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历史个人研修总结范文

历史个人研修总结精选(九篇)

历史个人研修总结

第1篇:历史个人研修总结范文

关键词:《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历史教科书 研究现状 展望

自2003年教育部颁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下简称《标准》)以来,高中历史新课改已超过十年。作为指导高中历史教学与课改的纲领性文件,学界不仅对《标准》本体进行解读研究,同时也研究《标准》的具体使用情况。如近十年来,学界对《标准》与历史教科书关系的研究就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见解。本文拟就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以期能对今后《标准》的研究和历史教学有所助益。

一、课改十年来《标准》与教科书关系研究现状

(一)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存在的问题

学者们的研究认为,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科书编写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标准》给教科书编撰带来了一些困难。如连建平就三教科书,指出了新课标给教科书编写带来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课程标准对必修教材编写的要求失之粗放,教材编写者不易把握其深度,致使几个出版社对同一个知识点编写的难度深浅不一;二是课程标准对学习目标的范围失之界定,教材编写者不易把握其广度,一线教师在授课时对教材提供的资料也很难取舍。”[1]同时由于新课标教科书有四个不同版本,虽然都以《标准》作为统一的依据进行编制,但是“一标多本”的教科书编写模式容易出现同一史实不同表述的问题。许永红结合4个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的5个实例,表达了一线教师对“一标多本”下教科书表述的不同的困惑[2]。而徐新、丁林兴还认为若按照《标准》选修六部分进行教科书编制,教科书容易出现“欧洲中心论,文化遗产分布面不广,文化遗产的类型不全,教材的创新空间受制”[3]等方面的问题。

另一方面是教科书编制完成之后,有学者发现新课标教科书存在一些违背《标准》主旨之处。如赵亚夫就指出“现行实验版教科书,在内容上多难于《标准》的规定”[4]。张荣锁以岳麓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为例,总结出教科书存在“违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原则;人文精神严重缺乏;对师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沉重打击;动脑动手极为困难;提供人生经验 、启示不够;培养现代公民意识不够”[5]等违背新课标主旨的问题。李然认为新课标下的教科书编写仍然没有摆脱《大纲》的一些影响和束缚[6]。而仇晓雯则将四个版本的历史教科书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人教版对《标准》结合程度最高,岳麓版与《标准》的结合程度最低,除岳麓版,其他版本的编撰割裂了中外史的联系”[7]。此外,张淑贞的文章《对高中新课标教材的商榷》[8]也指出新版教科书虽然中外合编,但是只是机械地将内容组合,没有更深层次的知识的整合,实则也是违背了《标准》中外合编的理念。

(二)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建议

《标准》在实施建议的第三部分提出了教科书编写建议,对教科书的编写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涉及课程目标、课时、教科书多样化等内容。这些建议不仅为“教材编写和教师教学留下了一定的创造空间,也使教科书编写也逐步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9]。由于《标准》在课程体系和课程的内容上都有较大的变化,因此学界在《标准》编写建议的基础之上,还提出了教科书编写应掌握一些策略。宏观上看,一方面是要注重体例创新,建构一个“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为主轴”[10]的教科书体系。另一方面,新课标下的教科书的编写需要更新观念,进行“转变学习方式的课文结构设计”[11]。如注重视“学科特点和学习方式内在统一的单元课目设置;注重提升课文辅助系统的地位与功能;注重强化史料解析、探究的功能等”[12],最终将新课标转变学习方式的理念融入到教科书的编写当中。

从微观上来看,研究对教科书具体模块的编写提出了建议。如徐新、丁林兴就结合《标准》中选修六的内容,为教科书的选修六模块的编制提出了“按时间编写,按区域编写,按类别编写”[13]的三点策略。陆晓先则针对新课标中“古代中国开疆拓土,侵华史的叙史观念,抗日史的简化,军事和战争问题”[14]等内容提出了自己的编写的建议,希望对教科书的具体编写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标准》与高中历史教科书关系研究展望

(一)《标准》与高中历史教科书关系研究存在的问题

1.教科书研究和《标准》结合的不够紧密。我统计十年来《标准》与教科书关系研究的文章时发现,有关新课标下的教科书的研究论文数量并不少。虽然很多文章提到了新课标,却在教科书的研究中脱离了新课标,完全只是对教科书本身的研究,新课标仅仅只是教科书身上的一个符号,没有将新课标和教科书很好结合起来研究。

2.《标准》与教科书相关研究涉及版本太少。众所周知,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一共有四个版本,分别是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和北师大版(原大象版)。但到了具体的研究中,涉及最多的版本是岳麓版,其他几个版本相对较少。虽然四个版本的教科书都是按照同一个课程标准进行编撰,但是不同的版本在具体的专题编写、内容设置、细节处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区别,这就需要结合《标准》对每一个版本进行一定的分析对比。

3.教科书涉及的内容不全面。新课标下的教科书由三个必修和六个选修模块组成。在近年的研究中,就必修和选修角度看,更加注重对必修部分的研究;单就必修部分来看,又更为侧重于对专题一的研究。其实,就教科书的内容来看,选修部分较必修部分新增的内容更多,必修部分中必修二和必修三又比必修一新增的内容更多。新增的内容,本应该是研究的重点和焦点,但是在《标准》与教科书相关研究中却恰好相反,显得厚此薄彼。

(二)《标准》与高中历史教科书关系研究展望

根据《标准》与教科书关系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我建议未来有关教科书的研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对选修课程的研究。新课标下的教科书选修部分一共有六本,其编撰的方式和编撰的内容都有不少的创新之处。这一部分的研究其实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2.加强教科书与《标准》的结合度的研究。不同版本的教科书与《标准》结合度如何,同一版本下不同模块与《标准》的结合度又是怎样,目前并没有较为深入的研究。而通过对《标准》与教科书的结合度研究,能够为教科书的编制和使用提供更多的参考,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3.加大“一标多本”的研究。新课标教科书有四个版本,但使用的都是同一个版本的课程标准。根据《标准》,对 “一标多本”的教科书编撰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对教科书的修订和多样化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4.可适当采用量化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教科书研究中涉及的版本较多,内容也较多,因此教科书的研究中可以采用计量的方法,把一些重要的内容、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使整个研究显得更加直观和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连建平.从历史必修三看高中课标与教材的得失[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1-2).

[2]许永红.该相信谁?――新课标下同一史实不同版本的不同论述[J].中学历史教学,2006(3).

[3][13]徐新,丁林兴.建议与构想:中学历史教师视野中的历史“课标”选修六[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4(3).

[4]赵亚夫.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与历史教育的现代化――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反思[J].教育学报,2006(8).

[5]张荣锁.违背“新课标”主旨及目前先进教育理念的新课标教材――以岳麓版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04(10).

[6]李然.新课标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研究现状及展望[D].四川师范大学,2011(4).

[7]仇晓雯.21世纪初国家课程标准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内容体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4).

[8]张淑贞.对高中新课标教材的商榷[J].历史教学问题,2006(5).

[9]钟启泉,安桂清.怎样理解《历史课程标准》――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访谈录[J].历史教学,2005(8).

[10][11][12]曹大为.关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建设的对策与思考[J].历史教学,2004(8).

[14]陆晓先.对高中历史新课标及其教材编写的几点建议(上)(下)[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6.

第2篇:历史个人研修总结范文

然而,随着新课程的推进,选修课教学却逐渐出现了背离原有课程设计初衷的“异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受评价模式制约,课程选择由教育主管部门指定,学校和学生无选择的自主权,学生缺乏选修课学习的兴趣;鉴于高考侧重历史必修内容的考查,部分学校选修课程没能按照《课标》的要求开足相应的学习内容和学时,课堂教学往往简单应付;教师对选修课程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致使选修课程沦为必修课的附庸,应有地位被削弱,无法体现选修课程在文化建设和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的作用,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除了教师知识储备不足、课程理念缺失等因素,与学校课时紧张、高考模式的制约等因素也不无关系。笔者认为,仅凭教师和学校的努力确实难以根除上述问题,但这决不可成为选修课名存实亡的理由,在坚守中求突破,在设计中求发展,在过程中求高效,始终不渝地坚守选修课程这一阵地,是选课教学的应有之义。

本文以人教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教学片段为例,就如何有效地设计选修课教学,谈谈笔者的实践体悟,求教方家。

一、立足选修课程,整合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指出,高中历史选修课设计的宗旨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1]通过“兴趣”“视野”和“个性化”三个名词,将新课程对于选修课的教学定位清晰地表达了出来。在一定意义上讲,选修课程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着更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多种因素制约学生根据兴趣自主地选择学习模块的状况下,在指定的选修模块中如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合理的需求和兴趣,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功体验和个性发展呢? 笔者认为,首先要充分利用选修模块开展个性教育的优势。

例如,关于“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从教学内容看,历史人物是最具活力、最能引起后人兴趣的内容之一,这不仅是因为任何重大历史事件、历史活动都离不开各类人的参与, 更因为参与者都是有各具特点的生命体,他们的成长经历、性格品质、思维习惯、处事风格乃至生活习性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及其结果。正如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所言:“一切文化都会沉淀为人格。” [2]因此,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对相关历史人物的了解、探究和评说,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良好个性的形成。从教学过程看,由于“评说”本身就杂糅着评说者的主观意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主体介入,允许学生对既有的他人评论不轻信,对事物持怀疑求索的态度,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对历史人物作出良好的价值判断,从而使历史人物的评说既具有“意义”含量、思维价值,又使学生收获自主思考和自我理解的愉悦,从而不仅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还有利于他们良好个性的形成与彰显。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发掘和利用好选修课程开展个性教育的优势?笔者在“唐太宗”一课探究中,在课程资源的创设方面做了以下尝试。

探究一:唐太宗登上皇帝宝座的主要途径(探究资源:视频资料——《玄武门之变》、 文献资料——《贞观政要》)

探究二:唐太宗巩固和加强统治的主要举措(探究资源:历史地图——《唐民族分布图》《唐对外交往图》,文献资料——《全唐诗》《资治通鉴》《剑桥中国隋唐史》)

探究三:唐太宗施政方略产生的历史影响(探究资源:唐诗选编,历史地图——《唐少数民族机构设置图》《对外交通图》,历史图片——《长安街头的波斯商人图》《玄奘取经图》)

探究四:唐太宗晚年主要失误(运用探究资源:教材资源,文献资料——刘昫的《旧唐书》、欧阳修的《新唐书》、杜佑编纂的《通典·边防典》)

探究五:简要评价唐太宗(探究资源:唐太宗的《帝范》、欧阳修的《新唐书·太宗本纪》、吕思勉的《吕思勉史学论著》)

上述教学设计很好地运用了相关历史资源,为构建开放式的课堂,正确处理课外资源与历史教材、学生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首先,有效地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五个探究问题”层层递进,内容简洁而又贴近学生的认知发展;大胆地整合了教材资源,配合问题探究浑然一体。其次,在活用教材资源的同时,精心开发了教材之外的课程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地展示了一位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唐太宗”。这些课程资源在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同时,所展示的“唐太宗”人格魅力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和品质,有助于学生在分析处理材料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整理形成个性化的自我认识。最后,在“评说”环节引入了大量不同人物的评价观点,充分利用了“人物评说”在培养个性教育中的优势,引领学生从自己独立的角切入,用建设性的心态进行思考、质疑和判断,通过讨论交流、思维碰撞提升自身的历史知识水平。

二、凸显学生主体,规范研究程序,有效开展研究性学习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创设“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对落实课标理念有着重要意义。另外,高中历史 选修课程也以6大模块41个专题的形式,将丰富多彩的研究课题呈现在学生面前,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很大的空间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遵循新课程的主旨和教材编排,笔者对“唐太宗”一课中的“探究贞观之治及其成因”实施了研究性学习,分三个步骤。

步骤一:确定各小组的研究方向

第1组:“用人策略”;第2组:“民生举措”;第3组:“刑法内容”;第4组:“治世特点”;第5组:“民族政策”;第6组:“对外交往”。

步骤二:归纳“贞观之治”成因

(1)教师示范研究学习过程。a.提炼文字材料的关键信息;b.示范归纳“贞观之治”在“用人“方面的成因。

(2)教师引导学生共同研究。a.指导学生阅读教材;b.点拨学生阅读补充材料,尝试归纳。

(3)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a.学生个人自主学习;b.小组学生合作学习;d.撰写研究学习成果。

步骤三:总结研究性学习成果

(1)学生展示学习成果。(2)教师评估、总结并赋分。

上述教学活动设计为学生提供了课内研究性学习的广阔空间,课后反思颇有收获。一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在“唐太宗”人物评说中选择“探究贞观之治及其成因”这一小专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做法得当。因为这种小切口课题使研究方向更为清晰明确,便于学生操作;同时,提供人手一份的研究性学习材料,让学生获得较为宽裕的阅读、思考的时间,保证研究性学习人人参与、步步踏实。二是注重了学生研究意识的培养和研究性学习方法的传授,如研究前有程序的规范和引领,在研究过程中有方法指导的循序渐进,从开始的亲自示范,到引导学生学习,再到学生自主研究,有意识地把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了教学的首位,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效果显著。三是从细节处培养了师生互动的生态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环节的设置,突出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及求知欲。四是在“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阶段,注意合作学习的规范和学习成果的及时评价。其中以赋分形式进行的评价,不但总结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果,也对学习任务完成进展进行了检查与督促,收到实效。五是在研究性学习结束后,笔者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了总结 ,把学生的个别具体结论上升到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层面。

三、围绕教学主线,优化教学结构,建构简约高效课堂

为降低教学难度,《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选修课程“人物评说”模块设计中,所遴选的22位历史人物大多数为必修模块已有涉及,所增加的,主要是历史人物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活动介绍、与重大历史事件间的互动关系和评价人物的各种观点等。如此的课程建构,要求教师在选修的教学设计中“既要注重与必修课程的衔接,关注学生在学完历史必修课程内容之后所达到的认识水平与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做到必修与选修内容的平稳过渡和顺畅连接;又要注重选修课程在内容、方法等方面的适度深化,力求避免同一水平上的简单重复或内容过于艰深和复杂。”[3]

笔者认为,围绕教学主线整合必修与选修课程,删繁就简,有利于用创设简约、高效的课堂教学。所谓教学主线,笔者赞同这样的观点:“教学主线是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解读的视角,是教学内容的核心,是教师在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基础上形成的,体现了教材各知识点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是贯穿课堂各教学环节的主脉。”[4]以“唐太宗”一课为例,其主题就是所隶属的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围绕该主题,教材遴选了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三位具有时代意义的君主。“唐太宗”一课的课标要求是:“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与诸多社会历史因素有关,但无可否认,与其间重要的历史人物,尤其是具有决策权的君主所发挥的作用关系密切。本专题所遴选的三位君主正是在代表着中华文明承继、繁盛的“秦汉大一统”“盛唐繁荣”和“康乾盛世”三个关键阶段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历史人物。教材如此选择,是想通过对这三位历史人物政治活动的的了解,让学习者体会到浓聚在他们身上的时代特征。无疑,“唐太宗“一课的教学主线首先应归结到唐太宗治世的举措及其影响上,以对唐太宗这一人物做出客观的历史评价。然后围绕这一教学主线,适当向必修课程延伸,理清与必修课程的关系,做出必要的整合。关于“唐太宗”,必修课程中涉及的知识点是:三省六部,科举制,唐朝丝织技术的创新,唐朝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商业城市的崛起,以及唐朝诗画书法的繁荣。这些知识点与选修课教学看似关联较浅,但必修模块的知识构建为“唐太宗”架构了人物活动的舞台,显示出他作为“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演进历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基于此,笔者在本课教学设计中采用了如下教学活动。

活动一:基础知识回顾

联系必修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充实唐太宗在“完善政治制度,提高行政效率”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引导学生联系现实谈谈认识。

活动二:补充材料设问

材料:“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王定保《唐摭言·杂记》)

设问: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必修课程有关内容,判断这一举措对“贞观之治“的出现有怎样的积极作用。

活动三:组织探究活动

要求学生通过回顾必修2“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内容感受唐朝经济的繁荣,并具体描述唐朝商业发展的状况(包括对外贸易、商业城市的崛起);通过对选修“唐太宗”治世措施的学习,谈谈对上述经济繁荣现象的认识。

上述教学活动的设计,力图围绕教学主线,整合教材内容,删减与教学主线联系不多的部 分,如玄武门之变、晚年唐太宗等。在以选修为主体,体现与必修内容有机联系的前提下,开发、利用了“必修”课程资源,突出了“贞观之治”及唐太宗治世的措施;以“必修”为切入点,丰富、深化和拓展选修课程,进一步彰显“唐太宗”的政治智慧,增强“唐太宗”的人物厚度。同时,也衔接和加深了学生对必修相关内容的理解,扎实高效地落实了课程目标及高考考点要求,进而使选修课在历史继承性与时代延展性的意义上,真正成为学生迸溅思想火花、领略精神的高地。

参考文献:

[1] 吕达.关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思考[M].课程改革整体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7.

第3篇:历史个人研修总结范文

重要的批示,巨大的鼓舞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对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的召开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地方志是传承中华文明、发掘历史智慧的重要载体,存史、育人、资政,做好编修工作十分重要。五年来,全国广大地方志工作者执着守望、辛勤耕耘,地方志工作成绩斐然,这项事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谨向同志们致以诚挚问候!修志问道,以启未来。希望你们继续秉持崇高信念,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以求真务实的作风进一步做好地方志编纂、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与部分会议代表座谈。她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总理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推动地方志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为全国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提供历史借鉴和智力支持。刘延东指出,地方志工作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百折不挠的奋斗历程。连绵不断地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为传承文明与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广大地方志工作者承担着传承文明、记录历史、弘扬文化、服务社会、借史鉴今、启迪后人的光荣使命。

总理对地方志工作的批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一,进一步阐明地方志文化的中华特色。明确方志是“官修”的地情书、国情书,对于各朝代的统治者来说修志是“官职”、“官责”。中华民族特质的地方志书编修历史悠久,自秦汉以来千百年来连绵不断系统地全面地记述了中国5000年经济社会的历史变迁。在历朝历代编纂了规模宏大、浩如烟海的各种志书:通志、府志、州志、县志、里镇志系列,现存以各种行政区域命名的旧志有8500余种、10万卷以上,约占现存古籍总数的1/10。另外,20世纪80年代编修新方志以来,全国共出版省、地、县三级志书约6000部,行业志、部门志、专业志约2万部,山水名胜古迹志约400余部;同时,纳入地方志工作的地方综合年鉴、各类行业年鉴、部门年鉴、专业年鉴约5000多种。还有,各种地情书丰富丰厚不计其数。总之,地方志文化成果巨大,是中国乃至人类的一项宝贵的文化精神财富。

第二,进一步阐明地方志文化的重要作用。明确史志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地方志是传承中华文明、发掘历史智慧的重要载体,被称为“一方之全史、一地之百科全书”,具有独特的存史、育人、资政的社会作用。因为地方志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学科,无论它是属于历史学范畴还是属于地理学范畴,它具有“认识世界、传承文明、理论创新、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社会科学功能。开发利用好地方志资源,为国家和各地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文化强国都会起到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地方志文化在国内国外的影响力和地方志职业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不断与日俱增,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第三,进一步阐明地方志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明确“做好编修工作十分重要”,充分肯定全国2万地方志专业人员、10万辅助人员的修志大军,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克服“地方志编纂是一项清苦、辛苦、艰苦的工作,是一项默默无闻、不容易引起人们关注的事业”,埋头苦干,力创佳绩,可喜可贺。寄希望广大地方志工作者再接再厉,继续坚定信念,不辱使命,提高能力,勇于奉献,勇于担当,做好编纂、管理、应用工作,促进中国地方志事业不断发展繁荣。

高度的重视,历史的继承

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人在战争年代、建设发展、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各个历史时期中,都非常重视利用和发挥地方志取之不尽、丰富多彩资源之重要作用,都将地方志作为调查研究摸清情况、科学决策的一个锐利武器与法宝。这已经成为一个历史传统被很好地继承下来。

(一)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重视地方志的重要作用

早在战争年代,每解放一个县城,主席总是要找当地的县志看。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浙江前夕,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专门指示前线总部,要保护好以收藏明代方志和善本书而著称的宁波“天一阁”,使这个藏书楼完好无损地回到人民手中。

1958年3月成都会议期间,同志不仅自己调阅了大量的四川方志,还辑选了部分方志,推荐给与会的领导同志,提倡利用方志,提高领导水平。同时,同志还倡议全国各地要编修地方志。同年8月9日,国务院总理指示,要系统地整理地方志,把地方志中的经济建设、科学技术资料整理出来,做到古为今用。1959年4月,再次指示:“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史料很值得收集……现在当然首先要研究现实问题,反映新的情况,但对过去的东西也需要研究,新的东西总是从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过去编的府志、县志保留了许多有用的史料。”

1959年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在湖北视察时,对湖北的修志工作做了重要指示,提出各县要修县志,并说地方志应成为一个地区的百科全书。又提出,要修好一个地方志,先修简志,重点放在经济方面。

(二)党的第二、三代领导集体重视发展地方志工作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拨乱反正,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地方志的编纂又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党的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集体把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编纂工作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了,就方志的编修工作不断作出指示和提出要求。

为支持年鉴事业的开展,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即指出:“编辑出版年鉴,很有必要,这是国家的需要,四化建设的需要。”邓小平要求: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摸清、摸准我们的国情”。

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明确提出编修新方志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从国家到地方建立了各级地方志编纂组织领导机构,并启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修志工作,使中国地方志事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1980年4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乔木同志在中国史学会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地方志的编纂,也是迫切需要的工作,现在这方面的工作处于停顿状态,我们要大声疾呼,予以提倡。要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材料,继续编写地方志。不要让将来的历史学家责备我们这一代的历史家,说我们把中国历史这样一个好传统割断了。”

1983年5月,同志在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时,在上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千秋大业。”他还说:“我们不能让编纂方志的历史传统中断。为给后世保留这一精神财富,同时编纂好新方志,也是我们这一代的历史责任。”“编纂新方志,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工作,而是一项认识过去,服务现在,开创未来,不仅有近期社会效益,而且可以产生久远社会效益的意义重大的事业。”

1996年5月,国务院总理同志在接见第二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代表时指出:“新编地方志工作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科学的态度。要注重调查研究,如实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要充分利用档案材料,也要注意搜集各种活材料。各地都有一些老同志,他们亲自经历了革命战争以及解放以来当地的历史变化,要通过采访把这些宝贵的历史资料记录下来。”

199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李铁映同志在第二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修志工作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事,而是各级政府的职责,主要是省、市、县政府主要同志的职责,是两个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坚持‘一纳入’,即把修志工作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各级政府的任务之中。要坚持‘五到位’,即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经费到位、队伍到位(特别是职称)、条件到位。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持,专家修志,三级定稿制度。”

李铁映要求:“修志必须反映时代的特点”,“现在,我们正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进行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又是一次伟大的革命,即中国真正实现现代化的一场深刻的革命,是一场声振寰宇、光辉史册的伟大创举”,“编纂方志,应反映这个时代的特点”。

2005年8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陈奎元同志在给大型学术专著《中国现代方志学》作序中指出:“方志理论创新和学科建设还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同时,现在又具备条件可以形成较为完善的方志理论和方志学科的大好时机。”

2006年5月,国务院总理同志批示:同意。签发了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在全国颁布实施。

(三)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重视编史修志的重要作用

十以来,同志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围绕党的建设、经济建设、军队建设、法制建设、外交方略、改革开放、反腐倡廉和国家安全等方方面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重大问题,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讲话广征博引、引经据典、格言警句、名言典故,讲话思想深邃、内容丰富,显示了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把握,蕴含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讲话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指导性、学术性、艺术性。

发表了很多关于党史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我们立信史、存真史提供了新的基本遵循。党的历史是党的生命、是党的旗帜、是党的形象、是党的力量,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系列重要讲话阐述了如实撰写党的历史,认真总结党的历史,科学对待党的历史,重视学习党的历史,善于运用党的历史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2014年2月25至26日,到北京考察工作,强调,搞历史博物展览,为的是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要在展览的同时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领导的重视,认真的落实

当前,全国地方志系统正在认真学理重要批示精神,按照刘延东同志讲话要求搞好学习宣传贯彻落实。

学习要领会精神实质,要与学术研究结合起来,要有体会有见解。贯彻要真正抓实干事,要与本职工作结合起来,要有行动有实效。为此,笔者认为应着重在这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认真学习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会议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王伟光同志于2014年3月6日在北京调研工作讲话中提出的地方志下一阶段工作的八个方面要求:即第一是坚持好方向;第二是履行好服务;第三是总结好经验;第四是安排好规划;第五是完成好任务;第六是培养好人才;第七是搞好学科建设;第八是研究好理论。

(三)省地县三级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同志应进一步提高对地方志工作的重视,加大投入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一纳入、五到位”的地方志工作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地方志文化工作的内容应该是既有重点,又全面。即坚持“修用并举”的工作方针,现在拓展到“志、鉴、刊、报、网、库、馆、研、管、用”十个方面、“10业并举”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体现文化事业为主与文化产业为辅的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地方志工作的摊子铺的大了,各项经费还是很需要或者是很不足的,其中困难地区单位还很多,例如进行人员培训、宣传、学术研讨、调研评比、编撰地情书、办公设备购置、网络建设及维护、方志馆建设和维护等等。现在各地经济条件和领导重视程度不同,甚至差别很大,例如机构级别、经费、工作条件等差别很大。总之,地方志工作普遍未受重视,是“无权无钱单位”,要资料很困难,有能力的人不好调入,在职人员想着人挪活。总之,要切实提高修志的工作条件和职工待遇,增加凝聚力,特别对贫困地区要加强倾斜。

(四)各地区地方志工作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做法和成果,加强本单位政治思想建设、工作作风建设,编纂水平建设,组织管理服务水平建设。因为目前,大多数史志办公室已经纳入政府公务员系列,所以工作人员基本没有评定专业技术职称的问题与动力,有些人一门心思奔着升职,这在某种程度影响了人们提高编撰能力与组织指导能力,沾染机关守着“铁饭碗”,过安稳日子的特色。

我们要学习贯彻最近“三严三实”的要求,即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我们方志人应牢固树立“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的敬业精神,应强化质量第一、编纂名志佳鉴流芳久远,应编纂更多的地情书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应做好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指导为基层服务,应加强宣传报道的经常性时效性,扩大史志鉴社会影响,应把方志馆建成多功能的社会图书馆、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为更多的大众服务。让“委身斗室十年苦,秉笔志坛千古传”的传统发扬光大。

“浩卷宏文汇百家,纷呈异彩耀中华。”当前,全国地方志系统随着学习贯彻总理重要批示精神,随着学习贯彻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正在掀起中国地方志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新高潮。方志天地、大有作为,我们方志人愈加立新功,展风采,奋力追求中国梦中的方志梦。让满天方志之星闪烁着智慧与知识的交辉,让神州方志之花绽放着艳丽与夺目的馨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

2014年4月

主要参考资料:

《北京日报》2014年4月20日第2版

《中国现代方志学》主编曹子西、朱明德,执行主编陆奇2005年7月方志出版社

第4篇:历史个人研修总结范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11—0003—06

为了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的成绩和问题,供修订“课标”参考,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于2012年8月至12月在全国8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进行了调研。根据教育部的要求,调研组要持中立态度,客观地反映各方意见。因此,调研报告所反映的问题只是对各方意见的分类整理,如实呈现,并不代表调研组的观点。专家们需要对报告中的意见做深入研究,对各方提出的问题仔细辨别,区分出哪些是“课标”本身的问题,哪些是教科书的问题,哪些是教师理解上的问题;哪些是当下能够解决的问题,哪些是需要花时间长期深入研究才能解决的问题。只有辨明问题,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调研中教师们意见比较集中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历史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一是历史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的表述。这些都是历史课程设计的核心问题,也是难点问题。本文先就此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供专家和老师们批评指正。

一、历史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的、表述问题

调研中许多老师反映“课标”中的规定笼统,不好操作,希望有分年级、分层次的细化目标。专家也有同样的意见。其实,目标笼统是个老问题,无论是民国时期历史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还是新中国成立后历史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的”,都比较笼统。它们只给教学提供一个大致的方向,不具体指导教师怎么操作。例如:

1936年高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目标:

(壹)叙述我国民族之拓展,与历代文化政治社会之变迁,以说明我国现状之由来,而阐发三民主义之历史的根据。

(贰)注重近代外交失败之经过,及政治经济诸问题之起源,以说明我国国民革命的背景,指示今后本国民族应有之努力。

(叁)过去之政治经济诸问题,其有影响于现代社会者,应特别注重;使学生得由历史事实的启示,以研讨现代问题,并培养其观察判断之能力。……

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教学目的:

普通高中的历史教学,要在初中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

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与学习相关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与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

这两种历史教育目标的表述方式有较大差别,前者是将知识、能力、情感等目标以知识为载体混合表述,即通过某类历史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得到什么历史认识、说明什么问题、培养什么能力、产生什么情感等。后者则是分开表述,先说明要学生掌握什么样的历史知识,再说明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最后说明要进行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尽管有表述方式上的差别,但两者都是对历史教育目标的宏观表述,并不具体规定通过某个历史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方面要达到什么程度。在课程标准的“教材大纲”和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中,只列出了知识点,也没有规定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应该达到什么程度。例如:

1936年高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教材大纲:

近世史:

(1)明清之际

(2)欧人之东略

(3)基督教与西方科学之传入……

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教学内容要点:

近代部分

一、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1鸦片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

3.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

4.太平天国运动……

每一个内容要点,大致可以作为一节课的学习主题,至于具体选哪些史实,应该由教师或者教科书编写者定。通过某个主题的学习,要达到哪些教学目标,也是由教师结合历史课程的总目标或者教学目的来确定。可以说,民国时期的历史课程标准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教学大纲,其课程目标和内容的呈现方式大致相同。在这种呈现方式下,教师的自主性较大,历史教学的效果,完全取决于教师自己对历史教育目标的理解和认识程度、历史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水平的高低。由于我国地区差异非常大、同一地区不同学校的差异也很大,教学效果总体上看一直都不乐观。大部分学生除了考试前死记硬背历史知识、考试之后大部分都忘掉之外,对中学历史教学留下的印象并不深。为了使全国的中学历史教学都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要求,确实有必要进行改革。

本世纪初开始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应时展的要求,针对原教学大纲的不足而展开的,在历史课程目标方面做了创新的尝试,“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和规定了高中历史教育的基本目标。其突出特点,一是把知识与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提出来,注重学生学习历史方式的突破;二是在思想教育目标中突破了以往单纯政治教育的层面,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三是改变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了新的高中历史课程目标要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这些目标最终需要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来实现,判定目标是否实现的标准就是“内容标准”。“内容标准实际上是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结合的产物,是针对具体历史内容的目标。目前我国历史课程的内容标准外形与美国国家历史课程内容标准相似,但是缺少分层次的具体要求。”尽管也称作“内容标准”,也使用行为动词来呈现历史学习的结果,但是教师们仍感觉笼统不好操作。下面以新航路的开辟为例,来比较中美两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差别。

中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基础版):

欧洲人早期的探险和殖民活动如何引起原来互不联系的人们之间的文化和生态交流。

A.学生了解9至17世纪国际竞争中欧洲的海上和陆地探险时代。

学生能够:

5-12年级追溯15世纪到17世纪早期探险家们环行非洲,到达美洲,跨越太平洋的路线。(运用历史地图中的信息)

7~12年级评价哥伦布航海以及他与当地居民合作的意义。(评价个人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5-12年级把英国人、法国人和荷兰人的探险动机与西班牙人做比较。(对比不同的观念)

9~12年级评价探险时代各个国家和宗教间竞争的角色,以及他们对历史的长期影响。(考虑到多种视角)

7-12年级评价“哥伦布交流”的过程和结果。(假设历史的影响)

我国“课标”中对新航路开辟这个学习主题只有一个笼统的要求,即概述史实,认识意义。而美国“课标”在“学生了解9至17世纪国际竞争中欧洲的海上和陆地探险时代”这个总要求下,根据不同年级细分出五个不同层次的具体标准。从运用历史地图追溯探险路线到评价“哥伦布交流”的过程和结果,针对五个具体历史内容和活动提出了五种不同层次的能力要求。这样,教师就比较容易操作了。当然,目标分层设计需要设计者具备较深厚的教育教学理论功底和史学功底,而且工作量很大,不是一年两年能完成。我们目前的“课标”还处于探索阶段,尚不具备做好这种内容标准的条件。本次课程改革中,英语课程标准就已经做了分层次细化的目标体系设计。调研中,英语教师们对这种细化的分层目标也提出很多问题,需要改进。这说明课标的研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不是印出个文本就大功告成了。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当然,课程标准并非一定要有一个将三维目标或二维目标与课程内容结合起来的“内容标准”。前述民国时期的课程标准就只设置目标和教材大纲,没有内容标准。目前英国的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也没有内容标准,但有一个总的学业成就水平标准。两者的框架结构对比如下。

在这个英国“课标”框架中,“课程目标”陈述的是各学科具有共性的目标。“关键概念”和“关键方法”类似于我国“课标”中的“知识与能力”和“过程与方法”目标,突出了历史学科特有的目标。“范围和内容”类似民国“课标”的“教材大纲”和新中国成立后历史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课程机会”类似民国“课标”的“实施方法概要”,但侧重于叙述教师要给学生学习创造哪些条件。“学业成就目标”规定了完成某个学段的历史学习后,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该目标从低到高分为8个水平,在水平8之上还有一个“出色成就”(Exceptional Per-fomaance)。历史课程从学段1到学段3,分别有相对应的几个水平的学业成就目标要求。

通过对中、美、英三国课程标准框架结构的比较可以看出,历史课程标准的呈现方式有多种,各有所长。美国历史课程标准在分述知识和能力目标之后,将能力与具体知识结合,设计出针对特定历史内容的分层次的“内容标准”,便于教师拿来就用。但由于规定得太详细,有可能限制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我国民国时期的历史课程标准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教学大纲,目标和内容分述,教学时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将能力、方法、情感等目标融合到具体的历史内容中去。这种目标设计给教师的自主、创新留有较大余地,但对其专业水平要求也高。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说“课标”规定笼统些好,还是具体些好。也不能以笼统和具体作为评价“课标”好或不好的标准。当然,如果条件具备,大多数教师也有要求,还是应该力争研制出我们自己的具体、分层次的历史课程“内容标准”,为我国不同地区的教师提供选择的机会。

二、历史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问题

调研中,绝大多数教师对目前“模块专题”式的历史内容编排方式持否定态度,希望改回“通史”。通史,指对历史作贯通古今,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作研究与阐述,涉及面广,容量大。按通史体系设计的历史课程,知识系统、逻辑严密,但是因其容量大、课时少,大部分教师只能进行填鸭式教学,内容抽象,学生没有兴趣,学完之后并不能真正消化,只是把教材文字死记硬背下来,以应付考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进步,这种课程体系越来越不适合中学历史教学的要求,因此,才需要不断改革。

新课程改革以后,高中历史课程的知识体系有了很大的变化,采用模块专题式结构,必修课的三个模块大至按照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来划分,接近专门史。在大学,一般是学习完通史课程之后,到了高年级才选修各类专门史课程。通史或者断代史是一种历史学科体系,专门史也是一种历史学科体系,其专业性比通史更强。不管哪种历史学科知识体系,都需要结合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加以改造,才能转化为适合中学历史教学的历史课程体系。从民国到现在,中学历史课程的知识体系经历了一个从历史学科体系到中学历史教学体系的转化过程。虽然经过几十年的改进,历史课程的学科体系色彩依然浓厚,与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历史学科体系追求完整性、系统性、逻辑性,力图反映人类历史的全貌,这是历史学家穷毕生精力去做的事情。中学教育是通识教育,开设有十几门课程,历史只是其中之一,而且还不是最主要的课,课时有限,学生不可能把所有时间精力都用到历史课,也不是所有学生高中毕业后都要进大学历史系学习。因此,中学历史课程只能根据历史教育的目标从学科知识体系中选一些重要内容,按教学规律编排。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愿意学历史、喜欢学历史。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课程改革都是朝着这个方向去做,到目前为止做得还是不能令人满意,可见其难度之大。本次课程改革,初中历史采用按时序排列的专题结构,每个专题围绕一个主题选内容,与主题无关的不再编入课程体系,历史知识点大幅度减少。从这点来看,可以说新课改初中历史打破了学科体系,初步建立起更适合学生学习的专题体系。以秦汉时期的历史为例,新课改前后的知识体系对比见表2。

秦汉历史,教学大纲是按照通史体系设计,有13个知识点。课程标准是按照专题设计,只有4个知识点。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课程标准的知识体系设计更适合学生的认知心理,更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是因为,“在历史学科总课时一定的条件下,要注重研究的深度,给学生充分探究的机会,就需要增加课题的学习时间。这意味着必然要缩减课题的数量。一个课题探究所占课时越多,一门学科的总课题数就越少”。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大量削减知识点,“为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师生互动留出了时间”,以便“让师生共同在具体翔实的史实基础上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形成对历史的认识,并在这种具体生动的历史教学过程中陶冶情操、发展各种学习能力”。尽管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有一些不足,但这种课程体系设计思路应该坚持。

高中采用模块加专题的结构,中外历史混合编排。这种结构从理论上讲具有很多优点,可以构建多样化、多层次的课程体系,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可以避免与通史教材的雷同,灵活地选择历史内容,并有较大的包容性。有助于学生认识同一个历史现象的来龙去脉和发展演变规律。中外史合编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深刻地理解世界历史中的中国,也有利于加强中国史与世界史的联系和比较。但是这种内容编排在实施中有很多问题。于是,许多教师认为还是改回通史好。其实,目前这种结构之所以有问题,是因为它忽视了历史的两个基本特点:时序性和整体性。如果能够把握历史的基本特点,专题式结构应该成为中学历史课程内容组织的基本形式。这种结构可以使中学历史课程内容的选择更加灵活,不必面面俱到,包罗万象。同时又能保证专题内部的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让师生对某个历史问题作全面、深入的探究。专题和专题之间也可以兼顾教学规律和历史学科特点来灵活组合。这样就可以解决历史知识的丰富性和中学历史课时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以及历史学科体系与学生心理认知水平之间的矛盾,将历史课程的学科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

按照专题组织历史课程内容有多种方式。本次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必修课先按照政治、经济、文化分为三大模块,每个模块之下再分若干专题。调研中有专家和教师认为,模块把一个个完整的历史内容分割开了,使学生无法形成对某个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全面系统的认识,而且造成各个模块的内容多次重复。例如辛亥革命,涉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多个方面,如果按照目前这种模块结构,需要把辛亥革命的经济基础放到必修2,政治活动放到必修1,指导思想放到必修3。而实际上这三个方面是无法分开的。另外,这么编排逻辑顺序也有问题。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先有经济上的变化才引起思想上的觉悟,最终导致政治上的变革。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不是倒过来。在研究一个历史问题的时候,可以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多方面分析,但是前提是要让学生看到一个完整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再去从多方面分析,最后进行综合,形成对历史的认识。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从社会、政治、科学技术、经济、文化五个方面分析人类社会的活动,同时也强调:“分析人类活动这五个方面,需要在历史时空背景中来进行”,而且五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的,并以具体的历史事件、现象为例,说明这种关联。正是考虑到人类社会活动的五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的,而且是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发生的,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在设计课程内容时,先按时间顺序划分历史时代,然后在每个时代中编排各种综合性学习探究活动专题,如表3。

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中,美国史分为10个时代,世界史分为9个时代,每个时代组织若干专题。假设要把这些内容划分为3个模块来编排,恐怕也不好设计。我国本次课程改革编订的高中课程方案中规定,“每一学科由若干模块组成”,“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获2学分”,给历史学科分配的必修学分为6学分。照此,历史必修课只能设3个模块。怎么把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做成3个模块?确实有难度,“课标组”也是颇费了一番工夫。每个模块是独立的,是一个整体。模块之间可以根据需要随意组合、增减。这是模块的优点,能体现出课程的多样性、灵活性、选择性。但是历史课程是否适合采用模块?必修课是否要采用模块,用几个模块?历史必修课采用模块之后,其多样性、灵活性、选择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值得进一步研究。

三、如何对待各方反映的问题

第5篇:历史个人研修总结范文

课程:三级课程喜忧不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调研发现:全省各高级中学均能按照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国家课程,校本课程方兴未艾,但地方课程举步维艰。

就国家课程而言,除必修模块外,选修内容有所不同。一是《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Ⅰ)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选修Ⅳ)。二是《探索历史的奥秘》(选修Ⅴ)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选修Ⅵ)。就选用教材来说,主要是两个版本。其中,使用人教版的是南京、宿迁、淮安、泰州、常州、南通、苏州、无锡等地;使用人教版的是连云港、徐州、扬州、镇江、盐城等地。

就地方课程而言,目前编有《江苏风情》,但只有极少的学校使用,历史地方课程教学几乎处于停顿状态。

就校本课程而言,各市一些学校开设了高中历史校本课程,自己编制了校本教材。这些课程从本地实际出发,结合高中历史要求拓展选修内容,如南通市开设的张謇历史课程,南京市开设的太平天国、民国历史课程,苏州市开设的商会、盐商等历史课程等,可谓“异彩纷呈耀教坛”。

教师:结构层次基本达标

本次共对全省高中历史教师发放问卷1300份,收回有效卷1286份。就教师结构来看,男教师527人,占调研总数的41%;女教师759人,占调研总数的59%。研究生学历326人,占调研总数的25%;本科学历720人,占调研教师总数的56%;专科学历122人,占调研总数的9%。从专业技术职务来看,在调研的全部教师中,中学高级教师466人,占总数的36.23%;中学一级教师524人,占总数的40.74%;中学二级教师306人,占总数的23.03%。从教龄来看,15年以内的占61%,16至20年的占19%,21年以上的占20%。

因此,我省高中历史教学有很多有利条件,比如学历水平高、年轻教师居多等,他们富有朝气,容易接受新课程的理念,但也正因为他们年轻,在专业素养的积累上还有欠缺,这需要在今后的课程改革中加大培训力度,为年轻教师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至于我省男女教师比例偏差问题,我认为这不仅仅是历史教师队伍的情况,也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师队伍的现状。

学生:学习方式追求多元

本次问卷涉及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对高中历史新课程的适应情况、喜欢的历史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等10个问题。从相关统计数据来看,不容乐观。

如,“你在初中时历史课学得怎样?你喜欢历史课的原因是什么?”回答“很好”的只占16.7%,回答“对学习历史有兴趣”的只占16.4%,回答“教师讲得很生动”的只占14.5%;而回答“很差”和“一般,谈不上喜欢不喜欢”的高达83.3%。这一比例基本上反映了目前我省历史课的地位和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即受种种因素制约,当代高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普遍不高。从“你不喜欢历史课的原因是什么”调查结果来看,认为历史课“内容多且实用性不大”的高达62.0%,认为“教师照本宣科,讲得不生动”造成学生不喜欢历史的占48.6%,认为“教师不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占28.0%。这些回答值得广大历史教师深思。

再如,在“你喜欢的学习方式是什么(可以多选)”调查问卷中,我们获取的信息是:自主学习占21%,体验探究占22%,小组合作占22%,研读史料占17%。需要指出的是,学生对“教师上课时尽量少讲,将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和“研究性学习”等兴趣也不大。在“你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应采取哪些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果”问题中,学生对教师的期望值很高,大多追求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赞成教师“一言堂”的仅占4%。反之,他们对教师“上课要多设疑、多提问”“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多种教学方法交叉运用”十分感兴趣。此外,学生还希望教师能够多结合学生实际创新教法,课堂上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多参观重要历史遗迹并感受历史情境等。

教学:教育本义愈发凸显

1.追寻思想性,彰显了历史课程的教育价值。

“教育即熏陶,教师的思想决定了教育的功效”。追寻思想性,已成为全省高中历史教师课堂教学的落脚点。这种思想性,来源于史实和史料,体现于历史学习的过程。从史实出发,经过史料研读,让学生感受历史的变迁,感悟历史的魅力。教师的教育思想,渗透于学生的感受和感悟之中,外化为课堂教学的主旨。教师追寻思想性,即是让学生充分领会历史的学习价值。

如,荣获2012年全国历史说课比赛一等奖的江苏海头高级中学房耿宽老师,在执教《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一课时,将感悟“选择中的智慧”作为本课学习主题。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揭示客观史实间的联系;通过研读史料,感悟选择中的智慧;通过练习反馈,巩固和检测学习效果等。其中,在感悟“选择中的智慧”探究活动中,设计了“彷徨中的选择、选择后的执着、现实中的反思”等三个步骤;通过研读相关史料,感悟英国政治精英在设计和完善本国政治制度中,所蕴含的智慧。这节课得到了专家、评委和与会教师的一致赞赏。

2.力求参与性,提高了历史课堂的效率。

调研中我们发现,我省高中课堂已发生了重大改变。如淮安市在调研报告中写道,课堂教学注重“创设情境、设置问题”,突出“师生、生生互动”,以“阅读史料、提炼信息”为主要载体,重视“创新反思和情感、态度价值教育”等。这种变化的突出特点是力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从而保证历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一是课堂活动或授课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如在听课中我们发现,教师或适时点拨、讲述,或引导学生研读史料,或让学生自主学习,或组织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或在学习过程中渗透方法等方式,说明我省绝大多数教师基本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不仅面向全体学生,依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进行教学,还注意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二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走向高效。绝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整合趋势明显,较为彻底地改变了过去“填鸭式”“满堂灌”的现象,讨论、探究、诱导、活动体验、情景创设等多种教学方法常用于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实效性得到了进一步体现。

3.谋求实效性,促进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调研中我们发现,我省历史课程的教育特色愈显鲜明。绝大多数教师深切地感受到,历史学科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他们积极开发教学资源,重视最基本的历史知识,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重视健全人格,强调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过去那种“教师传知识、课堂划知识、课后背教材”的“三中心”弊端得到了明显改观。

就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式来看,课程资源获取的主要途径是上网查询和参阅教辅资料。而在教学中确定重难点的主要依据,则是教学经验和教师教学用书。从专业期刊的订阅方面看,我省高中历史教师比较喜欢《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说明这两份期刊有利于教师备课和提高专业素养。这两份期刊也相应成为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主要帮手。

4.重视过程性,提升了评价机制的激励效应。

调研中我们发现,在教师的努力下,我省高中历史教学的评价内容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教学评价中,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应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评价方式上应注重方法灵活多样,评价内容上应注重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既要注重考查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又要体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

课堂上,教师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重视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热情、投入程度,用评价引导学生厘清历史概念,领悟历史真谛,感悟历史魅力。同时,领悟高考试题和学业水平测试试题的命题思想,并将其转化为教学行为。平时,在阶段性检测中,落实过程与结果并重,突出历史学科特色等命题思路。从近年来全省各地的调研试题中,我们发现这种评价思想已得到很好落实,并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教研:研训实践相得益彰

第6篇:历史个人研修总结范文

培养历史素养就成为历史课的重要任务。中国社科院吴伟教授认为历史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它是历史知识、学科能力、意识和价值观、观察思考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总和。结合古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课程理念指导下,中国古代史课教学在不断探索提高学生历史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以课堂为阵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1.提高教师的历史意识和教学能力

教师要精心研究并引领学生正确理解历史主干知识的概念内涵,科学地引导学生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使学生掌握重大历史事件发展的因果关系、来龙去脉,比较鉴别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及其相互联系,把握知识结构,准确而深刻地认识历史事件的现象和本质,解决历史问题。

2.创新学生学习模式,提高学习效率

问题式教学法。把学生教活,很重要的三个方面就是课堂上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形成历史思考。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学会学习[2]。长期的讲授法教学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需要进行科学的课程设计。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是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最佳手段。用问题引领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课后复习作业一般是总结问题,如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表现;战国百家争鸣代表及主张……,要求用图示或表格完成,培养学生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明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使每节课上都能有12个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学生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等进行联系、分析、思考,课上引导学生客观、理性的评价历史问题,学生会始终处于积极地思维活动中。

自助与互助学习法。为更好地调动学习主动性,教师逐渐引领学生编写“学案”。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全班分成8个小组,以课本内容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主体,提出自己的问题,小组讨论拟定学习提纲,共同设计“学案”呈现基本知识点、知识结构和讨论问题,课上让其他同学回答,再由设题小组代表说明,最后老师把关,介入讨论或点评,对学生学习进行系统的指导。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及学习能力状况,及时纠正学生学习中的偏差;另一方面又能发现一些同学独特高效的学习方法和对历史问题的深入反思和理解,给予肯定和鼓励,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一些复杂的问题可留到课后或放在社团活动时间继续研究学习,指导学生参考相关资料,撰写小论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层次。

二、以教材为依托,培养学生的历史考证能力

古修专业主要培养的是技能型的就业人才。他们需要的是古籍基础知识,收集古籍采选信息的能力,所以历史课面临着如何把教材用活,拓宽学生视野的问题。

我们习惯于从观点出发寻找史料的“以论带史”的结论教学,使学生养成了对教师告知结论的依赖性。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理解、把握教材的基础上,不受教材的限制和束缚,灵活的处理教材,大胆增减、调整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选取和整合。要想获得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就必须尊重客观历史材料和证据,才能得出可靠的、有价值的历史结论。

获取历史信息的途径有很多,阅读史料是回归当时历史情境最好的办法。因此,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重要教学任务。学生阅读历史事件的能力,就是对历史事件的认知、领悟能力,通过对所给的历史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的能力。如西周时期农业发展状况,补充《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我们就好像身临其境,了解了各个季节农业生产的情况和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另外,阅读史料时要求学生要避免用现今的观点和价值标准去判断衡量历史,而是要历史地考虑事件的前后联系和具体情况。根据历史文献或叙述的作者和来源,对比不同的思想、价值观以及人物行为,区分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注意到各种不同的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比较相关历史事件,使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不断提高。

三、以社团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历史活动能力

职业学校教学活动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任务为引领的“教学做合一”。为延伸和拓展课堂学习的效果,联系实际,感悟历史,使学科素养得到升华,我们充分利用家乡南京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资源,以研究南京历史为主要切入点,组建了“金陵溯古”历史活动社团。做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导师。

开学初确定社团负责人和小组负责人,明确活动计划和要求,定期召集团员活动,如知识讲座、观看视频资料、参观走访、交流讨论、办历史小报、撰写历史小论文,读史心得,研究报告等。为保证活动效果,分集体活动和小组活动两种形式,提高效率。

对于学生研究方向,教师给出一些课题供参考,也可自拟命题。如“历史上在南京建都的朝代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从南唐二陵看当时的民族关系状况”,“由郑和下西洋看中国当时的对外关系”,“江南贡院与古代科举考试的走向和影响”……

撰写历史论文是培养学生质疑、思辨、求真的有效办法。有助于他们通过实事求是的探索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因为学生毕业前会面临论文撰写的任务,及早给学生营造锻炼的机会,到时水到渠成,也会使同学逐渐养成问题意识和思考的习惯。因为要想做研究必须以史实为依据,选择与论题有关的历史事实作为论据,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证据意 识。学生围绕自己选择的论题,通过学校图书馆、金陵图书馆、互联网等多种途径,搜集大量材料,然后指导学生对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筛选,选择真实可信的材料论证自己的观点,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是非曲直进行客观、理性、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历史小论文,读史心得或研究报告。在期末汇报交流和研讨时,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个人见解,相互学习和借鉴,或对他人的观点和材料提出不同意见,甚至可以对已经定论的东西提出质疑和否定,在智慧的碰撞中,知识和能力得到升华。

问题反思:注意历史课与文化史和专业课的界限和融合。

中国古代史是古修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它承载着学生知识底蕴的积累,人文素养的提升,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专业技能的提高等诸多使命。中古史按照编年体的体裁,侧重的是从历史发展的脉络中得出规律性的结论,把握各个历史时期和阶段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走向,以及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针对古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学中要把握好这个度,不能把历史课上成文化史课或专业课,又不能与文化史、书史造纸史等专业课完全割裂开。这就要求教师能很好地把握学科内涵和外延,抓住学科核心内容,适当与其他课程做一些联系和渗透。最好能与文化史、书史造纸史课教师一起集体备课,对教学思想和内容进行切磋,整合。同时教师要主动到古修中心实训基地,深入学生专业课环境中,参与学生相关课程的学习,了解学生的需要和欠缺,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总之,在职业学校历史课往往是被边缘化的学科,但实际上它与很多课程密切相关,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历史教师不断努力和探索,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为历史课赋予时代使命和专业价值,才会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7篇:历史个人研修总结范文

关键词:中国历史文献学;实践教学;文献收集;文献整理;文献修复

中国历史文献学是高等学校历史学本科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整理和利用历史文献的能力,为从事历史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国历史文献学的教学内容一般包括版本学、目录学、校勘学、典藏学、辑佚学、辨伪学等内容,学术性、理论性较强,难度较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中国历史文献学的教学应注意从文献收集、文献整理、文献修复等方面充实实践教学内容,把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起来,以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文献收集实践

文献收集是学术研究的前提,只有尽可能广泛收集相关文献,学术研究才能深入开展。文献收集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把所学的目录学、典藏学知识从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纸是中国传统文献的主要载体,纸质文献是中国历史文献的大宗。面对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怎样查找到自己所需的文献资料,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纸质文献的收集,首先,要查阅各种目录书,如综合性目录《四库全书总目》、《中国古籍总目》,馆藏书目《北京图书馆古籍总目》、《四川省图书馆藏古籍书目》、《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中文古籍书目》,善本书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台湾公藏善本书目书名索引》、《日藏汉籍善本书录》、《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中文善本书志》,断代书目《现存宋人著述总录》、《宋人别集叙录》、《清人别集总目》,专科书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国家谱总目》、《中国古代小说总目》等;其次,要学会利用索引工具书,如《艺文志二十种综合引得》、《中国丛书综录》、《中国丛书广录》、《四库系列丛书目录索引》、《古籍版本题记索引》、《清代传记丛刊索引》等;第三,要熟悉各种检字方法,如部首、笔画、字序、音序、四角号码等。学习古代文史的同学,一定要掌握四角号码检字法,因为古籍索引大多数是用四角号码检字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作为文献的载体越来越普及。电子文献的出现是文献传播史上的划时代变革,它形式多样,容量大,携带方便,传播速度快,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具有很多纸质文献无法比拟的优势。目前查找电子文献,主要是通过光盘数据库和网络数据库。常用的光盘数据库有《中国基本古籍库》、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全四库系列》(包括四库著录书、四库存目书、四库禁毁书、四库未收书)、《四部丛刊》电子版、《国学宝典》、《汉籍全文检索系统》、《汉籍电子文献》、《汉达文库》等。网络数据库主要有古籍书目检索网络数据库、古籍全文检索网络数据库、古籍全文浏览网络数据库等类型。如中国国家图书馆公共检索服务系统中“联机公共目录馆藏查询”数据库、北京大学中文系网站《全唐诗》电子检索系统和《全宋诗》检索系统、台湾“国家图书馆”古籍文献资讯网中《古籍影像检索系统》和《明人文集资料库》等。[1]文献收集实践,就是在学生了解文献收集途径和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亲自动手收集相关文献,以专题资料汇编的形式呈现学习成果。学生不仅掌握了文献收集的方法,还可以直观地看到自己的学习收获,这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疑会有很大帮助。

二、文献整理实践

文献整理是中国历史文献学知识的具体运用。黄永年先生将古籍整理的方法和工序总结为选择底本、影印、校勘、辑佚、标点、注释、今译等10项。[2]选择底本和影印,主要是运用版本学知识。在整理一种文献之前,要梳理文献的流传概况,理清各种版本之间的源流,选择时代较早、错误较少的本子作为整理和影印的底本。校勘的方法主要有对校、本校、他校和理校。对校法在选好底本之后,还要确定参校本。他校法的资料主要是他书的引文,如古类书的引文、古书注的引文、古书钞的引文等。对校法较为简单,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一种文献的几个版本让学生对校,体验发现讹误的快乐,加深理解书面材料错误的类型和致误的原因,培养他们对文献整理的兴趣。校勘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学生学会写校勘记。校勘成果的处理形式主要有:定本、定本附校勘记、底本附校勘记、单行的校勘记、与注释混合的校勘记、载于笔记中的校勘记、用单篇文章发表的校勘记。[3]校勘成果处理形式不同,校勘记的写法也有差异。张舜徽把校勘记的写作方法归纳为10条[4],非常具体,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在教学时,应结合实例详细讲解。在中国历史文献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独立完成某种古文献的校勘是不切实际的,为此可选取数种古籍文献的整理本让学生认真研读,教师适当加以辅导,找出整理本在校勘上的某些不足,写成单篇的校勘文章。郭在贻《〈王梵志诗校辑〉误校示例》、项楚《〈五灯会元〉点校献疑三百例》[5]是单篇校勘文章的典范之作,可作为范文供学生研习。辑佚是散逸文献搜集和整理的方法,主要是辑佚书和辑佚文。辑佚的基本程序包括:考查文献存佚、分析佚文来源、查检佚文、整理佚文。清代是文献辑佚的繁荣时期,出现了《汉魏遗书钞》、《汉唐地理书钞》、《玉函山房辑佚书》、《黄氏逸书考》、《麓山精舍丛书》等影响较大的辑佚丛书。辑佚教学,教师可根据自己对辑佚动态的了解,选择几种佚文献供学生做辑佚练习,从而熟悉辑佚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也可以让学生整理清人已有的辑佚成果,总结清代辑佚的经验教训。标点,旧称句读,使用的符号较为简单,新式标点符号“”之后才逐渐普及。注释,旧有传、说、故、训、解、笺、记、诠、微、隐、疏、集解、义疏、正义、音义、直解等不同的名称,大同小异。今译是属于古籍文献普及方面的工作,但要做好难度也很大。在中国历史文献学的教学过程中,可选择篇幅适中、难度适宜的古籍白文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标点练习,课下利用《经籍纂诂》、《故训汇纂》等工具书加以注释和今译。练习可以先让学生交叉修改,教师集中点评,要注意总结标点致误的原因。通过练习,既提高了学生整理、阅读古文献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严谨求实的学风。

三、文献修复实践

文献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酸化、老化、粘连、霉蚀、絮化、线断等破损情况,这类破损的文献亟需修复。文献修复是文献保护的重要环节,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技术性。目前国内文献修复人才匮乏,中国历史文献学教学应着重加强这方面的内容。潘美娣《古籍修复与装帧》、张平和吴澍时《古籍修复案例述评》内容具体,注重实践操作,对中国历史文献学的教学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如关于“清除书页的各种污染”,潘美娣从书页的漂洗去污法、书页的局部去污法、怎样消除书页上的油污、怎样消除书页上的各种霉斑、怎样消除书页上的墨汁斑痕、怎样消除书页上的红蓝墨水斑迹、怎样消除书页上的铁锈斑痕、怎样清除书页上的铅粉返黑、怎样清除书页上的昆虫粪便污染[6]九个方面深入展开。如“册页装古籍的修复”,张平选取接镶古籍《后汉书》、包背装古籍《永乐大典》、絮化缺损古籍《阙里志》、返铅酸化古籍《千家诗》、严重虫蛀古籍《妙法莲花经》五个案例,每个案例从原件信息、修复历史、修复方案、修复步骤、修复述评等[7]方面全面分析。文献修复教学首先要让学生走进图书馆,现场了解文献的保存环境、保存状况,探讨文献损坏的原因、表现症状;其次,让学生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分组讨论相关文献的具体修复方案“,对症下药”,由教师集中评议;第三,让学生观摩图书馆文献修复人员的修复工作,通过“拜师学艺”,争取让学生有机会实践文献修复的具体方法,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个人能力。当然,文献修复的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但通过这种实践教学,可使学生消除对文献修复的隔阂感,并可以发现一些耐心细致,乐意致力于文献修复的“好苗子”。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实践教学还应该走向田野,让学生通过田野调查收集散见文献。学生可以利用周末和寒暑假,3~5人组成一个小组,在学校周边进行田野调查,收集家谱、碑刻、契约等散见文献。家谱是研究家族文化的第一手材料,但一般只在家族内部流通,多数没有公开出版,民间收藏较夥。碑刻、契约是研究地方历史文化的原始资料,在一些交通不太便利的地区还时有发现。如贵州近年发现的“清水江文书”,数量大,价值高,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教师可指导学生对收集的文献进行初步整理,并拟定一些选题,鼓励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学术研究,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意识。总之,中国历史文献学教学切忌“纸上谈兵”,应注意开拓实践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并重,才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进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三夕.中国古典文献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01-304.

[2]黄永年.古籍整理概论[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5-7.

[3]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校勘编[M].济南:齐鲁书社,1998:458-488.

[4]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51-352.

[5]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古籍点校疑误汇录(五)C].北京:中华书局,1990:388-445.

[6]潘美娣.古籍修复与装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94-104.

第8篇:历史个人研修总结范文

【关键词】历史建筑;修缮理念;工艺应用

古代建筑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鲜活的历史,具有不可估量的研究价值和影响地位,我国历届政府都很重视对古代建筑的保护。如何对古代建筑加以保护,使历史建筑风貌与现代修缮技术完美结合并和谐发展,是我们保护历史建筑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

1 历史建筑的价值与地位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具有创造性的伟大民族之一。体现在建筑上,具有我们独特的审美风格和建筑形式,可以称之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通过这些建筑可以体现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在建筑风格上的多样性体现出民族的融合和时代的变迁。即便到了今天,古代建筑依然魅力不减,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价值。首先是旅游价值,古代建筑往往成为当地的旅游名片,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的发展;其次是研究价值,不同时期的建筑就是时代的缩影,对历史进行研究,对历史人物事件进行探析,古建筑就是很好的一个突破口,它默默的记下了历史沧桑,留给后人以启示。以此带来的学术研究收益是难以估量的;再次就是很多古代建筑本身所具有的人文价值,建筑与人事活动是分不开的,对古建筑进行寻访,有时不妨说对文化的探索,并且其特有的环境特色与文化氛围,彰显出古代建筑的价值与地位。

2 历史建筑的修缮理念

由于古代建筑特有的价值与地位,对其加以保护不仅仅是对其生命的延续,更是对其价值和意义的肯定。许多学者对此提出了呼吁,普通民众也甚是关注,同是也使许多建筑企业看到了商机。对于古代建筑的保护修缮,一定要遵循相应的修缮理念。

2.1 遵循法律法规

在对古代建筑明确其需要保护范围和保护方式时,专家学者的解读是很好的参考,但最终依据法律法规来进行限定,还是最规范合理的选择。把对古代建筑保护的相关法律与现实中存在的古建筑结合起来发现,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被保护目录所收集,对于那些被列在保护对象之外的,也不容忽视,任其自生自灭。

如某建筑企业在承修上海提篮桥地区的老街道时,先通过查阅大量的文史资料来了解到这一带的街区的历史。当年大批犹太人来到上海,主要就集中了这儿,这里是他们的避难地,也是那个特定时期中他们的“诺亚方舟”。了解到这个情况,该企业就及时与政府进行了沟通,在征得政府部门同意后,修改并完善了修缮意见,在保持街区原貌的前提下进行了修缮,使之旧貌换新颜。就是到了今天,每年仍有大量的犹太人来这儿参观,缅怀往事。目前这儿设立了上海犹太人避难所遗址,成为中以友好的见证。许多犹太世界名人每年都来这儿,也就是因为保持原貌的修缮,有很多人甚至能找到自己当年的住所,他们还一度联名要求该地申请为世界保护遗产呢。在古建筑修缮中,注意保护它的历史文化价值是首要的,在具体操作中还要依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这应该成为古建筑修缮的自觉认识,也是政府与企业对传统文化的尊重的体现。

2.2 保证结构完整安全

历史建筑的修缮要遵循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开发利用,体现现代工艺与历史原貌的有机统一。在实际操作中,对历史建筑的修缮一定要“大换血”,其内部构造一定会有彻底的更新。但即便在“伤筋动骨”后,也要确保修缮的结果仅仅是“脱胎换骨”,只是“革新”,不能“洗面”。历史的原样一定要保证。保证结构完整的同时要注意安全。修缮后的历史建筑要具备现代房屋建设的质量要求,达到抗震和消防等规定指标。我们是在保证历史文化的延续,而不是仓促的表里不一来缩短它的生命。由于时代的进步,在具体修缮中势必会采用大量的机械设备,体现现代要求,但总的原则还是要切记,保证历史建筑的结构完整和安全,体现与历史建筑风貌,环境,文化的和谐统一。

3 历史建筑修缮的工艺应用

3.1 制定合理的修缮方案

对不同历史,不同构造的历史建筑要制定出相应合理的修缮方案。对于需要大手笔修缮的,要预先制作出原貌,然后再在原址复制一个新的古香古色的成品;对于只是一般肌理修复的,要注重每一个细节,保证在修缮后不会抹杀历史的痕迹;对于只是局部修复的,要体现对传统建筑风格的尊重,采用相近或相同的材料进行修复,保证局部的修复与整体的结构保证和谐一致。

3.2 确定科学的修缮工艺

对历史建筑的修缮离不开新技术,新材料,如何运用这些新的技术与材料,就需要确定科学的修缮工艺。

修缮工艺首先确立肌理材质分布在建筑物表面的位置、造型、尺寸及加工工艺方法特征,整理成文、拍照留档。对原建筑肌体材料进行性能分析,具体分析其物理性能及形成原理。

具体修复工艺可以按照如下要求进行操作:

清理表层的污垢污渍,如果表面材质腐损不大,可以考虑采用清洗器喷水或干冰来进行操作,把表层石材及沉积物的污染清除掉;如果表层材质腐损交大,不易用清洗器进行清理时,可以用微酸碱液或溶剂进行清洗,其优点是对历史建筑的表面结构损害不大,还能清除局部的锈斑。

对于永久性及半永久性建筑物表面材料的修复,首先运用填补法,即出现表面破损及建筑物墙体裂缝时,采用灌注胶材料环氧树脂进行修复,注意要根据原建筑物的颜色进行添加相应的颜料,确保色质一致;其次运用替换法,即有局部材料不能达到自身要求时,可以进行相应的替换,以保证整体结构的安全;再次就是缺失修复法,对于大面积遭到破环的历史建筑,其缺失部分要进行复制性的修复,保证建筑风格的完整。

历史建筑的修复一定少不了现代元素的涉入,譬如灯光照明,通风空调,消防报警,网络通讯等系统,不可或缺的要加入进来,这些现代设施的安装,势必会破坏历史建筑的古典美,在具体修缮中,要充分考虑古代艺术与现代技术的协调统一,采用完美的技术手段,来达到推陈不出新的效果。如在内部消防栓的配置,外部空调机的挂装,采用隐蔽的手法,即尊重了原建筑风格,又体现出现代元素,体现历史与现代完美结合的工艺应用。

4 结论

对历史保护建筑的修缮是个细致全面的工作,不仅仅需要完善的保护技术和修缮标准,也不仅仅需要完善的历史建筑保护的法律法规,更需要的是我们自发的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意识和人文素养的提高。保护历史文化,是我们必须承担的责任,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义务。希望我们伟大祖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我们这个时代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延续。

参考文献

[1]阮仪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08

[2]罗哲文.历史文化名城与古建筑保护文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01

[3]张祖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J].建筑学报,2006.12

[4]赵中枢.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及保护的若干问题[J].城市规划,2002.07

第9篇:历史个人研修总结范文

关键词: 历史教学 人文主义教育 四个方面

高中历史课程目标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要求是:通过历史学习,加深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树立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人文意识。对于“人文”概念较为普遍的理解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所谓“文化”绝不单纯指“知识”,更特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与人文教育相联系的是人文科学和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人文科学、人文教育在教育对象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成果,也称文化素质,包括语言及文字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明礼仪修养、政治理论修养、历史与哲学修养”等。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历史是人文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主义教育,实现人性的回归呢?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简述。

一、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新课程下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体,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与学是互动的,师生双方应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学生有可能成为教的主体,而教师也有可能成为学的主体,从而做到在“教”中“学”,在“学”中“教”,实现“教学相长”,以达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与社会责任感的目的。故新课程之下的历史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两种意识:一是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人,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体;二是注重客体主体化转变,促进学生人文内化。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自主思考、选择、评价,从而形成良好的人文习惯,最后内化品质。

二、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要在历史教学中加强人文主义的培养,教师就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强大的人文背景,以及对历史执著的热爱和独具特色的思维习惯,能够用教师的技能与人格魅力为学生的发展指引方向,为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付出自己的智慧与心血,这就要求历史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着良好人文素养的教师必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首先,把历史知识融会贯通。这是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优秀的人文精神孕育在丰富的历史知识之中,历史教师应把人类历史上那些最能闪耀人类智慧光芒的学问知识,最能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提高,化作学生自己的精神品格。历史教师要不断学习,对已有的学科知识和相关知识及时更新,随时关注历史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史学研究最新成果,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水平,才能把总结出的教学经验提高为教育理论。

其次,切忌简单化、一刀切。历史教师应注意:①在总结不同时代人文精神共性的同时,重点注意不同时代的区别,重在研究一定时代的人文精神。②在注重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同时,更注重本民族人民群众的精神品格。③在注重群体民族风貌的同时,更注重个体命运的发展。

再次,重视每节课中的思想教育目标。实现每节课中的思想教育目标是培养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教学中要寻找知识与思想品德的最佳契合点。一是加大显性历史思想教育目标实现的教学力度与深度;二是充分挖掘隐性历史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目标与现实结合的品格。如司马迁写《史记》是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在于“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

最后,改革教学方法,尽量多地让学生参与讨论。按照教育心理学理论,连“认知”都被视为一个“建构”的过程,那么情感和观念的形成就更要依靠学习主体,即学生自己“体验”和“生成”了。换一个角度讲,从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文立场出发,在教育过程中也应当摒弃那种耳提面命的填鸭方式,而提倡让受教育者自觉主动地、有选择地“乐从”。况且在当前传媒发达、社会关系复杂的背景下,学生在学校之外还会受到形形的观念、意识的熏陶浸染,只靠教师一张嘴根本敌不过那许许多多张嘴,只有调动和依靠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

三、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从人文精神的角度来看,教师与学生都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无论在教学中还是在生活中都是平等的。教师是一种职业的称呼而非一种权利的象征。因此,教师不仅是历史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对学生个性与创造能力的发现者与培养者,更是学生健全人格的促进者。教师必须做到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对学生要有高度的信任和适度的宽容。

教师本身的人文素养体现在对学生的尊重、关心、爱护和宽容上。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个性特长;关心学生成长的内在需要;宽容学生成长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错误”。对那些成绩不理想、心理品质有缺陷或个性特强或特别调皮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帮助和鼓励。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营造民主平等的人文气氛。

“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在心理上唤起学生的亲近感,拉近师生距离,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才能把学生培养成既有知识又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总之一句话,建立高度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前提,是基础。

四、重视对特殊历史人物的评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