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房屋建筑论文范文

现代房屋建筑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房屋建筑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代房屋建筑论文

第1篇:现代房屋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软地基地基特点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198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在我国,长期以来,受我国的国土面积广阔国情的影响,房屋建筑施工的地点大多都会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开战,这就造成了我国房屋施工地址条件复杂多变,很多时候就会遇见杂填土、泥炭土、软粘土、多年冻土、湿陷性黄土等多中性质特定的施工的房屋地基。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房屋建造的增加,我过的城市规划规模越来越大,房屋实体高度不断增加、结构荷载日益增加,这就对房屋地基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在建造房屋的时候对地基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房屋地基,是房屋建筑本身的基础,其质量、稳定性都关系着房屋主体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对于房屋地基的处理,最重要的是根绝房屋建筑工程结构的具体要求,同时结合当地施工的土体特点的实际属性,采取合理科学的施工技术和方法,人为提高建筑地基的承载力,强度,减少地基下沉,从而保证房屋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我国地质复杂,软地基的存在为部分地区的房屋建造带来了困难,即软地基。软地基的特点是承载力弱,不能够靠自然承载力来保证房屋的稳定性,所以在建造房屋的时候就必须采用一些办法来对软地基进行处理,从而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顺利和安全。

地基工程是房屋建造的关键,同样的地基工程也是施工技术中,难度最复杂,技术难度最大,工期最长,投资也是最多的一部分工程,地基的安全决定房屋的安全,在安全意识加强的现在,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着地基安全和地基施工技术,这就要求我过的房屋施工单位必须要严格的按照工程的要求和质量规范来进行施工,从根本上保证房屋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软地基形成的原因

软地基的存在困扰着房屋建设工程,而软地基的形成原因有很多。

软地基是由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冲填土或者其它高压缩性土层形成的地基,这样的地基在实际的演变的过程中是很少受到地址变动或者是地形变动的影响,同时也不会受到地震、重力等灾害的影响,也不会受到土壤化学作用的影响,是一种不良地基。最大的特点就是稳定性差、强度较低、压缩性较高、容易出现液化,沉降量也很大。由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就必须要充分考虑地基问题,在软地基上施工要采取科学的一些措施来改进其稳定性和安全性,达到房屋建设的要求,防止地基下沉。

地基特点

我国疆土广阔,地形地质多样,在实际的房屋施工中有着很多的特点:

1.复杂性。我国房屋工程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冻土、溶岩地质等广泛分布。与此同时,我国由于受到地震带的影响,地震频发,这样对于地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么复杂的地质现状,为我国房屋基底工程的建造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地基勘察的难度也十分巨大。

2.严重性。很大程度上讲,建设工程制药投入使用,之后的地基质量问题都是没办法来二次休整和弥补的,而地基问题带来的问题远远大于地基工程建设投入的成本。一旦地基工程出现了问题,特别是质量问题,通常会引起地基不稳,建筑工程的整体都受到结构性破坏,这是房屋工程的致命毁灭性打击,也是重大的质量事故,会直接性危机住宅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地基承受着全部的重量,一旦局部出现问题,扩散的速度十分迅速,事故的放生大多是突发的,危害性和严重性都增加。

3.隐蔽性。房屋建筑本身的主体结构是十分复杂的工序衔接,房屋工程本身的施工特点是每一道工序都在不同程度上覆盖前一道工序,工序质量具有明显的隐蔽性,这也加强了工程安全监察的南多,因此也要加强隐蔽工程检查验收的强度。

4.多发性。近年来,受地基设计和使用不当造成房屋倒塌现象时有发生,损失十分严重,危机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也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5.困难性。地基工程的特点是在地下,具有十分隐蔽的特点,事故处理时候施工操作难度大,而且地基基础承载的负荷高,采取的措施也必然会影响到建筑物上层的结构性能,所以后期处理的难度是非常大的。

地基技术

总体来说,房屋建筑在选择施工的地基技术时候,就要综合的考虑,建筑地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建筑物本身对地基的具体要求等这些因素,同时还要结合建筑物的结构和基础形式,建筑物周围的环境条件,材料供应情况和施工条件等都要好好的考虑,最终经过科学合理的技术和经济指标的分析后,再开始施工,采取最优的方案。

在房屋建筑工程过程中对地基进行处理的时候,必须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重点加强部分需要部位的硬度和承受力,以此来增加房屋对地基不稳的适应能力。除此之外,对已经确认的地基施工方法也要继续进行需要的测试,为房屋地基施工提供科学的依据。地基完成后,必须符合建筑地基变形度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时时监控沉降问题,保证顺利施工。

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换填垫层方法,这个方法主要用于千层面的软地基和地面不均匀的地基。这样可以加速土层的排水,减少沉降,提高地基承载。

2、砂石桩法,这样的方法主要针对密集松散的砂石、粉土、粘性土、杂填土等地基的,此法能提高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降低压缩性,对于液化地基作用大。

3、振冲法分加填料和不加填料两种。加填料的通常称为振冲碎石桩法。振冲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粉土、粉质粘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

4、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

5、高压喷射注浆法主要是在一些淤泥、淤泥质土和粉土等地基中使用。在这类地基中大粒块石多,植物根茎和有机质多因此要充分的检验地基的适应性。

6、预压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等饱和粘性土地基。

7、夯实水泥土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粉土、素填土、杂填土、粘性土等地基。这样的处理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成本较低,施工时间段,造价较为容易控制。

8、石灰桩法主要应用于一些处于饱和状态的淤泥、淤泥质土以及杂填土等地基,在地下水以上的土层,可以通过减少生石灰的使用量,增加混合料的含水量提高桩身的强度,最终达到提高地基的承载力的目的。

软地基技术

软弱地基的处理的方法主要包括为:换填垫层法、预压法、挤密法、深层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灌浆法、强夯法、加筋法等。六.结束语

房屋地基工程是房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具体的房屋建造过程中必须保证其质量,保证房屋的整体结构质量和房屋的使用过程安全性。在现代建筑房屋和地基施工中,必须要综合考虑,地质水文,具体环境等实际情况,采用研究合理的地基施工方法和技术,改善地基与房屋工程的强度和刚度,加强地基的稳定性,保证房屋安全,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宋国华房屋基础工程的时间探讨[期刊论文]民营科技2011(03).

[2]周荣娟浅议房屋建筑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期刊论文]企业家天地(理论版) 2011(11).

[3]叶书麟,叶观宝地基处理与托换技术[期刊论文]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第2篇:现代房屋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混凝土;低碳建筑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现代建筑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给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是实现建筑品质的重要过程,其施工技术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和用户的满意度。下面就建筑技术中的土方工程施工技术、混凝土预制桩的建筑技术以及低碳建筑的高科技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概述

建筑工程是建筑业的产品,建筑生产人员必须携带生产工具、材料和构件到工程所在的地点,并围绕着建筑工程的部位进行生产活动,才能把它建造起来。这种产品不动,人员、机械、物资随之流动的建造过程,一般称为建筑施工过程,或简称施工过程。房屋建筑工程是指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及室内外装修工程。房屋建筑工程是庞大而复杂的建筑产品,它的建造过程.必须严格按照工程的部位和施工的先后,划分为一系列分部工程,逐步完善。

三、土方工程施工技术、混凝土预制桩的建筑技术以及低碳建筑的高科技技术策略方法分析

1、建筑工程中的土方工程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土方工程包括一切土的挖掘、填筑和运输等过程以及排水、降水、土壁支撑等准备工作和辅助工程。最常见的土方工程包括场地平整、基坑(槽)开挖、地坪填土、路基填筑及基坑回填土等。设计标高确定方法:一般方法如场地比较平缓,对场地设计标高无特殊要求,可按照挖填土方量相等的原则确定场地设计标高。实际工程中,对计算所得的设计标高,还应考虑下述因素进行调整,此工作在完成土方量计算后进行。考虑土的最终可松性,需相应提高设计标高,以达到土方量的实际平衡;考虑工程余土或工程用土,相应提高或降低设计标高;根据经济比较结果,如采用场外取土或弃土的施工方案,则应考虑因此引起的土方量的变化,需将设计标高进行调整。场地设计平面的调整工作也是繁重的,如修改设计标高,则须重新计算土方工程量。

2 、混凝土预制桩的建筑施工技术

在现代的建筑工程中,一般多层建筑物当地基较好时多采用天然浅基础,它造价低、施工简便。如果天然浅土层较弱,可采用机械压实、强夯、堆载预压、深层搅拌、化学加固等方法进行人工加固,形成人工地基。打桩前的准备工作:打桩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清除妨碍施工的地上和地下的障碍物;平整施工场地;定位放线;设置供电、供水系统;安装打桩机等。在施工过程中可据此检查桩位的偏差以及桩的入土深度。

打桩技术要点如下:打桩机就位后,将桩锤和桩帽吊起,然后吊桩并送至导杆内,垂直对准桩位缓缓送下插入土中,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然后固定桩帽和桩锤,使桩、桩帽、桩锤在同一铅垂线上,确保桩能垂直下沉。在桩锤和桩帽之间应加弹性衬垫,桩帽和桩顶周围四周应有5~10mm的间隙,以防损伤桩顶;在打桩过程中,遇有贯入度剧变、桩身突然发生倾斜、移位或有严重回弹、桩顶或桩身出现严重裂缝或破碎等异常情况时,应暂停打桩,及时研究处理;如桩顶标高低于自然土面,则需用送桩管将桩送入土中时,桩与送桩管的纵轴线应在同一直线上,拔出送桩管后,桩孔应及时回填或加盖;接桩的预埋铁件表面应清洁,上、下节桩之间如有间隙应用铁片填实焊牢,焊接时焊缝应连续饱满,并采取措施减少焊接变形。

3、低碳建筑中的施工技术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目前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低碳建筑”低碳建筑采用结构体系、地能热泵系统、智能布线配电系统、太阳能综合利用、节能门窗、雨水收集中水利用及其他低碳使用技术。低碳建筑技术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能耗,同时可使建筑碳排放水平降低50%左右。低碳建筑主要有以下几种技术形式,外墙节能技术:墙体的复合技术有内附保温层、外附保温层和夹心保温层三种。我国采用夹心保温做法的较多;在欧洲各国,大多采用外附发泡聚苯板的做法。在德国,外保温建筑占建筑总量的80%,而其中70%均采用泡沫聚苯板;门窗节能技术:中空玻璃,镀膜玻璃(包括反射玻璃、吸热玻璃)高强度LOW2E防火玻璃、采用磁控真空溅射方法镀制含金属银层的玻璃以及最特别的智能玻璃;屋顶节能技术:利用智能技术、生态技术来实现建筑节能的愿望,如太阳能集热屋顶和可控制的通风屋顶等。制冷和照明是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如使用地(水)源热泵系统、置换式新风系统、地面辐射采暖;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光电屋面板、光电外墙板、光电遮阳板、光电窗间墙、光电天窗以及光电玻璃幕墙等。

四、结语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将会有更多优良的建筑材料和先进的建筑技术被运用到现代建筑施工工程当中。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合理有效的建筑技术及施工形式,是我们工程竣工的保障。因此,一方面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严格按照工程的部位和施工的先后进行施工,包括对土方工程施工技术、混凝土预制桩的建筑技术要不断的去探索和完善。另一方面,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科技创新,更加注重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低碳建筑,实现更好的建筑技术开发,为我国的建筑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团结合作,相信未来的日子一定能为我们的建筑工程行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第3篇:现代房屋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地基基础工程;房屋建筑;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地基基础工程是房屋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这一工作做不好,则很容易导致种种的问题,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但是,这一工作涉及面较广,而且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此,对于我们的施工人员而言存在一定的难度。基于此,对于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2、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特点

了解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特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进行施工,根据笔者的经验,其特点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复杂性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整体特点决定,我国复员辽阔,这就会使得施工的地质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比如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可能遇到淤泥质土、冻土、杂填土以及季节性冻土等地质条件。加之我国有属于地震高发型的国家,这也会加重地基基础工程的难度,给我们的施工人员带来一定的挑战。

(2)多发性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时,由于设计或者施工中不恰当而导致的施工事故常有发生,这些事故的多发性往往会极大地加重我们工程的成本。

(3) 潜在性

由于在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前一道工序很有可能会被后一道工序覆盖,这就使得我们的施工中具有隐蔽性,进而会导致很多潜在的安全隐患。正是基于这一特点,所以我们在施工的过程中务必要做好对于隐蔽项目的验收工作。

(4)严重性

当我们的建筑在使用之后,一旦地基基础工程出现了问题,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没有办法进行补救的,因此,它所产生的损失要远大于投入的成本。而且导致地基基础工程出现问题的环节比较多,无论是勘察设计,抑或场地选择,还是施工控制,每一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会引起地基失稳,而且这种问题一旦出现就是建筑工程中最为严重的事故,不仅会产生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时人们的生命安全也会受到威胁。此外,由于地基中一旦有局部的破换,它的扩散速度是非常惊人的,会使得我们无法对其进行有效地预防,这也会加重其严重性。

(5)困难性

地基基础工程的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很多,相对于其他事故处理,这就增加了其处理的困难性。根据笔者经验,一般这些难度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由于工程处于地下,所以在处理的过程中,操作的难度必然会增大;地基基础是整体建筑荷载的承受者,如果对地基基础进行处理的话,必然会给其上部结构带来一定的影响,这一点针对已交付使用的建筑来说凸显的更加明显,一旦处理不好,则容易导致连锁反应。

3、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技术要点

针对地基基础工程的特点,我们在工作中要注意勘察、设计以及施工三个方面的技术要点。

3.1工程勘查

工程勘察无必要保证其准确性、全面性。一个合理的报告应该可以对建筑工程施工场地的地质、水文等情况进行准确的描述。在我们的工作中,首先,要全面了解施工周边的各种条件。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结合建筑工程的特点及要求,然后合理的确定勘察任务。勘察是为我们建筑施工提供参考资料的重要工作,切忌出现忽视、造假的情况。在一点针对软弱地基等特殊情况的地质条件尤为重要。

其次,对于钻孔深度的选择是勘察的一大重要工作,在选择时,要以设计的要求来确定钻孔的深度。如果出现不符合要求或者达不到桩所坐落的土层的情况,我们则无法对地基的沉降进行有效地计算,这样就很难满足地基基础设计的要求。此外,由于钻孔机探坑布点过少的话,或者钻孔的深度不足,也会使得不能表达出土的不均匀性和层理的不一致性,这也会给我们的建筑工程带来很大的危害。

3.2 设计方案

在我们的地基基础过程中,设计一改遵循使用的要求、符合结构形式以及地质条件,并基于具体的情况。当然在设计的过程中,在确保建筑质量的前提之下,我们还要考虑到设计的经济性。

设计时,要慎重的对待勘察报告所提供的地基承载力建议值,在此基础上,对实际的土压力进行计算,如果对建议值有所怀疑的时候,应立即进行荷载试验以对其进行验证。此外,当地基基础工程的场地为天然地基时,要对地基承载力进行复核,以确保其合理性。如果出现地基较大沉降或者倾斜的情况,要立即停止施工,然后查找原因以制订必要的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3地基基础施工

在地基基础施工的过程中,技术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采取很力的措施。比如,如果地基土是淤泥,且其上层的土层又比较薄,则我们在施工中要采取相应措施以避免淤泥和淤泥土的扰动。在我们措施的选择中,要注意结合地质条件、水文条件、设计要求、周边环境以及材料供应等因素,在进行统筹考虑以后进行择优采用。

其次,在处理地基的时候,应加强其局部结构的刚性及强度,这样才能增大建筑物对地基不均匀沉降的适应能力。当我们已经确定处理方法的时候,还要进行合理的测试。此外,在地基处理之后,建筑地錾变形要符合相关要求。 一般来说,我们较多使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换填基层法、强夯法、沙石桩法、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浆法、预压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压桩法和土挤密桩法等。

在处理方案的选择上,还要结合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建筑物的形式、建筑物的功能要求、荷载大小、荷载分布、相邻建筑基础情况、施工条件以及材料供应等因素。

第三,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是否人工处理地基,比如,针对地下水位比较深且持力层之上没有流动性淤泥的土质条件,我们则不应使用人工处理地基,而是选取桩基础比较合适。

第四,在施工时,我们要对超长结构的影响进行充分考虑,当增大结构伸缩缝间距或者是不设伸缩缝时,要做好相应措施以防结构开裂。其中减少混凝土收缩不利影响是最为常用的方法,因此,我们普遍设置施工后浇带。当设置后浇带还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使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来对其进行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要合理布置膨胀加强带,并确保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和微膨胀剂的配合比准确。

第五,如果使用天然基础,埋深一般应大于裙房基础埋深至少2m,当不符合这项要求的时候,要计算好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并与建筑的架空层贯通,期间设置沉降缝,基础埋深基本相同,沉降缝间采用硬质材料填充。如果这一工作做不好的话则会出现高屋建筑层与地下架空层互质问题,这会使得在使用建筑物时,出现沉降缝两侧墙开裂,进而导致渗漏的情况。

4、结语

研究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进而保证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做好这一工作对于我们的要求比较高,这就需要我们加强自身的学习,对于工作中的先进方法要善于总结、善于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切切实实的做好这一工作。笔者相信,随着我们技术的不断提升,未来,我们在这方面一定会达到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凤亮;;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探讨[J];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02期.

[2]张国强;;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技传播;2011年16期.

[3]黄凤清;;人工挖孔桩在施工中几个特殊问题技术处理[J];铜业工程;2009年04期.

[4]刘贤智;地基基础工程的探讨[J];林业科技情报;2009年03期.

[5]建安;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问题严峻建设各方必须协力共同保证[J];工程质量;2009年05期.

第4篇:现代房屋建筑论文范文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前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而混凝土是目前建筑业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中最为主要的一种材料,因此,混凝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房屋的好坏。混凝土不仅对房屋的安全有影响,而且对房屋的造价也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提高对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视是十分必要的。

1.建筑房屋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的常见问题分析 在建筑房屋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是较为重要的环节。然而,一些因素经常会使混凝土施工时出现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1.1材料选用不当 混凝土是由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以及外加剂与水等原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得到的。如果这些原材料使用不当的话,便很容易导致混凝土出现问题。 (1)水泥。这是引起混凝土施工问题最为主要的因素之一。水泥是混凝土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由于水泥热化导致的混凝土裂缝也是比较常见的质量问题。若是水泥使用不当,则很容易引起混凝土的质量问题,从而给整个工程造成严重的影响。 (2)石料。建筑房屋工程与普通的建筑工程不同,它对于混凝土当中的石料要求非常严格,选用的石料必须有质量保证,并且石料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然而,实际中很多施工单位为了图方便和降低成本,常常会就近取材,选用一些强度不足的石料,这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整体质量。 (3)外加剂。为了有效地预防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通常在配置混凝土的过程中,都会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借此来提高混凝土的整体质量。通过合理掺入外加剂不仅能够进一步降低混凝土水化热现象的发生几率,而且还能有效地减少拌合水的用量,同时因外加剂的掺入水泥用量也会随之减少。常用的外加剂有粉煤灰等。然而,有些施工企业由于对外加剂的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导致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未能合理应用外加剂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这不仅增大了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几率,而且也不利于降低成本。

1.2偷工减料 偷工减料也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盈利,经常会采取偷工减料的方式来达到目的,如降低水泥标号,使用劣质钢材,减少施工时间,擅自修改设计方案等,这些都给工程质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2.建筑房屋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

2.1混凝土施工设计要点 只有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设计,才能有效地确保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因此,要想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设计是不容忽视的环节之一。

(1)在设计过程中,应当尽量选用中、低强度的混凝土,在无特殊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不要使用高强度混凝土,按照有关规定,建筑房屋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当控制在C20-C35这一范围内。 (2)在设计大体积和大跨度的梁时,应当充分考虑施工期间的温度变化、荷载等影响因素,并通过适当加强纵向钢筋的设置来提高其配筋率,这样有利于增强构件的抗裂性。此外,在进行抗裂计算时,应重视抗裂能力较为薄弱的环节,以此避免这些位置出现混凝土裂缝。

2.2原材料质量控制 原材料的选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严把材料质量关,才能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进而确保建筑房屋工程的整体质量。对混凝土原材料质量进行控制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水泥。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水泥水化热。为此,确保水泥质量有利于温度裂缝的预防。为了进一步确保水泥的质量,应当尽量选用大厂家生产的水泥产品,并尽可能选用一些低热水泥,同时也可以通过减少用量来达到降低水化热的目的。 (2)砂石。作为混凝土中的骨料,砂石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质量,因此可选用碎石作为粗骨料,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并且也不得超过钢筋间距最小净距的3/4;细骨料应当尽可能选用中粗砂。试验证明,选用中粗砂配置的混凝土可以有效地减少水泥用量。 (3)外加剂。在无特殊要求的前提下,可将粉煤灰作为混凝土的外加剂,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善混凝土的干缩性和脆性,而且还能进一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此外需注意应当控制好粉煤灰的掺入量,掺入得太少,效果不明显;若是掺入过多,则会造成混凝土强度降低。

2.3混凝土浇筑施工要点 为了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必须控制好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在浇筑前应当对模板进行检查,看其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并检查钢筋以及预埋件,看其是否就位;同时应将模板上的油污、杂物清除干净。在地基基础上浇筑混凝土时,应确保其上无淤泥和杂物。浇筑过程中应当做好观测工作,一旦发现位移或变形应当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处理;混凝土浇筑应当连续不间断地进行,若因特殊原因必须中断浇筑时,应保证间歇时间小于初凝时间,否则应当预留施工缝。

2.4混凝土养护要点 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必须进行及时养护,确保混凝土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对于屋面养护而言,由于其屋面板表体较大,且位于高处,在风的作用下会加速水分蒸发,从而导致浇筑早期的失水收缩性大,所以必须做好屋面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在混凝土表面压平后,要按照表面洒水、覆盖塑料薄膜、覆盖保温材料的顺序进行养护。夜间确保保温材料覆盖严实,不能使混凝土暴露,在中午气温较高的时段可以揭开保温材料进行散热。在混凝土浇筑完成24h内,除了可以覆盖材料、设置检测设备外,禁止对其踩踏。当保温层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差20℃以内,并且混凝土强度满足相关要求后方可拆除保温材料,且拆除时间应选择在中午气温较高的时段。

3.结语

房屋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是最为常见的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确保混凝土材料质量合格、配合比拌制合格,浇筑时振捣严密,浇筑后养护到位,从根本上强化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确保房屋建筑完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罗桥.浅析房屋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7).

[2]任健明.现代房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探讨[J].大陆桥视野.2010(15).

[3]万长胜.针对建筑混凝土施工中质量流程事项的刍议[J].建材发展导向.2011(8).

第5篇:现代房屋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监理;施工质量;控制

一、房屋建筑中施工质量监理的作用

目前房屋建筑的发展方向为“规模化、大型化、小区化”,这就要求项目投资的资金也越来越多,在资金保障的基础上,为了保障建设开发的顺利进行,要严格监督管理房屋建筑的质量。房屋建筑质量如果出现问题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可能会使国家财产造成损失,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所以监理工作人员要认真严格地做好每个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以保证施工质量的整体水平,为社会创造更高品质的建筑工程。

二、房屋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2.1物资管理不到位产生的问题

现阶段,建筑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陈旧及不配套,对项目施工质量的管理及控制造成了一点阻碍。施工企业缺乏对长远规划的重视,不注重企业经营累积,不能有效的实现施工设备更新,整体影响企业施工水平。在材料方面,施工企业没有形成系统有效的管理体系,出现管理不善,不能按正常规定合理堆放,从而严重影响了施工的质量。

2.2生产操作、组织管理的技术水平较差

项目施工技术及管理水平比较落后,对项目了解不够深入,不能有效实现施工技术与项目质量、进度、经济性相互协调,不能及时有效的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导致施工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施工管理方面企业管理体系不健全,不能进行统筹规划,制度落实不到位且执行力不足,没有有效制定长远目标。进而导致施工质量产生问题。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的居住水平也不断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质量呈稳步上升趋势,但不可否认,我国目前房屋建筑工程中存在着不少质量问题,有些甚至严重危害到建筑结构和使用安全功能,例如:外墙渗漏严重、水泥地面空鼓、开裂、起皮、起砂、屋面、门窗缝隙大,下水道堵塞,厕浴间地面倒坡、积水,滴水线向内斜导等等现象,有的建筑出现严重的不均匀沉降,个别建筑甚至发生整体坍塌事故。所以,在建筑工程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显现出来或大或小的质量问题绝不能忽视,这些问题都需要慢慢得以改善。

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理的控制要点

监理工作的目的就是在工程的整个阶段,通过全方位的监控达到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得以保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工程监理要力求不对工程的进度以及具体的施工造成影响,防止随意打断施工的进度,随意穿插监理工作,进而干扰了整个工程的施工,影响工期以及工程质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这就要求在工程的各个阶段“阶段检查和验收”环节中,既要有效地检查出阶段工作问题,又不影响施工方的施工工作。不能一成不变的按照已定程序开展工作,要把静态检查变为动态控制。在施工过程为了把握更好的质量监理要做到以下几点:

3.1提高监理人员的素质

在监理工作中保证每一位监理人员都有着很高的素质,能够进一步的保证监理队伍整体的水平;现阶段,虽然整体的监理水平有所提高,但是还是不能够满足市场化的需要,所以,要对监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造成整体监理水平不高的原因有:(l)由于监理人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是通过工作的经验进行解决,从而忽略了现代监理人员所具备的的素质,在监理工作中传统的监理人员已经不能满足监理工作的需要,因此传统的监理人员要不断的提高自己专业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同时提高自身的素质,争取成为一名复合型人才;(2)由于大多数人都是由其他行业转行过来的,在此之前没有监理工作的认识和系统的学习,因此,要不断的加强学习,通过实践来获取更多知识,逐步的去适应监理工作。

3.2对施工进场的建筑材料严格审查

建筑材料是工程项目的实体,也是决定最终建筑质量的好坏。因此,原材料与半成品的质量控制十分重要,要保证建设工程质量,首先要确保所使用的全部原材料及现场制作的砼、砂浆的质量。严格执行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见证取样、送样的规定,认真履行职责,良莠不齐的工程材料是不可能造出优良质量工程的,有问题的原材料半成品会给工程留下质量隐患。为此,材料进场时要对进场的所有建筑材料、成品、半成品必须申报监理人员,监理工程师审查后对材料的外观、规格、型号进行验收,审查材料是否符合设计与施工规范要求,材料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单是否真实有效。经监理人员检验现场实物与资料相符、质量保证、资料齐全、抽检试验合格的材料报审表签署批准进场使用;否则,在监理人员监督下退货出工地。施工单位擅自使用未经监理人员检验合格的材料,总监下达停工令,责令整改。

3.3做好施工过程中重点环节的巡查工作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工作不单单是对设计图纸和原材料进行评价和控制,更重要的是要贯彻“质量控制”这一目标,为了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管理,进一步做好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的控制工作,做到日常巡查工作制度化和标准化,可以制定《日常巡查制度》。对整个工程从开工前到施工开始、竣工后的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效监督。因此,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巡视和旁站,使监理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不要小看监理人员的巡视和旁站工作,首先监理人员要将设计图纸充分熟悉,将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地方铭记于心,在巡视和旁站工作中尽职尽责,对关键工序、关键部位上重点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例如在对砂石材料过磅情况进行检查时,要严格监控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水灰比,并做好相关记录,如发现不过关现象,及时向施工单位反映,责令其整改。

3.4工程验收及时进行质量控制

(1)质量控制中最后的补救措施是事后验收。是建筑工程投入使用前的最后一次验收,通过事后验收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缺陷或重大质量隐患,通过总监理工程师及时下发工程暂停令,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整改。并配合有关单位及时提出解决的方案,将问题处理。从而达到既保证工程质量又不影响工程进度,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针对重要部分项目工程和工序根据施工工艺存在的操作要求画出流程图,如浇筑柱、梁板砼的流程图,标明施工顺序,便于验收时出现质量事故时进行原因分析。产生质量事故或事后问题,监理工程师只对质量问题进行实质性处理,及时提出合理可行的处理意见或方案,而不去强调事故责任的原因。这样使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愿意接近监理人员,不讳疾忌医,及时暴露出监理工程师忽视的地方,与监理方密切配合,共同提高工程质量。

四、结语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整个工程的重要部分,其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各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关系到民众的利益,监理单位必须要在施工全过程发挥好监理机构的作用,逐步提高在岗人员的技术能力、素质水平等,使工程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以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旗,戴晓兰.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理控制要点[J]. 职业时空,2008,04:62-63.

[2]郑科.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监理控制要点[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5:159-160.

第6篇:现代房屋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住宅建筑建设;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一、造价控制工作在住宅建筑建设中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我国的建筑产业的发展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对于住宅建筑工程来说,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日趋完善,我国的住宅建筑工程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空间。但住宅结构的日渐复杂、国人对住宅结构要求的不断增高,也给以了住宅建筑工程带来了巨大的成本运作压力。这就奠定了住宅建筑建设造价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了,造价控制工作是贯通着整个住宅建筑建设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对于工程质量乃至工程进度以及工程成本都能够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是住宅建筑工程跟上时代步伐、满足时代需求的一个重要举措。 

二、住宅建筑工程造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程立项阶段的投资估算不明确

在住宅建筑工程的立项阶段,相关建筑施工单位需要对完成此项工程建设的建设资金作大体估算,其所估算的建设资金便作为工程的投资预算资金,同时也是该建筑工程造价的最大投资限额。但是,由于工程立项阶段的投资估算工作是以分析为主,并没有经过实际实践,因此该阶段对住宅建筑工程实际工作量的估算不明确,从而造成投资估算准确性低。 

2、设计变更随意性大

由于工程建设单位往往急于开工,而没有做好必要准备,对投资额度的要求、建设标准的把握、设计深度的审查、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的合理与完善程度没有进行严格把关,造成施工中变更随意,对施工工程想改就改,对更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没有进行充分研究也没有进行监督,缺乏更改造成损失的责任制约。此外,还存在工程设计人员素质不过关,造成错、漏、碰、缺,或者出现浪费,或者留下隐患,工程造价就不准确。

 

3、管理体制改革的影响

近年来,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导致地区直接按的建筑市场壁垒被打破,异地承揽或跨行业承揽设计、施工的单位和企业不断增加。但是鉴于现行的预算定额、取费基础、取费标准和预算编制的规定因地区和行业的差别有所不同,导致一些跨地区跨行业承揽工程设计施工的企业不了解工程所在地或相关行业的有关规定,在实际的编制造价过程中出现差错。

4、市场不规范, 存在恶性竞争 

近年来,住宅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业主为了标得项目,不考虑中标的价格,大幅度提高项目建设的成本,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就会偷工减料降低成本,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质量。施工企业为了拿到工程就抬高企业的资质,采取各种手段,甚至是出现违法的行为,这些都会使工程造价出现误差。总之,建筑市场上充满了各种恶性竞争。 

三、降低住宅建筑造价的方法和途径  

1、科学掌握好投资决策

住宅建筑工程最初的工作就是对工程项目进行决策,是对投资策略的最终确定。在进行投资决策之前需要对不同的策略进行技术、经济上的对比,在工程投资决策阶段当中需要创建工程项目掌控体制以便于对工作人员开展全方位的掌控,与此同时做好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够确保工程投资决策阶段中能够更为方便的搜索详尽的材料,做好市场调研工作,针对搜索的相关信息数据进行整合处理,根据目前市场状况及各方面的需求确定工程整体规模及标准,落实工程项目的可行性报告,最终对建筑造价管理策略进行优化。  住宅建筑造价管理策略优化就是依据施工现实状况针对各种策略开展经济、技术上的对比,争取能够减少工程工艺流程、节省建筑资金,同时从工程整体出发思考实际施工当中有可能会发生的一些会对工程造价形成不良的因素,保证工程投资能够在满足相关准求的前提下为其留有一定的空间,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发挥投资预算掌控的应有作用。 

2、完善综合成本核算机制

完善综合成本核算机制对于降低住宅建筑造价有着重要的作用,没有一个完善的综合成本核算机制,在住宅建

的建筑工程中就会引发很多问题。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综合成本机制,施工单位和管理单位从中就有利可图,为了获取个人的利益,他们可以制造假的成本造价,以使得住宅建筑造价的虚增,更可能使得住宅建筑的造价高的惊人,以至于住宅建筑的销售价格让普通人民望而却步。建立一个完善的综合成本核算机制就能够避免在住宅建筑造价中产生的很多资源浪费问题,完善的综合成本核算机制也能够加强住宅建筑中各个单位的成本管理和人力管理。

3、研制科学合理的住宅建筑机制

想要达到降低房屋建筑造价的目的,就必须认真研制房屋建筑体系,住宅工程是一项长远而又浩大的工程,我们对于房屋建筑体系和房屋住宅质量都应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高度的关注度,一个住宅体系可以解决住宅建筑施工中的很多难题,能够有效缩短项目建设的工期,改善项目施工过程和施工条件等状况。房屋建筑体系是否具备较高的良好性,不仅仅可以使住宅建筑的施工难度大大降低,同时也能够缩短工程建设的时间,降低人力费用的成本,房屋建筑体系是否具备较强的良好性,还可以直接影响房屋建筑质量以及住宅工程竣工后的房屋利用率和使用寿命,延长住宅建筑的使用寿命能够缓解我国公民的住宅需求量,降低多量建筑住宅造价,提升住宅建筑利用率和质量。 

4、重视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第一,在工程设计阶段应实行有效的监理制度,防止设计人员因只管设计而不管建筑造价造成的设计与造价控制脱节,在设计阶段推行监理制度有助于促进设计经济上更合理,从源头上控制造价,此外,还可以通过监督促使设计单位改善管理,提高设计水平。第二,实行限额设计。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在保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控制初步设计及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纸设计。第三,设计阶段要重视多方案的比较。进行多方案的比较是衡量建筑、施工方案经济性、实用性、可行性的有效手段,有助于获得工程造价更优的设计效果。第四,注重标准设计的推广。标准设计能较好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合理利用能源、资源、材料和设备。并能够缩短设计周期,加快施工进度,因此,采用标准设计一般都能使工程造价低于非标设计的工程造价。 

5、加强管理和监督

要想降低住宅建筑的造价,必须的加强对其的管理和监督,没有良好的管理和监督,只能说是从一些方面来降低住宅建筑造价的费用。只有有了强力的管理和监督,才能够从根本的问题上来降低住宅建筑的造价。加强管理和监督对于降低住宅建筑的造价起着根本和至关重要的作用。 

6、加强投招标阶段的造价管理

加强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保证招标文件的工程量清单中的项目特征和工作内容描述清晰准确,并严格审查工程量清单的内容是否与招标文件相符;其次,造价管理机关机枪对编审从业人员的工作管理,通过各种手段提高预算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以保证工程量清单和控制造价的编审质量;再次,坚持严格的评标制度和评标程序。 

结束语

衣食住行是民生问题,满足我国人民的住房需求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稳定社会的最根本途径,我国是人口大国,城镇与农村的人口比例存在较大问题,因此,国家相关单位必须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严格把控住房建筑产生费用的各个关口,严厉打击非法哄抬房屋价格的有关人员,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公民的住宅问题,提高住宅的性价比。 

第7篇:现代房屋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风险管理;风险分析;施工单位

引言

现代的房屋建筑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节约土地资源为宗旨。因此,利用有效土地资源,向楼房高层发展。高层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极其重要,对高层房屋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潜在隐患包括高处作业、地质、环境、设备、材料、人员等各方面的因素,属于安全生产的高危之一的项目。不仅是结合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精华和新工艺的应用,而且对高层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的要求标准高,同时安全管理风险也是并存。安全管理风险取决工作环境的的不利施工,较多处于露天高空作业,多种工种相互配合协调,机械设备的设置,电源线路的安置,在这狭小的空间极其拥挤,包括施工人员的专业化素质、不完善的作业条件等这些决定了安全管理风险潜在的隐患。建筑工程项目具有投资大、施工环节复杂、参与者多、周期长、风险因素多等特点,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具有很高的灾害事故风险率。所以在高层建筑的土建施工过程中,风险管理的过程就显得更加重要。事实证明,在工程建设项目中,为风险管理而付出相应成本来挽回不必要的项目损失,这种努力是值得的,而且是必要的。

1风险管理的发展和现状

风险管理思想的雏形源于公元前916年国外的共同海损(GeneralAverage)制度和公元前四百年的船货押贷制度,虽然属于保险思想的雏形,但因保险是风险管理技术,所以认为其是风险管理思想的雏形。18世纪产业革命,法国管理学家亨瑞・法约尔(HenriFyaol)在《一般管理和工业管理》书中正式把风险管理思想引入企业经营,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才将其发展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工程的当事人风险意识淡薄,工程不确定性多,风险复杂多变,风险识别困难;工程项目具有不重复性,忽视工程施工资料的整理,造成工程施工数据的积累有限;风险评价的误差大;风险管理手段的落后,风险手段只有风险回避、风险自留和风险转移,种种原因制约工程风险管理的发展。

2高层建筑土建施工风险管理的特征

高层建筑的建设风险更大,风险发生的概率更高,其特点总结为:

1)前期投资大,前期资金运营风险比较大。

2)施工周期相对较长,比普通项目层数多很多,有很大的工程量。

3)火灾在高层项目上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

4)工程风险的责任承担者相对较多。

5)土建施工的垂直运输量很大,高空作业多,吊装作业风险高,且在调试和安装垂直运输设备时安全风险大。

6)工程施工的协调工作难度大,作业的种类繁多,波及的范围大,且工种和工种间的交叉配合很多。

7)结构复杂,施工和设计不仅量很大,技术难度也很大。

3管理施工风险的途径

综合高层房屋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因素,提出安全建设的途径,发挥安全管理的价值,构建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途径。

3.1风险立法

针对高层建筑安全风险的基本情况,构建法制环境,通过立法方式,体现风险管理的价值。根据高层房屋建设的实际,严格贯彻安全建设的法制、法规,履行立法要求,如此可以正确对待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提高规避能力。详细研究立法制度内的风险源,对比实际工程,判断是否有相同或类似的内在风险,提前做好风险防护的准备,体现风险管理的价值,结合风险立法的实际,制定风险管理的对策,加强风险法制建设,实现完善的立法环境。

3.2风险控制

站在施工安全管理的角度考虑,风险控制需要实现最终的风险规避,即使无法完全规避风险,也需将其控制在最小状态。风险控制的过程中,以规范化的建设环境为主,防止来自各个方面的安全威胁,例如:对高层建筑工程内的每一项工程,实行规范化的处理,尽量多方面的排除安全风险的影响,然后制定流程化的施工方案,实际施工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执行,保障施工内容的合理性,确保施工过程中,可以实现风险控制,避免风险影响,体现安全管理的价值。

3.3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高层房屋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常用方式,利用合作的方式,实现风险分担。例如:施工企业将部分施工项目,以外包的方式承包给其他施工企业,签订责任合同,促使承包企业自行承担施工部分的项目风险,由此施工企业不用承担全部风险内容,既可以实现安全风险的控制,又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近几年,风险转移在建筑工程中比较适用,保障各个参建单位的效益,维持风险平衡状态,而且风险转移不仅可以推进工程业务承包,还可以为承包单位提供效益获取的方式。

3.险内消

风险内消属于技术性的管理措施,具有直接、稳定的管理特性。风险内消将全部安全风险集中到施工企业内部,促使施工企业根据建筑工程可能发生的各项风险,进行策略研究,划分风险预算,一旦出现在预算范围内的安全风险,立即进行事故补偿,风险损失由施工企业承担。如此以来,虽然可以解决风险问题,但是着实面临成本消耗,此类风险安全管理的方式,在高层房屋建筑工程中不常用。风险内消的基本特点为:掌握全面的风险来源,实施力强,对应性高,基本可以正确辨别风险,以成本管理的角度理解,则会降低评价性。

4总结

工程风险管理不是单靠某一阶段、某些风险管理者就能得到实施,不同的参与者,在不同的阶段,根据自己面临的风险,制定风险管理计划,运用风险管理手段,实现有效控制风险的目标。

(1)风险管理是项目全过程、全面的管理:在工程的各个阶段,从工程项目的决策阶段到工程项目的交付使用,不同的参与者,保证风险管理实施的连贯性。

(2)风险管理是全方位的管理。针对每一阶段,每一种风险,项目管理者应系统、全面的分析风险因素对项目各方面的影响,制定风险计划。

(3)风险管理的措施全面,包括技术、经济、性质、合同及管理等手段。建筑承包商作为建筑产品实体的最终实现者,在项目施工阶段,与建设单位承担着巨大的风险,是施工风险的主要承担者。在面对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施工难度的增加要求施工企业不断创新提高。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施工企业提高自己的施工管理和专业水平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针对工程项目的风险,合理运用风险管理技术,重视和发挥风险管理的作用,强化风险意识和风险规避手段,运用风险管理尽可能的识别风险,评估风险,从而恰当使用风险管理工具,将会有效控制风险,减少风险的损失,使风险降到最低,如期保证工程的顺利交付使用,达到工程进度、质量和投资的目标的统一,投资商和承包商均获得最佳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有志.现代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03).

[2]陈津生.建设工程保险实务与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8(09).

[3]陈伟.工程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07).

[4]刘书玲.高层建筑施工细节详解[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4).

[5]《建筑工程项目经理实用手册》编委会,建筑上程项目经理实用手册[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04).

第8篇:现代房屋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砌体结构,主要震害,震害特征,抗震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73+.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砌体结构建筑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关乎民生,关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对房屋建筑实施结构设计,主要涉及对建筑高度,承载力,总体结构,各个部件的性能规划等一系列的因素,要求通过对各个构件和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既实现满足居民生活生产保障安全的需要,又具有值得欣赏的美学价值。增强房建结构的抗震设计,必须综合考虑地基,房屋的结构体系选择,综合布局等多方面建设因素,是一项及其专业,严谨,复杂的高技术工作。

二、多层砌体房屋的主要震害特征

1.多层砌体房屋的破坏分析

(一)墙体的破坏

在多层砌体房屋中,墙体的震害表现在产生斜向或交叉裂缝、水平裂缝或竖向裂缝。破坏严重的墙体产生滑移、错位、交叉裂缝两侧的三角楔块脱落,使墙体不足以抵抗上部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出现歪斜甚至倒塌。

(二)楼梯间的破坏

楼梯间的震害除了墙体开裂外,也会发生预制踏步在接头处拉开,以及现浇楼梯踏步板与平台梁相连接处拉断等。

(三)纵横墙连接的破坏

纵横墙连接处由于受到2个方向的地震作用,受力比较复杂,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如果纵横向墙体之间缺乏足够的拉结,施工没有很好咬搓砌筑,地震时在连接处容易产生竖向裂缝,严重时纵横墙向墙体脱开、纵墙外闪倒塌,使房屋丧失整体性。

2.底层框架砖房的主要震害特征

(一)震害多发生在房屋的底层,房屋上部震害与多层砖房类似,其破坏程度比底层小。

(二)底层为框架结构时的震害比底层为框架-剪力墙时震害大;剪力墙少的房屋震害比剪力墙多时严重。

(三)底层的震害表现为:墙比柱严重,柱比梁严重。

三、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

虽然砌体结构房屋地震时的破坏较为严重,但地震震害调查结果也表明:凡是通过合理的抗震设计,采取恰当的抗震构造措施,并且保证砌体材料和施工的质量,在不高于9级地震区建造的砌体房屋仍然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安全是可以得到保证的。

1.合理的结构选型及布置

选择哪种砌体结构是抗震结构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应从抗震的概念设计出发,综合建筑使用功能、技术、经济和施工等方面进行选择。

(一)多层砌体房屋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纵横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连续,同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宽度宜均匀。而底层框架砖房底部应沿纵横两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抗震墙应均匀对称布置或基本均匀对称布置,上部布置同多层砌体房屋。

(二)房屋的平面最好是矩形的,若由于使用的要求,在平面或立面上必须做成复杂体型时,应采用防震缝将复杂的体型分割成若干规正、简单体型的组合,以避免地震时房屋各部分由于振动不协调产生的破坏。

(三)房屋的层数或总高度不能超出GB50011)2001中7.1.2条的限值。现在不少建筑采用了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应注意6、7烈度时采用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的房屋,当砌体的抗剪强度不低于粘土砖砌体的70%时,房屋的层数应比粘土砖房屋减少一层,高度应减少3 m,且混凝土构造柱应按增加一层的层数所对应的粘土砖房设置。

(四)普通砖、多孔砖和小砌块砌体承重房屋的层高不应超过3.6 m;底层框架砖房的层高不应超过4.5 m。若因建筑功能要求,某楼层的层高超过规定限值时,应于该楼层承重墙沿墙长每隔不大于2m增设一根构造柱。

(五)房屋的承重外墙,每个开间最多只能开设一个窗洞,当同一个开间兼有门和窗时,门与窗应连成一个洞口。同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宜等宽。

(六)多层砌体住宅应设置不少于三道承重纵墙,且每道纵墙沿各自轴线对齐、贯通。若因建筑布局必须错位时,每段纵墙的高长比不应超过相应烈度的房屋高宽比限值,较窄墙段的两端还应增设构造柱。

(七)楼梯间不应设置在房屋的终端和转角处,如果由于建筑功能要求,楼梯间必须设在第一开间或其他外墙转角处,则需采取局部加强措施,如根据烈度的高低,在楼梯间的四角或仅在外墙转角处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在楼梯休息平台板标高处增设圈梁或配筋砖带,在顶层楼梯间增设水平配筋带或圈梁等。

2.计算简图及计算方法的选取要正确,符合实际情况

(一)计算简图:计算多层砌体房屋地震作用时,应取一个结构单元作为计算单元,在计算单元中将各楼层的质量集中到楼、屋盖标高处。多层砌体房屋可视为嵌固于基础顶面的竖向悬臂梁,各质点的计算高度取楼(屋)盖到结构底部的距离。计算简图中结构底部按下列规定取值:当基础埋置较浅时取为基础顶面;当基础埋置较深时,可取为室外地坪下0.5 m处;当设有整体刚度很大的全地下室时,则取为地下室顶板顶部;当地下室整体刚度较小或为半地下室时,则应取为地下室室内地坪处。对于底层框架砖房,应将上部结构转为直接作用在底部框架上的均布荷载和弯矩进行计算。

(二)计算方法:一般情况下,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承载能力的验算采用底部剪力法,仅考虑水平地震作用,沿房屋的横向和纵向分布进行验算。对于很不规则的房屋,可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验算。对于底层框架砖房,上部楼层地震剪力的计算与多层砌体房屋相同。由于底部相对薄弱,因此应考虑塑性变形集中的影响,底层的纵向和横向地震剪力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对于底部二层的结构,底层与第二层的纵向和横向地震剪力设计值均应乘以增大系数。

3.抗震构造措施到位

(一)按规范要求设置构造柱,尤其注意构造柱上下端箍筋应加密时的配筋。在墙端有构造柱时应锚入构造柱,当墙端无构造柱时,应将水平筋弯折成直钩。

(二)在高度方向减少构造柱数量时,应加强减少构造柱处的墙的相互拉结措施,包括采取加强圈梁等措施。

(三)在地震区,砌体房屋的圈梁应符合抗震规范GB50011)2001表7.3.3要求,现浇楼盖不单独设置圈梁亦未沿墙周边设置加强钢筋,该加强钢筋一般可用2φ12 mm通长筋平放或竖放于墙中板边,与板的钢筋绑扎,两端可靠地锚固于构造柱内。

(四)当楼、屋盖中有较大的梁或屋架支承在墙上或砌体柱上时,支座处应设置抵抗水平向作用的措施:增加支座处的螺栓数量和强度、加大梁或屋架的支承长度、支承处墙内若有构造柱,则应增大构造柱内配筋,甚至按排架柱考虑。

五、结束语

在建筑行业中,砌体结构是最为重要的结构主体之一,而最大的威胁便是地震,因此,加强对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必将会被提升到建筑设计新的战略高度。要保证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高效完成,应当在遵循相关规范要求的原则上,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使建筑物具有可靠的抗震性能,达到建筑物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要求。相信,随着设计师抗震设计水平的提高,做出经济、合理地且能实现功能目标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全学友,刘春茂,赵国,对砌体结构抗震设计的几点建议[会议论文] 2002 - 2000年全国砌体结构学术会议

[2]李庆元,砖砌体结构抗震设计及加固验算简化方法[会议论文] 2010 - 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

[3]-王玉,王贵臣 浅谈砌体结构抗震设计[期刊论文] 《企业导报》 -2011年21期

[4]蔡贤辉,李刚,程耿东,重视砌体结构的抗震构造和加固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会议论文] 2008 - 2008年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与重建研讨会

第9篇:现代房屋建筑论文范文

关键词:轻钢结构,发展

 

“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在雨果先生生活的那个时代是没有疑问的,然而当今世界的史书恐怕没有多少是用石头写的。在几千年的人类历史中,建筑结构经历了木结构、砖石结构、钢筋水泥结构、钢混结构及钢结构。钢结构的出现,又将建筑业领向另一个高峰。钢结构已是发达国家主导建筑结构,以英国为例,其新建的非居住类房屋建筑中 90%的单层和 60%的多层建筑都采用轻钢结构。 九十年代国外的轻钢生产厂家将整套的结构体系推向我国市场加之我国钢产量的提高,极大地推动了轻钢结构在我国的发展。由于国外轻型钢结构体系研究、应用已经较为成熟,所以技术引进之后在我国发展很快。目前国内常用的轻钢结构承重体系包括:焊接门式刚架结构体系、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体系多层房屋钢结构体系、金属拱型波纹屋盖体系等。经过相关设计、生产、施工单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轻钢结构在我国显示出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1.轻钢结构概述

轻型钢结构是指这样一种结构:围护结构自重轻,承重结构截面小,标准化、自动化 、机械化快速制作安装,采用新结构钢材、新结构体系。它分为一般轻型和超轻型钢结构。论文参考。一般轻型钢结构主要采用薄钢板焊接截面或冷弯薄壁型钢构件,典型的结构体系为门式刚架 ,也可采用轧制型钢板截面。超轻型轻钢结构主要采用压型钢板,冷弯薄壁构件和圆钢为承重构件,典型的结构体系是褶皱拱桥屋面。轻钢结构主要体系有焊接(轧制)门式刚架结构体系、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体系、薄壁褶皱拱桥屋面体系、多层框架结构体系、空间和张拉结构体系。

2.轻钢结构的优势

2.1自重轻, 抗震性能好, 安全性高。轻钢结构采用高效轻型薄壁型材, 承载力高, 构件尺寸小, 围护结构采用自重小的轻质墙体和楼面材料, 一般可减轻建筑结构自重的30% , 质量是钢筋混凝土住宅的1/2 左右。轻钢结构整体刚度大, 钢材强度高、延性好, 因此抗震性能好, 用于结构抗震措施的费用少, 适用于地震多发区; 结构自重轻, 基础负担小还可大幅减少基础造价,尤其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

2.2建筑造型简洁美观, 内部空间布置灵活丰富。钢材强度高, 可以采用大空间柱网布置, 建筑设计不受结构限制, 这种住宅为建筑师的创维设计提供了无限想象空间。因此,轻钢结构住宅外形轻巧美观, 墙体与屋面色彩丰富, 屋顶造型别致, 尽显现代风格。室内大空间无梁无柱, 跨度可达12 m , 为业主提供了个性化分隔室内空间的可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同时, 墙柱等构件截面尺寸小, 可增加净使用面积5 %~8 % , 当考虑楼板的组合作用, 使用组合梁或扁梁时, 还可以增加净高, 实现大空间住宅设计理念。

2.3施工快捷、工期短, 不受季节限制。与传统住宅体系相比, 轻钢结构住宅至少可缩短1/3的工期。真正做到既快又经济, 因此最大限度地为业主节约了投资。

2.4防腐耐久, 舒适性好。轻钢墙体龙骨完全封闭在隔水层与石膏板之间, 不锈蚀, 不腐蚀, 不生霉菌, 防潮性能好; 墙体采用新型轻质围护材料, 不助燃, 不霉变, 不虫蛀; 装修一次到位, 少维修; 管线可暗埋在墙体及楼层结构中; 在保温、隔热、隔声等性能方面比传统结构的住宅好, 因此住宅的舒适性更好。

2.5绿色、环保, 符合国家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轻钢结构住宅不使用粘土砖, 符合国家土地资源政策;施工过程中环境破坏及污染少, 符合国家环保政策; 而且大部分材料可回收和再生, 具有很高的可重复使用性和可循环性, 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 轻钢结构堪称绿色环保型建筑典范。

2.6设计技术先进。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技术, 能全面按用户要求进行设计, 且效率高、报价快、造价低、供货迅速。

轻钢结构除了上述的优势,自身还具有强度高,自重轻,具有较好的塑性变形能力,抗震性能好等特点。加之随着经济与技术的发展,我国钢产量大大提高,而使其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论文参考。国家对于钢结构“鼓励使用”的政策,也对轻钢结构在我国的推广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2003 年我国的钢产量已经超过 2 亿吨,居世界第一。同时,随着我国加入 WTO,建筑行业与国际接轨的速度加快。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建设对于大跨、高层建筑的需求量大量增加。与混凝土结构相比,钢结构由于自重低、强度高、工业化程度高等优势,更适合于大跨、高层建筑。尤其是钢结构限制较少,建筑表现力强,给建筑师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钢结构在环保方面具有混凝土材料难以比拟的优势。在环保意识日益强化的现代社会,钢结构建筑成为必然的推广方向。

3.我国发展轻钢结构住宅的意义

轻钢结构是近十年来发展最快的领域,轻钢住宅的研究开发已在各地试点,是轻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现已经有多种的低层、多层和高层的设计方案和实例。因其可做到大跨度、大空间,分隔使用灵活,而且施工速度快、抗震有利的特点,必将对我国传统的住宅结构模式产生较大冲击。而目前轻钢在我国应用最广的还是工业厂房。但与国外相比,我国钢结构建筑的发展相对滞后,目前我国建筑设计界普遍存在着对钢结构建筑认识不足,观念落后;对钢结构体系积极性不高,管理跟不上等问题。这些都阻碍着钢结构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尽管目前还存在着种种不尽人意或有待提高的方面,但钢结构的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我国 20 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已经为钢结构体系的应用创造极为有利的发展环境。发展钢结构住宅,扩大钢结构住宅的市场占有率,将会加速住宅产业化进程,对我国建筑、冶金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经原国家经贸委批准,将“轻型钢结构住宅建筑通用体系的开发和应用” 作为我国建筑业用钢的突破口,并正式列为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可见,轻钢结构住宅产业在我国大有发展前途。

4.我国发展轻钢结构住宅的有利条件

4.1我国的钢材年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可以充分保证建筑住宅市场的用钢需要。

4.2新型建材业正处于快速发育阶段,与轻钢住宅相配套的国产化建筑材料种类较多,并且会随着钢结构住宅的发展逐步增长。

4.3国际上已经有相当成熟的轻钢结构的建筑技术和经验可以借鉴。我国这方面的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也相继颁布,并且多个钢结构设计软件也已投入使用。论文参考。

4.4发展轻钢住宅符合全面建设小康住宅一二十年不落后,三四十年可改造的要求。

5.展望

随着钢结构春天的到来,今后10年钢结构的发展将会更快。为了使我国轻钢结构在新世纪经济领域中发挥更大作用,缩小和国外同行的差距,除了政府部门加强行业管理以外,科研、设计、施工单位和轻钢结构厂家要团结合作、共同促进我国轻钢结构事业的发展。只要加强领导,合理规划,积极组织,轻钢结构产业将会出现兴旺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刘承宗,周志勇.我国轻钢建筑及其发展问题探讨[J ] .工业建筑.2000 , 30 (4)

[2]候兆欣.大力推广应用钢结构新技术[J] .施工技术,2000(8):7-8.

[3]陶忠,何保康.发展我国新型轻钢结构建筑体系[J ] .中国工程科学, 2000 (3)

[4]张亦静.发展轻钢结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 .株州工学院学报, 2001 (5)

[5]王元清,石永久.现代轻钢结构建筑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 ] .建筑结构学报, 2002 (1)

[6]王元清,石永久,陈宏等.现代轻钢结构建筑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 .建筑报,2002,2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