设施难以清查、折旧计提困难等现状,如何推动公共基础设施核算工作顺利实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新政府会计准则下公共基础设施核算的意义

(一)明确公共基础设施范围

新政府会计准则中对公共基础设施的范围表述相比之前有了改变,做出了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定义。过去公共基础设施归属于行政管理单位并对其进行维护和管理,新准则中将该表述改为由政府会计主体控制,弥补了之前公共基础设施的范围界定不清晰的问题,消除了将公共基础设施错误的计入资产核算等科目中去的风险,科学的计量方法为后续的精确核算工作提供了便利和准确性。其次,新准则根据公共基础设施用途和使用对象进行了划分,可以实现对交通、能源、环境保护等分类的精细化管理,更好地服务于使用对象,满足了现实需求,而且根据近几年出现的新型基建模式,如PPP等模式,做出了特殊情况的举例和说明,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公共基础设施的范围,为实现核算的准确性做好了支撑。

(二)调整和完善资产计量方法

由于工程借款和捐赠是常常发生在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新政府会计准则有针对性地对建设途中的借款利息资本化确认以及捐赠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提升了计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建设公共基础设施期间所产生的利息、尚未竣工决算前可以将该利息计入成本,如果其中发生了中断,要判断是否为了工程的进度而开展的正常中断,如混凝土浇筑时间等待、雨季施工等,更要结合中断时间的长短和不可抗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在捐赠方面,需要根据相应的捐赠凭证进行金额确认,否则将按照评估的市场价格进行处理。

(三)改变了单一计提折旧方式

新政府会计准则对于公共基础设施的摊销方式做了创新,将原来的单一计提折旧改为根据维护的程度而视情况进行折旧,比如对于港口或者公路这种需要周期性维护的基础设施,如果能通过日常的维护就能保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就不需要计提折旧。对于土地使用权和其附属的公共基础设施应当分开进行确认和摊销,如果不能区分则将土地也作为公共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有效地降低了核算和确认的难度。

二、公共基础设施会计核算面临的困境

(一)会计主体确认的困难

公共基础设施的定义为归属于政府管辖的为社会大众提供服务和进行共同分享和使用的设施。对公共基础设施进行会计核算的第一步是确认会计主体,新准则中的主体确认规定是有义务维护和管理公共基础设施的行政单位为会计主体。但长久以来,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来源是多元化的,有的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有的可能包括社会资本,从以往的BT、BOT、BOOT等项目就可以看出出资的多元性。对于前期出资,后期维护,移交管理主体不同的情况,在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体系尚未成熟时,会计主体很难界定清楚。另外,许多公共基础设施日常管理,维修保护涉及到多个政府主体或者部门。比如京杭大运河及其他内河是由中央进行专项规划,后期的建设是地方政府执行,在维护管理是跨多个行政区域和部门的,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对航道进行维护观测,维护性的疏浚、清障、整治建筑物维修等,水利部门承担水文监测、河道管理等职责,对于跨部门的协调工作职责难以裁定和明确,造成会计主体归属不清。

(二)公共基础设施历史存量难以清产核资

新准则中对于尚未入账的历史存量公共基础设施,其初始入账成本可以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如历史成本法、资产评估法或是重置成本法,但无论是采用何种方法都存在核算的不足和困难。由于历史原因,很多公共基础设施建造时间太过于久远,缺乏相关的建设资料,难以追溯到原始凭证。即使能够找到相关的原始凭证,按照历史成本反映公共基础价值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因为公共基础设施使用的年限较长,且存在通货膨胀的因素,初始成本和重置成本之间的差距较大,在评估时会造成较大的差异。如果采用资产评估法,资产重置成本计价入账,该方法的专业度较高,难度系数大,存在找不到参照物无法进行评估的困难,而且花费的时间较长,会产生高额的评估费用,给各级财政部门带来相关的资金压力。其次,我国公共基础设施数量多,范围广,对历史性的公共基础设施清算和核查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如果要对公共基础设施进行清查和入账需要较长时间,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如何做到对资产核查的不重复、不遗漏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三)公共基础设施后续支出折旧核算问题

公共基础设施改善了过去单一的折旧方式,规定了能够得到良好维护的公共基础设施将不再计提折旧,这一点与固定资产会计准则是非常大的不同,可以理解为像公路这种基础设施有良好的维护是不用计提折旧的。但该点也是博弈的存在,一些公路的维护只是对其面层进行维护,不涉及其基层的修补和维护,但公路因其经常通行车辆,理应按期管理和维护的里程进行确认和计量。因自然灾害或交通事故的意外破坏,对公路进行大修理和改建,大修理也许只是道路的一部分,并不影响其他干路或者支路的通勤,如果不能明确区分,是单独对该条路修理的这一段进行暂停计提折旧还是对整条道路都暂停计提折旧,存在相应的不明确性。

三、改进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管理与核算的对策分析

(一)建立公共基础设施信息化管理系统

目前公共基础设施管理核算及管理难度主要来自于管理规范问题,由于我国现有的基础设施数量非常庞大,而部分存量的基础设施也存在资料的保管和查找困难,所以政府应当建立公共基础设施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对现有已存在的公共基础设施进行一次彻底的摸底清查,清查后的结果应配合现代信息化智能化的手段进行记录,建立起存量列表,设置具有唯一性的资产编码,明确每一项基础设施的建成时间、建造成本、投资来源、竣工结算资料等,进行日常的管理、维护、核算和反映,加强统一管理和监督。

(二)细化准则制度,制定业务操作指南

公共基础设施会计准则内容颗粒度太粗,操作指引不够详细,导致会计人员在后续实操中难以进行记录。建议由相关部门牵头,各行业的主管积极配合,广泛征求各行各业的意见和实际操作困难后出台实施细则,根据各类公共基础设施的特性设置会计科目,增加细分的二、三级指标,满足各种公共基础设施的分类和核算要求;对多情况的会计主体进行明确;对不纳入折旧范围的基础设施进行说明,也对各类基础设施的具体年限建立统一最低标准;对各地区的不同情况进行补充说明,因地制宜,制定详细的业务操作指南,更好地指引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三)构建公共基础设施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体系

在信息化,智能化,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下,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也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提升。公共基础设施在资金来源,建造和管理,产权关系,用途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和固定资产在折旧,摊销方面有所不同。会计人员要根据新准则的要求正确的对公共基础设施进行核算和管理,区分与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的不同。政府单位加强对现有员工的培训,邀请一些行业的专家和业内资深人士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作为会计人员,也应积极对新制度新准则进行学习,积极了解国内外是如何对公共基础设施进行处理的,高效的落实基础设施的核算、报告与披露,为公共基础建设的发展提供做好坚实的后盾。

(四)建立内部控制防范体系

公共基础设施核算准则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政府的建设行为,有些地方政府追求业绩、政绩,盲目的开展建设投资项目,建造大量公共基础设施,未经过充分论证,不考虑其实际的使用效率,造成资源浪费,缺少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后期评估的手段。该准则实施后,建立起相应的绩效评价体系,可以对投资的效益进行更好的分析,真实的反映基础设施投入使用后的时效性,实用性,规范了资金使用,滥用职权等行为,间接的起到了监督的作用。另外,政府内部要建立完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对公共基础设施相关的原始凭证,核算资料进行妥善保管,实施产权登记和资产清查,提升基础设施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四、结语

公共基础设施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方式,未来加强应用公共基础设施资产信息化核算和管理手段,建立其系统的统一性,增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有利于全面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在一定程度遏制政府大量的举债,更有助于对公共基础设施预算进行绩效评价,不仅是在建造之前的成本,还有在建造之后的发挥作用时效,有效规范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行为管理。

参考文献:

[1]钱红,秦义林,姜凤翼.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交通公共基础设施资产核算研究[J].财务与会计,2019(09):55-58.

[2]于秀梅.简析新准则下公共基础设施会计核算存在的困难及对策[J].财经界,2019(36):192.

第3篇:公共基础管理范文

关键词: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区别与联系

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都属于管理学学科范围内,具有管理学的共同特征,能够通过计划、组织、协调等手段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又存在本质性的区别,了解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间的区别与联系,能够有效防治二者管理主体与客体错位问题。

一、公共管理概念分析

公共管理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的,也是公共行政发展过程的必然结果,也是传统公共行政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公共管理即公共行政的延伸与转变,二者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但是公共管理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与平等。公共管理的产生是公共组织的一种职能,主要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公共管理包括很多内容,主要有行政管理、城市管理、发展管理等,是现代管理学科的重要分支,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公共管理的核心是政府,通过对政策、经济、法律等方法增强政府的管理能力,提高政府的管理成绩和服务品质,促进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公共管理具有多元化的主体,能够推进社会公共事物的进一步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通过调节和控制公共资源来实现公共管理的职责,建立公共管理体制和有效方式是其面临创新的迫切任务。[1]

二、工商管理概念分析

工商管理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分别是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管理企业内部行为。工商管理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是企业必不可少的行政部门。工商管理的专业性要求较高,通过对管理学、经济学等知识的运用,通过现代管理手段实行企业管理和经营战略制定,保证企业的生存和顺利发展。作为管理学方向下的重要分支,稳定企业生存,促进企业发展是工商管理的重要目标。工商管理涉及内容较广,专业性较强,对理论知识和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做好工商管理工作是企业顺利发展的重要基础。[2]

三、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的区别

1.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涉及领域不同

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涉及的领域有很大不同,首先,公共管理主要对公共领域负责,涉及的内容是公共问题。而工商管理涉及的是私人领域,是以企业为基础,具有竞争性的工商企业。公共领域主要指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等,其中公共问题就是指社会成员在工作中广泛受到公共性影响,且具有不可分性,又与公共利益直接相关的社会问题。公共问题一般涉及面广,问题复杂,包括环境问题、交通安全、食品卫生等,公共问题造成的影响较大,不仅仅是影响单一个体,更多是对团队或大多数人的影响。其次,工商管理涉及的私人领域则与公共领域截然相反,工商管理是对盈利性组织的管理,也就是企业管理,其基本性质存在差别。工商管理更注重的是企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优化处理,目的是获得最大效益。

2.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资源配置不同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部门,要想实现公共管理的有效实施,需要以公共资源控制为基础,其中包括以下三方面:首先,公共权力。公共权力是政府实现公共管理的约束力和强制力,能够实现对社会公共事务享有资源的合法资格进行管理。公共权力归属于全体社会成员,不归私人所有。其功能是实现公共利益,具有权威性强、强直性强,不受任何约束等特征。其次,政府资源。政府资源包括其所掌握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重要的是财力的控制。政府财力是公共财产,是政府从事公共事务的基础。最后,自然资源。各种自然资源也属于政府资源,包括国土、矿山等。工商管理的主体是非公共资源,其具有的权力是私权利,也是企业组织的一种力量。企业是一个能够从事商品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实现组织目标,其私权利包括约束力和产权。企业的私权由私人享有,是一种非公共资源。工商管理的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的来源与公共管理不同,并非政府扶持,而是由投资汇报所得,因此,工商管理面临市场竞争,更注重企业生存和发展。

3.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目标不同

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管理主要代表社会的公共利益,其本质是公共利益的好坏,其评价标准也以大多数人的利益需求为指标。公共管理更看重社会公平和社会公正,其目标是最大程度的维护公共利益,然后公平、公正的实现公共利益个体化分配,促进社会福利。工商管理代表的是盈利组织的管理,其目标是追求私人领域的利益最大化,其主体是经纪人,以市场规则为基本准则,被市场规范所操控。工商管理以效率为基础,实现私人利益的扩大化。虽然工商企业也为国家财政作出贡献,但其最终目的还是实现自身利益。

4.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运行机制和方式不同

公共管理通过运用公共权力进行公众事务的管理,其运行机制的本质就是公共权力的运行机制,其基本依据是法律法规,所以,公共管理是一种法制化的管理,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依法行政,依据法律的权力和条款进行公共事务管理,划分责任,力求管理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遵循法律法规。第二,法制监督。公共管理的全过程需要在法律法规的内部和外部监督下进行。工商管理是按照市场规律运行的,虽然市场经济也需要遵循法律要求,但是这种规范只是外在的,市场经济规律还存在隐性约束,维持市场的正常运作。

四、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间联系

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同属于管理学的重要分支,具有区别,又存在一定的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都以管理学基本理论、方法、知识为基础,通过组织、控制、领导、决策、执行、监督等手段实现管理。在管理过程中,虽然管理对象不同、运行机制不同,但遇到的问题基本相同,例如组织问题、监督问题、执行问题等,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探究,构成了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间的共性问题,是二者最大的共通性。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同属于管理学范畴内,二者在管理本质、管理领域、资源配置、管理目标和运行机制方面都存在区别,但是二者在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以及管理问题方面又存在共通性。掌握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的区别与联系,有利于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梦中.美国公共行政(管理)的历史渊源与重要价值取向-麦克斯韦尔学院副院长梅戈特女士访谈录[J].中国行政管理,2013(11).

第4篇:公共基础管理范文

关键词:公平;效率;公共部门;薪酬管理

薪酬管理是公共部门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传统的薪酬管理制度对于公平与效率两者的考虑不够全面,因此在个人、内部以及外部薪酬管理中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充分考虑公平与效率两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采取措施提高薪酬管理水平,已经成为了公共部门发展过程中的重点。

一、公平与效率

公平与效率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基础

薪酬发放是否公平关系着员工的工作效率,对于公共部门而言同样如此。调查显示,目前公共部门的员工十分注重薪酬是否公平的问题。公平并非薪酬的平等,在公共部门中,每一员工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其工作量、工作难度以及为公共部门所带来的价值都不尽相同,若以平等的态度向其发放薪酬,必定会引起一部分员工的不满,对于其工作效率的提高十分不利。相反,若以相对公平的态度去发放薪酬,则能够使每一个员工均劳有所得,这对于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1]。

2.效率是公平的必然结果

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员工为公共部门所付出的一切劳动都能够以薪酬的形式得到合理的回报,这对于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也有利于形成互相竞争的积极向上的氛围[2]。同时,也只有如此,才能使员工认识到自己对于公共部门的重要作用,进而使两者之间的联系能够更加密切,最终达到提高公共部门发展速度的目的。

二、基于公平与效率的公共部门薪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公共部门薪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个人薪酬管理、内部与外部薪酬管理三方面。

1.基于公平与效率的个人薪酬管理现状

公共部门中,个人工作的目的在于获得价值,因此必须保证其所获得的薪酬能够与其所付出的劳动相符,即保证公平,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其工作积极性的目的。但就目前我国公共部门个人薪酬的整体状况来看,其薪酬往往过于统一,长此以往,必定会引起部分个人的不满,进而对公共部门的长远发展造成不良影响[3]。

2.基于公平与效率的内部薪酬管理现状

目前,公共部门内部薪酬体系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分别为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以及工龄工资。不可否认的是,上述四部分工资构成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员工为公共部门所作出的贡献,但却无法完全反映出员工的实际价值。除此之外,公共部门对于员工的奖励制度不够完善,这同样也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即工作效率。

3.基于公平与效率的外部薪酬管理现状

外部薪资指的是公共部门的薪资制度与其他企业之间薪资制度的对比情况。就目前的情况看,两者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加大。对于投入到市场竞争中的企业而言,企业内部基本存在较为完善的薪酬制度,且对于员工的绩效较为重视,在此基础上,还存在相应的激励机制,与之相比,公共部门存在一定的欠缺。

三、基于公平与效率的公共部门薪酬管理策略

为了提高公共部门薪酬管理水平,必须在考虑公平与效率的前提下,加大力度解决上述问题[4]。

1.提高个人薪酬的多样性

提高个人吸筹的多样性是解决个人薪酬以及内部薪酬中存在的问题的策略。公共部门员工的生活背景以及当前各方面的状况会存在一定的差别,提高个人薪酬多样性的意义在于在尊重上述差别的基础上,通过对员工整体能力以及为公共部门所带来的价值的衡量,去开发多样性的薪酬制度,以尽最大程度的满足每一个员工对于薪酬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员工目前对于薪酬的期待得到了满足,同时由于公共部门多样性的薪酬制度,其在以后工作过程中的薪酬也存在提升的机会,因此其工作积极性必定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工作效率也就能够得到保证。

2.实施薪酬福利制度

实施薪酬福利制度能够有效解决公共部门内部薪酬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同时还能够达到缩短其与其他企业在薪酬方面存在的差距的目的。公共部门要在遵循国家具体规定的基础上,考虑员工的特点以及需求,通过福利的发放,去提高员工对于公共部门的认同感,同时使其产生归属感以及责任感,在此基础上,员工必定能够极大力度提高自身的技能,并将其发挥到工作过程中,这对于其效率的提高十分重要。

3.合理规划薪酬结构

鉴于公共部门内部薪酬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要加大力度合理规划薪酬结构。总的来说,在薪酬结构中体现员工的价值十分重要。要根据公共部门发展的具体目标为主,对员工所发挥的价值进行判断,以使员工能够充分认识到,只有将公共部门的发展目标作为自身的奋斗目标而努力,才能达到获得更高薪酬的目的,进而保证其工作效率。

四、结论

公共部门要加大力度解决其个人与内部存在的薪酬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缩小与外部其他企业在薪酬方面的差距,要将福利制度引入到薪酬结构中,并合理规划薪酬结构,以此为基础,提高个人薪酬的多样性,以使薪酬制度更加公平,使员工工作效率更高。

参考文献

[1] 赵晓航,蒋莹.公共部门人员薪酬制度研究文献综述[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4,(6):77-78.

[2] 冯菊香,武忠远.公共服务视域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究——基于延安市宝塔区的调研[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63-65.

[3] 贺伟,蒿坡.薪酬分配差异一定会降低员工情感承诺吗——薪酬水平、绩效薪酬强度和员工多元化的调节作用[J].南开管理评论,2014,(4):13-23.

第5篇:公共基础管理范文

【关键词】公共管理 公共事务 公共领域

综合分析已检索到的文献资料,关于公共管理的公共性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理论界与公共管理部门的重视,并成为市民社会特有的价值旨趣或规范基础。

1我国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必要性

“公共”的中文语义强调多数人共同所有,在国家管理职能中,非常明显地,公共性则是其最为根本的特性。在论及公共性在近代的演变时,随着资产阶级社会的发展变化,真正的公共理论架构应是以宪法为基础,公共性指称政治层面。各种冠以公共管理的研究著述曾出不穷,公共管理由“公共”和“管理”构成,在我国,它是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的活动。我国公共管理的公共性的内涵表现为是一种分析工具的“公共性”。从保证公民利益的基本点出发,是一种公共精神的“公共性”。认为公民应具有平等的权利,作为一种最新理念的“公共性”,揭示了管理目的的公益性,是一种价值基础的“公共性”,体现的是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和政治要求。作为一种公平与正义的“公共性”,是在公共事务中广泛程度的公民与公务员参与,作为一种理性与法的“公共性”,体现公共部门活动的公正与正义,体现人民主权和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公共部门必须克服私人或部门利益的缺陷,体现为公开与参与,支持公民社会及其公共舆论的监督作用。我国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凸现的必要性在于公共管理实际上仍然是以国家为核心,由于公共管理权力的公共性意识淡薄,促使公共管理的官僚制结构的泛化,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政府的自我封闭。我国公共管理现状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市场体制仍不成熟,我国的法制建设虽取得一定进步,却常常缺少市场运作的经验,约束性法律法规仍不健全,内容也不明晰。我国的第三部门还难以担负起公共管理的重任,我国公共权力呈单向运行态势,非政府组织效能很难发挥。随着我国第三部门的成长壮大,对公共管理的“公共性”的研究不仅是公共部门的内在要求,就其现实性需要而言,也是公民社会外力推动的结果。因此,必须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公共管理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改善政府的管理绩效,强化公共服务的理念要求,更好地凸现公共性。公共管理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注重效率的理念,需要明确责任的新管理观要求公共部门凸现公共性。

2我国公共管理公共性存在的基础

依法治国意味着一切公共权力必须以法律为准绳,权力与法律冲突时,权力无条件服从法律,公共管理公共性必须在我国政府和公众中树立起法律法规,这既是法治的要求,也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公共性是相辅相成。国家是公共性的代表,公共性受益对象是全体社会公众,公共性是社会性的特殊体现,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社会性以公共性为指导。社会性具有量的规定性,公共性则有质的规定性。公共性是我国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公共管理主体之所以是公共机构,尽可能吸纳一切可以吸纳的人或组织参加,从事公务活动,而不是私人事务,代表的行为目标必须具有公益性本质,公共管理主体只有依法行使权力,是公众意志的表达,才真正具备合理性。它体现平等、正义、公平、民主、伦理以及责任心,要求公共行政进行价值判断,即追求社会公平是公共组织的天职,公共管理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己任,公共管理在保证效率的情况下,对整个社会发展肩负引导义务,应该对有效的管理和社会公平做出承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体现出社会责任感。公共管理的客体或对象是公共事务,避免对公众利益的侵害,以执行社会职能为基础。我国公共管理公共性的作用在于有利于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是推动社会前进的车轮,有利于实施公共管理活动,实现公共利益,以社会公众的喜好为导向,实现公共利益。

3公共部门采用私部门管理工具彰显公共性

私部门管理的核心内容表现为追求不能损害社会中其他人的权益和利益,私人组织的控制力主要来自市场,它也不处在各种政治力量、相互作用的场之中,,它所管理问题涉及的标的人口较少。公共部门采用私部门管理工具有利于我国公共部门提高公共服务效率,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利益博弈进入公共管理领域,我国公共管理公共性受到威胁。而私营部门管理是新公共管理理论基础,公共管理将私部门管理手段运用于公共部门,以顾客为导向的管理理念与管理哲学,满足民众的需求。比如通过绩效管理使公共管理组织的激励约束机制有了依据,,改变政府机关的浪费,加快了转变政府职能,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借鉴卓越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进一步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打破公共部门的垄断局面,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广泛运用科学管理方法,构建科学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系,改革和创新公共部门管理方式,引导政府工作人员树立正确导向,重塑公共部门管理的业务流程,实现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使公共部门更有效率和活力。又比如实现标杆管理,促进公共管理组织学习和变革,彼此合作、信息分享,主要以竞争者为对象,并了解对方是如何实施某项具体程序,希望创造组织的成长空间,发展出新的、能符合未来挑战的能力,充分利用好战略管理手及长期发展战略,不断提高自身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庆东.论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及其实现途径—兼评国内外公共管理研究现状[D].北京: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博士论文,2002.

[2]王乐夫.试论公共管理的内涵演变与公共管理学的纵向学科体系[J].管理世界,2005(6)

[3]武玉英.变革社会中的公共行政—前瞻性行政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陈振明.竞争型政府—市场机制与工商管理技术在公共部门管理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