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历史传承文化范文

历史传承文化全文(5篇)

历史传承文化

第1篇:历史传承文化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现代化发展

音乐最早是伴随着劳动人民的日常劳动生产所产生并最终定型的。通过对音乐源头的追溯我们可以发现,民族音乐通常都有着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少数民族音乐作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早在夏朝的时候,少数民族的音乐便开始与中原音乐文化产生了交融。但是鉴于古代社会的政治背景,所以这个时候的交流多是以宫廷演奏的形式出现的。在外部交流与内部发展的双重因素影响下,少数民族也组建形成了具有浓烈民族个性和特征的音乐文化。随着少数民族自身的发展,在历史长河的洗涤与交融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个更为多元的文化共同体。在当前文化交流愈发频发的大背景下,在其他音乐文化对我国本土音乐文化造成巨大冲击和挑战的环境里,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播范围与渠道也会愈发的狭窄。如何深入历史,挖掘出少数民族音乐独特的生命力与价值,这也就成为探寻新时期背景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前提与选择。

一、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发展

所有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都是在不断的交流和融合过程中产生的,这种交流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这个时候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主要是以交流的方式进入到宫廷之中,在当时的宫廷里设置有专门的乐官,他们在掌管少数民族音乐的同时,还负责对应的教学以及表演等等。如果从交流的视角进行思考,早在先秦时期,中原音乐文化便开始与周边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展开了交流。时间进入到汉代,随着中原地区与西域各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愈发频繁,各民族之间的物质交流与文化交流也愈发的密切。当时的龟兹、西凉等地区的音乐文化都一定程度上对中原音乐的发展造成了影响。在班固的《东都赋》中,曾有这样的记载,“四夷间奏,德广所及。”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少数民族音乐对中原音乐文化所带来的重要影响。西晋时期,随着中原局势的愈发混乱,中原百姓开始向西凉地区逃难,这也直接推动了《西凉乐》的产生。随着宋元时期的到来,我国古代历史也开始进入到了一个逐渐式微的状态。在这期间,宫廷音乐以及教坊歌舞等原本属于贵族特权的音乐文化开始在市民阶级间发展,这一时期的民间音乐艺术开始进入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杂剧、回回曲等历经民族文化融合的艺术形式开始推广,在中原的部分典籍中也能够看到相关的文字记载。在明清时期,以维吾尔族、蒙古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政治因素的推动下开始蓬勃发展,在民族实力的影响下,音乐文化的传播速度也有所增强。作为维吾尔族的一种较具代表性的音乐形式,木卡姆音乐在当时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相关的演奏曲目以及演奏乐器在清代文献《律吕正义·后编》中也有所体现。这些经历传承以及文化交流的民族音乐,不仅展现出了自身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有效的拓展了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路径。

二、民族音乐文化所面临的现实挑战

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全球化的冲击。随着西方国家音乐的涌入,我国人民对传统音乐以及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因为历史上一些原因的影响,很多人习惯以新奇的目光去看待西方音乐。在顾此失彼间,也有意识无意识地将传统民族音乐提升了落后的标签。这些标签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传统音乐文化该有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流逝,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也逐步形成了一个恶性的循环。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市场营销以及媒体广告等行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人们在接触信息媒体过程中获取的音乐符号往往是以流行音乐为主。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能够接触的音乐元素也多是如此。在得到市场的认可之后,流行音乐也逐渐呈现出了多元的发展趋势,这也在另一个层面上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造成了冲击。相比于突破了时间空间限制的流行音乐,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播多是以代代相传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就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而言,也是关注度越来越低,传承者越来越少。

三、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新时期传承与发展

(一)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途径

加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首先要做到的便是关注其传承主体的发展情况,对于文化而言,传播是需要经过人们的代代相传来实现的,所以提升青少年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意识至关重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改革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走进校园,不仅能够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同时也能够有效的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以北京、上海等地区的中小学而言,便开始逐步设置民族音乐特色课程,除此之外,针对一些具有较强创新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大学生,也可以将少数民族音乐作为音乐教育的一部分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借助于大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去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进行改造。总的来说,从长远的角度出发,以教育为载体去进行少数民族音乐人才的培养,也是助力少数民族音乐传承的有效选择。

(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现代转型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也需要重新的进行定位。首先在文化层面上,要将音乐的价值属性转移到市场经济的运作中,尝试以全球的视野去观察音乐行业的发展。对于西方音乐而言,本身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产业体系,其音乐流传度之高,也证明了该体系、该模式的可取之处。而对于具有较强生态性及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音乐而言,其自身自然也具有可以挖掘的市场经济价值点。以广西民族音乐《刘三姐》为例,其源自神话传说,建国后经过逐步的推广,刘三姐的故事被搬上了荧幕。在广西当地文化的推广过程中,刘三姐也作为一个独立的品牌和形象走向了更大的舞台。例如1998年由张艺谋等导演的《印象.刘三姐》便树立了中国实景演出的里程碑,这样的积极尝试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在市场化的发展背景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也需要在坚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去尝试转型。例如流行音乐与少数民族音乐之间的结合,这本身也能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除此之外还有产业之间的结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追求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也开始追求更多的生活享受。在这样的背景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也可以与当地的旅游产业进行结合,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区域凭借自身优异独特的自然风貌也能够吸引更多的关注与目光,作为当地政府也需要做好顶层建设,做好政策等方面的倾斜与支持。通过挖掘旅游、文化与音乐之间的密切关联,来形成一个有机共通的体系。

(三)文化保护视角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思考

第2篇:历史传承文化范文

关键词:博物馆;城市形象;传播路径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特有的文化标识,凭借独特的文物资源吸引外地游客,在传播城市形象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武汉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集中收藏了武汉地区出土的文物。近年来,该馆通过精品展览、联合办展、线上游览等方式,扩大了武汉文化的对外影响力。武汉博物馆现已成为外地游客了解武汉历史文化,展示城市对外形象的重要场所。本文以武汉博物馆为考察个案,通过参与观察法和数据分析法系统梳理武汉博物馆在传播城市形象方面的做法、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并对城市博物馆如何提升城市形象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建议。

一、武汉博物馆传播城市形象的基本做法

博物馆对城市形象的传播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发挥作用:第一,博物馆建筑作为公共空间和活动场所,因其独特的外观而成为城市的文化景观;第二,博物馆馆藏的本地出土文物集中体现本地区的历史文化。武汉博物馆在传播城市形象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提升外部景观环境,营造游览文化氛围

博物馆建筑及外部环境是游客在进入展览前对博物馆的直观感受。它的建筑造型和外部环境能营造一种场域,让参观者感受到城市的历史文化。同时,室外空间是博物馆建筑连接城市空间的过渡部分,不仅要引导游客进入博物馆,同时还能满足一部分日常生活需要。博物馆可以通过“模糊建筑边界和人的空间感知”改善博物馆空间和城市空间对立面[1]。武汉博物馆造型方正,布局对称,让部分游客产生对武汉城市形象的初步认知。2020年8月,武汉博物馆对馆外环境重新设计,改造后的中国传统园林风格与博物馆反映的武汉地区历史文化相得益彰。

(二)创新室内陈列,强化文物的观赏性和互动性

博物馆的藏品展示功能易于激发观众观赏兴趣,让观众更多地了解文物所背后的历史文化。武汉博物馆在展览形式上提档升级,展厅增加与游客互动的板块,增强了游客的体验感。以陶瓷展厅为例,压缩了原“古代陶瓷艺术”的展线,设计“元青花四爱梅瓶”展示中心,打造元青花梅瓶参观体验区,升级为立体展示方式。第一,优化展柜,确保观众全方位观赏,设计立圆柱体独立展柜,四周放置说明材料,既能够保证观众全方位欣赏梅瓶,又能了解其历史艺术价值。第二,着力表达文物背后信息,展柜周围布置文物魔墙、背景知识类视频等,为观众观赏文物时提供相关信息,丰富了历史知识。第三,突出互动性,设计了观众互动区域,将世界各大博物馆收藏的著名梅瓶按照原有尺寸复制展示,观众不仅可以观赏,还可以触摸旋转,切实做到可感可触,获得独特的观展体验。

(三)突出“互联网+”,强化科技赋能

现代科技发展提升了博物馆的公众服务水平。数字技术将文物“搬到”网上,突破传统馆际壁垒,“构建资源共享新局面”[2]。武汉博物馆在互联网技术应用上不断创新,开展云游等方式,打造线上游博物馆。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武汉博物馆联合全市其他博物馆组织“记录与守望———与武汉共呼吸的博物馆”活动,用直播形式开展“云游”博物馆。除了开辟线上云游活动,武汉博物馆加强技术研发,推出了以文物赏析为主要功能的“江汉集珍:武汉博物馆馆藏文物精粹”手机APP。该系统以类别方式图文式解读文物,便于读者更深入地观察文物和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背景。“互联网+”的运用不仅让文物背后历史价值更加清晰,还消解了距离带来的隔阂,让更多外地游客领略到武汉历史文化特色。

(四)借助文物展览扩大交流,传播武汉城市形象

武汉博物馆馆藏文物是武汉历史文化的说明载体与表现空间,通过馆际交流和联展的方式,扩大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一种方式是“请进来”,以“环肥燕瘦———汉唐长安她生活”展为例,联合西安博物院在本馆首次举办专门反映古代女性生活的展览,不仅再现汉唐历史风貌,还通过系列互动体验活动,极大地增强了文物的可互动性和知识性。另一方式则是“走出去”,向其他城市展示武汉地区的文物魅力。武汉博物馆在嘉兴博物馆举办“铜镜的故事”铜镜专题展,展出馆藏铜镜120件。这些铜镜集中体现了武汉地区不同时期的艺术审美。武汉博物馆为了宣传汉派文化,甚至走出国门,远赴非洲参加由尼日利亚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中国文创产品展示周”活动。武汉博物馆利用馆藏“江汉揽胜图”开发的系列文创产品被尼日利亚中国文化交流中心永久收藏,通过文物交流传播了汉派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二、武汉博物馆传播城市形象的特点

武汉博物馆利用馆藏文物通过线上线下、文创设计等多种形式向游客展示了武汉的历史文化魅力,在传播手段上集中体现出了感知性、互动性、科技性等多重特性。

(一)注重博物馆的场域作用,突出现场氛围

博物馆不仅是展示文物的地方,还是城市重要的空间景观。建筑轮廓和周边环境能让参观者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从而具备城市独特的标识性。同时,展馆内灯光和空间的处理也起到了强化对文物的认可度。武汉博物馆很好地运用了场景在强化文化影响方面的功能,不仅对博物馆外部环境方面进行古典园林式的改造,同时在展厅内采用全低反射玻璃和独立灯光照明,增强了文物的观赏性。馆内外景观的打造加深了观众对武汉博物馆的印象。

(二)强化可感可知可触,增强文物的体验感

文物的可感知性能够加深观众对文物的认识了解,提升观众对文物背后知识的兴趣。武汉博物馆制作的文物魔墙和梅瓶文物复制件等让观众实现了上手触摸旋转。同时还将同类型的梅瓶进行了原样复制,这无疑增强了游客参观的体验感和对梅瓶这一器物的认知。

(三)注重科技赋能,让文物活起来

实现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已成为业界共识。武汉博物馆积极打造互联网平台,实现文物的数字化。博物馆“江汉集珍:武汉博物馆馆藏文物精粹”手机APP实现在线了解文物知识。除了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平台以外,新媒体运用也是一大亮点。武汉博物馆就利用5G技术实现了在线游博物馆。技术平台和营销平台的共同搭建实现了互联网在赋能博物馆方面的作用。

三、武汉博物馆传播城市形象存在的不足

正是采取以上措施,武汉博物馆在传播武汉城市形象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外地游客通过游览武汉博物馆加深对武汉的了解。尽管如此,武汉博物馆在传播城市形象方面也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可标识性不强

馆藏文物精品和博物馆建筑的独特性均是博物馆可识别度的重要指标。一些历史悠久的博物馆建筑保留了地域文化特色,反映了“最原始的审美艺术和文化内涵”[3]。因此博物馆具有很高的价值,甚至为城市建筑文化提供借鉴示范。博物馆的特有藏品和可标识特性是区别不同城市的重要体现。就武汉博物馆来说,虽然一些游客受博物馆建筑环境的影响,能够感受博物馆所营造的氛围,但依然有一些游客并未感受到武汉博物馆的独特性和可标识性。事实上,正因为地方标识性不明显,导致了外地游客常常将武汉博物馆与湖北省博物馆错位。马蜂窝网站上武汉博物馆页面上的配图为湖北省博物馆图片,也有部分外地游客将对湖北省博物馆的游览感受和图片评论置于武汉博物馆下。

(二)藏品展示方式有待创新

武汉博物馆集中反映武汉地区历史文化,展厅主要由“武汉古代历史陈列”和“武汉近现代历史陈列”构成,布展以历史时段分布为主。这种布展方式有利于加深对武汉地区历史文化的宏观性了解,但武汉地区特色文物突出性展示不明显。在文物展览中除了梅瓶展览以外,其他文物的展览方式还有待创新,对文物背后故事阐释亦不充分。这些都说明武汉博物馆在展览内容和形式表达上有待提升。

(三)科技赋能挖掘深度还不够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文物活化利用和展示提供了新的方式,武汉博物馆就充分运用了互联网技术吸引观众云游博物馆,但是与其他博物馆相比,武汉博物馆在推进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深度较为有限,故宫、敦煌等博物馆早已实现了VR全景观看技术。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分享式传播已成为博物馆传播的新方式,观众分享式传播具有传播群体广泛平等、传播成本低、传播即时便捷等优势[4]。因此武汉博物馆在推进观众即时广泛地分享所展示的文物信息与突出武汉地区历史文化特色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挖掘。

四、利用博物馆文化传播城市形象的路径提升

城市博物馆文物是反映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城市博物馆在提高城市形象对外影响力和弘扬城市精神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与此同时,城市博物馆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识别度不突出、社会参与度不高、科技支撑不明显等问题。城市博物馆应创新文物展示表达方式,在传播城市形象方面探索出扩大文化标识影响力的新路。

(一)加强文物的收藏和精品展出

武汉博物馆地方识别度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全国知名的精品文物。与其他知名博物馆相比,武汉市博物馆还缺少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国宝或地方性藏品。这种情况非常不利于武汉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播,因此,提升博物馆传播城市形象的影响力,应重点提高博物馆馆藏文物的稀缺性。一方面应加大文物征集收集工作投入。文物对提升博物馆的影响力至关重要,城市博物馆应加大文物征集力度,特别是应注重收集能够代表地方性历史文化变迁的稀缺性文物,充分发挥文物在展示地方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应做好文物普查工作,摸清家底,充挖掘文物历史故事。另一方面,应加大精品文物特展的力度。让更多的精品文物走出库房,走向社会,通过精品文物讲述城市故事,提升博物馆和城市自身的影响力。

(二)创新文物展览方式

观众了解文物所蕴藏的历史信息需要通过观展实现,因此布展成效直接影响到观众观展效果。随着科技和布展理念的更新,现代博物馆已不再仅仅通过展柜等进行线性布展,更多是从视觉文化的角度出发,“找到一种受教育和可欣赏并存的博物馆展示方式”[5]。通过科技、空间、灯光、声音和视觉等多重角度,打造游客沉浸式体验游览。

(三)提升文物展出的科技含量

博物馆的科技赋能已成为趋势,城市博物馆应发挥科技在传播文物信息方面的优势。一方面应拓展沉浸式游览新模式,通过VR全景游览、AI智能讲解和文物修复、全息3D投影等技术丰富文物的文化内涵,增强文物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应加强网络平台的运用开发,强化网络平台的功能延伸和拓展,增加文物修复体验、文物前身故事等板块,增强观众的体验互动。

(四)加大营销力度

第3篇:历史传承文化范文

【关键词】中华巴洛克;建筑艺术特征;传承与保护

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传承性和完整性少不了对这一国家建筑艺术的继承保护和发展。哈尔滨道外区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我国建筑艺术重要的继承和发展的内容,其是20世纪初我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以及外来国家文化渗透的产物,是比较典型的反映中华文化强大包容性、融合性的中西结合的艺术产物。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是包括商业、住宅、旅游景区等一体化功能的建筑群,其空间架构、整体布局,还有具体装饰的设计理论基础都源于不同的建筑风格和特色,是在不同风格和特色结合下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作品。当前,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对于建筑的拆迁以及建筑本身的现代化改造等行为,使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失去了其独特性,对于其继承和保护的进程必须跟得上步伐。

一、中华巴洛克建筑的历史背景

中华巴洛克,从名字可以看出这种建筑既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特征,又具有巴洛克式建筑特征。巴洛克式建筑风格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意大利是一个追求浪漫主义的国度,因此其建筑风格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巴洛克式建筑的特点是外形自由无拘束、追求动态变化、采用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其间穿插曲面和椭圆形空间,雕刻手法十分细腻。中华巴洛克建筑是我国近代化进程的产物,19世纪中后期,我国正处于从旧时代到新时代变化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我国各方面发展都受到外国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华巴洛克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慢慢发展起来的。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源于19世纪末中东铁路的修建和松花江的通航,这一时期大量的外国人和外国资本涌入哈尔滨,尤其是我国的近邻俄国,俄国人的涌入对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俄国建筑风格产生了很大影响。大量外国资本的投入促进了哈尔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建筑行业的发展。由于当时哈尔滨在列强的统治下,我国民族工商业者对于巴洛克式建筑并不完全照搬,而是将中国传统建筑和巴洛克式建筑结合起来,体现出折衷主义风格。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艺术运动发展并广泛传播,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群部分设计也借鉴了这一风格。

二、建筑艺术特征

(一)受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影响的空间布局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将居民住宅和工商业结合,前店后宅,平面布局多以传统的四合院形式呈现,从俯视角度可以看出多以字母“L”“I”“U”的方式来设计。四合院多为矩形,由几座楼房毗邻而建构成一个院落,多组院落的组合构成一个街坊,院落和街道之间的沟通主要通过门洞。门洞的设计有一进式和二进式,穿过一个门洞,便进入到了院落内部,穿过大院以及另一个门洞就进入到另一条街道。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的合院式建筑虽然借鉴了我国传统建筑形式,其本身仍有区别于传统的特殊性:第一,建筑形式不同,我国传统的合院式建筑多为一层式,而中华巴洛克建筑多为2至3层式,层与层之间的沟通是通过楼梯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第二,传统的合院式建筑强调等级区分,而中华巴洛克建筑弱化了这种等级区分。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建筑多以建筑群的形式出现,这说明了中华巴洛克建筑强调一种空间的尺度,包括室内空间、外廊空间、庭院空间、街道空间。其中,外廊空间是中华巴洛克建筑中最具特色的空间形式,是设置在院落内部的一种用来加强楼层住户交流以及遮挡风雨的空间形式。外廊设置在建筑朝向内院的部分,其设置不仅需要考虑到哈尔滨当地的气候,还要考虑到院落本身的立面空间层次架构。这种外廊模式体现了传统中式建筑特色,同时,外廊构件将俄式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相结合,使形式内容丰富多彩。

(二)深受西式风格影响的建筑结构、材料和色彩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结构以中式建筑风格为主,但其在功能方面的适应性与西式建筑相比并不具优势。因此,中华巴洛克建筑在建筑结构体系上多采用西式的砖木混合结构甚至局部采用混凝土。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材料比较单一,多以砖木为主,部分材料采用铁艺。在建筑外立面的材料使用上,都是采用砖砌外墙的形式,而砖的形式又分为清水砖和抹灰砖。所谓清水砖,就是单纯的由青砖和红砖构成的,青砖是大多中国传统建筑所采用的建筑材料,红砖则是由当时的沙俄统治者带来的欧美传统建筑材料;抹灰砖,是在清水砖上装饰以各式色彩。在门窗材料的使用上,多采用木质和铁艺,尤其是门的材料,包括带有新艺术运动风格的装饰铁艺铁门和带有传统中式风格的木质木门。和内部色彩不同,中华巴洛克建筑外立面的色彩结合了哈尔滨城市色彩和西式巴洛克古典建筑的色彩,整体清淡柔和。内部色彩则是将中式传统的大红大绿式色彩与俄式建筑色彩相融合,这两种色彩的融合并不突兀,比较和谐统一。

(三)包含中俄风格的装饰元素和部件

女儿墙是中华巴洛克建筑的特色建筑,其将西式的柱式融入整体的设计,而且在整体结构上采取中心对称方式。女儿墙柱式的设计和中式传统装饰图案相结合,装饰图案并非很有规律的排列组合,工匠们随意将装饰运用到各个部位,装饰图案的纹样均以自然植物为母版,寓意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吉祥如意和富贵平安的好吉兆。女儿墙的设计很好地将中式和西式的装饰特色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独特艺术特征的中华巴洛克式墙体设计。相比较中华巴洛克建筑外部最具中外结合的女儿墙而言,在内部装饰上的设计,中华巴洛克式建筑尤以栏杆和檐口为典型。中华巴洛克建筑的栏杆,可以分为木质和铁艺。其中,木质栏杆深受中式和俄式建筑栏杆的影响,多以暗红色栏杆扶手和暗绿色栏杆立柱的形式呈现。铁艺中的曲线形式则深受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影响,栏杆扶手和立柱均为铁制。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深受俄式风格影响,除了栏杆形式,屋檐下的木雕刻装饰物由多层木板层层收进,层层堆叠而成,且木板上雕刻出锯齿状的三角形或弧形的圆孔镂雕。这种檐口的处理方式是设计师根据哈尔滨当地的气候条件,并结合俄式木建筑的特色所探索出的宝贵经验。

三、传承与保护的理念、现状及举措

(一)传承与保护的理念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哈尔滨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与哈尔滨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意识形态等有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了哈尔滨城市文化完整的生态系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事物的运动和变化,事物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旧事物必定会被新事物所取代。一个城市的发展亦是如此,城市处于不断的交替更迭中,城市的发展在不断的扬弃中螺旋上升。因此,对于传统建筑要进行扬弃与传承,妥善处理新旧之间的关系,促进整体城市文化环境的改善和城市文化的有机发展。

(二)传承与保护的现实状况

作为有一定历史文化积淀的老建筑群,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当前保护措施不力,许多特色建筑被拆除。此外,景区设置保护不当、过度消费景区景色文化等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街区的传承性和艺术性。因此,继承与保护必须要加快进程。

(三)传承与保护的措施

第一,确定保护对象。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中的特色建筑风格、院落分布、街巷形式以及特色文化等,都是需要保护的对象。第二,划定保护的等级和范围,将历史文化街区需要保护的范围划分出来,确定范围内需要保护的建筑物和特色文化的等级。例如,将原始的、极具中华巴洛克建筑特色的建筑物和院落分布形式等确定为一级保护区;将部分比较重要的建筑类型、特色院落分布形式、店铺设置形式等确定为二级保护区;将容易遭到破坏的景区环境等确定为三级保护区。充分评价街区各个部分的价值,确定保护的等级,合理采取保护措施。第三,还要根据建筑特色采取特别的保护措施。如对于特色的建筑设计需要进行维修;而对于亟须修改的院落设计,需要结合建筑理念和现代化建筑特色重建。

结语

随着经济发展市场化的需求、旅游业的快速崛起等原因,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遭到了很大破坏,许多特色建筑被拆除,严重影响了哈尔滨文化脉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面对这种情况,对于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的传承与保护成为当前重要的任务。作为哈尔滨城市文化的重要部分,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融合了多种国家的建筑特色,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研究材料,但对其的保护和传承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陆明,吴松涛.传统风貌保护区复兴实践——以哈尔滨道外区传统风貌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L].城市规划,2005(11).

[2]黄焕.文化生态理念下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以武汉市青岛路历史街区为例[J].规划师,2010(5).

[3]王岩,陆彤.哈尔滨道外近代建筑的形态表征[J].低温建筑技术,2007(6).

第4篇:历史传承文化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策略探究

近些年来,为了更好地发挥语文课程的教育作用,保证通过语文教育可以让学生在终身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受益,教育部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且已将其列入《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之中,与课程目标并列呈现。这就意味着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已经势在必行。其中,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关系着学生文化修养的发展,影响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教育部定义了“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内涵,认为学生要通过语文学习继承与创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保证中华民族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借此,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落实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教学任务,切实优化高中生的文化自觉与创新意识。

一、借助语文课程资源优势引入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语文是以我国母语为中心所展开的语言、文字、文学教育,本身就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人们用来传播信息的文字就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由最初的甲骨文,到后来各种风格的繁体字,再到近现代的简体字,都体现了中国人的创造智慧。另外,高中教育阶段的课文既有文言文、古诗词,还有现代诗歌、白话文,涵盖了小说、剧本、戏曲、故事、散文等不同体裁,反映了各个时代、地区的传统文化。对此,高中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课程资源本身的文化资源,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渗透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化内涵。如在《<诗经>两首》(《氓》《采薇》)教学中,我利用本课资源引导学生探究了《诗经》这一古代诗歌集的种类与文学价值,借助多篇古代诗歌呈现了周初至周晚期的整体社会风貌,让学生借助文字“穿越”到周朝,感受当时的风土人情。比如:在《氓》诗歌教学中,我们班的学生便对古代女子敢爱敢恨的品质感到惊讶与好奇。由于电视剧、史料等信息,学生一直误以为我国古代女子是以夫为天,女人只是男人的陪衬品,且男人可以三妻四妾,但女人必须要从一而终,否则便是不贞不洁。但是,《氓》这首古诗歌却展示了一位女子与夫婿郎情妾意到反目成仇的整个过程,看到了女子对负心汉的“谴责”,也看到了女子洒脱放手的真性情。这就颠覆了学生对古代女子的错误认知,且让学生对诗歌中的女子心生敬佩。但是,“三从四德”确实是古代人对女子的桎梏与束缚,而《氓》却与其相悖,所以学生在这个矛盾刺激下产生了探究周朝风俗人情的欲望。于是,我就让学生自主收集了《诗经》中的多部作品,尤其是《国风》系列的作品,希望学生可以全面把握《诗经》的文学创作特点,窥探周朝五百年的历史文化。

二、通过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文化感受

课外阅读活动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师开阔学生视野、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活动,也是高中生用来积累写作素材的必要手段。除此之外,优质的课外阅读活动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感受,丰富高中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对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主动借助课外阅读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感受,让学生从经典的国学读物与国外名著等文本中提取丰富的文化知识。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课外阅读活动基本是由学生在课后自主完成的,所以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所在,不必对学生提出完全一致的阅读要求。另外,为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课外阅读时间,教师也可适当减少语文练习量,给学生提供阅读机会。如在《醉花阴》与《声声慢》两首宋词教学结束之后,本班有几个女同学对李清照这位词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近段时间,电视台与网络上都在热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部电视剧,而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曲便应用了李清照所作《如梦令》中的片段,给人以淡淡的忧愁之感。通过《醉花阴》与《声声慢》的阅读学习,学生认为李清照是一位多愁善感、情感细腻的词人,也喜欢上了这种带有愁绪美感的诗词作品。我让学生自主收集了李清照的诗词集,希望学生可以进一步阅读李清照的经典作品,如《殢人娇》《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等。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李清照所创作的文学作品,我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了李清照的一生际遇,让学生在各个诗词作品中对照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分析诗词作品的情感基调与主旨。另外,本班也有部分同学认为李清照所写的词作以儿女情长居多,且愁容过重,不喜欢这种婉转忧伤的作品。于是,我收集了李清照充满爱国情怀创作的优秀作品,如五言绝句《夏日绝句》、词《永遇乐》等,让学生了解到这位女诗人也抱有民族大义,且一生为了国家而颠沛流离,却从未向命运与现实低头。

三、借助语文实践强化学生的文化体验

文化本身就是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形成的,优秀的文化可以优化人们的生活品质与思想境界,而不良的文化也会侵蚀人们的思想及身心健康。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自觉意识与文化鉴赏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可设计实践体验活动,通过挖掘学生周边的文化资源引导学生深切感悟,强化学生的文化体验,促使高中生在文化实践中形成完善的文化自觉意识,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感到骄傲与自豪,并自愿投身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建设活动之中。就如在《中国建筑的特征》一课教学中,我让学生整理了周围环境中比较有特色的建筑物,如红砖瓦房、江南水乡的竹楼小栈等,通过网络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汇总资料,了解人们在建设一栋建筑物时所要考虑的基本问题。然后,高中生便可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实践成果。比如:有的学生说到了“对称性”,即每一栋建筑物基本上都遵循着对称特征,因为中国人自古便讲究地正方圆,认为对称美体现了万物均衡发展的思想。还有的学生说到了建筑物上的“图腾”,一般出现在民族地区,现在也依然有许多人会在自家房屋构造时融入图腾标志,表达自己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还有的学生从“红色建筑”出发,解释了中国人对红色的追求与热爱。还有的学生从古建筑物中的屋顶造型出发,发现各个朝代、各个身份的人对家庭建筑物的屋顶造型会有不同选择,比如歇山、悬山、影山、攒尖、卷棚等多个形状。也有一部分学生调查了古代人实现“冬暖夏凉”的建筑技术,等等。通过本轮实践调查,学生发现中国人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而这也让他们为自己身为华夏子孙而骄傲、自豪。总而言之,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多组织以学生为主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通过语文课程中的隐性文化资源、文化实践体验与课外阅读活动等丰富学生的文化认识,全面渗透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促使高中生逐渐爱上优秀的中华文化,提升高中生的素质水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优秀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杜莉莉.新课标视野下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研究[D].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018.

[2]苏晓宇.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研究[D].长春:长春师范大学,2017.

第5篇:历史传承文化范文

关键词:历史文化建筑;原真性修缮;保护性活化利用;传承性改造

1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的传承

城市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与产业的进步,有效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质。同时,当代城市发展的趋同性,使具有地域文化特性的历史文化街区显得弥足珍贵,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建设中如何形成独特的城市历史文化记忆、构建城市文化价值已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历史文化街区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还是城市文化形象的代言者。它保留着不同时代的街巷历史风貌和建筑空间特征,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传承既能够使历史建筑继续发挥其功能不被时代淘汰,又能够发扬其文化特质来让城市发展更有底蕴。作为国际大都市的湾区城市,要以新的标准与要求提升历史文化建筑的文化价值,深入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及其精神内涵,准确定位各历史文化保护对象的历史价值、文化教育价值、地域情感价值、经济与艺术价值。打造一批具有地标意义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地域文化与民俗体验区、传统文化与创意文化旅游区,成为能代表中山市历史文化与新时代精神的亮丽名片。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全面推进与深中通道、岐江新城等项目的建设,中山市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与人文环境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地理核心,中山城市发展也面临对历史文化建筑在发展中保护与传承的严峻挑战。中山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积淀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经过几百年岭南文化传承和中西文化的融合形成了独特而又富有创新精神的地域文化,尤为亮丽的是以近代历史建筑为主要代表的文化遗迹。在新一轮的城市建设与改造中,核心问题是怎样最大限度地发挥古旧建筑的文化展示与传承价值,弘扬历代中山人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文化精神,充分发挥历史建筑的当代使用价值,让游客与市民能深入老建筑去了解历史的开创者曾经那些惊心动魄的创业史,让历史建筑继续发挥最大的效能服务现代新城市的市民。

2中山市孙文西路步行街历史文化建筑时空解析

中山市现有380多处民居、碉楼、祠堂被纳入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其中包含部分名人故居、骑楼群。这些历史建筑主要分布于石岐区、火炬开发区、南朗镇、沙溪镇和大涌镇等镇(区),尤其以石岐老城区的历史文化建筑较为集中。位于石岐区的孙文西路骑楼群是最为典型的代表,无论建筑的地理区位、建筑风格、建筑规模在中山市的城市发展史上都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2.1孙文西路步行街的前世今生

孙文西路在民国以前称为迎恩街,从八百年前的隋唐时期开始形成集市,到清末民初形成当今的基本格局,长期是香山的商贸、文化中心。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香山县为中山县、迎恩街改称孙文路。中山自古是著名的侨乡,袓辈们漂洋过海到世界各地经商,先后回来在孙文路建起了先施、永安、汇丰等“十八间”著名商铺,还有“福寿堂药房”“天妃庙”“泰东戏院”“思豪大酒店”等大型楼宇。众多的茶楼、食肆既是传统商业在近代社会的延续,又是现代香山商业文化崛起的雏形。现存建筑大多建于清代至民国初期,一般二到三层高,少量四层高,立面墙高平均16m左右,主街路面宽度12m,形成宽敞舒适的街道视觉比例。街道两侧商铺建筑采用欧式风格与岭南建筑元素相混杂的“南洋风格”,各独立建筑以一楼的过道相连相通,形成独具特色的“骑楼”建筑。骑楼在多雨日晒的南方极具历史文化欣赏价值与经济实用价值,一条街的建筑由过道连成一体,游人顾客丝毫不受风雨日晒的影响。由于历史原因,孙文西路历史文化建筑年久失修,建筑破败,南洋骑楼失去了原有的繁华气象,在现代城市发展中逐渐落伍。为了保护这一历史建筑群并重塑孙文西路的辉煌景象,中山市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对孙文西路进行历时一年多的施工改造,并将孙文西路更名为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引入商铺140多家(见图1)。

2.2孙文西路步行街业态与历史文化建筑现状

时过境迁,如今的孙文西路步行街及周边建筑作为历史文化建筑遗产在快速发展的城市环境下显得尤为沧桑,保护与利用效率处于粗浅或被动的层面,过度的商业化保护与运作,使本应传承中山地域文化与历史精神文化的街区充斥着人性低层次的欲望,沦为各种不入流品牌与商品的展示场,曾经的碧波环抱、烟桥画柳、龙舟竞渡、名士云集的历史记忆荡然无存。孙文西路步行街历史文化建筑衰败主要有几种类型:有闲置性风化,大量历史风貌建筑因道路狭窄、空间拥挤、生活不便而使住户搬离而闲置破败;有使用性破坏,商业使用者缺乏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意识,不合理的使用与改造将历史建筑的原有风貌毁坏殆尽,而造成无法挽回的破坏;还有保护性破坏,在修缮保护中不考虑古旧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用现有材料、技术理念,施以崭新的面貌,造成历史记忆的彻底缺失与永久伤害。如,步行街的主要建筑都在原来灰色外墙的基础上被穿上了粉红色、米黄色的“盛装”,完全丧失了传统历史建筑的沉稳与庄重(见图2)。

3基于保护与传承的孙文西路步行街历史文化建筑改造策略

现代城市发展中的趋同性,主要是缺少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记忆,缺少城市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孙文西路步行街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与传承,要深入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与精神内涵,准确定位建筑存在的历史文化价值、地域情感价值、经济与艺术价值,以当代都市再生理念打造、活化成具有大湾区城市地标意义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地域文化与民俗体验区、传统文化与创意文化旅游区。

3.1梳理建筑历史,调整经营业态

核实梳理孙文西路步行街及周边每栋建筑的建设历史,详细调研建筑现今的使用与保护情况,恢复历史文化建筑的历史面貌,以建筑本身讲好与建筑相关的中山往事。以中山人马应彪、郭乐兄弟为首创办的先施、永安等四大百货公司,不仅开创了国人创办连锁百货的先河,还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创造性地推动了中国商业的现代化发展。孙文西路上当年的太平洋公司、先施公司、永安公司、汇丰公司、昭信公司、福寿堂、公益纸料行等十八间商铺见证了民族资本与现代商业的兴起与历史风云,前人留下的不仅是一座座充满历史记忆的骑楼建筑与一条条充满岭南风情的街巷,更重要的是延续至今的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地域文化精神。历史文化街区还要充分发挥中山名人文化的资源优势,展示历史杰出人物孙中山、容闳、郑观应、唐绍仪、阮玲玉、郑君里、马应彪等有关的文化往事与文化遗存。重新确定步行街以历史文化精神、地域民俗风情为特色的经营业态。全面调整当前以店铺经营为主的低端商业运作模式,引入以体现中山地域风情与人文精神为主的实体项目,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民俗文化与工艺传承项目、地域文化博物馆与展示馆、现代创意创新项目等,将打造后的商铺入驻到步行街历史建筑内。

3.2分类制订保护计划,传承保护与活化利用并行

按历史文物建筑、历史风貌建筑、普通民居建筑分类制订保护计划,原真修缮与保护性活化利用、传承性改造并行,增强步行街历史文化建筑的民众参与性与互动性。对具有重大价值的历史文物建筑采取以原真性修缮为主的保护措施。历史文物建筑记录着街区的历史,见证了街区的变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与精神价值,是古旧建筑保护的重点。历史文物建筑的保护与改造要以修复为主,还原建筑辉煌时期的基本样式,修复过程尽可能采用原始材料、原本技术、原样处理。在修缮建筑结构的同时,也要详尽挖掘建筑背后的故事,通过建筑、人物往事,来加强民众与文物建筑的情感交流。保护与传承按照“修旧如旧、重在保护”的原则,当现实难以维持历史文物建筑的原有用途时,可采取灵活而可持续保护的方式,赋予新的空间使用功能,如博物馆、展览馆、社区服务中心等,让历史文物建筑成为游客了解中山历史文化精神的打卡地,成为民众交流体验生活的新平台,而不是被“禁止入内”。对历史风貌建筑采用保护性活化利用的原则进行保护与改造。步行街历史风貌建筑结合西方建筑与岭南地域特征,形成中西合璧、独树一帜的建筑形制,历史风貌建筑构建了街区建筑整体特色。这些建筑是孙文西路步行街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与改造,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建筑的整体历史风貌主要体现在外立面的墙体与形制,保护重点集中在窗扇修复、墙体加固,也可采用传统材料或者传统元素进行原真性再设计。内部空间更多的是在当前时代需求下的空间“活化”,要在保护历史建筑的同时扩展其用途,强调以空间创新的方法加以善用。对历史风貌建筑的“活化”利用,可借鉴香港特区政府推行的“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社会组织与民众都可申请参与建筑活化计划,提出历史建筑发挥价值的保护计划、企业财务与营运计划,以及如何使社区受惠。从而遴选一批有特色的慈善组织、非遗项目、文艺团体、创新团队、传统医馆、特色品牌入驻步行街,参与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与活化工作,有计划地丰富步行街的经营业态。建筑“活化”计划的参与者们要以现代建筑的美学手段把历史建筑升格为与当代文明相融合的场所,以平衡历史文化建筑与市民生活所需不相融的矛盾冲突,使越来越多的市民能够亲近文化遗存,发挥当代历史建筑最大的价值。传承性改造步行街周边一般性老旧民居建筑。传统民居与区域内一般性建筑,大多数对街区历史风貌构成影响。因此,需要在历史文化保护区建筑与现代城市建筑之间打造缓冲区与过渡区,可通过风貌特征修复、加固或拆除重建等方法,使其建筑在风格上、高度上与街区历史风貌相协调,扩展其居住空间功能,改善居民生活条件。部分空置建筑可置换为社区服务场所、休闲活动场所等。传承性改造要基于原有建筑功能。如对原居住建筑进行特色民宿的改造,只是空间形式的适用功能转变而不需做大的内部结构调整,又能体验昔日老旧建筑的生活情调。

3.3增加公共服务设施,更新生态环境

对步行街主干道及周边相关街巷进行整体的景观设计改造,从道路交通、地表肌理、路牌指示、商铺牌匾、公共座椅等城市设施,到城市雕塑、艺术小品,以及整个街区绿化生态系统、灯光亮化系统,全面提升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品位与视觉形象。街道空间设计要以步行环境为主导,强调以人为本,并注重景观环境的综合配置,创造宜人的尺度与视觉环境,使人充分感受到空间的亲切和适宜停留休憩的美好环境。从步行交通节点考虑,12m宽的街道可适当设置休憩遮阳座椅、人文雕塑、花草绿植、游乐设施等景观要素,使建筑外部空间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为城市居民、湾区游客提供不同形式的交流空间,从而体验饱含地域元素与时代特征的湾区生活。

4结语

孙文西路步行街历史建筑见证了中山城市几百年的发展历史,承担着城市历史文化记忆以及构建当代价值的重任。在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快速建设发展的背景下,应从整体上重新定位孙文西路步行街建筑的历史文化纪念效能与当代社会使用效能,以体现中山地域风情与人文精神为目标,调整当前经营业态;政府主导、民众参与,分类保护与活化改造历史文化街区建筑;更新步行街及周边历史文化建筑区域的当代生态环境,提升步行街的文化艺术品位与品质。让历史文化建筑与街区为市民提供最舒适的文化场所,为文化交流、社会交往、休闲娱乐、美食购物等活动创造多种可能。人们在步行街历史建筑与街区中潜移默化地感受传统文化建筑与当代设计理念的交融,接受香山文化熏陶,享受轻松愉快的环境氛围。步行街自然将成为中山独特的城市文化名片和对外展示城市文化的重要窗口、成为中山的城市亮点和人文地标。

参考文献

[1]胡波.中山史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任超.香港历史建筑的华丽变身[J].北京观察,2019(04):70-72.

[3]何为.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的“天津案例”[J].城乡建设,2019(16):14-17.

[4]梁启基.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微改造研究[D].广州大学,2017.

[5]王蔚.历史街区的图象叙事与再现:《绘长沙·太平街》的创作与思考[J].装饰,2018(07):118-120.

[6]郑岳柱.潮州古城区传统民居改造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

[7]曹凯中,薛芃.重塑社区活力的临时性景观:以巴塞罗那恩典节为例[J].装饰,2019(09):9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