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历史大概念范文

历史大概念全文(5篇)

历史大概念

第1篇:历史大概念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教育;文学素养

一、背景

英语教师很大程度上被限定为专业技能的传授,教师的主要任务都放在提高学生分数上、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努力提高各种英语水平考试的通过率。然而,随着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理念的提出,学生思想认知水平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高职院校英语课堂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教师所传授的不能仅仅局限于英语语言表达能力,更是对英语国家文化、文学历史、生活习惯的传授,让学生在中西文化的熏陶之下成长。本文结合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实际情况,探讨提升英语教师文化涵养的策略,这既是发挥英语课堂上对学生行为引导的作用,也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二、文学素养的内涵及作用

虽然文学素养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纵观诸多文献,都没有一个系统的概述,尽管如此,文学素养仍然有其具体表现特征。英语教师除了掌握熟练的英语表达能力之外,还需要有更多除了专业水平之外的能力,其中主要包括英语教师对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比较熟悉,能够大概的讲述英美国家历史文化等特点。其次,英语教师面对一些优秀的英美文学有所涉略,能够大概掌握不同时期文学作品的特点,以及有相关的能力欣赏主要作家的代表作品。再次,英语教师要对英美国家的风俗习惯、生活习惯了解的比较透彻,熟悉西方国家的禁忌和风俗。最后,英语教师应该有比较成熟的英语思维方式,对英美国家的整体概括能够系统的输出,并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体现出来。中学阶段英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语言学习上,缺少对英语国家文化和历史的知识的灌输,在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理念的指导下,作为一位外语教学人员,英语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听说读写方面的技巧,因为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在文化的熏陶下更能促进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素养的养成。另一方面教师人文素养的也可以得到提升,也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让学生了解英美国家的优秀文化是学生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些表现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在知识层面上打破应试教育模式的一个重要创新。

三、英语教师文化素养调查的现状及原因

通过对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36位英语教师的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发现尽管大部分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有一定的文化功底,教学水平也有比较扎实的功底,但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整体文化涵养较低,比较少的教师能够熟悉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及历史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优秀文学概况不熟悉;第二,对于英美国家历史状况不太熟悉;第三、对于英美国家的文化源泉不够了解,仅限于对英美国家传统节日的了解。高职院校英语作为基础课的一部分,除英语专业方向学生英语水平较为突出之外,普遍英语教师主要传授的是语言知识,其文化素养缺失的主要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教师队伍自身水平有限。很多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都是本科专业毕业或者是以前大专院校建校时留下来的教师,自身较少领悟文化素养的概念。其次是氛围的缺失。文化育人是一个体系的形成过程,是一项非常漫长难见成熟的过程,高职院校对英语教学要求较低,主要是教育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对于学生英语文化素养基本上不作要求,因此导致英语教师也逐渐弱化文化素养的灌输。最后是职称改革及考评机制导致英语教师忙于应付各项科研考核,最终导致英语教师缺少自身学习的时间,同时也缺乏提升文化素养的机会。

四、具体策略

根据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文学素养调查的结果及原因分析情况来看,高职院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英语教师文化涵养,进而促进英语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及文化涵养的养成,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首先,依靠内因,激发潜能。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要主动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文化水平以及文化相关的知识,为更好地促进教学增加新的知识。其次,借助平台,强化交流。高职院校教学主管部门应该聘请同行专家前来讲学,为大部分英语教师普及相关文化知识,同时建立院校合作,加大英语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其次,利用载体,资源共享。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应该借助互联网等媒介,在全球化资源共享的形势下,收集并学习相关的文化素材,作为体验式的教与学的重要材料,增强文化认同感。最后,构建活动,去粗取精。英语教师应该在课外活动中加入英美文化因素,通过组织英语文化活动,渗透西方比较先进的思想观念,进而提高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吴琼.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调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

第2篇:历史大概念范文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信息技术不仅是活动实施的主要手段,而且是实践探究的重要内容。活动指导纲要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要强调跨学科的物化应用和技能培养,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在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创意、设计、制作、服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教学上,以“创意物化”为主要形式,通过文字处理、报刊创作、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等,培养学生数字化产品的设计与制作能力,同时加入一些与之相关的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高中新课标则兼重理论性和实践性,围绕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及信息社会责任等学科核心素养,凝练出数据、算法、信息系统和信息社会四个学科大概念,将理论学习、知识积累、思维发展与技能培养融入到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有关计算机科学领域思想与方法的课程体系。在教学上,构建了新的课程结构,制定了学业质量标准,以主题为引领进行有关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知识学习、思维发展和技能运用,建立起完整而全面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并予以实践。可见,同样是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综合实践活动侧重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以作品质量和操作水平为主要评价标准,突出教学活动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而高中信息技术则强调学科的科学性、知识性和严谨性,在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和应用,以具体的学业要求控制教学质量,形成完整、稳定的专业课程体系。虽然两者有所不同,但其思想和目标却是一致的,即以核心素养为统领,通过实践培养学生运用数字化工具学习与生活,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二、综合实践活动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

信息技术教育蕴含丰富的有关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和理论知识,学生在不具备正确思维方式和基础知识的状态下,仅凭掌握一些计算机操作技能,无法达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信息素养”的培养目标。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除了作品制作以外,还应该进行较为系统和全面的有关计算机科学的思维培养、知识讲授和方法指导。

1.课程目标的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应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基本思想,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刻理解什么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和方法”,理解数据、算法、信息系统、信息社会等学科大概念,以及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等,并能熟练运用数字化工具设计、制作作品并解决其他相关问题,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循信息社会规范,负责、有效地参与社会活动,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2.课程内容的设计

(1)课程内容的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是将学习内容分解成一个个主题,围绕某一个主题开展活动,活动内容侧重于作品制作。虽然活动指导纲要给出了一些知识模块,但由于各个主题相对独立,知识内容被分散、隔离在不同的主题中,模块与模块之间、主题与主题之间缺少关联,使得整个信息技术课程缺乏系统性、知识性、连贯性和整体性。要想体现教育思想,反映课程取向,关注全体学生,适应个性发展,强调基础知识与实践应用的内在联系与递进关系,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必须在活动指导纲要的基础上,融入高中新课标的课程理念和课程内容,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与方法、高中新课程的理念与内容,将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与高中新课标的科学性、知识性和实践性相结合,形成与高中新课程紧密衔接、螺旋上升的完整体系。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围绕“学科大概念”规划课程结构;以高中新课标确定的学科核心素养预备级水平划分为基础,配置教学内容,使课程具有灵活性、拓展性和宽容度,适于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以活动指导纲要和高中新课标为依据,体现本学科的科学性、严谨性与规范性;以评价标准为引领,使活动有方向、有目的、可测量、可控制。基于以上原则,结合活动指导纲要对活动方式的要求,把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划分成三类——信息技术基础类、跨学科知识应用类、社区服务类,每一类包含若干活动单元,每个单元分解出不同的活动阶段。“信息技术基础类”以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知识、方法和技能为主要学习内容,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主体,为后续实践活动打下知识与技能基础;“跨学科知识应用类”立足于跨学科整合,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开展学科实践活动,运用不同学科的观念、知识、方法和技能,认识、分析和解决学科问题;“社区服务类”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关注社会、服务社会、满足公众需求的责任意识和技术能力。“单元”是围绕某一类所设计的主题活动。“阶段”是单元活动的具体环节和步骤,对应于传统教学中的一个课时。

(2)单元活动内容的设计

按照高中新课标要求,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围绕数据、算法、信息系统与信息社会等学科大概念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而依照活动指导纲要的主导思想,教学内容应内化为活动主题,将思维培养、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融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要从单元整体出发,创设真实情境,设计活动案例,以完成活动任务、解决具体问题为途径展开学习。恰当、适用的活动案例,是达成学习目标的关键。“信息技术基础类”教学案例围绕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知识和原理进行设计,如认识计算机程序、信息编码、人工智能初探等。“跨学科知识应用类”教学案例突出多学科的综合,如探究清明上河图、你了解声音吗、交通灯模型设计等。“社区服务类”所设计的案例不但要有实用性,还应该体现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思想、新技术和新方法,如手势识别、社区邻里旧书转换APP、社区车辆出入管理等。

三、主要教学策略的设计

1.逆向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是对真实、复杂问题的探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有不同的想法、意图和行为,这些不确定因素常常使学习效果难以与教师的理想预期相吻合。因此,教师要控制学生不偏离学习方向,使他们清晰、明确、始终如一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和“怎样做”,而“逆向教学设计”符合这一要求。逆向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就给出精准的评价标准,并将这个标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指向目标的达成。不同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同思路、不同途径和不同方法完成实践任务,但其学习目标应该是一致而明确的。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采用逆向设计使学生在灵活、宽松、自主的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正确的学习方向。

2.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受课时等客观因素影响,学生在一段时间内所能完成都主题任务是有限的,加上不同主题都相对独立,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知识零散化和碎片化现象。纠正这一现象的有效手段,是采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方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以活动单元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设计,每个单元都有确定的活动目标、评价依据、活动要求和活动规划。所有活动都以完成单元目标为目的,各阶段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评价依据都要遵从本单元的整体设计,确保学生所获取的知识结构完整、连续和系统。

3.单元活动指导设计

受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特点的影响,学生在活动中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果教师给予学生过多、过频的帮助,很容易对学生的探究思路、想象空间形成约束和限制,失去实践活动的本义。因此,比较好的办法是为学生设计合理、实用的单元活动指导,在不干预学生活动的基础上,给学生指明活动意义,引导探究方向,明晰评价标准,提供知识补充和技能帮助。单元活动指导应该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内容包括导言、单元目标、单元内容、评价依据、活动规划及阶段指导等一系列详细而具体的内容。其中,“导言”用于设置活动情境,“单元目标”“单元内容”分别指明本单元应该达成的学习目标和具体的学习内容,“评价依据”是本单元学习成果的内容要求和质量标准,“活动规划”是活动的环节与步骤,“阶段指导”是每个阶段活动的目标、要求、流程、资源和活动记录。

四、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单元活动指导实例

以下是“跨学科知识应用类”中的“探究清明上河图”的单元活动指导实例。

1.导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厚重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凝聚着数千年的民族智慧。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难以领略唐宋的繁华,无法感受当年的风貌。幸而有北宋时的“照相机”——《清明上河图》。以往人们对《清明上河图》的研究大多从艺术、历史、文化和社会的角度来进行,本单元活动将综合历史、语文、美术等学科知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清明上河图》进行实践探究,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对“视觉画面”进行“数据计算”的原理和方法。在单元活动中,你可以和几个同伴组成一个团队,先对《清明上河图》进行整体观摩和分析,然后就你们感兴趣的主题进行专门探究。主题可以是画面所呈现的某一类历史事物,也可以是绘画的美学表现手法,还可以是对某些有争议问题的独到见解。探究完成后,要以PPT演示文稿、Word文档、Excel表格或主题MV等形式呈现研究成果,完成研究报告,并进行分享交流。

2.单元目标

综合艺术、历史、文学及信息技术等学科内容,对《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北宋时期文化、商贸及其他社会现象进行探究,得出有效结论;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计算思维抽象和界定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利用量化、计算和数据分析方法对《清明上河图》进行加工处理,掌握用计算机科学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3.单元内容

研读《清明上河图》,查阅相关资料,综合历史、语文和美术等学科知识,形成整体认识;学习和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包括数据的采集和整理、量化、建立计算模型、结合学科知识分析计算结果并用图表呈现,以及研究报告的编写和制作等;选择活动主题,确定探究方向,制订探究方案;开展研究活动,完成探究报告;展示交流,评价活动效果。

4.评价依据

5.单元活动规划

第3篇:历史大概念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历史教学;学生历史素质的培养

一、初中生历史素养的概念及构成

历史素养就是学生通过对于历史知识的积累,根据三观和综合能力得出的一个判断。并且在这个判断过程中,学生会形成一种关于探讨历史的本质能力。所谓历史能力,实际上分为表述、分析和辩证三种能力。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三种能力,历史素养才会有较大的提升。它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对历史进行学习研究,为历史研究界的发展埋下深深的伏笔。初中生历史素养的构成一方面是历史知识素养,掌握充足的历史知识是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基础,一个实践方式必须要用历史知识作为保障。另一方面是历史意识素养,意识是不经意间形成的。比如新课标下初中历史要求学生学习抗日战争相关历史,而初中生每周大概会有三到四节历史课。经过教师对历史的讲解,学生有了初步的历史知识素养。在新时代里,出现了许多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电视剧,通过观看历史影片等方式,耳濡目染下,学生的历史意识素养会逐渐的得到升华。

二、初中生历史素养培养策略探讨

(一)培养初中生多元化的目标导向初中历史课程具有丰富的特性,多样化的观点等待学生一一探讨,这便是它的主要特点。初中教师如果只是单纯的利用教材对历史知识进行讲解,效率是十分低下的。唯有把历史教材作为辅助基础,丰富教学内容,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状况与能力去设置多样化的目标,更加有层次的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历史。想要高效率的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就应当使用多元化教学,适当采用图片、视频教学等与时俱进的方法让学生对历史有进一步的深刻了解。

(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新课标下要求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所以,教师要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习题等多种方式去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对问题思考的过程即为锻炼历史思维能力的过程。如果学生需要获取答案就必将对问题进行彻底的分析。从问题的历史背景,历史外部因素等多个方面来探讨分析出最终答案。这种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教师的课堂教学,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1]。要想高效率的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首先就是要教师对课本教材有足够的了解,打好初中生应该掌握的学习框架,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要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围绕学生进行授课,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去讨论思考。

(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初中生的思维在这个时候尤为活跃,但可能因认知能力存在局限性而产生错误的思想。所以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历史素养进行正确的指导。例如,新课标下需要学生掌握南京大屠杀这个历史案例。学生在学习完这篇课文后,很有可能对日本产生极大的仇恨意识。如果遇上教师不正确的引导,那么学生将会否定所有关于日本的东西,形成极端的思想。这对于学生价值观、人生观都会产生负面影响。显而易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的指导学生正确辩证的看待历史,告诉学生历史是不能忘记的,但日本也有许多突出的成绩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不能因为过去而否认日本杰出的地方。通过教师的引导最终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提升学生的判断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

三、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意义

新课改推动了初中历史的编排,使它更加重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教育模式,跟上时代的步伐,在课本上增加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考查学生对历史的了解程度,充分的挖掘学生的历史能力,促进学生向全面化发展。从宏观角度上看,历史实际上离人们并不遥远,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历史所发生的事情使每个人都会拥有真实感,讲述历史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让他们懂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学习好历史从而带动他们为实现美丽中国梦而奋斗。

四、结束语

初中生身上承担的是祖国复兴的重任,他们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祖国的未来。帮助初中生学会崭新的学习方法,吸取历史的精华,舍弃历史的糟粕,有利于学生形成牢记历史的观念,不忘历史,为历史界作出贡献。希望学生能借助以上多种途径形成良好的历史素养,在其中成长,为祖国效力。

参考文献:

第4篇:历史大概念范文

(一)“歌辞”总体观念

任半塘在《唐声诗•弁言》中,用“歌辞”这一总体概念,作为历史上音乐文学的统称,因此,就包括《诗经》、《九歌》、乐府、声诗、词、曲等音乐文学形态。“歌辞”总体观念的提出,意在梳理历史,探寻“歌辞”间的共性与联系。主要针对历史上“歌辞”各体研究不均衡的现象,造成千百年来,“唐声诗”概念无人问津,相关的认识更是误解诸多,甚至影响到后人对“词的起源”问题的理解和判断,如学术界曾流行着“诗体多病”、“词为诗馀”、“填实泛声”等观点,该认识在文学史界至今仍占据着支配地位,其影响之深远,可想而知。基于此,任半塘在《唐声诗•弁言》中,特别强调了建立“歌辞”总体观念的重要性,并将“依调填词”视为“歌辞”概念的总体特征,因此,在理解上就排除了较多的误会和矛盾。进而,对“唐声诗”体的确立,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二)对“唐声诗”概念的理解

基于“歌辞”总体观念,任半塘对唐代“声诗”概念,亦有独到的认识,即以配合着燕乐的齐言歌辞为研究对象,具体特点为,联系着辞、乐、歌、舞四事。[3]强调音乐对唐声诗构成的核心作用,是任半塘《唐声诗》研究的重要特征。《唐声诗》著作的编撰,正是围绕着燕乐曲调名,对各方面材料展开的排比沟通。该认识将“唐声诗”概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即关联着辞、乐、歌、舞四事,打破了唐诗研究,重文不重声的现状。任半塘对音乐文学的理解,无疑扩大了唐诗研究的范围,无论是对唐“声诗”概念的理解,还是对史料的搜集考证,都较以往的纯文学观察更为丰富、科学,也更接近历史原貌。

(三)对音乐文学的总体构想

《唐声诗》是任半塘唐代“音乐文艺”研究计划的一部分,在《唐代音乐文艺研究发凡》中,任半塘将唐代“音乐文艺”定义为,“结合音乐之词章与伎艺”,因此,相关的研究就包括,对声诗、长短句、大曲、变文、著词、戏弄之歌辞、舞蹈、表演等的分别研究和综合观察;该定义说明,“音乐文艺”这一大概念,包含着“音乐文学”这一分概念;唐代“音乐文学”的研究对象,乃是唐、五代结合着燕乐的歌辞,根据歌辞体式上的差别,任半塘将唐代“音乐文学”分为齐、杂言两大类,齐言指声诗,杂言指曲子,且二者同时并存发展,无所先后。因此,在《唐声诗》之外,任半塘还计划对唐代结合燕乐的杂言歌辞进行研究,即后来由其学生王小盾撰笔的《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齐言歌辞与杂言歌辞,是任半塘对唐代“音乐文学”的基本划分,因此,对《唐声诗》进行研究,应结合着《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这样将齐、杂言联系起来,互相关照,便能很好地理解唐代“音乐文学”整体。

二、《唐声诗》研究方法

(一)“竭泽而渔”的史料搜集方法

《唐声诗》著作最大的特点,乃是对唐代歌辞及相关史料的广泛占有和运用。据统计,《唐声诗》中引用的国内古今文献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一是诗、词、文、曲集;二是历代诗话、词话、文论类;三是各种笔记;四是各种类书;五是各种史书;六是小学类。另外,还广泛引用了近人有关音乐文艺方面的诸多研究成果。除了对国内古今文献资料的广泛涉猎,任半塘还特别关注和引用到国外的一些文献。《唐声诗》是基于问题意识下的专题研究,它要回答,唐声诗是什么、唐声诗的构成特点、唐声诗与同时期存在着的杂言歌辞及大曲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使他在史料的搜选上,能够避开传统的“雅正”观,进而能够从一个开放的学术视野,关注到与唐声诗问题相关的一切可得史料,即“竭泽而渔”的史料搜集方法。该方法的运用,使《唐声诗》在史料数量上,较以往零星可见、不成体系的现状,有了很大的提升,扩增数倍;在史料类别上,也较以往更为丰富多样。

(二)“以唐证唐”的史料考据法

《唐声诗》考据工作的最大特点,是以唐代的原始资料来研究唐代的歌辞面貌,即“以唐证唐”的考据方法,这里是取其狭义解释,实际上,“以唐证唐”应理解为,以当代原始资料治当代史。唐代诗乐的具体情况如何?唐诗歌唱时声、辞曾如何结合?词体的成因何在?宋以来文人“以宋喻唐”,臆断“唐人歌诗一字一声,因字少声多,余声难遣,惟有填字,变成杂言,以守一字一声不替”之说,该说有何充分依据?针对传统上习惯从成说中注目立说,从简册推实演的研究法,任半塘提出质疑,认为他们是典型的“唐头宋帽”逻辑,即引用宋及宋以来的资料,并用宋代的现象来逆推唐代的现象。该方法显然不科学,任半塘从正反两面证明了“唐代声辞结合一字一声”说是站不住脚的,进而,任半塘根据自己搜集所见的唐代乐谱的实际情况,来排解宋以来文人“以宋喻唐”,臆造出的“唐代声辞结合一字一声”之说。任半塘曾制作一表,将声诗《格调》后附见的各类声谱信息排比罗列,各谱分别指出其谱字数,及原举唐辞的字数,然后相互比较,得出结论,一字一声,实不可能。以此为基础,任半塘又进一步质疑建立在唐代歌诗声辞配合一字一声基础上,因字少音多,余声难遣,故而变齐言为杂言,即诗余词变的理论,拆穿宋人所谓,长短句皆由诗体填字而来的谬说,破和声、泛声、虚声之臆想及明清以来亲字、亲句之说,实在是一举多得,为唐声诗、宋词研究扫除了关键性障碍!任半塘“以唐证唐”的考据方法,为学术界提供了,以当代原始资料治当代史的研究模式的杰出范例,也为唐声诗、宋词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方便。

(三)统计学方法的应用

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唐代的歌谱,我们今日已经很难求解,这无疑是对唐代音乐史研究、音乐文学史研究最大的限制和挑战。基于这一现实认识,任半塘决定决定暂时撇开传谱,转从传辞形式,对唐代歌辞声、辞结合关系进行试探性研究。具体为,借用统计学的方法,比较同调名声诗与词,句法变化的痕迹,即增字增句的规律,来探求诗调与词调之间的关系,欲探明,词调是由诗调转变而来,还是自发而生,独立循乐创新而来?进而杂言词是由齐言声诗填实虚声而来,还是有其自身产生的一条路径?任半塘统计了目前可见的,唐五代所有的长短句调,确定有传辞的,共131调;同时见于《教坊记》的,共75调;其中同调名或有关的调名原为声诗的,共21调;加上《教坊记》曲名之外的其他同调名的6调,共计唐人同调名声诗与长短句27调;任半塘用表格将同调名的声诗与长短句词相互对照,可以看出同调名的声诗与长短句词,字句上的变化规律,主要为,增字、增句、因亲字成定型、于和声上加亲字;但这类于声诗与长短句间确有关系的曲调,毕竟只占长短句词总数(131调)的十分之一,数量相较于通过其他途径而来的长短句词来说,只是小部分,不能算作长短句词产生的主流,因此,一举推翻长短句调多由唐人诗句变来的说法。进而确认,“齐言与杂言两种歌辞,实为兄弟关系。除小部分外,都难言父子关系。”因此,凡主张“词由诗生”者,必不能通。这是统计分析的方法应用到词源研究领域的一个极精彩的示范,它使得词的起源问题,从此寻得一个有客观、严谨的证据可凭的认知模式,摆脱了宋以来文人,对唐代歌辞实际不加考辨,凭空臆断捏造事实的认知模式,可以说是研究方法上一次质的飞跃。此外,《唐声诗》研究中还特别强调了民间文学、民间文艺的重要价值,以及唐代乐谱、舞谱对唐代“声”、“辞”结合规律解译的重要性,遗憾的是,终因专业所限,任半塘未能深入该领域,因此先生在书中,诚邀相关领域专家前来共同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并在书后附有自己搜集所得的唐代乐谱、舞谱资料,实为珍贵!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任半塘也还尝试“多重证据法”,多学科相结合等诸多方法的灵活运用,使得《唐声诗》著作,一方面,拥有较为丰富、全面的史料基础;一方面,在对唐声诗的理解认识上,也较为科学、客观,更接近于历史真实。

三、结语

第5篇:历史大概念范文

1、研究对象的界定

1)民国时期民国时期在大陆一般被认为是从1911年—1949年,虽然只有短短的38年历史,但是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国时期,许多设计者都曾留学欧美和日本,受到西方先进设计思想的影响,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体会到视觉语言的创新以及强烈的民族意识,无论任何时候,对于文化的研究都要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因此,对于民国时期字体设计的研究,也要考虑其环境因素,才能更好的发掘设计中文化的生命力。

2)烟盒上的字体设计时代孕育了艺术,文字凝固了历史,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生长,历史也透过文字流传于不同的年代。透过民国时期的烟盒设计,我们可以追溯那个时期的历史文化,也可以窥探文字中凝固的历史文明。

2、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研究的背景香烟大概于晚清传入中国,在刚传入中国的时候,国内还没有普遍的烟草市场,为了扩大香烟的销售市场,应运而生的香烟广告便开始了迅速的发展,而字体设计作为广告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也在逐渐的融合时代性和创新性的基础之上被设计者重视和发展。

2)研究的意义民国时期西方的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开始深入人心,这一系列的变化使这一时期烟盒上的字体设计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研究这一时期烟盒上的字体设计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①美术字的概念是在20世纪30年代被提出来的,在中国文字设计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这一时期烟盒上美术字的研究对字体设计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②从设计水平和文化角度来看,从这一时期烟盒上字体设计对研究民国时期的设计文化有重要影响。

二、民国时期烟盒上字体设计的特征

1、字体风格呈现多元化

西方现代设计风格的影响对烟盒上字体设计的现代化进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产生了具有装饰效果和具有现代艺术风格的设计字体。文字在笔画的设计和编排上,追求建筑感、体积感,继而将笔画抽象成几何图形,文字呈现几何意蕴,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时代感。

2、时代感强

民国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一些字体设计中虽然采用的是具有中国书法特征的字体,但笔画却十分的有力度和强渡,有着硬朗的感觉。一些字体部分笔画抽象为三角形,不仅具有现代感,更体现出时代感。

3、艺术色彩浓重

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字体设计都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计极具艺术性,体现出或刚直、或柔和、或严肃、或轻松、或浪漫、或悲壮的艺术色彩,对此时期文字设计水平的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美观与实用并重

“美和实用是相得益彰的。美而不实用,徒供欣赏的不免流于奢侈;实用而不美,不足以引起有关系者的兴趣而降低其实用价值。”美观和实用是烟盒字体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部分,美观使人视觉上舒服,实用在辨别和阅读上简单,兼顾二者,使字体设计达到审美情趣和艺术魅力的统一。

三、民国时期烟盒上字体设计对当代字体设计的启示

民国时期烟盒上的字体设计对汉字字体设计现代性萌芽的产生了重要影响,明确了字体清晰、适用、美观三个基本原则。这些新的要求的提出就需要字体在设计时注意风格的统一,基本笔画的粗细统一,笔画交接处笔法统一。研究烟盒上的字体设计可以发现,这一时期的字体设计开始从传统向现代过度,风格多样,极具特色,扩展了文字设计的视域。民国时期的字体设计继承传统而不拘泥于传统.使之更具有现代感。这些具有浓厚传统风格和文化底蕴的字形可以为今天的设计者提供设计灵感和资源,给今天的设计以新的启迪:

1)我们要立足于本土,发展民族特色,同时融入世界潮流流行的大趋势,将具有鲜明个性的字体设计推向世界。

2)设计师要博思广学,研究中国传统设计,并为其注入新的活力,提高个人的研究能力和设计能力。设计是一种能力,透过烟盒去反应我们具有特色的设计文化。

四、结论

民国处在一个特殊历史时期,这也决定了这个时期的文字设计会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特征。本文通过对民国时期烟盒上的字体设计的研究和介绍,介绍了民国时期字体设计的历史文化。本文主要总结如下:

1)概括了在民国时期大背景下,烟盒上的字体设计文化的发展。

2)对民国时期烟盒上的字体设计做了归纳分析,总结其特点:字体风格呈现多元化、时代感强、艺术色彩浓重、美观与实用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