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信用监管案例范文

信用监管案例全文(5篇)

信用监管案例

第1篇:信用监管案例范文

【关键词】电子档案管理;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应用

1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建设的作用和优势

1.1提高档案检索的效率

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依靠人工输入、收集、处理的方式进行,并且在实际的工作中面临着庞大的工作量,还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分类、整理和收集工作,但是档案管理人员的数量和精力都是十分有限的,大量的档案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也就降低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在检索中出现了问题。档案管理的时间比较长,十分消耗工作人员的精力,而电子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有效地对上述弊端方面进行了弥补,从而使得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大大缩减,后期的档案查阅和分析都变得比较容易,降低了档案管理工作出错的概率。目前,对于档案的检索和应用而言,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

1.2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任何工作流程都有特定的工作方法,其也离不开相关工作人员和部门的协调配合。构建电子信息化档案管理的平台,在信息资源共享和各个部门人员之间的沟通方面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工作环境,也缩短了工作的时间,将工作效率大大提升。通过对以往的调查和工作经验进行分析,电子信息化档案管理平台建立完成之后,企业对于档案的利用率也大大提升,节约了工作的时间和工作的成本。

1.3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时效性

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较大的工作量和较长的工作时间,而且工作的内容也十分烦琐,基本上以人工的工作方式为主。同时,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中非常容易出现工作上的纰漏和问题,导致多年后信息无法查找的问题,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大打折扣。而利用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通过使用软件对于档案进行分类管理,保证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在全面提升档案管理质量方面发挥了作用,可以第一时间将档案归纳到数据系统中,为查阅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避免滞后性问题的发生。

2当前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缺乏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电子档案管理的规范和标准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的重要保证,主要是在电子档案的定义、移交、处理、储存、安全保证、检索、利用等方面进行更为细致的工作的规定。在当前的电子信息化档案管理中,由于相应工作标准的缺乏,就使得在具体的工作中出现了工作业务流程不熟练、业务范围不清晰的问题,出现了各种违反规定的现象,不利于电子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2电子档案的维护工作有待加强

电子档案的管理维护工作仍然需要加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维护周期长,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导致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故障不断升级,不利于软硬件设备的更新换代工作;其次,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维护工作并不够深入和细致,尤其是在复杂化的工作背景之下,维护工作需要更加专业化、细致化、全面化,一旦发现工作方面的问题就需要及时处理,一些难以发现的问题如果常常被忽略也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为后续工作留下隐患;最后,维护技术依然不够先进,尤其是电子档案管理的时间不长,并没有实现高度的自动化,费时费力,效果并不明显。

3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3.1做好档案的收集和整理

档案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十分重要,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工作在时间和空间方面要求比较高,限制也比较大,为了做好电子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就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做好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和收集工作,提升工作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方便档案查阅。档案往往有多个卷宗,而在一些年代较为久远的档案中缺乏一定的编号,在后期的部门变动和发展中往往会出现十分混乱的现象,无法更好地进行档案的管理。为了实现规范化的发展,就需要建立起档案分类管理的工作模式,科学地进行档案分类,从而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延续性。另外,需要建立其规范化的管理指标与体系,尽最大的努力完善档案资料。制度的保证对于电子信息化档案管理至关重要,这也是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必经之路,需要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考核工作体系中,建立起覆盖全面的工作体系,在此项工作中完善保管制度、查阅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杜绝不规范行为的发生。

3.2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建立网络档案系统

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网络化和信息化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档案以更新的载体形式出现,这也对档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但是档案部门在经费等方面的制约之下,无法更新设备,也对现代化技术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当下的档案管理工作在技术能力方面不断提升,建立起更为信息化的服务模式,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进行档案收集工作,也将原本的线下工作转移至线上进行,提供接受远程数字查询的服务工作,根据自身下载的资料等进行分析,减少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保证档案的高效管理。电子信息化档案管理需要建立在软件和硬件设施的基础上,还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满足各方面建设工作的需求,进行统一化的管理工作,促进网络平台的深入应用,建立起完善的共享信息系统,提升电子信息化档案管理的能力。

3.3切实推进数字信息资源库建设,大力加强电子档案归档工作

为了加强电子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建设,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工作的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电子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第一,需要在本单位的归档工作中,增大数字化的管理力度,做好数据库的分类工作;第二,对于没有及时归档的文件,需要集中做好统一化的管理工作,根据档案的类型进行扫描工作,根据相关的工作经验进行判别;第三,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档案管理事业具有更高的工作要求和技术方面的挑战,这就需要档案管理工作者无论是科班出身还是半路出家,都需要提升个人的业务素质与能力,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与素养,将现代化的档案管理相关知识落实到位,更好地服务于档案管理的相关工作。专业知识方面,需要工作人员在档案管理理论、档案编纂理论、档案保护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学习,还需要在专业技能如计算机应用技术、缩微摄影技术、光盘技术、复印复制技术等方面不断操练,提升工作能力,从而使自身的素质能力和综合能力都得到提升。除了进行理论和技能的学习之外,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之间也需要不断探讨,加强学习与交流,从而取长补短完成相关的工作,不断发现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优化与提升。

4结论

综上所述,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这也是各行各业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只有在实际的工作中提升电子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才能发挥档案的应用价值,为行业的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于朝波.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7(34):24.

第2篇:信用监管案例范文

关键词:病案信息;管理;医院

1病案信息管理概述

病案信息管理除了包括对病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建立索引、归档等基础性工作外,还包括对病案信息的研究、分析、开发、加工、综合利用等。通过有效的病案信息管理,能够将病案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为医院决策、临床医学案例分析、医疗技术发展等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1]。在信息化技术支持下,病案信息管理也将逐渐由传统模式过渡至信息化管理模式,这有利于提升病案信息管理整体质量及效率。

2病案信息管理作用分析

在医院日常管理活动开展过程中,病案信息管理属于基础性工作之一,其主要作用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反馈作用。科学化的病案信息管理及质量监控,可对病案所记录的诊疗行为进行合理评估,由此可反映出医务人员实际工作情况及医院整体诊疗水准,及时发现问题并改善,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同时,通过有效的病案信息管理可反映出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有助于医院把握潜在性医疗市场。这样医院便能够结合市场动态对医疗服务进行调整。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把部分医疗资源集中于某些重点需求内容上,从而优化医疗资源配置[2]。②为医院临床医疗提供信息支持。加强病案信息管理,意味着将患者基本医疗信息充分整合起来,包括症状描述、病例、手术记录、报告单等。在诊治部分疑难杂症时,可调用上述资料,省去一些检验环节,不仅能够减轻患者负担,还能够提升诊疗效率。同时,经过二次开发的病案信息是监督、指导医院日常工作的重要依据。③为科研教学提供依据。医学科研工作需要大量的真实临床数据作为支持,病案信息正是医学科学最基本的原始档案材料,其中涵盖了大量客观临床数据,可为医学科研教学提供重要信息数据依据,是医院医疗科研能力的基础保障。

3完善病案信息管理的相关建议

3.1充分融入信息化技术

在现代病案信息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医院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以此来提升病案信息管理效率及质量。病案信息管理应该与医院电子信息系统充分关联起来,通过利用相关软件对病案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构建合理的信息检索。借助通信网络,能够让病案使用者克服时间、空间限制,为其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实现病案电子信息化意味着能够降低病案原件磨损,让病案原件得到妥善保护。利用信息化技术还能够实现病案信息共享。病案信息共享主要涉及两个层面,即医院内部病案信息共享与外部环境信息共享。医院内部要打通各部门、各科室信息端口,建立病案电子信息管理标准,让各科室、各部门之间能够相互调阅病案,方便诊疗服务顺利实施。同时,医院要与社会机构如保险、科研、公安机关等保持良好的信息沟通[3]。通过构建病案电子信息平台,并赋予一定权限,让病案信息能够为外界所利用,避免出现信息孤岛。当然,在病案信息电子化建设过程中,还要注重信息安全保护工作。通过应用专项保护软件、防火墙技术等,防止非法侵入,为病案信息管理提供安全保障。

3.2加强机构设置及专业管理

部分医院机构设置过多,存在一定的职能重复,容易出现职能混淆,这也使得医院内部病案信息管理缺乏统一标准,影响了相关工作效能[4]。为缓解上述问题,医院内部应该强化机构设置及专业管理,成立专门的病案信息管理团队,由其履行病案信息管理职能,逐渐实现病案信息标准化、集中化、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升病案信息管理的专业程度。

3.3加强相关人才培养

一方面,医院内部要加强病案信息管理相关人才培养。医院可聘请高校专家进行定期学术讲座,让医院病案信息管理人员能够了解专业动态,不断更新知识积累,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及业务能力,以增强岗位胜任力。另一方面,要加强病案信息管理学术建设。通过开展区域性的专业培训班,提升学科负责人专业水平,进一步完善人才梯队建设,逐步将病案信息管理纳入到继续再教育当中。只有提升学科带头人水平及学术地位,才能让病案信息管理获得重视,进而带动地区专业发展[5]。

4结语

病案信息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应给予充分重视。通过加强病案信息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关人才培养、机构设置及专业管理,让病案信息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黄惠芬.病案信息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病案,2011,12(12):8~9

2张永新.病案信息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4(36):81~82

3顾琳,郝新一.病案信息资料管理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5,21(02):63

4杨传花.医院病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1(03):267~268

第3篇:信用监管案例范文

关键词:茶企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有效策略

现阶段,信息技术影响人们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人事档案管理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仅可以为茶企提供大量优秀人才,还可以帮助茶企各个部门工作顺利开展。在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及时地引入信息技术,进而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与智能化。从根本上提升档案管理质量与效率,并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1人事档案管理特点

在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走入千家万户,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提供便捷。茶企在招聘过程中,没有人事详细记录信息,就会间接影响茶企可持续发展。人事档案管理是茶企内部非常重要的服务工作,对茶企人事档案统一收集、存放以及调用等等,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极其重要的内容。人事档案管理对于茶企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与普通的档案具有一定的相同性,也具备普通档案的管理特点。人事档案管理具有准确性、流动性、机密性特点。首先,准确性。人事档案作为人事信息的存储器,为招聘工作以及调用工作提供有力参考。由此可见,人事档案中全部记录内容确保准确性,这样就可以根据茶企需求,掌握茶企内部工作人员信息,如出生年月日、学历、以及工作经验等等。其次,流动性。在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人事档案工作要保持一致性,因为茶企肯定会有工作人员流动现象,人事档案也随之进行流动。最后,机密性。人事档案记录着茶企所有人的信息,当中有很多内容关于员工的隐私,所以,人事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做好保密工作,为员工负责,为茶企负责。

2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要意义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直接影响茶企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作为茶企竞争的重要因素,需要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为茶企竞争提供足够的优势。在信息化背景下,人事档案管理已经朝着信息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人事档案通过信息化平台集中的进行管理,将信息技术合引入到其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还可以为茶企生产提供保障。

2.1提高人事档案信息查询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提供便利,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引入信息技术,就可以对相关数据进行高效率处理。传统人事档管理工作都是采用纸质版进行记录,如果档案信息需要查询,就要工作人员进行查找,浪费大量时间与人力,进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当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计算机作为人事档案信息的载体,在档案信息查询过程中,利用计算机自身的优势,及时查询到需要的信息,进而让查询效率快速提升。

2.2减轻茶企员工的工作压力

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都是运用人工,花费大量时间与人力,给茶企的员工带来很大的压力。而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就可以及时地解决遇到这部分问题,有利于茶企员工减轻工作压力,大大提升工作效率质量,同时也可以节省时间与精力。比如,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利用信息化平台,让数据进行充分整合。此外,在档案信息录入时,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资源的浪费,还可以提高信息的利用价值,进而帮助工作人员减轻工作压力。

2.3提升人事档案工作效率与质量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作为茶企发展的必要手段。传统人事方案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不及时进行改革与创新,就会直接影响茶企可持续发展。传统人事档案管理一般都是利用人工去进行相关工作,以纸质版形式为主,这样不仅占用存放空间,还不能进行永久的保存。久而久之,纸质版档案不能得到合理有效使用。此外,纸质版档案长期存放与不断地翻阅,就会出现破损的现象,同时也会出现丢失问题。由此可见,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档案保存也是极其的方便。为档案信息收集、记录以及查询提供便捷。

2.4档案信息具有安全性

档案信息对于茶企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茶企档案信息发生泄漏与丢失的现象,就会给茶企带来巨大的损失,直接影响茶企发展。因此,档案信息保密工作也是档案管理非常重要的部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保护档案信息的安全。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茶企人员对相关信息检索与保存时,如果遇到问题,及时地找到问题方法,进而保证档案信息安全。

3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不重视对人事档案管理

人事档案工作具有默默无闻的特点,因此,大多数管理人员没有认清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并存在很多的误区。在人们的心里,档案主要工作内容就是登记、保管相关工作,认为所有人都可以胜任此项工作,并不是茶企当中最重要的工作,主要将档案保存好,不发生丢失与泄漏的情况,就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档案工作人员。所以,档案管理工作非常容易被忽视,茶企的档案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经常被动应付,是现阶段很多茶企存在的问题。

3.2缺乏有效地档案管理

目前,有的茶企人事档案工作管理理念陈旧落后,管理制度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特别是在管理过程中,个别的茶企管理水平薄弱,管理方法落后。人事档案工作单单注重个人信息记录,而忽略了现阶段内容优化与更新。由于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偏低,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训,自身不具备收集意识。所以,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等业务处理不当,不具备全面性与系统性;针对需要归档的材料缺乏科学合理整理与归纳,依然运用传统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直接影响了档案管理水平。

3.3人事档案信息化、现代化水平偏低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虽然档案管理工作已经获得了茶企广泛运用,但是还是有个别的茶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停留在纸质档案上,自身没有建立完善电子数据库,管理还是非常注重实体管理,将电子化管理呈现一种口号,并没有此项工作落实到位。部分茶企即使配备了微机,但也是单单运用于打印档案目录,不能满足人事信息的查询与检索。微机成为了工作人员的工具,并不是档案管理的机器。无法实现人事信息的相关工作,没有完善的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保存与共用的管理制度,无法顺应时代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一部分人事统计工作还是依靠人力,给茶企人力资源带来了巨大的浪费。

3.4档案的收集管理意识薄弱

档案管理工作是指对材料进行收集与保管。但是,档案工作人员自身没有高度重视自身的工作,进而忽略了档案收集与保管重要性,导致了茶企中一部分人事档案材料与个人实际情况不匹配,给档案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由于档案不具备动态化管理,人事的继续教育、收入以及经济审计重要事项没有资料能够查询。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保密性的工作,需要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单独的存放起来。但是大部分茶企普遍存在的现象还是由非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

4人事档案发展信息化建设策略

4.1建立完善管理制度

茶企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可以保证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中,茶企需要不断地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进而提高档案管理服务,促进信息化管理工作组织开展。茶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专门人事档案信息化部门,这样不仅可以创新管理观念,还可以将管理制度得到充分运用,进而加强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监管力度,从根本上将信息化建设落实到位。因此,茶企需要不断地完善人事档案制度,根据茶企规章制度,保证档案信息真实性,防止出现信息丢失问题。茶企建立完善管理制度,不仅可以提高档案效率与质量,还能为茶企发展保驾护航,让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在茶企当中发挥自身巨大的价值。

4.2加大资金投入

茶企在进行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时,需要有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撑,如果资金不到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就会呈现表面化。因此茶企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不仅可以加强设施建设,还能够升级相关仪器设备,进而保证人事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茶企设备之后的维修与保养也需要足够资金来支撑。如果没有充足资金,可以分批进行投入,逐渐更新仪器设备。同时也需要预留一定的资金来维护设备,防止人事档案信息化工作因为设备问题而耽误工作开展。在资金使用过程中,人事档案部门需要提前进行规划,结合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合理有效地进行资金分配,这样不仅可以提升资金的使用率,还可以防止出现浪费的现象。

4.3创新档案管理模式

在信息化背景下,人事档案信息化直接影响茶企发展。在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时,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管理的需求,因此,档案管理方式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与改革,进而让人事档案信息管理具有准确性、科学性。良好管理模式既能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还可以让茶企内部工作氛围更加活跃。在档案信息化建设影响下,档案形态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充分展示出数据化特点。将纸质版档案信息录入计算机,进而让档案数据化管理得到更好运用,方便人事档案信息查询工作。信息化档案信息可以进行分类管理,将档案资料进行整理与分类。信息的传输格式与指标、以及数据结构统一进行管理,将信息资源整合功能与共享功能充分展示出来发挥最大的价值。

4.4提高茶企员工专业素质

在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中,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定期对档案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以此来提升员工自身的专业素质。工作人员作为茶企档案管理一线人员,工作思想理念与工作方法直接影响茶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于档案管理流程需要进行严格管控与监督,提升工作人员的意识,保证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此外,茶企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自身需要具备专业素质。在接触工作之前,茶企对于工作人员统一进行岗位培训,没有问题就可以上岗。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茶企规章制度进行工作,由于自身工作的特殊性,不能将员工的信息资料进行泄密。同时,档案管理人员也需要具备数据处理能力以及相关知识内容,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保证茶企人事档案工作顺利开展。

4.5建立档案数据库

在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时,数据库建设给此项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茶企建立数据库,可以将档案信息通过数字化的模式全部展示出来,方便茶企员工的管理与运用。首先,档案管理部门结合纸质版档案的内容,并构建人事档案数据库,将纸质版档案信息转变成数字化档案信息在保存到电脑之中,让档案信息变得更加安全。在建立数据库过程中,需要确保信息准确性与完整性,防止发生丢失问题。其次,在茶企当中,可以建立专门操作模块,能够及时公布人事档案管理涉及内容,方便茶企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此外,在建立模块过程中,也需要建立完善安全体系,茶企设置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确保信息的安全性。茶企建立档案数据可,不仅可以防止发生丢失、遗漏的问题,还可以提升人事档案管理质量,为茶企之后发展奠定基础。

5结语

综上所述,人事档案信息化对于茶企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不仅可以提升茶企员工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还保证人事档案信息安全性。茶企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也需要不断地发展,通过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创新档案管理模式、提高茶企员工专业素质、建立档案数据库来确保茶茶企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为茶企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于皓.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与建设策略分析[J].办公室业务,2020(08):86+88.

[2]权瑞瑞.关于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兰台内外,2019(32):18-19.

[3]庞娟.新时期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赤子,2020(04):157.

[4]庞蕴娟.简析新时期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知识经济,2019(28):86+88.

[5]于皓.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与建设策略分析[J].办公室业务,2020(08):2.

第4篇:信用监管案例范文

【关键词】文书档案;信息化;利用率;安全保护

1文书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特点

1.1纸质档案具有稳定性

纸质档案顾名思义就是用纸记录的档案,比如:日记、户口本、信件、图纸、合同、证书等都属于纸质档案。纸质档案有两个特点,分别是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纸质档案的稳定性来源于纸张、颜料、染料的稳定性,而纸质档案的安全性则来源于纸质档案上的字迹,众所周知,每一个人的字迹都是有所区别的,所以纸质档案的造假几率很小,所以其安全性很高。但是,纸质档案却有一个特别显著的缺点——不易保存,纸质档案的保存会受到保存地点、保存环境的影响,大量的纸质档案不仅需要足够的保存空间,还需要高额的维护费用,而且纸质档案在查阅、搬移等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有所损伤,除此之外,纸质档案还会害怕潮湿、火灾、水灾等不可控制的灾害。这就不能保证档案的完整性,不利于数据以及实际情况的记录。

1.2电子档案的存储具有多样性

电子档案顾名思义就是用电子为载体记录的档案,电子档案也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趋势。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电子档案虽然存储的数据内容非常大,但是它的载体却很小,像U盘、移动硬盘等存储设备,虽然体积小,但是容量却特别大。电子档案不同于传统的纸质档案,它不但可以记录文字,还可以记录图片、视频、音频、影像等内容,让文书档案变得更具体、更准确。除此之外,电子档案还可以进行异地共享,档案的使用不会受到地区、时间的影像,只要有网络就可以随时查阅,大大提高了档案的利用率。此外,电子档案还可以进行多元化的备份,这也大大降低了档案丢失、损毁的风险。随着社会的发展,档案的数量越来阅读,传统的纸质档案的管理太过于繁琐。纸质档案在进行查询时,需要多道程序的审查,才能找到想要查询的档案。档案的管理工作也可以通过先进的互联网进行管理。将档案数据输入进网络,档案在网上进行管理,极大地促进了档案的公开性以及查询档案的便捷性,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2加强文书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利用率

2.1文书档案信息化机制的建立

电子档案管理应该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首先档案源数据的收集必须精确,档案数据的复制、备份、保存等必须保证和源数据相一致。除此之外,还应该尽量把图像类的数据资料转换成文字数据资料,这样可以方便后期的查阅和使用。电子档案的格式也必须根据国家规定来统一设计,并创建相应的电子档案管理机制。此外,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划分也应该依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来执行,这样可以保证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和准确,尽量降低了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出错的几率。

2.2文书档案信息化水平的加强

在地震局的防震减灾工作中,文书的档案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在现有的防震减灾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不但文书档案管理的工作量非常大,而且文书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还特别稀缺。大部分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纸质档案管理模式都熟记于心,可是随着电子档案管理模式的出现,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及时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最大程度的满足其工作需求。用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模式来服务于当前的防震减灾事业。电子档案管理模式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必须改变传统的档案管理观念,让文书档案管理朝着数字化、现代化、数据化的方向去发展,各个部门之间也应该互相交流和帮助,这样才能更好的推进防震减灾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加强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安全保护

3.1提升文书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文书档案管理安全的措施之一就是,一定要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文书档案工作是单位中比较重要的工作内容,工作人员不但要具备过硬的技术水平,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素养。在日常工作中,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有及时收集、整理档案资料的意识,查阅完档案必须及时归还原处,定期维护、检查档案是否有缺损。与此同时,还应该定期给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安排培训和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多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和能力。还要有足够的职业素养,在管理的过程中,认真负责每一份档案。不能随意将档案借出,以免泄露重要信息。

3.2强化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安全防范

提高文书档案管理安全的措施之二就是,一定要加强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安全防范,主要方式有两种:一,创建一个文书档案管理的内部平台,用此来监督和管理局内重要的文书档案;二,进行电子文书档案的备份和容灾,当电子文书档案受到损坏的时候,及时的采取补救措施,把损坏的档案及时的修补和还原,让文书档案可以尽量恢复正常。

4结语

随着防震减灾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纸质档案的缺陷也逐渐的显露了出来。防震减灾工作不可能局限于一个地区,所以文书档案的使用情况也会越来越频繁。所以,如何创建出一种高效、科学的文书档案管理方式是目前防震减灾机构亟待解决的难题。电子档案的出现不但满足了目前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需求,还提高了防震减灾文书档案的使用效率,可以为地震局相关的领导提供可靠的判断依据。文书档案的信息化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它可以提高防震减灾工作的准确性,让防震减灾工作中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变得更科学、更合理、更准确。

参考文献

[1]张雪.事业单位文书档案信息化建设分析[J].兰台内外,2019(18):25-26.

[2]王洋.基于信息化背景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19):60.

第5篇:信用监管案例范文

一、安全生产信用体系管理模式

构建国防工业安全生产信用体系是一项复杂工程,借鉴国内外有关行业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情况,可采用以下2种监管方式:一是以政府为主导。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经营单位每年定期向国防工业主管部门提交本单位的安全生产信用征集信息,作为信用评级、不良行为及“黑名单”管理的重要资料依据。国防工业管理部门成立信用评级委员会,并依托国防工业主管部门内部支撑机构或专家队伍,对信用申报单位的资料和现场进行审查、复查并提出评级报告,经信用评级委员会审定后报国防工业主管部门备案。二是市场主导,政府监管。国防工业主管部门只履行监管责任,明确采用第三方机构准入机制,以保密资质和信用评价资质为必要条件,委托取得准入资质的专业评级公司开展工作,由专业公司对各领域、各环节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开展好安全生产信用评价。无论采取哪种监管方式,都要充分考虑国防工业的特殊性,以提高监管能力为目标,以信用数据库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信用评价运行为重点,构建具备国防工业鲜明特色的安全生产信用管理体系。

二、安全生产信用体系运行机制

国防工业安全生产信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核心,除了确定一个监管方式外,重点是建立一套可行、高效的安全生产信用信息记录、评价和综合管理运行机制,通过依法依规履行职责,记录、揭露、惩戒存有重大隐患的失信行为,形成对失信者在系统内的联防与惩戒,从而推动安全生产管理能力提升。结合国外成熟信用体系建设及国内有关行业信用建设情况,可采用以下2种机制:一种是传统意义的征信、评信、用信体系运行机制,另一种是改进型的、基于已有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和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的安全生产信用体系运行机制,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信用信息征集和信用信息评定2个方面,而后者更能有效吸纳国防工业近些年关于风险辨识与管控的主体思想,形成政府领导有力、企业责任落实、安全关口前移、源头治理加强的工作局面。为进一步增强单位依法经营的自觉性,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构建和谐的企业安全生产环境,建议在安全生产信用管理体系中引入安全生产承诺公示制,就履行安全生产的法律责任、行政责任和道德责任向政府作出承诺,对当年度发生的生产安全死亡责任事故、可能危及企业周边公共安全的主要生产安全事故风险和应对措施在国防工业系统内进行公示,接受政府和行业监督,在承诺公示的同时要符合保密有关要求。

1.信用信息征集

根据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经营单位要定期主动报告信用周期内的安全生产诚信履行情况,重点包括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和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安全投入、安全教育培训情况,以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隐患排查治理、职业病防治和应急管理等方面的情况。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将拒不整改重大事故隐患纳入刑法,采集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安全风险信息。因此,信用信息征集至少应包括基本信息、良好信息、不良信息和行为信息。其中,良好信息主要采集单位在特定领域超出普通一般水平能力或者做出贡献行为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家有关部门的表彰奖励,安全生产方面重大贡献,消除重大风险、10人以上危险作业场所、重大事故隐患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本质安全度的情况;不良信息主要采集提示和警示信息,或者其他安全生产违法或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信息;行为信息属于动态信息,包括单位固有风险和运行风险的采集,在采集时结合已建立的相关业务领域的风险库,减少重复性工作,以数据抓取和单位填报方式相结合,重点关注固有的重大风险预防与控制情况、主动识别的运行风险预防与控制情况、被动识别风险的管控现状,并通过监督检查动态调控行为信息。在采集前应明确信用信息的数据属性,包括内容、格式、公开属性、报送方式、更新频率等,便于后续标准化操作。

2.信用等级评定

安全生产信用管理体系要与安全生产标准化互促提升,严禁出现“两层皮”。可依据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定的等级划分信用等级,原则上不重复评级,将安全生产信用等级分为A、B、C、D4个级别,并明确授信周期。等级评分标准可采用百分制,如A级企业的分值为90分以上(含90分);B级企业的分值为80~90分(含80分);C级企业的分值为60~80分(含60分);D级企业的分值为60分以下。授信周期原则上与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周期保持一致,在授信周期内对信用等级实施动态调整管控。原则上应选取一定比例和领域的武器装备生产经营单位,通过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双随机”等手段,进行现场评价,及时更新行为信息,做好信用评分和信用等级的动态调整,或通过国防工业主管部门间协同,抓取不良信息和良好信息,作为信用等级动态调整依据。在一个授信周期内,单位信用评分累积分值已经达到下一级信用等级的,单位可提出调级申请,重新评定后可调至相应等级;也可在下一周期评定时,申请相应等级,重新评定。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单位的不良行为,达到“黑名单”管理要求的,纳入“黑名单”管理。同时,积极鼓励有关单位针对失信行为采取消除后果和立即整改等措施进行安全生产信用修复。信用等级在授信周期内的动态评定,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有效期内对安全生产工作监督督促和提升的有效手段,对企业主动加强安全责任落实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以实现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巩固一级、促进二级、激励三级”要求的落实、落地。

3.信用综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