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企业管理学范文

企业管理学全文(5篇)

企业管理学

第1篇:企业管理学范文

一、传统研究方法存在局限性

企业史研究主题可简要概括为研究企业的过去。西方企业史学界认为,企业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源自1927年哈佛商学院的BusinessHistory。企业史在中国学界属于经济史研究范畴,被视作经济史研究的一个分支,这种以历史学与经济学方法为重的学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历史学方法仰赖史料的描述与建构,缺乏理论支撑。经济学方法则倾向于忽略研究对象的个性,利用各类理论框架论证某些假设与观点,采取抽象、演绎的方式寻求研究对象的共性。即便是打开企业“黑箱”的制度经济学,以及宣称深度嵌入企业管理内部的企业理论,总体来说仍是研究企业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性内容。因此在企业史研究中,不论是历史学还是经济学方法都缺乏一种对“真实企业”的现实关怀,从而导致企业史研究囿于“象牙塔”的传统经济史研究中,很难与企业实践发生有机联系。管理学方法是一种从管理学视角观察、解释中国企业史的模式,但由于历史学与管理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学科壁垒,其研究合作之路困难重重。一方面,管理学者或偏重运用理论以解释或论证问题,或倡导总结实际管理工作者与企业管理的管理经验教训(如经验主义学派),对企业原始档案作为数据来源持有普遍的怀疑态度,对传统历史学者轻视理论,依赖史料、档案的梳理以阐述问题的研究方法持有异议。另一方面,经济史学者对管理学理论与方法缺乏深入认识,过度依赖史料与档案进行实证研究,对管理学产生轻视之感。西方学界也曾存在企业史研究中管理学方法并不占主导地位的类似情况。近年来,西方企业史学界提出企业史研究要回到20世纪20年代企业史学科成立时偏向商学院“案例研究”的初衷,开始关注现实企业管理问题,选题紧紧围绕企业与企业家核心问题展开。于是,管理学方法逐渐成为西方企业史学界的主流研究方法之一。管理学方法强调从企业管理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既强调构建理论过程中的概述与比较方法,又重视企业档案、口述档案等史料的梳理,本质上是以企业管理实践为导向的一种研究视角。该视角有助于弥补历史学、经济学在实践性方面的不足,推动中国企业史研究理论体系与解释框架进一步完善。

二、管理学有助于企业史研究创新与发展

企业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与系统的经济组织,将管理学引入中国企业史研究,有助于中国企业史研究方法创新。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有助于克服当前中国企业史研究不重视企业管理实践的局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管理学注重研究成果的可行性,强调从企业管理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企业管理实践为导向是其一大特征。因此,从管理学视角对企业史进行研究与分析,可以弥补历史学与经济学相关理论缺乏企业管理实践经验的缺陷。其次,促进当前中国企业史研究方法的创新。当前,中国企业史学界仍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通过对企业档案的爬梳剔抉,用描述性的手法还原企业日常经营行为的微观研究方法就是管理学的方法。如吴承明先生在总结近代企业史研究成果时认为,“90年代,本学科的研究向企业管理学和经营学方面发展”(刘兰兮主编《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企业发展·序》)。而事实是,这种仍以史学叙事为主的研究,并未使用管理学特有的分析框架,更谈不上深入分析、概括和构建新理论,故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学方法的运用。最后,实现与西方企业史学界主流研究领域与视角的接轨。目前在西方企业史学界,管理学的影响力远胜于历史学、经济学等学科。如担任哈佛商学院历届IsidorStraus企业史教席教授职位的格拉斯(N.S.B.Gras)、海迪(RalphW.Hidy)、钱德勒(AlfredD.Chandler,Jr.)、麦克劳(ThomasK.McCraw)、琼斯(GeoffreyJones)等诸多历史学背景的学者都是从管理学视角研究企业史的积极拥护者。其中,钱德勒以企业史三部曲《战略与结构:美国工商企业成长的若干篇章》(1962)、《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1977)、《规模与范围: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1990)闻名。因之,如能在管理学理论框架下开展中国企业史研究,无疑将有助于推动中国企业史学界与西方同行的交流,增强中国企业史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引入管理学方法将极大促进中国企业史研究的创新与发展,推动中国企业史研究实现以企业实践为导向的理论创新。如此不仅可以服务于企业的管理实践,激发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史研究的志趣,而且有助于改变当前中国企业史研究日趋边缘化的困境,逐步构建起历史学、经济学与管理学等几大学科互动、交融的中国企业史研究新格局。

三、管理学与企业史研究互动交融

第2篇:企业管理学范文

近年来,相关企业不断探索研究适用于本企业的管理思想、组织、方法和手段,陆续出版了一系列关于建筑管理学的书籍,以期适应迅速发展的国家建设事业对建筑企业管理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从而提高建筑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党长期以来继承发扬的优秀光荣传统和制胜法宝,在现代化国家建设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课程思政的提出为建筑管理提供了一条可行性路径,对于提高建筑企业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以及政治水平有重要意义。

《建筑企业管理学》一书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丛书,共九章,分别为:建筑企业管理概述;建筑企业组织管理;建筑企业战略管理;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建筑企业生产管理;建筑企业要素管理;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建筑企业信息管理。依据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主要课程之一的“建筑企业管理学”教学大纲,对建筑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论述,全面阐述了建筑企业管理相关理论和建筑企业管理各领域具体实施措施。为更好的发挥建筑企业管理的效用,在培养相关管理人员的过程中,应与思想政治教学充分结合,顺应课程思政化的大背景。课程思政化有利于全面提高建筑企业管理人员的思政认知水平,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与价值取向。建筑行业中管理人员的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到建筑产品的质量,对于维护作业安全、产品质量有重要意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提高人员思想觉悟,做到以身作则,从而合法合规经营好企业。此外,课程思政化有利于帮助管理人员树立“服务”意识。在传统建筑企业管理中,多是说教和行政命令的形式,在新时期的大背景下,随着建筑企业员工思想的开放与个性化需求的增多,相关管理人员应具备以员工切实利益为出发点的工作理念,以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切实为企业员工服务,在管理中发挥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虽然目前行业内已经意识到了思政教育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面对多元化的社会背景,在建筑企业管理学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现实所必然的要求。

《建筑企业管理学》是一本框架清晰、逻辑合理、内容丰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书,对于建筑企业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课题(62911009)“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刑事诉讼法》建设项目便以此为参考。该书以建筑企业为研究对象,在参考众多相关专著与论文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具体管理情况从相关理论、知识与方法对企业管理中的组织、战略、经营、生产、要素、人力资源、财务、信息等方面提供指导,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朱梦妮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第3篇:企业管理学范文

1企业文化有助于提升企业凝聚力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很多企业面临的严峻的生存与发展问题,而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将企业员工紧紧沾合在一起,可以将企业发展目标与个人价值追求有效连接在一起,员工对于企业的认可程度会更高,企业团队的战斗力会更强,员工开展的工作必然以企业为中心,企业获得利益必然更大,员工获得的报酬也必然更多。

2企业文化有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当前多数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生产成本不断提升,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已经成为了众多企业研究的重要课题。而通过高质量的企业文化可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通过将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的结合,可有效提升企业各管理要素效能,个人工作效率,特别是在企业遇到难关时,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将会更加明显。

3企业文化有助于提升企业管理执行力

企业文化氛围与员工对企业工作环境感受呈正相关关系,企业文化氛围浓厚,多数情况下,企业员工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往往能够以一个主人翁的心态投入到工作当中,责任意识也会明显提升,员工与员工之间也会形成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的工作氛围,这对于提升企业管理执行力,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二、当前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员工文化意识较弱

虽然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于自身管理工作、生产效率提升的重要性,也开展了各种类型的活动来提升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但是从当前多数企业员工文化意识来看,整体仍旧较为单薄,多数情况下,对于企业文化的认识仍旧停留在表层,导致在工作中,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之间的关系,给企业管理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2企业对企业文化教育力度较弱

虽然部分企业已经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但是在提升员工企业文化水平方面仍旧处于初级阶段,多数情况下,仅仅是在企业开大会等场合对企业文化进行强调,虽然也开展了一定的培训工作,但是从培训工作开展的情况来看,理论培训所占比例较高。具体培训工作并没有与企业各项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降低了企业文化的说服力,影响到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文化作用的有效发挥。

三、提升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的相关对策

1全面强化制度建设

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一项较为系统的工程,因此,全面强化制度建设对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较为关键。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企业应当对当前企业已经取得的成果进行规范提升,使其与企业当前与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战略有效融合,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企业文化制度,并对多角度将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论证,同时,整个文化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的体现“以人为本”,让员工在该种企业文化下能够感受到被关怀、被爱护,个人的获得感能够更为具体、更为实在,这样员工能够认识到个人的努力并非仅仅是为了企业的发展,个人的进步也是非常明显。在这样的“刚性制度”+“柔性激励”的双管作用下,企业文化将会更为深入的进入到员工的内心,员工对于企业开展各项管理活动也必然会更加认同。例如,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可以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可采取分阶段进行激励的方式,不断调动员工公共积极性、提升员工工作动力,特别是对于企业内部的升迁机制应当科学合理、公开透明,员工参与到企业管理、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必然更高。此外,在对相关制度进行完善时,将绩效评估方法进一步的完善对于提升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效用较为明显。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企业员工均希望自身劳动价值在企业绩效管理中得到公平体现,只有公平的体现,才能够赢得更多的员工支持和认同企业文化。因此,企业应当将自身的绩效管理目标与员工目标相统一,增加员工对企业的主人翁意识。

2在企业具体的管理活动中,充分体现企业文化

为了更好的发挥出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全面增强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互动非常关键。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企业可以组织企业文化标语征集活动,标语被采用后,给予一定的物质与精神奖励,这不仅可以增加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程度,同时,整个过程中,还可以实现对员工对企业文化认知出现偏差的有效纠正。大量的宣传标语也可以让更多的员工更为深入的了解企业文化、了解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此外,企业还可以组织企业文化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让员工更为深入的掌握企业文化。

3重视企业内非正式组织

对于企业内非正式组织的作用也应当充分发挥出来,非正式组织的领导者有着较大的影响力,正确引导企业的非正式组织,尽量让非正式组织的力量成为企业的正能量,带动更多的群体不断向企业的文化和目标看齐。

4.企业文化的构建应当从实际出发

企业与企业的管理环境、生产模式等在很多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别,所以企业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也必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这就要求企业在形成自身文化的过程中,应当秉持“实事求是”的理念,简单言之,格力的企业文化拿到海尔公司不一定适用。特别是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应用时,企业需要从企业资源配置情况、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及企业所处实际环境等出发,制定相关管理政策,开展相关管理活动,只有这样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才能有效发挥出来。强化企业文化研究在市场经济中,企业面临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均处于持续动态的变化当中,特别是发展较为迅猛的企业,企业的发展目标处于持续调整当中,因此这就需要企业文化也应当企业发展所处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企业全面强化对自身文化的研究工作,确保制定的企业文化理念与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同时,企业可以向一些较为先进的企业进行文化学习,了解其企业价值观、管理制度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齐头并进。

结语

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企业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从当前很多企业各项管理活动与企业文化相结合的实际情况来看,两者并没有取得较好的互动效果。因此,这就需要企业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深入挖掘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工作相结合点,将企业文化在提升企业管理效果方面的作用有效发挥出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卢希悦.论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3(04):111-115+121.

[2]王清刚.论企业内部控制的灵魂———从制度建设到道德与文化建设[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01):119-125.

[3]蔡卫民,范文英.旅游企业文化与制度执行的互动机制——以湖南海外旅游有限公司为例[J].旅游学刊,2014,29(10):77-88.

第4篇:企业管理学范文

关键词: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产业结构;主动性;适应性

1企业管理学科建设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程度的标准

一般情况下,相关人员在衡量企业管理学科建设是否适应经济结构标准时,其可以将整个体系看成是劳动力结构,然后以此为基础来分析劳动力供求是否平衡。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教育属于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另一种方式,而在劳动力市场上,教育部门与学校可以看成是“卖方”,属于是文化知识与技能劳动力的供应者,是由不同规格和数量的劳动力比例关系形成的供给结构[1]。由于劳动力结构会将企业管理学科与经济结构联系到一起,所以只有保证劳动力供求结构的平衡,这样才能保证产业结构与企业管理学科建设的相适应,但如果出现供大于求或供不应求等情况,那么就表示学科建设不适应产业结构,这就需要相关人员进行调整,从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经济结构决定着教育结构与学科专业结构,但同时教育结构又具有反作用,所以当企业管理学科适应经济结构时,其就能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与保障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如果企业管理学科无法适应经济结构时,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的速度。因此企业管理学科建设应该主动与经济结构想适应,并将学科建立在人才需求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实现以学科预测劳动力需求结构。

2区域产业结构对高校企业管理学科建设造成的影响

2.1在经济社会发展下由不断出现新的交叉学科

从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来看,结构本质是由科技发展水平、社会经济、产业结构、劳动力等内容来决定的,这也直接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知识素质能力要求。通过对比发现,传统的基础学科与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是呈匹配状态的,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现代产业与经济也都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因此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也诞生出了非常多的新学科,其中交叉学科表现得是最明显的。

2.2调整产业并进行结构升级

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可以说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渠道之一,如在转型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利用搞新技术对机械、化工等行业进行技术改造,这样不仅能提升产品高附加值,而且还能实现生产过程的全自动化。在这便可融入新产业,即发展计算机、电子、新型服务业等产业。可以看到,我国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属于是工业发展较早的区域,但如今却出现了大多数制造业向内陆迁移的状况,且服务业开始逐渐成为重点产业。随着东部产业转移速度的加快,我国也开始将产业重心放到了新材料、新能源等方面上,但目前也已经开始探索延长资源型产业链,但这就必须要建立起与其相适应的动态科技支撑体系才能实现。

2.3要保证企业管理学科建设定位的准确

通常情况下,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定位的准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学校自身的学科专业结构,如有些高校过于重视热门专业、关注学科数量、专业范围等,这样的建设模式不仅会损害特色专业的发展,而且还会导致失去优势专业的价值,从而提高建设成本,影响学生就业率[2]。所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就必须要了解当地经济发展的现状,适应区域内主导产业需求变化,从而明确企业管理学科建设与定位,并有弹性。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管理学科建设与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相适应。

2.4科技进步也对企业管理学科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随着新型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横向学科的不断出现,技术推进产业这样的生产模式也会组建成为未来发展的新动力。但是,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让那些单一的技术型人才很难适应社会发展,这就要求高校在构建企业管理学科专业时,其在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同时还要让他们成为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所以,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高校就必须要对学科建设进行调整,这样才能让高校毕业生能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3]。

3区域产业结构与企业管理学科建设适配性的建议和对策

3.1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需求来设置学科专业建设目标

为了满足区域产业结构与企业管理学科建设适配性的需要,高校就必须要重新思考企业管理学科目前的背景、层次、竞争力与特色等,要多关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动态,这样才能结合学校现状与社会发展需求来明确学科专业的特点,从而保证企业管理学科建设定位的准确。虽然如今各大高校的学科建设目标、学术研究等方面都有着非常大的差异,但整体的学科建设效用还是基本相同的,因为任何一所高校都需要加强优势专业、重点学科、特色专业的建设,这样才能将关联性较强的学科结合到一起,这样才能实现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

3.2要疏通学科管理之间的部门交叉关系

新学科目录的修订与学科管理模式的不断改革,区域教育管理部门与高校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学科管理自主权,在这样的背景下,区域经济转型中的制度创新也会给学科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但随着高校社会服务意识的不断强化,高校就必须要提升服务意识,主动优化服务环境,这样才能满足新形势下提升学科适配性的现实要求。目前,众多工作对人才能力需求主要表现为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所以,地方高校一定要肩负起理顺学科管理部门的关系责任,并主动联系科技与教育部门,定期研究高校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

3.3地方院校必须要融合地方经济社会建设

地方院校要不断与当地经济建设相结合,并关注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等事业的发展,当然也需要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局势、政策来展开深入研究,这样才能明确企业管理学科专业建设的思路,实现学科专业的合理调配[4]。从服务型社会上来看,服务文化、服务发展等都是提高学科专业影响力的关键因素,这不仅能实现办学优势的提高,而且还能提升高校自身竞争力,并促进学科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工作中,相关人员要不断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可以将新的想法与成果投入到新实践中,目的是为了解决社会企业面临的技术、管理问题,同时也能通过高校来掌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从而形成学科专业特色。

4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企业管理学科建设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配性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实现的,在实际工作中,这需要相关人员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地方社会发展与地方文化发展为基础来展开,可以结合各项因素来进行分析,这可以有效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严格按照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严格准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来展开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能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而且还能有效促进企业管理学科建设与区域产业结构的深度融合,从而提升高校自身的办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郝克明.当代中国教育结构体系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学出版社,2015(04):211-213.

[2]黄江美,曾冬梅.关于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问题的思考[J].教书育人,2017(06):20-22.

[3]林蕙青.适应新形势加速调整高校学科专业结构[J].中国高等教育,2017(23):3-5.

第5篇:企业管理学范文

关键词:工科专业企业管理实践教学

一、《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

1.前序选修课程不足。虽然《企业管理》课程内容涉及的理论深度有限,但涉及面广,教材中除了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还包括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物流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多方面知识,因为学时较少,通常只有32学时,课堂教学对每个部分都不能详细展开讲解。由于学科和专业领域的不同,工科学生普遍缺乏《企业管理》课程学习所要求的知识储备,学生仅仅通过学习一门企业管理课程也不可能成为合格的管理者的。因此大部分学生仅仅为了拿学分选修这门课,对课程学习不感兴趣。2.教学内容安排上偏重微观管理,宏观管理讲得少。目前企业管理课程内容还是以微观管理为主,侧重讲解实现企业具体目标的管理过程,包括生产环节管理、营销环节的管理、企业要素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等方面,在现实社会中,企业行为受到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资源环境、技术环境、信息环境和竞争环境等宏观因素的影响,企业管理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而教材中没有涉及这方面内容。工科学生对社会人文等方面的关注度本身就不高,如果在教学上不将宏观管理的内容引入,容易误导学生将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在接触社会时,无法真正理解企业的管理行为,不能更好地与社会融合。3.教学方法单一,考核模式死板。目前工科类《企业管理》的课程只安排32个学时,没有相应的实践环节,多数情况是2个以上行政班一起上课,教学方式只能是课堂讲授,即使有案例讨论,选择的案例往往不也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脱节,效果较差。课程结束的考核,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题目也侧重死记硬背的内容,甚至案例分析的题目也是有标准答案的。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30%)和卷面成绩(70%)共同构成,平时成绩主要依据课堂的出勤情况和作业的完成情况。学生人在教室心不在教室,作业相互抄袭现象严重。

二、教学模式的改进

对工科类学生来说,《企业管理》课程属于公共选修课程,学校要求学生必须选修,大部分学生仅仅是为了完成毕业学分要求,并不是出自兴趣爱好选择这门课,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对管理的兴趣是教师应该侧重考虑的问题。1.创新教学理念,锻炼学生的管理意识。教育的首要目标不是仅仅为了让学生在学校中表现出色,而是为了帮助他们在走出校园后可以生活得更好,即培养学生形成伴随其一生的能力。在北京师范大学对外《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研究报告(中文版)》(2018年3月)中指出,21世纪核心素养包括文化理解与传承(CultureCompetency)、审辩思维(CriticalThinking)、创新(Creativity)、沟通(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它更是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障的。跨学科课程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它关注的是学生面对真实世界时的真实体验和直接经验,是以社会生活统合和调动已学的书本知识。苏格兰在其卓越课程中提出“跨学科主题学习要致力于让学生在关联和使用不同学科的知识解决跨学科问题过程中,增进其对各学科知识的理解。”它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完整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因此,在《企业管理》教学中,应创新教学理念,从以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问题化学习为中心,针对工科的不同专业寻找相关企业进行专题研究及个案研讨。学生按照企业组织结构组成小组,每个学生担任组织中的1个角色,借助ERP实验系统,引导学生从管理的角度用全方位的视角来看待企业与所处环境的关系,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促进学生多方沟通,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学期结束时,每个小组完成一份研讨报告,每个小组按照管理的基本原则各自制订评价标准,小组内部成员互相评定等级。让学生成为整个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将学生遇到的典型问题进行讲解,并主持各小组之间的讨论。2.宽松的课堂教学,教师讲授与课堂互动无缝融合。虽然《企业管理》课程内容涉及的理论深度有限,但涉及面广,教材中除了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还包括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物流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多方面知识,因为学时较少,课堂教学对每个部分都不能详细展开讲解,因此需要学生具有相关领域的知识储备。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外,还可以建立开放式教学形式,借助互联网利用“课堂派”进行教学过程。教师可以提供课外阅读资料以供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课程知识储备;也可以布置下节课任务,为学生课前预习创造条件,课堂上适当提问与预习资料有关的问题,鼓励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增加课堂的活跃程度。“课堂派”提供实时的私信系统,提供老师同学交流的机会,学生可以不受课堂限制随时跟老师进行沟通和分享,实现师生间的平等对话。甚至在课程结束以后,仍然可以获得老师的指导和鼓励,学生也可以将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与老师交流,由课堂单向传授转向长久的双向交往。3.组成《企业管理》教学组,由擅长不同领域的教师共同完成教学过程。《企业管理》的教材编写是多个模块的,主要分为管理基本理论、企业战略与决策、企业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企业生产管理和企业创新管理八个模块。因为总学时只有32节,在课堂教学中每个模块都只能简略介绍,不可能深入讲授;每个教师的专长不同,对不同内容的研究程度也不同,比如大部分精通管理学理论的老师可能对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不擅长,因此用2至4节课时间讲清楚相关模块,存在一定困难,如果由擅长不同领域的教师共同完成教学过程,这个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同时,对于学生来说一方面可以接触到不同讲授风格的老师;另一方面在自主创业中,如果遇到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还可以向相关老师寻求更专业的指导。

三、结束语

在《企业管理》教学中,通过引入企业专题研究方式,提升工科学生管理课程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企业管理运用能力,由擅长不同领域的教师共同完成教学过程,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满足社会人才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研究报告(中文版)[N].中国教师报,2018.12.22

[2]刘晟,魏锐,等.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课程、教学与评价[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

[3]胡宪君,代欣玲.微课在高校管理类课程中的教学设计与应用[J].人力资源管理,2016(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