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学院管理范文

学院管理全文(5篇)

学院管理

第1篇:学院管理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教学管理

一、当前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现状分析

1.独立学院发展现状

独立学院是普通高校有效利用富余优质教学资源,吸引社会投资后创办的独立于普通高等母体院校的二级学院,它的崛起和发展有助于高等教育向大众的普及。独立学院被确定为规范、独立的名称是在2003年被正式确立的,2008年教育部26号令《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出台后进入规范发展阶段,经过近年的摸索,积累了一些办学经验,取得了一些相应的成绩,但同时在教学管理上仍然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

2.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特点

独立学院的发展历史还比较短,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形成了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教学管理特点。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模式有经验型和行政型两种,都是围绕规章制度来开展管理工作,将提高工作效率作为最终目标,出发点不是为了将工作设计得更适合人,而是为了改变人、修正人达到适应工作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管理理念、手段的更新,这两种相对比较粗放和僵化的管理模式已然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和要求。经验型的教学管理模式虽然方便快捷、相对比较灵活,但受主观性和时代影响严重,一味因循守旧不做出改进创新的管理模式只会将学院带入发展的死胡同;行政型的管理模式由于过于统一的计划内容,让教学内容偏于陈旧、课程结构变得呆板、缺少选择空间,与培养适应时展需要和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按照预先设置好的最优化标准进行管理决策的传统教学管理方法没有将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可变性因素考虑进来,使管理主体丧失能动性,在管理中处于被动地位。此外,独立学院到底是以扩大教学规模为主,还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教师是以专职为主还是以兼职为主,实行企业模式还是学术模式的管理风格以及选择什么层次的生源等一系列因素都直接影响着独立院校的发展。由于独立院校主要是通过市场获取场地、经费、师资、生源等发展资源,因此,市场化既是独立学院现实的发展趋势,适应市场的需求,也成为独立学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3.当前独立学院教学管理中存在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明确。虽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明确体现出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但当前大多独立学院都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由于独立院校都是从母体高校衍生出来的,因此,当前很多独立院校在教学计划、管理等方面都追求与母体院校的一致,使独立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不一致,不利于独立学院的长期发展。

(2)师资结构配置不合理。当前独立学院师资力量由专职、兼职和退休教师构成,其中兼职教师由母体高校教师及其他同等资历高校的教师担任,由于这些兼职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母体院校当中,不利于独立院校自主发展和运行管理机制的形成。同时以研究生为主体的专职教师教学经欠缺,退休教师的思想相对保守、固化,知识结构陈旧,导致独立学院的师资结构配置上缺乏合理性。另外,民办性质的独立学院在吸引人才方面没有优势,导致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不稳定。

(3)教学管理办法缺乏创新。相对于母体院校的学生来说,独立学院的学生起点相对较低、基础知识薄弱,虽然兴趣广泛,但自控力弱。但独立学院在教学管理当中却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差异,仍然采用与母体高校一样的教材、讲义和教学方法,导致课堂纪律不好,课堂教学效果不显著。

二、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策略分析

1.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教学目标

独立学院应明确自身办学的指导思想,摆脱母体高校办学理念、管理模式的束缚,对教学目标进行科学论证,结合自身特点在设置课程、选用教材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避免一味照搬和模仿母体院校,不适合自身实际发展需要。

2.加大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

独立学院应充分利用自身体制上的优势,在树立以人为本教学管理理念的基础上,采取相应措施来实现师资队伍结构上年龄、学历、职称的协调,专兼职教师的合理搭配,同时通过创新管理和运行机制给人才提供一个充分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切实强大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

3.建立教学督导体系

将已退休但有丰富教学管理经验、责任心强、学术水平高的专家、教授组织起来,建立教学督导小组,通过听课对教师进行测评,对教学秩序进行检查、积极听取学生意见并及时做出反馈等来对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引导,促使独立学院的管理工作实现稳定有序、高效地运转。由于独立院校自身特点,在独立院校的教学管理过程中,不能一味模仿和照搬母体院校的管理模式,要在教学活动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改进和创新,确保独立院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月.浅析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

[2]刘振红.浅析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现状及模式创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

第2篇:学院管理范文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目前几乎所有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定位为“应用型”,然而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体现。比较多的独立学院比较强调在教学计划、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方面与母体的一致性,尤其是对一些统考课程(如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等)提出与母体学校相同的要求,这些都体现了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意识的缺失和错位,人才培养方案没有独立学院自身的特色。这样层次不清的人才培养方案只会束缚独立学院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其逐渐丧失自身优势与特色,最终培养出的也将是母体高校的复制品。在就业时,与母体高校相比,处于劣势。

(二)教学师资力量匮乏、结构不合理

独立学院师资现状:专职教师队伍比较薄弱,师资力量匮乏,除了需要母体教师的支持外,还运用民办机制,招募校外师资。教师队伍的多元性,造成在办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教师数量不够,没有形成专职教师队伍。由于客观原因,要想请到合适的外聘教师也很不容易,甚至有些热门专业开设以后其相匹配的教师却还没有着落。其次,师资质量、年龄结构层次也成问题,外聘教师过多也会影响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他们难以专注到教学当中,并且不便于管理。因此,独立学院的师资无论从年龄结构还是知识结构上都存在不合理性,缺乏中坚力量。即便如此师资队伍仍不够稳定,因为独立学院的民办体制较之公办高校,留住人才与人才引进工作都明显处于劣势地位。

(三)专业设置比较盲目

独立学院创建初期没有可参考与借鉴的模式,专业设置比较盲目。往往为了抢占先机,争取生源而开设一些新专业、热门专业,这些专业在母体院校都没有开办妥当而独立学院就同步开设了,而且没有经过仔细的市场调研。开办以后,大多数的专业设置未根据市场进行调节,专业设置也呈现多而杂,很多开设的专业并不连续招生,课程设置调整不及时,学生从中难于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对所选专业不甚了解,不愿意深入本专业。他们感兴趣的是开设社会文化、艺术、科技等课程,进入校园以后他们的兴趣就发生了转移。这些广泛的兴趣使他们不会专注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当中出现了对本专业厌学的情绪,喜欢专业以外的选修课,忽视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主干课程,本末倒置。其结果是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学风不良的诸多现象,比如:迟到、早退、旷课,这样的专业形同虚设,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四)教学管理手段缺乏创新性

在独立学院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来自母体学校还是外聘的教师,没有注意到独立学院学生的诸多特点:他们基础稍差、起点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他们兴趣广泛、自律性差、课堂纪律也不好。教师在授课时几乎都用与母体学校相同的教材、讲义,教学方法也一样。学生听得表情木然,提不出问题,教师的激励得不到响应,上课激情骤减。在教学管理上也没有突破传统的排课方式,基础课几乎都是沿用上大课的习惯,有的课程授课班级学生人数高达150名,学生纪律无法维持,教学效果极差。这些从母体学校带来的教学运行模式很不适应独立学院。

(五)教学质量评价和监管制度不健全

独立学院学生的特殊性和教师的多元性加大了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质量评价和监管的难度。首先,学生基础差、参差不齐,往往使教师无法按原定的授课计划执行,造成授课计划与实际进度脱节,教学与考试的随意性很大;学生对外聘教师或来自母体学院的教师所提意见没有一个机构可供他们反映,经常是不了了之;课后很难找到任课教师,答疑环节无法进行,对老师没有方法可约束,学生的作业批改情况也不详,课堂效果有时也无人问津。其次,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和办学机制的特殊性使其对学生、教职工及管理人员工作绩效评估无法量化,监督制度的作用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

二、增强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对策探讨

要做好教学管理工作首先必须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教学管理体系,因为教学管理体系是贯彻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然而教学管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要经过长期的实践,不断完善和发展,才能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管理体系。针对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改革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根据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坚持“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同时面向就业需求市场,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因此,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必须考虑走专才培养与通才培养的结合之路,既要有相对广泛的知识面,使其在人才就业市场上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又要有相对突出的专业技能,使其在人才就业市场上保持一定的专业性。而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最终体现在教学计划上,要做到:

1.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订符合独立学院自身需求的教学计划。当然可以以母体院校相应专业教学计划作为参考,但更重要的是要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和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大胆突破母体院校那种传统的教学计划的框框,在明确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较高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时,应该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四种能力:熟练的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本专业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以及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还应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在教学计划中加大基础课和实践性环节教学的比重,重新整合课程体系,明确专业核心课程,调整优化学科及课程教学内容,增设特色课程、文理交叉课程、各类限定选修课程、专为进一步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而设立的提高课程等,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选择,提供学生发展的多样可能。增加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发展选择权,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因人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激发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2.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订教学大纲,结合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制订课程教学的具体要求。由于独立学院的招生专业源于母体院校,因此为了避免完全用母体院校的统一教学标准来要求独立学院的学生,课程教学应该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重新制订。在适当降低理论研究难度要求的同时,还应该强化对学生的实践性的教学要求,并且形成规范性的基本文件,以保持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的一贯性、创新性。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兴衰,系于教师。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素养。”建立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保证学院得以健康发展的关键。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们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采取措施:

1.发挥体制优势,组建教师队伍

独立学院可以利用体制上的优势组建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相协调,专职、兼职教师合理搭配,体现学院专业特色和学科梯队合理的教师队伍。通过聘任母体院校相对应学科的教授或外校学术水平高、富有教学经验的教授、社会名流或企事业单位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学科领头人,共同打造独立学院优秀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合理引进人才,组建学科团队

要组建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独立学院首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汇聚、有利于优秀人才发挥作用的新型人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围绕重点学科建设、学科基地平台建设的需要,组建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术创新团队。对能够适应几个学科方向甚至多个学科发展共同需要的基地平台予以重点建设,并给予政策倾斜。设立重点学科特聘岗位,面向省内、外公开招聘学科带头人;按照学科层次设置岗位,各学科和学术带头人实行竞争上岗。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学术带头人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等学术活动,加大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出国培养力度,加速提高学科梯队建设水平。

3.培训教师教学新技能,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由于独立学院的教师及其生源的特殊性,为了使其教学方式方法与学生相适应,独立学院应加强对教师教学技能的培训,调整并充实培训内容,采取各种有效的培训方式。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分期分批对教师进行现代化教育技术使用方法的培训和考核,鼓励教师积极从事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研究和使用。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尽快实现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师生学习、生活的网络化和信息化。

(三)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管理和专业设置的改革

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寻找具有民办高等院校特色的教学方式方法是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工作改革的方向;如何进行合理的专业设置又是重中之重。根据独立学院的办学宗旨,我们认为专业设置应注意以下两点:

1.独立学院应加强学科专业交叉与融合,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深入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需求的趋势,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出发点,明确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社会发展和学校特色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注重学历教育与职业素质培养一体化特色,以“外语+计算机十专业技能”为培养模式。在管理上,实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特色。学生入学后,学校在入学教育中重点强化“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教育,并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正确定位,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进行科学引导,正确地确立自己的大学目标。

2.加强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加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改变教学内容陈旧、重复和课程体系改革不配套的状况,要精选教学内容,不断充实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内容中真正体现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四)建立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

独立学院在创建初期,加强教学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是实现教学高质量的前提条件。而且由于学院本身体制的特点和对教育服务质量的追求,教学管理的机动灵活性应成为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最大特征之一,是今后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工作所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

1.规范教学管理制度

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学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着重建立并规范一系列教学管理的基本制度,以保证教学活动在正常的秩序中有效地运行。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应该在参照普通公办高校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独立学院自身的特点加以制订,切忌完全照抄照搬母体学校的规章制度,尤其是那些母体学校在实施过程中已经出现困难但由于多种因素而没有修改的规定。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应该比母体学校原有的制度更具创新性、时代性和可行性。

2.建立灵活机动的学生学习管理机制

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制度建设要充分地发挥民办学校体制的机动灵活性,允许学生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学习渠道和更大的学习自由选择性,允许让学生进行学习的迁移。学习的“迁移”主要表现在“时间性迁移”、“内容性迁移”和“空间性迁移”三个方面。“时间性迁移”就是要建立和完善有特色的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管理制度,给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培养提供更大的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安排和决定自己学习的时间;“内容性迁移”则是增加选修课程的比例,降低某些“必修”课程的管理刚性;“空间性迁移”则是教学场地可以从传统的教室迁移到企事业单位,还可以迁移到互联网上。

3.由于独立学院的学生基础

相对较差、程度参差不齐,且自觉性、自律性比较差,根本不适应大班上课,但他们希望被关注,希望有所进步。独立学院应该针对这个现象改进编班方式,不能沿用母体院校的“大合班”授课方式,而应该尽量使用“单班制”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单班制”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使授课教师也成为管理者、引导者,并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种真正的“管教管导”教学方法最适合培养独立学院的学生,而且有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

(五)建立高效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

独立学院在教学运行过程中注重做好教材选用、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的合理安排及课堂检查等各方面的工作,同时加强教学质量评估与监控。通过教学管理职能部门,通过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和督导制度,对学院的教学组织与管理进行全面的监督与指导,组织学校专家组对学院的教学计划进行审定。我们认为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重点抓以下三个环节:

1.实行院、系两级管理并行的督导运行机制。并且着重强化教学过程管理,针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毕业指导环节等各主要教学管理环节建立质量指标体系,使教学管理效果考核量化。另外还开展对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测试,让40岁以下的教师人人走上讲台,同时接受专门设置的院、系二级教学督导组的督察,当然要聘任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担任组长,不间断地开展教学检查,落实各个环节的工作,实施行之有效的监控,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

第3篇:学院管理范文

学院紧紧依托南京医科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明确办学定位,培养医学及与医学相关专业的复合型、实用型本科人才。在申办专业时,康达学院对江苏省的卫生事业发展情况做了全面详细的调研,根据江苏省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对江苏省卫生行业所需的人才进行预测。坚持多专业,小班化,注意保持相关专业人才一定的市场饥饿度。

1.依托母校,设置传统专业

根据江苏省两个率先的要求,江苏的卫生事业还将有一个大的发展,为此必须准备一大批卫生人力资源。南京医科大学是江苏省重点医学院校,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是其品牌专业,康达学院设置这些专业,采用母校的教学计划,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为江苏卫生现代化做人才准备。

2.根据职业,凝练新的方向

随着江苏省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和医疗模式的转变,在卫生事业中分化、产生许多医学及与医学相关的新职业,它们的专业化程度很高,从业人员大多是“半路出家”即由其他专业转行,目前尚没有高校对这些职业的现状及前景进行研究,更没有设置相应的专业。康达学院以职业的敏感性注意到这一点,与相关职业的从业人员、领导者及学校的相关医学专家探讨,发现有设置相应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时机一成熟,便立即申报设置,均得到主管部门的认可和批准。如根据卫生部发展社区医疗的指示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开设了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根据医院急诊没有专业人才,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设置了临床医学专业急诊医学方向;根据整形与美容医学的发展,开设了临床医学专业整形与美容医学方向;根据医院临床药师的缺乏,开设临床药学专业;根据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改革,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医疗保险方向;根据卫生事业现代化、信息化要求,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方向;根据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设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健康教育与媒体传播方向;根据卫生事业和卫生行政的法制化,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法规与行政管理方向。

3.适度超前,瞄准国际市场

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医疗市场面临着世界挑战,同时也出现新的机遇。为此,在我校护理学专业实力较强的基础上,康达学院瞄准世界市场,开设了护理学专业(英语班),在学生学好护理的同时,加强英语能力的培养,在教材使用、教师聘用和教学计划等诸方面均有充分体现,为培养更多的能适应国际护理市场需要的人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加强建设,完善组织结构提升专业内涵

1.完善组织,构建专业队伍

为了加强专业建设,学院根据新开专业成立了相应的专业学系,聘请相关专家担任学系主任,他们既是专业学术带头人,又全面负责相应专业的建设。同时引进和聘请一批校内外专家从事相应专业的教学工作,形成了各专业人才梯队,为专业建设和专业课教学提供了组织保障。由院领导、教务办、学系形成了专业建设的管理链,各部门分工合理、责权明确。各学系对本专业对应的社会中的职业进行研究,从而提出培养目标,制订教学计划,教务办组织专家论证,并组织教学和进行评价。

2.加大投入,改善实验条件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康达学院培养目标定位在强能力、应用型本科人才,为此,根据相应学系设计的方案,建立一批设备先进的专业实验室,如急诊医学实验室、整形与美容医学实验室、卫信实验室、健教实验室等。投入资金达一千多万元,所购设备均为当前相关职业使用的或具有一定的超前性的仪器和设备,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先进的硬件条件。如急诊医学实验室购置了先进的呼吸机和除颤仪,对学生进行培训,当他们进入临床后能快速适应相应的工作环境;整形与美容医学实验室购置了手术台、手术器械和无影灯,确保每两个同学一组可以开展动物实验手术。

3.加强科研,提升专业内涵

各学系针对各自专业领域,进行相关科研活动,提高专业内涵。因为相应职业都是新兴职业,尚需不断研究其特点和规律,为教学、为社会服务。各专业都制定了专业建设规划,为今后五到十年的专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严格管理,围绕培养目标确保教学质量

1.围绕培养目标,制订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纲领性文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康达学院根据各专业将来对应岗位的要求,确定每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按照培养目标,确定该专业学生需要的知识结构,然后设置相关课程。每个专业的教学计划由学系制订初稿,教务办组织召开论证会,经过论证合格后,方能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教务办及时收集信息进行反馈,对教学计划适时地进行调整。

2.紧贴培养目标,开展理论教学

课程是实现教学计划的最小单位,只有抓好课程教学才能保证教学质量,达到培养目标。为了确保理论教学质量,针对不同专业,每门课程都制订了相应的教学大纲,即使同一门课程,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也制订出不同的教学要求,从而真正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培养目标紧密衔接,使理论教学效果不断提高。

3.突出实践环节,加强能力培养

在教学计划中,加大实验比例,开设了一批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思维。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要求新建了五个专业实验室,创造良好的条件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到附属医院进行四年级临床教学,增加见习时间,使得同学们能够早期接触临床,增强感性认识,加强临床思维训练。强化毕业实习,从实习带教到出科考试,体现动手能力的培养。如急诊医学和整形美容医学专业实习时,采用实习生导师制,由于该专业学生人数较少,可以做到由副高以上职称的医师担任实习生导师,进行一对一带教。出科考试采用理论考试与技能考核并重。如整形与美容医学专业学生技能考核均安排在手术室进行,在临床实践中进行考核。这种考核方式提高了医院带教和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4.根据学生特点,注重因材施教

根据学院学生在学习方面具体情况,包括学习困难学生的比例较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刻苦精神不够等特点,采取多种形式,注重因材施教,取得一定成果。针对学生入学成绩和高考选科的差异,学院组织相关教研室教师对学生进行补差,如英语、化学、物理、生物等,以期达到学生入学后短期内能在同一水平上开展教学。对英语、计算机等课程,在进行常规教学的同时,根据学生不同程度,开设选修课。另外,根据学生的要求,学院较好地执行重修的有关规定,在执行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要求,灵活地组织各门课程的重修,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办好独立学院的几点思考

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已经走过了七年的历程,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办学体制尚处在初级阶段,如何办好独立学院,如何真正体现独立的优势,尚需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

1.建立教学工作评估体系,注重软件建设。在基本办学条件达标的情况下,注重专业、师资队伍、学术水平、校园文化等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2.扩大独立办学的自主权,体现独立优势。在有利于发展的前提下,要在有关独立学院的招生、专业设置、收费等方面政策上给予特殊倾斜。如在招生方面,取消人为的“三本”限制,允许招收“一本”、“二本”学生,从而突破生源瓶颈;在专业设置上,允许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专业;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与国内外优秀大学开展联合办学,充分利用其他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在合作过程中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在收费方面根据价格规律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允许浮动,热门专业适当增加学费,用经济杠杆调节资源配置。

3.建立完整的独立的教学管理体系。制订适应独立学院的学籍管理规定并严格执行。探索课程教学的新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寻求客观、准确的评价方法,提高每门课程考核的信度与效度,保证教学质量,做到宽进严出。

第4篇:学院管理范文

1.1制度是学生管理的基础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则,不成方圆。我们生活的社会里,到处都受到制度的约束。正因为制度的存在,才使得社会更加稳定。同样,一个职业学院也是一个小社会,也需要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这就需要学院教育人员制定一个完善的学生守则。我们知道,现今学校,都有自己都规章制度,可是,有些制度并不人性化,这种制度,学生不仅不会遵守,而且会感到厌烦。任何教育机构都要明白,制度是人定的,不是不可改变的。当学生对它不满意时,一定要听听他们的意见,如果有道理,可以根据他们的意愿进行修改;如果是无理取闹,也不要责怪,反而要耐心教导,使他们虚心接受。总之,民主化、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更能使学生接受,甚至爱上这种教育环境。制度不是用它的威严来要求学生,而是用它本身的道理来说服学生,只有他们自身认识到它的必要性,才能真正达到制度管理的目的。

1.2沟通是学生管理的桥梁

新一代的大学生是自我意识较强的群体,也是自身矛盾比较突出集合体。尤其是90后,他们也希望自己为社会做出贡献,迫切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可是,他们的心理往往是不够成熟的,也不了解这个社会,往往会遭到打击,脆弱的心因此而受到伤害。不仅如此,他们在面对爱情、友情、情亲时,都不能处理的特别好,因此会产生心理问题。在职业院校里,许多大学生因就业困难,对生活失去信心;因为爱情,而去打架斗殴;因为哥们义气,做出不理智的事情。一旦他们的心理出现问题,将会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这个时候,制度是没有用的,反而沟通会更有效。这就要求每一个辅导员、班主任要负起责任。平时要多关注学生的动态,一旦发现学生出现问题,要及时与他们谈话交心,解决他们的问题,化解他们的矛盾。平时,也要多和学生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热心与关怀,让他们与老师之间没有代沟,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管理工作。

1.3督促是学生管理的关键

督促学生认真学习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及习惯养成教育是每一所院校应尽的责任。每个人都是有惰性的,尤其是长时间生活在同一个地方,长时间进行着同样的事:上课、吃饭、睡觉。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难免会让人产生惰性。职业学院里的学生,大多都是因为没有考上大学才在这里上学。这类学生,大多不怎么喜欢学习,自律性不是很好。对他们实施督促十分必要。比如学生会每天安排值班人员,分别对早操、早读、晚自习的迟到和早退现象进行检查、通报;为严格课堂教学秩序,教务处会不定时进行检查,每周都要汇总,把结果报系领导进行及时处理,该办法的实行可以有效解决课堂不考勤和考勤结果不实的问题,也便于系领导对各班级的上课情况进行掌握,通过这种办法可以督促学生认真上课;每周定期去学生宿舍例行检查,保证学生生活环境的安全与卫生,建设干净和谐的绿色校园。在这种督促的管理模式中,可以指定奖罚制度,表现好的奖励,表现不好的进行恰当合适的惩罚。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学生更能积极向上。

2.加强职业学院的学生管理之社会篇

2.1治理校园周边环境

职业院校一般不采用封闭式管理,它同普通大学一样,学生可以自由出入校园,正因如此,学生生活的环境不仅仅只是校园,还有校外,这时,学校周边的环境尤为重要,他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发展。在一些职业院校周边,社会关系特别混乱。周围建有酒吧、歌厅、夜总会、洗浴中心、网吧等娱乐场所,而且有些场所的不良人员,会诱惑学生进去消费,逐渐使学生染上恶习,有的甚至吸毒、。在这种环境下,学校管理工作难以进行。校园周边环境必须治理。首先夜总会、洗浴中心等场所不要建设在学校周围。对娱乐场所要严格调查,对有安全隐患的要及时处理。对于一个成年人,他们有进入网吧的权利,但是,就目前来看,许多学生都夜不归宿,整夜漫游在网络的世界里,对学生的发展与学校的管理十分不利。对网吧的治理还需要社会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学校是学习的地方,学校周边应多开设一些书店、学习用品店,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治理好学校周边的环境特别重要,只要在良好的环境中,学校的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实施。

2.2政府支持职业院校的发展

职业院校的发展常常是被忽略的,许多职业院校不受社会的关注,认为孩子将来就业会存在极大的问题。渐渐地,它就被冷落了,被人们所忘记。也正是由于人们的不重视,导致学校失去教育的信念,管理变得松懈。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信心,不再努力,而是任时光随意流去。学校管理上不去,学生入学目的达不到,这就是教育的失败。因此,政府一定要支持职业学院的发展。政府领导可以到学校进行视察、慰问,让学校感受到政府的关怀,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没有被忽视。同时,对于教学资源短缺的学校,政府应该鼓励社会助学,让孩子们在设备齐全的环境下学习。对于那些因学费数目巨大而退学的孩子,要伸出援助之手。在政府的重视下,学校才有信心管理好学生,学生也有信心获得一个光明的未来。

3.加强职业学院的学生管理之学生篇

第5篇:学院管理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以下简称“陇桥学院”)创办于2000年,是甘肃较早设立的本科层次独立学院。由于其发展过程中因缺乏清晰的办学定位,在培养“高、精、尖”的研究型人才和高层次岗位技能型人才之间徘徊不定,教学模式不能与社会需求完全匹配。因此,改革教学模式对陇桥学院专业建设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陇桥学院旅游管理教学模式改革的现状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以下简称“陇桥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是建院初期最早设立的本科专业之一,目前已为甘肃省内外旅游企事业单位输送了大批的旅游管理专门人才。建院以来,旅游管理专业一直将培养有理论、懂管理、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定位和奋斗目标。在以往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中,也发挥了自身优势,摸索出一整套较母体院校不同的培养模式。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加大了实践学时,开设专门的模拟实践课程,在校外建立专门的教学实践基地,与省内多家著名旅游企业建立了长期协作联系,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二、陇桥学院教学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

教学模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意味着通过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方法的转变和教学内容的讲授要培养何种规格行业劳动者的问题。旅游行业需要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人才,这种人才分层需求呈现金字塔状,这对旅游管理高等教育提出了人才培养差异化的要求。因此,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应以行业需求为出发点,以培养具有良好道德情操和专业技能的旅游管理与服务人才。针对学生而言,突出学生的实操能力、服务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对于学校而言应注重学生自学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三、陇桥学院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

1.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针对陇桥学院办学定位和甘肃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应充分体现密切人才培养和现代旅游产业的对接,实施“学院+企业”的模式,即课程体系构建中应摒弃原有教学体系的牢笼,强化实践环节。专业课程体系模块采用“面向专业群的职业通用能力模块+面向多个职业岗位(群)的多个方向职业专项能力模块+面向多个职业岗位(群)的职业拓展能力模块+职业技能专项实训和综合实训及顶岗实习模块”的课程体系框架,运用“课内(模拟实践)+校内(竞技比赛)+校外(顶岗实习)”的三结合式完善实践环节,完善培养方案。

2.优化师资队伍

陇桥学院在教学模式改革中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创新理念和实践能力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陇桥学院应本着“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师资培养渠道,积极探索学校与行业、产业与部门联合培养教师的途径,具体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解决:其一,派教师到对应的旅游企业挂职,使之成为“双师型”教师;其二,聘请旅游企业的高管或者骨干员工进入学校做指导教师(也可作为实训课程教师);其三,可以选派青年教师外出进修,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理念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增强教学中的学生参与和互动环节,从而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3.创新教学模式

根据目前行业需求和学生就业实际,陇桥学院在强化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中应当突出基础性、强调工具性、体现发展性,按照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实际要求创新教学模式,强调“一般能力培养与职业能力培养”适当结合,引进“一体两翼”模式。在教学实践中,除了要注重旅游管理中的景区规划与管理、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和导游服务等基本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软件使用能力和外语能力,培养综合素质高、业务技能强的“一专多能型”的旅游管理专业技能型人才。

4.校企合作,互利共赢

在实践教学中,陇桥学院在加强校内仿真实验室建设的同时,应积极推进校企合作,通过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完善实践环节,形成“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罗志慧.关于独立学院旅游管理系教学改革的建议——以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09(12).

相关热门标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