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现代农村科技范文

现代农村科技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现代农村科技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现代农村科技

第1篇:现代农村科技范文

关键词:农村;水利科技推广;问题;策略

在农村水利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农村水利科技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农村水利具体指为实现抗旱抗涝、提高农民生活条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以及保护农村生态条件的水利措施。农村水利科技推广不仅仅需要结合党和国家的治水方针,还要立足“三农”政策的实施,目的在于借助水利实现农业综合生产力的不断提升,进而促进农民增收。

1农村水利科技推广的作用

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对农业生产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农村水利科技推广一方面需要充分了解水利工程状况、电力配套情况、未来管理运营等;另一方面需要充分考虑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程度。只有获得政府的批准,才可以有效落实各部门工作任务,进而避免出现农村水利科技推广中的随意性问题。农村水利工程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1,2]。借助农村水利科技推广可以开展有效的宏观调控,进而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实现水资源的优化分配,使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上,农村水利科技推广都具有重要作用。

2农村水利科技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有效的综合规划

我国实施了一大批水利工程项目,其在防洪防涝、灌溉供水、发电、水土保持等方面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农村水利科技推广还处于较低水平,使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受到了限制。当前农村水利科技推广缺少综合规划,严重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要求。一些农村水利综合规划尽管存在着一定的发展框架,但框架内容较少、规划较粗,缺乏具体可操作的措施,更多属于原则性的要求和意见。如集雨工程,作为我国山丘区域拦蓄天然降水的重要工程,长期以来深受山区群众的青睐和认可,既有助于农业发展,也有助于农民增收,然而部分农村地区受投资规划影响,导致项目选址、建设规模等发生变化,最终使群众参与性下降。

2.2严重落后的传统理念

部分基层水利人员对治水理念的了解以及对水利科技推广的认识只是停留在传统的“挑河挖沟、挡排灌降”的思想层面,这种严重落后的传统理念限制了现代农村水利科技的推广和实施,主要是因为基层水利人员没有深入学习,对相关理念和政策没有深入把握,进而使农村水利规划、建设、推广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无法充分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导致水利科技推广缺乏前瞻性和实时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治水理念以及对水利科技推广的认识均已进入到一个新的层面,水利科技推广的内涵逐步丰富起来。因此,基层水利人员应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思想,从而在知识和行动层面上能够积极适应农村水利科技推广的发展趋势。

2.3模糊滞后的管理体制

相比于资金投入而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在农村水利科技推广方面更为重要。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体制和机制,就无法使资金投入得到有效发挥,从而影响到水利科技推广和发展。农村水利建设和推广始终依赖于政府的政策和号召,离不开行政力量的支持,但由于农村水利管理体制模糊滞后,如在资产管理、产权归属、公益性损耗、政策性补偿等方面,其严重影响了农村水利科技推广工作的开展。

3加强农村水利科技推广的有效策略

3.1完善农村水利规划机制

加强农村水利科技推广必须充分重视规划,规划过程中要遵循“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注重实效。考虑水资源实际配置需求对水利科技推广进行规划,通过高标准设计、高标准实施,使农村水利科技推广能够更科学,确保农村水利科技推广形成一个可持续的路线。对农村水利科技推广进行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农民群众的意见,积极吸引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提高农民群众在农村水利科技推广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树立科学的水利科技推广理念

农村水利科技推广与建设离不开科学的规划理念。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而言,水利工程不只是有着防洪防涝、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同时在饮水、粮食供给、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因此,水利科技推广需要运用科学思维,注重解决重点和一般性关系、除害和兴利关系、开发和保护关系以及防洪抗旱和综合利用关系等,这样才有助于推动人与自然、人与水之间的和谐共处。基于科学规划之上,对重点水利项目需要紧抓前期工作,对成熟项目需要积极落实。除此之外,还要将科学管理体制应用于水利开发和推广之中,推动和完善水利科技推广制度。如水管单位要进一步明确各自的专业性质。只有形成科学的水利科技推广理念,才有助于推动水利发展走向专业化和市场化,才有助于创建科学合理的保障制度。

3.3构建水利科技推广创新机制

农村水利科技推广工作重点在于实现农村水利现代化,因此要注重构建水利科技推广创新机制,强调科技引领作用。不管是规划建设,还是后期管理,均要以科技入手,通过现代化管理手段创新推广机制。一是在农村水利科技推广和发展中充分引进先进科技、前瞻理念,借助高科技强化推广力度和深度。二是强化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信息技术能够开展远程传输和终端控制。三是推动水利科技推广平台的创建,可以在行业内部推动水利科技传播推广机制建设,及时公布科技信息,做好技术推广和应用。四是重视和科研单位之间的深入合作,借助产学研联动模式打造现代化基地,树立品牌特色。

4结语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持续推进中,农村水利科技推广既面临着发展机遇,又面临着巨大考验。应树立科学发展观,对农村水利建设有效统领,不断丰富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进而更好地开展农村水利科技推广工作。

参考文献

[1]王维庆.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乡村科技,2019(28).

第2篇:现代农村科技范文

自2005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建设理念和模式都在不断调整和完善,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突飞猛进,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充分利用国家、自治区的相关政策及工作部署,针对本地区农村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乌鲁木齐市政府实际,积极推进乌鲁木齐地区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和新农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绿色、和谐、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其中,乌鲁木齐市南北郊区、乌鲁木齐县、高新技术开发区及达坂城等重要农业区在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及农牧局领导下,将围绕标准化模式生产、现代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和农业龙头企业技术提升为契机,不断探索农业的转型之路,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农业技术,以点带面,以面带片辐射和扩散,大大推动了全区城郊型现代农业的发展。

1.1加快技术集成与示范

围绕蔬菜、畜牧、水产等主导产业,集成配套一批先进、适用、成熟的技术和成果。扶持龙头企业及农民合作组织,技术创新,提高种植、养殖技术水平及加工能力和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

1.2加速农业科技转化

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园区整体优势,培育区域特色产业,加速农业科技向农业生产力转化。以“设施农业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为课题,规范全市农产品种植户和养殖户的生产模式,全区农产品生产基地全部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要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根据农业部的相关要求做好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鼓励种植户和养殖户开展三品一标的认定工作;规范种植和养殖的生产技术规程,确保农产品生产安全可靠,提升农产品在市场销售中的竞争力。

1.3强化农民科技培训

结合全民素质培育工程,采取外聘知名专家学者,内选农技人员的方式,组建一支常态化的全民素质培育专兼职讲师团,通过举办农民培训班、田间指导、电视讲座、远程教育网络咨询会诊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强农民勤劳致富能力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同时,依托职教中心、农广校、农民大讲堂等平台,大力开展农民技能轮训,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职业农民和农民中的技术带头人,科学有效地做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结合本地区旅游资源,进一步利用旅游环境,充分利用当地农家乐组织促进各地游客进行参观旅游,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1.4充分利用项目资金

充分利用国家农业部、自治区发改委、科技厅、农业厅、畜牧厅及水产局、乌鲁木齐市发改委和科技局的农业科技项目资金,进一步加强乌鲁木齐地区现代农业建设。

1.5减少中间环节,增加农民收入

加大农业生产基地和农产品批发市场、酒店、重点超市等销售点的对接,减少中间环节,增加农民收入。

2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

第3篇:现代农村科技范文

关键词:农村;水利科技推广;问题;策略

在农村水利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农村水利科技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农村水利具体指为实现抗旱抗涝、提高农民生活条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以及保护农村生态条件的水利措施。农村水利科技推广不仅仅需要结合党和国家的治水方针,还要立足“三农”政策的实施,目的在于借助水利实现农业综合生产力的不断提升,进而促进农民增收。

1农村水利科技推广的作用

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对农业生产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农村水利科技推广一方面需要充分了解水利工程状况、电力配套情况、未来管理运营等;另一方面需要充分考虑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程度。只有获得政府的批准,才可以有效落实各部门工作任务,进而避免出现农村水利科技推广中的随意性问题。农村水利工程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1,2]。借助农村水利科技推广可以开展有效的宏观调控,进而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实现水资源的优化分配,使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上,农村水利科技推广都具有重要作用。

2农村水利科技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有效的综合规划

我国实施了一大批水利工程项目,其在防洪防涝、灌溉供水、发电、水土保持等方面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农村水利科技推广还处于较低水平,使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受到了限制。当前农村水利科技推广缺少综合规划,严重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要求。一些农村水利综合规划尽管存在着一定的发展框架,但框架内容较少、规划较粗,缺乏具体可操作的措施,更多属于原则性的要求和意见。如集雨工程,作为我国山丘区域拦蓄天然降水的重要工程,长期以来深受山区群众的青睐和认可,既有助于农业发展,也有助于农民增收,然而部分农村地区受投资规划影响,导致项目选址、建设规模等发生变化,最终使群众参与性下降。

2.2严重落后的传统理念

部分基层水利人员对治水理念的了解以及对水利科技推广的认识只是停留在传统的“挑河挖沟、挡排灌降”的思想层面,这种严重落后的传统理念限制了现代农村水利科技的推广和实施,主要是因为基层水利人员没有深入学习,对相关理念和政策没有深入把握,进而使农村水利规划、建设、推广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无法充分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导致水利科技推广缺乏前瞻性和实时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治水理念以及对水利科技推广的认识均已进入到一个新的层面,水利科技推广的内涵逐步丰富起来。因此,基层水利人员应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思想,从而在知识和行动层面上能够积极适应农村水利科技推广的发展趋势。

2.3模糊滞后的管理体制

相比于资金投入而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在农村水利科技推广方面更为重要。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体制和机制,就无法使资金投入得到有效发挥,从而影响到水利科技推广和发展。农村水利建设和推广始终依赖于政府的政策和号召,离不开行政力量的支持,但由于农村水利管理体制模糊滞后,如在资产管理、产权归属、公益性损耗、政策性补偿等方面,其严重影响了农村水利科技推广工作的开展。

3加强农村水利科技推广的有效策略

3.1完善农村水利规划机制

加强农村水利科技推广必须充分重视规划,规划过程中要遵循“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注重实效。考虑水资源实际配置需求对水利科技推广进行规划,通过高标准设计、高标准实施,使农村水利科技推广能够更科学,确保农村水利科技推广形成一个可持续的路线。对农村水利科技推广进行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农民群众的意见,积极吸引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提高农民群众在农村水利科技推广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树立科学的水利科技推广理念

农村水利科技推广与建设离不开科学的规划理念。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而言,水利工程不只是有着防洪防涝、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同时在饮水、粮食供给、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因此,水利科技推广需要运用科学思维,注重解决重点和一般性关系、除害和兴利关系、开发和保护关系以及防洪抗旱和综合利用关系等,这样才有助于推动人与自然、人与水之间的和谐共处。基于科学规划之上,对重点水利项目需要紧抓前期工作,对成熟项目需要积极落实。除此之外,还要将科学管理体制应用于水利开发和推广之中,推动和完善水利科技推广制度。如水管单位要进一步明确各自的专业性质。只有形成科学的水利科技推广理念,才有助于推动水利发展走向专业化和市场化,才有助于创建科学合理的保障制度。

3.3构建水利科技推广创新机制

农村水利科技推广工作重点在于实现农村水利现代化,因此要注重构建水利科技推广创新机制,强调科技引领作用。不管是规划建设,还是后期管理,均要以科技入手,通过现代化管理手段创新推广机制。一是在农村水利科技推广和发展中充分引进先进科技、前瞻理念,借助高科技强化推广力度和深度。二是强化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信息技术能够开展远程传输和终端控制。三是推动水利科技推广平台的创建,可以在行业内部推动水利科技传播推广机制建设,及时公布科技信息,做好技术推广和应用。四是重视和科研单位之间的深入合作,借助产学研联动模式打造现代化基地,树立品牌特色。

4结语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持续推进中,农村水利科技推广既面临着发展机遇,又面临着巨大考验。应树立科学发展观,对农村水利建设有效统领,不断丰富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进而更好地开展农村水利科技推广工作。

参考文献

[1]王维庆.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乡村科技,2019(28).

第4篇:现代农村科技范文

2021年2月2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2]

1.1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理顺工农关系、处理好城乡矛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尽管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但相比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仍处于缓慢起步阶段。并且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及公共服务发展不完善,城乡间差距仍然十分明显。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的战略实施,我国必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通过工业化带动农业发展、以城带乡等措施,为农业农村投入更多的资源,提高农村生产活力,确保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农业农村不掉队。进而促进新型农工城乡关系的形成与发展,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的战略实施。

1.2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作为我国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三农”问题对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起着根本性的制约作用,同时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发展进程。现阶段,通过将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更好的应对国内和国际的复杂形势变化,不断夯实我国农业基础,守好“三农”这个战略后院。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通过挖掘农村地区市场潜力,推动农业产业升级转型、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全面发展、提高农村竞争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战略实施提供基础保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3]。

1.3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有利于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提升强农、惠农、富农等政策推广力度,推动了农业农村发展同时也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使农业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目前,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全局性的胜利。但与此同时,我国“三农”问题仍不可小觑,例如: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发展缓慢、农村缺乏科学技术型人才、农村地区生态污染严重等。因此,必须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根本动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战略实施保驾护航。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处于转型跨越初期阶段,尽管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大城市郊区、国有垦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已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但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严重。内陆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速度较慢,仍面临传统生产经营模式根深蒂固、难以形成新型生产经营模式、缺乏科技创新型人才及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2.1传统生产经营模式根深蒂固,新型生产经营模式发展受阻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这种“小散全”的农户家庭经营模式占据了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位置。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加快进步以及市场化、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这一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局限性日益凸显。首先,相比企业经营,农户家庭经营导致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过高、农户个体经营所获利润较低,在利益效率的驱动下,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大多都是年老体弱者,由于老年人思想观念过于保守,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差,这给传统经营体系的转变增加了难度;其次,由于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小而散”“小而全”等特点,使得农业社会化协作、专业化分工和规模化生产的发展缓慢,进一步阻碍了新型生产经营模式的发展。

2.2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滞后,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农村地区的日常生产与生活都是以农业为主,相比于被工业发展导致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地区而言,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仍处于较好的状态。但是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严重的问题也不容小觑,并且许多农村地区仍随处可见脏乱差的现象。首先,由于农村地区的生活废弃物遍地都是,相关政府部门缺乏足够的重视。政府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缺乏正确的认知,并且也缺乏与之相应的资源投入,由于当前许多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备,因此农户对于生活废弃物等处置意识仍有待提升;其次,农村的污染来源范围较广,随着农村生产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应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在生产种植的过程中用到大量的肥料及农药,这导致土地肥力衰退,甚至出现了板结、酸化等不可逆的危害。

2.3农村地区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较低,缺乏农业科技型人才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较低,缺乏高质量农业科技型人才。首先,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较低、农业技术装备较为陈旧且落后、科研投入少、科技创新能力弱、吸收新技术的能力不足等问题。缺乏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支撑,难以推广“智慧农业”、“生态循环农业”等新兴技术,这导致我国农村地区所具有的巨大的潜在价值不仅难以充分发挥,同时还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这不仅与乡村振兴战略所倡导的绿色发展理念背道而驰,同时,这也阻碍了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其次,当前我国农村现有的农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而具有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型人才大多是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所工作,并非扎根基层,这就导致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难以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持续人才动力支持。

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有效对策

3.1加大政策支持为新型生产经营模式提供新发展平台

政策支持是加快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转型发展,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之所在。首先,政府应联合地方金融机构,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贷款及保险服务,并且通过降低贷款门槛,进行风险投资等方式,解决其贷款难、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进而确保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发展过程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并且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其次,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政策,通过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税收调节等方式,带动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良性发展,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提供新发展平台,同时也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的战略实施。

3.2加强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生态宜居的新农村

重视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加强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生态宜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战略实施的必然选择。[4]首先,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更多的农业废弃物收集箱及垃圾处理站,通过“废物利用”原则,对废弃垃圾进行统一处理、再生形成一整套完整体系,同时加强对农民的环保宣教,增强广大农业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其次,建立起完善的土地污染管理体质,通过指导农业人员运用有机肥代替传统农业肥料,同时加强运用绿色防治等科技手段来预防病虫害,使遭到破坏的土壤肥力得到有效缓解并恢复,进一步保护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从而为构建生态宜居的新农村奠定坚实基础,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根本保障。

3.3加大农业农村科技推广力度,培育科技型新农民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科技是动力、人才是核心。先进的科技发展及高水平技术人才,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首先,要加大科研院所与农村地区的紧密对接,实现院地联合。加大科研院所培养人才的力度,不仅强化理论水平的提升更要强化实用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共建模式”,特别是将科研院所的专家下派到县、到乡挂职,成立专家服务团为地方基础发展服务。这种直接将人才和技术与地方需求的有力对接,极大解决了地方的困难和问题,这将是未来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有力支撑;其次,通过积极开展科技特派行动,打造全国科技特派员培训基地、加大农民技术员培训力度等活动,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培训,进而培训出一批“爱家乡、懂技术、有干劲”的致富带头人,以求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和科技问题,从而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参考文献:

[1]魏后凯,姜长云,孔祥智,张天佐,李小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权威专家深度解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J].中国农村经济,2021(01):2-14.

[2]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J].中国农民合作社,2021(03):17.

[3]周娜.乡村振兴视角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探析[J].理论探讨,2022(02):159-164.

第5篇:现代农村科技范文

农村政策不配套。我国经济发展是农业促进工业发展,工业反哺农业的一条道路。如今,正是工业反哺农业,而对农村农业的政策仅限于粮食补贴一项上,不能在大规模范围上对农村经济形成大力推动。

1、市场供求信息不平衡。农村地区,受地理条件、经济发展、交通状况等一系列限制,与外部交流少,导致市场信息失衡,不能有效把握市场时机,错过发展良机。

2、农村市场缺乏有效竞争的主体。农村地区,很多东西都是依旧停留在自给自足的状态下,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更没有形成规模效应,不能使有效资源最大化利用。没有竞争,不能激发创新和改革生产力的进行,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3、农村基层管理队伍素质欠缺。农村地区,基层管理队伍不大,其管理水平与素质也有待提升,多数为村中的农民,文化水平不高,掌握现代化科技能力低,不能适应现代化经济的发展。从领导方面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难以带领农村经济走向繁荣发展。

4、经济发展中资金不足问题。村民经济来源少基础薄弱,日常开支庞大。除了用于子女教育上,家用电器,住房条件都有很大需求,而这也是不菲的支出。

5、农村地区人口的总体科学文化水平较低,接受新事物比较慢,创新发展的意识不强。由于受地理条件、交通水平的限制,视野不开阔,缺乏冒险精神,顾忌比较大,难以全副身心对新事物投入。另外,接受高新科技能力差,不能充分利用先进科技生产力带来的方便,科技转化率比较低,致使先进科技与农业发展脱节,农业发展缓慢,基本上维持着原有水平和管理模式。

二、农村经济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首先应当明确如今经济发展形势下的指导思想以及目标任务。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贯穿经济发展始终,从而统揽“农村农业农民”三大问题的工作。把稳定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基本目标。把握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基本大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着眼于改革农村经济发展体制,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相适应的新型的农村经济发展体制,从而促使农村经济发展有一个稳定可依靠的体制。使农村经济发展体制更加完善健全,农村基层管理组织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改善,经济社会建设事业保障制度更加完备,经济文化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性不断增强。其次,要转变农业经济的发展概念,不断推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结构的进一步转型,逐步改变农业方面对现代化资源利用的情况,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加大农村所有可利用资源的利用程度,使所有资源功效得到最大化发挥,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改善及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管理体制。努力推进农村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村经营方式转变。积极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大力培育新型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建立和完善农村支持保护制度。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加大对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拓宽农村投入来源渠道,整合投资项目和支农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1、走新型农业经济发展的道路,现代化促进农业发展。提高科技贡献率,把科技的创新能力转化为农业经济发展的能力,从而不断地增强现代化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利用率,将产品增收从加大成本方面向加大现代化科技转变,推进经济发展方式从传统农业方式向现代化发展方式跨越。

2、不断加强农村经济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素质,让村民更多的了解相关知识,进行科学化的发展经济,永远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村基层管理人员素质需要有一个提升。因此需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科技文化水平,从而可以逐步缩小与现代化的差距,带领村民找到经济发展方向。从而提高整个农村的科学文化素养,学会对现代化科技进行运用,增强科技转化率,了解发展的大方向和外界经济发展水平,横向纵向对比,找出优势与不足,更好的发展农村经济。

3、对当前农村经济管理核心内容进行研究的意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