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历史专业论文范文

历史专业论文精选(九篇)

历史专业论文

第1篇:历史专业论文范文

首先是解决师范专科学校历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专业介绍”中对“历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取向的规定是“小学教师、边远地区的初中教师”,可以看出,专科学历的历史教育专业学生还是以小学教师为就业目标,这也是与国家师范教育体制从旧三级(中师、师专、师大)到新三级教师教育体系(师专、师大、研究生)相适应的。加之专科学历已在许多地方成为初中教师不合格学历的现实,师范专科历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还是应该定位为以培养小学师资为主,而不是培养合格的初中历史教师。当然,鉴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目前还应兼顾学生志愿在边远地区做一名初中历史教师的需求。其次是解决师范专科学校历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应以小学的哪个学科为对口学科的问题。小学取消了独立设置的历史课程,但并不是取消了历史知识,而是将其融入了“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这些综合课程中。因此,历史教育专业在小学的对口学科中,最相关或最相近的就是“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这些综合学科课程。而“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课程是人文社会知识的综合,包括思想品德、历史、人文地理、政治等各门学科知识。因此,历史教育专业应以小学“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课程作为对口学科师资的培养目标,要求课程设置不能单独以历史专业课程作为专业主干课程,应该融合上述这些学科内容。

2.改革师范专科学校历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方面,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历史教育专业进行了如下改革:一是融汇历史、政治等人文社会学科的内容,让学生学习“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综合课程师资所需的知识。“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课程是人文社会知识的综合课程,包括思想品德、历史、人文地理、政治等各门学科知识。专业课程融合的结果是,专业必修课程设置除中国通史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通史包括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以及史学概论、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外,还要增加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法学概论、形势与政策等思想政治专业主干课程为必修课。此外,还开设了中国文化概说、西方文化概说、礼仪、人口资源与环境等人文类课程以及晋商文化研究、山西民俗、太行革命斗争史等地方历史文化校本课程,以满足“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综合课程师资所需的知识基础。二是设置两门教学法课程,如设置小学社会课程教学论和教学法为必修课;设置中学历史教学论与教学法课程。三是辅修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精选并整合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将小学语文教育的专业主干课程中的现代汉语基础、古代汉语、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写作、小学语文教学法等整合成四门课程,分别是汉语基础、文学、写作、小学语文教学法。四是课程标准制定的原则是只求通达,不求精深,即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学科的知识框架、思维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这些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3.强化实践教学并加强学生教学技能的训练

第2篇:历史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旅游管理;乡土历史;文化;课程设置

一、旅游管理专业设置乡土历史文化课程的必要性分析

(一)现有历史文化课程内容设置不健全

乡土历史又称地方史,包括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在内的国内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几乎均设置有《中国历史与文化》等类似的历史文化课程,内容涉及宗教、建筑、艺术、音乐、文学等板块。但是,大多数教材都是从宏观层面来讲述整个中国的历史文化进程,内容过于宽泛繁杂,十分缺乏乡土历史的微观教育。而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导游服务方向与旅游规划方向,是为地方服务,并和地方文化结合十分紧密的专业方向。因此,各地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应结合本地域历史文化特色,有针对性的开设乡土历史文化课程,这样有助于弥补现阶段历史文化课程设置不够健全的缺憾,有助于让他们深刻的了解本地的乡土历史文化,更好地为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服务。

(二)学生乡土历史文化知识储备不充分

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所受中等教育的背景大多由普高和少量职高组成,且文理兼收。由于受我国长期以来的高考应试教育影响,理科生和职高生在高中阶段,缺乏对历史文化知识的涉猎,更不用谈及乡土历史文化知识。因此,课题申报者通过多年的一线教学和调查统计认为:对于和地方文化结合紧密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而言,有必要补充基础的历史文化知识,进而完善其知识结构。

(三)现有历史文化课程设置与行业实践脱节

设置文化类课程的作用,不仅在于从源头上提升学生内在素质,同时也要和行业实践相结合。现有历史文化课程的设置,因为乡土历史文化部分内容的缺失和教学方法的陈旧,以致和行业严重脱节。例如,乡土历史文化几乎是各省市导游资格考试的内容之一,从拓展学生就业途径来看,开设乡土历史文化课程,有助于立志做导游的学生顺利通过导游资格考试和提升其内在素质,但是,由于乡土历史文化课程设置的缺位,以致于学生都要通过上各类补习班来获得相关知识,最重要的是,由于没有针对性的开设该门课程,学生就业后往往要经历很长的二次培训过程。笔者前期已对部分在校导游服务方向的学生,及毕业后仍从事导游服务工作的学生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做了相关数据分析和必要性分析,结果显示这门课程对于在校生的学习和毕业生的就业都很有帮助。

(四)现有历史文化课程教学模式单一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历史文化类课程多以课堂“照本宣科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主,较少引入专题知识讲座、景区实地教学等方法,因而多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这也使得教学内容多停留于枯燥的文字上,无法满足现代高校教学的新变化,更谈不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我们要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手段和方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引入实践环节,让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一种文化共识。如,笔者在《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课程教学中,率先改革性的增设了“大足石刻”、“三峡文化”等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收效甚好。

二、旅游管理专业中乡土历史文化课程的设置原则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1.在教材的编撰过程中,要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教材框架的搭建或以该地区历史发展的时间线索为纲,或以地方历史文化的不同板块为纲,也可以该地区所辖范围内的更微观地域为纲。总之,要根据教学需要,清晰地梳理出该区域的地方特色。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得理论性课程能够更好地为实践性课程提供指导[1],不仅要更多的引入案例教学,使空泛的理论知识能够“落地”,增加学生的认同感,同时,要积极引入景区实地教学、行业精英专题讲座等新的教学方法,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只有业内人士的现身说法和学生的切身经历,才能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经验性与科学性原则

国内大多数高校都没有开设乡土历史文化课程,没有成熟的教学模式可供借鉴,教材和专业的教师队伍也相对匮乏。因而,开设这门课程的难度很大,只有从事历史文化教学工作的一线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在教学内容选择、教材的编撰、教学方法和课程的设置等方面多做尝试,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不断加以调整,以期实现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三)多元化原则

1.不同的专业方向要实现多元化教学,根据各个专业方向的特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突出各专业的特色和重点。

2.在课程性质上实现多元化,根据不同专业与地方历史文化联系的紧密程度,可以设置为专业选修和专业必修两种类型的课程。例如,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导游和策划方向可将该门课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其他方向可设置为专业选修课。该课程需打破理论与实践断档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引入专题知识讲座、景区实地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多元化。

(四)市场导向性原则

旅游管理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我们要以实现学生的顺利就业为首要目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衡量办学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2]只有根据旅游业发展的新变化和旅游行业对于人才能力的新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的设置,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实用性人才,才能实现地方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2]。

三、旅游管理专业中乡土历史文化课程的设置名称及内容――以重庆为例

为更好地探讨旅游管理专业中乡土历史文化课程的设置问题,本文在下列论述中将以笔者所在的重庆地区为例。

(一)课程名称

根据重庆地区的区域历史文化特色,将课程名称暂定为《巴渝历史文化概论》或《重庆地方文化》。课程体系主要依据重庆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设置。

(二)课程性质

重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大多设置有旅游策划、导游服务等专业方向。在进行课程性质的设置时,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与地方历史文化的联系紧密程度,分别设置为专业选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如,旅游策划、导游服务专业方向主要为地方旅游业服务,它们与地方历史文化联系十分密切,因而可以将乡土历史文化课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程;而其他专业方向相对于旅游策划、导游服务专业而言,则与地方历史文化联系不那么密切,故可以将乡土历史文化课程设置为专业选修课程。

(三)课程内容设计

1.理论课程内容设计

首先,可以按时间脉络厘清重庆地区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认知,搭建一个宏观的知识网络;其次,选取重庆地区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旅游景点(景区)进行分章节详细讲解,使学生感受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激发学生主动了解和学习的欲望。最后,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入案例教学法和课堂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进一步提升其主动和创新学习能力。

2.实践课程内容设计

实践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巩固理论教学的成果,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因而,实践课程内容设计可针对理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章节开展,选择贴近现实、易于操作,有利于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实践项目。例如,以“游客眼中的大足石刻历史文化价值”为题,以分组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先设计好调查问卷,然后深入景区进行问卷调查,最后根据调查结果完成期末课程设计。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可以锻炼其社交能力。毕竟大学教育更多的是主张学生更多、更好地融入社会,在社会实践中丰富人生阅历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而不是死读课本知识。

(四)教学时间安排

根据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性质,设定不同的教学时间。一是,旅游策划和导游服务方向是专业必修课,教学时间安排如下:每周3课时,按18周计算,总计54课时。其中,理论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为42课时,即1-14周均为理论课程教学;实践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为12课时,即15―18周均为实践课程教学,这段时间用来完成分组专题讨论、期末课程设计等实践性作业。二是,其他方向为专业选修课,教学时间安排如下:每周2课时,按18周计算,总计36课时。36课时均为理论课程教学时间,期末以课程论文或者试卷考评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旅游管理专业中乡土历史文化课程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打破传统的“照本宣科式”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引入项目教学法、专题知识讲座、景区实地教学、分组专题讨论等教学手段和方法,实现枯燥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开拓学生视野,还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有别于以课堂归纳、分析等为主的传统教学手段,着重强调以实践应用为核心的教学思维,从项目选题、相关信息收集、方案设计、修改、实施和评估方案全由学生独立动手完成,教师只起着答疑解惑、组织和引导的作用。其显著特点是“以项目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3]。例如,关于巴渝历史的大体演变过程,以及“重庆”一词的由来可由学生首先查阅相关资料,老师再着重补充教学,该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老师唱‘独角戏’”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

(二)专题知识讲座

在课堂教学之余,定期邀请从事相关研究或工作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给学生举办专题知识讲座。同学们从中既能获得比较纯粹的历史文化知识,又能了解更多实用的职场信息。这样教学方式可以实现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促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目的。

(三)景区实地教学

景区实地教学法,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领悟和学习知识的方法。比如,在经过一定的课堂知识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位于重庆市主城区的磁器口景区进行实地教学,结合景区实物给学生讲解距今1000余年的文化知识,实现枯燥的课堂教学向生动的现场教学的转变。

(四)分组专题讨论

老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有意义的知识点组织全班同学分组讨论,让他们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老师最后做出引导性点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而且还能加强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信息的“多向流通”。

五、结语

根据旅游行业和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加快乡土历史文化课程专业教材的编撰和教师队伍的组建;革新传统教学模式,制定新的培养目标,完善课程设置体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兼顾全局性与地域性,实现宏观与微观的有机结合。通过乡土历史文化课程的学习,学生既可以掌握扎实的历史文化知识,又可以将所学理论知识用于导游讲解等具体实践当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还可以更好地为地方旅游事业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孙江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若干问题思考[J].新经济,2013(29)

[2]王传武,孙尧奎,陈燕军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以济宁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济宁学院学报,2011(6)

第3篇:历史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专学校 历史课程 教学方法 多元化

引言:

历史课程作为中专学校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性教育作用,中专学校、学生的特点和历史课程独特的作用决定了在中专学校开设历史课程、进行历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由于中专学校相对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而非基础文化知识的教导,所以历史这门课程很容易被忽视,开课率不高,除课程设置之外,还存在着教材选用和教学策略等方面的问题。随着中专教育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于中专教育课程设置与改革的讨论愈加热烈,进行历史教学方法多元化的探讨既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又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有利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一、中专历史教学概况

中专学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对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视程度,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中专学校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实训性,这也使得其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具有比较突出的现实性和功利性,所有课程和教学都围绕着特定职业、岗位的相关就业标准。所以在大部分中专学校,历史教学首先在思想意识层面得不到足够的重视,重视力度不够直接导致了历史教学中的系列问题。

1、课时量普遍不足

迫于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各中专学校单开历史课程的越来越少,在开设的学校和专业中,也因为学生技能操作实践课程的比例过大,大幅减少如历史课这样的文化基础课的开设,盲目压缩历史课的课时,忽略了历史课程的独特作用,导致历史课课时普遍严重不足。

2、教材编写滞后

相比较而言,中专学校可选择的历史教科书版本较少,而且教科书主要陈述史实和说明结论,知识陈旧且抽象,使用情况也错综复杂,没有结合中专学生的学习情况,偏知识性和专业化,并且难度较大,难以激发广大学子的学习热情和趣味。

3、教学方法单一

在中专学校的历史教学中,有很大比例的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单向说教的模式,对教材的内容照本宣科进行教学,教学理念落后,缺乏创新性和互动性,忽略了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主动性,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广泛的互动。单一的教学方法和落后的教学观念导致教师和学生在历史教学中都毫无成就感,学生厌学的问题层出不穷,历史教学难以取得全新的发展。

二、中专历史教学方法多元化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名称,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课堂效率和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随着历史教学的发展和日渐完善,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多元教学方法,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将历史教学方法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师生认识历史的方法,可将其划分为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和演示法;按照师生实践学习历史的方法可将教学方法分为学习指导法、参观法、探索学习法、练习法等;按照师生评价历史学习的方法可分为激励法、情景陶冶法、欣赏法、检查、评价法;而师生交往学习活动则主要包括讨论法等。

根据中专学校历史教学的独特规律,在中专学校历史课堂上最适用的主要是讲述法和讨论法。在这两个方法的基础上,中专学校的历史教学方法应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充分活跃历史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具有浓厚人文底蕴的中专学生。

1、讲述法

作为历史教学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讲述法在中专学校历史教学中文化基础的讲解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普遍适用于多种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基于历史知识一般都较为抽象和枯燥,讲述法在很多实际运用中都显得比较呆板和照本宣科,多为教师单方面的说教,由于学生在其中参与度不够,学习热情不高,教学效果不佳。

所以教师们在运用讲述法的时候应该多借助图像、音频、视频等教具,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注意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增强历史教学的感染力,适当运用史实辅助讲解,尽量减少专业分析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讨论法

在学生具有一定历史知识积累的基础之上,教师可结合中专学生的知识层面、智力层面等具体情况,设定相应的历史情境,然后提出系列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讨论学习,如分成不同的小组,或者通过辩论赛等形式,增强历史教学的互动性。

讨论教学中教师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不能放任学生随意讨论,而是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对于整体文化知识基础较为薄弱的中专学生而言,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在学生讨论偏离正轨或者陷入僵局时,教师应及时引导讨论向正确方向发展,同时鼓励学生积极讨论,最后教师要做好讨论分析总结。

三、结束语

目前,在我国中专学校的生源数量和质量都有降低的趋势,大多数中专学校学生文化基础都较为薄弱,所以很多学生对相关文化课缺乏信息和兴趣,学习习惯也有待改正。所以对中专学校学生而言,实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显得更加具有必要性和挑战性。

针对中专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应该转换教学观念,做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教师不能单纯使用某一种教学方法,具体运用什么教学方法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情况和心理特点以及客观的时间和教学条件等,综合运用多元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以史为鉴培养学生的爱国心和上进心,塑造更为健全的人格,培养坚韧的意志力和团队精神,提高中专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包奇花.中专历史教学的新方法窥探[J].才智,2015,(3):44-44.

[2]曹玉叶.充分利用历史学科教学对中专生进行健康人格教育[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3):378-379.

第4篇:历史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 历史专业 科研入门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5-0023-02

受高校扩招及学风浮躁的大环境影响,我国高校有不少大学生的毕业论文存在粗制滥造的情况,高等师范院校历史专业也不例外。这实际上反映了一个问题,即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科研没有入门。木匠当学徒时连斧子都没有运用熟练,到出师时让他打一件像样的家具,这只能是勉为其难。可见,历史专业学生科研入门训练非常重要。本文谈谈此问题。

一、科研没有入门的表现及原因

在实践中,一些学生在科研过程中不知该写什么题目,不知该查哪些史料,对史料不知鉴别、考释、取舍,不会写开题报告,不会写学术史,不懂学术规范,有的学生甚至认为文科文章就是东抄抄西凑凑,等等,这些都是没有入门的表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观念上来说,学生由于受到高中阶段“填鸭式”教学及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地认为大学阶段的学习任务是拿学分、考试过关、拿毕业证。学生对平时的课程论文是临时抱佛脚敷衍了事,这是对这门课的不负责,也是对自己不负责。师范院校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阵地,作为师范院校的教师,观念上也需要与时俱进,不能把传授知识作为唯一使命。传授系统的、专业的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教是为了不教”应该成为师范院校教学的目标之一,不仅要“授人以鱼”,而且要“授人以渔”。在21世纪,知识更新速度更快,把东西都教给学生是不现实的,教会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分析问题、表述观点将更为重要。

其次是课堂教学的原因。现在国家对提高大学教学质量很重视,许多大学教学管理者也随之重视对大学教师课堂教学的管理,这是应该的。但也可能出现机械化的倾向。对历史学专业来说,许多教师查了很多资料、很会分析和创新,但学生主要是充当听众和记笔记的角色,没时间锻炼科研能力。学生卷面成绩的优秀,有时是记笔记和记忆力能力的优秀,不一定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

二、历史专业新生科研入门的重要性

大学生科研入门、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紧密相关,这是大的方面。若从毕业论文的质量这一小的角度看,也可见科研入门的重要性。如果大学生在前三年科研能入门,则在大四写毕业论文时就不那么吃力,写出的论文也能比较符合毕业论文的基本规范。

一些学生把大学的目标定得很功利,比如考研、考编等。实际上,即便是考研,具备科研能力的学生在研究生复试阶段无疑更能让专家认识到自己的科研潜质,在考取研究生后往往能比其他同学更快地确定研究内容、发表研究成果。并且,今年不少重点高校历史专业考研均实行自主命题,这种命题的优势是:相比传统的统一命题更能考查考生的研究潜力,尤其是分析、综合、创新等能力,具备较好科研素质的学生对于综合性、创新性强的题目的解答将更有优势。即使是考公务员,《申论》的成绩与考生处理资料、分析资料、观点提炼、文字表达等能力直接相关。具备一定写作能力、科研能力的学生无疑会在《申论》的考试中占有优势。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师院校毕业生都要承担培养中小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任。现在中小学历史课的教学,要求培养中小学生学会查阅基本史料、进行乡土资源调查、为中小学课堂教学补充教学资料、撰写札记和小论文等能力。对于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师为了弥补教学资料的不足,往往要自己去收集和补充一些历史资料”。[1]试想,若历史专业的师范生自己在大学期间没翻过、没见过一些基本史料,谈何教中小学生收集史料及进行史料鉴别工作。

三、帮助历史专业学生科研入门的途径

(一)为新生开设专题讲座

此专题讲座不应是高深的专业性学术讲座,应该主要用来帮助大学新生认识到大学阶段学习与中学阶段学习的异同,侧重对学习方法、科研入门的指导。我校近年陆续举办教授、博士论坛,侧重对学生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科研方法的指导,对大一新生的帮助很大。许多大一新生由此认识到大学阶段的学习与中学阶段的题海战有别,认识到大学学习方式与中学的差异,明确了科研入门对后续阶段的学习及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作用。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无论什么课改,若要真正成功,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必须向课堂要效益,否则就是加重学生负担。这首先需要在课程考核管理上与时俱进。现代教育理念及教育规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所以在考核的时候要注意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没有真正得到发挥,教师不能在每学期每节课都自己从头讲到尾。可以创新的方式为,在专业课学习中,可以有一两节课让学生读、评、写。在历史专业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结合所授课程,引导学生研读基本史料、经典学术论文,并予以讨论和评价。比如研读史学名著和史家学术论文“可以增强分析史料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研究型、学者型教师的健康成长”。[2]另外,在课堂上,还可以鼓励学生交流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新看法甚至是质疑,教师加以引导和讲解。

(三)强化课程论文的科研入门作用

许多学校课程论文往往是上完课之后再写,教师也只是录入一个成绩就结束,这样难以把学生课程论文写作的不足反馈给学生。而对于学生来说,重视必修课的考试,往往会轻视选修课课程论文的撰写。这使得课程论文写作的应有目的大打折扣。其实写好课程论文是写好毕业论文的基础,不能轻视。可以在一门课的期中阶段即组织学习写课程论文的提纲和初稿,教师对其评阅后再发回给学生修改,这样学生才知道自己的不足在何处。修改后在期末再交上来作为正式课程论文。此外,课程论文的题目不应限定在一两个题目,可以鼓励学生根据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思想火花作进一步探索。形式上也可灵活一些,鼓励从小题目做起,从小文章做起,从写札记开始。写得好的札记虽然只有几百字,但对写好历史专业论文很有帮助,“札记―论文―专著,这是一般的史学著述的写作程序”。[3]在做好前期课程论文工作的基础上,还要指导和督促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写好本科毕业论文。毕竟,“加强历史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规范管理和有效监控,是提高历史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整体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历史学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4]

(四)倡导师生互动

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为什么有些学生科研入门情况相对较好一些?这除了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平时勤写多练状况的差异外,还有就是多问多请教。学生对于平时学习、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思想碎片、疑问,要记下来,向对此问题有研究专长的教师请教,在教师的帮助下判断这些思想碎片、疑问的价值,若有价值则在教师的指导下作进一步探索。还要鼓励用教师科研带动学生科研入门。在历史专业,学生在参与教师研究课题的同时,表面上看是占用了一些时间,但实际上学生还是颇有收获的。比如在学生协助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得以对一些基本史料进行阅读、分析、整理,这对学生基本科研能力的形成大有帮助。而且有些史料是本校没有的史料,学生的参与无疑会扩大学生学习和研究的视野。此外,在师生互动方面,要借鉴已有的一些较好的做法,以提高历史学本科生的科研水平。比如读书会作为史学界的集体研究方法,目前主要应用于培养研究生。实际上将读书会制度应用在本科生培养领域,也非常必要且有效。[5]此外,还可以设立研究性课群,“研究性课群的设立要依托学科优势,突出专、精,课群内部要注意基础知识与专业拓展的结合、专业理论与研究需求的结合,有效实现学生的学、思、研、行的联动” 。[6]在读书会和研究性课群的实施中都要强调师生互动,以实现科研传帮带的作用。还可以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帮助学生科研入门,本科生导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除了研读中国的史学经典外,还要研读外国的;除了研读古代的,还要研读现代的”。[7]

[ 参 考 文 献 ]

[1] 张保华.中学历史教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48.

[2] 朱煜.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14.

[3] 庞卓恒.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227.

[4] 王丽英.历史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规范管理与有效监控探析[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9(4).

[5] 周扬波.将读书会引入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的实践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1(12).

第5篇:历史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历史学本科专业 教学方式

一、研究性学习简介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究问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Ⅲ。研究性学习可以视作一种学习方式,也可作为一种学科课程,但笔者认为,它更应该视为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作为一种教学理念,研究性学习早在数千年前就初现端倪。中国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在教学时讲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要求学生“举一反三”;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强调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充当学生的“精神产婆”,二者可视为中外研究性学习最早的萌芽。至18世纪初,法国的哲学家、教育家卢梭、德国的福禄倍尔等人主张教育要顺从儿童的天性和潜能,让其主动地探索;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教育家杜威提出“生活即教育”、“做中学”等教育理念;20世纪中叶,美国的教育家布鲁纳又提出“发现学习”的教学理念,这些可视作研究性学习理念的后续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创新性人才日显重要,与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高度相关的研究性学习再次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甚至有人把研究性学习视为2l世纪时代精神的体现。

在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的提出始于上海。1999年,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在经过数年试点实践和理论探索后,在全国率先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概念,阐述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路和框架,并得到了教育部的认可。一年后,教育部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首次将“研究性学习”增为必修课,并规定了相应的课时。随后在十个省市的普通高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试点。2001年4月,教育部又印发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指南(试行)》,对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指导和规范,并对“研究性学习”进行定义: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2002年9月,教育部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课程计划,研究性学习遂由十省市的试点转而遍行全国。

此后,全国各地的高中都开设了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相关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探讨成果也日益增多,研究性学习也逐渐突破了高中的范围,也摆脱了作为一门课程的限制,发展成为适用广泛的一种教与学的方法。作为教学方法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种教学方法。与后者相比,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主动性、探究性、过程性、交互性等特点。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方面,研究性学习比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具有更大的优势。在高校历史本科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史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历史本科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必要性

(1)是传统大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当前,大学历史课堂仍以接受性学习为主要教学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知识为本位,以讲授为主要方式,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客体。在课堂上,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记笔记,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师生的互动与交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难以激发。这样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亟待改变。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正好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

(2)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历史专业人才的需要。传统的历史本科教育非常注重学生对历史基本知识和基本史学理论的掌握,而对学生在史学方面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则要求甚低。因此,若一名历史本科生具备了扎实的史学基础、能博闻强识,成为了一个小型的历史知识库,就可被视为专业优秀的学生。然而,随着信息化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历史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成为一个小的历史知识库还不够,还需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在传统的教学当中,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并不突出,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则正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见长的。

(3)是提高历史学科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需要。在现行高校教育制度之下,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在四年学习过程必须完成的一个任务,毕业论文的质量直接反映了学生的专业综合水平,毕业论文合格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毕业及获取学位。然而,从近年来地方性院校历史学本科专业的毕业论文情况来看,论文质量普通较低。部分毕业生甚至对何为论文、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基本程序都不甚清楚,对如何搜集、整理、归纳史料,如何论证,如何提炼观点等也感到陌生。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但学生平时缺乏史学研究及论文写作训练是一个重要因素。而这又涉及到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问题。至今“史学论文写作”课程尚未列入必修课,有些高校开设,有些则未开设。即便开设了该课程,多数教师也主要以讲授为主,对学生而言仍是纸上谈兵,很少进行实战训练。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则要求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以问题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并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每个学期进行一两次史学研究的实战训练。这对于将来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无疑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2.可能性

(1)历史专业的本科生具备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条件。本科生是经过高考选的相对优秀的一个群体,经过一、两年的专业学习,他们的专业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足以支持其进行研究性学习。此外,与高中阶段相比,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相对显更为轻松、自由,学生自主的课余时间也较多,学习的自主性也更强。这为大学本科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大学历史专业教师有能力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师相比,高校历史专业教师一般具有更高的学历、更多的研究实践和经验、更强的研究能力和更高的学术水平。因此,他们在教学过程当中,完全有能力组织和指导本科生进行史学的研究性学习。

(3)大学里的丰富资源为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大学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图书馆里上百万册的藏书、数以万计的各种期刊杂志、没有边界的互联网资源、名目繁多的各种研究团体等等。这些资源为本科

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三、本科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形式

笔者认为,问题教学、课堂讨论、史迹考察、学年论文、课题研究等是高校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几种较为有效的形式。

1.问题教学

问题教学,是指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在进行历史专业课的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问题化”,即在备课时,将教学内容归结为若干个问题。在课堂教学时,首先将这些问题展示出来,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发其思考。然后,引导学生或与学生一起共同分析、探讨、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参与程度高,既掌握了相关知识,也培养了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这种形式适用于整个本科阶段,也适用于几乎每一门专业课。

2.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授课教师组织学生就教学内容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探讨的一种教学形式。在进行课堂讨论时,教师首先要确定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论题。该论题最好是当前的学术前沿或存在争议的问题(如一些历史人物的评价、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等),教师需向学生强调该问题尚未解决或尚无定论。这样,论题及讨论将更具有开放性,学生在课堂讨论时也就没有顾虑,可充分发挥其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其次,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讨论形式(如分组讨论、自由讨论等),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最后,教师要对课堂讨论进行总结和点评。课堂讨论也适用于整个本科阶段的每一门专业课程。不过,由于课堂讨论一般费时较长,实行的次数不宜太多,以免影响教学进度。

3.史迹考察

史迹考察,是指教师带领或组织学生对特定的历史遗迹进行考察的一种课堂之外的教学方式。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要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就历史专业的本科生而言,史迹考察无疑是研究性学习的好形式。史迹其实就是活着的历史,它比写在教科书上的历史更形象、更鲜活,也更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史迹考察由于在野外举行,它显然要比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更为重要的是,史迹考察可以使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将之前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到考察的实践当中,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另一方面史迹考察还可学到不少书本之外的知识,增长见识。史迹考察对于培养学生的习史兴趣、观察能力、探索能力和对史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4.学年论文

学年论文,是指学生在一个学年当中完成一次的学术论文。本科学年论文的对象是一至三年级的本科生。就历史专业而言,学年论文的工作通常由历史系统筹安排,分年级进行。学年论文的题目可由学生自选或由教师提供,一般在学年初期确定。然后系里根据教师的专业方向为每个学生确定指导教师或由学生与教师双向选择。之后,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之下,独立地进行论文资料的收集、整理及论文的写作。到学年末,系里要分年级按专题组织学年论文研讨活动,让学生们彼此分享论文的研究成果及写作经验。系里还可以组织教师对学年论文进行评比,评选出部分优秀的论文加以奖励,从而达到鼓励的作用。学年论文由于历时较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且有指导教师的协助,因此对其质量要有较高要求。在形式上,要严格按照史学学术论文的标准进行写作,如摘要、关键词、引文、注释、参考文献、论文结构和格式等都要符合相应的规范;在内容上,务必要有创新之处(观点、研究方法、材料解读等方面的创新)。学年论文最主要的作用在于训练学生史学论文的写作,同时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写作能力、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及将来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5.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课题研究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基本方式之一。它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题研究的一般操作程序是:确定课题、制订计划、实施研究、总结交流。就历史本科专业而言,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所上课程基本上是历史专业的基础课,如《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国历史文选》、《史学概论》等,该阶段的学习任务也主要是打好专业基础,而不过于强调知识的运用及史学研究。所以,课题研究更适合大三、大四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课题研究的周期一般较长,所以每年实施的课题以1个为宜。另外,在确定历史课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难易适中,范围较小而具体的问题。通过历史课题研究,学生一方面运用和巩固了已有的历史知识,另一方面通过研究又能亲自获得新的历史知识,培养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此外,学生还能够获得进行历史课题研究的亲身体验,懂得历史研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日后进行更深入的历史研究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胡兴宏.关于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构想.上海教育科研,2000(1).

[2]张华,仲建维.研究性学习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教育科学研究,2004(3).

[3]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107.

第6篇:历史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西北区域史,特色课程,本科教学改革,历史学特色专业

【中图分类号】K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8-0069-04

特色专业建设是实施国家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将通史与区域史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是历史学特色专业建设的一条重要路径。在历史学本科教学中,如何在强调通史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突显区域史教学的内容,是历史学特色专业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区域史教学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如何将通史教学和区域史教学有机结合?通史教学和区域史教学中课程体系如何设置?现有的师资队伍如何朝通史与区域史教学相结合的方向优化组合?如何开发既有通史内容又有区域史特色的系列教材?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中如何体现通史与区域史教学相结合的特色?等等。这些均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进一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学依托历史学国家特色专业、中国古代史部级教学团队、《敦煌学》国家精品课程,积极从事教学改革与实践,根据地域特色和传统优势,走出一条以西北区域史教学为突破口,推动历史学特色专业建设的新路径,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办学模式,对今后进一步推进历史学本科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突出西北区域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特点

历史学是西北师大的传统优势学科。在多年的学科发展中,我们一直强调科研和教学并重以及科研和教学的协调发展。百余年来,西北师大的史学工作者充分利用便利的地域优势,将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与西北区域史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主动适应地方文化建设的需要,在西北边疆史地、西北民族史、敦煌学、简牍学、丝绸之路文明史等方面进行了持续不断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将西北史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本科教学活动之中,是西北师大历史学人才培养的优良传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在本科生教学中,我们始终坚持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教学作为本专业教学的核心内容,与此同时,将通史与西北区域史教学紧密结合,开设与西北区域历史文化紧密相关的课程。在中国通史与西北区域史教学相结合方面,开设有《敦煌学》《简牍学》《西北文化史》《西北经济史》等。通过这些课程,使学生在拥有扎实的中国通史知识基础上,对西北历史有较深入的掌握和全面的了解;在世界通史与西北区域史的结合中,侧重于丝路文明史、中亚史、西北跨国民族史、伊斯兰教史等方面的教学,使学生将世界通史的掌握与西北区域史的学习较好地结合起来。

立足西北区域特色,大力开发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课程,是西北师大历史学特色专业建设的切入点。在课程设置方面,坚持通史课程与西北区域史课程的有机结合,自2000年以来,通过多期教改工程,持续强化历史学特色专业建设,进一步突现西北师大历史学的课程特色。在强化《中国古代史》《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当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等通史主要课程的同时,加强专业限选课和任选课建设,优化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设置,将《敦煌学》《简牍学》《丝路文明史》列入必修课,将《西北边疆历史地理概论》《西北经济史》《西北边疆考古概论》《西北民族史》列人选修课。同时淘汰《甘肃经济史》《甘肃史》等课程。其中《敦煌学》《简牍学》《丝路文明史》是最具西北区域文化特色的课程。《敦煌学》立足于甘肃敦煌文物大省这一资源优势,作为历史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和骨干课,既是一门颇富特色、具有地缘优势的重要的专业知识课,又是从事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生动的思想教育课。现该课程已经建设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足以代表西北师大历史学特色和优势的国家精品品牌课程。甘肃是简牍的故乡,开设《简牍学》既宣传甘肃简牍文化遗产,又培养本科生基础的简牍学专业知识。甘肃地处丝绸之路黄金地段,境内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丰富,《丝路文明史》课程的开设,就是在向本科生传授丝绸之路的历史知识,传播丝绸之路的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等。

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强调教师在进行通史教学的同时,还必须进行西北区域史的教学。教学团队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保障,只有把科研成果转化成教学内容,并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才能确保特色专业建设的良性发展。一方面,我们要求教师从事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的基础教学,每位教师至少要讲好一门中国通史课或世界史课程;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必须从事西北区域史相关课程的教学,每位教师要讲好一门西北区域史课程,从而形成一课两人或多人承担,改变了因人设课或一人一课的局面,以确保教学秩序的稳定运行。

二、编写填补空白的西北区域史教材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指出:“教材建设要反映教学内容改革的成果,积极推进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和教学课件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材建设,选用高质量教材,编写新教材。”为了体现西北师大历史学特色专业的特点,我们在教材建设中,并没有像一些高校那样重复编写教材,而是定位于填补空白的教材建设,开发新教材,走出一条特色教材建设之路,我们先后编写的特色教材有:《敦煌学教程》、《史学论文写作教程》、《历史学本科专业学习指南》、《甘宁青考古八讲》、《西北边疆历史地理概论》、《简牍学教程》、《西北边疆考古教程》等。其中《敦煌学教程》为国家精品课教材建设的重要成果,内容主要围绕敦煌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领域;国内外敦煌学主要研究动态;敦煌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敦煌历史及敦煌与丝绸之路的关系;敦煌文物的发现、流散、收藏和有关追讨、回归等问题;敦煌学与隋唐五代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研究;敦煌学与民族史和古代民俗研究;敦煌学与中国古代教育、科技研究;敦煌学与中国古典文学、语言学研究;敦煌学与佛教、道教等宗教研究;敦煌文学;敦煌艺术等。《简牍学教程》对简牍及简牍学、我国简牍的出土历史简牍文字流变、简牍中的政治法律、简牍中的经济文书、简牍中的军事活动、简牍中的民族关系、简牍中的典籍与思想文化、简牍反映的古代社会生活等各方面作了较为明晰之阐述,并附简牍图版多幅,图文并茂。本教程的编撰,将有助于促进本校简牍学的教学,并希望带动国内高校相关课程的建设与发展。《甘宁

青考古八讲》分别为甘宁青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存、新石器时代遗存、商周遗存、秦汉遗存、三国两晋南北朝遗存、隋唐遗存、宋元明遗存等,系统阐述了每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分布、发掘状况、文化类型、文化内涵、研究现状,理论贯穿于材料之中。《西北边疆考古教程》主要论述西北边疆地区百年来考古发现和研究状况。西北边疆考古涉及的地理范围,主要是按照今天的行政区划划分,包括陕西北部、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和内蒙古西部,教程在内容安排上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三个部分。在各章节,分别叙述了考古发现和发掘情况,特别是对一些重要发现作重点介绍,对于不同观点和学术争论也加以梳理;教程配备插图,以便于直观地掌握遗址和遗物。

目前,我们正在编撰的西北区域史教材还有《丝路文明史教程》《西北民族史教程》《西北历史文化遗产教程》《简牍学文献导读》《敦煌文献导读》等。

西北师大历史学特色教材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除《史学论文写作教程》《历史学本科专业学习指南》弥补基础课教材建设的不足之外,《敦煌学教程》《简牍学教程》《西北边疆考古教程》《甘宁青考古八讲》等均为首次编撰,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三、高度重视西北区域史的教学研究

国家高等学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要求“将优质教学与研究资源用于本科教学,鼓励教师根据教育目标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通过教学研究推动教学改革,一直是西北师大历史学本科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年第2期刊发西北师大历史学本科系列教学研究论文4篇:《通史与区域史教学相结合,推动历史学特色专业建设》《特色课程需要不断精心打造――以部级精品课课程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课程建设为例”》《特色课程需要强化特色――简牍学课程建设刍议》《特色课程需要推陈出新――关于开设中国北方民族史课程的思考》。《通史与区域史教学相结合,推动历史学特色专业建设》总体论述通史与西北区域史相结合的理论意义、教学方法、实践价值等重大问题。敦煌学是国际显学,在西北师大开设“敦煌学”课程具有较长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何在已有国家精品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好“敦煌学”,努力扩大课程受益面,《特色课程需要不断精心打造――以部级精品课课程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课程建设为例”》从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树立精品意识等方面提出,要把“敦煌学”课程建设成为既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又有西部特色的国家精品课程。西北师大对简牍学的研究起步较早,且在学界有较大影响。目前,简牍学研究已开始进入黄金阶段,开设“简牍学”课程,既是通史教学的深化,也是充分利用西北地域历史文化资源以扩大学生知识面的重要途径。《特色课程需要强化特色――简牍学课程建设议刍》中就简牍的出土、简牍的内容及价值、简牍学课程大纲设计及教学经验等问题进行了论述。我国西北地区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之地,民族关系是西北地区古史的中心内容,也是影响当今西北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西北民族史内容丰富,既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现实紧密交织在一起。《特色课程需要推陈出新――关于开设北方民族史课程的思考》就开设北方民族史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课程内容设置等展开讨论,进而提出必须予以重视和加强民族史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年第3期刊发西北师大历史学本科系列教学研究论文3篇:《居丝绸之路古道,开“丝绸之路学”课程一关于西北师范大学开设“丝绸之路学”课程的几点认识》《(西北边疆考古通论)课程建设初探》《西北历史地理的课程建设与教学》。西北师大位居丝绸之路重镇兰州,较早开设了“丝绸之路文明史”的课程,特色鲜明。《居丝绸之路古道,开“丝绸之路学”课程――关于西北师范大学开设“丝绸之路学”课程的几点认识》认为,在具体教学环节中,应重视课堂教学和实地考察的结合、重视新材料的运用和学科建设、重视思想性和国际学术交流,以此推动“丝绸之路学”课程建设。西北边疆地区的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在我国考古学界具有重要地位,《(西北边疆考古通论)教学初探》认为,开设“西北边疆考古通论”课程,对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西北边疆地区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尊重客观的考古资料进行历史学习,要结合适当的课外考古实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养成。中国西北历史地理的研究与教学,西北师大起步较早,且薪火相传,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西北历史地理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就如何将西北历史地理研究与教学相结合,推动“西北历史地理”课程建设展开了具有建设性的讨论。

以上教学研究成果,足以说明西北师大历史学教学团队对本科教学研究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反映了长期以来西北师大对西北区域史研究和教学高度结合所取得的显著成绩。

四、强化通史与西北区域史相结合的学生实践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是本科教学改革的重要目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指出:“积极开展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利用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科研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各种形式,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根据西北师大历史学学科特色,我们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实践,包括开设《史学论文写作》课程;要求三年级撰写学年论文,优秀论文必须答辩,答辩后获优秀成绩者,在推免研究生专业成绩计算时加权计人;四年级撰写毕业论文,全部参加答辩;编辑学生学术刊物《文史管窥》等。《史学论文写作》课程从史学论文的选题人手,按照论文的构成要素,对论文的标题、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语进行详细的讲述,就如何写作规范的论文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讲解,并从丰富、翔实的案例来具体说明“如何写”,所讲的方法大都是从这些案例中推导出来的,清晰明白,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西北师大文史学院青年文史学社创建于1986年,在教师指导下社团以“营造学术氛围,展现学子风采”为宗旨,社刊《文史管窥》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为本科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学术水平的平台和学术交流的机会。

“拓宽实践教学渠道,积极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实训教学基地,推进学生赴企业与联合实验室参与前沿研发项目与毕业设计(论文),增加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哦们的做法是,注重学生实践中的通史与西北区域史的结合,包括赴西安、敦煌、炳灵寺等地考古实习和历史文化遗产考察;在甘肃省历史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建立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在甘肃省博物馆、西北师大博物馆担任讲解员等;开展甘肃文化遗产现状、西路军口述史调查等。我们组织本科生开展《甘肃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的社会实践,撰写了20余篇高质量的调查报告,如《炳灵寺石窟保护状况调查报告》《甘肃庆阳北石窟寺保护现状调查》《陇东窑洞文化保护状况调查报告》《莫高窟保护状况调查报告》《秦安大地湾遗址保护现状》《永登鲁土司衙门保护状况调查报告》《庄浪县云崖寺石窟及陈家洞石窟保护状况调查报告》《永靖傩舞戏调查报告》等。2009、2010、2011年连续三年组织本科生开展“寻访西路军足迹,弘扬革命者精神――西路军口述史社会调查”的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假期前往河西走廊参访西路军红军战士及其相关人士,搜集珍贵的有关西路军的文字资料、实物资料和口述资料,学习西路军战士“顾全大局、服从命令;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团结一致,同仇敌忾;顽强不屈,忍辱负重”的精神。组织学生开展“寻根历史遗迹,再访红色故土――庆阳红色文化口述史调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利用假期参访庆阳老区老红军、老战士,搜集整理大量革命文献资料。

第7篇:历史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历史;专业化;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1 — 0178 — 02

高校专业化建设从本质上而言,根本目的是提高专业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服务,这是经历改革开放后高校专业扩张性发展时期后,现实对高校专业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当前高校专业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专业化建设的核心是自我完善与提高,培育专业特长,使专业在自身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的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形成自己的专业特点和达到高层次的专业水平。近十多年来,齐齐哈尔大学历史专业本着在社会中磨砺、在实践中求是的建设理念、从理论与实践上探索自身专业化建设的途径,逐步形成了以突出实践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重点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实践出真知,说明了一个朴实而深刻的道理,真正的学识一定是来自于实践,或必然要经过实践的检验。长期以来,重理论而轻实践是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实践能力不足,创新意识淡薄,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质量的瓶颈。

正确认识实践在专业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首先,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想与能力的载体,实践与创新从本质上体现的是人文主义精神,鼓励个性发展,强调个人存在的社会价值,重视对独立个性与责任感培养。发达国家在培养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问题方面,重视对个人品质形成的研究与教育,对实践的重视与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成熟的经验与成果,其理念与实践是非常值得我们有选择的学习与借鉴。实践教学改革,培育创新型人才,从根本上是逐步改变大学教育中人才培养理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次,实践与创新能力是检验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探讨适当于国情与和高校校情的实践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大学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更是国家的发展前途所系。建设创新型国家,必先有创新型人才,大学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人才基础,建设创新型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就在于此。

历史专业化建设应符合专业自身的特点。每一个专业都有自身的特点,历史专业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决定了在现实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地位,也决定了其不同于它专业的特点,充分认识到历史专业的特点是进行专业化建设前题。如历史专业是传统文科专业,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其重要性在于不可或缺,但其发展空间有限;历史专业在传统教学中注重理论说教而轻于实践,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历史专业在高校专业中是不受重视的弱势专业,在中学课堂上是非主流的附属课程。这是不争的事实,是教学改革必须面对的现实,因此,特色化建设就成为专业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

专业化建设就是特色化建设。在现实社会中,缺少特色的专业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特色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实践是特色化建设的基础。因此,我们有必要从专业特色化的角度来探讨实践对专业化的特殊意义。特色建设是根据每一个专业的具体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探索专业的发展途径,在现实中它不仅决定专业的前途,也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专业化是不断成熟和提升的过程,形成专业特色化是培育专业品质和风格的统一,专业特色化是专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在高校众多的相同或相近专业中,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生存的空间与时间,历史与现实状态,探索与众不同的专业发展道路,形成自己独立的专业特点与风格,是成功专业的基础。有专业的特色,才会有特色学校,才可能特色兴校,特色专业培育特色人才,是教学质量的体现,只有特色的人才培养计划才能培养出有特色的大学生,建设专业特色化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是提高学校和学生社会竞争力的根本,是提升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益和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齐齐哈尔大学历史专业以特色建设为理念,以实践为突破口,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质量有了持续的提高,进而推动了自身的专业化建设。

长期以来,历史专业居安思危,努力探讨适合于专业发展和建设的途径,在十多年的建设中,历史专业逐步形成了的自己的特色专业发展理念,开放——面向社会,感悟真实;实践——磨砺品质,知行合一;创新——追求卓越,与众不同。,努力在实践与创新中形成自己的专业气质与风格。

历史系的实践活动注重创新性内涵,体现着历史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活动以创新性为最高标准,注重其对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使每项活动的策划与设计都为学生搭建成为展示个性的社会与实践活动舞台,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自我选择、勇于担当的实践平台。

历史专业实践教学分化为四大部分,即科研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和主题实践。科研实践是培育学术意识的学术能力,积极为学生创造参与科研学术活动的机会,组织学生参加学术会议,聆听学术报告,参与学术研讨,开阔学术视野,提高思维层次,与专家讲座与座谈,感悟学者风范与气质,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心中的学术舞台;参与科研项目,在专家指导下进行科研基础训练,收集整理资料,查阅学术信息,审核校对文字,撰写论文,发表文章,参与编书等,收获荣誉,树立自信。

专业实践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素养。历史专业的专业实践以参观考察为基础,注重学术意识与能力的培育。在实践中,专家现场指导学生的田野考古与遗址考察,并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组织相关内容的讲座与报告会,讲授历史、考古及文物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锻炼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学生专业兴趣与修养。专业实践以齐齐哈尔及周边地区历史文化遗址考察为主,按照人才培养计划安排,服从专业教学的需要,有计划的进行。考察地点选择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历史遗址为主,特别是齐齐哈尔及周边地区的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近现代遗址遗迹。为保证专业实践的有计划进行,实践方法因具体地点和条件而有所不同。如昂昂溪遗址是部级文物保护单位,很具代表性,路程较近,较为方便,是历史系每年组织学生去进行田野考察的首选之地。为了达到良好的实习效果,昂昂溪考察基本上安排三天两宿的时间,以保证考察质量。江桥抗战遗址是部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具有重要的思想教育内涵,其打响中国军队武装抗战第一枪的殊荣,使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是历史系专业考察和科研交流以及开展综合性社会实践的理想场所,成为历史系每年必要前往考察之地。同时,个别地方由于途较远,经费不足,学生只能间隔一段时间前去参观考察。专业实践与科研能力培养相结合,专业实践以考察文化遗址、遗迹和参观博物馆、纪念馆为主,并与当地专家学者座谈与交流,探讨其历史价值。每次考察后,组织学生撰写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组织考察汇报会。实践证明,专业实践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培育学生的创进新意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也起到了积极有益的作用。近年来,历史专业不断地拓展实践领域,为此,在实践中与有关单位部门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如市文物管理站、市博物馆、昂昂溪遗址博物馆、泰来江桥抗战纪念馆等有关区县文物管理所等,建立实践基地,聘请地方专家为社会实践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撰写专业考察报告。为进一步规范管理和制度化,历史系成立了齐齐哈尔大学历史文化考察队,使实践活动目标更加明确,开展每年定期和不定期的专业考察。

综合实践是历史专业最具特色的实践活动。历史系综合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个性与挑战性,活动选题具有现实意义和思想性,如:寻访齐齐哈尔抗日老战士活动,是一次对历史人物的寻访与调查活动,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活动,同时,也是一次隔代人之间的对话与思想沟通,同学们付出辛苦,留下回味的感动。当学生们在主动地带着鲜花或水果去老人家里走访时,使我们感到了活动的意义;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调查活动中,300多名学生走进百姓生活小区和家庭,对比百姓生活三十年生活巨变,感悟着历史发展进步的脉搏,是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更是一次感动心灵之行;重走抗战路,是一次对大学生精神和体质的双重挑战,两天行程150里,需要勇气。更需要信念。历史系组织的大型实践活动建立在学生兴趣与好奇基础上的,没有任何形式主义与强制性要求,全部自愿参加,实际情况往往是由于规模或限制有的学生报名也不能参加,这也是历史系实践活动坚持十年,深受学生欢迎,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与特色的重要原因。历史专业的综合性实践创意新颖,体现时代主题,融能力锻炼、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实践活动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内容丰富,使学生在策划、组织、沟通、写作、体力锻炼、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全面的能力锻炼。在活动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做人。

专题实践,是在鲜明的主题下进行的比较单一的实践活动。如重要纪念日的纪念活动、学生教师基本能力的训练、学生科研活动以及其它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主题的特点是目的明确,短小精悍,能够起到经常调动学生实践活动情绪的作用,使学生在大学期间在思想素质、专业素质、综合能力等方面得到经常性的比较全面的训练,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快更好地融入于社会。

第8篇:历史专业论文范文

一、“专业化”得到彰显

即把专业历史研究的一般程序、范式及技巧渗透在整个历史试题中,借以考查考生学科能力与素养,通常史学研究流程为:“为解决现实问题――收集有关史料――以史学范式为视角――对史料开展研究――形成史学成果解决现实问题”。

1试题内容呈现以各种史料文本为抓手。

我觉得我们应该阅读那些伤害我们和捅我们一刀的书。――卡夫卡

万物有本然,终不为他者。――约瑟夫・巴特勒

历史是指已经发生过的一切事件或过程,具有不在现场性、逝去性、一维性、不可回溯性等特点,在坚实的无数碎片史料文本基础上得到了体现,是史学的生命,一方面历史学家想如实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揭示历史发展客观规律,也只有借助史料文本这一抓手,对史料文本进行考证和解释,才形成 “史实的确认、史事的理解、历史规律的概括及历史意义的评价”等认识层面,正如兰克说:“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梁启超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另一方面史料文本当然也是检验历史认识成果正确与否的客观证据。史料是指人类社会在自己的生活实践活动中残留或保存的各种痕迹实物资料和文字资料,具有真实性、直观性、现实性等特点,具体表现为:“档案材料、古代文献、史家的历史著作、史学论文、一幅画、统计数据、民间歌谣等”形式,而综观2014年江苏历史卷在试题内容选择和呈现上都充盈着史料文本被充分运用这一特点,史料的价值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在每一道试题问题设计上无不以史料文本为抓手,为依托,史料文本呈现方式多种多样,如有第6题关于民国初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漫画资料,有第11题李岚清的篆刻方印资料,有第8题的建国初新闻报道史料文本,有第1、2、3、4、12、13、16、21、22、23、24、25题运用历史文献典籍文本,有第15题充分运用图表统计文本,有第9、10、17、19、20题引用学者观点史料文本等等,不难看出命题者想通过史料文本为媒介,一方面体现命题“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另一方面是实现对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全面考查的重要载体,具有历史专业研究的味道。

2试题问题设计以多种史学范式为视角。

史学范式是研究历史的范型和模式,是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研究、理解历史问题的一把“钥匙”,是历史认知和诠释的不同视角和方式,有利于全面地、科学地恢复历史发展的真相,有利于多角度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形成正确的历史意义的评价,相互弥补历史认识的局限性,当前历史研究有现代化史学、文明史学、整体史学、生态史学、社会史学,计量史学,比较史学,心理史学等范式。而综观2014年江苏历史卷充分借鉴、吸纳并运用新的史学观念和理论范式,考查学生多角度、创造性地认识和评价同一或不同历史事实问题的能力,如第15题充分运用计量史学,计量史学是运用现代数学,定量地研究历史现象和历史过程,再现历史事实的真相,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评价历史的意义,此题是揭示苏联农民平均税款变化的原因。还有运用比较史学理论,比较史学是指历史学家在历史研究中使用比较的方法对历史事实的比较,来加深、扩大和验证对历史的认识。第1题再现儒家思想的变化,第2题反映唐朝不同时期对“市”的具体管理变化,第3题揭示古代不同历史阶段“印刷术”的发展变化,第21题比较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对中央权利中枢如何进行调控的。第8题运用社会史学范式,它以人们的群体生活与生活方式为研究对象,以社会结构、社会组织、人口迁移、社区物质与精神生活习俗为研究范畴,揭示它本身在历史上的发展变化及其历史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第8题李长凤老大娘当选人大代表情况。第23题还运用现代化范式,考查探究圈地运动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3试题内容选择以现实问题为切入点。

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历史学家追寻历史,研究历史,追溯历史的根源,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正确答案,卡尔认为:“只有借助现实,我们才能理解过去;也只有借助过去,我们才能充分理解现实。”显然现实问题是历史研究的动因和契机,综观2014年江苏卷在试题内容选择和呈现上体现了历史学这一特点,它没有回避现实热点、焦点问题,以现实问题为试题命制的切入点,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教学“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的基本理念,考查考生从历史学习中吸取来的智慧,学会解释和评价、理解现实热点、焦点问题的能力。如第4题明王朝海洋政策,可以探究当前海洋意识的历史根源,第19题反映美国在当前世界政治格局上想推行单级世界意图但又力不从心的现状,第20揭示当前经济全球化存在的现实问题。

4试题能力要求以专业化学术理论成果为最高标准。

专业学术论文是历史学家历史研究的理论成果,是历史学专业化水平的重要体现,而2014年江苏卷第22题在试题呈现上出现了“王韬课士的近代性”的主题历史小论文形式,它秉承了往年试题小论文风格,但要求更高,首先理解“近代性”历史概念,论文字数要求到280字,比往年多了30字,更强调思维方式要有层次性、逻辑性、整体性,是名副其实的历史专业学术论文的“翻版”,它不仅能够综合考查学生历史学科能力和人文素养,达到高校选拔考试的功效。同时也能够服务于为将来高校专业历史人才培养的需要,它是选拔更好的一批专业苗子的一种途径。

二、“语文化”瑕疵出现

即试题的问题设计、能力要求等方面与高中语文试题风格大致相似,仅仅考查考生阅读与理解文本的能力,具有脱离历史学科专业特色的本味。

1选择题“语文化”倾向。

2014年江苏历史卷20题选择题在试题的问题设计上和能力要求上呈现了“语文化”倾向的瑕疵,如在选择题的题眼问题设计上20道选择题几乎有一半以上出现“说明了”“反映了”“表明了”“可见”“可知”“概括”“旨在”“推断”等低层次获取信息问题要求的字眼,显然考查能力要求很低,甚至其中有的问题设计要求没有一点思维含量,只要读懂题干材料,答案就自然浮现出来,不需要于任何历史专业知识相联系,与高中语文试题风格一模一样。

2材料解析题“语文化”倾向。

2014年江苏历史卷材料主观题在问题设计上暴露了“语文化”倾向的瑕疵。如第21题: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据材料三,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再如第23题问题设计:据材料一,归纳“圈地者”圈地的理由,据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推动英国农业变革的具体表现。这样能力要求呈现,这样的问题设计太简单,答案明显直接来源于材料中,只要认识汉字就能知道问题的答案了,问题设计的功效仅仅起到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能力和语言归纳能力的目的,与学科能力要求相差甚远,与高中语文试题没有两样,更谈不上学科专业特色的体现,结果会产生“教与不教、学与不学一个样”的局面,会对中学新课程教学改革产生负面影响,显然与新课程设计思路相悖。

三、备考启示

1抓大放小,突出重点主干知识。

以《考试说明》规定的具体考点范围为底线,再以近三年高考试题涉及的主干考点知识为抓手,对考点知识进行研究,依据试题涉及的频率大小可以排列分类,知道哪些专题考点是历年高考常考的重要考点,知道哪些专题考点是从来没有涉及过的,坚持抓大放小原则,进行大胆删减这些考题从来没有涉及过的专题考点,突出关注历年涉及的重点主干考点知识,然后再对那些重点主干考点知识的学习进行全面地“深挖取”,力争达到“理解透”的程度,实现有的放矢、高效备考的效能。

感情世界里的孤独,有时候像黎明前沉寂的雪原,喧嚣都在梦里,温暖亦如此,声音落入风中,万劫不复。――理查德・耶茨

我那时还不了解人性多么矛盾,我不知道真挚中含有多少做作,高尚中蕴藏着多少卑鄙,或者,即使在邪恶里也找得着美德。――毛姆

2通过研读史料,培养学科能力和素养。

《考试说明》的命题指导思想指出:考查内容的呈现,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以及近三年试题呈现上确实也体现了新材料的功效,因此在复习备考中不妨可以运用教材中所引用的史料,也可以筛选经典一手史料,以此为依托,对史料进行抽象与比较、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研读,一方面来归纳考点史实的真实内涵,分析历史发展原因、准确评价历史事物。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证据意识,形成论从史出的观念。

3运用多种史学范式,提高学生多角度认识历史的能力。

现代化史学、文明史学、整体史学、生态史学、社会史学,计量史学,比较史学,心态史学等范式在新高考试题中不断体现,成为新高考一大亮点,不同的史学范式就是研究史学的不同角度,就像日常生活中的多棱镜,可以五光十色,在高考历史复习中可以从不同的史学范式角度来理解、评价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帮助学生冲破传统历史思维定势,引导学生用史学研究的新观点、新理念来正确看待历史问题,培养学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

4关注时代热点、焦点,研究命题切入点。

热点、焦点问题是历年高考命题的切入点,是高考试卷命题内容现实化的表现,是历史学科与现实社会密切联系的反映,因此在备考复习过程中要关注时代热点、焦点问题,把握时展脉搏,要尽量把考点知识的内容能更多地联系现实热点、焦点问题,密切与现实社会的历史联系,用汲取来的历史智慧正确分析、研究现实问题,培养现实意识。

第9篇:历史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国史;课程教育;改革;创新

中国史是国家新增设的一级学科。中国史课程是高校历史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这门课在教学中分属三个阶段讲授,即: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当代史,相应的教师管理也分属于上述三个教研室。在一般高校历史学专业的课程设计中强调中国史的教学,因此课时安排多,时限较长。一般而言,中国古代史一学年,中国近现代史一学年,中国当代史半学年,每周3~5课时不等。所使用的教材也五花八门,并不统一。仅中国古代史教材就包括自编教材、合编教材和部委推荐教材,正式出版的已达50多部,而且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当代史的情况也大致如此。按现行各高校较统一的历史分段,即从170万年前起到1840年为中国古代史,1840年到1949年为中国近现代史, 1949年以后为中国当代史(或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三个教研室各自独立地进行教学管理、课程建设和内容研究。多年来,一贯制的教学管理体制,已使得同一门课程教研室之间、教学内容之间隔阂较深,不适应改革开放以来历史学科发展的需要。中国史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一、中国史课程现状评介

中国史课程在实际讲授过程中,分三部分,由三个教研室通过近三年的时间完成,第一学年讲授古代史,主要围绕着以下六条线索:

(1)朝代更替。这是该课程讲授的重点。对一个朝代的出现进行简单分析,包括:出现原因、简单过程和方式,建都何处及势力所及;从兴起到灭亡的过程中,出现过哪几位有影响的君主,他们的简单事迹及突出贡献;某个朝代在兴盛中的重大事件有哪几件;某个朝代衰落、灭亡的原因、过程和经验教训。

(2)主要政治、经济制度概括。在中国历史上,某一个制度出现在哪个朝代,当时的组织结构和社会影响是什么,下一个朝代如何继承该制度,并如何对其损益。如:科举制度,讲授它在隋朝出现的历史背景,它出现的标志是隋炀帝时进士科的设置,唐朝对它在科目设置和考试方式上进行大的改革,最终使它作为一个完整的官吏选拔制度固定下来,宋、元、明、清历朝又对科举制度进行过哪些具有时代意义的改革。

(3)重要人物介绍。对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在讲授它所在的朝代时,结合他对这个时期的贡献,作一个简单、扼要的评述。

(4)思想文化方面的讲授。这方面一直是中国古代史课程的弱点,通常将它放在一个朝代,或者几个朝代之后,作为资料性的介绍。如果课程内容在安排时处理不当,授课时间不够,该部分又往往成为教师省略不讲的部分。据了解,大约有40%的教师对这部分内容省略不讲,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

(5)社会经济方面的内容。在内容处理上,往往只是注重一个朝代中的经济制度,而且重点是该制度的构成,顺带讲一下该制度对当时社会经济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同时介绍某个时代曾使用过哪些先进的生产工具,出现过哪些特别的经济现象,如粮食产量如何、人口多少等。

(6)农民起义和战争。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教材,由于受到极“左”思想和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一个朝代的兴衰史主要是讲农民起义和战争的爆发史。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教材,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较大篇幅的删改,但仍占据了相当篇幅。在实际讲授中,有的教师对这部分省略不讲,让学生自己看书。

第二学年上半年讲授中国近代史(1840-1919年),主要围绕着以下五条线索:

(1)西方列强侵华战争,以及列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不平等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讲授的重点。详细地讲授两次鸦片战争、沙俄侵华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随着战争带来的《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2)两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和反帝斗争。尤其是详细地讲述从1851年到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对这些重大事件的原因、过程、主要人物、失败原因等给予详尽的分析和尽可能客观的评价。其次就是1900年义和团运动。

(3)洋务运动以及近代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产生。在讲授中,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方式已经有所改变,对近代民族工业及民族资产阶级采取了较高的评价方式和较细的叙述手法。

(4)两次具有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性质的运动。一次是百日维新运动,一次是辛亥革命。内容处理上,对百日维新失败的必要性分析详尽,对辛亥革命出现的必然性分析详尽。

(5)新文化运动与“”。着重讲授新文化运动促使各种新思潮开始在中国大规模的传播。“”标志着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二学年下半年讲授中国现代史(1919-1949年),主要围绕着以下五条线索:

(1)“”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背景、过程。强调“”标志着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中国共产党出现的必然性,同时强调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就成为现代中国史的主干。

(2)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运动。主要讲授国共合作的背景、纲领、形式,以及国共两党所领导的北伐战争。

(3)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从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开始,中国共产党建立井冈山等红色根据地,开始了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详细讲授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分析“立三路线”、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出现和对党、军队的消极影响,高度评价关于中国红色政权的存在和发展的一系列论断。

(4)抗日战争时期。讲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的正面抗战和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军队在战争中的核心和中坚地位。

(5)解放战争时期。讲授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实现全民族的解放所作的种种努力。坚持分裂和战争的反动路线,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第三学年上半年讲授中国当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主要讲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内容。主要讲述五个阶段: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开展时期,“”时期,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时期。

针对中国史讲授过程中分段进行的传统内容,我们感觉到历史教育越来越不适应文化高度繁荣和国际文化交流的需要,暴露出以下一些弊端:第一,历史专业的学生不知道历史事件的真伪。这绝不是耸人听闻。比如,有人看见了香港的历史剧《秦始皇》以后,询问历史系的某学生,孟姜女到底是秦始皇的妻子,还是燕国太子丹的妻子,回答是不知道。因为历史专业的课程中,没有提到著名的传说人物孟姜女与历史真实的关系。至于秦香莲和陈世美等就更是不知道了。第二,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比如,学生仅知道汉朝是历史上的盛世,却不知道汉朝人服饰文化、饮食习惯、居住方式和婚姻习俗。再有,学生对正面战场的抗战情况知之甚少,缺乏全面抗战的知识储备,更不用说站在世界层面看中国抗战了。这已成为历史学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第三,缺乏起码的历史文物常识。历史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不仅不会鉴赏历史文物,而且对不同时代的文物缺乏常识性的知识。第四,对中西文化的交流、影响、相互渗透了解甚少。尤其是中国近代,一方面西方列强通过战争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加到中国人头上,杀人掠地,勒索中国人民;另一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也受到强烈冲击,中国的近代化自此开始,各方面也在发生巨大变化。对于这一过程,教材中分析讲授较少。第五,在中国现代史的讲解中,对中国共产党以外的其他政治力量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和作用,相对而言讲授较少。尤其是在解放战争以前,学生往往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解,比如:中国共产党在“一大”时,全国党员50多名,这个时候显然中共还不能算是全国革命力量的领导核心,那么多种政治力量分布如何?各自在中国社会中所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理应实事求是地逐一分析清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讲授中,阶级斗争的内容成为主线索,而忽略经济建设的内容,忽略了无产阶级政权建设的经验教训,忽略了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的内容。

二、中国史课程的改革创新

由于历史学科涉及面广,有着较强的交叉性,因此 要求学生筑牢理论基础。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做好史学基础理论的教学,教育学生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开阔视野,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又要做好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总结历年中国史课程的教学经验,我们认为,该课程的创新教育应朝着以下方向进行改革:

(1)提高理论教育,加强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由于历史学科的交叉性强,与哲学、文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提高理论素养,加强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就成为历史学科的重要任务。开设一些如“宗教学”、“中国(外国)哲学史”、“中国(外国)思想史”等课程,将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通过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与思辨能力。

同时,注意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适当介绍学科前沿思想。这个注意体现在课后给学生布置必读书目和参考书目时,要求学生读一些思想史、文学史、经济史、社会生活史等方面的著作,使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及学科间的价值判断来找出参考尺度,找到理论分析的载体并运用于解释历史的现象。鼓励学生掌握学术动向主要是要求他们去读书和思考,对史学研究的新观点、新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2)加强对中国文化背景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把过去以历史上的精英人物的活动来讲述历史改为强调这些精英人物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使其历史知识背景大大拓宽。

(3)加强课堂教学内容的更新。原来的教学限于一些陈旧的理念和理论,对教材以削足适履的做法来满足所谓的史学正统,陷入了缺乏事实依据的虚假学术判断之中。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为扎实的理论和学术功底。这种方法既可以起到使学生耳目一新的作用,也可以培养学生进行新的创造和创新。

改革现行的学习中国历史而不了解中国人社会生活的现状,大篇幅地增加中国社会生活史的内容。包括:一个朝代,或者一个时期人们的穿着方式、服饰内容、粮食的类型、饮食习惯、居住环境和条件等等。比如,唐朝历史,着重从以下方面介绍唐朝人的社会生活:唐朝时期北方、南方人生活的差异,包括居住、饮食、穿着等方面;唐朝人饮食类型和习惯;唐朝人的服饰与车舆;唐朝人的交通,等等。

讲授每个时代的社会风俗。如婚姻制度与方式,中国历史上,婚姻制度和方式是不断变化着的。汉代的婚姻比较自由,不仅有一定的自,而且寡妇允许再嫁。到了唐代,男女交往、接触比较自由和频繁,甚至已婚男女交往也比较密切。宋代以后,严禁男女交往,闺字待嫁的女子更是严禁与男子接触。还有其他一些风俗习惯,包括节日习俗、禁忌习惯等。这些内容在传统的“中国史”课程中是很少或者没有涉及到的。

讲授中国历史上特有的文化现象。很多中国历史上特有的文化现象,也是外国人对中国历史特别感兴趣的,教材中往往只字不提,或者只是涉及到重大政治、军事等事件时才粗略提及。如中国封建历史上的裹小脚制,这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一直延续到1949年全国解放,欧洲文化、非洲文化等古老文化中完全没有的。现在现行的中国史课本中居然一句也没有提及。使得历史系毕业的学生居然不了解中国历史上这样一种严重摧残妇女、压迫妇女的文化方式。不能不说这是中国史讲授中的一大遗憾。又如宦官问题,这也是中国历史中的特有文化,一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宦官才从中国历史上逐渐消失。现行的中国古代史教材在讲授宦官问题时,只是从政治事件及影响这个角度提及,没有清楚地表述宦官在中国古代产生的社会根源和宫廷生活需要,没有表述宦官群体的生活、他们的生理与心理、宦官与太监等称谓的来源等等。

加强中国史中思想文化内容的讲授。通过讲授,使大学生们不仅了解中华民族灿烂的物质文明,而且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丰富的精神文化。包括思想史、宗教史、文化史、艺术史等。现行的中国史教材中,思想文化部分往往是用最少的课时、最精炼的课题进行介绍性的讲授。如果时间不够,这个部分就省略不讲,让学生下课自己去看,考试时也不涉及。任何课程,一旦失去考试这根学习的指挥棒,这个部分内容实际上也就处于被放弃的位置上。

加强讲授每个历史时期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以及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贡献。少数民族的历史也是中国史课程省略的主要内容。一般来讲,对于那些曾经在中原建国,或者成为封建王朝延续的一部分,或者曾对正统王朝产生过这样或那样影响的民族,才会在课堂讲授中占据一定的课时,但仅仅是从中原王朝的角度去讲解。比如北宋时期的西夏、契丹国的历史,教材处理方式上是看其是否对宋朝兴衰产生过影响,或者影响方式和程序如何,并没有独立、系统、深入地探讨党项、契丹族自身政治、经济的发生、发展过程。这样中国史讲授中不免带有的主观色彩。

加强对近现代史上出现的各种政治派别及其功过是非的评介。尤其是为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尽快实现,加大在课堂上对及其言行的分析与评价。

除了上述问题应该在“中国史”课程中给予充实、强调外,还应增加军事史、边疆史等专门史的内容。

(4)破除权威意识。学生在读书时往往陷入传统的观点,人云亦云,缺乏自己的独立思考。这就要求我们的任课教师(尤其是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学校)在指导学生时对一些经典的必读和参考书目要采取比较分析和扬优抑短的办法,说明经典作家及其经典著作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历史局限性会或多或少地显现出来,以此训练学生的价值判断、分析思考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5)坚决反对急功近利的做法。历史学科要对文献和相关知识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因此我们不提倡学生在二年级基础课阶段就考虑毕业论文题目甚至写文章。主张用学年论文取代,以培养学生的“博”,使他们事业相对开阔而不拘泥于一个论文点上。

根据该课程的现状分析和改革方向论证,结合多年讲授中国史的经验,我们认为,该课程的改革方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减少中国史通史课的讲授课时。内容上的删减才是课时缩短的保证,讲授时以王朝更替为纲,讲清楚每一个朝代的兴起、民族构成、建都所在、经历了几个皇帝统治。以制度、事件、人物为目,讲述在这个朝代的兴衰过程中,创立了那些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发生过那些重大事件和对这个朝代兴衰的影响,以及在这个朝代中出现过哪些对历史起过举足轻重的优秀人物或者重要人物。通过以上方式的简略性的讲授,使学生对中国史有一个轮廓性的了解。

(2)在此基础上增加专门史课程。按照以往的教学习惯,专门史只是作为历史系的选修课供学生选修。作为选修课,一则课时少,不能完整地展现某一类历史问题或历史现象;二则不可能做到让每个学生必选,因而也就降低了学生对这类课程的学习的程度。所以增加专门史课程应以专业基础课的方式增加,每一门课以40节为宜,一学期上完。并以“中国史”为主干,设置五至六门如: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民族史、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史、宗教史、中国经济史、中国文化史等课程。一学期开出2至3门,两学期开完,使学生尽可能比较系统地掌握中国史中方方面面的内容。

(3)针对历史专业所设置的硕士点内容,加大本科生教育力度,使本科教育与硕士生培养有机地衔接起来。几年来的历史学科硕士研究生招生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即本专业学生报考本系研究生的人数少,本专业学生的考试成绩不理想,本专业本科生对本专业硕士点内容缺乏了解和兴趣),这就必然影响到硕士点的招生质量和以后的学生培养质量。通过增加与研究生有关的选修课,将本科生的课程与研究生的课程有机地衔接起来,即本科教育为研究生教育做好准备和铺垫,提高本科生对硕士点、博士点课程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报考本专业研究生。这样,不仅开拓了本科生的知识面,而且为硕士研究生招生提供了大量的后备人才,也有利于提高硕士生的学术水平,使历史学专业不仅能向社会高质量地输送本科应用型人才,还能高质量地输送研究生之类的高级专门研究人才。

(4)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改革也是中国史课程教学改革的另一个重点。传统的教学和学习方式是:教师课堂上念笔记,学生不停的记笔记,考试时学生拼命地背笔记,考完后学生丢笔记。教学和学习的方法都很死板、机械。这不仅难以做到教学相长、启发式教育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将一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中国史讲得枯燥无味,教条化,只剩下一些干条条。所以,首先应该在教师的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基本思路是:第一,讲清楚历史基本制度、事件等的来龙去脉。比如,九品中正制,一旦涉及到这个制度时,就针对这个制度的创立原因、基本内容、社会影响、演变的根据、演变的方式及结果进行专题性的讲述,使学生对某一历史问题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第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看书,查阅资料,找出正确答案。比如,教师在课堂上首先提出问题: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古史辩”派始,一直到现在,还有人怀疑中国历史上没有夏朝。中国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夏朝,同学们先去查找资料、一周后讲解。给学生列出读书目录、资料书籍等。等学生收集资料,梳理论据以后,再组织学生专题讨论,教师及时引导和总结,使学生明确了历史上有无夏朝。若有,依据又是什么。若无,依据是什么。最终确定夏朝存在的证据又是什么。第三,指导学生撰写专题小论文,不仅在毕业前夕的四年级,而且每一学年,都组织学生撰写小论文。或者一人一个题目,或者一个题目数人撰写。由教师设计出题目,若干个同学合作撰写。共同查找资料,经常讨论,写出质量较高的论文。

其次,引导学生在学习方法上进行新的尝试:第一,多次参观本校本学院设立的文物陈列室和附近现成的文化遗址,给学生以生动,立体的形象。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提出问题。第二,积极看书,阅读与教材相关的文献、杂志和书籍,从中比较出与教师所讲的异同。然后,针对专门问题进行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历史系学生学习方法改进的主要课题。多次实践说明,课堂讨论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正确引导、认真组织和积极参与,一次成功的课堂讨论往往能激发学生们极大的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