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公共基础管理范文

公共基础管理全文(5篇)

公共基础管理

第1篇:公共基础管理范文

[关键词]新常态;公共管理;发展模式;社会建设;主流价值

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在这一关键历史时期,我国的公共管理活动面临着非比寻常的压力。经济增速的换档、社会思想的多元化,社会对法制化的管理过程的要求,都迫使公共管理的模式实现根本性的改变。在此背景下,公共管理面临的困境以及对策就越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新常态是一个囊括多维度因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

新常态是党中央对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总体性概括。在新常态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政治建设、社会文化等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征。

(一)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速度、理念和动力

新常态在经济方面的表现包括经济增长的速度、理念和动力等多个方面。经济增长速度的调整是经济新常态的外在表现,经济增长在新常态之下的理念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经济发展动力的调整则构成了新常态下经济结构整体性变化的基础性条件。首先,经济增长速度的调整是经济新常态的外在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实现了飞速的增长。由于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机制的变化,经济增长速度由年均10%以上逐步下降到中低速水平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一方面,这必将给诸多传统产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也必将给新兴产业的成长铺平道路,提供良好的机遇。其次,经济增长理念面临着巨大的调整。不断实现国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化和优化是目前经济增长过程中,必须努力梳理的理念。长期以来,衡量经济增长的核心方法是简单测算总产值的增长状况。而经济增长过程中产生的效益、经济增长相对于投入的效率等因素受到的关注程度相对较低,在新常态的历史阶段,这种状况必然发生改变。最后,经济发展动力将逐步转化为创新。长期以来,单纯依靠要素的不断投入和追加以实现经济的增长的模式,在给我国国民经济带来了高速发展的成就的同时,也形成了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开采和生态恶化等诸多问题。在廉价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消耗与投入达到极限时,经济增长的速度必然出现放缓的趋势。在新常态的历史阶段,以技术和管理的创新,在降低各种资源的消耗和要素的追加情况下,促进经济以更高的效率和效益实现增长,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模式和动力。

(二)新常态对政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政治管理体制的不断变化。马克思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当中,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论述揭示出了政治制度应当不断调整,以适应生产力、生产关系变化的必然规律。在新常态之下,公共权力的制度安排必然更加民主化,公共权力的行使必然更加制度化和法制化。首先,增强公民的政治参与是新常态对我国政治建设的重要要求。在期间,以人治代替法制,在政治生活当中践踏法律法规给党和国家带来过严重的损失。在新常态的历史阶段,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意愿和能力,提升公民对公共权力的监督能力,确保公共权力行使过程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对于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次,提升公共治理过程的法制化水平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公共权力主体依法行使权力,避免权力的滥用,公民可以依法对公共权力进行监督。同时,加强我国的立法工作,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也是新常态之下,进一步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

(三)新常态形势下的社会文化建设

伴随着国民经济近30年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较大的丰富和提高,同时,社会思想意识也逐步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此背景之下,我国的社会文化建设面临着异常严峻的形式,也面临着众多挑战。一些不健康的社会思潮的泛滥,将会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形成巨大的挑战,最终这也将对社会经济建设带来严重的影响。积极地加强对社会思想的引领,用现代大众传媒的形式传播正确的价值观是新常态之下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新常态下公共管理面临的困境

在新常态之下,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对公共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的社会公共管理流程和机制依旧面临着种种亟待解决的问题,出现了诸多困境。

(一)管理体系和能力同现实需要存在差距

目前,我国的公共管理体系和能力同社会需要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公共管理体系的法制化和民主化程度和水平依旧不足,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水平有待提高。首先,公共管理体系的法制化程度依旧有待提高。公共管理领域的立法依旧有待加强,部分新出现的公共管理问题面临着无法可依的局面。这突出表现在受到法律认可的公关管理主体目前依旧相对有限。在社会公众的利益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公民社会正在逐步兴起,民间自治组织和公民个人应当获得法律所赋予的参与公共管理的权力。单纯依靠国家行政机构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的模式在未来将难以更好的为整个社会提供管理和服务。公共管理体系目前在法制化方面的问题,也表现在公众对合法的参与公共管理活动的渠道并不知晓的现象上,社会公众对合法参与公共管理渠道的不了解将直接导致这些渠道的失效。其次,目前的公共管理能力的缺失突出表现在管理技术手段有待提高。当今社会电子政务、网上办公和政务信息的公开化虽然已经在我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是公共管理体系的数据化和网络化依旧具有提高的空间,尤其是在基层公共管理过程当中,依靠传统习惯力量进行管控的模式依旧存在于我国广大乡村地区。这事实上体现出了我国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依旧是限制我国公共管理能力提高的力量。在历史上,我国具有道德治国的传统导致基层管理主体不重视通过数据化的模式,科学的对当地的情况进行全面的把握和了解的习惯性力量依旧存在。而长期以来,单纯重视经济增长速度的政绩观也影响着广大行政管理者。以更为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手段提升公共管理能力的措施,依旧应该以更高的水准加以采纳。

(二)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效果依旧有待提升

新常态的历史背景之下,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是助推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在目前,由于网络等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价值观日益多元的情况加速发展,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构建和传播依旧有待提升。首先,我国的诸多优良传统文化面临着流失的风险。伴随着网络快速传播的是西方强势价值观。在此背景之下,和文化虚无主义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潜在挑战。在网络当中,我国历史上的卓越思想家、民族英雄等历史人物的形象受到了扭曲,诸多当代的先进人物受到了诽谤。如果这些现象得不到纠正,我国的社会主流思潮将会出现混乱的局面,这会最终破坏社会的稳定。与此同时,这也会极大地影响我国青年人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信心,产生对西方文化和社会制度盲目崇拜的观念。在未来,国家的年轻人将成为民族的栋梁,确保青年人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具有深远的意义。其次,社会主流价值观需要以更为潜移默化的形式,利用现代电子信息平台,进一步深入社会公众内心。单纯依靠说教式的信息传播,难以引起受众的共鸣。要让正能量信息贴近社会公众的生活实际,形成具体可感的形式,在公众不自觉的情况下接受,并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意识。

(三)公共经济生活领域依旧面临诸多矛盾

当前,我国社会公众在经济领域反映突出的问题主要集中于社会分配方面。社会分配更加公平是调动社会公众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的重要途径。但是在目前,由于我国经济结构和分配机制等方面依旧存在改进的空间,我国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的问题正在逐步涌现。调节社会分配,必然引起社会资源在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行业之间的重新分配,这必将带来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妥善的加以解决和疏导。公共经济生活领域存在的另一突出问题,是中小民营企业获得发展的空间和资源规模相对较小的现象。在我国国民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转型和升级成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题。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的创新,需要依靠众多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高科技企业的支撑。但是在目前,由于体制和机制限制,这样的中小企业获得金融资源和其他资源的能力是相对有限的。融资渠道狭窄和贷款难,将直接导致这些进行创新和升级的关键力量没有充分发展必备的资源。

三、促进我国公共管理在新常态下发展的对策

新常态包含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特征,我国的公共管理活动在体系、能力、价值观引领和经济调节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困境。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找到相应的对策,是帮助我国公共管理走出困境的重要前提。

(一)加强公共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提升我国公共管理体系的建设对策需要从政府、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多个角度开展工作。对于政府自身而言,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队伍自身的治理是重中之重。引入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调动政府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更为严谨的绩效考核体系确保政府工作人员队伍中的优秀者得到激励,对工作效率低下和不称职的人员进行淘汰是提升政府管理效率的核心环节之一。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水平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真正意义上保证社会组织在法律的框架下,独立的开展工作,参与公共管理过程,参与对公共权力的监督,才能够使我国公共管理体系更为完善。对待广大公民个人而言,不断提高参与公共管理,合法维护自身权益,表达诉求,是促进我国公共管理体系提升的重要基础。提升公共管理体系的能力,需要从人员素质和办公流程、设备的配备等方面着手,引导相关人员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科学化的参与公共管理的能力。与此同时,广泛借鉴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电子商务管理模式,借鉴分析和处理数据信息的能力,确保公共决策的科学化也是实现公共管理能力提升的关键性因素。

(二)全面加强社会价值观的引领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传统管理思想当中的优秀精华应该得到关注和借鉴。《大学》当中在关于齐家这一问题的论述上,突出强调了榜样的示范力量。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工作中,公共权力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表率性的遵守社会的法律法规,表率性的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是宣传主流社会价值观的最有效的武器之一。部分公职人员,由于个人素质和社会不良思潮的诱导,在行使职权的过程当中,违反乱纪,直接给社会公众形成了极为不良的影响。与此同时,不能把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引领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直接等同。避免社会公众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宣传产生僵化的认识,甚至排斥和漠视的情绪非常重要。

(三)加强对社会经济的调节力度

在我国目前存在的贫富差距增大,社会分配公正有待提高的问题上,政府可以加强通过税收等手段,进行再分配的力度。目前,房地产税和遗产税的酝酿和逐步实施已经体现出相关的理念。但是就根本意义而言,需要理顺价格机制,逐步削弱部分垄断行业的进入壁垒,通过市场竞争机制,逐步实现社会分配的公平和公正。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政府应当首先加强金融领域的改革力度,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逐步成为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同时规范民间信贷,发展货币市场,让中小企业得到更多的融资渠道。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走入新常态的历史时期,我国的公共管理活动面临着非比寻常的压力。经济增速的换档、社会思想的多元化以及整个社会对法制化的管理过程的要求,都迫使公共管理的模式实现根本性的改变。目前的社会公共管理流程和机制依旧面临着种种亟待解决的问题,出现了诸多困境。公共管理体系的法制化和民主化程度和水平依旧不足,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水平有待提高,我国的诸多优良传统文化面临着流失的风险,中小民营企业获得发展的空间和资源规模相对较小,我国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的问题正在逐步涌现。提升我国公共管理体系的建设对策需要从政府、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多个角度开展工作。传统管理思想当中的优秀精华应该得到关注和借鉴,在分配领域,需要理顺价格机制,逐步削弱部分垄断行业的进入壁垒,通过市场竞争机制,逐步实现社会分配的公平和公正。

[参考文献]

[1]杨博森.浅析“新常态”时期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创新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23):199-200.

[2]张再生,白彬.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困境与出路[J].中国行政管理,2015,(03):38-42.

[3]邵选丽.基于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探究[J].经济.2016(7):205-205.

第2篇:公共基础管理范文

关键词: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绩效管理

引言

目前,我国经济处于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地方经济发展效率,地方政府各部门应对公共支出进行绩效管理,避免公共资源的浪费,提高政府部门管理水平和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公共财政支出发挥了其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与看不见的手即市场一起,共同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以促进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加强社会公众对公共支出的监督、提高地方政府的公信度和公共支出的绩效,已经成为当前地方合理稳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伴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以及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地方政府的公共财政收入和支出增速都在放缓,但是公共财政支出总体仍然呈逐年增长的趋势。面对不断增加的公共财政支出,地方政府公共财政资金在使用上和绩效管理上难免会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的相关法规制度不统一、不健全。

从中西方研究理论与实践上看,有序和有效的开展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的前提和保证,就是要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支出绩效管理法规体系。虽然各部门、各单位在开展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的过程中针对不同情况设定了不同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评价报告撰写规则,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型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但是现行的绩效评价制度存在着缺陷:一是不统一,各部门、单位在绩效评价指标、内容和标准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二是不完整,现行的绩效评价制度只是对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和容易操作的部分进行了界定,而对其他相关的内容和难操作的部分则没有涉及;三是立法层次低,现行的绩效评价制度大部分是以财政部门的名义的地方部门规章,法律层次较低,难以形成在法律层面形成较强的约束力。从法律上讲,缺乏确定公共支出绩效的约束力和权威性,使得政府官员只是热衷于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的建设,而没有将为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公共服务作为公共支出的重心,使得大量公共财政资金支出后不经济,无效果。

(二)信息公开透明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地方政府公共支出信息对社会的公开透明,就是要将政府的公共支出信息定时公布,将政府的活动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由于地方政府“官本位”、“政府本位”等价值观念的存在,难免会忽略社会公众的利益,忽视社会公众的需求,而且现有公共支出的使用效果都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社会公众无法了解政府公共支出的详细信息,使得政府活动难以得到社会公众的有效监督。在绩效执行过程中,地方政府过度重视上级领导的意见而忽视了社会公众的满意度,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没有得到很好的使用。

(三)社会公众参与和监管公共支出活动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编制预算过程缺乏国家权力机关和社会公众的参与。每年的政府预算的编制都是在上年度的基础上,采用“滚动预算”的方法编制,其数据来源和解释只有财政部门人员才能“心中有数”,其他部门和社会公众很少参与。除个别主要项目需要各级人员和审计机关开展绩效评估外,多数绩效评估活动还是由地方政府内部来统计实施,这样就降低了公共支出活动的透明度。且由于在具体实施和执行过程中,公共支出信息也没有得到及时的公布,使得社会公众即使想参与监督,也无据可依、无法可施。

二、改进地方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的对策

随着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开展以及新预算法的颁布、实施,我国在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的理论和大方向上有了实质性和长远的进步,但是其切实落实到地方,仍需要一段时间。新常态下的地方公共支出绩效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考虑完善绩效管理体系,提高公共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以支持地方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还要考虑如何让公共支出满足社会公众的利益诉求,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建立健全统一的绩效管理的法律和制度。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对公共支出实施绩效管理,法律依据和制度都不完备,导致地方政府不能“有的放矢”进行绩效管理。因此,应从立法层次上树立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的权威性,任何地方政府公共服务部门在进行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与改进时,不受上级机构和其他部门、个人的干扰和影响。在绩效管理的法律制度中,不仅要规范工作制度、各级项目绩效评价以及预算执行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的评价,要有“问责”制度的详细规定,以确保整个绩效管理工作在法律制度化框架内运行。

(二)大力推进公共支出信息的公开透明。

实践表明,提高公共支出的透明度,推进公共支出的信息公开,使纳税人的每一笔钱都花的清清楚楚,给老百姓一本明白账,不但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设阳光政府、责任政府的需要,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落实人民群众对公共支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必然要求。一要推动政府和部门依法公开。对公共支出的信息在指定时间内做出公布,做到公布及时、公布准确,政府采购情况要及时向社会公开。二要细化公开内容。公共支出的信息要细化,要准确,确保社会公众和人大代表看得清、看得懂、看的明白。三要建立公共支出信息公开平台和监督体系。人大和政府、部门应在官方网站、主要新闻媒体设置专栏公开财政预算和审计报告,向社会全面反映政府各部门的财政状况和收支活动结果,将公共支出信息置于“阳光”下。同时,要建立完善社会监督体系,为公众和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监督作用提供保障。

(三)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和监管政府公共支出活动的积极性。

随着政府公共支出信息的透明公开,社会公众参与和监督公共支出的活动变得有据可依,地方政府要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社会公众转变观念、解放思想,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公共支出活动的监督。建立各种形式的社会公众参与渠道,并且以一定的法律形式加以明确,使社会公众有序、有法、有途地积极参与和监督政府公共支出活动。

参考文献

[1]徐俊,周庆华.创建财政绩效管理五层面评价体系的探索[J].财政研究,2012,(1):59-61.

第3篇:公共基础管理范文

关键词:财政;农业公共支出;绩效管理

对农业财政支出进行绩效管理是为了更好确保财政支出的资金可以更好地实现其应有的效果,通过加大对农业财政的支出可以带来以下效果:农业总产值的提升、农产品和粮食的产量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惠农资金的增加等方面,这些效果是衡量农业财政支出的重要绩效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衡量来判断农业财政支出是否进行了科学的使用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只有加强对农业财政支出的绩效管理,才能确保农业的财政资金可以真正地落实到实处,实现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目的。

一、农业财政支出概述

财政支出通常也被称之为公共财政支出,主要是指政府进行社会服务和公共产品的供给,为了实现对社会共通需求的满足,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投入。农业财政支出就是政府对农业的各种财政支出,其中既包括了中央的财政预算关于农业的资金投入、地方的财政预算关于农业的资金投入、国家关于农业项目的资金投入、国家对于农业的补贴等。

二、财政农业公共支出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财政支出资金到位率低

一般情况下,地方财政在对农业支出的资金到位上情况很不乐观,主要由于地方的财政实力比较低,导致承诺的配套资金难以及时的到位,心有余而力不足。经过国家审计部门统计,中央预算在农业支出中的资金到位率达到95.57%,而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的到位率不足50%。地方财政关于农业支出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一部分源于地方财政自身的财力问题,一部分是由于自身的筹集资金的能力较差。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盲目的申请项目,项目的资金需求量远远地超出了自身的承受范围,在政府部门中有专门的进行找项目的部门,通常只是盲目地跑项目、上项目,不去考虑地方配套资金的承受力度,这就导致地方配套资金出现难以到位的情况。

(二)少数农业财政资金存在被挤占和滞留的现象

由于政府部门盲目的上项目,过多的项目出现整合的情况,导致部分项目的资金被其他的项目挤占,在项目资金的管理上目前存在以下情况:部分项目由于缺乏前期的准备或者准备不充分,导致项目资金被搁置;部分新项目在项目的招投标以及合同的签订上用时过久,进程过于缓慢;部分项目资金被用来进行以往工程欠款的偿还。审计部门也曾经提出,国内的专项资金在管理、分配和使用中不规范的问题比较普遍,其中的涉及内容和涉及金额也在逐步地上升,有的单位对于专项资金的使用并不规范,往往将专项资金用到弥补其他项目的支出上。对于农业财政的资金使用情况,往往是重分配而忽视管理,导致项目资金缺乏有效的监督。

(三)财务管理不规范

由于部分政府财务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不足,业务水平不强,导致财务上存在不规范和不健全的情况,比如对于专项资金的管理并没有建立专门的管理账目,也没有严格按照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管理。这就导致了会计账务、原始凭证、审核手续、账务处理等方面不规范,出现财务信息失真的情况。此外,部分单位对于财务管理的概念十分模糊也缺乏足够的重视,只是简单地将财务管理等同于会计工作,导致职责不清,无人复杂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工作,在项目资金的使用上也是随意地进行项目资金的支配,缺乏财务管理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三、完善农业财政支出的绩效管理

(一)农业项目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建设

政府应该根据农村发展的需求进行农村发展的规划,确定农业发展的工作重点,进而根据农业项目的规划来进行农业财政资金的管理工作。农业财政资金的使用应该依据制定的年度或者阶段性的工作重点来实施,农业的龙头企业和重点企业作为资金分配的重点,对农业的经济安排做好规划工作,对农业财政资金的效益与支出来进行对比,确保每一项支农资金都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此外,还应该进行农业项目的整合工作,将农业财政支出资金同脱贫工程、旧村改造等项目结合起来,避免出现重复的资金投入导致资金利用率下降和项目资金需求超过自身的资金供给量的情况。

(二)提升农业财政资金的使用率

农业财政资金存在资金相对分散、资金使用和管理制度不完善的情况,因此,应该对农业财政资金进行整合,来提升农业财政资金的资金使用率。首先,在财政资金的源头上进行把控。国家财政部门来牵头,要求地方财政设立专门的农业财政资金账户,对资金的分配、使用进行管理和监督。其次,明确财务管理各部门的职责。要明确各涉及农业资金的单位职责,在对农业财政进行资金整合的基础上,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尤其是在农业项目的申领上、农业财政资金的使用上,需要有明确的责任归属。最后,完善农业财政资金的管理。针对区域内的农业项目进行管理,将区域内的农业项目进行整合,实现区域内农业项目的协调和互补,实现对农业财政资金的有效管理。

(三)加强对农业财政资金的监管力度

农业项目是涉及民生的重要内容,因此对于农业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都必须在一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透明机制下来进行,对农业项目资金的使用明细和管理情况要有社会的公示。包括财政部对农业项目的财政资金的支出数量,地方财政部门对农业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都需要社会公众来进行监督。此外,还需要国家审计部门对财政部投放的农业资金进行监管,确保项目资金落实到实处。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三农政策的不断推广,各种关于农业的惠农项目得到很大的发展,财政部门对于农业项目也给出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国家财政拨放的农业资金的使用流向以及资金的使用情况成为人们关心的内容,对农业财政资金进行绩效管理,是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对国家财政资金的安全和提升农业财政资金的使用率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婕.农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

[2]胡津峰.浅谈地方财政支农支出的绩效管理[J].财会研究,2014(4):13-15.

第4篇:公共基础管理范文

关键词:新常态;公共管理;困境;出路

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纵深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进入新常态。在的积极引用和诠释下,“新常态”一词迅速传遍于中国的报刊媒体及互联网,成为大街小巷、妇孺皆知的时代热词之一。本文将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在系统论述新常态的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对新常态下公共管理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并从理论角度探寻新常态下公共管理冲破困境“藩篱”后的途径和出路。

一、中国语境下正确认识的新常态的丰富内涵

(一)经济发展中的新常态。

与其他领域相比,中央对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的解读和界定是最为清晰的,中央明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新常态的发展阶段,从九个方面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趋势性变化,并提出了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落实机制。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速的趋势特征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发展理念和发展机制是要实现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增长动力是要实现从主要依靠要素驱动、投资驱动逐步转向为主要依靠创新驱动。

(二)政治改革中的新常态。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总目标,那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依法治国总目标。因此,在新常态下,我国政治发展的主要特点就是要在积极推进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我国政治新常态的衡量标准为:一是公共权力的运行和行使越来越制度化和规范化,二是制度安排更加体现民主性,三是治理过程的更加法制化,四是政府等公共管理组织履职服务的高效化,五是国家治理系统和制度安排的协调性。

(三)社会治理中的新常态。

在建设法治国家的政治新常态下,要求具有法治化的社会新常态。法治化的社会,要积极营造全面懂法、信法、守法、护法的良好社会环境,凝聚起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法治社会新常态包含以下内涵:一是积极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积极培育社会居民的法治意识;二是要在法治框架内创新社会管理机制,转变社会治理方式方法,构建多层次、多领域的社会治理体系;三是让法律赋予社会治理主体行使社会管理职权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并对社会管理权力进行依法监督。

(四)环境保护中的新常态。

一方面,由于过去片面强调经济增长而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使得当前的白色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有的甚至达到和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的极限值,在降低民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同时,使得公共部门进行环境治理的经济和政治成本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随着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需求和期望不断增加,使得政府进行环境治理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如果环境治理成效不明显,很容易消弭群众对公共部门的认同度、支持度和信任度,消耗公共部门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五)文化建设中的新常态。

在全面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外来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越来越大,文化的多样化、多元化特征日益突出,价值混乱、价值堕距、价值真空等险象丛生,使得文化综合体系难以有效建立,主流价值观混乱且缺乏全面有效的信仰驱动。当前,一方面日益发达的互联网等现代文化传播渠道,为人们便捷地享受文化权利提供了机会和平台,另一方面还不能够真正完全、高效地满足社会公众的文化需求。

二、新常态下公共管理面临的困境

(一)现代治理水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新常态下,我国公共管理和社会治理的总目标就是要实现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公共治理现代化,就是要不断实现社会管理和治理的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制度化、透明化、协同化。目前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总体上不断提升。

(二)社会发展对公共管理技术手段的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科技革命浪潮的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为实现现代管理和良好治理提供了更好的现代技术和手段。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在公共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门户网站、官方微信、协同办公平台等建设。但是,与社会发展步伐和公众期待相比,公共部门现在的管理技术手段还显得比较单一和落后,难以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三)公共管理组织目标与个体自觉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

当前,中央大力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查处了曝光了大量贪污受贿、违法乱纪的党政干部。作为公共组织中的个体,深处组织文化和伦理价值体系这个“大染缸”中,势必会发生“染缸效应”。健康的组织文化体系会使公共管理者个体发生积极反应,主动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约束。相反,发育不良的组织文化和价值体系,容易使得公共管理者个体陷入道德困境,不顾法律政纪和道德意识的约束,产生权力寻租和贪污腐败行为。

三、新常态下公共管理发展的出路探析

(一)努力提升公共管理组织的综合治理能力。

作为公共管理部门,要积极适应新常态,主动转变角色定位,不断完善职能职责,通过加强管理管理能力学习和职业伦理培训、建立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激励机制、落实绩效治理机制等方式,提高公共部门人员的综合治理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准,增强服务意识、回应能力、效能观念和法治意识,切实提高公共管理人员解决各种公共问题的综合性能力。

(二)不断加强对现代公共管理技术和手段创新。

要积极适应新常态下的新技术要求,组建优秀的公共管理技术团队,充分把把GIS技术、数字治理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物联网技术、智慧政务技术、绩效治理技术、风险评估技术、公共危机应急管理及预警技术等充分运用于现代公共治理实践过程中,为提高公共管理绩效和效率提供必要的现代技术支持。同时,加强对全体公共管理者的现代技术应用培训,提高公共管理队伍的现代技术综合应用水平,确保现代技术切实用好、用活、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积极塑造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体系。

应在改善公共管理者待遇、完善公共管理者违法违规惩戒体系的前提下,不断加强对公共管理者进行职业伦理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公共管理者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管理观和发展观,将权力关进制度和道德的“笼子”里,使得公共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能够同时受到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与监督,实现社会公共价值与自我人生价值的积极结合和有机统一。结束语当前,“新常态”一词已成为官方话语体系中描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变化的非常重要的综合性词汇,并焕发出新的丰富内涵与历史穿透力,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在新常态下,公共管理面临着新的变化、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同时也意味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破解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困境,是一个长期的时代课题,需要公共管理部门和管理者主动作为,积极探索,不断找寻新的方式和出路。

参考文献:

[1]张再生,白彬.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困境与出路[J].中国行政管理,2015,03:38-42.

[2]王资博.“新常态”研究述要[J].重庆社会科学,2015,04:32-41.

[3]金碚.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5,01:5-18.

第5篇:公共基础管理范文

关键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应急储备物资;高值资产

急救医疗中心是卫计委直属担负院前急救工作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主要承担院前急救、重大灾害、伤亡事故抢救,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节庆、大型群众集会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的应急保障任务,应根据国有资产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夯实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和制约监督机制,重点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储备物资等急救资源的管理。

一、组织结构

根据内控工作制度,成立领导小组、协调工作组、风险评估和内部监督评价组,全面建立内控架构,做到财务核算、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内部审计监督管理相对独立、监督,有效实施内控规范,确保内部控制覆盖经济和业务活动的全范围。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资产采购、管理的制约和监督体系,强化内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将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规范嵌入单位各层级、各方面、各环节,进行有效性的量化评价。

二、重点加强应急、高值资产管理

急救中心资产分为流动性资产和非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资产指财政性资金;非流动性资产指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主要为120调度指挥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储备物资、救护车辆和车载医疗设备等急救资源。救护车辆和专用设备产生的收益全部上交国库和财政专户,由财政部门监管,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执行省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危急重症抢救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特殊医疗服务单独收费,按照公里数单向收取救护车使用费。收取时开具财政监制票据,使用时根据年度部门预算合理安排。工资福利性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等基本支出经费和专门用途的项目支出经费通过财政国库直接支付;中心设立单位零余额账户,用于社会保障缴费等财政规定用途的财政授权支付资金的使用。根据财务统计数据,流动性资产占中心资产总额的1.86%,非流动性资产占中心资产总额的98.14%,其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储备物资占14.30%,救护车辆和车载医疗设备占65.83%。应急储备物资、救护车辆和车载医疗设备价值较高,占资产总额的80.13%,资产结构存在不均衡现象,使用和报废年限较为集中,根据重要性原则,应专人负责,跟踪问效,加强管理措施。资产管理部门积极配合财务科、车管科、急救科、信息科等部门,为救护车辆、车载医疗设备和120调度指挥系统等重要资产建立身份证,将车辆行驶证和登记证逐一上传资产系统,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加强药品和卫生材料库存物资的出入库登记管理,建立药品和卫生材料等购买申请批准制度,急救科根据工作量合理估计药品和卫生材料的使用量,每月固定日期提出书面申请,报中心分管领导和中心主任逐层审批。物资采购小组根据卫计委药品和耗材招标采购相关文件规定范围办理,符合采购范围的必须公开招标统一采购,可以分散采购的,由物资采购小组根据询价确定供应商,签订合同,实施采购。采购过程各环节中询价与确定供应商、合同和订立与审批、物资采购和入库验收、入库验收与登记记录、付款时审批与付款执行等不相容的职务岗位相互分离,保证重要岗位业务一人办理,一人审核,不能由同一部门或同一人同时办理。对药品价值较低,但品类复杂,需要根据购进批次、价格和领用数量进行精细化管理,保证账实相符。对应急储备物资、高值易耗防护用品和培训、急救等设备的管理实行专人管理、限制接触控制,建立领、用、存辅助账,单独核算、定期盘点。尤其要重视入库、领用,领用须经单位领导审批,不用时再次回收入库入账的具体处理。库房专门设立区域存放贵重物资,设立台账,加强入库、领用等手续,领用人或入库人和保管人双人签字,领导审批的程序。

三、梳理资产管理业务流程

1.流动性资产管理

货币资金管理是流动性资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必须根据财务管理制度,相关财务法律法规,明确岗位责任制,梳理业务流程,确保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加强制约和监督。出纳不得兼任稽核、票据管理、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人员,要有计划地进行岗位轮换,要具备会计基础知识和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力。救护收费人员要进行物价收费培训,严格按照物价部门核发的收费文件允许的项目和标准收费。建立严格的货币资金业务授权批准制度。明确被授权人的审批权限、审批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审批人员按照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权限。

2.非流动性资产管理

非流动性资产包括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价值较高,必须建立完善管理机制,根据审批、购置、入库、验收、登记、保管、盘点、处置、审核等各环节业务流程,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建立可行性论证制度,组织专家进行绩效评价,科学设定绩效目标、绩效指标及绩效标准。审计部门监督,在年度部门预算中进行专项经费申请,救护车辆和车载医疗设备配置等政府投入项目须按照部门预算规定申请财政部门专项审批。固定资产购进时要办理入库手续,填写入库单,领用时填写领用单,科室之间调拨要填写调拨单。设立三账一卡,财务科负责总账,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二级数量金额明细账,使用部门设立固定资产卡片,账卡分类标准要一致。根据重要性原则,重点明确救护车辆维修保养规定。由驾驶员提出申请,填写《车辆维修申请单》,确认维修项目,车管科审核,主任审批。由政府定点修理厂进行定点维修和保养,车管科统一结算。车辆在外出途中或外地发生故障需要修理的,应先报车管科审核,说明外出事由(有出差审批单或院前急救调度记录)、发生故障地点、故障情况等。车辆维修费报销时须附维修审批单、发票和维修明细结算清单。驾驶员未经审批进行车辆保养和维修,修理费用不予报销。验收时,由采购小组、物资保管部门、审计科共同参加,验收合格后办理入库手续,按审批程序报批后,财务科根据签字齐全的入库单、发票、其他完税凭据办理报销手续。登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账卡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必须按照财政部门制订的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可行性论证,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审批。加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处置管理。明确处置(包括出售、出让、转让、对外捐赠、报损、报废等)的标准和程序,按照管理权限逐级审核报批后执行。加强资产领用登记管理。资产登记领用过程中,容易造成领用人遗漏出库手续和领用人多领少登记现象,要进一步完善入库、出库手续,领用人在药品和材料领用出库统计表签字确认,增加复核环节两人负责制,保证药品材料入库和出库时数量的准确性。库房登记时建立复核环节,实时登记,定期复核。应急保障物资发出与收回及时进行实务与账务处理。根据工作流程,明确实物资产定期清查盘点具体工作要求,每月末、季末、年末盘点清查,保证财务总账和库房物资数量金额明细账相符、库房物资数量金额明细账与固定资产卡片相符;库房物资数量金额明细账与固定资产实物相符。

四、内部控制资产管理模块监督评价

依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有关规定,对内部控制资产管理模块进行科学评价,形成年度资产报告。基于以下方面对资产管理进行基础性评价。

1.成立内部控制领导组织机构

由中心主任担任主要负责人,分别成立内部控制领导小组、联合工作组、风险评估和监督评价组。经管办为常设的内部控制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开展资产日常管理工作;审计科为监督评价部门,并保持相对独立性。

2.开展单位层面内部控制

(1)着重细化资产管理制度,细化资产管理业务流程,在《内部控制制度》中嵌入资产管理模块。梳理排查是否成立资产管理领导小组,是否有工作方案,年度评估报告。资金、库存物资、收支、投资等项控制措施,分析存在缺陷,应对措施,保障国有资产的使用安全。(2)进一步完善集体议事决策制度。三重一大项目审批权限,是否经集体研究共同决定。制订议事决策机制实施细则,决策领导小组成员及分工、决策权限范围、监督程序、责任追究制度等。规定审批上限,审核岗位权限、领导签批权限。(3)完善关键岗位职责权限。明确资产管理关键岗位、岗位责任制、轮岗制度、专项审计制度、工作人员岗位条件和培训制度等,不相容岗位分离。资产购置、保管、领用、复核对账、清查盘点、处置等管理是否按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相关规定办理,办理部门与监督复核部门是否独立分开。(4)内部监督与评价。资产管理、财务、内审部门保持独立性,合理保证资产业务层面的管理目标实现。资产报告对单位资产管理工作有效性发表意见,指出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提出整改建议。资产管理部门立足微观监督,着眼宏观服务,进一步全面分析、汇总、归纳,提炼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建议,力争通过规范管理、厉行节约、增收节支,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督促规范管理,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白宗青.中国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研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