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应急预案管理范文

应急预案管理全文(5篇)

应急预案管理

第1篇:应急预案管理范文

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黑客;计算机应用

引言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明与应用是二十世纪人类最重要的两项科学成果。它们的出现,深深改变了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对人们的思想和精神领域也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信息时代,网络上的海量信息极大地改善了人们工作条件,原本困难的任务变得简单,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计算机和互联网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的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威胁。每年因为网络信息安全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就数以亿计。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日渐凸显,已经引起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避免网络信息安全事故发生,保证互联网信息使用安全是当前IT产业重点研究的课题。

1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互联网本身特性的原因

互联网具有着极为明显的开放性、共享性和自由性特点,正是这三种特性,赋予了互联网旺盛的生命力和发展动力。但同时,这三个特点也给互联网信息安全带来了隐患。许多不法份子利用互联网开放性的特点,大肆进行信息破坏,由于互联网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用户的计算机使用行为还很不规范,缺乏安全防范意识等,这些都给不法份子进行违法活动创造了机会。

1.2黑客行为与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黑客行为和计算机病毒、木马等是现阶段计算机安全最主要的两大威胁。所谓黑客,是指利用计算机知识、技术通过某种技术手段入侵目标计算机,进而进行信息窃取、破坏等违法行为的人。黑客本身就是计算机技术人员,其对计算机的内部结构、安全防护措施等都较为了解,进而能够通过针对性的措施突破计算机安全防护,在不经允许的情况下登录计算机。目前就世界范围而言,黑客数量众多,规模庞大,有个人行为,也有组织行为,通过互联网,能够对世界上各处联网计算机进行攻击和破坏。由于计算机用途广泛,黑客行为造成的破坏结果也多种多样。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软件,它能够自我复制,进而将其扩散到目标计算机。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也是多种多样的,由于计算机病毒种类繁多,且具有极强的潜伏性和破坏能力,所以很难对其进行防范。而计算机病毒一旦进入目标计算机就会自动运行,对计算机上的文件信息按照程序预设步骤进行删除、篡改等。计算机作为信息存储、运算处理的电子设备,其上的信息一旦受到破坏,计算机将无法正常工作。有的病毒甚至会对计算机硬件造成损坏,使损失进一步增加。2006年大规模爆发的“熊猫烧香”病毒就是病毒家族中的一个突出代表,它本质上是一种蠕虫病毒变种,在传播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变种,使得查杀难度大幅提高。“熊猫烧香”的主要危害是让计算机发生蓝屏、死机、频繁重启乃至数据损坏等。由于病毒发作后电脑中会出现大量带有“熊猫烧香”图标的文件,所以人们将其命名为“熊猫烧香”病毒。“熊猫烧香”病毒的大规模发作,给社会生产、人们生活造成了严重妨碍和巨额经济损失。故而,人们将“熊猫烧香”病毒列为全球十大计算机病毒之一。“熊猫烧香”病毒以计算机上的可执行文件和dos下的应用程序文件为目标进行感染,这些文件被感染后,如果计算机用户启动这些文件,就会自动连上互联网并下载病毒。“熊猫烧香”病毒的一旦感染计算机就会入侵计算机上的防火墙软件和病毒软件,使其失去应有机能,同时,病毒还会将计算机上后缀名为“gho”的文件删除,这样一来,即使计算机用户之前用ghost软件进行过备份,但由于备份文件被删除也会无法恢复系统。

2基于网络信息安全的计算机应用技术

2.1信息加密技术

信息加密技术是针对计算机信息窃取问题而开发、设计出来的信息安全防护措施。计算机信息遭受窃取,是主要的网络信息安全事故类型。无论是经济信息、军事信息还是个人隐私,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不法份子窃取,就会给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或是个人切身利益造成严重威胁。为此,人们开发出信息加密技术,将存储在联网计算机上的文件信息按照某种方式予以加密处理,这样一来,即使信息被人窃取,其中内容也不会为人所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信息安全。由于信息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信息加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尽管具体技术各有不同,但其本质还是较为相似的。无论哪种加密技术,都属于主动性安全防御措施。该技术通过安全认证的方式构建起信息安全防御机制,保证网络电子信息的机密性。一般是通过某种加密算法,将原本的信息由明文转为密文,使用者必须按照对应的密匙将密文转为明文后方可知悉其中的具体内容。现阶段信息加密技术主要包括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两种。通过有效的加密技术与客户的密码相配合,提高网络信息的安全水平。

2.2防火墙技术

为了有效防范来自网络的威胁,现在的计算机普遍采用防火墙进行防范。该技术通过在网络和计算机接口间建立起一套甄别机制,仅允许符合预设标准的安全信息通过,由此将不确定或是非法登录请求隔绝在计算机之外,从而保证计算机上的信息安全。

2.3防病毒技术

病毒防范技术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查找、判断病毒程序,二是实现对病毒程序的删除。其中,如何及时、准确查出病毒程序是技术的基础。由于病毒种类繁多,兼之许多病毒具有变种、伪装、隐藏的能力,从而使得病毒的查找难度很高,要切实做好病毒程序的查找,病毒库的建立与更新是关键。反病毒软件配套的病毒数据库,必须实时保持更新,只有这样,才能针对病毒做出有效反应。

3结束语

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斗争也日趋激烈。无论是黑客技术、病毒技术还是计算机安全防护技术,本质上都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一个分支,是科学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的表现形式。作为互联网行业企业,必须深刻认识到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计算机安全防范技术研究力度,紧跟时展,不断实现信息安全防范技术的升级换代,使用更加安全有效的网络信息方式,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程常喜.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究[J].电子商务,2013(3):36.

[2]王民川.基于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的计算机应用[J].煤炭技术,2013(7):119-121.

第2篇:应急预案管理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网络安全

由于计算机网络所具有的开放性的特征,人们在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工作与学习时很可能受到外部攻击的影响,致使计算机系统瘫痪或者个人信息泄露,严重影响用户的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便是在此基础上所推出的新型信息管理手段,通过对计算机网络中各类信息的有效监管来提升计算机网络的运行安全,为用户创建安全的网络环境是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应用的主要目标。从某一层面来讲,它可有效降低网络安全风险的发生率。因此,下文将针对其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进行系统分析。

1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必要性

现阶段,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均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人们在访问网站和平台时输入的各类个人信息极易受到网络攻击,发生信息泄露的问题,致使用户的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遭受严重的威胁。而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是将计算机设备作为主要的载体,通过对设备内部信息运行状态的监管,来保障网络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除此之外,人们在借助网络平台进行互动交流时,也可能产生信息泄露的问题。尤其是部分不法分子会借助计算机系统的漏洞和网络安全漏洞,对计算机系统进行非法入侵,通过盗取信息和资料的形式来谋取不法收益,这也加大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风险。基于此,便突出了进行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借助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可实现对网络体系的全面检测,并且针对网络运行中的协议层,链路层以及应用层的数据传输状况进行严格筛查,从根源上控制网络安全问题发生率。因此,应用信息管理技术十分必要[1]。

2计算机网络安全中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

(1)黑客入侵问题黑客入侵指的是一些掌握高超计算机技术能力的人员采取非法手段获取信息或者篡改信息以谋取不法收益的行为。黑客入侵不仅会威胁计算机系统的运行质量,还会造成信息材料丢失的严重后果,对于一些企事业单位来说,内部信息丢失很可能影响企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黑客入侵时,主要依靠网络这一渠道,通常是借助网络漏洞来达成入侵计算机系统的目标。此外,黑客也会通过散播木马病毒的形式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构成威胁。

(2)电脑病毒问题电脑病毒普遍具有传播速度快和破坏性较强的特性。在计算机中毒的情况下,不仅会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还有可能导致系统崩溃,对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计算机病毒类型也随之增多,这为网络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为了降低病毒的传播率,则需注重对网络系统的维护。在计算机内部装设杀毒软件和木马查杀软件等,做到对计算机病毒的有效防护,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2]。

(3)系统漏洞问题计算机系统漏洞问题不可避免,且此类问题会给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是威胁网络安全的关键性因素。同时,也会对计算机系统的运行效果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为用户带来极为不良的应用体验。因此,需要及时做好计算机系统的升级工作,及时了解其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并做好升级补丁,从根本上降低系统漏洞问题的存在量,争取从根源上入手,控制网络安全问题的发生概率。

3常见的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

(1)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中,防火墙技术属于一种常用的安全防护技术,主要作用为可防止黑客攻击,使计算机系统处于安全的运行环境中。防火墙技术类型主要包括三类,一种为防火墙技术,一种为过滤防火墙技术,一种为地址转换防火墙技术,具体可根据计算机系统的运行特点选择特定的防火墙技术并用于网络安全防护。该项技术的应用,在数据安全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通过防火墙的设立,可在计算机中设置一个有效的保护屏障,对各类攻击行为进行有效屏蔽,使计算机系统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3]。

(2)身份认证技术与访问控制技术身份认证技术指的是通过在系统内部设置身份认证信息的方式来明确用户身份,只有通过身份认证的用户才具备系统的访问权限,这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黑客入侵行为的发生。而访问控制技术也是通过对访问权限的设置来约束用户的上网行为。一般情况下,会采取访问控制技术与身份认证技术结合应用的方式来控制计算机系统访问用户,以此来过滤掉部分不具备访问权限的访问行为,使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4]。

(3)网络安全评估技术该种技术是在未发生网络安全问题的情况下,预先对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状态进行评估,通常是采取安装专业的杀毒软件以及查杀软件的方式来检测计算机系统中的安全运行状况,主动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状况,以此来保障系统运行的安全。例如,360软件中的杀毒软件以及360安全卫士,可以主动进行系统修复和木马查杀,并且在运行时会自动检测计算机系统的运行状况,一旦检测出恶意攻击和出现病毒入侵的情况则会及时做出提醒,增强网络安全管理的主动性。

4计算机网络安全中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策略

(1)建立起动态科学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从上文分析中可知,网络安全管理的主要管理内容包括对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以及系统漏洞等问题的综合管理。为了进一步提升计算机网络的运行安全,应在计算机系统内部设置一个动态监督和管理系统,借助相应的信息管理技术来执行系统运行监管。同时,考虑到计算机系统具有开放性和动态性的特征,使得网络运行安全还会受到网络外部环境以及用户自身操作行为的直接影响,除去网络外部环境影响,在用户操作不当的情况下也可能增加病毒入侵的概率,产生严重的网络安全问题[5]。因此,需要结合用户的计算机应用现状,制定科学动态的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实现对计算机网络的动态化监督。此外,也需加大对计算机操作方法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尽可能规范用户操作行为,从根源上控制病毒入侵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影响。结合黑客攻击手段以及病毒入侵的现状,可以从技术层面入手对网络传输协议中的信息结构进行更改,通过设置系统权限的方式对于部分机密性较高的信息进行锁定,并且对系统数据库中的相应信息和操作进行全面核查,核查通过后才能正常进行信息传输,该方法可从根源上保障信息传输质量,提升网络安全[6]。考虑到系统漏洞问题以及网络漏洞问题是影响网络安全的关键性因素,可以倡导用户定期进行杀毒软件和系统更新,使杀毒软件中的病毒库得以及时同步,进一步强化杀毒软件的防控效果。此外,也可借助专用的杀毒软件以及系统安全软件对系统进行及时的修复,并就一些机密性的信息进行密钥保护,主动提升信息保存的安全性,以免为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

(2)加大网络安全宣传提升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产生,除了会造成信息泄露问题,还可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尤其是对于部分商业机构来说,如果计算机系统存在安全漏洞而引发网络安全问题,则极有可能造成商业机密被泄露的严重后果。从前期的网络安全事件中来看,事件成因主要与用户个人行为不当和缺乏网络安全意识相关。基于此类问题,笔者建议借助信息管理技术为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提供保障,相关的技术人员除了做好计算机技术应用方面的研发外,还应加强对系统运行安全的研发,通过更新计算机技术来提升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防御能力。此外,也应该认识到网络安全问题并不是技术人员单方面的责任,用户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因此,需要做好网络安全的宣传工作,提高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使其在访问相应的网站时能够做到规范操作,不随意点击外部链接,以免病毒侵入计算机,对计算机运行质量以及计算机中的信息数据安全构成影响[7]。

(3)加强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力度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主要是针对以计算机设备为载体的信息传输过程进行监管,通过对信息整合过程,存储过程以及信息传输过程的有效管理来提升信息传输安全性。为使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管理作用得以发挥,增强网络安全水平,须加大对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力度。在计算机网络运行的整个过程中,均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进行安全管理,从信息层面、操作层面以及网络协议层面等为信息安全提供保障。除此之外,还可在系统内部设置安全防护机制,采取多种信息管理技术,以便在系统内部营造良好的网络运行环境。在进行信息传输和读取的过程中,也需加强对信息安全的筛查,当确定信息来源安全的情况下,用户才能读取信息。反之,则会直接屏蔽信息或者提醒用户信息安全问题,使用户的操作安全得到保障,且用户在操作信息传输时,信息管理技术也可对信息操作行为进行有效辨认,通过与系统内部数据库资源的有效联系来形成科学有效的信息保障体系,从根本上提升信息传输安全性,降低网络安全问题对信息安全的影响[8]。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电脑病毒问题、黑客入侵问题和系统漏洞问题等,为了提升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需要采取科学的信息管理技术来增强信息传输和应用的可靠性。对于各类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也可在计算机系统内部形成一个有力的屏障,对一些不良信息和外部入侵行为进行有效防御,尽可能为用户提供一个优质、安全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冯秀萍.网络安全中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0(11):12-14.

[2]郭亚鹏.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维护网络安全中应用策略探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10):84.

[3]窦萌萌.分析安全管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数据中的有效应用[J].信息通信,2020(06):208+214.

[4]邵嫚.计算机信息管理在网络安全中的重要性探讨[J].数码世界,2020(03):251.

[5]费飞.信息管理技术在现代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分析与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9,21(23):167.

[6]顾峰,闫冰,张元.计算机信息管理在机关事业单位网络安全中的重要性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5(06):74-75.

[7]杨丽丽.网络安全中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19,10(04):54-55.

第3篇:应急预案管理范文

关键词:广播电视转播台;安全播出;应急管理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新兴媒体应运而生,广播电视行业的竞争压力也随之加大,广播电视行业只有以更高的水准要求自己才能继续生存下去。同时,广播电视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也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很多广播电视转播台的安全播出面临一个艰难的问题。目前,许多广播电视转播台通过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提高信号发射和传输质量等一系列措施来保证广播电视转播台安全播出[1]。但是,在实际节目播出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广播电视转播台正常播出。

1安全播出与技术应急管理

保障广播电视转播台安全播出,最重要的就是做好技术应急管理,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前,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应急措施,在突发情况发生时能够有条不紊、行之有效地解决和处理,避免影响节目安全播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技术应急管理分为技术管理和应急管理两部分,技术管理是指通过运用技术对广播电视转播台的活动进行技术管理以及通过技术创新、技术管理监视播出过程,实时监测整体情况,降低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在事件发生时能够利用技术手段第一时间监测具体情况并进行及时解决。应急管理是指通过制定一系列应急措施,包括突发事件预防、突发事件处理、突发事件善后等。通过采取科学的应急管理办法,能够有效降低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达到未雨绸缪的效果。所以,广播电视转播台一定要做好技术应急管理,只有提前预防,才能保障广播电视转播台安全播出。

2广播电视转播台播出事故的危险因素

2.1台外部环境影响因素

2.1.1电力供应因素转播台所需要的电能基本来自国家供电局,电压一般为10~50kV,高压电的传输容易受天气、人类和鸟类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因为传输故障停止供电,导致转播台不能正常工作,节目发生停播。还有转播台设备工作电压很大,如果操作不当也会造成设备损坏导致节目不能正常播出,甚至危及人身安全[2]。

2.1.2社会稳定因素目前我国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存在各种社会不安定因素,如果这些因素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也会给转播台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出现影响节目正常播出和人员、设施安全等问题。

2.1.3自然灾害因素转播台多处于高山或海拔较高的位置,很容易受台风、雷电、地震和山体滑坡等重大自然灾害影响,一旦受灾很难得到及时救助,受灾后设备将不能正常进行工作,节目自然也会停播。

2.2台内部环境影响因素

台内部环境影响因素,主要是指信号传输环境、信号发射环境等因素。要想保证节目能够安全播出,首先就要保证传输节目信号时处于一个安全的环境,需要在节目信号传输时,利用技术手段进行实时全程监听监看,防止节目信号在传输时受到非法插播[3]。其次就是保证信号发射系统安全,只有有效保护节目的信号源,才能保证节目安全播出。

2.2.1天馈线因素天馈线系统影响因素,主要是由于传播信号的无线铁塔高度达到百米以上,另外铁塔上和地下的电缆馈管线路很长,所以一旦线路出现故障,维修的难度相比传统线路维修更加困难,维修时间也会增加。如果需要维修,还会受制于天气影响,在强降雨和雷电天气下,为了保障维修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这样就会影响节目信号的正常传输,造成节目停播。2.2.2信号源因素广播电视信号源的不间断传输是转播台安全播出的重要保证。信号源的传输容易受到天气、高大建筑物、山峰、空间环境、接收设备和人为操作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信号源卡顿、中断等,从而造成节目质量下降、停播,甚至损坏设备等,严重影响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所以,广播电视信号源也是影响转播台安全播出的不稳定因素。

2.2.3发射机因素发射机也是转播台安全播出的重要保证,发射机的运行状态决定着广播电视节目是否能够安全播出。发射机的隐患主要来自设备器件的损坏,广播电视发射机工作时所需的高压直流电来自内部的整流电路,电压达到上千伏,瞬间电压甚至于上万伏,发射机内部的高频感应电压功率一般在几十千瓦和几百千瓦之间,一些大型发射机功率达到几千千瓦。发射机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加上工作时间长很容易造成设备器件损坏发生故障,影响节目安全播出,严重的话还会因为高电压使操作人员受到伤害[4]。

2.2.4运行环境因素机器的运行环境也会影响机器正常运行,从而影响节目正常播出,所以要保障机器在合适的环境中运行,以免损坏机器。机器的运行环境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就是温度和湿度,一般机器的适宜温度温度建议在20~25℃,湿度范围在44%~55%,特殊除外,具体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如果机器没有在一个合适的环境中运行,很容易导致设备损坏,如湿度太低。会导致静电放电,损坏元器件,湿度太高会造成元器件打火等。

2.3人为过失造成的影响

人为过失影响因素,主要是指由于内部工作人员对于设备使用和维护的熟练程度不够以及工作的环境影响造成人为过失。广播电视发射机内部具有几千伏的高压直流电,甚至于某个瞬间会产生上万伏的电压,高压直流电主要来源于发射机内部的整流电路,由于电路电压很高,在滤波电容内也会残留很大的电能。所以广播电视发射机出现故障时,如果维修人员不具备专业的维修知识,或者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干扰无法正确维修,不仅会造成机器损坏,还会危及维修人员的生命安全。要想保证内部操作人员在安全无干扰的环境中进行操作并熟练地使用设备,就需要内部工作人员对于机器有充分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节目传播时不会出现不必要的失误,保证节目正常转播。人为过失影响因素是可控的影响因素,通过提升工作人员素质,提升自身责任意识,就能有效降低因为人为过失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3广播电视转播台安全播出的保证因素

3.1信号源系统安全

信号源系统影响因素属于广播电视转播台保证节目正常转播的首要影响因素。保证信号源系统安全是保证节目能够正常播出的重要关注方向,只有节目信号正常传输,节目才能够正常播放。要想保证信号源系统安全,需要备份多路信号源,并采用技术手段对节目视音频多路信源进行实时全程监控,保证在节目转播过程中有多路安全信号源可自动切换使用,这样才能保证节目转播不受影响,安全顺利进行转播[5]。

3.2发射机系统安全

广播电视发射系统相对于其他系统来说稳定性比较差,这是因为发射系统容易受到各种自然因素和非自然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影响信号发射系统正常发射信号。节目正常播出,必须要保证发射系统正常运行,否则就会导致节目无法进行正常转播。这就需要使用相应技术减少发射系统受到外来因素的干扰,增强发射系统的稳定性,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另外,还需要采取配备备用发射机和定期进行发射机维护、储备备用器件等一系列措施,如果出现发射机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时可以及时解决问题,保证节目正常播出。

3.3电力系统安全

广播电视转播台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应当建设一个稳定的供配电系统。条件允许的站可建设双回路市电供电系统,若无法采用两路独立市电电源,可采用一路专用市电电源和一路柴油发电机组。同时配备UPS,把主备播出设备接入UPS供电线路,在供电系统无法正常供电时临时使用,并实现智能切换。

3.4技术队伍建设

广播电视转播台正常播出的影响因素除了一些自然因素外,人为因素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节目是否能够正常播出。要想保证节目正常转播,需要各类专业高素质人才对各个设备和系统进行维护,如果操作人员对系统和设备并不是很熟悉,很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失误,影响节目播出的效果。还有可能会损坏这些机器和系统,所以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才能保障系统和机器正确使用,为广播电视转播台的正常播出提供有效支持。提升技术人员素质不仅可以有效保障广播电视转播台安全播出,还能有效促进技术革新,创造出新的技术,促进广播电视转播台发展。

3.5台区安防

台区安防,能够有效降低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能够有效保障节目正常播出。台区安防包括台区安防和台内反恐两个部分。台区安防,首先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认识,加强人员管理,落实责任。然后通过建立完善的体制机制和规章制度,加强应急演练、加强设备维护管理排查、加强监听监督管理和加强治安防控和反恐管理等。通过一系列防范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播出事故的发生,确保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

4广播电视转播台的安全播出与技术应急管理对策

4.1加强设施建设

加强广播电视设施建设是保障广播电视节目安全、高质量播出最基本的保障。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广播电视转播台自动化发展,在应对复杂的转播环境中,为安全优质播出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例如:应用广播电视自动监视和播出系统是广播电视转播台设施建设的有效途径,使用广播电视自动播出系统能够使广播电视节目按时自动播出,在一定程度上既提升了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自动化,又节约了播出成本。另外,广播电视发射台自动监控系统的使用,能够有效保证节目信号的发射和传输,这两个过程是节目安全播出的重要影响因素,分别起到广播电视转播节目正常播出和提高质量的作用,只有两项共同作用,才能使该系统发挥最大的用处,保证广播电视转播台高质量安全播出[6]。

4.2健全相关体系

通过制定全面的规章制度和技术应急方案来健全相关体系,保证广播电视转播台安全播出。首先,各个部门要建立领导小组,建立部门内部的管理流程以及确定本组和各个成员具体的职责范围,并明确各个部门之间工作的具体方案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上下级管理办法,成立指挥中心,这样才能保障电视转播台安全播出。其次就是针对网络安全、消防安全、设备管理和使用等制定相关应急方案。针对某些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这样在问题发生时才能够有效快速地解决。在制订方案时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要具有可操作性。只有全面有针对性地制订应急方案,才能够减少各类事故发生,保障广播电视安全播出。

4.3加强人员培训

对于广播电视转播台工作人员的培训,首先就是要针对人员的各种意识进行培养,其中包括责任意识、自觉意识、大局意识等,通过对人员意识的培养,能够保证人员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对自身的工作充满责任,具备奉献精神,便于单位对人员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处理突发事件等。其次就是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只有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才能在根本上解决广播电视播出的安全问题。所以,要针对不同岗位的不同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培训时间,还能提高培训质量,能够帮助技术人员圆满完成岗位工作并具备创新能力。最后要培养工作人员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第一时间及时处理,降低损失。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只有不停地接受学习和培训才能赶上时代的脚步。

5结语

广播电视转播台安全播出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包括信号源系统、发射机系统、电力系统、技术人员素质等因素都会影响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仅仅通过技术手段是无法有效解决这些因素的,只有通过技术应急管理措施才能有效降低广播电视转播台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保障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所以,广播电视转播台要从加强设施建设、健全相关体系、加强人员培训和完善监督体制等方面提升技术应急管理水平,全力保障广播电视转播台安全播出。

参考文献:

[1]杨皓博.我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管理现状分析及建议[J].新媒体研究,2016(3):107-108.

[2]王飞.广播电视发射台的安全播出与技术应急管理浅析[J].广播电视信息,2018(6):73-75.

[3]肖展.我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管理现状分析及建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1):47.

[4]李春.我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管理现状分析及建议[J].电视指南,2018(2):22-24.

[5]邱宇哲.高清新闻直播演播室安全播出系统应急设计和制度建设与实施[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5,42(7):65-68.

第4篇:应急预案管理范文

1计算机应用中的科学管理

1.1规范计算机的操作程序

计算机科学管理的首要前提就是规范的操作计算机,规范的操作计算机能够大大降低计算机的故障发生率和病毒侵害率。在计算机的操作中,很多操作人员存在不良操作习惯,例如没有规范的按照计算机的使用程序操作,体现的最多的就是关闭计算机操作中,很多人采取直接切断电源的方式或者是长按关机按钮,这都是极具风险的操作方式,其次,在计算机的应用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众多大功率的电器共同使用的现象发生,这样也会加大计算机的应用隐患,使计算机处于高危的运行环境中。规范的计算机操作程序应该是正确开关机,按照操作步骤开机、关机,注意待机的注意事项,建议可以制定简单易懂的计算机操作手册,在遇到相关操作问题的时候,可以在手册上寻求帮助。

1.2制定计算机科学管理体系

目前计算机科学管理体系的制定还相对缺乏,各单位部门在计算机的应用上存在较大随意性,缺乏相关的计算机科学管理制度。因此应该制定计算机的科学管理体系,逐步完善体系建设,并制定全面具体的管理制度,要求操作员在计算机的操作中必须要严格的执行相关制度。并明确责任人,在计算机出现相关问题的时候,要第一时间追究责任人,将计算机管理落实到专人。这样会有效降低计算机故障和病毒侵害的发生。其次,要形成长效的计算机管理制度,将管理落实到各个环节,既包括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也包括计算机的风险控制和安全防范措施的应用。

1.3加强专业知识培训

各单位部门应该加强计算机应用专业知识培训,使计算机操作员具备丰富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从而在操作的过程中提高操作能力,这样也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计算机安全事件的发生,并提高计算机的应用效率。众所周知,计算机应用程序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为了提高操作人员的业务能力,要经常性的组织专业知识培训活动,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邀请计算机专业人士进行培训,要求全员掌握培训的内容,培训之后还要进行技能考核,只有专业技能达标的人才能够操作计算机。并将一些简单故障的解决方法教给操作员,从而使操作人员在遇到计算机故障的时候可以自行解决。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因认为因素造成的计算机故障。

2计算机应用中的安全维护策略

安全操作计算机在降低计算机故障发生率中有重要的意义,安全操作计算机能够将一些潜在的风险遏制在萌芽状态中,据调查统计,很多计算机风险和故障的发生都是由于没有按照安全操作规范导致的,因此安全操作应该是全体计算机使用人员够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计算机的安全操作程序应该是:开机,先将计算机的电源接连好,然后再启动计算机。关机,关机程序与开机正好相反,关机是先关闭主机电源,然后再切断外部电源,这是正确的开关机顺序。其次是在计算机运行的过程中,切忌搬动主机、反复拔插电源和频繁开关机器等。要尽可能避免一些不良操作,不良操作不仅会使计算机容易遭遇风险,而且还会缩短计算机的使用寿命。所有计算机使用者都应该遵循安全操作的步骤,应该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范。

2.1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计算机在运行的过程中十分容易受到外界病毒的侵害,病毒的侵害对计算机的稳定运行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病毒的侵害也会导致重要信息的泄露和肆意篡改,危险性极强,产生的威力也很大。因此要进一步提高计算机的风险控制能力,必须要在计算机应用系统中安装相应的杀毒软件,并定期对杀毒软件中的病毒库进行清理,做好对病毒类型的分析。对于存在漏洞的系统设置也及时的补救,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系统的风险防范能力,同时要建立专线网络避免混合线路易产生的系统漏洞。对于重要的软件要做好备份,以防止在病毒发生的时候出现永久遗失。在计算机出现问题的时候,要第一时间确保文件的安全性,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系统进行修补。

2.2加强安全维护措施

计算机的安全维护工作对于计算机的安全运行极其重要,而且提高安全维护措施能够有效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计算机的安全维护措施分为硬件维护措施和软件维护措施,硬件维护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平时做好对计算机的调试和垃圾的清理,要定期的检查计算机的硬件设备的使用程度,保证计算机硬件的清洁卫生,及时清理机箱上的灰尘。而软件维护相对来说更重要也更复杂,包括对计算机应用软件程序的调试、定期做好数据备份以及定期做好驱动程序的检查,定期杀毒等。加强计算机的安全维护措施能够将计算机的运行风险防患于未然,能够及时的发现病毒,并针对病毒采取有效的方法和处理措施,从而提高计算机的安全运行能力。

3结语

第5篇:应急预案管理范文

关键词:档案管理;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教育单位的建设情况、教学情况、管理工作和发展过程等都记录在教育单位档案中。做好教育类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对教育单位管理建设工作、发展工作的原始情况做好妥善保存,还能对教育单位领导部门起到指导作用。因此,教育类档案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是评价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做好教育类档案管理工作,符合目前的发展形势,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本文深入探讨了教育类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希望起到参考价值。

一、做好教育类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档案管理可以把学校从建立到发展的整个过程通过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随着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也普遍用于档案管理,使档案具备了声音和影像功能,能够对学校的历史面貌生动的展现出来。做好学校档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可以起到参考作用。由于学校在不断发展,各项管理工作、科研工作、教学工作都在随时更新发展,通过查阅档案,可以起到指导借鉴作用,从而避免出现错误。学校历史对于学校进一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详细具体的记录了学校历史过程,对于学校未来的方向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能够方便学校领导进行查阅。第二,保存学校的原始证据。因为学校档案资料特别丰富,涉及到学校每个环节,而且记录非常清楚,存放着很多原始证据,比如规章制度、人员名单、活动的影像等,都能起到证明和说服效果,只有对原始证据进行保存,才能有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第三,为地方历史志的编辑提供资料。目前,各种地方志的编辑出版越来越多,而且教育志的编辑要求查阅学校的档案资料。如果缺少教育类档案资料,那么就不能编写地方志关于教育部分的内容,所以,建设好学校档案室,整理好各种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二、教育类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当前,大部分教育单位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由于外界因素影响出现了各种问题,主要包括下面几点:

(1)很多教育单位的校领导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他们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对教育单位的教学和管理起不到任何效果,因此没有把档案管理工作当成重要的学校工作日常。

(2)档案管理条件需要提升。很多教育单位没有设置专门的档案室和档案柜,而且档案保存需要的环境条件都不能满足,比如通风、防潮湿、防火和防盗等,档案材料随意乱放,没有完善的保管设备,对于教育单位档案保存和管理都有不利的影响。

(3)档案资料不全。很多教育类档案资料都不完整,经常出现多个地点存放、多个部门管理、收集资料不及时、档案出现流失。学校的教务档案、人事档案、德育档案等都是多个部门存放,比如教务部门、人事部门、德育部门等,没有及时进行归档。因为档案归类、保存、借阅、保密等没有根据要求执行,很多档案资料都出现丢失。

(4)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引入信息化技术。受学校条件、相关设备、档案管理人员信息技术水平的影响,很多教育单位的原始档案仍然是纸质的档案,一部分是打印,还有的是人工抄录,而且案卷的页面也不统一,档案的电子化程度比较低,也没有积极引入计算机设备、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管理方法比较落后。

(5)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素质需要提升。调查发现,大部分教育单位都没有安排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许多档案管理人员都是兼职,没有开展过专业的培训,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比较低。

三、改进教育类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做好教育类档案管理工作,对教育类档案进行完善和整理,能够准确评价教育单位的各种工作内容,而且方便对历史资料进行查询,从而更科学高效的管理教育单位。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必须重视教育类档案管理工作,才能使教育类档案起到应有的作用。

(1)领导要引起足够重视,把档案管理工作当成重要的工作日常。校领导要定期组织教职工对《档案法》等法律条文进行深入学习,对于档案法律知识展开学习并加强宣传,从而让领导人员和师生重视教育单位档案工作,不能让档案工作流于形式,必须真正落实好档案管理。教育单位领导干部需要把档案管理工作当作重点内容加以关注,而且校长也是学校档案的首要负责人,必须找出一名领导干部负责档案管理,从而真正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2)增加资金投入,提高档案管理的效果。教育主管单位以及教育单位都要增加对档案管理场所和设备的投入。要将档案室建设作为学校的总体建设规划,设置相应的档案库房,安放专业的档案柜。档案室需要满足通风、防潮湿、防毒、防火的基本要求,还要配置空调、抽湿机,做好防虫、防鼠工作。针对使用影像资料、电子文档等进行保存的档案资料,要根据特殊档案保管要求设置专门的档案室,并使用专业的管理设备。档案管理的基础设备包括扫描仪、打印机、计算机,使用现代化设备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

(3)做好档案资料收集,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教育单位要制定有效的档案收集制度,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因为教育类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到多个方面,因此需要完善档案收集制度,并确保教育类档案完整。教育单位首先要根据要求确定合理的档案收集制度,并积极落实档案整理工作,要及时有效的收集教育单位档案,并做好归档。

(4)使用先进技术,提升教育类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教育类档案管理只有实现信息化,才能真正做到现代化管理,这是教育类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教育类档案管理中,第一,先要引入先进技术,在档案管理中使用计算机、摄像机、相机、扫描仪等设备,实现信息收集整理更加快速,提升档案使用效果。第二,档案管理人员需要提升自己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学校要定期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开展培训、交流和观摩等,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技术水平。第三,要确定教育类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要求,这样开展信息化工作才能有很好的依据,才具有针对性。

(5)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只有管理人员自身素质提升,才能确保档案工作更好地开展。教育类档案管理工作包括学校的各个环节,需要配置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并且要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加强业务培训,从而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水平。档案管理人员要求思想素质过硬、责任意识强、对教育单位工作熟悉,喜欢计算机并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只有这样的人员才能真正做好档案管理。教育单位行政人员需要对学校档案管理人员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并加强岗位培训,要求持证上岗,要使档案管理人员变得专业化、规范化,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才能确保发挥档案管理工作的价值。

(6)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规范。教育单位要想提高档案工作水平,必须认真对待,做好深入研究,要想整理完善好档案资料,不能只靠一时的热情就可以,是需要长时间认真工作才能完成的。档案管理人员要想取得好的工作成果,需要耐得住寂寞,不求名利,认真做好资料整理收集工作,对于要求特殊保管的资料,需要根据特殊要求做好管理。要分清楚长时间保存的文件和临时保存文件,分别进行建档,并做好目录编排。要积极配备计算机设备,使档案查询更加方便。档案管理人员还需要对学校历史资料进行深入挖掘,可以找老校友写关于学校的回忆录,并寻找证据资料,对档案内容进行丰富。在档案资料的查阅过程中,能够看出手工整理的档案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它不能够准确反映信息原来的内容,而且还会和事实发生偏差,还有的资料需要聘请专家做好鉴别以及判断,这样就导致档案资料的使用功能受到很大影响。因此要求教育类档案管理必须做到与时俱进,积极引入各种先进技术,让档案管理以及资料整理更加规范,提高资料的使用效率,让档案资料起到指导学校工作的作用。

四、结语

在教育单位文化管理中,档案管理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它记录了学校成立和发展的过程。档案管理指的是对学校资料进行相应的收集、管理和分类,从而保存学校的原始数据,对领导人员和师生起到参考和指导作用,是学校历史的重要见证。本文分析了教育类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促进教育类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提升。

参考文献:

[1]徐霞霞.中小学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6,16(0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