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历史传统文化范文

历史传统文化全文(5篇)

历史传统文化

第1篇:历史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家国情怀;学科核心素养教育部

2014年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积淀而成的。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中学历史教学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就明确要求“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国情,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如何将历史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汇一体,在顺利圆满完成历史教学任务的同时,灵活高效地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长期探索的课题。

一、历史教学融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则

1.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确保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科学性

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全面、客观认识历史的理论保障。《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只有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才能确保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科学性。唯物史观认为,文化归根到底取决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是一定阶段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或者说,一定时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塑造并决定着文化观念。但是,文化一旦形成,就会获得某种相对独立性,又反过来对经济基础和政治结构产生深刻影响,因而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要能追根溯源认识到文化赖以产生的社会条件,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具体分析,而不是孤立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有其物质根源,而不至于因片面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而陷入文化决定论的泥沼;同时又要认识到文化的独立性及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反作用,从而不至于产生“文化虚无”的错误观念。

2.以历史理解为途径,确保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专业性

历史理解是历史学习的必备素质。所谓历史理解,首先是理解历史叙述及其语境,能将历史叙述上升到理性认识;再进一步是能借助可靠史料设身处地认识具体的历史事物,“神入”历史,更好地感悟历史,从而形成对历史的同情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就是具体的历史内容,离不开历史理解。对那些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主张、价值观念,我们必须首先能理解其经典论述阐释表达的具体含义;其次,还要能将其置于具体的历史环境中,了解其赖以产生、存在的“语境”,这样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其内涵及价值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发展于具体的历史进程之中,若将其孤零零“拎出来”,既失去具体情境,又缺失了整体脉络,而优秀传统文化或者被误读曲解,或者变为片言只语、支离破碎的知识碎片。传统文化只有被置于其据以产生、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才能还其神韵,易于理解。

3.以家国情怀为旨归,确保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性

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现的是一种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学生学习历史应具备的人文追求。家国情怀教育恰恰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梦,以祖国的繁荣为最大的光荣,以国家的衰落为最大的耻辱,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青少年学生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中学历史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殊途同归,最终都是要培养学生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培养学生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爱国心和为祖国富强奋斗拼搏的责任感。

二、历史教学融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1.创设情境,内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

创设情境是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历史”的有效手段。恰当的情境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知识,对学生历史思维的形成起到催化作用。如在讲述“孔子的思想”这一专题时,为更好地体现历史教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我们预设的目标如下:(1)立足时解孔子的主要思想,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2)认识孔子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树立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为了让学生对孔子及其思想有“同情之了解”,教师积极创设情境,先让学生对孔子所处时代有个立体的了解。比如可以播放电影《孔子》片段、展示“春秋时期形势图”“孔子周游列国图”等。在此基础上,联系《论语》《礼记》《史记》等儒家经典著作中的经典语句引导学生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立足于具体时代,对其进行辩证、历史的评价。最后,通过党和国家颁布的相关政策文件、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刻理解儒学中优秀的思想主张,如和谐理念、民本思想、仁义、诚信等的现实意义与价值;通过展示各国游客游览曲阜“三孔”图片、“孔子学院标示图”等,让学生感悟孔子在当今世界的地位与影响。

2.拉长视角,丰富历史教学融汇优秀传统文化的切入点

拉长视角、拓宽视野,有助于丰富历史教学融汇优秀传统文化的切入点。如在讲述统编高中历史教材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历史上的疫病和医学成就”,教师可以将课本中展示仁者医术、大医精诚的相关材料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相结合(见表1),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水乳交融,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受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同时,还可以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当前的抗疫精神联系起来。正如在全国抗击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这既体现了历史教学鉴往知今、联系现实的一贯做法,也引导学生关注了抗疫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同质同源,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生命力,从而唤起学生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丰富方法,提高历史教学融汇优秀传统文化的效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涵盖的内容多而广,另外还涉及在当代的作用与影响、与西方文化的比较等问题。为更好地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效度,历史课堂上应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比如传统历史学进入近现代后出现了各种分支,每个分支都有自己相对独特的研究方法。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借助这些方法,达到传统文化教育的最大效果。如可以引入计量史学。计量史学是指通过对统计数据的计量,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从而得出历史结论。计量史学的优点在于推动历史研究的科学化、精密性、准确度。同时,能提供研究历史的新视角及思考问题的新的思维模式,加深人们对历史的深层次认知。将计量史学的某些方法适当运用到中学历史教学中,能使很多历史问题、历史现象变得直观化、一目了然,同时也有利于打开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历史思维品质。如在讲述中国古代科学成就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地位,我们引入了下列两份统计数据(见表2[2]、图1[3])。通过表2,学生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在大部分时间里都领先于世界,尤其到宋元时期占据绝对优势,表明古代的科技发展达到了顶峰。通过图1,我们能比较直观地发现: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一直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同时,中国古代技术的发展始终领先于科学理论的发展。这也说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强调实用技术。这样,通过精确的数据与严谨的计量表展示,学生能具体形象地理解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从而牢固树立民族自信心。同时也能客观发现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不足之处,学会更加理性、全面地认识问题。再比如,可以引入比较史学的方法。比较史学指的是通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来研究历史问题,验证历史认识或得出历史结论的历史研究法。在讲述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时,适当引入比较史学的方法,纵向上将优秀传统文化置于整个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脉络中、横向上置于整个世界文明发展的大坐标中对比考察,更有利于学生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与世界地位。上面所举表2,在数量上将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与世界其他国家做对比,其实也体现了比较史学的方法。再比如讲到古代科技发明的价值意义时,可以具体从其对中国的影响和对西方世界的影响两个方面分析(见表3)。通过比较,学生能更深刻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于欧洲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从而激起民族自豪感,更坚定地树立起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2.

[2]《自然科学大事年会》编写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试编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12-25.

第2篇:历史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紫禁城》;传统文化;创作策略;人文历史纪录片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石,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象征。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既离不开对其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理解,也离不开对民族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人文历史纪录片不仅可以传播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还能够提升人民的文化自信,促进全球的文化交流合作,提升国家形象。2021年10月在北京卫视与腾讯视频联合播出的人文历史纪录片《紫禁城》刷屏出圈,该片按照时间历程围绕宫廷内的人与事进行着主线逻辑的叙述,从历史的视角出发,通过视听呈现和文本解说,由主持人行进式地讲述,不但重现出多个历史重大事件,而且还重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及文化特点。

一、价值呈现:人文历史纪录片的价值凝练

纪录片的选材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成败。由于纪录片类型呈现出多样性趋势,拥有不同类型的素材,因此建构出了纪录片价值。人文历史纪录片是我国当前最火热的纪录片类型之一,它的价值是多样性的,包含着审美价值、教育价值、文化交流价值等,最突出的则是史料价值与文化价值。比如近些年广泛好评的《圆明园》《苏东坡2020》《紫禁城》等一系列人文历史纪录片在寻找历史的踪迹与共鸣的同时,展现了华夏历史文化,让受众感受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魄力。新时代背景下,人文历史纪录片继续着美学引领,发挥着深远的社会影响力。

(一)史料价值

史料价值是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根本。其作为人文历史纪录片根本的原因就是能够真实反映出历史事件。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人文历史纪录片能够反映历史事件的全貌,展现出历史进程和每个历史人物的风云故事,对于进一步补充历史文献和档案具有重要的价值。曾经说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与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切合。”[1]对于我们华夏民族的历史,华夏子孙有着浓烈的共鸣感与自豪感。从历史书籍数量上看,我国的历史书籍种类丰富,数量繁多,不仅有编年体史书,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孔子的《春秋》以及左丘明的《左传》;还有纪传体史书,《汉书》《晋书》和《新唐书》等;纪事本末体史书《宋史事本末》《西夏纪事本末》等类型。人文历史纪录片针对这些史书及遗留古迹进一步考究,采访著名专家学者,以专家的视角权威解读历史事件与民间传说,结合影视语言传达传统文化历史讯息,再现真实历史重要事件。人文历史纪录片对历史的讲述和呈现不仅可以提高受众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认知,还可以协助历史学研究领域的专家更好地探求历史的痕迹。如:人文历史纪录片《紫禁城》第二集《基业》,通过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朱诚如讲述永乐帝迁都北京的历史故事,理解“天子守住国门”重大历史意义。永乐七年,永乐帝朱棣不仅下令在东北辽阳设置了辽东都指挥使司,还在靠近黑龙江地区设置了一个奴儿干都司,画面呈现出永乐十一年建立在黑龙江口的永宁寺碑,体现出在东北设立国家机构,标志着此地是大明王朝的领土。《紫禁城》通过选取具有标志性的遗址文物在画面中展现,以故事化的方式呈现历史事件,让观众看到中华民族始终在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开拓、不断地崛起中。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史料价值也体现在时间上。按照时间顺序来构架影片方式,增强了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条理性,使观众领会历史进程。《紫禁城》作为一部人文历史纪录片,它围绕着紫禁城内的人物及事件进行叙述。在这条主线中,一条条分支瞄准的是巩固政权、人民安危、皇家族谱的关系等内容,这对叙述内容起到了补充作用。如:第一集《王者》本文微信网页版特别推荐——文化传播讲述迁都北京的故事,它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格局,大量传奇故事也由此拉开帷幕,使得《紫禁城》的内容触角实现了广泛的延展,不仅包含着紫禁城内的风雨故事,还包括紫禁城所延伸的传奇往事。《紫禁城》通过三年的时间创作,最终成片12集精品纪录片。以公元1392年,朱元璋最初迁都的心愿为切入点,以公元1420年12月紫禁城建成为起点,再到公元2020年9月“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丹宸永固,寄托着我们的期望,紫禁城的红墙金瓦永不褪色,从内心深处祈愿,从未断绝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如陈坛的琼浆玉露,经得起岁月的积淀,时间越久越浓郁,进而对追求紫禁城的真实历史起到了促进作用。人文历史纪录片展现历史地貌。人文历史纪录片《紫禁城》以古代历史文人笔墨书画文献为基础,用3DMax、CG技术等数字特效技术,将不同地域的历史风貌特征呈现给观众,让观众通过人文历史纪录片了解历史风貌,使观众在今天能够直观地感受千百年前的历史风情。例如:第一集《王者》中,通过开头《皇都积胜图》的动画设计,生动描绘大明都城南到卢沟桥北达居庸关之间的历史风貌,再现了当时北京城内老百姓的生活,借用数字技术,一片片飘渺的白云之下,一座神秘的宫殿仿佛置于仙境,它就是紫禁城。影视特效技术的运用,呈现出一种视觉奇观,令人产生一种强烈的窥探欲。人文历史纪录片为历史学领域及相关学科供给了可靠的史料实证,呈现出了紫禁城的历史地域风貌,为历史相关研究者提供了新的启发。

(二)文化价值

文化价值是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核心。人文历史纪录片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价值,中华文化深深影响了每一代中华儿女,为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每位炎黄子孙要肩负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责任,做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推动者。人文历史纪录片作为纪录片的主要类型之一,在继承和创新中国文化精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呈现传统中式生活方式,增强文化交流,以此鼓舞更多的人探求历史足迹,寻觅文化力量。曾说过:“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实践。”[1]中国以华夏历史文明为源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石,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通过人文历史纪录片对文化的记载,观众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因为文化价值是人文历史纪录片的核心价值,所以人文历史纪录片最能够体现中国文化。《紫禁城》继承了很多传统故宫题材的优点,并且也针对性地做了一些不同视角的观察和新的考究。该片想让大家看到,中华民族正是在历史的惊涛巨浪中砥砺前行,不断地面向未来,以此来树立文化自信。第八集《盛世》讲述了许多紫禁城珍藏的历史文物,《五牛图》是唐代韩滉唯一的传世杰作,呈现着人们勤劳耕作的场景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自乾隆十七年入藏大内之后,乾隆皇帝每次看到这幅画,都要深深感慨,稼穑的艰难,重农务本的重要性,表达了乾隆皇帝关心民生疾苦的思想,呈现人口得到繁衍,经济繁荣发展的场景。从人文历史的宏大视野去贴近百姓的日常生活,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紫禁城》引导观众以平等、不同的视角去理解文化内涵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人文历史纪录片呈现出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精神的差异,侧面反映古代不同的生活方式。人类最早修建居所仅仅是为了遮风避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情感变得丰富起来,居民在民居中投入了更多的情感和思想,民居逐渐成为人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载体,具有多彩的文化价值。因政治地位不同,受礼制观念影响,居所也有着严格的宫殿、豪宅和民宅等级制度。人文历史纪录片《紫禁城》以宏观的视野,俯瞰紫禁城的全貌,将紫禁城的崇高以及尊贵表现得淋漓尽致。俄罗斯唯物主义哲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一件事物比任何事物都要高大,那便是崇高。”“更庞大的多,更强大得多就是崇高的显著特征。”[2]《紫禁城》通过航拍镜头以及大全景的运用,让金碧辉映的紫禁城与百姓居住的住所完全区别开来,尽显至高无上的皇家气派。人文历史纪录片内容详细,文化内涵深刻。文化是人民的灵魂,民族的基石,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有助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吸引和沟通,加强文化之间的交流,彰显文化自信,深耕广拓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把握好各种文化交流载体展示中华元素。《紫禁城》站在历史的高度向观众呈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权威的皇家文化,包括宫廷礼仪、园林文化、宫殿建筑、古文诗歌和饮食玩乐等。第八集《盛世》画面呈现到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通过外国文物馆的众多展品的亮相,我们能了解到紫禁城的帝王,对世界的文化交流与接纳,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展示更多的是西方的藏品,如瑞士钟表、日本漆具、英国雕塑和德国青铜器等,代表西方文物和文化精神随各国使节进入中国紫禁城,这也能展现出中西方文化交流合作的频繁且热情。在平等的交流中,文化的相互理解可以给予中外带来双赢的结果。我们该当应用好人文历史纪录片这一宝贵资源,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让中国文化分享世界,让中国文化影响世界,加强世界文化交流,推动中国文化发展。

二、叙事策略:沉浸式体验穿越古与今

(一)以宏观的视野追溯历史

近年来,人文历史纪录片无论在叙事结构还是在题材上都呈现出从“宏观着眼”到“微观入手”的转变趋向。在今天,我们用不同的视野去看待紫禁城这样一个中华民族的文化集大成者。《紫禁城》以历史上的重要事件节点为切入点,结合丰富的历史资料,实现了对中国六百年的历史梳理,呈现给观众别样的史诗气质。过去的故宫题材纪录片大多数围绕着历史文物、宫殿建筑以及故宫的文化特色进行叙述。如:《我在故宫修文物》,通过青铜器、木器和陶瓷等历史文物的展示,逐一介绍它们的故事,展示力求完美的工匠精神。而《紫禁城》除了要把故宫博物馆里很多没有完全开放的地方呈现给观众,还要把紫禁城当作我们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选取历史进程中一些具有节点性和标志性的重大历史事件,以故事串联历史表达,让观众见证中华民族自古至今不懈追求、不懈进取、不懈创新的伟大精神。紫禁城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中华民族成长过程和文化前行的见证者,通过此角度进行梳理和讲解,是人文历史纪录片《紫禁城》的独特之处。为了完成宏大的历史叙事,一方面《紫禁城》运用多种叙事视角来讲述故宫六百年来的起承转合。《紫禁城》的解说词以全知全能的叙事视角,全面客观地叙述历史变迁,让观众清楚地了解历史的外在整体和内在逻辑。同时,插入国家清史编篡委员会副主任朱诚如、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副馆长李国荣、苏州工艺美术大师陈英华等著名专家学者的访谈,以专家视角权威读解历史。另一方面,人文历史纪录片《紫禁城》通过不同场景的交替实现叙事空间的转换,增强影像的叙事效果,使受众更好地理解历史。穿梭于不同场景中的讲述人成为《紫禁城》的重要叙事组成部分。跟随讲述人潭江海的移动,镜头也不断地转换视角,不同的空间被串联起来,形成连续不断的视觉效果,不仅展现出了饱满立体的紫禁城形象,还给予观众沉浸式体验穿越古今。通过这种视角凝练的方法,可以更高效、更清楚地为《紫禁城》定位,更好地去追溯历史,将紫禁城所有的灿烂文化,以及它背后蕴藏的历史故事和情感思想更好地表达出来。纪录片的本质是展现真相,通过这一客观真实,可以触发观众对事物的思考。人文历史纪录片同样可以利用故事化的叙事模式和表演化的场景重现完整过去与现代时空转换,增加文本的可视性。为了增强该片真实感,主创团队在横店完成了对明清宫苑1:1仿建,并且利用电影手法重现历史场景。电影质感的镜头通过调色、光影等意象化处理,扩展了叙事时空,丰富了叙事视角,叙事结构更加完整。

(二)以顺时序叙事深化主题

顺时序叙事一般是基于自然的时间序列来连接素材,层层渐进,让观众能够清楚地把握纪录片的中心思想。人文历史纪录片《紫禁城》以紫禁城建成六百周年为线索,讲述了从公元1420年紫禁城建成到公元2020年“丹宸永固,紫禁城六百年”纪念展的真实历史事件。《紫禁城》是渐进的线性叙事结构,观众依靠时间脉络领悟紫禁城的历史文化,感悟《紫禁城》所凝练出的史料价值和文化价值。如:第一集《基业》中按照时间顺序,渐进式回顾了朱元璋与朱棣的治国理念,但在中间又添加了历史文献《永乐大典》的梳理,各个小板块按照时间顺序串联在一起,把紫禁城历史文化这一主题生动且明确地呈现给观众,起到深入身心的效果。这十二集人文历史纪录片,浓缩了紫禁城六百年的历史文化,从这十二集片名就可以看出《紫禁城》顺时序叙述:《王者》《基业》《远路》《狂澜》《际遇》《余晖》《交融》《盛世》《思危》《图存》《破晓》和《新生》。在具体的叙事过程中,《紫禁城》悬念设计是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如:在第二集《基业》中,永乐帝朱棣对扩张明王朝疆土作出了决策,接下来又作出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文化知识财富“备辑为一书”的百科全书的打算,最终讲述《永乐大典》成为传世之作,也成为朱棣历史功绩的文化佐证。这些悬念与线索不断地推动着剧情的发展,吸引着观众的目光。通过顺时序叙事,将紫禁城的各个部分连接起来。层层递进的叙事结构使观众逐渐熟悉紫禁城的历史、建筑、文学等传统文化。

三、视听表达:声画完美融合营造氛围

作为一门视听结合的多元影像艺术,人文历史纪录片也需要视觉画面和音乐来表达历史和主题。《紫禁城》以打造高水准的人文历史纪录片为主干,每个画面都经过吴志勇导演创作团队的深思熟虑,每一集曲风都别具一格,包括流行、京剧、爵士、古典音乐等多元风格。它们不仅给观众带来绝伦的视觉体验和听觉享受,也给观众带来浓烈的民族自豪感,更让观众感受到浪漫、多元、古老、繁华浓郁的文化底蕴。

(一)极致的视觉体验

人文历史纪录片的画面较其他类型纪录片更加绚丽细腻,画面的表达对人文历史纪录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声音与解说字幕也需要依附画面才能带给观众审美愉悦的审美价值。人文历史纪录片的画面布局更加生动。构图对于人文历史纪录片来讲,不仅能够展现多彩的历史地域风貌,还对主题思想进一步地升华。如:紫禁城,作为皇室的居所,其建筑风格体现了皇权的尊贵,在第三集《远路》中,利用滑轨拍摄太和殿的运动镜头,镜头逐渐向后拉伸,穿过一扇又一扇宫殿的大门,利用中心构图展现紫禁城的中央集权,焦点明晰,视觉冲击极强,显示出皇权的至高无上;第二集《基业》,介绍黑龙江永宁寺碑,利用S形构图展现黑龙江连绵不断的壮观景象,具有极强的韵律感。在展现美感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中国幅员辽阔的特点。《紫禁城》的多元构图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古代建筑的艺术水平,封建王朝威严的高贵等级,以及我国珍贵的文物。人文历史纪录片对光线与色彩的运用更具有艺术性,展现出传统中国国画般的美妙意境之美。色彩既能增强画面的美感,又能抒发创作者的情感,彰显主题以及审美主体的愉悦性。如:第六集《余晖》中,讲述明朝中后期,气候开始进入小冰河期阶段,天气变得异常寒冷,严寒天气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从公元1857年,大旱和大涝交织在一起,各地的饥荒,也成为战争的导火线。创作者采用深蓝色调配合画面中大片的雪地、一尘不染的白色,绿色的植被迅速被冰冷的白雪凝住,描述了小冰河期的同时,也映射出大明王朝即将灭亡的信息。21世纪以来,数字技术在纪录片中被广泛运用,为人文历史纪录片增添了多种新颖的画面呈现形式。在人文历史纪录片中,数字技术不仅可以将历史文物中的故事再现给观众,还可以将历史现实与审美观念完美结合,开阔了观众的视野,带来了令人惊叹的视觉盛宴。人文历史纪录片《紫禁城》在视听画面上实现了艺术与技术的融合,为观众带来无与伦比的视觉享受。8K超高清视频技术不仅是一个先进的技术理念,更是影视产业核心技术领域的重要创新里程碑。时至今日,8K超高清视频技术在影视摄影制作中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紫禁城》则是人文历史纪录片进行8K拍摄的模范样本。在拍摄建筑文物时,8K的质感以及对历史细节的打磨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具有强烈的历史深度。在第二集《基业》中,在拍摄钦安殿内的玄天上帝时,文物上的纹理清晰地被呈现在画面上,在每一个细腻的雕刻中,观众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古代匠人们潜心绘制背后的工匠精神,从而实现视觉美感和文化底蕴的双重传递。除此之外,《紫禁城》还通过特效技术和动画技术再现历史时空,如用动画展现了靖难之役。在恪守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这种艺术表现手法使观众充分感受到声势浩大却又悲壮惨烈的战争场面,避免了史料堆砌的平淡无奇,提高人文历史纪录片的表现力和观赏性,《紫禁城》通过最好的技术手段把这些历史资料长久地留存下来。

(二)精巧的音乐表达

在影视艺术中,声音与画面内容联系紧密。声音既能渲染氛围、增强艺术美感,又能升华作品的主导思想。除了解说词、同期声等人声语言外,另一个重要声音元素是音乐。音乐可以辅助人文历史纪录片营造气势、烘托主题,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彰显人文历史纪录片的价值诉求。首先,通过音乐营造气势。如人文历史纪录片《紫禁城》就是一部时间跨度长、内容丰富的史诗级人文历史纪录片,带领我们了解紫禁城这一古老建筑背后承载的历史风霜。它的表现内容决定了它的气壮山河的主题。在每集的片头部分都运用了气势雄伟的音乐,以此衬托紫禁城的宏大叙事,给予观众大气、恢弘之感,与该作品基调基本吻合,片头部分金碧辉煌的紫禁城,红墙宫里的万重门,大景别下的紫禁城雪景,通过航拍镜头,将画面中的所有内容与开场音乐交融在一起,引导观众情绪,更有助于核心思想的表达。其次,通过音乐可以变化节奏,转换氛围。截然不同的音乐风格所渲染的意境也是不一样的。音乐在作品中需要各个创作元素相互补充,相互呼应,感人的瞬间配上舒缓的音乐,轻快的画面搭配节奏快的音乐,声音和画面完美融合烘托氛围,这是人文历史纪录片惯用的方法。在第四集《狂澜》中,解说词讲到今天的江苏苏州太仓港时,音乐从开头的气势磅礴转换成了轻快的交响乐,通过音乐节律的变化,观众也能够改变自身的审美状态,缓解审美疲劳。但在即将展现公元1434年瓦剌带领蒙古族南下直取大明王朝都城北京的战争场面时,激烈的纯音乐将轻松的纯音乐取而代之,其强度让观众的情绪随着音乐的节奏变得紧张起来,这也是运用音乐节律调节人文历史纪录片的叙事基调。最后,《紫禁城》不仅是一个宏大叙事载体,还呈现了许多新鲜的文化元素。十二集《紫禁城》对应12种风格各异的主题曲,创作团队根据每一集的内容,提炼出每一首主题曲的主题理念和历史内涵,创造了12首风格迥异的主题曲,这些歌曲更像是每一集主题思想凝炼而成的标志性符号,由谭维维、汪苏泷、郑云龙、周深等华语实力歌手演绎。如:第三集《远路》讲述了郑和下西洋的海上传奇故事,第三集主题曲《在惊涛骇浪里》便诠释出了无止境的探索精神和征服大海的勇气。音乐的广泛性与流行性的特征实现了作品主题的聚焦和影响范围的扩展,也让观众在悠扬动听的旋律中感受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这一路以来的波澜壮阔,将文化传承培育于流行之中,无形中实现主流文化的传播,并且进一步加强人们对于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自信。这种巧妙的手法为视听语言增添了更加多样的表达方式,也为纪录片创作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四、结语

第3篇:历史传统文化范文

一、唐:多元文化的交融与辉煌的文化成就

唐代对我国整体历史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整个大唐帝国的崛起过程中,文化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它在吸收少数民族强悍生机的基础上,以中原文化为基准,呈现出更博大的气象和更恢弘的文化成就。唐诗宋词代表了中国文化的成就,诗歌作为中国文学的首唱,其巅峰时期就是在唐代。此外,在书法、医学、音乐、舞蹈、科学技术方面也是人才辈出,成就斐然。唐朝国力强大,至今仍被人们冠以“盛唐”的名号。经济的兴盛和政治的开明以及其文化氛围上的开放,吸引和感召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来客,唐代以博大的胸怀输出和输入文化,与各方互通交流。唐朝实行儒、佛、道“三教”并存的政策,对儒、佛、道“三教”都予以支持,儒、佛、道三教相互影响,进而形成了一种多元的文化发展局面。而且,许多外来宗教,如祆教、景教、摩尼教和伊斯兰教等,也在这个时期传入中原,并得以广泛传播和发展。多元文化的交汇造就了唐朝博大的文化成就。

二、宋:民族文化的碰撞与文化禁锢的放宽

如果说唐代是农耕文明的顶端,那么宋代就是整个农耕文明的一朵奇葩。在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宋代占了三项,分别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唐代的文化气象以恢弘和博大而著称,宋代则是精致和多彩。多民族文化的碰撞,杰出人物的层出不穷,各种思潮的大放异彩都是宋代文化的特点。宋代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在哲学、文学、史学、教育、科技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十分璀璨的成就,唐诗宋词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代表性的瑰宝。而且,词的创作进入全盛时期,名家辈出,风格多样,无论是思想内容、艺术形式还是风格特色都有突出发展。宋代重文轻武,强干弱枝,宋太祖有不杀言官的诺言,让谏官敢于说话。在宋代,文化传播的渠道空前发达,全社会的文化氛围浓厚,市井文化和士大夫文化相互融合,各种文化娱乐方式普及到了乡村。在这些条件的作用下,言论自由和文化繁荣成为宋代文化环境的基本特征。

三、传统文化气象对目前中国社会文化建设的借鉴意义

(一)政治上的宽松主义

相对于其他封建王朝,唐代文化和政治上的宽松和开放是显而易见的,三教鼎立的氛围树立了百家争鸣的宽松环境。同时,科举制度在唐朝得到了完善和发展,通过科举制度,寒素之家的子弟也能够进入仕途,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做官权利的局面,而且科举制度鼓励人们勤奋读书,对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也大有裨益。在唐代,除了科举之外,还有其他多种入仕的途径,这为寒门子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一大批出身寒门、社会底层的人才进入了文化界,使得文化的影响范围扩大,从宫廷走向市井、边关。政治上的开明和宽松营造了有利于文化繁荣的环境,使得唐代文人有了更广阔的胸襟和气度,有了更强烈的进取精神和更远大的抱负、志向,创造出了恢弘的文化气象。宋代也是如此。宋代强调以仁治国,尊重人才、优待儒士;倡导文治;兴学设教,重文抑武,“兴文教,抑武事”是宋朝的一项基本国策。而且,在宋代,也提倡儒、释、道三教并重,各取所长,思想解放、学术活跃。由于宋代是几个政权同时并存,天下没有一个大一统的专制政权,没有对士人的高压暴政,文化的禁锢相对要松一些,这为思想的活跃提供了可能。宋太祖规定“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逾此誓者,天必殛之”。唐宋两代是科举制度逐步完备的时期,宋代“取士不问家世”,这就给天下人提供了最广泛地接触文化和教育机会。宋代所采取的这些对文人和文化的宽松政策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使文人士大夫阶层免除了后顾之忧,思想独立、解放,从而为文化的发展解除了桎梏,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和广阔的空间。

(二)开放的心胸

唐代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影响力更多的来自于其文化上的影响力,而这种影响力与整个唐王朝所展示出来的海纳百川的胸怀是分不开的,正是因为这种开放的心胸,才使得在唐代,文化可以吸收各家之长。来自古印度的歌舞、音乐、医药学、绘画和天文学对我国相应领域的提升和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文化交流对于文化的互补与多样化、文学的多元化、多个领域的延展和纵深,都具有深刻的意义。不仅唐代如此,宋朝也是如此。宋朝与朝鲜、日本的交流十分密切,而且积极向他们学习中土没有的技艺,并且和北非、东非以及周边国家进行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在宋朝,人们从阿拉伯的历算、代数、几何和三角等成果中汲取了大量的知识,为宋代的科技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养料。在宗教问题上,宋朝和唐朝一样,采取了儒、释、道三教并行的政策,在宗教这种本体论上的开放心胸对各个门派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好的标识作用,并为文化的整体繁荣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三)强大国力的基础性作用

第4篇:历史传统文化范文

1、以人为本理念。古代思想家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宣扬的就是朴素的人本哲学思想。孔子也倡导“仁者爱人”、“爱人能仁”的以人为本管理思想。当今社会倡导的人本主义管理,其出发点和目标都在于“人”。现代企业要求员工更广泛、更积极地投入生产经营活动,并通过员工不断的学习和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实现企业繁荣和发展的目标。这种模式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纳。自上海市自来水闵行有限公司成立以来,一直贯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无论是在“勤于学习、勇于创新、敢于争先、乐于奉献”企业精神征集,还是在职工教育培训、工资薪酬调整以及管理标准制定等过程中,十分注重采用各种民主方式,听取、采纳职工的意见建议,营造了温馨的“家园文化”,促进了干部职工素质能力的提高,推动了企业发展。公司成为上海自来水行业持续十年赢利的唯一一家企业。

2、刚健有为理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对中国社会各阶层产生了强烈的激励作用,成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原动力。20年前,临危受命出任青岛电冰箱厂厂长的张瑞敏挥动大锤,砸掉了76台质量有缺陷,但仍可作为二等品出厂的电冰箱。张瑞敏的大锤砸破了旧观念,砸出了新观念。经过不懈奋斗,海尔保持了80%以上的年平均增长速度。2003年,海尔以530亿元的品牌价值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同年8月,美国《财富》杂志选出“美国及美国以外全球最具影响力的25名商界领袖”,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排名第19位。海尔干部、职工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成就了海尔今天的成功。

3、中和尚礼理念。中庸之道是孔子思想的精髓。孔子所阐述的不偏不倚与不走极端的处世之道,认为它会使天地之间所有的人们各就其位,各得其所。现代企业管理用中国传统文化一贯推崇的和谐理念去调控人的经济行为,有利于构建良好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秩序。松下公司经营者非常推崇中国的中庸之道,提倡以诚、以宽、以礼待人,不偏听偏言,也不搞折中,放弃原则,而以社会利益为重,高瞻远瞩、全面地观察和处理好各种关系。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消极影响

1、平均主义思想。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产生于小农社会,因此平均思想在民众中具有深厚的基础。小农平均思想主张结果均等,否定竞争,其后果必然是压抑进步,保护落后。这种平均主义在管理上表现为权力平均、责任平均、利益平均、风险平均。平均主义扼杀的是人的积极进取心与生存的危机感。

2、人治高于法治思想。荀子的“有治人,无治法”历来被统治者所信奉。但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过分重视人情,忽视制度建设和管理,特别是制度的执行力不到位直接影响企业的规范化、持久性发展。如果无法设计真正具有激励作用的制度模式,就无法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难以营造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

3、重传统轻创新思想。有人认为中国人智力优秀是世界上公认的,但中国人的创造力评级在世界上却较低,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制约。中国传统文化容易培养不善于表现、竞争意识弱、攻击性差、缺乏冒险精神的个性特征,求同心理大于求异心理,容易压抑人的个性的自由发挥。

三、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借鉴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路

1、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以人为本”的管理是建立在人文主义哲学理论基础上的管理,是企业诸多现代管理观念的核心,是一切管理的立足点和落脚点。一是规划企业员工的有效配置。人事部门要根据企业的发展趋势作好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和规划,将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选派到合适的岗位上,对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获得更应有强有力的人才管理规划来保证。二是建立健全人才培训体系。一方面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对专业人才要不断充电,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比较专业的培训则可以委托社会培训机构进行,或派员出国培训和进修,做好企业人才“内育”与“外引”的工作,保证企业不断获得合格、适用的各类人才。近年来,上海市自来水闵行有限公司还通过组织经营者竞争上岗、管理人员公开竞聘、团委书记竞聘等工作,在公开条件、公开标准、公开程序后,鼓励各类优秀人才参与竞争,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氛围,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强调责权相符的科学管理制度。现代化大生产是十分复杂的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比例性和连续性,不论在企业内部还是外部,都有着细致的劳动分工,严密的协作。要把这些复杂的劳动分工和协作组织起来,只有统一意志,集中指挥,协调动作。领导的权力适当集中是必要的,但过分集中其弊端显而易见。我们应该实行集体领导制度。当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时,必须进行组织创新,既要由集权逐渐走向分权,将决策权下放,授予下级更多的自主权;又要强化责权对等的管理理念,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制约和监督企业组织各层面的执行力,防止权力分散后容易出现失控的弊端。同时,还要注重培育尊重个人、上下沟通的企业文化,使企业员工在认知、认同企业理念、企业精神的基础上,将其化为自觉践行的实际行动。

3、培养员工义利统一的协作精神。儒家思想最根本的主张是“先义后利”、“以义统利”。管理人的职责在于指导所有部门朝向系统的目标而努力。首要的步骤就是把事情理清:组织内每位成员都应该了解系统的目标,以及怎样让自己的努力有助于目标的完成。其次要进行沟通,有效的沟通协作才能实现团队整体的目标,发挥系统整体效能。重视提倡有边界分工,无边界协作,全员参与改善,使团队工作形成一种工作习惯。还可以建立健全合理化建议活动体系,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日本企业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发生问题一般不追查个人责任。他们的观点是谁都想把工作搞好,不想出问题。出现问题一般80%是管理者问题,20%是作业者问题。要用好目视化管理这个有效手段,把问题目视出来,把经验和教训目视出来,把变化点目视出来,减少作业者出现问题以及第二次犯同样错误的可能。

第5篇:历史传统文化范文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级中学;历史教学;路径

一、在历史教学中要区别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华传统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是农业生产基础上形成的农业文明,它包含以孝为本的伦理纲常、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以及物我不分的认知方式。其中既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积极因素,如“天下为公”的家国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品德。也有如“三纲五常”的秩序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包含个人崇拜、等级观念的消极要素。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传授给中学生的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素,我们的目的是用优秀的文化熏陶学生的心灵,用优秀的文化来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历史教师要全面提升自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

2014年,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的要求。初中历史教师的专业素质决定了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样,如果初中历史教师没有相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储备,就无法很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利用外出考察、参观、听讲座、阅读专业书籍等方式,提升自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储备。历史教师还应该积极跟进学习国家社会热点问题,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历史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传授给学生。

三、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历史教学的全过程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教学中,历史老师可以结合我国传统节日及习俗,讲解这些节日、习俗产生的历史背景,延续下来的原因以及对现代生活产生的影响。还可以举办一些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礼制与礼俗,如每学期举办一个拜师礼,拜师礼由班长带领全班同学筹备,由他们负责查阅资料,制定流程,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中,可以结合“红色文化”,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在历史课上可以邀请参加过革命斗争的前辈现身说法,让学生自由的提问,在问答中不知不觉的影响学生。在世界历史的教学中,可以将同时期的国外状况与中国历史进行对比,分析我国古代在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因,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全方位的教育,提升中学生的精神境界,加强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经典诵读

中华文明底蕴深厚,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经典文章就是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这些经典文章包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贯穿了国人“忠勤,仁义,厚德,睿智”的优秀品质,有些文章虽然年代久远,但是却一直为人们传诵,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品读文化经典,不仅是了解过去,也有利于了解现在和未来,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将唐诗宋词、名人名言的诵读引入课堂,力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生中“诵读于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五、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当将地域文化融入其中

中国幅员辽阔,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得各个地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它们既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具有区别于其它地域文化的鲜明特征。充分挖掘地方自身资源的优势和特色,将地域文化融入到历史课堂教学中,作为课程的必要补充,可以使传统文化更容易被接受、更具亲切感、亲和力。如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博物馆或者历史遗迹进行参观,让学生对自己所处地区的历史更加直观的加以感受,这有利于他们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层次了解。初级中学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培养目标,必须重视对初中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通过历史课堂让初中生树立家国情怀,具有一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在内的高质量的历史教学,有利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刘林.诗词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曲阜师范大学,2014

[2]刘根文.中学历史教学渗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

[3]孟长玲.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03: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