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历史教育理论范文

历史教育理论全文(5篇)

历史教育理论

第1篇:历史教育理论范文

历史教学对历史价值教育的根本性追问不够,对人的本体需要和人类未来缺失关怀,使得学生的历史学习成为单纯的应试准备。在实践中,很多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缺少深刻的价值追问。这是由于,“过于关注一般的、技术层面的操作问题,忽略个性的、理论层面的认识问题;过于关注以学科教学经验为基础的本本主义教授原则(以主观性、技术性和工具性为基本特征),忽略学科教育理论为基础的人本主义原则〔2〕”。通过这样的高中历史教学,学生虽然增长了历史知识,但其精神世界却没有得到同步成长,这就弱化了历史学科的教育价值。

二、高中历史价值教育的核心目标阐释

高中历史学科以古今中外人类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哪些历史现象或历史史实可以进入研究的视野,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选择。人们选择那些对于今天人类发展最有启示意义或对于人类智慧最有价值的内容作为研究对象,了解其内容、思考其规律、探究其价值。而事实上,高中历史学科价值教育的核心目标应当指向人最核心、最本质的需要,即追求有意义的生活和创造有价值的生命,让人类的未来更美好。

(一)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求真、扬善、唯美的情怀,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高中历史学习不应当只是记住现成的结论,而是要运用历史学的思想和方法去研究和解释。高中历史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形成历史研究的思维,引导学生学会批判和反思,揭示历史的规律,形成对国家、民族和文化的认同,使其具有历史意识。历史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历史的学习过程应该是求真的过程。通过历史的学习,可以挖掘人类历史上杰出人物的善与美、彰显民族精神、传递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发进取精神等,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格与品性。

(二)引领学生感悟时代精神,以现代视角诠释历史价值,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主题,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都离不开时代所提供的舞台。历史上众多杰出人物走在时代的前列,成为引领社会进步的时代先锋,书写了壮丽的人生价值篇章。通过高中历史的学习,要让学生形成推动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的责任意识,将个人理想与时代需要结合起来,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实现人生价值。总之,高中历史价值教育在追求学生生命的完善和人生境界的提升的同时,还应包括基于现代性思考的爱国情感、社会责任以及历史使命等内容,担负起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

(三)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培养学生树立全球意识,尊重各国文化,关心人类共同命运

历史教育是通过了解过去、认识过去来获得认识和感悟的,难免会面临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国家和地区的共同价值与本土价值的冲突问题,这就需要历史学习者具备全球背景下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的能力,确定价值判断的标准。具体而言,高中生通过历史学习,应该具有初步的文化理解能力和人类共同的情感认同,理解文明的多样性,尊重各国历史,关心人类环境、能源,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反对战争和霸权,具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等等。上述三方面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是高中历史价值教育的内在维度,是终极的指向;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是高中历史价值教育的外在维度,是人生境界的外化;全球意识是高中历史价值教育的辅助维度,是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延伸和拓展。高中历史教学价值教育的核心目标应关照人生,应当是人文性、全面性和多样性的统一,表现为以人文精神涵养生命、以对过去的理解和对话构筑教育与生命和现实的相融,实现教育促进生命全面成长的目标。

三、基于核心目标的高中历史价值教育实践策略

高中历史价值教育应在历史教学实践中,运用哲学思维和史学研究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和感悟,挖掘历史学科的价值资源,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应以现代性的视角去探索教育的价值立意,为人类当下的美好生活服务;应以全球视野、面向未来的态度寻找历史价值教育的方向,引领人类生活走向美好未来。

(一)运用唯物史观的思维和方法,重视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形成价值认识的能力

一个人的价值认识能力既包括价值认识的意识,也包括价值发现、价值判断、价值感悟和价值创造的素养。引导和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的思想方法分析与认识历史,让学生具备基本的历史学科素养,养成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和不断超越的学科精神,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是培养学生价值认识能力的根本途径。从历史学科特点看,“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和“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等史学方法和治史态度,其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价值意义,这些史学方法或治史态度既是学术精神,亦是人生态度。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3》“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课为例,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人文素养,笔者对本课内容进行了新的设计,提出了两个问题供学生研究探讨:一是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二是“苏格拉底之死”的多重解读。对这两个问题的探讨触及了古希腊人文主义的核心问题,这种问题的探讨过程既是历史学科素养的提高过程,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

(二)以现代性的视角审视历史教育,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促进学生德性养成,帮助学生构建和丰富意义世界

教育现代性是教育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教育的现代精神的彰显,是对工业化时代教育工具性价值和统一性规范的超越。教育现代性视角下的历史教育,关注人的精神丰富和生命幸福,关注人生命价值的自我实现。比如,学习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学生既要认识到中国顺应历史潮流这一选择的正确性,更要透过历史大幕看到一代中国人特别是邓小平等时代伟人抓住机遇、顺应潮流、与时俱进、锐意改革勇气和智慧,从而提升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感悟。再如,通过学习工业革命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树立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以更好地认识中国今天改革开放的实践,理解中国梦的时代主题,培养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有强烈的价值使命,以“教学生做人,促进学生形成完美人格,培养学生主体内在的道德能力、道德意识、道德情感”为教学的最高追求,让学生具有坚定的真、善、美的信念。

(三)弘扬传统历史文化,引领学生以全球眼光和关注人类未来发展的视角思考问题,树立全球意识,关心人类共同命运

第2篇:历史教育理论范文

〔关键词〕高职生;改革;创新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是新疆高等学校地方思想政治理论的必修课程。其主要研究对象和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新疆地方发展史及民族发展史,新疆多种宗教演变史;二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三是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与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等。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新疆地方发展史及民族发展史、全面系统地了解新疆区情,增强“四个认同”意识(即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和中华民族凝聚力,从而破解境内外敌对势力篡改和故意歪曲新疆历史的阴谋,自觉地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了使这门课程在学生中引起很好的反响,那么在教学中就要转变教师单纯讲授理论的模式,按照高职学生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不断改革和创新我们的授课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一、处理教材,整合内容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职业学院的教育教学特点和本校实际,对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作出如下调整:首先,把学习领域分为新疆历史、民族理论、宗教政策、新疆文化和新疆经济五部分,把理论教学内容转换成专题教学内容,以适应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改革。其次,在新疆历史部分教学中,增加昌吉历史内容,注重凸显民族特色。再次,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使得教学大纲更加合理化、条理化,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结合实际加大实践力度

为了增强本门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及实效性,我校在专题教学中增加了实践教学的内容,并紧密结合新疆区情、昌吉州情来开展实践教学。

1.实地参观。如在讲完第一模块新疆历史、民族、宗教发展历史及现状后,带领学生去“新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昌吉博物馆参观,增进学生对新疆历史、地区史和回族文化的了解,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通过参观,使学生感受新疆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社会调查。在讲授民族专题时候,让同学们分成13个小组分别从三方面查阅新疆13个世居民族文化的相关资料,并由组长归纳总结,从而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交流感去受民族风俗文化的熏染,吸收民族风俗礼仪之中的优秀部分,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3.互助协作。讲授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内容后,动员学生组办民族政策宣讲的小报,通过民族政策的学习使学生在思想上充分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消除大民族主义的思想,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并履行维护民族团结义务。让学生在行动中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4.结合区情,开设第二课堂。如我院董老师开展的《北庭历史文化讲座》专题讲座就很好地结合了区域文化,正确引导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真正理解“学好本领,做好学生”就是真正的爱国。

三、以学生为主体,改变教学方式

以学生为中心,集中体现的是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观;以实践为中心,则充分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新的德育观;以体验为中心就是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学习、体验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并通过实践转化为行为习惯的过程。坚持“新三中心”教育理念,就是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觉实践,自主参与,提高素质,全面发展的意识。在这一课程的教学中,我们注入了职业教育理念,并根据理论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专业方向,把多种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了如多媒体教学、学生主讲、讨论式教学、小品表演、组织辩论等以下几种教学手段。

1.通过多媒体,使学生融入到历史氛围中,从而进入角色,受到感染和教育。通过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最佳情境的创设,形象地再现历史场景,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情感,运用现代技术及语言,能够形象具体地再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情景,使学生通过形象受到感染,强化爱憎情感。通过语言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让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内心感受,从而与人物同悲欢,共命运,通过语言的导拨,使学生明白道理。同时,历史教学知识教学内容与思想教育内容的一致性,决定了历史教学过程应该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同时通过师生感情的双向交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高尚情感。及时把“3•14”“7.5”“4.23”等一系列事件纳入教学内容,把“3•14”等打砸抢烧暴力事件作为一个典型案例,采用跟进教学方式,每天补充所发生的动态事件,并进行深入分析,使学生迅速准确了解一系列事件的真相,认识事件发生的本质。

2.以学生为主体的讲课方式是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手段,在此处的创新点在于:讲专题四民族团结的章节时,学生分为三组准备:第一组:讲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说明民族团结的历史悠久;第二组:学生小品表演———说明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也是民族团结的一个重要表现;第三组:说10句常用的少数民族语言,唱1首少数民族歌曲,讲1个少数民族的传说故事,说出几个少数民族的著名人物。使学生在生动的故事讲解和精彩的小品表演中了解到:民族团结的范围、民族团结的主体、民族团结的前提条件、民族团结的基础、民族团结的领导力量、民族团结的意义、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实现民族团结的措施等。

3.教师选择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反映民族、宗教问题题材的影片,组织学生观看后讨论,教师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民族观、宗教观的角度对影片分析,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学生利用学校的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查阅相关资料,写出专题报告,突破了教材的局限,使学生扩大掌握基本理论的深度和广度。

四、结合表现,全面考核

第3篇:历史教育理论范文

关键词:新疆历史;民族宗教理论;政策课程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是专门为新疆高等院校编写的,一本理论课教材,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新疆各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帮助其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新疆各区域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具有独特地方特色的课程,该门课程从设立开始就极大地引起了广大学生的兴趣。2006年起,新疆地区的绝大多数高校都开始对该专业进行录取,将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到该门课程当中,并经过了数年的反复实践以及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与发现,现阶段新媒体技术在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中的应用得到了大部分师生的认可,但在这一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发挥新媒体技术在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中的作用,作者认为有必要深入的了解,新媒体技术在该门课程中的应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一、新媒体时代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创新的必要性

新媒体时代的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创新是顺应时展潮流,以新的历史条件为基础的,优化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的效果,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新疆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一)优化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教育效果的需要

我国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都秉持着“管理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的教育理念,一般情况下,都是以一对多的形式开展,有利于帮助大学生了解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往往难以实现有针对性的教学,也没有办法对类似问题以及类似现象产生积极的影响。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工作者为了扩大宣传,就会采用印材料、作报告等形式,但是,由于这些手段受到诸如时间和场地因素的限制,导致难以进一步扩大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教育的覆盖面。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打破了传统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一步扩大了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教育的影响力。[1]

(二)丰富和发展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的需要

实践的发展需要理论的创新,理论的创新则会进一步推进实践的发展。新媒体时代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创新已经成了新疆地区高校的当务之急,新疆地区要不断加强对新媒体时代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相关理论的研究。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我国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教育实践水平的深入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的发展出现规范化、社会化和个性化的趋势。现阶段,有关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的理论研究也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专家学者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新媒体的特点、网络给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等,缺少新媒体技术对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影响的深入细致研究。而这些都要求人们不断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到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二、新媒体时代下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教学模式改革

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大学生的角色定位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很多大学生他们的思想观念以及价值取向都要比以往的大学生更加复杂。甚至部分大学生的行为方式以及价值取向让人出乎意料。这些变化都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的一种趋势。特别是新媒体技术的产生,新媒体技术产生之后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方式以及人际交往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技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也影响着人们处理事务的态度和方法。新媒体技术的产生给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博客、播客、微博、维基、掘客、推特等自媒体的迅速勃兴,给广大青年学子提供了一个可以展示自我,追求个性的平台。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与学生为伍,做他们知识的传播者与分享者[2]

目前部分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教师既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管理者,也是该门课程的传授者,这样的模式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有效结合起来,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言行举止的外显性和品格修为的内铸性应齐抓并举。就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来说,喜闻乐见与易接受性是应该高度关注的,新疆历史和民族宗教理论是有必要学习的,但如何让新一代的大学生群体广为接受并内化这些知识,新颖的形式与鲜活的事例是不可或缺的。飞速发展的电子媒介为促进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上的有效学习、课外的延伸互动提供了硬件,理论应用实践模块得以更有效地实现。例如同样是民族宗教理论,要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同时,运用所学分析当今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历史运行状态,存在的问题以及给予的建议。这样的教学往往感同身受,印象深刻。

(二)深入学生群体之中,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教师面授“一对多”模式只是传统方式,如今可以借助对媒体教学、微博互动、微信平台等来传递知识。模拟教学实践平台的理念是让师生互换角色,更大程度上地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QQ群、微博、微信的兴起,给90后学生提供了展露个性、展示自我的广阔舞台,与此同时,也给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工作者提供了与同学们建立新型伙伴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的平台。[3]自新媒体技术产生以来,新媒体也逐渐成为了,广大高校大学生信息交往的一个平台。通过新媒体技术,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教学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认真分析当今时代大学生的需求,可以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进行不断的创新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工作的新方法,拓展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的新载体,才能让自媒体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引导大学生构建健康的网络和媒介环境,从而使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借助媒体革新时代的到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媒体素养

所谓媒体素养是指个体对媒体的信息影响力,在新媒体时代下媒体素养非常重要。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中,应充分认识媒体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使广大新疆地区的大学生充分意识到媒体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媒体的积极作用。但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的教师也应当充分意识到新媒体的负面影响。新媒体技术具有一定的虚假性的特点,因此在运用新媒体技术的时候,应当对新媒体的信息进行一个科学的判断,做到理性对待,绝对不要盲从。新疆地区的各高校应当开设相应的新媒体素养课程,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新媒体这一平台上面的海量信息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为广大学子了解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也应当意识到,海量信息为新疆地区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增加了一些不稳定的因素。正因如此,应当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积极作用,利用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教程来开展朋辈教育。要将培养学生良好媒体素养落到实处,转化为学生成长历程中的正能量。首先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的教师要认清形势,应当摒弃那些落后的旧的教学理念,做到不断创新,从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合理地运用新媒体技术平台收集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其次要创新思维,在日常的工作当中要做到不断总结积累学生工作经验与学识生打成一片,拉近自身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新教育理念、重建教育模式,唤醒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激发青年学子学习理论、运用理论的热情。最后要落脚于引导服务,要明确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服务学生,全面促进学生多方位发展。[4]微博信息传播的迅捷化特点,使大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任意获取他们所需要的内容,找到他们所广泛关注的兴趣点。面对鱼龙混杂的网络世界,原有的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教育模式已不适应,传统教育效果被削弱已成为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教师的一致共识。新疆各高校应当着重注意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现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促进青年学子增强并拓展自我学习能力、约束能力。应重点培养他们在新媒体环境中学习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的习惯,充分利用媒体平台开阔视野,增长才干。

参考文献

[1]王学利.《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教学实效性探索与实践[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8,03:51-53.

[2]于海涛.新疆高校地方特色课程对大学生文化观的影响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3,1:4-8+16.

[3]杨俊英.《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实践教学改革的认识[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4,12:38-39.

第4篇:历史教育理论范文

关键词:教育技术;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干系

教育技术,是作为学科研究对象的一门技术。在美国,教育技术是在教育领域的面目出现的;而在中国,教育技术则被视为学科的研究对象。而且从事实上理论指导实践不是必然的,无条件的,它一定是在人们的知行统一下找到一个媒介进行两者的相互转换,而这则者需要技术的支持。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康德通过判断力(或理性)对休谟法则的解决,以及杜威的实用主义技术观,都从侧面说明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一)理论与实践的差异

理论与实践的虽然是两种不同的东西,但是人们常常因为内在的一致性而认为它们是一样的,这就是所谓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高于实践”,而人们过于强调它们的效果因而忽略了它们内在的差异。而这里的差异,是指它们内在的东西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人类对于理论与实践的往往是求同的态度而忽视了它的差异。如柏拉图的理念论,他把世界上的一切现象看作是理念的模仿和分有,理念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据。言下之意就是,理论是实践的依据,我们怎么做就看理论怎么说,理论与实践内在又是一一对应的。特别是近代科学的运用,更是把这种理论推到了极致。1869年,门捷列夫根据原子量的变化制定了元素周期表,并断定金的原子量要比锇、铱、铂大,并用元素周期表纠正了原先错误的金的原子量,后人还根据这个元素周期表发现了一些新的元素。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从而也发给了人们错觉,认为理论反应了实践,实践与理论又一一对应。理论是否能够贯穿实践?柏拉图推行他的《理想国》经历就能够说明。《理想国》作为柏拉图最著名的代表作,通过与苏格拉底的对话,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教育、文艺等多方面的问题,并以理念论为基础,构造了一个理想国家的系统方案。可是,过去了两千多年,他的理想国并没有建立起来,理论与实践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它们内在存在着差异。这里我们讲的理论与实践差异是讲的好的理论能够解释实践,但好的理论不一定指导实践。

(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差异

《教育研究》杂志在1991年第5~11期(第10期纪念陶行知诞辰100周年暂停)开辟了“教育理论与实践”专栏,其中很多文章都涉及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差异问题。如扈中平与刘朝晖指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是双向的,既有理论工作者不关心教育实践的原因,也有实践工作者轻视理论的原因。这也就导致了人们对于教育理论投入过高的期望,而教育理论往往又不能指导教育实践的进行,又受到社会的各方面的制约。

(三)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媒介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存在差异这个观点已有定论,关于如何调节两者之间的差异问题,这也是诸多学者所研究的问题。吴康宁在《对我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思考》中专门提及了理论沟通实践的途径,他提出教育活动模式可担当这一功能。他认为教育活动模式包括三个部分:对特定教育活动模型的呈现,对解释该模型的运行规律的阐述以及对具体的操作程序的说明。这也是理论描绘了一个理想世界,把复杂的现实精简了,形成了逻辑上的统一,而实践则是要面对一个无限复杂的世界,没有了逻辑上的统一。但是现实又要把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起来,可是这两者之间又存在着差异,人类的知行统一又要它们联系在一起。这二者该如何的相互转换?技术就是这两者的媒介,将二者相结合起来。

二、作为媒介的技术

(一)技术的特点

技术作为理论和实践的媒介,有它的特点创造性、自身性和合目的性。而教育技术也具备这些特点。技术的创造性指,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在相互转换的过程中,教育理念的运用和教育实践对教育理论的超越。在以往的教育中人们秉承“理论高于实践”的宗旨,把教育实践向教育理论看齐,信封教条运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实践不适应理论,归结于理论的错误。而技术的创造性则是把两者的不相适应,相互的联系在一起。这也说明无论理论与实践多么不适合,通过创造性的理论的运用,让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而它的运用也是因地制宜的。技术的自身性指要自身参与进去,它包括了两个因素:工具手段和自身技巧。理论在形成的过程中,为了能更适应多的情景,会把不利于理论的情景因素剔除,而人参与进情景中能把理论忽视掉的部分补充进来,从而使理论在不同场景发挥作用。而实践到理论的过程,则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复杂的现实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毕竟实践本身不是理论。技术的合目的性指人类在活动与生俱来的东西。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的“自然的形式的合目的性原则”是判断力的一个先验原则,所以合目的性在康德哲学中非常重要。合目的性不是自然的,它人们在寻求多样统一所附加上去的,通过多样的工具手段,最终采取何种工具,取决于工具使用者解决何种问题,这就是合目的性的作用。

(二)作为教育媒介的特点

教育技术对教育实践是一种批判的态度,这是实践转向理论的前提,也是教育理论创新的前提。教育实践中通过实践的考察和探寻,进行生层次的分析和探讨,然后为教育理论提供素材。通过自身的内在的思考,思想内部的沉淀,在工具使用中的观察、揣摩、关照与感悟。而实践也在这种批判中找到需要改进的地方,这就是实践的创新。教育技术对教育理论是实用的,这是理论转换实践的前提。从技术层面上来看,理论它本身就是个工具,教育研究的时候为其提供一个研究的方向,构建起一个支撑的框架。理论不是终极性的,它是不断在调整的,在这个调整的过程中教育技术加深了对教育理论的更深的认识。而教育技术就是在使用理论的过程中加深对教育理论的了解,这也不是简单的教育学所能做到的。教育技术对工具是批判的,从根本上,实践对理论是反作用的。现在的信息技术分为通用和专用之分,实践对技术的筛选。信息技术一旦具有强制性,那么它会对实践的复杂性造成伤害。技术工具具有意向性,它的创造者和开发者的一向一旦不受控制,那么会造成实践的伤害。

(三)教育技术与实践和理论的发展

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人们又要求它们统一,教育技术的出现连接了两者。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育技术,不再是不被人们所注意,它与教育理论和实践所结合在一起。技术的发展使实践和理论不再是单一的一体,由教育技术进行对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研究,及其三者这间的相互作用。

三、结束语

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两者存在的矛盾无疑是教育研究中的一大问题,通过对教育技术和教育研究与教育理论者三者关系的探讨。进一步地了解到教育技术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而教育技术对两者的联系和互补,改变了教育实践与教育技术的内在的矛盾。使其实践与理论的内联系在能够一一相对应,而不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脱节。

参考文献:

[1]来凤琪.论教学设计和学习理论对教育技术研究的关照[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04):35-42.

[2]杨开城,张晓英,王斌.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教育理论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01):9-16+93.

[3]王良辉.论教育技术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中介[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08):26-34.

第5篇:历史教育理论范文

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而教学生学的过程就包含了教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质疑的过程。只有启发学生思考、质疑,学生才能真正学会学习。新课程的课本里提供了许多供学生思考的题目,它们与课本的联系较密切,又有一定的难度,非常适合引导学生学习。例如必修一专题六《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中就有这样一个问题:“一个现代的合格公民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该问题不需要具备很多专业知识,学生仅凭自己的生活经验就可做出回答,同时该问题又隐含着与古希腊公民素质进行对比的内涵,学生可以在思考之中自然巧妙地学到知识,而不会觉得刻意。

二、设计生活化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主张“教育不是简单地说教,而是行动中的美学”,主张学生应该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利用身边的知识来辅助课堂学习

实现学习过程的生活化。历史与生活密切联系,生活中处处都是历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历史知识来辅助学生的课堂学习。例如必修一专题四中的《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中,有一部分讲的是“”的历史。课前,我让学生回家采访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曾经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并把收集的事迹记录下来;课上,安排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成果及心得。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生动丰富,而且能够使学生更深切地体悟历史。

2.利用课本的知识来解决身边问题

实现学习过程的生活化。古语说“读史使人明智”,学习必须“经世致用”。不管如何都强调了学习必须能够为现实服务。历史虽然是文科,不像理科那样能将所学的知识方便快捷地运用于现实生活,但这并不代表历史课所学到的知识都不能运用于现实生活。例如,在上完必修三专题一的《百家争鸣》后,我们便设计了一道题目:让学生运用儒、道、法、墨家等思想观点,对某些生活或社会现象进行点评。如某个学生经常在晚自习时讲话,影响他人;或者就“以德治国”好还是“以法治国”好进行辩论等。学生个个积极发言,见解也一个比一个新颖。在思想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学生的灵活性、独创性、敏捷性进一步得到了培养,逐渐形成自我的个性。

三、利用生活化的学习手段,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更直接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这启示我们,在教育科技发达、教育资源丰富的今天,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许多教学手段,实现教学的生活化,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以研究性学习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改极力强调的学习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非常好的手段。它非常注重学生自己动手收集材料、整理材料、分析材料、归纳材料的能力,通过这些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它也非常符合陶行知所主张的学生应该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要求。例如在研究性学习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些课题“身边的历史”“本地古迹与名人”“本地的传说与历史”等,吸引学生探究讨论。

2.以网络学习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网络在今天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教育教学当然也不该遗漏它。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学生动手学习能力的培养,网络的运用则提供了一个十分合适的机会。网络上的海量信息为学生提供了寻找信息的广阔平台,在寻找有效信息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锻炼。网络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学习工具,学生乐于接受也易于操作。不论是对于学习对象———知识,还是对于学习的主体———学生,网络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以学科整合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