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监管办法范文

监管办法全文(5篇)

监管办法

第1篇:监管办法范文

关键词:班组;安全管理;特色做法

班组是企业的生产中最小的生产组织单位,是企业的最底层组织。如何在班组中进行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最重要的课题,对于企业来说,班组的安全管理是长期的也是最基础的工作。

1基层班组安全管理的特点

班组是企业的最小组织,班组的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最基础内容,同时班组的安全工作还是企业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班组作为企业加强管理、搞好生产的基础和关键,必须要加大对班组安全生产的重视,从组织和技术两方面着手,防范于未然,从点滴抓好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在具体的生产中,班组要认真贯彻企业的安全生产规范,安全文明的进行生产。对于企业的各项生产工作都要进行合理的计划和总结,保证做到日有计划、月有总结。班组在进行安全工作时,要保证对每一名组员进行培训,打造拥有高素质的企业基层班组。对于生产中的安全技术要紧跟时代的潮流,推进安全技术的革新,提高生产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此外还要加强对组员的政治思想工作,调动起组员的工作积极性,营造乐观向上的班组气氛。[1]

2班组安全管理的特色做法

2.1落实安全教育工作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时最重要的一环。优秀的班组安全教育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培养班组良好安全工作气氛,并起到培养员工安全工作习惯的作用。在实际的安全教育过程中,要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根据不同班组的工作内容和现场情况,进行针对性教育。对于与班组工作的相关安全条规进行重点学习,安排生产经验丰富的老员工进行现场的实际操作,并进行详细的讲解,保证班组的所有成员都能够掌握安全生产技术,并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工作中保护好自己,也保护好他人。对于班组生产中涉及到的安全知识要整理成册,保证没个班组成员都能够熟练掌握。班组长在召开安全例会时,要对安全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找出生产中的作业危险点,提高安全生产的效果。对于相关的安全事故要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分析,保证每名班组成员都能充分认识到其危害性。

2.2细化安全责任

企业安全责任制的建立需要从班组开始,根据生产的实际,制定班组的安全生产目标,做到班组成员对班组长负责,班组长对上级负责。首先要细化班组长的安全责任制,班组长时实施安全生产的指挥者和决策者,同时也是班组的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在日常的工作中,要以安全教育、安全督导和安全检查为主要任务。以班组成员的职业健康安全和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为主要检查点,此外还要将班组的安全分析、安全隐患的排查作为工作的重点。班组成员作为生产任务的实际执行者,要对其工作进行细化,保证班组成员分工清晰,职责明确。对员工的安全责任进行细化,对生产中出现的异常事件和未遂事件进行记录,在召开安全组会的时候进行总结和分析,以达到优化和消除生产隐患的目的。

2.3加强安全监督

班组的安全生产离不开良好的自身监管。班组成员要严格按照安全规定,进行生产活动,履行工作的职责。在工作的过程中要让组员进行互相监督,严禁违规操作的出现,防止各类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事件发生。在具体的监督过程中,要制定具体的《班组安全生产管理规定》,以完善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在规定中要明确监察的流程、要求、内容和考核办法。在监察的过程中,要建立考核的制度,以月为期限,对每个月内员工的安全生产、工作业绩、理论知识等方面进行评分,具体评分包括自评和班级复评两个部分,将评比的结果与公司奖金福利挂钩,在班组内形成良好的竞争气氛。同时还要设置班组的安全管理员,采取轮换的制度,在当职的时间进行安全生产和管理工作的监督。此外还可以进行不同班组之间的互相监督,互相学习,提高班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2.4强化技能培训

作为企业生产的第一线,每一个班组都要具有较强的技术和专业知识,这就需要对班组成员进行来教育培训,提高班组整体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在开展班组成员的培训工作时,要制定年度、月度的具体计划,让培训常态化,此外还要对计划认真贯彻落实。保证每一名班组成员都对生产的知识、技能和意识有较高的掌握和认识,从人员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进行培训的时候不能知识单纯的局限于一种形式,可以通过事故预先、安全讲座、事故演习等行进行。再对班组成员进行培训时,还要锻炼他们对危险工作点分析和预控能力。查找出那些容易发生人为安全事故的点,做好防范措施,防止发生人身和设备的事故。

2.5加强安全文化宣传

良好的班组安全文化氛围对安全管理工作有着很大的益处,在班组内要营造违章可耻的文化氛围,完善班组成员遵守规章的习惯性安全文化导向,让事故可以预防的观念深植于班组成员的心中。在进行安全文化宣传工作时,要充分发挥班组的团队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安全文化的宣传,让每一名班组成员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在班组内营造良好的氛围,例如开展“违规找茬”、“安全点评”等活动就是很好的方式。制定每周、每月的安全活动,结合实际生产丰富内容,不断加强安全文化的建设工作。在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时,还要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在检验班组成员安全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加强班组内部的集体荣誉感,不断提高班组安全生产的凝聚力,形成并稳固班组的安全生产文化。

3总结

基层班组作为企业的最底层组织,其安全工作的开展时刻决定着企业的生产质量。在进行班组安全管理时要落实安全教育工作、细化安全责任、加强安全监督、强化技能培训并加强安全文化的宣传,从最基层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

参考文献:

第2篇:监管办法范文

1行包房的检疫监督管理

行包房主要是对旅客乘坐列车携带的动物及其产品,办理随车托运发送和到达的场所。

1.1检疫管理

实行报检制度,通常是由车站行包房提前一天,以铁路电话与区域内铁路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商定检疫时间;同时托运人也应提前一天与铁路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联系商定时间,一旦确定检疫时间,双方必须按时到达,完成检疫任务。对旅客托运动物时,国家规定的强制免疫动物,须携带动物强制免疫卡;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须提供林业部门的驯养许可证或野生动物运输证明的原件和复印件;对旅客托运动物产品时,国家规定的定点屠宰的动物产品,需提供定点屠宰场出具的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具备以上条件,官方兽医在接到报检电话后,派员到行包房按动物检疫规程进行检疫,并做到三统一。检疫合格后,出具有官方兽医签名盖章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或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

1.2监督管理

对发送的动物及其产品,凭铁路官方兽医出具的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合格证明,行包房方可办理托运手续;对到达的动物及其产品,铁路官方兽查验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合格证明,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合格后,方可办理交付手续;以军运代号运输的、非整车到达的动物及其产品证物相符、无异常、无病死行包房可以直接交付。铁路官方兽医监督并制作铁路动物卫生监督记录。

2旅客列车的检疫监督管理

第3篇:监管办法范文

目前,企业人力资源制度的改革已经落后,不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这些主要表现以下几点:第一,人事管理的运行方式没有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来进行;劳动就业体制正在转型,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上市场的作用不明显;由于体制不完善使人才在使用和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在投资方面,人力资源的成本投资明显不够;人力资源的配置和人才的素质培养都不到位。第二,由于企业产权的名存实虚导致企业经营者和企业利益没有紧密的相关性,这就使得企业经营者不能积极的办好企业。企业的经营者大多是由行政来任命的,因此他们没有经营者的理性和经营的理念。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很多企业其实没有真正的人力资源部门。第三,频繁地更换领导,使企业经营者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而缺乏长期的发展目标,因此也就不能保证战略的延续性,与此同时也就缺乏长期的人力资源计划。第四,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和管理水平需要提高。在建筑企业中,人力资源的发展还不成熟,引进的人力资源只是模仿和抄袭西方国家的经验和技术,没有适当的结合民族文化和企业行业的相应情况。第五,企业文化的建设范围小,内容陈旧,缺乏对员工的凝聚力。大多数企业还没有真正的理解企业的文化,也没有明确价值观,沿袭传统的理念导致文化的氛围变得僵硬而保守,因此不能吸引优秀的人才。第六,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尚不完善。对于人才的培训,大多数企业要求很低,他们只注重证书而忽视了培训,只看重经验而忽视了人才的潜力,只注重经验而忽视培训,这会使企业的新员工缺乏积极性,企业员工与企业发展的良好的互动是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有利因素。

二、改善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

人力资源是建筑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应该站在整个企业的立场去管理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人力资源部门。企业实施策略时需要人力资源部门的支持,所以人力资源管理应从企业整体的角度去实行。和其他企业的经营方式一样,发展规划是人力资源投入的最重要的事情。人力资源管理成功的唯一一个基础就是由人力资源项目成员制定的系统而详细的规划,在有突发状况时,人力资源部门要能及时的制定一个新的计划。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最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规划规划再规划。避免某一个项目人才过剩的现象发生,制定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目前,高级人力管理人才普遍短缺,所以要仔细制定管理人才的薪水和数量以便获得更多的人才。与此同时,可以有效的避免人才过剩的现象。要想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其关键是管理和技术,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翅膀。管理和技术对于企业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企业文化对企业也是至关重要的。有了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的员工也会有强烈的归属感,增加对企业的认同感,促进企业的发展,留住以及吸引企业外部的优秀人才。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是导致企业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反地,消极和颓废的企业文化就很难让员工激发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严重的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制定科学的绩效评和薪金制度,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要根据企业的效益和经济实力来合理的制定薪金。建筑企业的劳务层和管理层是相互分离的,这就导致了企业策略的不同。在不同的策略中,对人员结构的需要就不一样,而与之相对应的薪金原则也就不一致,企业制定薪金的标准是由企业的经济实力所决定的。建筑企业是由经营管理者、项目管理者、一线管理人员、生产工人和辅助生产及服务人员构成的,薪金的制定要和每个人所在岗位所取得的成绩和企业的经济相适应。要发挥市场决定薪金的机制,参考社会市场对劳动力的定价来最终制定员工的薪水。确定职工薪金的水平并且区分开不同职工之间薪金的差距,使薪金制度在企业内部以及在市场上有竞争力。对所有的企业来说,良好的实施绩效薪金是一项严峻的挑战。把职工的业绩同绩效奖励制度相关联,通过实行公正、公开、公平的政策评估个人业绩并以此作为确定职工薪金的标准,给人事的调度提供了依据,给员工的培训提供了引导。在设立完善的员工绩效考评体系时要先制定一套明确统一的考核标准。考评活动应该在一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条件下进行,这样才能有效的实行绩效考核,使绩效考核更有意义。在考核时,要求考核人员要摒弃一切个人情感,理性的根据个人的真实业绩来进行公平的测评。要重视对新员工的培训。培训对新员工和企业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价值。新员工和老员工都应该定期的接受培训,通过培训使得他们能更好的适应工作。培训时应包含如下几点:第一,确立培训目标。企业在培训员工时,其主要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绩效。首先,企业要根据策略来定义员工应该具有的能力。培训企业内部人员是获取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的有效方法。再者,要根据企业员工自身的意愿来决定所要培训的员工,这样的培训会有更明显的效果,也能顺利的达到培训的目的。第二,培训要先制定培训的方法,不同技能的培训有不同的方法,在培训之前,要向所参加培训的员工说明培训的效果和考核的标准。其次要严肃落实执行标准,不受任何条件的制约。

三、总结

第4篇:监管办法范文

关键词: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控制方法

建筑企业自身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工程建设周期较长,生产方式多样性等特点,在成本预算、绩效考核等方面同一般生产企业还存在很大不同,实际需要面临的财务风险会更大。而就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市场经济环境越发的复杂,科技水平更高,使得其建筑企业需要不断提升其自身发展规模和水平,这时就需要建筑企业在经营中对财务风险管理进行适时调整,从而有效满足新形势下建筑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一、导致财务风险出现的原因

(1)建筑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素质水平不足。计算机技术的有效发展,推动了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传统手工记账的方式逐渐被取代,需要不断的对建筑企业财务人员进行适时的调整,从而提高财务工作人员整体业务水平。而现在大多数财务人员流动性大,培训体系不健全,自身储备知识量有欠缺,导致其不能满足建筑企业发展的实际要求。

(2)财务控制欠缺。由于建筑行业竞争激烈,有些企业为了获取市场不惜放弃利润招揽项目,项目建设周期相对较长,不可预见因素较多,管理人员自身管理经验的欠缺,造成了建筑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无形中增加了工程成本投入。财务人员对业主的经营状况不够重视,使得资金回收相对较慢,甚至出现坏账的情况。同时,由于对资金管理不到位,导致供应商出现断货、撤场以及诉讼等使企业整体收益受到影响。正是财务控制方面的欠缺,导致财务风险加大。

(3)财务监管不具备有效性,且没有落实到实处。建筑企业中的财务管理工作是非常复杂的,部分企业会为未来利润的提升而对相应的交易活动进行较为刻意的隐瞒,使得财务账目不能真实的反映出建筑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而核算体系中只是对其中一少部分经营活动进行反映,使得会计核算真实的作用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导致核算与企业经营活动之间严重分离,加之财务监管的缺失,使得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不能被真实的反映出来。

(4)不具备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目前多数建筑企业管理人员都没有深刻的意识到财务风险管控的重要作用,由于意识不足也没有对财务风险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并且在对风险管理结构的设置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使得风险管理存在一定缺失。风险监控体系的不完善,使得企业在处理和解决财务风险方面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容易导致建筑企业的风险加剧。

二、财务风险类型的划分

首先,筹资风险。随着经济形势放缓,资金投入减缩,导致业主资金拨付不到位,而建筑企业为了保证发展规模以及合同履约率,通常在流动资金不足的情况,向银行申请贷款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但是大量利息的支付使得企业财务要面临更大的风险。其次,投资风险。随着行业市场竞争的加大,使得大部分建筑企业新添购置固定资产以及通过债权、债务投资等方式来作为企业的另一个利润增长点,然而由于企业相关投资不合理,信息不对称等情况的存在,使得企业收益严重受损,加剧了财务风险。再次,收益分配风险。在企业进行经营过程中,收益分配的不合理会直接影响企业投资方的积极性,导致企业偿债能力下降。此外建筑企业预算体系的不完善,使得前期预算不能有效落实到实际,导致投资方利润分配和实际资金情况缺少必要的联系,容易导致企业担负大量的资金成本压力,使得建筑企业自身财务风险上升。

三、提升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1)提高财务人员整体业务水平。随着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标准,因此,想要符合社会发展的的根本需求,就要不断地完善和提升。而在建筑企业中,要注重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分析能力和风险敏感度,加强职业判断能力。还要定期组织财务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确保账目和实际情况相一致,使得管理人员能够将其作为参考依据,从而对建筑企业的经营决策做出准确的判断。

(2)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并对其过程进行控制。首先,建立起完善的风险管理队伍。针对在建工程项目的管理,就要组建完善、且健全的管理队伍,然后按照科学流程对工程的整体设计方案、合同管理、施工技术等进行逐一审核,充分发挥其自身监督管理的职能和作用,进而使工程建设能够顺利进行。其次,对工程资金进行有效地统筹规划。根据工程招标的实际价格以及相关经验来制定适合该项目的资金使用明细,有针对性、有计划的对工程项目每一笔资金使用都进行严格管控和审核,保证资金使用符合工程的预算标准。再次,对工程成本进行有效管控,保证建筑企业经济收益的最大化。由于市场环境的改变,使得人力、物资等方面也相应的发生了改变,因此建筑企业就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成本方案,从而推动企业能够健康长远的发展。最后,项目结算管理。工程整体建设完成以后,如果不能及时的进行结算,不但影响企业资金的回流,还有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坏账损失,因此建筑企业一定要组建结算小组,委派具体人员进行结算,否则易导致工程索赔失去法律依据。

(3)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建筑企业要降低财务风险出现的几率,就要制定一套完善、健全预算管理体系。其中包含了企业财务预算、企业内部各部门的预算额度以及经营预算等。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施工周期长、涉及资金量大、资金来源渠道广泛等特点,所以做好资金预算的有效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因此,建筑企业必须要不断强化自身资金的有效管理,提升其监控水平和能力,确保企业资金能够被合理使用,从而有效提升企业对财务风险的管控能力。

(4)建立健全的风险预警体系。第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监测指标。按照建筑企业自身所具备的的特点、企业实际的运营情况以及需要完善的财务指标等方面,进而确定财务监测指标。第二,对相应的指标进行综合评估。首先,按照指标自身的重要性来确定其自身所有承担的权利大小。其次,聘请相关方面的专家,并选派企业相应人员共同进行探讨商议,从而对指标进行有效评估。最后,按照相应指标的权重对其进行打分。第三,充分结合相关财务指标对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同时还要有效结合其他相关部门所提供的信息,再进行预警分析报告的编写。

(5)提升企业内部审计的水平。建筑企业希望有效执行风险管理体系,就一定要有目的的扩大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和权利,充分发挥其在保证企业运营以及风险防范方面的作用,并对建筑企业内部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同时,内部审计水平的提升能够减低财务风险出现几率,有效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卑建秋.新形势下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控制.会计师,2013(1).

第5篇:监管办法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

施工管理是施工全寿命周期的重要保障,也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举措,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于建筑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市场需求下,绿色施工应运而生,并且在建筑行业已不再陌生,施工企业在保证建筑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采用先进的技术与科学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色施工管理就是围绕这一中心,针对组织、规划、实施、评价、安全等方面进行的统筹管理,这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科学、精细、环保,注重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共赢。

1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的必要性

1.1绿色施工管理有助于企业转变管理思想,创新管理理念

企业管理伴随着企业发展而进步,同时也在通过有效的管理办法推动企业规范化运作,积极向前,施工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过于粗放,在注重建筑质量、工程效益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对于建筑环保、节约材料、减少环境污染方面尚存在欠缺,实践证明,绿色施工对于企业的长远效益是十分可观的,施工企业是推行绿色施工的主体,坚持绿色施工管理,有助于企业树立科学发展的管理理念,改善传统管理模式的低效问题,对于帮助企业走在市场前列是大有裨益的。

1.2绿色施工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我国施工企业不仅要面临着国内的激烈竞争,经济全球化使得我国外资投入也越来越多,施工企业还要承受来自国际同行的压力,在市场需求标准日益提高的今天,施工企业也要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绿色施工管理推行环保节能的管理理念,在施工作业中实现低耗、环保、高效,不仅提高了施工质量,也加强了企业管理效果,提高了企业含金量,对推动企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1.3绿色施工管理有助于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绿色施工管理注重施工技术的环保创新,施工材料的绿色节能,施工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要注重清洁生产方式,对资源高效利用,并实现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再利用,形成循环经济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施工企业,绿色施工管理必不可少。

2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企业缺乏绿色施工管理意识

绿色施工概念对于建筑行业并不陌生,在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企业也在有意的进行绿色施工管理,多少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总体来说,企业对于绿色施工管理的认知并不全面、深入,片面理解绿色施工,能做到的也仅仅是绿色施工要求的一小部分,企业对绿色施工管理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管理意识不浓。造成这个现象的因素有:我国绿色施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相较于飞速发展的建筑行业,滞后性较大,规章难以匹配行业发展速度;缺乏对企业实行绿色管理的激励机制,企业没有动力,绿色施工管理就难以广泛推行。

2.2缺乏绿色施工管理的专业人才

人才是实施、推行管理政策的主体,就当前来讲,建筑工程绿色管理专业人才欠缺,现有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还达不到标准要求,管理条例就难以落实到位。基于我国的绿色施工起步较晚,相关的专业教育与专业培训还没有形成体系,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还停滞在传统管理层面,难以有效履行绿色管理职责。我们可以看到,培养绿色管理专业人才刻不容缓,无论是对于施工企业建设,还是建筑行业的发展,这个问题都急需解决。

3提高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水平的措施

3.1组织层面

建立健全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加强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想实现建筑工程的绿色环保,需要科学的管理手段和先进的施工技术作为基础和保障,二者缺一不可。对于施工企业来说,首先企业内部应当树立起绿色施工意识,从领导到基层员工都要将绿色施工重视起来,加强对绿色施工的宣传,深化绿色施工理念,引导员工自发遵守,同时还要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水平,让管理人员充分掌握绿色施工管理的要求、原则、过程、方法,提高管理效率;其次结合企业的特点建立健全绿色施工管理、评价、考核、监督体系,协调工程成本、质量、环境、安全之间的关系,制定好相应的管理规章并责任到人,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

3.2实施层面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节能管理和环保管理施工现场管理是加强绿色施工管理效果的必要环节,也是建设低能耗、高品质建筑工程的必要管理手段,在施工现场管理中,要注意结合工程重要节点与工程项目特点综合考虑,明确绿色施工控制要点并加以强化,同时也要注重对于工程全过程的管理,不放松任何一个工程步骤;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动态管理,实时收集、分析、调整工程数据,并将实测数据与控制目标进行比较,如出现误差,及时寻找问题成因,纠错并加以预防,向绿色施工控制目标前进;在施工阶段制定专项的管理措施,针对水、材料、用地、节能、环保、人员安全与健康这绿色施工管理的六大要素进行专项管理,派遣专门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与监督。

3.3技术层面

大力研发推广环保新技术、新材料创新技术是推动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提高企业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因此企业应当大力研发新技术、新材料,建立科研部门进行技术攻关,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有专利技术,并将好的技术加以推广应用,让更多的建筑工程能够受益,进而推动建筑行业发展质变;除了施工技术的改革创新,我们还要把信息技术充分利用起来,让绿色施工管理科学化、客观化、自动化、信息化,通过对施工动态参数信息的收集整理,随时调整施工资源的投入,以最少的投入完成最高效的任务,达到低耗环保的目的。

4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