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幼儿科学教育范文

幼儿科学教育全文(5篇)

幼儿科学教育

第1篇:幼儿科学教育范文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

老师的科学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老师的科学素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开展的效果,如果老师的科学素质比较高,了解的科学知识多,也有正确的科学态度,那么老师在开展幼儿科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运用最简单的语言和行为来让学生明白科学知识,老师的科学素质决定着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的程度,因此,老师们想要更好地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就需要老师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老师要多看书,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原理,不断提高自己获取科学知识的能力,老师只有先丰富了自己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学习。老师还要对科学有一个重视的态度,老师要尊重科学,积极引导学生探究科学知识,帮助学生培养探究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当学生遇到难题的时候,老师也要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克服困难。比如说,老师在开展《独特的指纹》的科学教育活动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指纹,引导学生发现指纹的外形和类型,之后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指纹和身边同学的指纹,通过观察让学生有机会去探究每个人的指纹是不是一样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感到繁琐,这时候老师要不断地鼓励学生,让他们坚持探究。

二、将幼儿科学教育渗透进各个课程教学当中

幼儿科学教育和其他学科教学是有关联性的,老师们应该在幼儿教育的各个课程中都渗透进幼儿科学教育,将幼儿科学教育和其他学科教学相结合之后,老师可以传达给学生更多的知识,能够扩展学生的视野,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广泛性和实用性,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老师们在各个学科教学的过程中都要尽可能地渗透进幼儿科学教育,比如说,老师在给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会给学生提到杨利伟,老师会让学生认识杨利伟这个航天英雄。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下杨利伟在神舟五号船舱里面拍摄的照片,让学生感受从太空上看地球的感觉,之后老师开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进幼儿科学教育,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其他兄弟姐妹,这样老师进行《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九大行星的位置和安全。老师在其他学科教学过程要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进行幼儿科学教育,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老师将其他学科教学和幼儿科学教育结合在一起,能够帮助学生调动已有的科学知识基础,也能够让学生对事情有更深的理解,也让学生拥有自己的想法。

三、重视家长的作用

第2篇:幼儿科学教育范文

(一)幼儿科学教育课程的整合化

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不断在创造、更新的事情,它具有开放性与创造性,教学课程的目标是随机的并不是固定的,课程内容的选择也是广泛的、共同创造的过程。教育活动开展中不能够使用设计好的眼光看待事情,而应该随机应变。所以,教育工作应该树立整合观念,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应该整合教育课程体系,拒绝孤立幼儿园教学,将整合落实到实处。

(二)幼儿科学教育课程的生活化

在幼儿科学教育中,生活化是幼儿生活思想的重要体现。受到商业化利益的影响,大批素质低下、非专业人员进入幼儿教育行业,导致了幼儿教育工作开展逐渐偏离重心,打碎了幼儿的生活世界。大部分幼儿从小就接触四书五经,脱离了欢笑的童年,在各种兴趣班中被迫接受被操作好的世界。只有将幼儿的世界还给孩子们,才能够保证幼儿的心灵正常成长。所以,在幼儿教育中,应该尊重幼儿的现实存在及实际需求,为他们营造一个能够自由玩耍、可靠、挥洒感情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孩子的世界应该由孩子自己掌控,所以提倡幼儿教育课程的生活化十分必要。教学课程的开展需要以传授学生生活技巧为基础,然后逐步将科学课程的生活化运用于教学当中,激发学生某项特长,从而使学生始终都具有饱满的精神,健康成长。创造科学合理的生活化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空间,使其避免受到社会利益的影响。从我国千百年来的教育经验来看,只有综合发挥多种教育元素,才能将科学教育变为现实。

二、幼儿科学教育环境的儿童化

所谓幼儿科学教育环境的儿童化,指的是创设的科学教育环境要能激发幼儿主动探索、自主活动,适合幼儿发展的、支持性的环境,以顺应幼儿不同发展潜质、学习方式以及学习需要。强调基于幼儿的需要出发,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环境。譬如对一些直观事物的引导,通过铁块与木块的数量比较方式引入小班教育;而磁铁为什么会吸引铁则适合于大班的教育。其次,幼儿的活动区内应采用儿童喜爱的布置,添加幼儿艺术制品,创造一个属于他们的舒适乐园。最后,教育工作的开展应该随着儿童的需求与主题的变化而变化。积极引导幼儿参加活动,将幼儿带进活动环境中,让幼儿自己在活动中积累经验、锻炼双手、开发大脑,使其逐渐认可周边的环境,对活动的开展予以认同。由于幼儿亲自参加了活动环境的布置,所以就会认同这里,并格外的珍惜这里。在环境的合理创造下,儿童将更有利的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所以,教师必须尊重孩子的观点,鼓励孩子自我打造生活环境,促进幼儿健康发展。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是科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他的组成囊括了诸多的组成部分。所以,必须在教育的开展下树立整体观念,将有利于幼儿科学教学活动开展的工作整合起来,为幼儿成长创造一个科学的、安全的、开放的环境。

三、幼儿科学教育评价的儿童化

(一)经常化是评价的第一要点

在进行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大量的科教类活动充斥了孩子的日常教育生活。面对这些随机的教育活动,教师应该经常性的对教育活动的开展、表现状况给予评价,从而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并及时的调整幼儿教学的目标。

(二)将促进幼儿发展作为评价目的

幼儿的身心发展还并不是十分的健全,所以在评价工作开展中应该及时了解幼儿当前所处的发展水平,然后正确的引导幼儿发展,切记不能给幼儿设定好坏的标准,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孩子。

(三)尊重并接纳孩子之间存在的差异

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立的观念及特点,他们之间往往存在着不同差异,在对待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上也存在分歧。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尊重他们特立独行的观点,使他们能够看到自己成长的成果。

(四)结合幼儿具体探究活动评价幼儿的发展

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往往只重视学期初期与学期末期的幼儿评价工作,导致教学评价存在片面性,同时也不能够及时有效地了解幼儿实际发展状况以及在探究活动中学习到了什么。所以,相关教师必须建立一个健全的、科学的评价体系,时刻关注幼儿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对幼儿表现出的科学探究能力进行记录,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语言交流以及合作方式,准确地、有效地、全面地了解幼儿的实际发展现状,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保证幼儿健康成长。

四、总结

第3篇:幼儿科学教育范文

一、培养幼儿科学探索兴趣

(一)正确对待幼儿的发问

要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首先就要激发幼儿好奇心,当幼儿向我们提出问题时,我们应耐心倾听,因势利导地帮助幼儿解答问题,而且有意表扬爱提问的幼儿,鼓励幼儿大胆质疑,积极去观察,发现,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这样就能激起他们的探索愿望,培养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

以幼儿而言,教师是他们心目中的权威,他们崇拜的对象。教师的兴趣,期望常影响到孩子们从事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我常参与幼儿的活动,与他们一同寻找,一同探索。

二、创设科学环境、提供充分的材料,指导幼儿动手操作

幼儿园天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只要为他们创设科学教育的良好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提供丰富的材料和有效的指导方法,才能保证探索科学活动顺利的进行。

(一)自然角

在班上自然角,为幼儿提供小动物,让幼儿亲自饲养,并在饲养过程中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及生活习性;指导幼儿随季节变化,动手栽种多种植物,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季节特征与植物生长的关系,进一步了解不同植物的不同特征,知道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离不开水、空气、土壤、阳光等。

(二)科学壁画

为幼儿提供图片,与幼儿一起布置壁画,如表现神奇大海的《海底世界》,反映大自然四季变化的《美丽的春天》,《夏天的公园》等,让幼儿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科学的熏陶。

(三)科学小实验

为幼儿设计多种多样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如在认识溶解的活动中,为幼儿提供水、盐、糖,让幼儿通过操作,知道糖和盐放进水里会溶解,能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索精神。

三、在一日生活中渗透科学教育

(一)在日常生活中

生活周围有许多事物,现象都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如在操场上玩滑滑梯,可以了解速度和惯性的关系;吹气球、玩风车,可以了解空气无处不在。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随机地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

(二)在学习活动中

常识活动是最有利于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活动。是其它教育无法代替的。如黑暗中脱毛衣时,会看见“小闪光”,告诉幼儿这就是“摩擦生电”现象等。

(三)在游戏活动中

让幼儿在玩游戏中学科学,在玩中用科学。如:通过动手玩天平,认识“平衡”现象,又如在开展角色游戏中,让幼儿动脑、动手发明创造各种游戏材料:用塑料管制成听诊器,用可乐罐制成锅、茶壶等。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善于吸收,发现科技新信息、新动向,随时捕捉各种现象,抓住、利用每一个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科学的启迪。

四、请家长配合,还幼儿接触,观察大自然

第4篇:幼儿科学教育范文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对儿童的几个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时间、解放儿童的空间,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儿童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幼儿对周围的客观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真诚地接纳、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认真对待幼儿的每一个问题和发现,引导他们猜一猜、想一想。有了教师的支持、鼓励甚至参与,在这样宽松的环境里,幼儿可以充分地观察、大胆地提问、热烈地讨论。无疑,这是保护孩子好奇心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很轻易就能做到的。

二、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满足幼儿的动手体验

(一)自然角的设置

在班上随季节种植一些植物,引导幼儿浇水、施肥,并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用简单的测量和画图方法记录下植物的生长过程。从而让幼儿懂得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空气、水、土壤等,并通过记录了解植物的生长周期及其变化。春天,班上还饲养几只小蝌蚪。把给小蝌蚪换水的工作交给幼儿,把观察并记录蝌蚪长出后退———前腿———尾巴慢慢消失———变成小青蛙的这一过程也交给幼儿。这样的种植、养殖,观察、记录,孩子们都很感兴趣,因为是他们亲自参与,所以他们很认真,每天的观察、记录从不落下。在整个过程中,他们还有很多关于动植物生长发育的问题要问,教师要事先做好相关知识的积累、准备,便于随时解答孩子们的问题。

(二)开展科学小实验

每周,我会在班上开展一个小实验。这个小实验有时来自孩子们的意外发现,有时来自于我的活动设计。如一次在绘画活动中,幼儿涂色时发现在涂了红色的颜色上面再涂蓝色,这时的颜色既不是红色也不是蓝色了,而是变成了紫色。在他们惊讶、迷茫的时候,我会及时带领孩子们做一个“颜色变变变”的小实验,并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进行颜色的调配实验,并做好记录。通过这些小实验的开展,幼儿通过亲手操作,既满足了他们的兴趣,也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探索能力,同时在实验中丰富了孩子们的科学知识。

(三)小型、多个区角活动的应用

在班上,设置多个科学领域的小型区角,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区角活动,这些小型的区角活动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更换、补充。如在墙面上设置一个“粘粘乐”的区域,用不同颜色的无纺布做成不同形状、大小的图形,幼儿可以根据图形、颜色、大小或者按自己喜欢的排列规律进行粘贴活动。一批幼儿粘贴完了,下一批幼儿又可重新粘贴。这些小型区角的开展,既符合我园的实际,也让幼儿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在玩玩耍耍中发展了幼儿的感觉能力、动手能力。同时,丰富了幼儿生活中的科学知识,达到科学启蒙教育的目标。

三、抓住教育的契机,引领幼儿的随机探索

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时时会出现各种情况,而这些情况中就蕴含着科学领域的教育内容,随机教育、随机探索的契机很多。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有效的教育时机,及时引领幼儿实施随机探索。“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我们教师常常会错过日常活动中这些大好的教育时机,忽视偶然事件的随机教育。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如果我们善于捕捉和利用那些稍纵即逝的科学教育时机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那么对于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培养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四、实施家园的配合,支持幼儿的延伸活动

第5篇:幼儿科学教育范文

科学要有系统的观察与实验,幼儿的科学活动也同样如此。教师应注重幼儿科学活动中的观察实验和记录,引导幼儿随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同时还可以向同伴讲述自己的发现,或就某些问题展开交流讨论等。这种方式可以让幼儿感知科学的严谨性,也培养幼儿的科学意识。比如科学活动《纸是大力士》,重点让幼儿探索让纸张站立起来的各种方法和通过操作实验初步感受了解纸的承载力。教师首先请幼儿操作,一张夹在木块之间的纸能承受多重的东西,幼儿操作并记录。接着,激发幼儿思考如何让一张纸承起一只橘子的重量?请幼儿先写设想再实验。幼儿开始了各种探索、操作、体验和发现,激发出了思维的火花。通过记录,幼儿还发现有的方法甚至能承受一本书的重量,于是又引发了对各种方法的探索和讨论。“记录”让科学活动不再单一、枯燥,更多地让幼儿在探索中自主发现问题并且做出总结,从而加深幼儿的理解和认识,突破活动的重点,也拓宽了幼儿解决问题的思路,激发更深的科学思考。

二、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体验

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说过“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这一观点清晰地阐述了科学活动中探索的重要性。同时从另一个层面上,也强调了科学启蒙教育应生活化的教育要求。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幼儿生活在这斑斓的世界里,随处都有让他们好奇的事物和现象。教师应关注幼儿的日常生活,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抓住身边丰富的科学契机。比如,到了冬天,孩子总会有这样的问题:“冬天为什么我们的嘴里会冒白气呢?”对于这样的问题,老师可以生成让幼儿做《水的三态变化》实验的科学活动。这样的活动既可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增强其观察的兴趣,又可以使幼儿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学习科学知识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更高,探究的欲望会更浓。同时,教师的目光不仅仅局限于一次科学活动,应放眼于日常生活,利用各种机会,随机地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引导幼儿自主地从生活中发现,从探索中思考。

三、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