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诉讼档案管理范文

诉讼档案管理全文(5篇)

诉讼档案管理

第1篇:诉讼档案管理范文

法院纸质档案是诉讼档案的基础,在保持原有整理办法的基础之上,应更加注重纸质档案和电子卷宗的结合管理。受传统模式的影响,很多兼职档案员都比较注重纸质卷宗的装订保存和更改,会容易疏忽同步更新到电子卷宗。作为档案管理部门,一定要注意提示兼职档案员保证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的完全一致,如有更改,一定要做到双同步,保证100%的一致,也为利用提供方便。虽然纸质档案的利用率大大降低,但是仍然存在上诉、外院借阅的情况。纸质档案的出库现象仍不容忽视。现在很多法院都已经引入二维码打印机,将有案件信息的二维码贴到卷宗封皮上。但据我个人了解,此功能并没有实际利用起来,二维码扫描后只是能显示该卷的基本信息,如原被告、案号、结案方式等,在纸质卷已经找到的情况下,此二维码没有任何意义。笔者个人认为应当将纸质卷宗与电子卷宗相关化管理,生成的二维码或条形码,打印出来加磁贴到卷宗的档号位置,取代原有手写档号,然后进行装盒上架,并且在档案室外安装磁感报警系统。在借阅的时候,进行扫描消磁录入系统,形成电子借卷单,归还时核销记录。未经消磁的档案将报警提示。这样通过二维码管理档案卷宗,可以使库存档案数量一目了然,档案去向一清二楚,把纸质卷宗的利用、安全的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同时,可以与智能密集架集成,通过二维码实现档案“无序存放,有序管理”,只要电脑选中该案卷,智能密集架自动弹出,基本告别人工查找纸质卷宗及按序上架的繁重任务。

二、档案审批管理的新构想

司法改革以来,我院将审管办与办公室合并,统一由办公室主任管理,这是司法改革下的我院新的探索与尝试。而审管办与档案室本来就是息息相关的兄弟科室,审管办负责案件评查工作,这项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电子卷宗的质量以及以后的利用情况。严把评查关是档案室利用数字化的电子卷宗关键一步。但是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每月结案量不断增长,数量巨大,完全靠人工评查很难做到百分百的严格。之前省高院开发的庭审直播评查系统,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庭审效率,自动化巡查庭审质量,大大减轻了人工压力。笔者呼吁可以联系相关人员开发自动与人工相结合的审批评查系统,对现在经常出现的扫描不清楚、漏页情况自动予以退回。如果有了自动评查系统,不但可以缓解审批人员的工作压力,相信电子卷宗的质量一定可以得到质的提高。而且在人员管理上,可以让审管办与档案室合并办公,虽各有分工但仍属于同一整体,这样更可以让审批人员深刻体会到电子卷宗利用时出现的问题,使审批工作更有针对性。

三、档案利用的新方式

在大信息时代,档案的利用也要走向云端。互联网+的情况下,完全应当更加简洁便利。现在要求裁判文书上网已经大大方便了当事人、律师等相关的法律工作者,但是宣传力度较小,并且不能加盖法院公章等,在实际操作中仍存有很大的不便。尤其在如今利用率极高的情况下,虽电子卷宗方便档案员查找打印,但受人员、计算机数量限制,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利用。笔者认为应当设立自助式电子阅档室,根据实际情况配备适当数量的计算机和打印机,安装适合当事人查询诉讼档案信息的软件,方便当事人利用。诉讼档案管理软件当事人客户端,只挂接诉讼档案正卷库,对于正副卷合一的需经档案管理员特别授权才能查阅,刑事卷的公安卷、检察卷不建议对外查阅。诉讼卷正卷只能浏览,不得随意进行下载和打印,确有需要的可以在网上进行申请,档案管理员在网上操作予以审批,审批同意后可以自行打印加盖法院电子签章来完成。同时还要注意计算机的安全管理,不得插U盘,要设置重启恢复程序,不得进行查询浏览外的其他操作等等,确保设备和数据安全。其次如今利用率极大的情况下,仅靠人工记录效率低下。当事人利用软件查阅档案时应当用身份系统记录,并在电脑上记录其查阅复制的内容。本院或外单位工作人员查阅时,也应记录在案,清楚把握。这不仅能清楚的记录当事人的查阅复制的内容,还可以根据记录进行大数据统计,把握档案查询的动向,也方便档案部门对利用效果进行沟通反馈。

四、档案保密工作的新要点

在信息时代下法院的各项工作中,保密工作越发凸显其重要性。各基层法院的诉讼档案已不再定密级,但副卷内容仍属于审判秘密。在诉讼档案完全数字化的情况下,保证审判秘密的安全管理也十分重要。应做到“三严禁”:1.严格按照规定,除上级法院调卷及重审再审需要外,诉讼档案副卷严禁对外借阅及复制利用。2.法院专网上副卷的密级要一律选择内部事项或其他,严禁选择“秘密”,否则在非涉密计算机上处理涉密内容严重违反保密相关规定。3.维护系统安全,做好权限管理,严禁内外网混用,严防被网络黑客攻击窃取审判秘密。除此之外,应定期和对新入职的书记员及工作人员进行保密培训,严格保密制度,使每位干警始终保持保密意识。

五、档案工作人员的新探索

第2篇:诉讼档案管理范文

1.1管理者对于案件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档案管理工作不仅仅是对于案件的抄写与记录,它涉及到多方面的运用。但是由于一部分管理者落后的管理观念,造成对档案管理技术的误解。这种轻视案件管理的管理观念已经不适用于如今经济的发展,无法适应如今的管理水平。

1.2人手交接不够紧凑。档案管理人员在交接档案时,由于缺乏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深刻理解,无法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本职工作,所以会造成一些归案时的延迟、手续不按程序办理、检查失误等问题发生。导致档案的进一步规划管理或前后交接环节的不紧凑性,减缓案件档案的规划管理。

1.3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不足。由于管理者缺乏对案件档案管理的正确认识,所以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没有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对案件档案收集意识薄弱,无法真正做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能发挥出案件档案管理的真正优势。同时,缺乏工作热情,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在归案时,案件信息不够清楚准确,无法真实表达案件信息。导致案件档案的不完整。

二、案件档案管理的方法与对策

2.1加强对案件档案管理的宣传。大的方面,国家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案件档案管理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只有做到了法律法规的完整,才能使档案管理有法可依,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才能有相关的制度与政策来参考,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加强了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减少工作失误。

2.2强化管理意识,严格按照管理程序进行案件档案管理。强化管理者与领导者对于案件档案管理的认识,促进相关人员转变管理理念,进一步加大对案件档案管理工作的投资,完善各类硬件软件设施,促进案件档案管理的科学化,使每一步都严格按照相应的程序运作,善于利用计算机的科学技术操作对案件档案的归纳于整理,减少操作上的失误。

2.3建章立制,强化管理,加强监督指导。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做好案件档案管理工作的必要保障。为了加强案件档案的管理,北京建工集团制定了《诉讼(仲裁)案件档案管理办法》,不仅明确了适用范围,规定了管理机构与职责,还构建了案件档案管理的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

2.4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要使案件能够被清楚、真实的收集整理,必须保证案件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各个关节环环紧扣,这就要求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认真、踏实的工作,并且自身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如今国有企业的案件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无法掌握专业知识,做好本职工作,所以强化专业培训,提高团队专业素质成为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核心。培养专业化人才,加强案件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能更好的开展案件档案管理工作。

2.5统一标准,增强可操作性,确保归档质量。要确保案件档案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要做到明确归档方式与时间、严格保证归档档案的质量、严格按照归档程序归档,减少操作失误,填写归档的说明,为档案提供依据。认真整理好每一分案件,减少案件在归档时因操作失误给企业带来的不便。

三、结束语

第3篇:诉讼档案管理范文

关键词:社保档案;管理;创新

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是社会保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保险事业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也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困难和问题,直接影响这项工作的有效推进,不能发挥社会保险档案及其管理部门的服务作用,不利于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基本权益的保障,应深入研究,推进工作创新,尽快解决问题。

1社保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应依法实施社会保险档案的管理,依法管好用好社保档案,让社会保险档案发挥积极作用,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社会档案服务。但当前社保档案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1]。

1.1依法管理社保档案意识不强

一些单位缺乏依法管理社保档案意识,存在造假现象,严重违法违纪,加重了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不规范,影响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办理退休时,有很多人想蒙混过关,用假档案或假材料办理退休,给社保档案的管理带来了很多问题。社保档案管理法治意识薄弱,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恶性循环,不利于维护相关法律的严肃性,不利于构建法治社会[2]。

1.2社保档案管理体制不顺

社保涉及的范围广,流程复杂,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从程序方面包括申报、审查、缴纳费用、保费发放以及权益维护等,这些不同的内容和程序,构成了大量的档案管理工作。不同社保档案由于归属不同、体制不顺,在管理过程中会遇到很大的问题。虽然我们引进了先进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但是由于社保档案管理方面的电子软件开发不成熟,实际工作中存在电子档案管理与纸质档案管理两种形式,导致电子档案管理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在电子档案管理过程中,由于信息网络的开放性特点,可能会出现泄密、更改信息等不良现象。

1.3一些社保档案管理人员不适应工作需要

虽然我国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业务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对社保档案管理进行了规范,但是对于档案管理的具体工作流程,没有统一的规范,社保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整体上不高,只会对社保档案进行基本的收纳,并不能做好必要的管理[3]。尤其是引入电子档案管理,很多档案管理人员缺乏计算机管理技能,不适应工作需要。一些社保档案管理人员基本素质低,法律意识淡薄,在工作中出现社保档案分类不明、划分保管期限不当等问题,个别人员甚至受金钱等诱惑,进行档案造假。

2社保档案的价值和作用

2.1是维护参保人员权益的基本依据

社会保险档案是参保人员维系自身利益的法律凭据。当自身的利益受到损害时,凭借社会保险档案可以维护自身利益,也是决定参保对象能否有资格享受社会各种补助等权益的凭据。社保档案管理部门应创新服务方式,管好用好社保档案,为社保业务和社保对象提供更好的服务,充分发挥社保档案和社保档案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能作用。

2.2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保险档案的管理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社会保险档案是整个民生档案的关键组成部分[4]。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管好社保档案,可以有效推动社保事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促进民生问题的解决。如果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了差错,严重的会危害到参保群体的基本利益,引起社会波动。对社保档案进行有效管理,可以让参保人得到必要的保障,促进社会稳定。

3社保档案管理的创新途径

3.1大力宣传社保档案作用

要在广大干部群众中组织多种多样的档案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档案利用的价值,提高全社会对社保档案管理重要性的了解和认识。在宣传过程中应对管理人员和公众进行《档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的宣传,例如社保电子档案可以作为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发挥作用,为人民提供相关的保障[5]。《档案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社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护档案的义务,各单位都应将档案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档案工作汇报,及时解决档案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2推进社保档案管理信息化

针对当前档案管理实际工作中存在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两种管理方式的问题,结合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应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水平,让社会保险档案管理更为便捷高效;应利用信息技术条件,社会社保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对社保档案的信息进行利用和共享,让社保管理信息发挥更大的作用。对社会保险档案进行电子化或者数字化管理,有利于节省空间,提升管理效率。应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加快推进社保档案管理信息化,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

3.3完善社保档案管理制度

针对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保档案管理制度,使优化和整合档案资源,用网络技术、数据技术管理档案,为民生服务等都有章可循。应加强对社保档案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使其了解法律规定,真正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管理社保档案。

3.4提高社保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由于社会保险所涉及的种类很多,流程复杂,相应加大了社会保险档案的管理难度和工作量,要求社会保险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素养和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应加强对社保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加强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及业务规范的培训。法律意识的薄弱,是档案管理人员违法的主要原因,让档案管理人员明白对档案进行造假是违法行为[6]。社保档案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加大投入,积极推进信息化、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努力做好这项工作,促进社会保险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新艳.社保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化路径研究[J].纳税,2019,13(32):293.

[2]赵明滢.信息化建设在社保档案管理中的作用与对策[J].文化产业,2019(16):43—44.

[3]郑军涛.社会保险档案信息化管理探析[J].办公室业务,2019(16):90.

[4]王丹.新时代档案鉴定工作的困境与对策[J].兰台内外,2019(21):47—48.

[5]李华丽.关于社保局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劳动保障世界,2019(21):58—61.

第4篇:诉讼档案管理范文

改革开放三十年进程,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变迁更新,人们在实践工作中的意识思维也形成了根本性变革。我国档案管理法的履行颁布,不仅为档案管理任务提供了有效的法律支撑,同时也为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提出了更新的标准要求。实践工作中唯有树立创新意识,推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模式的全面变革,方能跟上时代步伐,实现全面升华。当前,人事档案管理中较多的工作人员欠缺认识了解档案资料的知情权。基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透明,无法有效落实知情权进而造成缺陷问题不断增加。一些原因在于原部门记录当事人档案信息过程中存在内容不实性,甚至添加了欠缺实时性依据的档案,导致对当事人形成了不良影响。还有一些单位由于长久不能掌握个人档案导致档案内容不完整甚至无从知晓,因而由人事档案资料欠缺而造成的诉讼以及纠纷事件频繁发生。依照我国制度规定,当前仅有机关事业部门或是国企单位方享有保管人事档案资料的权利,而伴随我国经济建设的深化发展,外资单位以及民营机构的经济成分比例不断提升,该类单位并不具备保管人事档案的权利,而是将档案存储在人才交流中心而无法进行行政权约束,因而达不到有效管理人事档案资料的效果。为此,人事档案管理创新势在必行。从采用方法上来讲,档案随人走的传统模式经受了更大的挑战。伴随市场经济制度改革的深化发展,人才流动更加频繁,人档分离机率大大增加,虽然干部档案以及企业员工档案管理规定对流动人才档案管理进行了要求,然而实践工作中有关管理单位以及流动人才享有的权益以及管理矛盾问题却逐步凸显出来。一些单位为预防人员不良流失用档案作为关卡,导致弃档问题频繁发生。社会上拥护淡化人事档案管理的声音越来越高。制度层面,人事档案资料的汇总收集欠缺力度,同时材料质量不高的现象较为普遍。首先,归档管理体制并不健全且执行欠缺严格性。少量档案机构仅能照搬照抄档案资料归档管理要求,无法制定符合自身特征的工作细则。即便一些单位创建了管理制度也在不同层面上包含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另外,汇总收集的资料并不完整精准,尤其是上交人才交流中心管理的档案、员工考核资料、鉴定评估报告等,无法及时的囊括到个人档案之中。再加上欠缺监督核查机制、材料真实性无从考证,导致人事档案管理存在较多不足之处,因此只有全面创新工作模式,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方能真正提升管理水平,达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

2人事档案管理信息技术应用

2.1引入数字化技术,提升档案管理标准性

当前,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呈现出软件工具种类繁多、标准不统一的问题,进而对整体系统水平的优化提升形成了负面影响。为此,应全面创新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意识,引入数字化技术,提升档案管理标准性。可创建一体化人事档案管理数据库系统,采用数字化技术提升人事档案管理自动化水平,使工作人员从复杂的手工操作任务中解脱出来,有精力从事更高层次的工作。当然,该过程之中应扩充数字化、信息化投入,以确保数字化技术持续不断更新与优化,以适应时展综合需要。

2.2有效提升系统整体水平,着重建设数据库系统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应将着眼点放在整体数据库系统建设中,构成系统的纵横节点均应符合一定水准,并利用网络系统进行联通,进而可激发数据库系统内在优势,提升人事档案管理数字化系统整体能力水平。一些节点甚至可以对其他重要节点形成阻碍影响,并导致系统梗阻。因此,要想确保节点装备功能水平同应用效果同步提升并不现实,无法实现齐步走的目标。为此,可本着鼓励推进的原则使一部分单位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将这些机构作为试点单位,着重建设数据库系统进而获取到可全面推广应用的宝贵经验,这对于人事档案管理整体系统建设极为有利。当前,一些单位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由整体层面来讲仍旧处在从处理文件向着数字化管理模式转变的过程,为实现这一阶段目标,应做好数据库系统建设,积极开发创新型数字化管理手段。数据库系统内涵在于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做好人事档案资料的科学化管理以及便利化应用。创建数据库体系始终为一项长久、艰巨的工作任务,应经历从低至高、从个体至群体逐步推进的过程。通过实践研究我们明确创建数据库系统的重要经验在于,领导决策层給予全面重视,树立统一认识,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则应給予人事档案管理业务人员积极的配合与支持。信息技术实践应用阶段中,应创建活库,通过应用频率检验数据库系统的总体活性,并制定重要的整改发展策略,促进数据库从单一形式向系统化形式全面发展。应积极促进综合性数据库的优化完善并创建形成各个机构人事档案管理目标库,利用网络平台连接构成分布式、开放化的数据库群,这样一来将令自动化数据库系统效率显著提升。

3结语

第5篇:诉讼档案管理范文

改革开放三十年进程,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变迁更新,人们在实践工作中的意识思维也形成了根本性变革。我国档案管理法的履行颁布,不仅为档案管理任务提供了有效的法律支撑,同时也为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提出了更新的标准要求。实践工作中唯有树立创新意识,推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模式的全面变革,方能跟上时代步伐,实现全面升华。当前,人事档案管理中较多的工作人员欠缺认识了解档案资料的知情权。基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透明,无法有效落实知情权进而造成缺陷问题不断增加。一些原因在于原部门记录当事人档案信息过程中存在内容不实性,甚至添加了欠缺实时性依据的档案,导致对当事人形成了不良影响。还有一些单位由于长久不能掌握个人档案导致档案内容不完整甚至无从知晓,因而由人事档案资料欠缺而造成的诉讼以及纠纷事件频繁发生。依照我国制度规定,当前仅有机关事业部门或是国企单位方享有保管人事档案资料的权利,而伴随我国经济建设的深化发展,外资单位以及民营机构的经济成分比例不断提升,该类单位并不具备保管人事档案的权利,而是将档案存储在人才交流中心而无法进行行政权约束,因而达不到有效管理人事档案资料的效果。为此,人事档案管理创新势在必行。从采用方法上来讲,档案随人走的传统模式经受了更大的挑战。伴随市场经济制度改革的深化发展,人才流动更加频繁,人档分离机率大大增加,虽然干部档案以及企业员工档案管理规定对流动人才档案管理进行了要求,然而实践工作中有关管理单位以及流动人才享有的权益以及管理矛盾问题却逐步凸显出来。一些单位为预防人员不良流失用档案作为关卡,导致弃档问题频繁发生。社会上拥护淡化人事档案管理的声音越来越高。制度层面,人事档案资料的汇总收集欠缺力度,同时材料质量不高的现象较为普遍。首先,归档管理体制并不健全且执行欠缺严格性。少量档案机构仅能照搬照抄档案资料归档管理要求,无法制定符合自身特征的工作细则。即便一些单位创建了管理制度也在不同层面上包含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另外,汇总收集的资料并不完整精准,尤其是上交人才交流中心管理的档案、员工考核资料、鉴定评估报告等,无法及时的囊括到个人档案之中。再加上欠缺监督核查机制、材料真实性无从考证,导致人事档案管理存在较多不足之处,因此只有全面创新工作模式,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方能真正提升管理水平,达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

2人事档案管理信息技术应用

2.1引入数字化技术,提升档案管理标准性

当前,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呈现出软件工具种类繁多、标准不统一的问题,进而对整体系统水平的优化提升形成了负面影响。为此,应全面创新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意识,引入数字化技术,提升档案管理标准性。可创建一体化人事档案管理数据库系统,采用数字化技术提升人事档案管理自动化水平,使工作人员从复杂的手工操作任务中解脱出来,有精力从事更高层次的工作。当然,该过程之中应扩充数字化、信息化投入,以确保数字化技术持续不断更新与优化,以适应时展综合需要。

2.2有效提升系统整体水平,着重建设数据库系统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应将着眼点放在整体数据库系统建设中,构成系统的纵横节点均应符合一定水准,并利用网络系统进行联通,进而可激发数据库系统内在优势,提升人事档案管理数字化系统整体能力水平。一些节点甚至可以对其他重要节点形成阻碍影响,并导致系统梗阻。因此,要想确保节点装备功能水平同应用效果同步提升并不现实,无法实现齐步走的目标。为此,可本着鼓励推进的原则使一部分单位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将这些机构作为试点单位,着重建设数据库系统进而获取到可全面推广应用的宝贵经验,这对于人事档案管理整体系统建设极为有利。当前,一些单位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由整体层面来讲仍旧处在从处理文件向着数字化管理模式转变的过程,为实现这一阶段目标,应做好数据库系统建设,积极开发创新型数字化管理手段。数据库系统内涵在于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做好人事档案资料的科学化管理以及便利化应用。创建数据库体系始终为一项长久、艰巨的工作任务,应经历从低至高、从个体至群体逐步推进的过程。通过实践研究我们明确创建数据库系统的重要经验在于,领导决策层給予全面重视,树立统一认识,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则应給予人事档案管理业务人员积极的配合与支持。信息技术实践应用阶段中,应创建活库,通过应用频率检验数据库系统的总体活性,并制定重要的整改发展策略,促进数据库从单一形式向系统化形式全面发展。应积极促进综合性数据库的优化完善并创建形成各个机构人事档案管理目标库,利用网络平台连接构成分布式、开放化的数据库群,这样一来将令自动化数据库系统效率显著提升。

3结语

相关热门标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