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历史文化名城规划范文

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全文(5篇)

历史文化名城规划

第1篇:历史文化名城规划范文

关键词:大连;文旅融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

一、文旅融合与历史文化名城概述

随着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文旅融合成为我国旅游领域最热的一个话题。文旅融合是指将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及与其相关的要素相互渗透、交叉融合或整合重组,逐渐突破原有产业边界或要素领域,相互交融形成新的共生关系的现象和过程。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也是城市魅力之关键,更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如果旅游产业发展没有文化资源的支持,其陶冶情操、拓宽视野、弘扬传统文化等方面的作用将得不到有效发挥;若文化离开旅游,缺少具体的展现形式,文化就会比较抽象、晦涩难懂。当今时代,旅游市场的需求愈发多样,各种主题的旅游方式也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旅游市场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文旅融合作为一种典型的旅游模式,对中国旅游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未来可以继续推动富有文化底蕴的旅游景区建设和规划,打造一批文化和旅游相融合的鲜明的旅游示范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大连市作为辽宁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三面环海、一面靠山,海岸线绵长,拥有良好的港湾条件;除了怡人的自然风景外,还有旅顺近代史遗址、金州古城遗址等遗址景观,这些资源的存在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目前,大连拥有文物保护单位392项(408处),历史建筑76处(95栋),历史文化名镇5处,铁路遗产、工业遗产和文化街区等不同类型历史资源,以及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其他未列为非遗的老字号等。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大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发展前景广阔,能够有力推动大连旅游业的发展。鉴于此,本研究以大连市为研究案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大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与保护现状

(一)政府支持力度大。根据《大连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题工作会议纪要》要求,大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已于2020年底完成了第一批历史建筑的挂牌工作。2021年1月,大连市申名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2021年继续深化落实我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区政府于当年完成所在辖区内第二批历史建筑挂牌工作。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除了建立保护区,大连市还出台了相应的保护条例。如,《大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中明确规定“历史建筑保护应当包含核心保护要素、使用功能和保护图则等方面”,其中历史建筑保护图是进行历史建筑修缮和利用的准则,也是精确保护历史建筑的依据。目前,大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已按要求完成了历史建筑保护告知书模板的制作,各区政府将依据政府条例完成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完成告知书中保护图则的填充完善工作。

(二)社会历史价值高。大连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据史料登载,大连地区在战国时代是燕国的辽东郡管辖。秦统一华夏之后,大连地区仍属于辽东郡。唐初,称大连市为“三山浦”,这得名于现如今大连港外的三山岛;唐代中期,易名为“青泥浦”。明清时期,又称大连市为“青泥洼口”,后来“旅大市”则是旅顺与大连的合称。大连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成为东北地区文化交流的枢纽、文明的曙光,是辽东半岛地区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船舶制造摇篮。正是如此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了大连丰富多彩的人文旅游资源,这为大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提供了良好资源优势。

(三)城市发展空间大。大连拥有三面环海、一面靠山的优越地理位置,旅游资源多样,资源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较好,交通发达,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接待能力强。旅游业的发展对经济有促进作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能够有效拉动内需、增加就业,带动交通、经济、文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大连的总体城市布局以城市空间形象和城市活力为出发点,将大连的历史文化与自然山水、都市空间设计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大连的区位和经济发展优势,整体的城市空间展现出大连自然资源优势的同时,也体现出城市发展的兼容并包,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开放化的空间。

三、大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与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不全。大连作为一座每年接待数千万游客的旅游城市,城市基础设施无法有效满足旅游高峰期旅游者的需求。特别是城市交通,成为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常见现象,因此合理规划与制定城市交通线路、重点交通工程建设是大连市发展旅游业亟须解决的问题。例如,节假日期间各景区、商场等地停车场爆满,停车数量受限影响游客正常停车,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因旅游景区存在明显的淡旺季,导致酒店也存在同样问题。酒店在旅游旺季价格提高,但依旧供不应求,大多数酒店必须提前预定,直接到店的游客可能面临住房困难情况。景区内部基础设施假设也有待完善,如有些景区内部实际环境与宣传不相符,给游客带来巨大的心理落差,不利于景区正面形象的树立。此外,近年来景区内安全隐患和投诉事件频发,这些负面新闻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游客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向往。

(二)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尽管大连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对其文化内涵的挖掘、宣传力度以及历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远远不及大连的滨海自然风光,在旅游活动开展过程中也并未将相关历史文化较好地展现在游客眼前,导致游客对大连市的文化内涵缺乏了解。大连是辽宁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但是目前的大连旅游业发展过于注重自然风光,忽视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使得原本寓教于乐的旅游活动变成了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活动,不能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文化体验。因此,大连市要结合城市历史背景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内涵,推动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深度融合。

(三)高端人才配置不够。熟悉且了解、愿意为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与宣传做出奉献的文化人才比例太低、人数过少,导致历史文化的内部建设动力不足,难以取得进一步发展。文化人才尤其是对历史文化名城了解的高端人才过少,配置较低,培养能力较弱,难以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思路。缺乏具有专业知识并能够从事这一工作的专业素质人才是制约大连文化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专业人才的匮乏和培养人才数量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量,无法科学合理引导游客更深层次理解和体验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

(四)宣传推广力度不大。大连历史文化名城的宣传存在推广力度不够、资金投入过少等问题,导致历史文化名城未能形成鲜明的城市“品牌”,出现“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尴尬场面。大连是辽宁省的一个沿海城市,临海的优越地理位置,加之旅游宣传的侧重,导致游客对于大连的印象仍停留在滨海观光游。旅游相关部门也未能充分挖掘和宣传大连历史文化优势,对其宣传推广不及观光旅游,导致大部分游客对大连历史文化了解不够,进而无法形成历史文化名城独特IP,很难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

四、文旅融合背景下大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与保护路径

(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是旅游业发展的支撑条件和保障。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应该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设施建设的共同发展。政府应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并安排固定人员定期对其进行维修保护,确保在旅游高峰期也能够承载大批量游客,建立食、住、行、游、购、娱的一体化服务体系。搭建各景区相互联结的交通网络,为游客在不同景区之间的交通出行提供保障。针对景区投诉事件和安全隐患,景区要查明投诉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

(二)深度发掘文化内涵。大连要突出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与价值内涵,应将旅游资源与大连历史文化相结合,突出大连的历史文化内涵,打造文旅一体化发展路线,让更多的旅游者关注城市文化。对于城市比较重要的遗址遗产、山水名胜、文物古迹和古村落等资源,旅游相关部门应在深入调查后,挖掘历史文化遗产、古城演变过程,深刻剖析不同时代的历史价值意义,充分为游客提供所需要的文化信息,让旅游者充分浸润在文化旅游氛围中。同时,在合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做好保护工作,弘扬和宣传大连城市优秀历史文化。此外,要改变走马观花式的旅游现状,应通过导游讲解或景区宣传公告栏等形式向游客传播真正的历史文化内涵,使游客真正游有所获,不虚此行。

(三)加快人才培养引进。人才是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重要支撑和持续发展的动力,聚集各类文化人才可以弥补历史文化名城发展短板,推动城市的繁荣发展。大连已大学生先落户后找工作的优惠政策,后期还可以针对重点发展的文化事业,制定更加明确的人才引进政策。要充分利用大连的优越区位条件,鼓励用人单位积极引进文化名人,制定特殊人才落户或者就业政策。同时,要发挥好国内外大连籍文化名人的作用,以乡土之情吸引文化名人,鼓励他们为大连历史文化名城发展贡献力量。

第2篇:历史文化名城规划范文

关键词:文化名城建设;园林景观设计;风格及意境

1汉中园林景观概况

我国是文明古国,在社会发展各时期留存了很多历史遗迹,中国园林风格独特,现代设计师大力发扬中国造园的风格技术,历史文化名城园林景观利用现代造林技术理念营造中国风的园林景观,汉中被誉为中华聚宝盆,位于汉江上游,辖区10个县,人口380万,汉中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模范城市[1]。历史文化名城园林景观建设包括了历史建筑景观、道路景观、旅游区景观,汉中地区园林分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国家保护文物,及政府发展新建园林景园。汉中现有文物保护单位113处,部级重点保护单位10处,部级森林公园3个。汉中地区历史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刘邦称帝后在原封地汉中称汉王。中国传统圆领景观开始于殷周秦时期,全盛时期为隋唐,对意境的营造吸收了中国绘画的天人合一,园林景观设计重在写意,使人工痕迹与自然和谐统一,设计者利用山石花木自然元素与人工建筑亭台楼阁表现出山水景致。中国园林体系与其他国家园林体系相比有许多不同特点,主要体现在本与自然,诗画情趣。历史文化是国家民族的瑰宝,历史文化名城中有历代京都,有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曾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不同的历史文化名城保留不同时代的景观建筑,景观建筑为后景观文化发展起到铺垫作用,景观设计满足人民精神享受,反映了人民的审美习惯。景观设计特点是民族文化的标志,历史文化是景观设计的基础。地理环境是园林景观建设的基础,园林景观对地理环境改造规划,独特的地理环境是园林景观突出特点的前提,人类不断改造周边地理环境,经过演变成为园林艺术,正确利用地理环境是园林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2汉中市园林景观设计风格

汉中地区两汉文化底蕴厚重,为响应对历史文化保护政策很多遗迹被开发,历史遗迹园景观是对历史遗迹进行修复改造的园林景观。公元前206年,刘邦被封汉王,在汉中东南处一座高台建筑是刘邦在汉中的行宫遗址,古汉台具有典型的秦汉宫庭建筑风格。宋朝到民国期间汉台一直作为汉中府署。1985年,汉中市建立古汉台博物馆[2]。汉物馆围绕历史古迹建造,由仿古大门连接,整体建筑群空间层次分明,设计了仿古式建造,烘托主建筑的高大宏伟气势。整体表现集体纯在美,庭园景观设计整体对称,植物面积规划以平铺几何图案为主。古汉台主题建筑望江楼是建筑历史景观的代表,楼体背面以青砖筑成墙体,其他建筑以方形平面为主。道路景观主要通过色彩,质感等因素,结合自然环境,园林景观中的植物,水体等元素综合设计。道路景观由于历史遗迹地理条件分布不同,地势起伏的园林有条石铺置,有现代铺路形式的混泥土铺置。水是大型园林景观中的重要元素,很多庭院式园林景观没有大面积水体出现,由于时代变迁,河流改造难复旧貌,庭园格局较为封闭,导致水质变差。水体两边以树木种植为主,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体系。随着国内旅游业的不断升温,汉中建立了若干园林景观,苏景园占地60余亩,设计时仿照苏州园林艺术设计手法,苏景园以人造湖泊为中心,根据苏州园林特点为基准使湖水绕建筑,园内雕塑及花草树木搭配不满经典。充分考虑地理环境贯穿园林,湖院落展现了苏园风貌景观。苏景园建筑模仿江南民居风格,建筑倒映在湖面,给人以静谧优雅之感[3]。由于汉中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属性,建筑设计模仿古代建筑,大部分建筑偏向清代建筑风格,着眼于建筑组合及细部装饰等方面的美学形式。有些园林景观建筑以居民住房构成,如桔园是当地种植业发展进行规划设计旅游园林景观。水体景观是现代园林景观中的重要元素,园林中水体用道路景观进行分割,苏景园水景设计是现代景观中最具特点的,通过沟渠引导将水引入单独的庭园中。保证水的流通性。

3园林景观设计改进的建议

汉中地区园林景观很多地方有共同性,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自然生态元素,园林景观设计融合古代景观设计思想,很多现代园林景观模仿古代园林建筑建造,材料运用是砂石及现代新型材料。汉中园林景观设计有的在原有历史建筑遗迹上修复改建,有的是为发展经济修建的。历史遗迹园林整体空间分布讲究称式,以遗迹为中心,向四周围绕植物等景观。新建园林空间布局不受具体形式制约,新建园林为旅游开发开放性较强。历史文化名城园林设计受到历史文化名城概念的影响,有一些历史性元素表现在设计中,但运用元素仅停留于表面,如古典园林的借景手法在现代园林景观中有所应用。中国古代封建主义社会下,很多事物有严格等级划分,园林景观中园林面积建筑风格等有严格的等级划分要求,设计选材中内容涵盖过多会导致景观内容繁琐。景观大致效果良好,但细致观察发现很多细节表现出不足,如苏景园水车景观设计与周围景观不符合,对水车中午额景观设计未深入研究。景观是自然风光,成功的园林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设计建造到使用后期管理每个环节都需精心规划,澄海市景观设计必须在使用前提下考虑。汉中地区历史文化主题园林景观应进行统一管理,对相近的主题景观进行历史文化整合,使汉中历史文化具有条理性。整合园林景观是对地理位置文化内容协调搭配,汉中地区可将与汉代有关的历史遗迹整合,将园林景观相近的路线进行串联,避免游客游览的盲目性。人是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部分,园林景观是城市环境的组成,人们在园林中追求自然风光,园林景观成为自然的调和者,应树立保护意识,著名的历史遗迹开发保护总体可以,但偏远地区的文物未得到应有的保护。景观是伪建造的实质空间环境,要考虑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需综合考虑环境景观设计需要。主题是与园林景观设计特殊性密切结合的,应根据具体目标整合各种优势资源提出核心理念。宏观的主题是贯穿园林设计建设的核心理念,微观主题是宏观主题中体现的主题。历史文化名城园林设计主题确定主要有历史性与区域特点主题的确立。不同历史文化名城不同地理位置导致地域生态环境不同。独立的景观是个体为中心的空间形成具有特点的景点,独立景观设计必须符合园林设计主题,独立景观不拘泥于雕塑建筑等形式,独立景观非绝对独立的个体存在,游客游览时首先看到景观的整体风景,需要与周围景观有所联系,周围设计应以烘托为主,应形成衬托的作用,独立景观内部空间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整体空间封闭性,避免造成景观拥挤。

参考文献

[1]惠子.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与实践研究[D].长安大学,2017.

[2]李宇航.成都园林景观的地域性及其文化表达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6.

第3篇:历史文化名城规划范文

关键词:人文历史遗址;开发与保护;研究

人文历史遗址是中华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物质载体,是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历史见证,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人文历史遗址对推进国家文化建设,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市场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给人文历史遗址的保护带来了诸多挑战。为了现实的物质和经济利益,一些地方的人文历史遗址遭到破坏,或者遭到过度开发。云南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重视开发自然资源和现实发展资源的同时,大力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人文历史遗址,对于推动云南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人文历史遗址的内涵及其价值

人文历史遗址,顾名思义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由相关的历史文化遗产所构成的整体物质环境,是表现一个地区或城市形象与地方特色的重要因素,它主要由古文化遗址、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和革命历史遗址等构成。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丰富的人文历史遗址资源。云南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居较多的地区,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丰富的文化。云南地区富有代表性的人文历史遗址既是其文化独特性的典型表现,也是其文化得以传承的物质载体。古滇国遗址属于典型的古文化遗址,大理古城、建水古城、丽江古城、会泽古城等属于典型的历史建筑,丽江束河古镇、昆明市南屏街、建水老街等属于典型的历史街区,陆军讲武堂、红军长征遗址等属于典型的革命历史遗址。人文历史遗址具有重要的价值,主要体现为具有不同属性、不同特质的文化遗址在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实践中能够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这种需要满足的程度和高低不仅取决于文化遗产本身的属性和存在质态,还取决于人们的认知水平和科学研究的层次。一般意义上看,人文历史遗址大多具有重要的经济、文化、科研和育人价值。文化价值:人是一种文化性的存在,文化遗址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反映着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交互作用和相互关系,承载着特定时空背景下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价值观和文化符号体系。文化遗址不仅是历史的“残片”和“影像”,体现出人们记忆的延续性,具有文化认同和文化识别的重要功能,同时也是地方认同和地方意识形态的典型反映。比如,反映云南高原文化、多元民族文化的人文历史遗址是云南独有的,它把云南文化与其它地域性的文化区别开来,只要置身于云南就能很自然地感受到它的独特性。经济价值:全球化和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空前改善,文化生活的需求变得愈加强烈,特别是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心灵的归宿和文化养分。对人文历史遗址进行合理的保护和开发,可以把文化遗址打造成供人们学习、休闲、旅游的文化空间。当今世界,文化可以做成巨大的产业并带来经济增长已经成为世界共识,越是发达的国家越是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特别是把历史文化遗址打造成文化品牌的时候,它不仅能够带来有形的价值,还能带来无形的价值。科研价值:历史文化遗址作为文化的物质景观,还具有重要的审美的、艺术的和科学的研究价值。文化遗址往往是特定时空内人们实践创造和技术发明的结晶,体现了前人对自然、社会以及人类本身发展规律的认识。现代人可以从人文历史遗址中获取很多艺术创造、科技发明和科学研究的灵感和启示。比如,云南丽江古城的先民们就非常懂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积累了很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宝贵经验,在引入古城的不同河段对保护水质有不同的要求,分别用于洗菜、洗衣和冲马桶。香格里拉藏族民居的建筑理念,在防火、避风、防潮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设计,这些都具有独特的科研价值。育人价值:大量鲜活的历史文化遗址,承载着特定时期、特定区域物质和精神文化印记,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对人文历史遗址进行合理的保护和开发,对普及文物知识,推动人文历史遗址保护是一件有益的工作,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反对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思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提升人们文化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的有效途径,具有较强的育人功能。

二、云南人文历史遗址开发与保护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市场化、城镇化发展的快速推进,人文历史遗址的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问题引起了政府和学界的高度关注。国家和地方先后出台法律法规,提供资金支持,保护和修缮人文历史遗址。一些学者也结合地方发展实际,对人文历史遗址的开发和保护展开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

(一)政府层面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人文历史遗址的开发和保护工作。为了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科学研究工作,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国家早在1982年就制定和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云南于1984年通过了云南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办法。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省文物工作者共调查各种不可移动的文物单位5300多项。昆明、大理、丽江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腾冲、建水、巍山、威信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经各地人民政府正式审定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44项。其中,部级保护单位17项,省级保护单位102项,使我省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的文物古迹得到了法律的保护。[1]同时,加大对文物的维修力度。“十五”期间,全省维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7项,投入1300万元;维修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7项,投入2.97亿元;维修州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33项,投入1900万元。[2]为了对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具有重大历史、科学、文化价值或者纪念意义的城市、镇、村、街区进行有效保护,云南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条例》。具体到地方,各地依据历史文化遗址的特点和保护现状,制定了符合地方实际的保护条例。相关细则参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云南省丽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会泽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大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丽江古城传统商业文化保护管理规划》、《丽江古城旅游资源保护管理规划》和《丽江古城传统文化保护管理规划》、《建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会泽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总体规划》和《会泽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控制性详细规划》等。

(二)学界层面

从国外看,目前对于人文历史遗址的保护,在国际上已取得共识,但在具体方法和措施上,由于各国文化背景不同,也存在不少差异,有一些还存在着争议。像意大利、法国、英国以及丹麦、挪威、芬兰等国家留给大家的基本印象就是城市历史建筑和风格保存非常好,而正因为这些历史建筑,使她们成为世界各地游客游览观光的地方。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许多国家80%的城市建筑被毁坏,但二战以后,这些国家的城市规划师们,在城市的恢复重建上,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一条路,就是按照原来的图纸进行修复性建设,把这些历史性建筑恢复到二战以前的风貌。后来,这批历史建筑在塑造城市形象,传承城市文化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成为了城市发展不可估量的宝贵资产,也成为许多国家和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3]国内,一些学者从宏观角度探讨云南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措施。相关研究,首先必须提及的是以邱宣充、张瑛华为代表的研究团队,他们依据各级政府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对云南各地的历史文化遗址分门别类地作了科学简述,为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地理学等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对城乡建设、旅游、教育和对外文化交流等部门的工作,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4]以木基元、陈文敏为代表的学者以“历史文化名城”为分析单位,从宏观层面分析了人文历史遗址的总体性特征、系统性开发与保护及其政策构建的具体措施。[5]大多数的研究成果则以“个案”的形式,把研究重心放在一个个具有丰富人文历史遗址资源的“历史文化名城”上,期望通过个案研究能够演绎出人文历史遗址开发与保护的一般性规律。以大理、丽江、昆明、建水四个城市的古城文化遗址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相关研究参见(苏晓毅,2004)((晓敏,车震宇,2008)、(杨福泉,2007)、邓蜀阳,2008)(和仕勇,2007)、(许婵,2008)、(饶峻姝,饶峻妮,2010)、(安学斌,曹志杰,2010)等。少数学者则从更为微观的视角,提出了人文历史的保护和开发策略。唐黎洲等分析了新时期昆明历史街区的保护策略。[6]安学斌、曹志杰从城镇化发展的视角,对大理当前遗产保护地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遗产保护地开发和保护的创新策略。[7]以上研究为我们进一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云南人文历史遗产开发与保护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纵观当前的研究成果,在探索云南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方面积累了较为全面的理论和实证素材,有力地推动了云南人文历史文化遗址的研究进程,使云南人文历史遗址研究逐步丰富化和立体化。但是,以上研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对象过于集中

研究主要集中在历史文化名城方面,难以体现人文历史遗址研究的全面性和完整性。这种研究忽略了同属于历史文化遗址范畴的其他历史遗址的研究,诸如历史街区、革命历史遗址等。实践层面,中国城市发展陷入“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的特色危机,在古城的修复、开发与保护,忽略了每个古城文化的特质和差异性,使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开发措施出现重合或雷同现象。这与我们对城市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地方文化历史遗址研究不够深入存在紧密联系。

(二)研究方法过于单一

大多数研究均从某一领域和视角切入,基本上属于“自说自话”,要么从静态层面对人文历史遗址进行登记和建档,侧重于人文历史遗址的物质形态描述,要么从技术层面论证和探讨遗址的修复、重建问题,不同的研究主体提出不同的建议和主张,缺乏多学科之间的相互整合和对话。实践层面则表现为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无法实现城乡规划、社会建设、人文历史遗址保护,城市文化构建的统筹协调和科学谋划。

(三)研究内容不够丰富

研究带有较强的功利性色彩,很难结合城镇化、市场化发展需求从多角度、多视角进行研究。官方侧重于保护规划的制定,但在具体实施规划过程中往往出现开发过多,保护不足的现象;学术界的研究主要针对具体人文历史遗址保护措施的研究,强调人文历史遗址物质形态的修复和重建,忽视人文历史遗址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和有效传承。

(四)调查研究比较缺乏

云南虽然人文历史遗址众多,但系统的调查分析不够,严重阻碍了人文历史遗址的深入研究。一方面,能科学归类并系统反映云南人文历史遗址全貌的研究很少;另一方面,当我们对某一人文历史遗址进行研究时,一些遗址却只能查到一个记载或登记的基本情况,既缺乏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更不能准确反映人文历史遗址保护和受损的动态情况。

四、努力推动云南人文历史遗址开发与保护研究创新

(一)强化人文历史遗址开发与保护的现状调查

对人文历史遗址遗存及保护现状的清晰把握是对人文历史遗址进行深入研究、保护与开发的前提和基础。首先,要搭建一个人文历史遗址分布的时空网状体系。通过扎实的调查、收集和整理工作,对人文历史遗址进行科学归类,按照遗址形成的历史时期及其现存的空间分布进行建档、立卡。这个时空网状体系要能清晰呈现文化历史遗址的形成时期,并能在点、线、面三个层面反映出人文历史遗址的空间分布:点的层面就是要对云南现存的各地历史文化遗址以及被各级政府定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归类,以便把握云南省人文历史遗址的全貌;线的层面就是在点的基础上,对具有典型历史文化内涵,历史文化遗址众多的地段或区域进行归类和整理;面的层面就是要呈现出已经融合了开发和保护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地的概况和特点。其次,对人文历史遗址的受损和保护现状进行深入调查。通过精心收集和深入调查,对城镇化背景下,云南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不同类型的历史文化遗址遭到破坏的形式、程度,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保护建议。最后,深入分析和论证人文历史遗址的开发和保护价值。在现实国情条件下,经济价值及教育意义成为古建复原和遗址重建的重要动机,要分析不同情况的历史遗存,评价其意义与价值,确定保护的对象与原则,结合人文历史遗址现状调查,充分发掘和利用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资源再诠释、环境再创造。

(二)寻求多学科研究方法和技术路径支撑

人文历史遗址的开发与保护研究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对人文历史遗址进行考证、分析以及挖掘其多元文化价值涉及到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针对人文历史遗址的保护、修复、重建等具体工作则需要自然科学提供现代技术支持,主要涉及到建筑学、物理学等相关学科。正如古希腊规划家道撒迪亚斯(C.A.Dociadias)所说,“为了获得一个平衡的人类世界,我们必须用一个系统的方法来处理所有问题,避免仅仅考虑某几种特定元素或是某个特殊项目的片面观点。”[8]因此,人文历史遗址的开发与保护研究需要形成一个集聚各类专家和各方主体共同参与的公共组织或机构,以便在具体实践中能够充分发挥各方专家的特长,兼顾各方专家的意见,使人文历史遗址开发和保护的具体措施更加科学合理。从实践层面看,可以考虑常设,也可以通过整合文化宣传、文物保护等相关部门的力量,以建立“智库”的形式,在需要的时候由相应部门召集运行。

(三)进一步丰富人文历史遗址的研究内容和视角

人文历史遗址的开发与保护需要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城乡发展规划、文物保护等多方面统筹规划。不同的社会需求就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和视角进行研究。从政府的视角看,主要体现在公共政策层面的研究上,研究如何为人文历史遗址的开发和保护提供系统的、科学的政策和制度保障;从社会建设的视角看,应该侧重研究人文历史遗址开发和保护的社会整合机制。关注社区或遗址保护地如何组织和引导社会大众对遗址保护的积极参与,以及如何科学定位政府与公众在遗址保护中的角色和地位,以便为创新社会管理提供决策参考和经验素材,为当前中国的社会建设提供“鲜活的实证范本”;从文化建设的视角看,人文历史遗址的研究应该围绕人文历史遗址的核心文化、符号象征、历史记忆和文化载体等要素,深入分析特定时期的人文历史遗址所具有的文化地位和价值意义;就人文历史遗址的保护、修复和重建,更多地涉及到如何整合现代各种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技术路径,实现人文历史遗址开发与保护的科学性,修复和新建中实现“修旧如旧,新建如旧”,确保人文历史遗址的“原真性”。

(四)实现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有机结合

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想要完全以静态的、孤立的方法保护历史文化遗址是不现实的。人文历史遗址的保护不是为了保护“过去”而保护,更是为了连接“现在”和“未来”而保护。因此,不仅仅需要对人文历史遗址进行调查、考证,在此基础上进行登记、定性、定级、维修、保藏、保管、防腐、防蛀、分类等层面的静态研究。更要结合地方城乡建设的现实需要,根据有无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现实经济价值、观赏价值、教育意义等,把保护和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激发特色人文历史遗址活力,使人文历史遗址的多元价值得到合理的开发和保护,让人文历史遗址所承载的文化元素和价值形式在新的时空背景下能够得到延续和发展,确保人文历史遗址在特定文化空间内分布有序,功能组织合理。同时,将原本相对分散和独立的人文历史遗址整合进入城乡发展的动态规划中来,使城乡社会建设与人文历史遗址保护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赢共生。总之,人文历史遗址的保护和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人文历史遗址的研究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的修复和重建层面,而且也体现在对其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和有效传承层面。对人文历史遗址的研究需要整合各方力量,需要多学科提供方法论支撑。政府应该充分参考研究的最新成果,制定合理的保护和开发规划,使人文历史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呈现可持续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邱宣充,张瑛华.云南文物古迹大全[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1.

[2]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EB/OL].

[3]邵甬,阮仪三.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建设—法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发展的启示[J].城市规划汇刊,2002(3):56-60.

[4]木基元.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研究:以云南为例[J].云南社会科学,2003(5):99-102.

[5]唐黎洲.昆明文明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欲更新策略实践[J].有色金属设计,2010(1):42-49.

[6]安学斌,曹志杰.大理文化遗产保护地现状与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9(3):41-47.

第4篇:历史文化名城规划范文

(一)安庆城区历史文化建筑景观式保护的原则与方法

对安庆市区历史文化建筑开展景观式的保护,要在分析认识清现状的基础上按照规划和相关配套法规制定保护的具体原则和方法。具体来讲,景观式保护的原则与方法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对历史文化建筑本身只能进行微创手术式的返真修复,并増强其对历史文化信息的视觉传播新功能;修复要严格按照原来的形制、结构、材料、工艺进行要“修旧如旧”,为了増加历史文化信息的含量,可以在建筑内部安排相关的历史文化内容展示及其互动体验项目。另一方面,对其存身的周围环境,一是要切实遵守规划、保护法规的要求,严格执法,二是要尽可能地采用艺术化的造型手段,创造新旧之间过渡衔接的视觉面貌和观赏的空间环境。可以选用改变立面造型、色彩呼应、添加形体分割等艺术设计方法,避免采取拆除、降低高度、限制使用性质等措施。

(二)安庆城区历史文化建筑景观式保护的实践

在安庆,对历史文化建筑本身进行微创手术式的返真修复,并增强其对历史文化信息视觉传播功能的景观式保护实践已经开展。如,坐落于孝肃路和锡麟街交汇处的安庆天主堂,1871年动工,1893年落成。近年来,因主体建筑老旧化严重,曾经屡次修缮,现在看到的是2009年那次大修的成果。?在修缮中从保持建筑主体立面装饰的牌坊、宫廷式护栏、石鼓等形制、造型不变人手,从细节上保证了主体建筑耶稣圣心堂中西合璧的风格不变。仅仅修整了部分斑驳的墙面,小心地劍除了岁月的痕迹,使老建筑仿佛返回了百多年前的原真面貌。在修缮后的神甫楼二楼设立安庆天主教爱国主义展馆,通过图文集中展示建国以来,安庆天主堂爱国主义活动史料,包括重大活动、重要事件和典型人物的爱国事迹。修缮后的安庆天主堂在更具观赏性的同时,历史文化信息的传播功能也得以实现。大修后的安庆天主堂成为安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愈久弥新的“新景观”。美中不足的是修缮中也对原建筑的历时性和附属建筑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在安庆师范学院菱湖校区有两处国保单位:国立安徽大学红楼和敬敷书院。1935年3月落成的红楼,两层砖木结构,建筑质量很好,一直使用至今。建筑外观墙不粉化、屋脊不塌,正门柱廊等西式建筑的造型形制、细节均保存完好。红楼的使用功能也一直没有大的变化,因而,内部结构也基本没变。因此,对红楼的景观式保护的具体工作,体现在对红楼周围环境的设计营造上。具体措施是在红楼的周边进行绿化并栽种香樟树。目的是要为红楼营造一个可以遮蔽周围现代景物的独立空间环境。经过多年的不断营造,今天可以看到,在红楼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广植的香樟树,已经形成了老红楼与校园新建筑之间的成片樟林间隔。簇拥影映着红楼的樟树林,为历史文化建筑与新建筑形成的现代环境提供了两者之间的清晰分界和过渡景物,并在多个观赏角度上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空间背景。红楼作为景观的效果被衬托突显。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暮春移建于现址的敬敷书院,1933年大修过一次现在看到的模样是2002年重建的。拆除时对进深、檐高、梁架、门窗等等进行了拍照、测量、放样。这些工作保证了重建后整体建筑的原真效果。但门楼由于没有历史资料对照,现在的样式有猜想的成分;外墙的粉饰、卵石的铺地,有些画蛇添足。为了解决书院与北面教学楼的视觉冲突,重建时保留了书院内外的古树,借用古树和书院外高耸的杉树,成功地遮蔽了周围的现代景象,塑造出亦幻亦真的历史场景。新的敬敷书院内部设立了安庆师范学院百年校史馆,展示着学院教书育人百年薪火相传的历史。重生的敬敷书院焕发出崭新的旧貌,增添了传播历史文化的新功能。如今,在安庆师范学院菱湖校区里,新旧建筑相映成趣。师生和游人徜徉其间可以享受到移步换景、时空切换的视觉乐趣;可以感受到学校百年育人、薪火不息的光和热。

二、安庆城区历史文化建筑景观式保护的意义

第5篇:历史文化名城规划范文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关联上下游数十个行业,具有宏大的规模集聚效应,对我国GDP的增长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传统建筑隶属建筑大类,兼具文化属性,是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不可匮缺的一部分。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官式建筑和民族、民居、礼教建筑相互交织、渗透、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营造文化,积淀着炎黄子孙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自1982年我国设立历史文化名城制度以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特色民族村寨得到了迅猛发展,现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34座,历史文化名镇312个,历史文化名村487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的飞速发展对传统建筑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建筑文化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我国的文化自信,又响应国家宏观战略、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建设高水平传统建筑专业群,培养优秀的传统建筑技术技能人才成为新时代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使命。那么在“双高计划”的推动下,高职院校传统建筑专业群应如何实施专业布局、加强内涵建设、破解发展瓶颈、激发创新动能,需要深入研究。

2高水平传统建筑专业群的构建路径

从报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到“双高计划”,我国职业教育已经完成了顶层设计,描绘出了宏伟蓝图,布置了各阶段的目标任务,绘制了具体行动指南,“双高计划”进一步定性量化,将专业群建设作为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首要任务和关键之举。高质量专业群是迈入“双高计划”的基本条件,成为评价高水平高职学校的核心要素和促进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发力点[2]。传统建筑专业群立足于传统建筑的保护与传承,而传统建筑以砖木为主材,采用木构架承重,其核心是木作技术。传统建筑专业群的拓展应瞄准传统建筑的修缮改造、现代仿古建筑的兴建、现代木结构的推广,探索与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耦合发展,以传承文化、弘扬艺术为基础,以乡村振兴、支撑发展为宗旨,深度挖掘内生动能,积极推进内涵式发展,实现自我认知的再出发、内涵提升的再出发、创新发展的再出发[3]。

2.1牢固树立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宗旨

高水平专业群必须把握市场脉搏,引领改革、支撑发展,才能焕发活力,获得政策支持和社会认可。传统建筑专业群重点面向古建筑的修缮、仿古建筑的兴建、民族风情建筑和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应以服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建设,提升民族村寨乡村振兴战略步伐为宗旨,融入区域经济、促进民族传统工艺、民间技艺的传承创新,面向脱贫攻坚主战场,促进地方产业升级,服务乡村振兴战略[1]。传统建筑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和灵魂,民族风情建筑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应重点保护,促进传承。

2.2贴近市场,精确聚焦人才需求侧

传统建筑专业群以传统建筑文化保护为主题,以传统建筑的修缮改造为基础,围绕传统建筑和历史遗存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传统建筑以砖木为主材,但传统建筑专业群的拓展和高质量发展不能局限于以砖木为主材的木构架形式,应与现代木结构、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装配式建筑关联耦合,拓宽发展空间,贴近现代建筑市场,更好地支撑产业建设,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历史文化名城中许多历史遗存的传统建筑遭到损坏,亟待修缮;以钢筋混凝土为主材的现代仿古建筑不断壮大;民族特色村寨的传统木构建筑或砖木组合结构在长期自然条件的侵袭下破坏严重,传承和保护的数量迅速下降;重建的混凝土装配式仿古建筑也越来越常态化,给传统建筑专业群拓宽了发展空间。高水平传统建筑专业群应瞄准市场,紧跟时代,适时进行专业教学与社会培训的动态调整,契合区域经济,以满足供需平衡,支撑发展的宏观战略。

2.3筑牢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坐实双主体育人模式

职业院校拥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和科研团队、完善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科研基础,传统建筑企业则拥有准确的市场信息、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使用环境和推广数据、与工程实际情况相吻合的实习实训场地。职业院校传统建筑专业群的构建和发展与从事传统建筑作业的企业密切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学校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推动学校和传统建筑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通过健全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传统建筑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促进专业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实现传统建筑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

2.4突出专业优势,促进内涵式发展

传统建筑专业群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开设数量并不多,但因为它承载着保护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使命而必须存在。传统建筑专业群围绕传统建筑的修缮改造、现代仿古建筑、民族风情建筑及现代木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开展专业布局,培养木工、泥工、油漆工及现代结构中钢筋工、混凝土等技术技能工种,工艺要求高、涉及范围广,尤其是传统木作技艺复杂、造型别致、传力科学,形成了传统建筑的独特风格,奠定了我国建筑史学的基石。要想构建起高水平的传统建筑专业群,就必须加强机制创新,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契合行业发展,改进教学方法,引进高级技术人才,提升教学团队水平,完善教学设施和场地,促进内涵式发展。

3构建高水平传统建筑专业群面临的若干问题

传统建筑需要保护与传承,传统建筑的修缮改造已是当今必须面对的问题。要构建高水平的传统建筑专业群,就要根据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适时调整优化群内专业,使专业群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同步,从而获得长久的生命力,这是传统建筑专业群创新发展的基本理念[2],但在发展过程中还会面临诸多问题。

3.1内涵式发展的经费问题

构建高水平传统建筑专业群,不仅需要掌握行业最新理论和先进技术,能够洞察行业发展趋势的高水平的专业群带头人和教学科研团队,还需要适时进行更新完善各项服务教学的硬件设施。行业专家的聘请,教师团队的继续教育,实习实训场地的提质改造,仿古模拟项目的搭建,设备的购置,耗材的补给,需要大量费用开支,费用从何而来?来源是否充足?这关系到内涵式发展的成效。

3.2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契合的问题

我国职业教育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供需不平衡的情况,学非所用与用非所学的情况时常发生,其原因是学校的教学改革进展缓慢,常常滞后于行业的发展变化,导致学生就不了业、企业招不到人的现象发生,严重浪费教育资源,不利于社会稳定,也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高水平传统建筑专业群的构建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建筑文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至于如何才能洞察行业的发展趋势,则必须深化校企合作,加速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促进内涵式发展,并对各专业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适时调整,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吻合。但是理念形成了,具体操作也不是一蹴而就。

3.3高级技术人才流动问题

构建高水平的传统建筑专业群,需要拥有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团队和具有广阔视野的专业群带头人。从调研结果来看,高校教师往往理论知识扎实而实践经验不足,其原因是学校教师的入编门槛很高,一般高职院校以硕士研究生为最低要求,双高计划高校则把门槛提到985、211的硕士,甚至博士。如此高理论水平的教师面对高考只有300分左右(总分750),甚至通过自主招生形式录取的学生,能跟他们讲些什么?高深的理论他们听不懂,也不感兴趣;跟他们讲实践操作,这些高学位的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只不过身份由学生变成了老师,但匮乏社会实践和操作经验,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水平上课中基本派不上用场,而学生所需要的他们又给不了。要构建高水平的传统建筑专业群,显然更需要技艺娴熟的技能操作大师,以培养学生具体操作能力,可是高水平技能大师从何而来?如何畅通学校和企业高级技术人才流通渠道,实现高级技术人才资源共享?

3.4校企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问题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经之路,是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最有效的途径。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到“双高计划”,大篇幅强调关于校企合作的内容、要求和举措。就传统建筑专业群而言,加强校企合作,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成为专业群创新发展的主要抓手。从调查研究的结果来看,许多校企合作成效并不明显,纯属摆设,流于形势,企业参与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的意愿并不强烈,往往是学校一厢情愿。为什么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为什么企业对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不积极、不主动,俨然一副事不关己旁观者的姿态?

4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是专业群创新发展的关键之举

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是关系到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成效的重要举措。校企命运共同体以双主体育人为原则,不能仅依靠学校单方努力。传统建筑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首先是服务企业,为企业创造价值,然后才是服务社会、传承文化,彰显我国的文化自信。企业是人才培养的直接受益者,应当承担人才培养的义务。政府不能包办,政府也不能以奖励的方式支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而应出台一系列政策,如企业资质审核、项目招投标与校企合作企业关联,促使企业主动与职业院校建立联系,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承当人才培养的义务,促进校企命运共同体的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的成功构建,将对专业群建设的资金来源、区域经济发展和传统建筑培育基地的构建、高级技术人才的流动和高水平教学团队的构建、专业群内涵建设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1畅通建设高水平传统建筑专业群的资金来源

建设高水平传统建筑专业群,需要切合市场变化进行师资培训、仪器设备更新、实习实训场地改造,资金消耗很大,必须有充足的经费,并确保资金来源持续可靠,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突出强强合作、多方参与,扩大资源供给,构建起政府主导监督、企业深度参与、学校策划实施,集抓共管协同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新机制,促进区域校企深度融合。第一,发挥合作企业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传统建筑企业已有的设施设备条件,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和实习实训的要求,也为专业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减少学校资金的二次投入;第二,分享国家政策红利,促进转型升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并按规定落实相关税收政策[4];第三,围绕传统建筑专业群建设实施校企协作,以服务求发展,积极筹集社会资源,增强自我造血功能。

4.2契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传统建筑培育基地的构建

传统建筑作为国家历史文化遗产需要进行可靠保护与传承,这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和灵魂,具有最强说服力,许多传统建筑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为了让传统文化建筑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必须利用其独特的文化优势,结合各区域的具体情况,创新传统建筑专业群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运行模式,精准对接区域人才需求,提升高职学校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推动高职学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5]。构建传统建筑培育基地是充分利用校企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更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切实有效之举。通过构建传统建筑培育基地,一方面促进校企组建区域职教集团,有利于强强合作,多方参与,吸引更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吸引企业联合建设产业学院和企业工作室、实验室、创新基地、实践基地[1]。通过实体运行模式进入专业教学改革和推广领域,实质推进协同育人,使企业的资源、权益、责任通过共同育人、合作研究、共建机构、共享资源等形式逐步与高职教育融汇、“智汇”,共建共享职业教育,使得校企间的效益、利益与公益产生同频共振,实现“1+1>2”的“一体双赢”成效[5]。另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发挥资源集聚优势,推进人才培养与培训服务的一体化,聚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共建共管企业职工培训中心,面向企业职工开展岗前、在岗和轮岗培训,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校企合力打造区域人才培养和培训服务品牌[2]。

4.3促进高级技术人才的流动和高水平教学团队的构建

构建高水平传统建筑专业群,实施校企联合培养、双主体育人模式是切实可行之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队伍,应当由有学术权威、学科影响的专业群带头人,教学能力强、研发经验足的骨干教师,发展潜力大、业务基础牢的青年教师与行业企业大师名匠共同组成的团队。促进校企高级技术人才的双向流动,构建起高水平教学团队既是“双高计划”建设的重要任务,又是实现双主体育人的根本保障[6]。行业企业有绝技绝艺的技术技能大师、紧贴生产实践的技术能手,学校有行业权威专家、创新的科研团队。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将畅通高级技术人才流通机制,有利于培养一批能够改进传统工艺、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骨干教师,提升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促进教师职业发展,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与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相互兼职,便于聘请行业企业领军人才、大师名匠到学校兼职任教。

4.4推动传统建筑专业群内涵建设与发展

传统建筑高职教育提高有效供给的重点是提高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质量,关键在于专业群、课程和教师队伍。构建高水平传统建筑专业群需要以课程改革为引擎,在组织变革、标准制定、课堂效率几个方面下功夫,推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和教学创新能力的提高[7]。校企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将有力推动传统建筑专业群内涵建设与发展。

4.4.1筑牢高效的组织体系

高水平传统建筑专业群建设是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的双重改革,将对教育理念、培养模式、教学安排、组织管理带来深层次变革。从教学组织维度看,要关注专业布局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资源调配等;从管理模式维度看,要关注教学团队组建、对外合作服务、组织建设机制等。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即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通过强强合作,组建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吸纳中小企业参与,带动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培训,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职业院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4]。在职教联盟框架下成立校级学术委员会,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设立校级专业建设委员会和教材选用委员会,指导和促进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

4.4.2促进课堂教学的变革与创新

高水平传统建筑专业群的构建与创新应契合历史文化名城和民族特色村寨的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围绕传统建筑的修缮改造和仿古新建进行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及技术技能操作等专业知识的传授,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养成严谨专注、敬业专业、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品质。促进教师与技师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依照工程作业模式建设智慧课堂和虚拟工厂,广泛应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和实践教学,推动课堂革命。

4.4.3促进规范标准的制定

通过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才能高起点与企业共同开发达到国际标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将产业先进的技术元素、文化元素融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将产业的发展要素融入专业建设之中,并为之配套相应的教学资源、实训条件和师资力量,最终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5]。促进学校根据产业技术对岗位能力的要求、产业文化对职业素养的要求及产业发展对专业群建设的要求,建立起合适的规范标准,促进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恰当地运用。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