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共艺术总结范文

公共艺术总结精选(九篇)

公共艺术总结

第1篇:公共艺术总结范文

公共艺术不仅仅是一个城市雕塑的矗立或一幅建筑壁画,而是更具有更广泛的使命,公共艺术是可以运用雕塑,装置,媒体影像等各种艺术形式安放于城市广场、园林、街道、建筑等公共空间,运用美的形式来陈述作品的内在含义,企图用可欣赏的,可体验的可使用的活的思想,去提升一个城市的品质,影响一个社区的生活方式与价值理念。

公共艺术做为一个综合性的艺术学科或者说是交叉学科,不同于个人的艺术创作所注重的是个人情感宣泄或个人观念的表达,公共艺术则是从艺术家的视角出发,目的是面向公众,为社会表达,为场域思考。这里的艺术家可能不是一个人或两个人,更多的时候是一个团队,其中包括艺术家、设计师、策划、文案等各方面的专家,学者。以一个智囊团的形式完成一个从思想到视觉物化的作品。

纵观艺术史,公共艺术的团队化创作可以追溯到很久远的时代,包括古时岩洞壁画,古时巨型雕塑,都并非一两个人作为。眼下国际上作公共艺术创作的团队可以说是数不尽数,这里笔者总结了四个国内外较为著名的团队作为对象,分析他们的作品风格,做了以下的一些总结,其中有疏漏或不当请予包涵。

这里笔者针对以下团队进行讲述。

* 鲁迅美术学院艺术工程总公司。

* 北京科纳特造型有限公司

* 北京央美城市公共艺术院

* 日本环境造型q小组

* 鲁迅美术学院艺术工程总公司

鲁迅美术学院艺术工程总公司的公共艺术作品做为团队创作是个很好的范例。

他们以历史性重大事件为题材的大型雕塑和全景油画作品居多。依托于鲁美雕塑系和油画系的师资力量,深厚的写实功力和集体统一的创作风格在公共艺术项目上得以诠释;这归根于鲁迅美术学院对具象写实功力的高标准,使得创作个体在大型公共艺术项目上很容易形成造型完美而统一的风格。

作品分析:

* 大气,磅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礴,运用团块组合构图,讲究虚实、疏密变化,注重雕塑塑造本体语言的表达,运用极强的塑造感与写意手法结合,在历史性题材创作中,有种沧桑,记忆的东西得以传达。

* 多用形式的对比:形态的空、虚与体量的涨、满对比,简洁的几何形态与写实塑造手法对比,深入细致的塑造与大刀阔斧的放松对比,灯光布置与造型形态的虚实对比等等使得作品与以往的历史写实题材有较大的突破。

* 充分运用历史性题材中肃然的真实性与写实艺术中的写意表达相结合,形成一种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风格和震撼的视觉效果。

* 整体体量的掌控与写实雕塑泥塑功力是鲁美的拿手好戏,再加上气氛的营造;使得鲁美公共艺术团队的作品称不上前卫但也不显得落后,十分具有感染力。

总之,鲁迅美术学院艺术工程总公司的作品在大型博物馆艺术项目中,他们的优势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 北京科纳特造型有限公司

北京科纳特造型有限公司是从事城市雕塑设计,制作的创作实体。由几位90年代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雕塑家组成,多年来完成数十件大型城市公共艺术,多以城市主题性雕塑设计见长。

作品分析:

* 作品多以简洁、明快,形式感见长,装饰手法与写实手法结合得当;

* 雕塑语言创新:建筑形态运用于雕塑设计之中(多用几何形态),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使得雕塑作品有很强的艺术张力并富有时代气息;

* 造型主体简洁形态与传统图案浮雕结合、材料运用灵活(例如:大连星海广场体育雕塑的钢网运用)、环境氛围的营造等都比之前的一些国内城雕都有较大突破。

* 形式上多用长方体或中轴对称图形,显得更加稳重、端庄、崇高等视觉感受。

* 纯写实类雕塑中,雕塑塑造细节充分,细腻而真实,追求趣味感。

三.北京央美城市公共艺术院

北京央美城市公共艺术院团队,是一个理论支撑实践、多种专业聚会于城市艺术项目,准确的讲更趋于城市艺术规划的团队。他们注重理论指导实践,对国外的公共艺术案例做了大量的研究,是一个勇于探索的队伍。

作品分析

他们的作品更具有公共艺术理念,

* 其设计前期会对项目做大量的研究工作。运用规划学方式,站在更高的视角对一个区域的整体所有视觉形体(包括建筑、园林在内)进行全面打造,运用艺术家的思维创作出文化视觉形态。

* 注重发掘当地历史资源和文化脉络,运用文化理念打造公共艺术作品。

* 强调观众参与性,使得百姓可以参与作品其中,强调受众的体验感。

* 在实践过程中强调实验性创作,试图创造更为丰富的艺术创作形式。

* 对于中国公共艺术理论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 日本环境造型q小组

日本城市雕塑运动要早与我国三十年左右。当我国全国上下在大量复制巨型主席像时的60年代,日本正逢城市建设的高峰期,伴随着百分之一城市艺术政策和大量艺术家的创作热情,使得日本的大街小巷涌现出大批的优秀公共艺术作品,为亚洲国家城市公共艺术开创先河。

作为以设计为主导的环境雕塑创作组合,环境造型q小组横空出世。其自由、自然、清新的创作理念,使其作品在50年后的今天看起来仍然余味悠然。

* 创作题材多取自于自然万物,如星系、海洋、动物、植物等,手法自由、充满想象力。

* 其作品风格轻松、自由、造型简约,多以花岗岩材质为主,多运用材料自然形态加以精工细磨,使石头的质感温润而细腻,极为光滑。

* 作品与环境的完美结合,讲究造型体块之间的摆放关系和形态之间的对比所给人清新、意外的视觉感受,多以石头形态拟人化或拟自然物体,充满天真烂漫情趣。

第2篇:公共艺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艺术教育 公选课 教学管理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指高校中对全体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所进行的审美教育的一种形式,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促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健康开展,中共中央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先后印发了关于艺术教育的文件。陕西省教育厅2012年印发了《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评估工作的通知》(陕教体〔2012〕17号)。从此陕西省包括商洛职业技术学院在内的各高校相继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2013年陕西省教育厅对全省第一批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开展检查与评估工作,商洛职业技术学院在公共艺术教育评估取得良好等级。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之一,该院公共艺术教育也是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一个缩影。商洛职业技术学院仅用一年多的时间使该院公共艺术教育从零起步到取得全省65所高校评估获得13所良好高校之一、3所良好高职院校之一,成功经验值得交流推广。下面把学院在公共艺术教育的探索中的经验进行总结,该院具体做法是:

第一,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该院自建校以来,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根本,积极弘扬“修德、砺志、笃学、善业”的校训,以优良的校风和浓厚学风积极引导和激励大学生成长成才,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课程教学和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公共艺术教育正式以“公共选修课程”的形式,纳入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同时,通过“课外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项目”等形式加强第二课堂的公共艺术教育,使公共艺术教育工作从根本上得到保证。

第二,高度重视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加强组织管理。该院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公共艺术教育工作,成立了以教学副院长为组长的“公共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实施计划与发展规划,审定相关建设与整改工作方案,监督、协调教育教学工作落实情况,评估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自主考核总结。同时,学院成立“商洛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在公共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具体负责研究、拟定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建设、发展规划与实施计划,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公共艺术类课程,开办艺术系列讲座及艺术展演活动,开展相关教育教学建设、管理制度与评价机制的研究制订、教学改革及学术研究、交流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等。

第三,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纳入教学体系,选修、必修两手抓。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都是摸着石头过河。2012年秋季开学前,公共艺术教研室成员经过讨论后认为,在全院范围里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把这门课分为六个部分:学院公共艺术概论、美术鉴赏、书法欣赏、音乐鉴赏、舞蹈鉴赏、影视鉴赏。每周按两课时安排,根据内容的多少把一学期课时分配给不同的部分,最后由六位教师按内容的先后依次完成各自的教学任务。

一学期下来,在总结经验教训时,征求学生的意见,学生普遍反映,这样教学虽然大家把各门艺术的鉴赏都了解了,但仅仅知道皮毛,学得不是很深入。有的学生只对这几门里面的一两门感兴趣,其他的根本就不感兴趣。

听取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公共艺术教研室的全体成员又在一起研究改革方案。原来是把课程分几个部分,学生都上一样的课。换了一个角度之后,在分完课程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一门课程,最后让选同一课程的学生一起上课,而且这一学期都学这门课程,这样就解决了学生无法深入学习这一难题。学院为保证学生素质教育质量,经充分调研,以“公共选修课程”的形式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纳入教学体系,明确指出:“非艺类学生须修读至少1学期公共艺术类课程”,并要求修满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的所有课程,考试合格方能毕业。在确保艺术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学校还适时组织素质拓展系列讲座与课外实践活动,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

第四,积极开展校外课外艺术活动,延伸艺术教育课堂教学。为丰富大学生课外生活,延伸艺术教育课堂教学,学院在校团委组织领导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目前共有书法社团、美术社团、摄影协会、舞蹈社团、合唱团等艺术类学生社团,注册社员达1000余人。这些社团为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和相互学习的场所,既丰富了校园生活,又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社团多次举办或参与、参演校内外各项艺术类竞赛和文体活动,获得一致好评。近三年来,该院共计100余名非艺术专业学生参加各级艺术类比赛并获奖。同时,该院还充分利用艺术教师工作室、公共艺术教育实训室、艺术类讲座等形式加强学生的艺术素质培养。

第五,保障经费投入,鼓励教师开展教科研工作。学院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保证公共艺术教育的经费投入,每年根据艺术展演、艺术社团的等级、规模划拨专项经费,确保艺术社团活动顺利开展,并建立艺术教师培训专用经费和科研经费。积极鼓励艺术类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和音乐表演、创作、音乐鉴赏、音乐理论研究,促进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艺术教育是高等学校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人们对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期待和关注,各校都在致力于艺术素养教育的改革。充分认识艺术对人的发展价值,重视艺术教育,学习和借鉴其他高校艺术素养教育的成功经验,客观地查找高校艺术教育深入开展的制约因素,结合实际,找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对策措施,积极改革,才能切实提高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效。

(注:本文为商洛职业技术学院重点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4008)

参考文献:

[1]刘庆青.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管理模式探微[J].艺术教育,2004(3).

第3篇:公共艺术总结范文

公共艺术教育是在公共艺术专业学科与综合学科内容的基础上,对各种公共艺术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进行分别的研究与学习,其中涵盖公共艺术的艺术形式、本体形态、创作形式与观念、创作技巧与方法以及审美意识等内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应该定位于向学生讲述公共艺术方面的基本知识理论与鉴赏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欣赏与评判各种艺术门类,不单单是艺术知识的积累和艺术技能的训练,通过综合学习,使学生逐渐成为一个具有艺术修养的人,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创造精神,实现可持续发展。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美学教育的重要的、有效的途径。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

在通识教育的大背景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能单单强调理论的深度,而更多要注重形式的广度。只有不同角度、多个层面结合起来,课程涵盖理论赏析技巧的多个层面,做到既宏观调控又微观把握,才能在知识传授、思维训练、人格陶冶等不同层面上充分发挥作用。然而,从笔者多年来的美术鉴赏相关教学情况及与兄弟院校艺术教师交流的情况来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公共艺术教育师资结构不均衡。现在不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主要依托本校艺术类专业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这样一来公共艺术教师队伍结构往往比较单一。讲授课程的大都是青年教师,缺少学科带头人或者骨干教师,年轻教师在专业技能上可能各有所长,但综合文化功底稍逊,因此讲授课程时往往只侧重自己擅长或关注的领域,不能同时兼顾其他层面,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或者有一定局限性。

2.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乏“选而不学”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公共艺术课的学习持消极应付的态度,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认识能力也不能充分发挥。有些学生仅仅处在对艺术课程浅层认知的程度上,有些学生仅仅为获得学分,出现“选而不学”的怪象。

3.公共艺术教育教师教学态度、专业定位有偏差。一支富有责任感和较强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对于公共艺术教育来说尤为重要。然而现实却是部分教师对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投入精力不够;此外,部分教师站在个人发展的角度看问题,不愿从事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认为这样会让个人的专业发展受到限制。正因为有这样的顾虑,教学过程中对教育方法、教学设计等教学技巧没有投入太多精力去钻研,结果导致学生不满意、教学质量不高。有的教师教学形式单一,教学不规范,用听音乐、放视频等形式来应付课时,久而久之学生对艺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大减,创造性学习的动力会受到打击。态度决定结果,这样做只会令教师和学生消极应付,让公共艺术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浪费时间而无收获。

4.缺乏具有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适用教材。对于如何选择公共艺术课教材,大多高校目前还处于探索的阶段。笔者在与兄弟院校教师交流时得知,有些公共艺术课程的教材是艺术专业课程教师教案的缩略或提炼简化,大多没有合适的专门教材;有些院校的教材是由讲授公共艺术课程的院系负责,院系再分配给具体的任课教师负责,且灵活度和自由度很大。这缺乏课程建设的规划性和科学性。

5.教学评价的合理性制约着公共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一所高校教学评价的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为学校学科建设的完善化及特色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建立特色化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会减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障碍。现阶段,无论是学校层面还是教师层面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和任务都没有从思想上达成高度一致的认识,艺术教育教学评价的标准大多停留在各类艺术表演的成绩,或者是不同层次艺术竞赛的获奖名次等。不合理的教学评价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制约着公共艺术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走出现实困境的探索

1.设立专门的教学机构,建立专业的师资队伍。最早从1989年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中关于艺术教育的宏观规划,到2002年制定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再从1996年的《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中的总体指导意见,到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无论从宏观战略决策上,还是从制度建设上来看,上到教育部下到各省教育厅,对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具体量化意见、工作规程、指导方案等日渐明晰。按照规定,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与在校学生的师生比应该在1:500~1:667,其中专职教师人数应占艺术教师总数的一半。各高校应成立公共艺术教育中心,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应成立公共艺术教学部或者是公共艺术教研室。设立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机构增强了教师相互间的凝聚力,增加了教师的归属感,为教师间的学术交流搭建了平台。可见,一支健全的教师队伍尤为重要。

2.教师要用“参与性、丰富性、创新性”激发学生热情,改观“选而不学”。开放性、参与性、丰富性、创新性及灵活性是高校艺术教育的主要特点,教师在讲授艺术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不定时开展文艺活动或举办画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这种热情不断影响、引导、鼓励学生。举办此类展览或活动的时候,既要注重传统,又要不乏时代感,既要有深厚基础,又要不乏创意视角,力争百花齐放。激发学生善于创造、敢于想象、追求新知识的创新思维,为其搭建一个平台,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张力。教师要经常组织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通过参加积极健康的艺术审美活动来展示自我,进而增强自信,发掘自己潜在的能量和价值,将对艺术课程的间接兴趣逐渐发展转化为直接兴趣,从而改观“选而不学”的现象。

3.结合学生层次和专业特色,选取因地制宜的教材。对于公共艺术课程的教材选取,一直都没有统一的标准。若太过专业学生则望而却步,若太空泛学生则感觉了无生趣。有些高校根据地域特色编写校本教材,无疑走在了民族化的前列。据了解,湖南理工学院在编写校本教材方面就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他山之石。其组织教师编写了《巴陵艺术风情》等校本教材,吸收作为湖湘文化组成部分的巴陵文化养分,把赛龙舟、巴陵戏等传统文化艺术写进了校本教材里,并在相关专家指导下,学校建立了“基础理论教材+自选教材+校本教材”的公共艺术教育教材体系。编写的教材既考虑到了工科、理科学生的特点,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通俗又易于接受,既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又适合教学需要。公共艺术课程和专业建设,包括教材的选取都要综合考虑系统性、连续性和积累性。公共艺术课教材的选取不能仅仅依领导或任课教师的偏好做决定,而应既注重其内在价值,又能够弘扬传统,既注重学科的交叉性和相关性,又适合学生的阶段心理特点,做到因地制宜,量体裁衣。

4.充分发挥大学生艺术团的“蝴蝶效应”,带动学生学习公共艺术课程的氛围。作为高校“硬件建设”以外的重要部分,公共艺术教育受到的关注度在日益提升。大学生艺术团在各项重要艺术比赛活动中的精彩表现及取得的成绩排名也越来越受到各界的认可。大学生艺术团里大多是一些热爱生活、崇尚艺术的文艺精英,他们关心时事,心系国家,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加入社团时都有自己的理想信念,希望在社团的帮助和活动锻炼下,能够交流思想、切磋技艺,也希望能够增长知识、锻炼能力,进而成员间互相启迪、增进友谊。既然他们都怀着美好的憧憬加入社团,那么就应该为其开展多层次、立体化的社团文化艺术活动提供大力支持,让大学生校园文化不断出新出彩。让大学生艺术团充分发挥“蝴蝶效应”,带动整个学校的艺术氛围,让年轻的心与时代脉搏共同律动。在轻松愉悦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学生学习公共艺术课程的热情会被带动起来,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效果会大大提高,如此良性循环下去,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连锁效应,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走出困境就指日可待。

第4篇:公共艺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公共艺术课程;特色课程群建设;食品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248-03

公共艺术课程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对学生的生活、情感、文化素养和科学认知等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不断提高学生文化艺术素养,不断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学院是以食品冠名的国内唯一高职院校,我们一直致力于建设以“诚信+良心”为核心内容的食品文化艺术教育体系,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食品文化艺术,将“成才”教育与“成人”教育相结合,形成了“技艺与素质并行,知识与能力并重,教学与体验共举”的素质教育思想。通过创新建设思路、优化课程结构、开发特色课程、实施教学改革、开展艺术体验等建设措施,构建了食品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群,培养学生审美观念和人文理念,提升学生文化艺术素养,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促进了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提炼食品资源,开发特色课程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指出:“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我们学院作为以大食品类专业为主体的工科高职院校,无论是人才培养模式,还是课程体系构建,在努力建设食品类优质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同时,从学生需求出发,也重视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注重开发具有食品特色的公共艺术选修课程。

1.创新思路,优化结构。公共艺术课程本身就是由多种艺术学科交叉、多种艺术门类相互渗透的综合性课程,因此,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必修课,同时也要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有目的地开设内容广泛、知识性、思想性和趣味性较强的选修课程。近年来,我们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在各专业课程体系原有五大课程模块的基础上,增加了“素质拓展课程”模块,开发了覆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类的公共艺术课程120余门。如“酒店管理专业”开设了茶艺、普通话、形体、音乐欣赏、插花艺术等艺术类课程;“文秘”专业开设了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形体训练、职业装束与化妆、美学概论、书法等课程。各专业开设的艺术类课程,与公共艺术选修课相得益彰,优化了专业课程结构,完善了课程体系课程模块的构建,使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知识结构更为合理,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人文素质得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社会适应性、合作意识、知识应用能力和人文艺术素养等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共同支撑起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半壁江山。

2.提炼食品资源,开发特色课程。学校开设的公共艺术选修课,是专业教学的必要补充,是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文化品味,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增强其就业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环节。学院作为以“食品”冠名的全国唯一的高职院校,食品大类专业占全校专业总数60%,食品大类专业在校生占全校学生总数67.9%,食品大类专业教师占全校教师总数58.6%,形成了食品特色专业群人才培养优势。我们利用学院的“食品”教学资源,设计开发了食品制作工艺、食品养生与保健、饮食文化、食品艺术、淮安当地食品饮食习俗研究等五个课程群,设置了整套课程建设流程。依靠具有食品特色的公共艺术课程群的建立,学生选择性地学习,使非“食品”专业学生分享食品特色课程,使食品大类专业的学生互享食品特色课程。

二、构建公共艺术课程群,彰显食品特色

通过几年的建设,食品特色公共艺术课程开设每年呈递增趋势,由2011年的12门次增至2013年的41门次;全院选课人次平均每学年达2000以上人,占全校公共选修课程选课人数的三分之一(见图1)。

五类食品特色课程建设分属不同的二级学院,在建设中也各有交叉,已呈显著成效,已建有食品加工制作工艺类的5门课程(面塑欣赏与制作、日本饮食文化、葡萄酒品尝与鉴赏等),食品营养与保健的8门课程(中华传统养生等),食品安全的7门课程(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讲座等),饮食文化与习俗的12门课程(饮食文学欣赏、茶文化赏析、酒与酒文化、中外饮食文化趣谈、旅游美食、西洋酒知识等)和淮安当地食品饮食2门课程(淮安名人与美食、淮扬菜鉴赏)。每学期,公共选修课程安排表中开设包括食品技术、食品安全、食品营养、食品艺术、食品赏鉴、食品文化、餐饮文化、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学等“食品特色群类课程”,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学生选课踊跃。食品类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群建设,是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深化内涵建设,促进校企合作多元化模式的开发,培养学生具有食品行业所需的综合职业素质的需要。通过食品特色公共艺术选修课程建设,丰富了公共选修课程的类别,凸显了我院食品特色,实现了全院学生共享食品教学资源,每位毕业生都打上了“食品”的烙印。

第5篇:公共艺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互动形式设计原则理念互动

引言

众多公众对于公共艺术的认知还依旧停留在雕塑、墙绘、艺术装饰等一些传统形式。实际上,当今的公共艺术早已飞速发展,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已经展现出来无限的可能性。尤其是在科技发达的如今,公共艺术与其结合,迸发出来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不仅仅是装饰空间环境,更多的是表现所在空间的文化及服务受众的思想内涵,对于公共艺术品来说,艺术性只是其形式,公共性则是其灵魂。优秀的公共艺术品可以增强人们对自己城市和国家的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除了形式,它需要迎合公众,顺应城市精神,顺应时代特征,引领发展潮流,从而展现出一个城市的前瞻性和进取性。

一、城市公共艺术现状分析

(一)何为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从字面意思来解读就是“公共”与“艺术”二词所结合的一个复合词。“公共”一词,就可显现出其公共性,而这公共的意义不仅仅是空间形式上的公共,更深层次的还是人、空间和社会这三者的关系。“公共”是“艺术”的限定和修饰词,由此可见公共艺术的本质是艺术,其核心属性、是公共性。任何一件公共艺术作品都无法脱离其公共的性质,它们都处于公共空间之中,在这公开的状态下为其于公众之间的互动提供了条件。一件艺术品放置于私人空间,它将变成一件私有的艺术品,如果将其放置于公共空间中,那么它就是一件公共艺术品,但也有私有艺术品成为公共艺术品的,这是一个时间和空间上的问题。总而言之,公共艺术无法脱离与公众的互动这一环节。

(二)城市公共艺术互动性的意义

在现代生活中,公共艺术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城市的各个角落都能见到公共艺术的身影。人们已经习惯了公共艺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并且公共艺术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在现代交互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展示方式由静态向动态转换,由室内向室外转换,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环境的互动性在逐步增强。从互动的角度研究公共艺术,互动是公共艺术存在的根本,也是其重要意义所在。从公共艺术互动性的内涵来看,其本质是艺术品与其空间环境、地域文化以及人文环境的有机结合。如果选择独树一帜,就一定要与空间环境以及地域文化保持相对的融合,这是公共艺术互动性理论合理存在的根据。总而言之,公共艺术互动性的灵魂是参与,即可以是与公众参与到公共艺术品中,也可以是其本身传播一定的先进思想,目的都是实现公众与作品在一定程度上的交流沟通。在公共艺术的互动形式中,肢体互动和情感互动是基本的互动形式,而理念互动是深层次的互动,而且并不是会发生在每个受众身上,这也是公共艺术得到魅力所在。总之,在形态上符合基本审美要求,在功能上注重迎合公众日常需求。

(三)城市公共艺术存在的问题

1.信息传达不到位

目前城市中的公共艺术存在信息传达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理念的传播,文化的传播。一个公共艺术作品是否能够发挥其作用根本看其信息传达的效果。其中关键的是作品本身所表达的观念。在我们城市墙体中常有的一些墙绘,简单的绘画加上一些标语,人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其所传达的社会主义思想,那一些其他看似复杂的作品是否比这些直白的作品所传达的理念效率高呢?公共艺术的成功与否也是显而易见的,只需看公众对其的评价。例如央视的“裤衩楼”,这个荣获了“全球最佳高层建筑奖”的央视大楼到了公众口中却是如此不堪,可见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并没有很好传达,这就是所说的信息传递的不到位。

2.表现手法欠缺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大环境下,一些艺术创造过于急于求成,数量以及速度变成了目的,同质化问题突出。创作者失去了个人的风格特点,抄袭了前人的创意,城市广场中那冷冰冰的集合体,似乎继承着某些流派风格,实际上却是失去了灵魂,失去了创作者本人的思想。原本应当散发着独特艺术气息的装置,如今是那么暗淡无光。

3.与城市空间失去关联

由于“规划滞后,建设先行”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一些优秀的公共艺术家,无法用自己的艺术创作品构建出和谐有序的整体城市空间。一部分公共艺术地域文化的独特风格不足,已经完全不符合当前城市建设发展的要求。这些公共艺术品没有体现应有的艺术效果,没有真正体现公共艺术的互动性。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内涵的艺术品与城市建筑和景观在形式上失去联系,更无法在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上存在联系,反而这些艺术品成为了城市中不和谐的一笔。

二、城市中公共艺术的互动形式

(一)肢体互动

肢体互动,顾名思义就是人与公共艺术之间进行了肢体上的互动。这是公共艺术最直接,最显性的一种互动形式。例如一些商业空间、公园等户外空间都会放置一些人形雕塑,他们都是形态各异的,有的是坐在椅子上、有的站着、有的在拉小提琴等,还有一些典故的雕塑。此类公共艺术品通常体量较小,和自然地融入周围环境。人们看到它们就会去触摸它们或者和它们合照,阅读雕塑中的故事。2014年7月8日,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展出了一系列的临时性公共艺术展(如图1)。展出的17件雕塑由钢丝网面板制成,钢丝网面板上切割出了形态各异的人体的轮廓,切割出的人形用橙色框出,在街道中视觉效果十分突出。人们可以从中穿过,隐喻使我们彼此远离的社会、政治、文化、个人等隔阂与障碍。展出后,得到很多公众的围观和合影。在这一系列行为中,就产生了与公共艺术的肢体互动,人们可以对其任意发挥,每个人对其的态度和反应都是不一样的,这使得公共艺术不再孤立与于空间中,只有公众参与其中,这才是一件完整的公共艺术。这就呈现出来多种多样的互动性结果,而且这种形式的互动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公共艺术作品对人所产生的直观影响。

(二)情感互动

情感互动就没有肢体互动那么直接,相对肢体互动而言,情感互动更加强调的是情感上的交流。这一类作品注重对人的情感的触动,对人的影响比肢体互动更加长远。例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纪念馆主要以雕塑和景观墙为主要表现形式。雕塑以粗糙的石材为主,色调与建筑保持统一的灰色调,整体都给人以庄重肃穆的感觉,甚至有一些压抑的感觉。纵观整座纪念馆,通过雕塑、文字、景墙外观的变化以及材质肌理等手段营造了压抑的氛围,并通过不同景观秩序的精心设计排列创造了“场所精神”,让观众通过联想、想象、通感、移情进入当时的历史,产生黑色审美体验。让参观者深刻地感受到南京大屠杀的残酷,起到了警示世人、勿忘国耻、热爱和平的教育性意义。实际上参观的观众几乎都是没有直接参与到这场悲剧事件中,但是通过这个纪念馆中的艺术作品,能够直接感受到这场事件给人带来的悲痛感。乌克兰雕塑家AlexanderMilov的作品“爱”,描绘了成人内心与外部环境的冲突,铁质冰冷的牢笼将人物相互疏离,但他们的内心却彼此吸引,渴望靠近。夜晚时孩子发出的光是纯洁与真诚的象征,人们看见的伸出发光的双手的孩子,就是作者内心的渴望。在这个冷漠的时代,正是需要为拉近彼此间的距离提供了一个机会。这两个案例都赢得了每个公众的情感共鸣,公共艺术作品应当具备倡导正能量的功能,从公众的情感角度出发,宣传积极正面的思想文化内涵。与公众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在思想觉悟上达成共识,以促进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促进公众对于城市对于国家的感情。

(三)理念互动

理念互动表现为观众对公共艺术作品本身所传达的理念表示肯定。公共艺术并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品,而是一种理念的传播。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就强调了传达思想散播理念的作用,否则,公共艺术将成为无意义的空壳艺术,例如为了纪念美国独立战争胜利一百周年而建造的自由女神像,百年以来,屹立在美国纽约海港的自由女神像已成为美利坚民族和美法人民友谊的象征,左手捧着一本封面刻有“JulyIVMDCCLXXVI”字样的法律典籍,象征着这一天签署的《独立宣言》。公众在看到自由女神像就能体会美国人民民主、自由的崇高理想。对成千上万来自美国的移民来说,自由女神给他们摆脱旧世界的贫困和暴政压迫的,以及向往自由带来了希望。人们往往无意识地进行理念互动,在此基础上进行自身的思考然后也会产生自己的理念。由于个体的差异,理念互动并不能在每一个观众身上发生,但这也是公共艺术最有价值的一种互动方式。

三、城市公共艺术互动性设计原则

(一)艺术性原则

公共艺术,艺术是本质,所以首先体现的就是其艺术性。但是艺术性是站在理念的基础上,站在文化的基础上的,没有理念的公共艺术是没有灵魂的,只是个空壳作品。城市空间中的公共艺术要体现艺术性、审美性,设计可以从色彩、材料、造型、概念等方面入手。材料是公共艺术设计过程中容易忽略的,那么结合互动性来说,公众更加青睐的材料或者是新颖的材料,产生的互动性必然更强。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受众群体,选对受众群体对于作品的互动性必然有所提高。从造型和概念来说,创新性的设计会更加吸引观众,人们往往对新鲜事物的关注度异常高,那必然带来更高的互动性。

(二)公共性原则

公共艺术的,“公共”一词,就可见其的公共性,而这公共的意义不仅仅是空间上的公共,更深层次的还是人、空间和社会这三者的关系,所以设计的时候需要从公共的角度考虑。例如在商业空间中,想要增强活动性,可以将人留在这个商业空间中。设置舒适的休息空间是方法之一,受众在休息的过程中,可以增强与商业空间的互动。一方面是肢体进行了互动,另一方面在休息的同时也可能产生更多的情感互动。设置一些公共设施也是方法之一,人性化的公共设施可以把商业空间装点得人情味十足。还有很多的商业空间中会有一些多媒体公共艺术装置,不同形式的公共艺术给公众带来了不同的体验。这都是整个商业空间在设计的时候从公众的角度思考,设计出符合公共性原则的空间。

(三)情感性原则

“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情景交融”,是公众对于客观事物的心理体验,是由公众的生活经历所产生的心理思维方式,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应该具有高度的感染力,以触发人们良好的情感反应,提高公众与公共艺术作品的交流效果。情感互动是比肢体互动更深一层次的互动形式,然而要做到情感互动,就要从情感性原则出发。城市中公共艺术所产生的情感效应与城市的空间形态和空间尺度相关,不同的城市空间要素产生的情感效应是不同的,狭窄、杂乱的空间环境产生的是压抑、憋闷的感受;开阔、空旷的空间环境产生的是舒展、豁达的感受。城市中的公共艺术还要注重对于正能量的宣传,积极倡导公众对城市以及国家的热爱。

四、提升城市中公共艺术互动性的举措

第一,注重人性化。公共艺术品最终还是不能忽视其公共性,公共艺术作品可取材于生活,贴近公众日常生活的公共艺术作品可以拉近与公众之间的距离。或者是以生活日常物件为原型,对其进行深化,加入新的元素,也可使其成为公众在心里范围内可接受的公共艺术作品。第二,注重趣味性。这是一个非常直观的要求,公共艺术作品可以在表现形式、材料选用、外观构造和文化内涵上独树一帜,使作品可以吸引更多公众逗留在其周围,产生拍照、游戏等系列行为。这类公共艺术作品往往是最具活力的。第三,注重功能性。公共艺术在具备艺术性的同时,兼具实际的功能其提升其现实意义。如遮风避雨、休闲小憩、可以满足公共活动,也可以是阅读资讯,让公共艺术成为公共传媒系统的一个环节,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这才是符合社会生活环境的公共艺术。第四,注重时代感。作品主题需紧扣社会时代主题,如今需要号召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等思想,每个时代都不能缺少这类时代主题公共艺术作品,正是大大小小的此类公共艺术作品,时代主题才能得以广泛宣传。第五,注重科技感。在这个跨界的社会环境下,公共艺术与科技在一起可以迸发出不一样的火花,科技可以将视觉效果发挥得更好,而且科技也是公众特别喜爱的一个元素。运用全息投影、虚拟技术、以及AI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突破传统的表现手法,打造不同形式不同效果的公共艺术。

第6篇:公共艺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公共性 公共艺术 教学 艺术家 高校 创意产业 城市

近十几年来,我国关于公共艺术的实践和讨论呈现飞速增长的趋势,在一些中心和省会城市,公共艺术已经俨然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对于现行公共艺术的学科范围定位也在不停地讨论与修订。公共艺术教学和学科体系建设的研究的话题在全国院校范围内也在不停地讨论,编号为050430s的学科代码出现在越来越多高校的招生目录中(2012年以后已经更改)。

公共艺术同传统的以媒材为学科分类的艺术形式不同,其注重的是艺术作品的公共性,与国画、油画、水彩等传统专业的特点不同的是,公共艺术更多强调的是通过多方面的知识汲取,实现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氛围的形成。公共艺术经过多年的累积,在国内很多院校都已经有了不错的发展。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公共艺术学科涉及的范畴是什么?目前公共艺术的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是什么?公共艺术在当今的艺术学科之中,其定位何在?公共艺术在教学方面的特点是什么?公共艺术是偏向城市设计还是单体艺术品制作?换句话说,公共艺术偏重每件都是独一无二的成品,还是设计和制作能为大众所享用的城市设施?公共艺术在设计领域更多注重的是一种关于公共性思想的体现。在本科阶段的教学重点是什么?成功的公共艺术教育的结果是什么?如何评价公共艺术教育的成效?公共艺术教学今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这些问题,是笔者所在的学校和笔者自己一直在关注的话题。

研究公共艺术的学科发展,必须首先面对中国公共艺术本身的特性。公共艺术这个概念本身就是同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众参与的行为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在美国,公共艺术的来源是把建筑物的建造经费的1%用于美化建筑的公共空间,通过这种政策强制性地保证了公共艺术的不断实施。而在我国,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缺乏制度成功之后的人文素养。换句话说,使公共艺术区别于其他架上艺术的特点――公共性,不是通过公共艺术生发的,而是首先有了公共性,通过这种公共性才使人们能够不断生产并享受这种公共艺术。而在目前,因为公共艺术的现行制度,缺少一种公共参与的机制,民众对于公共空间的维护并不像西方人那样具有强烈的意愿,这就导致了目前公共艺术的发展走着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当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艺术发展趋势。我们要尽量吸收各国优秀的公共艺术发展方式,整合成适合自己国家的艺术发展目标。

一、公共艺术的学科定位特点

公共艺术同其他艺术与设计学科之间的关系如何?对之的分析有助于理清我们的思路,帮助公共艺术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更好地开展。图1展示了公共艺术与视觉艺术领域相关学科的联系及区别。图1中,横轴代表艺术的出发点是从情感的表达出发到社会的功能,纵轴代表作品的构思和实现过程中集体参与长度的多少。如果以公共艺术为轴心的话,公共艺术的思维特点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公共艺术同其他艺术形式有所关联而又同时满足情感的功能,因此也可以说公共艺术是一门真正的综合学科。

正是这样的特殊性带来了公共艺术培养方式的困难,公共艺术呈现出千变万化的表现形态,很多时候难以界定,这是公共艺术的优势,也是公共艺术的劣势。好处是兼容并蓄,见闻广博,但是在一方面,这样一种通才式的培养方法,实际上是同当今社会越来越细分的专业设置相冲突的,另外还受到任课教师的个体素质变量的影响,很难在各种不同的必修科目之间找到联系,使培养的人才缺乏一种可以标准化的素质衡量标准。当前中国的公共艺术人才培养,主要还是以传统的架上艺术如绘画、雕塑为主,很多院校也增加了以传统环境艺术或者公共设施设计为主的课程,然而这样不同的教学课程哪些是主干课程?哪些是非主干课程?或者说传统艺术的技能要求在公共艺术专业中到底需要提到多高的标准?

面对这样的情况,笔者认为,公共艺术的教学方式相比其他专业,应该更加灵活机动,在公共艺术的框架之中,对于涉及的学科,根据教师本人的素质和旨趣进行灵活安排,在保证对于公共艺术的宗旨精神、相关的政策法规、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等知识的系统传授基础之上,然后在本科的高年级或者研究生的低年级的阶段,根据教师自己在众多相关领域的专长,进行专业性的传统艺术相关学科的教授。这样从公共艺术专业毕业的学生,尽管在专业的相关技术上不一定能够同传统雕塑、壁画系的本科生相媲美,但是在观念上、思想上能够突破局限性,能够从社会的角度全局性地把握问题,更好地提出解决方案。

二、公共艺术的专业培养特色

在梳理公共艺术的学科定位之后,公共艺术在本科阶段的方向和引导是什么?培养特色又是什么呢?

今天,一些专家认为,公共艺术的概念范围过于宽泛,无法从学科门类的角度进行定位,公共艺术同环境艺术、景观艺术的区别究竟在何处?如何在大学的专业教育中通过教学大纲、教育方式加以区别?同时,公共艺术的教学中缺少真正同公共利益相关的课程的设置,某些课程的局限性还是在架上绘画,缺少社会调查的相关工具和思路。

与之相比,在国外,公共艺术的学科需要与各门艺术和社会学科进行不断的沟通。尤其是在法律法规方面、社会调查方面、公共空间的艺术管理方面都需要专业人员综合多方面的利益进行整合。以社区公共艺术中的公共参与为例,公共参与是保证大众能够对所处社区环境具有参与感的好方法,笔者曾在文章中对此专门进行了研究①。当代在中国公共艺术实践中,也有一些公共参与的例子,但是这些例子仅仅是单独的个案,在公共艺术的教育体制之中,并没有形成一种常态化的教育必修课程。

另外,公共艺术的教学核心是公众利益问题,公共艺术涉及的是公众的利益,在教学思路上,如何把这种价值观传授给学生?希望艺术家提出独立批判的观点是少数的,更多艺术家必须学会如何妥协,把个人的审美观感同大众的精神需求相协调。然而在我国,对于自身事务比较依赖政府,缺乏公众参与管理的传统。潜意识中认为公共空间的环境和管理,都是政府及其派出机构的职责。因此通过公共艺术课程培养对公共事务和集体利益的关心,也是公共艺术的特色功能。

最后,在实际课程的设置方面,尽管有类似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施设计的相关课程,但是笔者在多年的公共艺术教学中发现,总体而言,公共艺术的教学过程中,普遍缺乏一种对于空间和场地的敏感性。在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往往过于拘泥具体技术和作品的效果,而没有同空间形成联系,对应这种情况,公共艺术的发展应该更多重视地方性的知识,重视从公共空间出发,从公共空间的场地分析出发进行研究,这一阶段就需要城市规划/环境/建筑的相关分析和帮助。

总而言之,不是用以往单纯的架上绘画的标准去衡量,而是从公共性和大众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和评价,看是否能够增进当地居民的幸福感和环境的适应性,艺术家和策划方案是否能够体现城市的品质。从这个观点来看,公共艺术除了是一种专业训练之外,同时也作为一种理念融入到其他专业的训练之中,是一种精神、一种准则。

三、公共艺术的培养目标

中国美院公共艺术专业的于小平教授认为:“公共艺术教学在对‘公共性’认同的前提下,就是要着重研究与挖掘公共环境中的各种视觉可能性,并转换成可以传授的知识体系。总之公共艺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必须围绕培养具有人文主义情怀的和较高综合素质与较好社会沟通能力的、能够掌握或了解多学科知识和多种现代科技手段以及富有当代审美意识的、具有开放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并不断关注新现象、思考新问题的人才。”②

于小平的观点为公共艺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权威性的标准,那么今天,公共艺术教学成功与否的评价标准究竟是什么?很多人认为,公共艺术缺少明确的专业方向,但是这并不是公共艺术专业就业困难的原因,其在设计不同的阶段,在本科阶段,除了专业方面的素质之外,更多的是专业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大学的目标一方面是培养技术专家,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知识和文化的累积和更新,滋养人文素养。尽管公共艺术的毕业生也许无法暂时直接从事与公共艺术相关的工作,但是,公共艺术教学中所包含的艺术对于社会的反馈和责任感会印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如果达到这样的目标,就算是成功的本科公共艺术教育。

公共艺术的普及化,艺术的常态化,或者是今后公共艺术的发展目标,通过公共艺术的教育和培训,实现公共艺术的低成本化,是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和生活水平的重要目的。公共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公共艺术专业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在面临实际的公共艺术问题时,能够迅速从知识库中找到能够加以运用的手段进行设计,运用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之中。公共艺术不能仅仅知道如何做,更应该在教学中知道为谁而做,以及做了这样的设计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相关后果,改善了人们生活的哪些方面等。

四、公共艺术教学与研究发展趋势

通过以上探讨,笔者对中国公共艺术教学的未来趋势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同西方的概念相比,我国公共艺术的概念范围和内涵都增加了。③因此中国公共艺术的教学必须深入研究我们今天的相关知识,笔者认为,作为高校公共艺术的专业教师,面对现实,务实发展最为重要,不必过多地追求公共艺术形而上的纯洁性,而是在实践中学习和不断进步。公共艺术的生产者需要不断地在过程中探寻使公共艺术更加为受众所支持和喜爱的方法。同时,公共艺术的发展不能固步自封,把自己局限在艺术的小圈子中,而是同国家整体的文化艺术政策结合起来,比如我国今后创意文化产业是产业转型的重点目标,公共艺术在这方面同样大有可为。在我国,创意文化产业是国家大力提倡的新兴产业,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公共艺术在创意产业的体系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公共艺术在开放空间设计、景观、雕塑、壁画等方面都可以结合产业政策,获得政府支持。这方面的突出例子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公共艺术设计,利用这次全球盛会的契机,在世博园区设立了众多的公共艺术作品,其表现手法大胆,造型多具有冲击力,展现了国际公共艺术的一流水准。

(二)随着社会的进步,公共艺术的需求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同步提高。在公共艺术的消费属性方面,中国的公共艺术紧跟全球化的步伐,因此公共艺术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和意识形态的表达,面对当前的现实,既承受了巨大能量带来的压力,又可能享有结构转型带来的机遇。公共艺术的发展不应该缺少真正项目的实战,公共艺术的真正发展,一定要和实际的项目结合起来,在实际的项目中使素质得到进一步的锻炼,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其中主要的责任在于通过教师专业课程的设置,进一步推演进行深入的设计和合作。

(三)艺术类课程进入大学有较长时间的历史,但是其教学方法还是传统的师徒制,与大学追求知识的基本精神有一定的距离。从这一点来说,公共艺术设计的出发点应该超越个别的经验和偏好,关注于设计的基本态度和方法共通性的原理。这种方法有可能跨越不同的公共艺术专业学科,是一种可重复的、可传授的研究方法,这种设计的研究必须将一种共通性的原理通过设计课题的设置和教学传授给学生,通过实践得到考验。

(四)另一方面,从实践考虑,未来的公共艺术的技术改革非常重要,公共艺术中的多种技艺的传授,通过实验的手段,给予学生对于不同媒介和材质的思考。公共艺术的教学传授过程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必须团结在一个目标之下,研究公共艺术的交互性和数字性是今后的课题。④这方面的突出例子是于2004年7月开幕的“芝加哥千禧公园”(Millennium Park)。其主要的设计概念是将交互式的数字科技融入大都会型公园当中,它的出现也将公共艺术的技术手段推向全新的境界,是利用最新的设计和建设手段真正将建筑、雕塑进行设计完成的,具有全新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

结语

在今日全球经济动荡的宏观背景之下,发展内需,促进国内消费和繁荣才是国家稳定、各阶层和谐团结的主要方向。我们希望公共艺术品的消费不要像建筑领域一样,很多大的项目均为国外的事务所所把持。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多年和长期公共艺术教学过程的不断努力,使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更好地武装自己,迎接挑战。

(注:本文为中南民族大学2010中央高校专项基金,项目名称:《民族手工创意产业建设研究》,项目编号:CSQ10014)

注释:

①徐晶.共兴之所: 公共参与的社区公共艺术研究[J].装饰,2012(9):113―114.

②于小平.关于公共艺术教学[J].雕塑,2006(3):37―38.

③周成璐.社会学视角下的公共艺术[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4):92―98.

第7篇:公共艺术总结范文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变化举世共睹,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问题成为国家最为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特别是高等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在这种大势之下,全国各大艺术与设计院校亦愈来愈重视相关人才的培养。同时,正是在新的变化之中,人们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变得落后而不合时宜,不能够满足新时展的需要,于是教学改革的呼声逐渐出现,且愈演愈烈,同时亦开始大规模地付诸行动。

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在200 3年进行了重组,继而在教学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形成新的教育观念,致力引进新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交互式教学模式”,参考国外顶尖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教学方式,结合中国艺术与设计教育现状,重新规划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与设计课程体系。改革几年来,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在新任院长靳埭强的带领之下,艺术与设计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改革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

以美术系为例,改革后的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将以往的装饰艺术专业调整为公共艺术专业,更进一步以新建专业出发,将整个课程体系进行了全方位的整改。经过几年的摸索,特别是从2006年至2008年,总结教学改革经验和问题,调整专业的教学模式和课程的有效性,逐渐完善专业建设,配套的教学理念及手段已经构建成型,具有了国际国内相应的水平和自身不可替代的专业特色。

在改革初期,我们发现以往的课程体系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是艺术的观念性不够,很多课程仅仅注重技法层面上的练习,思维面比较窄。其现象是学生的眼界狭窄,条条框框太多,思想放不开;其结果是无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无法激发学生创造性的能力。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素描课就是人物写生,完全延续了学生从高中入大学时的“考学模式”,只重视技法上的练习……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无法发挥其创造力、无法激发其灵感;并且,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原始创造力也被不同程度地削弱。

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认为改革是必然的,不能存在任何的侥幸心理。面对诸多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建构新的课程体系?怎样使公共艺术专业的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建构公共艺术观念方面的总体框架、同时建构起自身的艺术创作体系?这些都成为专业建设方面最受关注的问题。

我们的构想,是将所有的课程构建成为一个网络,这个网络有其纵向亦有其横向;某个课程不再被视为独立的课程,而是前后左右相互关联的。学生在研习某个课程的时候,必须回顾以往研习过的课程、环视同时进行的其他课程、关注未来所有的课程,并且引导学生清晰地了解课程设置的终极目的。课程与课程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个真正的系统,是谓“课程体系”。

顺应学院的改革,首先将基础课程设置由两年改为一年。进入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以后,所有的学生首先要经过一年的共同基础课;从第二年开始,学生即进入各个不同的专业,开始全方位的专业学习与创作。按照专业的发展,我们将公共艺术专业大致规划为三种课程:其一为“观念课程”,主要侧重于学生现代艺术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其二为“实践课程”,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其三为“建构课程”,主要侧重于对学生的综合培养,目的在于建构公共艺术专业学生全方位的能力。概括地说,学生首先要有艺术观念,也要有实践能力,亦要有整体把握的能力;并且除了形成整个公共艺术专业大的整体“建构”,每个学生也要形成自己小的整体“建构”。

在学生刚刚进入专业学习的阶段,我们首先设置了两门重要的观念课程,即“现代造型语言”和“公共观念与艺术观念”。“现代造型语言”是公共艺术专业学生进入专业后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是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公共艺术专业的特色课程之一。这个课程首先引导学生形成现代造型观念,培养现代造型能力,并且为掌握现代造型语言之间相互融合的能力奠定基础,同时也为下一门观念课程“公共观念与艺术观念”作出一个有效的铺垫。“公共观念与艺术观念”课程亦是我院公共艺术专业的另一特色课程,可以说是“现代造型语言”的延伸,有一定的独创性。本课程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更为全面地理解公共艺术的概念;避免学生将眼光局限于一般认为的公共艺术范畴,比如城市雕塑、环境装饰、景观、园林等等。在“公共观念与艺术观念”课程中所包含的公共艺术概念范围更为宽泛,比如影像、装置、行为、现代戏剧等等都可以成为本课程所探讨的内容。本课程也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公共与艺术在西方形成的历史原因及过程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所以也相应地介入对于西方哲学、文学以及某些新兴学说的了解;亦结合对于西方各个艺术流派、各种艺术语言等方面发展的认知,意在引导学生形成真正的当代公共艺术观念。

观念课程对于实践课程有一定指导性的意义,同时观念课程当中也有一定量的实践机会。

在比较集中的公共艺术观念课程探讨以后,实践表达在接下来的探讨当中成为一个重点。这一阶段,以动手为主的实践课程比较集中。比如“综合绘画工作坊”,通过课程实践我们发现,前面的观念课程在接下来的实践课程中已经凸显其有效作用。同学们的想法相当出色,其思维活跃、大胆,想法奇特,尝试的材料丰富。在“综合绘画工作坊”这样一个冠有“绘画”标题的实践课程中,并未陷入传统的“绘画”观念中去,而是对于绘画有了一个新的观念认识。由于前面观念课程的引导,加之综合绘画任课教师的梳理,同学们所理解的“绘画”已经远远超出了画布、画纸,由平面的二维向三维空间甚至四维空间延伸。有的利用树根在铁板上“画中国画”;有的利用电脑主板表现现代城市发展的问题;亦有的利用四维方式记录重要的历史事件……课程中的作品表现虽有各种维度空间的倾向,但是总体的概念是围绕着“绘画”的。与“综合绘画工作坊”相呼应,以探讨三维空间概念为主要目的的课程是“综合(雕塑)造型”,这个课程意在于三维空间中探讨综合造型与材料结合的可能性。造型的多样性是课程最为主要的表现方式,同时尝试各种丰富的媒介特色,比如陶瓷、木材、金属等主流材料,亦鼓励同学们更多去尝试非主流材料,比如橡胶、布、麻绳、海绵、纸浆、废 料、水……让同学们了解最为丰富的材料的可能性以及材料的属性。虽然这是一门实践课程,但是我们同时强调观念的重要性,随时注重自我观念的表达。以材料为媒介、造型为手段,最终还是表现同学们的观念。

经过观念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训练,课程体系已经基本成型,但是要形成公共艺术专业课程体系真正完整的规划,建构课程是不可或缺的。所谓的建构课程,就是要建构一个专业完整的思想体系,其目的是注重专业的整体性。比如“世界造型发展史”这个课程,乍听上去是一般的艺术史论课,但是这个课程恰恰是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公共艺术专业一个重要的建构课程。传统的艺术史课程,通常都是采用将整个人类的艺术历史以流水的方式进行讲授,在基础课阶段作为艺术教学的入门基础是可行的;但是在学生进入专业学习阶段以后,与专业课程并行、有选择地结合专业课程的艺术史课程也是很有必要的。在这个课程中,我们尝试很有自身特色的“理论实践课”,使同学们在实践中学“史”。分专题、分流派、分人物的艺术史讲解是课程的一部分,同时引导同学们对于艺术史中大师级的作品进行模仿、创造性模仿、进而以此为基础进行自我创作。

其他的建构课程还有,“材料与结构…‘现代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公共艺术项目操作与控制”等等。我们认为,所有这些课程,在我院的公共艺术专业中并非单纯为了学生学习某种课程、某种知识而设立,而是为了建构学生的总体知识完整性而设立。通过建构课程的研习,亦培养学生与他人之间的合作能力,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能力,并且培养学生的独立品格。

按照国内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传统,课程一般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必修课程,其二是选修课程。前面所涉及的都是公共艺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与之相呼应的还有选修课程。对于我们的课程体系改革来说,选修课与必修课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全方位的知识构成方面,选修课更有着必修课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个同学在每个学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与需求选择几门选修课,一方面可以完成自己所修的学分,另一方面更可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在选修课当中,有以强调实践为主的课程,如“传统造型工作坊……软性材料工作坊”等等;也有以理论、观念为主的课程,如“中国造型传统研讨…当代艺术发展研讨”等等;亦有涉及到综合知识内容的课程,如“科学与当代艺术……戏剧学与现代艺术”等等。

第8篇:公共艺术总结范文

1涵义:简单的来说高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在德育中的应用主要指的是:高校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中根据大学生的身心情况及平时的校园各项活动,探究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的情况,以此来不断的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艺术水平,培养艺术概念,并且在教育中不断的结合公共艺术教育和德育教育来促进高校大学生的综合全面的发展。通过在德育教育中展开公共艺术教育的应用,可以直接的美化学生的心理,促进学生的见刊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艺术修养,并且还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2.基本内容:对于高校来说,德育教育中的公共艺术教育不单单是实施德育的一种方式,其实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人文教育新形式,所以说在实施公共艺术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应用中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审美能力,还可以不断的增加学生的道德价值观,道德精神,更可以通过艺术作品、艺术实践活动来提高教育中的人文关怀。总之我们可以说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教育在结合后会产生出一种沟通高校大学生内心的桥梁,使得德育教育也在逐渐发生着改变。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公共艺术教育来产生德育教育,也可以通过德育教育来反补公共艺术教育,总之两者的结合对现代教育来说是一次新的开始。

二、发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因此来说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可以有效的打开德育教育的局面,并且使得教育变得丰富多彩,同时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因此,发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1.首先就是认识到德育工作并非只有单一课堂教学的方式,需要增加实践课程,运用丰富的公共艺术教育等形式对现有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德育的基础是美德伦理,没有美德的熏陶,德育只有只是一味的灌输式的教育,是机械僵化的,更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导致他们天生具有的美好情感的葬送。

2.我们要应用艺术课程和艺术社团互相輔助、相互促进的办法,来使艺术教育能够真正对大学生起到教育作用,能够让大学生真正融人艺术的殿堂中来,不断发挥艺术教育在日常教育教学和交叉学科中所起的作用,在此过程中能够让大学生道德修养和科学知识齐头并进、互为补充,不断促进大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让大学生在审美情趣和健康人格上不断获得发展和进步。

3.高校在执行公共艺术教育的时候多是以实践为主,这种以实践为主的活动可以直接发货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且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在艺术欣赏课中教师不断的增加学生的艺术知识量,以此来打开学生对于艺术教育的错误认知,并且还可以有效的推动现代教育教学方式的形成,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多出去走走,多去参加艺术活动以此获得更多的生活实践,并且在这中间来提高学生的对于公共艺术与思想品德的养成。

4.对于高校来说要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的提高学生对于公共艺术的认知程度,这样也是从另一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同时在跨学科教学中还需要不断的强调公共艺术教育所需要表达内涵与意义,另外在德育教育既要保持思想品德教育的初衷还需要不断的增加实践的活动。在实践的德育教学中需要把公共艺术教育渗透其中,并且让大量的学生明白所实践的意义是什么,也就是说既要保持学生的德育教育还需要增加学生的艺术素养。

三、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价值

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价值主要是对高校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产生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在教育中既要考虑到德育教育同时还需要对公共艺术教育进行渗透,这样可以综合两种教育形式对高校大学生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其中公共艺术教育是主要的渗透内容,并且把这种教育形式在德育教育中普及开来,以此来培养现代大学生的综合性的全面的发展发展素质,并且也在不断的提高这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艺术素养。虽然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教育的结合多用于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中,但还需要根据专业的不同产生出不同的教育特点,我们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应时代要求,应社会需求,引进适合本学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法措施。构建高等院校教育专业的人文结合教育模式,促进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高度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融汇贯通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并在不断摸索实践中培养德育意识、提升艺术综合修养。

参考文献:

[1]宁家晟.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探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2]王阿楠.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研究[D].长江大学2014

[3]张娅婧.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

[4]徐箔.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优化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4

[5]李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与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06

[6]金玺铎,任英.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J].现代教育科学.2006(07)

[7]杨岚.大学素质教育系列中的艺术教育问题研究[J].艺术教育.2006(07)

[8]孙媛,严新平.从多元智能理论看理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育人价值[J].艺术教育.2006(03)

第9篇:公共艺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普通高校;现状;对策

艺术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是行为健全的人格教育,是心理健康的情感教育。然而在我国高校中,公共艺术教育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存在一些问题,诸如课程结构缺乏综合性、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课程内容流于形式,师资队伍建设力量不均衡,结构不合理,课程评价机制不健全等,本文拟从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去探寻推进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对策。

一、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公共艺术教育管理问题“重理轻文,重实用轻美育”的传统,一直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存在。导致普通高校从管理层到教育者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连专门的公共艺术管理机构都没有设立,即使某些高校设立专门机构,也形同虚设,疏于管理。具体表现为:一些高校迫于政策要求被动建立的专门机构,由于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所以导致运行机制不够顺畅,问题频发。2.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学问题公共艺术教育的关键就是对教学质量的监测与科学的设置课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或不健全是导致公共艺术教育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1)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由于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或受条件所囿,很多公共艺术课程是由专业艺术教师根据自身的现状与所学专业去开设,而不是根据学生的意愿和实际需求开设,既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又漠视了学生的艺术追求和价值信仰。同时,一些高校通常把艺术课程作为公选课,课程设置偏重于艺术赏析类,却忽略了其他类型课程,诸如艺术史类、艺术创作类、艺术批评类、美学类等,使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2)课程结构缺乏综合性在一个并行发展的体系中构建各门课程是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的一个特点。课程均分布在不同的艺术门类之间,音乐、美术、舞蹈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是不分主次、不分先后地出现在课程体系中。课程与课程之间缺少关联和承接,每一门课程都是独立的科目,即所谓的“分科课程”(Single-subject),因为它强调每门学科都要有完整的逻辑体系,但是不同学科门类之间也要有相对的独立性。这就造成学生只有选择艺术门类的权利,而没有在一个艺术门类中选择程度的空间。(3)教学内容缺乏独立性教学内容的独立性对于刚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公共艺术教育来说,尤为重要。当下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内容的突出问题是用专业艺术教育的内容来完成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教学。公共艺术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综合能力,把专业艺术教育的课程内容简单化,压缩化,并设计成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内容,由于内容太过专业化,导致学生难以消化理解所学知识,致使学生对公共艺术课程失去兴趣,制约和影响了学习效果,这样做是不可取的。3.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问题从整体上说,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建设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水平,较之前些年,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很大的发展。但同时,调查也反映出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建设存在的问题,而艺术教育师资的整体水平提高和师资的未来建设与发展是高校师资建设问题能否解决的重中之重。(1)教师数量不足,综合素质偏低对于高校来说,教师担当着重要的责任;而对教师来说,不仅要精于学术也要精于教学。在高校中,学生数量要与教师数量呈相应的比例。早在1989年,国家教委就颁布了《1989年-2000年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文件指出,现阶段专职教师配备与在校生总人数的比例以0.15%~0.2%为宜。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的比例应该符合文件要求,但在实际中多数高校师生比失调,难以达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偏低,表现在:一部分教师教育思想观念滞后、专业理论欠缺、科研能力不强;有的教师敬业精神与教学能力不强等。这些情况不但阻碍了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也束缚了其健康发展。(2)师资队伍结构欠合理针对高校教师学历状况来说,中国教师的学历越来越高。高学历的教育人才虽然聚集在高校,但高学历人才在不同高校、同一所高校不同专业内的分布有很大差异。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的职称结构也出现同样问题,即高职称的教师(教授、副教授)相对匮乏。在教师队伍建设中,高学历、高职称可以作为一种较为有限的评价高校教师水平的策略和方法,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虽然不能一味追求高学历和高职称的数量,但从科研和教学上来看,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本专业的建设力度与发展水平。所以,艺术教育师资建设还应在提高教师学历和职称的建设上下功夫。(3)师资建设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教师队伍健康发展的保证即是科学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但在我国高校中普遍缺乏完善有效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导致师资建设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在教师评价机制上,评价指标针对性差,并且模式单一。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的评价机制与其他专业教师一样,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很难有针对性的对艺术教师进行有效评价。其次,缺乏针对艺术教师的激励机制。很多高校的激励机制很薄弱,存在着激励政策不公平、激励方式单调、激励政策执行力度差等问题,甚至有的高校的激励机制不能对全部艺术教师有效,很难体现公平原则。同时,缺乏创新性也是高校艺术教育评价和激励机制的主要问题之一。4.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评价问题多数高校由于对公共艺术教育的认识程度、管理层面等存在偏差,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公共艺术教育评估体系。在教育实践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与奖励机制,导致公共艺术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师资建设等方面存在问题,使得艺术教育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并且阻碍了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推进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对策

1.健全公共艺术教育的管理机制健全规范的管理机制是高校顺利开展艺术教育工作的保证。为了便于分工协调,就需要相应的机制予以保证。各高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立专门的机构,即公共艺术教育中心。无论在人员组建上,还是在教学管理上,都需要高校各部门(教务处、艺术学院、团委、学工部等)的鼎力配合,共同搭建艺术教育的工作平台。2.明确课程教学目标要明确课程教学目标,首先要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紧密联系,根据学生对艺术的兴趣、爱好、能力等进行教学目标设计,其次,目标设计要呈现出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前后连贯的特点。3.丰富课程设置模式课程设置要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围绕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各学科之间的有效联系,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1)必修与选修互补:首先,高校在课程形式上应体现多样化的原则,体现学校的特色和个性;其次,高校的选修课尽量结合所在地区的地方特色艺术,并把它作为实践类艺术课程开设,丰富其种类,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艺术选修课的学分在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适当增加,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达到必修与选修的有机互补。(2)分科到综合转变:高校中课程间的综合已成为现代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发展趋势。在综合性的艺术课程设计中,可以以某一门作为切入点,适当兼及其他艺术学科或非艺术学科的内容,突出其综合性、特色性的理念,来最终实现艺术教学的综合与多样性。4.构建“金字塔式”课程结构要提升公共艺术教育的办学水平,使艺术教育走入学生内心的关键因素就是课程结构与课程安排。针对不同的受教育群体,根据学生的兴趣、专业要求来划分,将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结构设置为一个“金字塔式”教育模式:即基础理论课程+艺术拓展课程+地方特色课程+艺术实践课程。这四门课程并不是并列的,也不是孤立的,而是处于由低向高,逐渐递进、升华的一种全新的艺术教育模式。此模式不仅丰富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更增强了学生选课的空间,同时也体现出课程框架的互补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提供有力保障。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从中反映出的问题也是值得关注和进一步的探究的。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1)优化师资结构,提升素养:高校师资水平想得到整体提高,首先就在于建构合理的师资结构和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2)教研共进,形成合力。(3)科学评价,有效激励:是师资队伍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促进公共艺术教育健康、长远发展。6.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评估体系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是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评价模式的重心。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淡化终结性评价,强化过程性评价,由单一的课程结果性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和取质性评价,同时也可以将学生和教师的发展融为一体,进行综合性评价。

三、结束语

公共艺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较多,需要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们共同努力,积极探索推进我国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新对策与新途径。

参考文献:

[1]王阿楠.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014.

[2]王晓旭.中国高校艺术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2.

[3]张炫.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困惑与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13,(4).

[4]潘龙瑞.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1).

[5]曲琳琳.基于素质培养的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J].课程教育研究,2012,(12).

[6]王兴国,徐斌.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优化整合与发展[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