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医药技术创新范文

医药技术创新全文(5篇)

医药技术创新

第1篇:医药技术创新范文

1.引言

人类的设计艺术活动就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灵惑的产物,设计艺术决定着人类的自身发展,也决定着环境制约生活质量的因素。设计艺术是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的,而人的生存是依赖于生存环境的优劣而决定的。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屮并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传统设计艺术是现代设计艺术发展的基础,现代设计艺术不断创新才能促进设计艺术不断发展,只有不断创新,人类的社会文明才会不断进步。

2.设计艺术是时代的产物,是人类社会文化活动智慧的结晶。

人类从来没有离开过设计艺术,伴随人类文明伊始所出现的设计艺术一直没有离开过人类本身及其所生活的环境,它是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原始人类由对大自然的神秘无知而产生的宗教式的图腾与崇拜,包括不同地理环境,不同部族的不同崇拜物以及日月、山川、河流、各种生物的图形、符号,那些几何形及将生殖器凿刻在石崖或涂抹到器物上抽象的色彩或符号总是带着原始部落、部族的某种心灵意识,在不停地向现代社会的人类传递着某种信息。不同形状的图案、造型器物这一模拟大自然的产物加以不同色彩总是在烘托着原始人类的生存环境,给现代人类以某种形式的启迪。从两河流域文化的器物造型、古埃及法老的头饰及装饰,到我国“青铜文化”时期鼎的造型及“饕餮狞厉”的装饰中我们总能找出它们的使用方式及古代人类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千百年来,人类在不断地改变着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也在改变着人类,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就在这循环交替发展过程中飞跃、升华。人类的设计艺术活动出现本身就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灵感的产物,是组成人类典型生活环境的因素,它的历史作用早已超过了其物质本身。做为精神功能与物质功能综合一体的文化——设计艺术,不仅仅决定着人类的自身发展,同时也在决定着人类精神生活空间。人类社会如果没有由设计艺术及其产品所组成的典型环境,也就没有人类的自身发展。从祖先留给我们的无数工艺美术珍宝当中,从“远古的图腾”到“狞厉的美”;“虚幻颂歌”、“无我之境”到“市民文艺”、“明清工艺美术”屮我们总是能找到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踪迹。它们三者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推动与平衡的发展关系。

3.中国传统设计艺术是与自然环境协调的精髓。

中华民族所处的封建社会历史之久远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在这特定历史环境下所出现的设计艺术活动及其产品几千年来一直受孔子和老庄哲学思想的影响,随着佛教的传入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建筑及设计艺术作品打下了深刻的时代烙印。在长期与自然界斗争当中,我们的祖先很早就主张“身与物化”、“万物与我同一”,从中追求人类理想,达到人与自然环境,人与其所创造的产品完美的协调,这种与大自然共存“天人合一”、“顺乎自然”的哲学思想强烈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这种对大自然的崇尚精神是客观对设计艺术产品既要“顺乎自然”,也要超乎自然,只求“神似”不求“形似”,这种美的标准,美的法度是着意强调人的意识。追求环境与产品的创新功能与视觉美感是人类一直孜孜不卷追求的目标。在中国传统设计艺术活动中,古代设计家们的创作态度是一丝不苟的,利用大自然所赐给的材料塑造了无数“巧夺天工”、“价值连城”的艺术珍品。设计艺术活动展现于城市建筑、居室环境、日用生活用品等领域当中。从秦砖、汉瓦建筑材料到“宫墙文画,雕琢刻镂,锦绣被堂”的居室装饰;从战国的漆器到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从秦代陶雕兵马俑到南北朝的石窟艺术,直至清代的瓷器,织绣、民间泥塑,剪纸……都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明珠。几千年文化中的古代设计艺术活动中的的艺术设计家们,一直把大自然美与人的精神美,道德情操美相联系,赋予、着重把握自然美、环境美所具有人的性格,人的精神,在自然美、环境美中追求人类的崇高理想。人类艺术在古代社会虽然出现了科学的萌芽,但由于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落后,科学技术的落后,人类对于大自然,对宇宙观的认识长期处于低级阶段,对自然环境的追求,对生活的追求往往凭借幻想,对于设计艺术活动的发展是缓慢的。

4.现代设计艺术活动是时代不断进步的产物。

设计艺术活动是时代的产物,现代艺术设计活动是在现代社会、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现代艺术设计活动要求所生产的产品应该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去发展。十八世纪后所诞生的“艺术设计运动”、“青春艺术运动”以及二十世纪初叶所诞生“包浩斯”运动就是基于现代社会人们对古代传统的、落后的、个体的,手工作坊式的艺术设计活动的一种反思。现代科学表明了人的一切活动(包括设计艺术活动)都是被人的意识所左右的。一定社会的人们都有着不同的美学观,人的社会实践是人的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人的意识是“人化了的向然”。与古代社会相比,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迈进了数字技术、信息产业化时代、空间技术时代,古代人类对大自然对宇宙的种种幻想今天已经成为现实与可能,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使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与现代人类更加协调与溶通。随着大工业的拓宽、人口急剧增加所产生的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城市景观污染。大自然的生态已失去平衡,人类已清醒地认识到人类最终将会面临生存的挑战,要取得生存环境就必须改善生存环境与环境对话与大自然对话。科学家及艺术设计家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就已经开始探讨作品的环境意识化问题,设计家所设计的产品本身就是现代人与现代环境相沟通的媒介。而且当代社会中各种艺术流派已经反映到产品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典型环境当中来,设计家想要摆脱这种空间环境的制约几乎是不可能的。“在环境意识的生活方式必须伴随新的设计方案”,“环境的认识和觉悟也是再生物品设计的出发点”。因此我们的产品如果不更新换代是不可能占有更多市场的。

应该看到现代人类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去改造自然的,而不是靠手工劳动。现代人的设计观念,而是在更新。那种单一的,竖向的一元化设计已被多元化、多层次、横向、广义的设计艺术观念所取代。在高新技术基础上所产生的技术美、造型美、材料美、环境美是一种全新的设计观念,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统一。这种统一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它们的复合构成。这种全新的环境造型、设计艺术造型观念使得设计家必须从“纯”美学意识中解放出来,借助“现代美学”、“心理学”、“人因工程学”、“传达学”、“符号学”,以及“物理学”、“地理学”、“仿生学”、材料学等学科的知识去进行产品造型设计,利用技术美、材料美、造型美来取得得与现代人们心灵上的沟通,与环境共鸣。设计艺术活动并不仅仅局限于原有的设计活动概念,它广泛地应用到“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环境设计”、“室内环境设计”“空间装饰与陈设设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服装与时装设计”、“包装装潢设计”、“展会设计”“动画产品设计”“游戏产品设计”等领域当屮。例如:利用数字多媒体技术与艺术来改变烘托全景展示环境;利用3D-4D技术改变广场及室内外共享空间,利用设计艺术、利用产品造型与功能创造新思维方式,改变生存环境……。设计艺术家们想方设法利用现代创新思维模式和科学技术去设计创新型产品,在强调科学美、技术美、艺术美的同时也要赋予产品更多的智能性,趣味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现代设计艺术活动必将更广泛地深入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之中,广泛地深入到由创新产品组成的人类生活环境当中,只有那时艺术设计活动才真正脱离了“纯”艺术的关系。

5.传统设计艺术与现代设计艺术不断创新是设计艺术发展的法宝。

第2篇:医药技术创新范文

[关键词]辽宁医药制造业;发达工业国家;R&D经费投入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阶段,在此背景下,辽宁省医药制造业在发展理念、技术革新、产品标准等方面都需要寻求新的发展动力。发达工业国家的成功经验说明,技术创新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必须倚重的关键因素之一。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实现技术进步,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目前国内对医药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的研究,多以全国整体情况作为研究对象,或将目光投向医药产业发达的省份和地区。辽宁在发展医药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但医药经济发展程度与上海、北京、山东等地有明显差距,因此全国或发达地区的情况并不能代表辽宁。文章分析辽宁医药制造业当前在技术创新发展方面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增强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议和对策,这对于在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提高辽宁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制订医药产业发展战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都有着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研究述评

关于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有关问题,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展开了研究,目前主要形成了以下观点:①医药制造业实现创新升级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提高微观企业技术层面的创新水平。这类研究的共同之处立足于微观企业层面,以技术创新能力作为产业创新能力的替代物。如宋河发[1]、DOLATA[2]的研究都从知识和技术体系出发,指出产业创新的关键在于其变革新技术的创新能力。②目前还没有形成权威的、普遍能够获得业界认可的评价体系,用以科学合理地评估医药产业的创新能力。很多学者都从多种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解析,主要包括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和动力机制等方面。如施伯琰等人[3]分析了当前我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各种影响因素,主要有政策法规、市场需求、创新投入、人力资源、技术中介等11个方面;这类研究众多,研究方法非常丰富,但始终没有得到权威性、普适性的结论。③医药制造业要实现创新发展不能忽视创新网络等环境因素的影响。LAIW[4]等在文章中指出由于各创新主体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网络型的创新环境,各企业知识技术体系共同完成演化过程,最终实现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升级。④政策扶持对于医药产业创新影响巨大。此类研究主要强调了政策对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重大影响。如周戈耀等[5]从投入、人才、政策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中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认为缺乏激励和保障政策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中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如何实现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发展方面,国内学者从多角度,如国家政策、技术进步、组织结构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黄卫剑[6]针对浙江医药产业,提出应从单纯仿制向自主创新转型,工艺装备应由现代制造模式代替传统工艺,改变现有的代加工模式,创立自由品牌等创新驱动策略。孙艳香[7]对于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现状,提出可以通过加入全球技术创新联盟,制定产业开放式创新发展战略以及建立多维度的新型国际合作创新体系等方式实现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综上,对医药制造业创新升级的研究主要从企业和产业两个层面入手,并取得了很多成果。目前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全国或比较发达的区域,辽宁医药制造业虽然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和自然禀赋,但近年来发展却不尽如人意。目前少有文献系统分析其技术创新现状,进而探索其如何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唯有在充分认清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才能对促进其创新驱动发展提出有效建议。

2辽宁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发展现状

辽宁现有制药企业100余家,成功创建了生物工程、抗生素、药物制剂、现代中药等多方面的技术平台,在中药材种植、化学药品、医疗器械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发展规模和竞争优势。近年来,国家和省里陆续出台大量政策,推动辽宁医药产业发展,鼓励技术创新,建立了本溪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等一批独具特色、国内一流的部级医药产业基地。辽宁制药产业结构正努力由以原料药、中成药为主向生物制药转变,技术进步方式也正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变。[8]自2009年我国实施新医改以来,在医疗卫生保障、监管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医药产业政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加之经济增长、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风险资本加入等诸多因素导致医药市场不断扩容,这些因素都促使整个医药产业以提质和创新为导向实现转型升级。在此形势下,辽宁医药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政府资金投入量近年来有所减少,占R&D经费支出比重也出现下降趋势,到2018年较2016年有小幅提高;企业资金投入量自2012—2014年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15年、2016年两年出现明显下降,2018年回升明显,达到与2014年持平的状态,占R&D经费支出比重也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见图1。R&D经费投入强度是国际上通用的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投入水平的核心指标,高水平的研发投入强度被认为是提高国家或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从2015年开始,辽宁医药制造业新产品R&D投入强度出现明显下降态势,而且在绝对量指标方面与当年全国医药制造业新产品R&D经费投入最多省份江苏省相比差距相当明显。以2018年为例,江苏省新产品R&D经费投入额为1270688万元,新产品销售收入为10438349万元①。受产业政策激励的制药企业,专利申请数量有所增加。但只有实质性创新,即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的增加才能有效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2012—2014年3年间,辽宁医药制造业发明专利申请数量逐年增加,2014年达到292件②;但自2015年起出现大幅下降,2016年仅为114件②,2018年又有小幅增长。此外,近几年发明专利申请数占专利申请总数的比重一直波动,且2016年该比值仅为54%③,是近年最低值,这反映出专利申请中非发明专利也占据了不小的比重,但这只是增加创新“数量”而非“质量”,并不能真正激发产业技术创新和获取竞争优势,见图3。医药产品的生产、制造是整个医药产业链条上极为关键的一环,我国历来非常重视医药制造业的发展问题。创新是医药制造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命脉。以提质创新为主要目的的态,占R&D经费支出比重也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见图1。产业政策,老龄化进程的迅速加快等,以此为代表的产业环境的变化对医药制造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断增强。辽宁省医药资源丰富,在中药饮片、生物制剂生产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实力。综上可见,近年来辽宁医药制造业的发展呈现出起伏的态势。截至2014年,产业发展一直保持正向增长,企业投入、政府扶持力度均不断加大,产业产值、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均保持上升趋势;但自2015年开始,辽宁医药制造业整体发展出现下滑,政府资金投放量、产品销售收入、发明专利数量等指标均出现了明显下降。产业发展的“沉疴”与“新疾”都更为突出地展现出来:研发投入,包括经费和人员在内都远远不足,资金来源有限,融资渠道单一,相关人才政策吸引力不够;产学研协同机制发挥作用有限,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研究与企业的市场化开发脱节,企业尚未成为创新活动的主体;成果转化能力不强,科研院所和高校是科研成果的主要产出地,但科研管理部门却很难将其商业化[9],导致大量科研成果无法应用到企业产品的开发中;能够有效支撑医药制造业发展的营商环境尚待进一步完善。这些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作用,进而转化为医药制造业的现实生产力。

3辽宁医药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相关建议

第3篇:医药技术创新范文

关键词:中医药创新;中医药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情感

0引言

2019年10月25日,全国中医药大会在北京召开,提出了中医药事业“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总体发展战略。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中医药创新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人才是创新的根基,中医药学专业学生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储备力量,是未来中医药研究的生力军,是中医药创新的重要力量。因此,在中医药学学生培养过程中,更应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医药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建立一套系统的培养方案。围绕创新的相关问题,目前学术界已形成了创新哲学、创新管理学、创新经济学、创新政策学等研究领域,并有整合成为创新学学科的趋势。结合创新学研究成果,中医药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应该包括中医药创新历史观念培养、中医药创新本体认知培养、中医药创新实践操作培养、中医药创新精神情感培养4个层面。

1中医药创新历史观念培养

中医药尊重传统,但不意味着中医药缺乏创新。实际上,中医药精神内核是师古而不泥古,中医药能够从医易同源的蒙昧初创阶段,经过数千年发展成为世界独树一帜的医疗体系,离不开一代代中医医者的不断创新。纵观中医药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不断突破、不断创新的历史。先秦至汉代的医者总结医学经验,汇总生理、病理、医理、药理的医学理论和诊断、针灸、预防的诊疗方法,托名于黄帝和岐伯而编著了《黄帝内经》,这对于中医药学而言有着开创之功。此后张仲景、华佗、王叔和、皇甫谧、孙思邈、刘完素等名医辈出,不断推动着中医药的革故鼎新。《难经》《神农本草经》《诸病源候论》《本草纲目》等经典频现,进一步丰富了中医药的诊疗体系。可以说,中医药能在现代医学繁盛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是因为中医药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正因为中医药有着不断进取、开拓创新的历史传统,在中医药专业教学中,更应强调中医药创新史的教学,增强学生对中医药创新历史的了解,深化学生对中医药创新传统的认识,让学生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创新的优良传统。帮助学生树立中医药创新历史观。首先,在中医史、中医文化学等相关教材中增加中医药创新史的内容,甚至可以组织编撰专门的中医药创新史教材,通过丰富教材内容的方式来增进中医药创新史的理论建设,进而提升学生对中医药创新历史的整体把握;其次,在中医药博物馆、图书馆建设中强化创新史的建设。当前全国各大中医院校纷纷设立了中医药博物馆,可以在博物馆中划分出专门的创新主题展台,也可以在中医药院校的图书馆设立创新主题的书架,从而让学生能更为真切的感受到中医药创新的历史进程;第三,以学生为中心来重构中医药创新史的课堂,由学生主导进行中医药创新史的主题讲座、汇报,任课教师只是进行引导与点评,此措施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成就感和获得感,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梳理钻研中医药创新历史的兴趣,也让学生在中医药创新过程中发挥更多的能动性。

2中医药创新本体认知培养

中医药创新本体认知,是指对中医药创新内容的基本理解。中医药创新的主要内容,包括作为创新起点的观念创新、作为创新基础的理论创新、作为创新重点的技术创新、作为创新精髓的思想创新4个重要部分[1]。观念创新是中医药创新的起点,对中医药基本观念的认识差异,决定在回答中医要不要创新、能不能创新、向什么方向创新等根本问题时的答案不同。对于中医药创新还存在着一些分歧,这些分歧从观念的维度而言,主要是对两个观念问题的意见不一。第一,关于中西医结合的观念,到底是纯中医还是中医为体西医为用抑或是全盘西化的问题,此问题直接决定了中医药创新的方向,是研究中医药创新首先要回答的问题。第二,关于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到底是先传承再创新还是先创新再继承的问题。此次全国中医药大会“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战略再次将传承和创新两个概念并列,但在创新实际活动中,却很难做到并行不悖,当传承和创新二者择其一时,如何取舍是难题。此问题是中医药创新的主要问题。理论创新是中医药创新的基础,中医药创新的理论水平,直接决定了中医药创新的整体水平,是创新的基础。当前中医药理论创新,可以归结为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理论编码工作,中医药的理论知识内容,更多是默会知识、黑箱知识,这些知识的特点是模糊不清、难以言明、缺乏明证,需要将其重新编码,整合成精确的、可追溯的、可检验的知识,也就是编码知识,这也是中医药理论现代化的重要过程;另一方面是技术诠释工作,中医药理论的进展速度跟不上中医药技术的进展速度,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技术发展领先于理论进展,这在科学技术史上并不是什么奇怪的现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技术曾长时间领先于科学,并激发了科学理论的进展。中医药发展创新可以此为借鉴,将部分理论创新的工作聚焦于对中医药技术突破的诠释,应能有更多地收获。技术创新是中医药创新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实践性最强,与现实结合最为紧密的环节。为人们所熟知的现代中医药创新工作,大部分都可以归为技术创新的内容。中医药技术创新,同样有两方面的重要工作。一方面是对中医药独创技术的继承创新[2]。中医药技术通过数千年的不断创新,发展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技术体系,其中包括以四诊合参为代表的诊断技术、以治本防病为代表的治疗技术、以取诸自然为代表的选药技术、以组方配伍为代表的用药技术、以针灸艾焫为代表的非药治疗技术。这些技术是中医药技术创新的根基;另一方面是吸取现代医学的成果进行技术创新。现代的医疗技术和中医的独创技术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技术[3]。现代医疗技术是科学化的技术,而中医药技术是经验化的技术,两种技术之间固然存在着差异,但也有着更多可以相互借鉴之处。两种技术的差异正为中医药技术创新提供了生长点和突破口。思想创新是中医药创新的真正精髓,思想上因循守旧,即使一时机缘巧合取得了创新成果,也不是真正的创新,难以持续。中医药在思想创新方面存在着先天困难:由于尊古尚古的思想作祟,对先贤经典的细微改动都会饱受质疑,对技术创新存在疑虑,甚至抱有技术恐惧的倾向[4]。只有在对中医药未来发展的问题上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真正理解中医药创新的精髓。中医药思想创新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加快中医药思想的国际化传播步伐,通过中外医学药学思想的交流碰撞,为中医药思想进一步发展提供灵感;另一方面是加快中医药思想受众的年轻化进程;在青年人中培养更多中医药的接班人,用青年人的活力与创造力促进中医药的创新事业。

3中医药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需要在实践中提升,特别是中医药中蕴藏着大量的默会知识和操作技巧,更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磨砺才能创新发展。技术按其形态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实物形态的技术、知识形态的技术和操作形态的技术。而完整的中医药创新的活动过程,既有实物形态的创新,也有知识形态的创新,同时也包含了操作形态的创新。以针灸铜人技术的创新为例,针灸铜人是其实物形态,关于穴位的知识是其知识形态,运针的技法、力道等则是操作形态,三者完整地构成了创新的技术链。所以中医药的创新不能只停留在技术人工物、中医药知识或是手段技法的局部创新,而是要实现整体创新。而由局部到整体的融合则需要通过实践来完成,在不断的实践中,器物、知识和技巧相互调适、完善,最终推动中医药的创新。正是因为实践的过程如此重要,所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将创新实践操作水平培养作为重中之重。在创新实践过程中会出现使用创新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技术创新领域尤为常见。每一项技术都有其预设的使用方式,而人们在使用某项技术时,常常会做出不同于设计者本意的行为,从而使技术有了新的用途,这就是技术的使用创新[5]。这种使用创新在中医药历史中也屡见不鲜:虎撑从医疗专用工具转变为行医的标志、药葫芦从装药工具转变为职业身份标识工具等都是典型的案例。审视中医药使用创新现象,可以发现要想出现使用创新,先决条件是使用,需要在医疗实践活动中不断使用,进而基于对技术的差异化理解而产生创新。因此,就需要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到中医药的实践操作过程,并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中医药的理论、使用中医药的器物,在固有观念中的一些“逾矩”行为,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创新成果。创新实践过程会引发一连串新现象和新问题,如创新的价值化、本土化、群体化等。以创新的价值化为例,创新作为带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就难以保持价值的中立性。创新学正是关注到了创新过程中的价值负载问题,试图用提前设计的方法来引导创新,这就是创新学前沿中的助推、道德物化、价值敏感性设计、负责任创新等相关研究的思想根源。中医药创新实践中可以借鉴这些思路,通过创新对使用者的行为进行引导或助推,从而将中医药创新引入良性发展轨道。实现中医药创新发展,需要增加学生创新设计经验并培养学生的创新价值观念,都离不开具体的实践操作。总之,让学生积极投身创新实践,并在实践中思考创新知识、总结创新经验、提升创新能力。

4中医药创新精神情感培养

无论是创新的历史观念、创新的本体认知还是创新的实践操作,都可以相对直接转化为创新能力。而在创新活动中,有一部分内容对驱动创新有着重要作用,却因为发挥作用的方式不如前三者直接,因而往往被忽视,这就是创新的精神情感。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指出科学家应具备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6]。可见,在政府政策层面,已经高度认识到精神情感对于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性,而且也意识到创新是这些精神情感中的重中之重。在政府政策层面已经对创新的精神情感的重要性有了认识,那么在实践运作中如何呢?在实践创新活动中,创新的精神情感被细化为担当精神和使命感,成为了创新最原初、最本真的驱动力。而在中医药界,长久以来都有着重视创新精神情感的传统,有着强调医者担当和行医使命的传统,并转化成为具体的行动。在历次重大疾病面前,中医人一次次挺身而出,为了普救民众的担当与使命而创新。如张仲景在伤寒瘟疫中积极抗疫,根据治疗经验写就《伤寒杂病论》,根据伤寒不同阶段的不同治法,在中医辨证论治方面做出了重大创新。中医药界创新的担当精神和使命感薪火相传。例如,屠呦呦在《肘后备急方》的启发下创新式地使用乙醚提取青蒿素,张伯礼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创造式地使用中药漫灌的方式来治疗新冠肺炎,这都是中医药创新精神情感的延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民健康,医者有责,创新精神情感既是中医药工作者传承的精神力量,也是中医药人才培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更要强调创新担当精神和使命感的培养,让学生明白为何而创新的根本问题。通过上述4方面的培养,可以促进中医药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建立起一支中医药事业发展所亟需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为中医药传承与创新注入动力与活力,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金平.论中医创新的四大命题[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6):77-79.

[2]祝世讷.中医技术的独创技术原理[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5):395-399.

[3]马家忠,张宗明.从两种技术的差异看中医技术主体化的困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8):7-9,15.

[4]赵磊.技术恐惧的哲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31.

[5]刘宝杰.使用发明的哲学思考[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6(5):78-83.

第4篇:医药技术创新范文

关键词:新型生物医学材料;产业;发展;创新;研究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促使我国生物医学材料与产业迈进了崭新的时代,传统生物医学材料已逐渐走向没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与产业已成为新常态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构建高速成长的生物医学产业发展新途径至关重要。当前,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层出不穷,其产业体系建设也日趋走向完备,不仅为人类有效治愈重大疾病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而且为人类健康生活保驾护航。本文从我国新型生物医药材料的发展概况入手,在考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技术与政策两方面探索创新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概述

从全球科技领域的发展来看,生物医学材料专指那些能够应用于人体组织的特殊高科技材料,其具有下述功能:如诊断疾病、治疗疾病、外科修复人体组织或进行理疗复健、置换人体组织或器官等等,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强化人体组织或器官的原有功能,是生命与材料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一直以来,我国都将新型生物医学材料研究与开发视为具有高附加值、节能环保、能够拉动经济增长的朝阳产业,尤其是2012年以后,第九届世界生物材料大会在我国召开预示着我国生物医学材料建设已经迈入了世界领先发展的行列。当前,我国的新型生物医学材料主要集中在通过合成的方式构建的各种生物医学材料上,如天然高分子材料、生物合金材料、生物陶瓷等等多种复合材料,而生物医学衍生物也凭借其与自然人体组织有相似性的特点跃为生物医学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的市场需求极为庞大,使用者人数众多,广泛的市场前景推动了生物医学材料研发与营销力度,基于此,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产业的崛起也已成为必然趋势。

二、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发展现状

从国内需求来看,人类对健康身体与高质量生活体验的追求一直未曾停歇,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凭借其对人体组织或器官的智能化、功能化改善或替换等优势,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全面而广泛的使用。尤其是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近2亿的老龄人口对新型生物医学材料有着巨大的需求;在我国,因各种原因而发生身体创伤的人数每年超过数百万,这部分人群也属于新型生物医学材料的需求人群。因此,自2000年以后,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产业销售逐渐出现大幅度的井喷式增长,以2013年为例,该产业销售额达1200亿美元,这一数据相当于2008年全球新型生物医学材料的产值,销售额增幅维持27%的高速增长。自2014年以来,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的产业规模仍在迅速扩张,并已构建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个生物医学材料产业集群区域。从国内外市场竞争来看,我国国内对新型生物医学材料的研制与开发起步远远落后于欧美等国,生物医学材料这一交叉学科的研究基础是非常薄弱的。从学科自身特点看,新型生物医学材料作为一种高技术附加值的产业,其材料产品研发的知识成本高达总成本的70%,受知识产权保护与专业技术壁垒的影响,很多新型生物医学材料的研发仍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技术水平较高的生物医学材料还需从国外进口使用。近年来,以强生等公司为代表的跨国公司在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产业发展中不断推进实施并购战略,这些跨国公司凭借其产业集群发展较为集中的优势,掌握了我国国内市场的部分生产、销售份额。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产业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仍处于外资跨国公司等强敌环视的不利地位,产业突围还需要不断努力。面对上述现状,考虑到生物医学材料的高技术附加值特点,单个生物医学材料企业单打独斗的研发、销售过程必然会遇到重重困难,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必须依托区域经济发展,走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才能在未来生物医药材料国内国际的激烈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三、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发展创新研究

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的发展已从原有的分散、低水平研发逐渐转型为集中发展、重视技术创新、自主研发的产业发展方向上,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方面成效显著。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的培育与塑造离不开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支持与技术支持,本文从技术创新与政策助力两个角度,探讨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发展的创新路径。

1.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发展创新的技术路径。

1.1产学研协作,推进技术创新。生物医学材料产业集群发展之路仅仅依靠生物医药材料企业自身是不可能实现的,而生物医药材料的技术创新又面临着学科交叉复杂,新型材料研发周期长,耗资巨大,对知识技术要求较高等问题,这就需要对我国国内新型生物医学材料所涉及到的各种资源进行充分整合,通过产学研协作开发方式,优势互补,推进生物医学材料的技术创新。当前,可以利用现有我国国内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的功能体系,为其技术研发提供优质环境。如整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生物医学材料企业自身的现有资源,积极开展协作创新,在新型生物医学材料的研发方面共同进步,期待收获。近年来,国内部分知名高校已成为推动新型生物医学材料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各大高校在新型生物医学材料领域的研究均有不同程度的突破,清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四川大学等院校均凭借其在新型生物医学材料研究方面的出色表现而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重要奖项,将这些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加快合作下的产业园区建设,实施产学研协作策略,对我国新型生物医药材料及产业的技术创新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2完善技术引进,加强模仿创新。近年来,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虽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对于生物医学材料这种知识密集型产业而言,我国该产业目前的发展仍与西方发达国家有显著差距,尤其在一些高端生物医学材料产品制造方面。基于此,我国当务之急应认清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完善国外技术引进的基础上,通过模仿创新谋求更大发展。这不仅符合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技术薄弱,自主研发的核心能力差的当前国情,而且有利于我国生物医学材料企业或科研单位对引进的行业高端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尽快获得其技术的核心要素,加以改良创新以提升自身技术水平。这种通过技术引进而开展模仿创新的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发展的方式,并不是完全照搬照抄西方先进技术,而是立足于我国生物医药材料发展实际,对引进的先进技术进行本土化、中国化的消化吸收,为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的技术成熟、技术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1.3确定发展重点,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创新。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技术水平低、重复研究现象普遍的突出问题,这要求无论是我国政府,还是生物医学材料企业,都应该确定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合理定位,明确发展重点,才能有效集中我国生物产业研发的优势资源,有的放矢,通过自主研发、创新实现并促进新型生物医学材料技术成果的转化。通过对当前国际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的发展趋势研究,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重点应该集中在再生生物医学材料与智能化生物医学材料方面,尤其是建立在干细胞、生物材料基础上的可供置换或移植的生物器官、组织等材料等研发,这些材料在未来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市场上前景广阔。

2.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发展创新的政策路径。

2.1转变政府对医学材料及产业的管理方式。实践中,政府部门对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的支持和管理对产业的创新发展至关重要。政府通过行政管理的方式,引导、支持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向集群化运作,通过资源整合与调配,协调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之间的优势互补研发的关系,并通过健全生物医学材料行业法律法规、市场准入条件与技术标准等方式,维护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市场良性运转;政府对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研发的资金支持更是该产业创新发展的源泉所在。但我国政府对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的管理方式仍存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等突出问题,不利于生物医学材料企业突破传统谋求发展。基于此,我国政府应积极转变生物医药材料及产业管理的方式,利用互联网信息化发展的优势,构建大生物医药材料产业理念,改革传统组织体制,深化产业融合度,建设区域化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协调发展的政府管理体制。

2.2引进高端人才带动产业发展。如前所述,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水平与程度则取决于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开发人才。对我国生物工程的当前发展而言,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生物学、材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我国应立足于现有高等院校与研究所等人才培养机构,注重新生代生物医学材料人才的发觉与培养;同时,还应注重对高端精英人才的引进,通过开辟渠道、整合资源等多种方式,加大对生物医学材料实验室与研究的基地的投资力度,吸收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的建设中来。

2.3创新驱动引领生物医学材料产业集聚效应。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发展离不开产业上、下游相关行业及环境的大力支持,纵观国际上生物医学材料较为发达成熟的跨国公司发展历史,产业高度集聚无疑是其发展的必由之路。另外,通过技术创新拓展新型生物医学材料产品的品种,淘汰单一产品生产企业,而推行多种产品并行开发销售的战略决策,也是生物医学材料产业得以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我国政府应立足于当前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的发展现状,通过政策引导与规划,不断扩大新型生物医学材料产业集群的规模,在现有产业集聚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高端生物医学材料产业园,以品牌生物医药材料产品为主要发展方向,建设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产业特色鲜明、信息资源融通的多个新型生物医学材料产业集群。

2.4政策导向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其产业发展就被作为新兴产业而纳入到我国政府重点培育的项目工程,随着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力的增强,我国政府开始从政策角度入手,单独制定了《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等重要文件,着力主导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的发展方向与发展趋势,对该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也由十一五规划中的4亿元投入提升到十二五规划中的5.1亿元的投入,十三五规划中国家无疑将继续增加对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发展的关键机遇时期已经到来。另外,在产学研协作、科技创新与人才引进等方面,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引导与支持,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将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

四、结语

生物医药科技的发展将给人类健康生活提供新保障,从无生命的生物医学材料发展到有生命的生物人体组织,无不彰显着生物医药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带来的巨大力量。由此可见,未来我国生物医学产业的飞速发展必将成为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助力。在推动生物医学工程不断前进的过程中,必须明确未来我国生物医学材料发展战略与发展方向,以解决人民群众医疗保健需求为根本目标,走科技创新融合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之路,注重政府、医药企业与研究机构等多方组织的协同共建与资源整合,以此构建我国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的成熟体系。

参考文献:

[1]梅梅,吕鹏辉.我国生物医学材料产业科技成果计量分析[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2(1).

[2]本刊通讯员.新型生物材料及其与再生医学交叉的前沿[J]中国材料进展.2012(6).

[3]贺正楚.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服务效率研究[J]求索.2014(1).

第5篇:医药技术创新范文

关键词:重庆国际生物城;高质量发展;对策

随着科技水平的日益提升,生命科学领域日益受到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历来被视为生命科学领域和生物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因此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都将其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被誉为“21世纪朝阳产业”。在此背景下,我国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足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对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重要性。

一、重庆国际生物城发展背景

生物医药产业具有资本密集、技术密集、高收益率和正外部性等特征。因此,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对于人才、技术的储备,资金、基础设施的投入要求较高,具有较高的发展风险。然而,与高投入、高风险相对应的是较为持久的高回报,以及正向的社会经济效应。在国家宏观支持政策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刺激下,各地政府纷纷出台对应的政策给予“双重”支持,促使当前生物医药产业呈现集聚发展态势,并已初步形成以长三角、环渤海为核心,珠三角、东北等中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的产业空间格局。其中,除基础较好的上海张江、北京中关村、苏州工业园等园区外,近年来一批后起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势头强劲,如武汉光谷生物城、广州生物岛、泰州医药城、成都天府生物城等均被列入了“2014中国生物医药最佳园区”。基于此,重庆市十分重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将其列入十大战略新兴产业,给予支持,重点培育。重庆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将通过增加优质品种、提升制造能力、补齐平台短板、优化产业布局等措施发展生物医药产业,计划到2022年实现总产值1,300亿元。

二、重庆国际生物城发展现状

重庆国际生物城是全市“4+1医药产业集聚区”之一,包括生物医药产业园、医疗器械产业园和健康服务产业园三个功能区。目前,生物城园区面积6.8平方公里,累计投资380亿元。园区预计2025年产值超600亿元,成为重庆市生物医药产业主要承载地,被纳入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

(一)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扩大产业规模。一是明确发展方向,延长产业链。科学制定发展规划,逐步建立以生物医药为核心,以化学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为特色,以专业研发服务为主轴的“1+3+N”产业体系。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培育集群项目,逐步建成要素完整、门类齐全、聚集度高的生物医药产业链。二是培育创新平台,聚焦产品研发。生物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在于药物技术的创新,通过建立智睿生物研发孵化中心、北大医疗创新谷(重庆)等一系列创新研发平台,为药品研发和试验提供助力。目前已率先取得长效胰岛素、重组全人源抗EGFR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口服紫杉醇制剂等新药的临床批件。

(二)坚持协调联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加强联动,精准施策。建立“市-区-公司”三级联动机制,依托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联系会议制度,巴南区设立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巴南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扶持办法》,每年投入资金3,000万元,部署推动规划、政策、项目、服务落地落实。同时,将重庆麻柳沿江开发区公司更名为重庆国际生物城公司,自上而下高效推进园区土地开发、工程建设、人才引进、项目服务。二是健全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建立产品试验量产跟踪服务机制,在医药产业关键环节,如新药注册、GMP认证、项目申报及高新技术企业等方面,为企业提供跟踪对接服务。完善招商项目落地服务机制,实现企业落地手续全程代办、对接落实优惠政策等措施,切实做到提高招商和项目建设效率。

(三)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园区。一是建设生态园区,促进产城融合。建设“一江、两心、三廊”,科学规划布局长江生态岸线、栋青湿地中心公园、雨水收集走廊等生态功能性项目。严格生态环境把控,严禁高能耗企业、重污染、原料药、精细化工等项目落户园区,同时加快环保设施建设,严守生态红线。  加大交通体系建设力度,新建一批教育、医疗、市政基础设施等民生项目,为园区企业、居民,提供绿色便利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建设节能园区,推进集约发展。在完善水、电、蒸汽等与产业发展相关的供配套设施基础上,贯彻集约发展理念。建成集中供应的分布式能源系统,供热能力34.2万吨/日。充分利用企业生产,建成热电联产“热岛”系统,每年供应0.98MPa饱和蒸汽144万吨。同时,按照产业布局发展需求,集中进行水、电、气供给,保障发展与节能同行。

(四)坚持开放合作,助推产业升级扩能。一是用好宣传平台,加强沟通合作。充分利用中国进博会、重庆智博会等平台,高标准承办中国医药峰会、重庆医药高峰论坛等大型展会,积极展示园区各项优势,吸引项目落地投产。二是积极打造平台,注重聚才引智。与四川大学魏于全院士团队密切合作,共建生物医药研发中心、实验室、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平台中心等一批公共服务平台。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医院开展合作,科学高效地进行新药临床试验。制定《“菁英计划”高层次创新人才激励办法》《人才专项资金激励办法》等引才政策,以平台吸引人才,用发展留住人才,真正做到招才引智。

(五)坚持共建共享,促进资源整合流通。一是五方联动,实现模式共享。携手上海张江药谷、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光谷生物城、江苏泰州生物城,依托长江经济带建设机遇,形成长江经济带生物产业联盟。加快推进布局部级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形成医研企一体化合作模式,有力推动各方资源共享、技术互补和成果共用。二是建立基金,实现资金共享。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共建产业基金。目前,已经建立了规模近10亿元的植恩、杏融等产业基金,支持产品创新、成果转化、企业项目产业化和市场开拓。

三、重庆国际生物城面临的挑战

(一)行业监管日趋严格。近年来,随着生物医药产业的迅猛发展,行业监管也日趋严格。自2013年7月期,欧盟对所有输欧的西药制剂及其原材料,采取GMP标准检测。国内也更新了GMP版本,实行对医药产业更加严格的生产过程动态管理。从原料采买到生产流通,实行多环节持续跟踪管理。国内外不断提高的监管标准,要求重庆国际生物城未来发展必须不断提高行业门槛,严把质量关。

(二)同质竞争日趋激烈。纵观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发达国家大多跻身市场头部,并且持续投入研发,抢占产业制高点。近些年,国内许多省份持续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扶持力度,抢先占领国内市场。上海、浙江、江苏、北京、广东等发达地区已凭借自身经济基础优势,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环境优化等方式,占有了国内大部分生物医药产业链。同时,越来越多的省市开始注意到生物医药产业对未来经济发展增长的重要作用,纷纷加入,建立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国内国外、发达省市与一般省市共同发力,导致生物医药产业竞争激烈,同质化严重,许多产业园区并没有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对于重庆国际生物城来说,如何在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深度发展的专业领域,值得深入思考。

(三)技术创新日趋集中。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原动力来自于技术的创新。国内外龙头企业对于产品、技术、工艺创新都非常重视,花费大量资源挖掘人才,培育创新机制。而创新需要先期的积累,以及人才的储备,目前国内许多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资源集中到经济发达地区,这导致其他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园缺乏核心竞争力,停留在基础生产领域。对此,重庆国际生物城要更加重视技术创新,加强研发投入。

四、重庆国际生物城高质量发展对策

(一)构建政府主导型“医-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一是注重资源整合,共建共享。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起步较晚,但是近些年发展势头迅猛,各方面研发投入不断加大。生物医药技术研发主体集中在企业研发部门、高校以及科研院所,而三者出于知识产权及合作协议等问题的考虑,往往存在新技术囿于小范围内,并间接导致同一技术领域多方投入资源重复开发,无法相互取长补短。这就要求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构建生物医药技术创新服务联盟,制定适合自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总体技术研发规划,统筹各方优势,合理分配研发任务,并定期召开技术交流会,组织专家学者共同研讨技术难题,打破技术壁垒,促进技术共享。二是提高业内薪资,吸引人才。技术创新的根本在于人,生物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需要依靠更多高水平人才的聚集。政府要制定政策,引导科研人员的薪酬与新药研发成果、技术创新成果市场效益挂钩,并适当给予技术入股。除此之外,政府还要在环境建设上下功夫,将园区的交通、住房、医疗、教育重视起来,真正解决外来人才的后顾之忧。三是实施激励,促进企业研发投入。企业是整个产业发展的核心主体,基于对市场的全面把握,对技术创新的敏感度极高。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减免企业R&D费用的税收等方式,鼓励引导企业增加R&D支出费用,加大科研力度。

(二)构建政府主导型“医-产-学-研”政策创新体系。一是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据统计,2006~2013年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复合增长率为29.5%,远超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平均增长率。然而,与高速的市场增长相比,相关管理部门对于新药的研发生产行政审批效率明显迟缓,尤其是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相比,研发申报审批周期长、积压多,直接导致新产品市场效益。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药物审批的特殊性,审批周期本身较长;另一方面是评审中心工作人员数量、技术、效率有待加强。要通过增加工作人员人数,培训提升工作人员能力,激励工作人员工作热情,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等方面,切实缩短行政审批周期。二是搭建投融资平台。生物医药产业具有投资风险高、投资周期长等特点,尤其是研发领域,需要投入资金量巨大,且具有较高风险,因此建立完善的投融资平台十分必要。目前,国内投资机构一般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弱,基于此,可以通过投资机构共同出资、共担分享,或者以政府为主导,成立第三方机构,也可以借鉴阿里巴巴模式,由大企业为小企业提供担保,共享回报。总之,通过多种方式搭建投融资平台,确保资金到位。三是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生物医药产业从投入、研发、临床试验再到市场化,每一个环节都具有较高的风险,需要构建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药物研发生产过程中可能涉及投资机构、制药企业、医院、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如何保障各方信息沟通机制畅通,并适当监管各个环节操作规范,降低风险,就需要政府主导建立第三方风险控制机构。

(三)构建政府主导型“医-产-学-研”市场创新体系。一是提高生物医药产业市场化率。要在投入研发之前,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准确定位研发方向,在保障研发药物的实用性、实效性基础上争取创新性,真正加快药物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化的进程。二是重点培育龙头企业。要想在国内甚至国际上取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一席之地,就要重点培育扶持具有竞争力的医药龙头企业,在进行质量和价格监管的同时,适度向其资源倾斜、政策倾斜,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统筹规划,积极发展相关配套企业,使其在市场的博弈中,更具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海龙.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9.

[2]辛国荣.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重庆国际生物城建设发展[J].重庆行政,2020(1).

[3]王宇飞,李靖靖.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对策研究——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为例[J].中州大学学报,2018(3).

[4]郝凤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与市场驱动效应[J].重庆社会科学,2011(2).

[5]赵静,邵中一,沈超意.宁波市生物医药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与能力提升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4).

[6]刘海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政府与市场角色定位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