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记者发言稿范文

记者发言稿精选(九篇)

记者发言稿

第1篇:记者发言稿范文

大家下午好!

我是美术学系大三的学生,我叫**。首先我很荣幸当选新闻中心第11届大学生记者团团长,在此我要感谢院领导、党委宣传部老师对我的信任,感谢新闻中心所有新老成员对我的支持。

其实我来新闻中心记者团工作的时间并不是很久,接触的工作也不是很多,但在这个学生组织里,我感受到了团队强大的凝聚力、真挚的亲和力和艺术的工作的能力。在这里,我从老师的悉心教导中学到了如何为人如何工作,从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成长为一名为同学服务的大学生,对此我从内心深省到:这是美的殿堂激励了我坚强的斗志和无限的热情。

从走进美院大门的那天开始,我就立志要学有所成,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闲散。大一时,我带着忐忑的心情走上院学生会干部竞选的讲台,不久后,我成为了院学生会秘书处的一名干事,一年的学生工作中,在团委老师的指导下我参与策划了我院的评估晚会、“两代会”等一系列大型的活动,开拓了眼界,锻炼了能力。还记得在学生会工作的表彰大会上,官书记对我们学生干部提出的几点希望:做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要有“铜头”,是不怕碰钉子,敢于做事;“铁嘴”,是在任何时候都能有雄辩的口才;“宰相的肚子”,是能放的下事情,学会宽容;“马拉松的腿”,是勤跑,不怕苦。现在想来,官书记的教导还是那么深刻,令我收益匪浅。

大二,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支持下,我和艺海文学社成员创办了高校文艺交流刊物《**》,刊物在高校间得到一致好评。在武汉第二届诗歌艺术大赛的现场得到湖北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韦启文先生的赞赏,并为《**》题词:“艺海扬帆竞风流”,鼓励我们创新发展,争取更大的成绩!在领导的鼓舞下,《**》在2007年发行3期,一万余份,在刊物的规模和质量上有了很大的突破。所以在“艺海风”的团队里有这样一句座右铭:做好《**》,是我们每位成员的使命!

在从事上述学生工作的同时,我发现自身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所以我没有丢失自己阅读、写作、与同学交流的习惯,时常抽时间去图书馆看书、写文章、定期与高校的学生干部交流工作。为自己的大脑充电,培养文字功底,总结交流开阔视野,扩大自身的发展空间。

现在,我作为党委宣布部大学生记者团中的一名核心协调者,我将努力为大家服务,配合老师做好相关工作。我将立志建立一支新闻敏感性强,工作效率高,工作认真负责的记者团队。我将期待与新闻中心其他部门的通力合作,力争将新闻中心的团队建设的更加精干!

第2篇:记者发言稿范文

备说:发言前的“演讲”环节

任何语境下的“发言”,其实都是“演讲”活动。我们不提倡把“发言”变成匠气十足的“演讲”,但在准备发言的时候,一定要有演讲的意识。请你注意:工作总结(计划)、经济运行报告等,绝不等同于发言稿,你若把这些书面文字“说”出去的时候,一定要进行二次加工和整理。

把主题解读明白

任何“发言”都要紧扣主题,这是最起码的“规矩”。如果发言内容不着边际,游离主题,你的语言表达越生动,“发言”质量却越糟糕。笔者所在单位有位科长在汇报本科室工作时,对某项全局性工作进行了情绪激昂的描述,并对“兄弟科所”的工作质量和工作进度进行了点评,却把自己该讲的内容抛在一边,“跑题”效果非常明显。建议你在准备发言稿的时候,一定要吃透会议要求和发言主题,主题扣得越紧越好。

把提纲整理有序

发言提纲或完整的发言稿是思考含量的载体,是发言内容的范本。你在准备发言稿的时候,最好侧重以下角度:

时长与容量。发言之前你要有所考虑:发言时段有多长?发言顺序排在第几?如果有明确的时长限制,或排在顺序最后,你一定要注意发言容量与时长的关系。以文字量计,正常语速下每分钟200字。如果发言明显超时,你的职场礼仪就要失分,发言效果就要打折扣。“挤占”其他发言者或领导讲话的时间,还会影响正常散会。

详略与质量。控制发言时长不是机械地压缩文字,而是科学地把握详略。一个人的发言是不是很精彩,不在于他的“滔滔不绝”,而在于有没有思考含量、有没有信息质量。因此,你在准备发言稿时,务必要处理好内容详略与信息质量的关系,做好对素材的裁剪。我们以两个发言主题为例,说一说详什么、略什么。

工作总结(计划)“详”什么:工作总结(计划)最需要“详”的是工作亮点,如出彩的工作活动、创新的工作尝试、显著的工作成果、抢眼的工作产品。领导好评、通报表扬、同行观摩、媒体传播、学术评定等都是工作出彩的标志。除此之外,还应该“详”说带有思考含量的内容,如突出的体会、重要的启示、创新的措施(或思路)、独到的建议等。当然,思考含量不是“编”出来的,一定是“思”出来的、梳理出来的。

工作总结(计划)“略”什么:工作总结(计划)最需要“略”的是众所周知、你有我有全都有、你干全都干的“流水账”,如跟领导作了汇报、开了会议、布置了任务、提出了要求……还有既定的工作头绪,如要抓好人口普查、要做好年报定报等。你应该明白,“流水账”的汇报价值非常微弱,既定的、常规的工作头绪谁不知道?此外,可说可不说的套话、空话最好避免。

经济运行报告“详”什么:在关于经济运行情况的汇报发言中,重点内容应该是有序的分析思路、鲜明的分析观点、深刻的分析结论、精练的数据信息,特别要注意分析经济现象发生发展的趋势、结构、变化、原因等要素。

经济运行报告“略”什么:如果你就经济运行情况进行汇报发言,万不可把印发的统计分析报告照搬为发言稿,需要“略”说的是宏观的背景描述、“八股”的开头段落、过“碎”的表格数据、抽象的统计论述以及数据的加工过程等。

层次与顺序。发言效果如何,除了详略要把握好,还应该筹划好层次与顺序。笔者再次提示:发言不可照搬文字上报稿,要根据语境情况和现场变化,对发言层次进行科学排序,哪部分先说、哪部分后说,不同的组合效果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你应该先说别人没说到、没想到的,自己独有的,后说共通的。经济运行汇报时,应该先说总体判断观点,次说行业运行特征与关键数据,再说相关背景(如前面已有雷同内容的发言者,背景可以略去)。

例如,在一次区委书记召集的“小范围”经济运行研讨会上,统计局(调查队)提交的文字汇报稿是:“十一五”期间逐年的GDP数据、居民收入等数据。汇报者表述“GDP情况”时,没有“照念”文字稿及表格数据,而是把GDP五年的总量、速度、结构、贡献率分别进行组合,汇报信息的清晰度非常高,得到领导好评。

字述与口述。在整理发言稿的时候,有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环节,就是把“口述”的语言风格融入文字;如果手头已有工作总结(或统计分析报告),则需对文字稿进行“改造”。建议把握以下三点:

第一,精练文字。要把过繁、过细的文字进行浓缩、概括和归纳,使主题更集中、更明确、更凝练。

第二,润色语言。要根据“口述”特点,把书面语言进行“声化”处理。首先,要对抽象、冷僻、拘板的概念、术语、“理论表述”、“文字表述”进行通俗化、口语化的变通。其次,要对每个层次的主要思想进行“标题语”、“段头语”的归纳;对其他书面文字也尽可能“修整”成对仗句、排比句或浓缩成整齐的短句,这样不仅易说,而且易记。

第三,压缩数据。文字稿的数据密度不适于语言表述,要把过密、过细的数据进行压缩,只保留用于支撑观点的主要数据、关键数据。为了发言时清晰易记,还应对书面数据进行“小数取整”或“放大”计量单位,在表述方式上也要注意“改良”。

把要点记忆牢固

为了提高发言质量,建议你把“记背要点”作为准备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发言稿不是“读物”,若想让发言生动精彩,你最好把要点记牢。要点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结构层次。你的发言能否简洁明快、条理清晰,层次感、节奏感至关重要。因此,你务必牢记发言内容的层次顺序,特别是大小标题及“段头语”。这些要点记牢了,发言自然会顺“层”成章,流畅通达。

重点内容。首先是每个层次的“内核”,除了标题和“段头语”外,还可针对每个层次的叙述顺序和内容构成,提炼1~3句关键词或关键句,作为发言时的“索引”。其次是一些重要的结论、观点、思路、感悟等,这些内容是你发言时的“闪亮”要素,既要记住原话,还要记住它们在什么位置。

关键数据。统计数据是汇报经济运行时的当家素材,对重要、关键的数据,你一定要把它们记牢。须知,一笔数据就是一种发言思路。

第3篇:记者发言稿范文

【要点导悟】——把握文体知识,夯实写作基础

应用文是文章类别的一种,是有不同固定格式或要求的各种文体的总称,在日常工作、生活与交往中广泛应用。应用文的体裁、样式很多,细分起来恐怕在百种以上,但就我们中学生从学英语的角度来看,常用的主要有以下10种:启事、图表、书信、日记、通知、便条、致词、报道、电话会话、贺卡。各类形式的应用文有特定的规格、写法,总的要求则是内容真实、用词准确、条理分明、格式正确。特别是要注意英语应用文在行文方法和书写格式方面都与汉语应用文不同,在日常学习和训练时要注意区别。

【发言/演讲稿类】

发言/演讲稿是在公共场合向一群人宣告某件事情的文稿。发言稿可以分为欢迎辞、欢送辞、演讲稿等形式。

1.发言/演讲稿的语言:发言/演讲稿的语言形式一般少用复杂句,而以简单句为主要的表述形式。同时,发言/演讲稿必须有感染力,所以可以使用祈使句、感叹句、强调句等句式来达到这种目的。常用语有:Warmly welcome to our school(factory等)./We feel greatly(very) honoured to see(meet, be with) Mr. (Mrs./Miss).../We are very glad to meet...in our school(factory等)./We are very excited and delighted ing to.../First of all, let's extend our warm welcome and cordial greeting to our distinguished guest(s).../Let's give our best regards and respects to Mr.(Mrs.).../We wish Mr....a pleasant journey home and good health./Wish him the best of health and success./Looking forward very much to seeing him again./Please take our kind respects to...(意为“代问……好”。) /Now let's warmly welcome Prof. Smith to give us a speech./It is time for us to insist on taking physical exercise./Wish your visit to Shanghai success.等。

2. 发言/演讲稿的结构:由于发言/演讲稿属于单向式语言交流的一种形式,所以为了引起对方的注意力,首尾必须使用称呼语和结束语。另外,发言/演讲稿是针对具体事件进行的,所以发言/演讲稿主体部分应该阐述清楚事情的缘由和结果(或要求)。为了使发言/演讲稿的结构清晰明了,通常采用分段方式将缘由和结果(或要求)表达出来。值得注意的是,在分段的基础上,发言者每一段的起始部分还要利用提示句概括出段落中心思想。如:A great movement concerned about the situation has spread around the country./What will we students be able to do? 等。

3. 发言/演讲稿的内容:由于发言/演讲稿是在具体事情的基础上来展现发言的目的的,所以发言稿第一部分的内容应该以详细完整地介绍事情为主,具体地讲,包括事情的发生、发展及结局。发言/演讲稿第二部分的内容就是提出主题(如欢迎、欢送、号召、建议、个人看法等)。

【日记类】

日记属于应用文范畴,常用来记述自己一天生活中所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或用来抒发自己当天对某些事件的感受以及自己将来的打算等。要写好它,就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格式正确:英文日记与中文日记写法大致相同,都应在写正文之前先依次写明日期、星期几以及当天的天气情况。日期和星期通常顶格写在日记的[JP+2]第一行,其写法是:先写月、日、年,再写星期几。一般而言,月可以用缩写形式,日可以用基数词也可以用序数词,年可以省略,星期不用缩写形式。例如:2012年4月1日,星期六,可以写成April 1(st), 2012, Saturday。

天气情况应该写在日期和星期的同一行稍微靠右的地方,表示天气情况的词语是形容词,首字母必须大写。如:Fine(天气晴朗的),Sunny(阳光明媚的),Cloudy(多云的),Hot(炎热的),Cold(寒冷的),Cool(凉爽的),Snowy(下雪的),Foggy(有雾的),Windy(刮风的),Rainy(下雨的)。

2. 表达清楚、准确、连贯:日记正文中写人记事要写真人真事,抒情要抒发真情实感,议论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3.日记记叙的是当天发生的事,通常要用过去时态;但如果发表一点感想或进行说理,则用一般现在时。

【信件类】

信件属应用文之列,用途极为广泛。信件类英语作文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4篇:记者发言稿范文

1996年8月,笔者出席在北京中央党校举行的庆祝中国速记创始10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有幸见到了延安时期曾任中共中央办公厅速记室主任的张重。张重是党内老一代速记工作者,是他率领中央办公厅速记室几位青年速记员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举行期间,担任包括边区文艺协会以及文学、美术、音乐、戏剧等各专业小组讨论时的全部速记工作。笔者因参与由中国文献速记学会文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中国速记百年史》编写工程,亟需了解延安文艺座谈会速记记录的详细经过,借与张重同时参加中国速记百年纪念活动的机会,在党校宾馆访问了张重。以下就是根据那次专访所写的追忆(有些细节是笔者在会后回到上海又继续写信给远在新疆定居的张重请教的答复)。

1942年5月2日,延安文艺界近百位精英人士来到了杨家岭中共中央办公厅二楼会议室,参加由、凯丰(时任代部长)共同署名邀请的文艺座谈会。会场是1941年新建成不久的一幢“现代化”建筑。所谓“现代化”,不过是座沿着山坡构建的普通砖木结构的房屋,因其从山坡上往下俯瞰形如一架双翼飞机,大家就称它为“飞机楼”,这在到处都是窑洞的延安就显得比较显眼了。这幢楼的底层北面有一条走廊,同山坡上的窑洞相连接,来开会的人也可直接经过走廊进入楼中。会议室平时也兼做食堂,大家就坐在长板凳上,在一张办公桌上铺一块白布就算是主席台。张重等几名速记员由办公厅秘书柴沫(建国后曾任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秘书长,因与的秘书田家英关系密切,“”初期即遭株连被迫害致死)带领,坐在主席台一侧,的秘书胡乔木也参加了会议,他与柴沫记录讲话大意。第一天的会议由凯丰主持,时间不长。讲话时,手里拿着一张写有简单提纲的纸,内容即是《讲话》的“引言”部分: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熟悉生活问题和学习问题。

随后的十几天都进行分组讨论,会场分散各处,张重等几名速记员也分赴各组为讨论发言担任速记,张重与章岩(建国后,章曾任辽宁省委统战部部长、辽宁省政协主席)参加陕甘宁边区文艺协会一组的讨论。当年中央办公厅速记室的工作人员,“”后离开速记工作岗位大多出任省市党政一级、国家学术团体等的领导工作。

这样的分组讨论进行了十几天,5月16日又集中开了一整天座谈会,到会场听取大家的发言,没有发表讲话。

5月23日下午座谈会闭幕,先是由讲话,晚饭后听作文艺座谈会的结论,张重等几名速记员仍坐在一边作速记记录。因出席的人较多,闭幕式就在“飞机楼”西边的广场上举行,当时杨家岭是中共中央所在地,而等领导人已经搬到枣园去了。枣园离杨家岭有十几里地,平时中央领导都在枣园,只有开会时才到杨家岭。

的《讲话》速记全文最初是由张重主持整理成文字稿的。先交给柴沫,柴沫参照自己的文字记录作了修正,然后交给胡乔木审核,经过他俩审看后,文字稿发回速记室重新抄录,并复写数份分送给枣园的中央领导征求意见。张重等为中央领导作的记录稿,把关审定的是领导身边的大秘书(当时的秘书胡乔木、的秘书黄华、任弼时的秘书师哲、王稼祥的秘书陶铸等,党内习惯称这些人为大秘书)。张重等中央办公厅速记室工作人员都是抗战初期从各地奔赴延安参加革命的知识青年。有的文化程度不高,到延安后学的速记技能还不熟练,整理出来的文字稿往往词不达意,语法结构有问题也是常事。经整理定稿的《讲话》于1943年3月13日先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部分内容,同年10月19日为纪念鲁迅逝世七周年,《讲话》全文在《解放日报》发表。

第5篇:记者发言稿范文

[关键词]民族志方法 深度报道 《冰点》

无论是观察、访谈、体验式采访,还是抽样调查、蹲点采访、隐性采访,新闻采访方法大多可以在社会学研究方法中找到根源。记者通过参与式观察、跟踪调查、深度访谈等多种方法搜集资料,以深描的笔法记录社会变迁,揭露事件背后的社会痼疾或文化意义,是一部分深度报道所追求的传播效果,也是民族志方法的主要研究目的之一。对以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为主旨的深度报道来说,更广泛地借鉴社会学研究方法是提高报道质量的可行途径。

自1987年《中国青年报》推出关于大兴安岭火灾的“三颜色报道”以来,我国深度报道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在反映社会变迁的大量新闻选题中,记者事实上使用了民族志的调查和写作方法。本文以《中国青年报》1998-2010年的《冰点》特稿中的典型篇章为例,试图说明民族志方法对深度报道的示范意义。

什么是民族志方法?

民族志是对人以及人的文化进行详细的、动态的、情境化描绘的一种方法,探究的是一个文化的整体性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它要求研究者长期地与当地人生活在一起,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获得对当地人及其文化的理解。加拿大广播公司负责摄制的纪录片《中国崛起》(Chinese Rises)所采用的叙述方式就是“民族志”的范例:通过广泛的抽取中国社会各阶层样本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并通过镜头如实反映他们的生活现状。

拉斯韦尔称大众传播有监测环境、协调社会和传承文化的功能,新闻媒体以类似民族志方法的手段体察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及其背后隐藏的文化内涵,记录各民族、各阶层的历史,无疑是履行媒体社会责任的体现。

以民族志方法进行调查研究与新闻记者的常规调查研究有所不同,新闻记者更关心异常事件,倾向于“今日事今日毕”的日程安排,而民族志研究则多着眼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研究者融入研究对象的生活、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模式进行参与式观察、与研究对象进行深度访谈,然后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和阐释。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一些媒体在关注热点新闻之外,新闻触角还能涉及到静悄悄的社会变迁,记者通过与上述方法类似的途径获取资料,在新闻媒体中形成的文本就是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不是一种具体的新闻文体,而是一种报道理念,是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对事实作出解释和分析,阐明事件的因果联系,并力图对其发展趋势作出预测的一种报道方式。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新闻文体的变迁中,事实上存在一种深度报道流派――记者关心的是轰动事实之外的隐性嬗变,即宏大的社会变迁,他们以别有幽怀的姿态,冷静地记录着特定人群的生活方式及生产关系的变迁,与集中报道社会热点的媒体同样能影响今天。最典型的当属《中国青年报》的《冰点》特稿。

1998―2010年《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中体现的民族志方法

《冰点》自创刊以来每年都有选题体现了民族志的理念,即聚焦少数群体及其文化。如《听丁克讲故事》、《性别的挣扎》、《一个拒绝公路的村庄》、《拒绝现代化》、《别了,土地――个苏南小村庄的拆迁纪实》,在丁克家庭、变性人、阿米绪人、苏南被拆迁的农民身上并未发生惊天动地的新闻,他们只是社会发展中的特殊样本,要么是生活方式得不到社会理解,要么是在现代化、全球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利益被忽略。以民族志的视野和调查方法能详细记录某种生活方式的两难处境,关注社会变革带来切肤之痛,让读者在阅读之余有所思,让政府意识到保持经济发展时应注意对历史资源和人文精神的保护。

通过研究《冰点》特稿1998―2010年的作品,笔者发现在大量作品中隐含着民族志方法的关键步骤,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田野作业:《冰点》特稿采访不可忽视的一环

民族志的重要方法――田野作业需要研究者在完成对研究对象的选择和取样后,进入研究对象的生活,进行保持专业距离的参与式观察,同时通过深度访谈、问卷调查、投射技术等手段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了解。

田野作业是以记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融入新闻当事人的生活,进行参与式观察,充分聆听新闻当事人的想法,这样写出来的作品鲜活生动,能使读者从讲述者的角度理解其观点,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

《冰点》特稿中有相当一部分稿件采用了类似民族志田野作业的调查方法,如参与式观察、跟踪调查、访谈、倾听等。在《听丁克讲故事》中记者蔡平分别跟两对丁克夫妻进行背对背的访谈,从夫妻双方的真实想法发现丁克家庭看似轻松幸福的背后依然存在危机;记者林天宏以心理学博士龙迪的博士论文《性之耻,还是伤之痛》作为反映遭受害儿童生活的切入点,龙迪曾深入到村落,对6个曾遭受过老师长达两年犯的女孩家庭进行跟踪研究,探索受害女孩及其家庭的创伤经验,从调查到作品出版历时五年。推崇该作品的社会价值与调查方法是《冰点》对其进行摘编式报道的前提,严谨的社会学研究方法能够提升作品的效度和信度,这是《冰点》特稿记者所认同的理念。

以关键角色为主展开访谈是民族志田野作业和深度报道采访的共同特点。关键角色往往是群体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资历丰富,能够提供详细的背景资料,健谈,可能受过正规教育,这能为研究者和记者搜集资料带来很多便利,但关键角色提供的信息必须通过多方消息来源检验。

2、多方检测:核实信息可信度的方法

民族志学者在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时,多方检测是提高信息质量和保证研究成果可靠的主要方法,也就是通过多种消息来源的对比检测信息的品质,从而更彻底的理解消息来源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最终对整个形势进行审视。

如《最后的煤矿敛尸工》一文中,记者郭建光以煤矿敛尸工老梁为关键采访对象,通过老梁的回忆和讲述反映煤矿敛尸工行业的非常生活,摄影记者沉重的新闻图片、敛尸工老马、老梁妻子以及记者的观察佐证了老梁的叙述,也从侧面反映了煤矿工人危险的工作环境。

3、民族志写作方法在《冰点》特稿中的体现

民族志研究的写作要求有一双能捕捉细节的眼睛,一种能用合适的词汇表述细节的能力,以及一种能够把细节和意思组织成一个结构细密的整体的语言技能。《冰点》特稿每篇字数都在万字左右,唯有把故事写好才能吸引读者,使读者有耐心看完整篇。一部分《冰点》特稿中写作方法类似于民族志的写作方法。

深描和逐字引用是《冰点》特稿体现民族志写作方法的重要方面。民族志学者往往不辞辛劳地描写一个文化场景或是非常详尽地描述一个事件,其目的是传达

感觉和描述所观察事件的事实,使得读者能与作者一起分享研究对象对情境的理解。

如《别了,土地――个苏南小村庄的拆迁纪实》中,文中记录了记者的父母面临政府拆迁时的态度:“怎么付安置房的钱都不够啦,还要倒贴?!”“犟一犟总会多得些吧。”“那有什么办法,土地本来就是国家的。”通过这些鲜活的语言,读者能够体会到政府强令拆迁时农民从抱着一线希望的挣扎到绝望的过程。记者描述了自家几代人的典型生活细节,让读者看到土地在农民的生活中逐渐变得如同鸡肋,拆迁后最终作鸟兽散。恐怕只有类似民族志的描绘,才能记下中国乡土社会的变迁。简洁、准确、个人化的风格,是民族志写作所要求的,在《冰点》特稿中也时有呈现。

现在时的描述方式是民族志写作的时态,新闻作品为了体现时效性,让故事显得更生动,往往也是采用现在时的描述方式,《冰点》特稿也不例外,新闻故事也许不是突发性的,但是记者在描述时尽量让故事看起来正在进行。在本文采用的样本中,记者通常能自如地讲好新闻故事,往往是通过正在发生的事引入回忆,最后结尾仍然是现在时。如《最后的煤矿敛尸工》开头是“多年以后,老梁仍能清晰地记起那名年轻的矿工”勾起10年前的残酷记忆,结尾是“他抓起一把小米撒在地上,‘咕咕咕’叫着,几只小鸡应声跑了过来”,整篇文章用了大量直接引语,既体现了真实性的原则,也让文章生动可读。

追求“在场”的效果是民族志写作中的另一个特点。对每一个主题的调查记者尽量采用第一手材料,丰富的场景描写,大量的直接引语,往往能够体现强烈的“在场感”。例如在《听丁克讲故事》中,记者蔡平一直处于“在场”状态,她的语言和思考一直伴随着读者看完这篇报道。在讲好新闻故事方面,《冰点》特稿记者能够熟练运用中国传统文章学中的起承转合、首尾呼应等方法,采用读者最熟悉的语言来表述事实,这同样是民族志写作中的要求。

4、民族志方法中的伦理道德在《冰点》特稿中同样适用

在征求研究对象同意的情况下进入现场,尊重研究对象的文化和个性,必要时采用化名,在研究中应赢得研究对象的信任,始终本着诚实、互惠的态度,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注意使研究对象免受伤害。这是一个民族志学者应该遵守的伦理规范。

在《冰点》特稿中,记者类似于应用型的民族志学者,在采写中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敏感题材使用化名。如记者蔡平在采访变性人时仅公布了相关医生和专家教授的姓名,患者姓名一律隐去或用化名。

记者尽量使采访对象的生活不至于因报道而变得糟糕。对可能影响采访对象生活的题材记者都相对谨慎,在对变性人、丁克家庭、煤矿敛尸工、农民工、被拆迁者、卖血农民、自闭症患者等群体进行采访时,记者首先是取得他们的信任和同意,才步步深入地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有节制地展现特定社会人群的生活图景。

民族志方法对深度报道的采写具有示范意义

与《南方周末》特稿借鉴“华尔街日报体”不同,《冰点》特稿独树一帜的采写风格是中国式特稿。有学者认为它符合新闻主义的规范,但又不同于西方特稿,主要原因在于记者主观色彩介入过强,文本中大量穿插了记者的评论和心理描写,因而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通过有些文本可以看出记者与新闻当事人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为记者以客观、中立的立场叙述事实设置了障碍,不能像民族志学者那样做到“价值无涉”。在很多文本中,记者并不掩饰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如以保护北京四合院为主题的特稿,大量的直接引语来自于民间人士和外国人,字里行间仍然透露着记者对拆迁者的愤怒和对传统建筑被破坏的焦急。

典型的民族志需要六个月到两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田野作业。由于新闻媒体自身的运作机制导致记者不可能都像卢跃刚写《大国寡民》一样费时费力,对特定社会情境的调查只能在短暂的几周或几个月内完成,难免流于浮光掠影。

第6篇:记者发言稿范文

毫无疑问,我们生活在一个明星CEO当道的时代。乔布斯(Steve Jobs)的个人形象和苹果的精妙创新赢得了大量狂热信徒,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故事赢得了好莱坞的青睐,总统候选人费奥莉娜(Carly Fiorina)也曾是惠普公司CEO。

但是问题在于:明星CEO的光环来自何处?是有效地管理新闻界,还是公司优秀绩效的结果?研究者们通常假设媒体更倾向于关注成功公司的CEO,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

斯坦福大学的两位研究者(Elizabeth Blankespoor 与Ed deHaan)分析了标准普尔1500公司在2003至2013年的57万多篇新闻文章,以及新闻后两天内的其他相关文章。这些文章既包未提及CEO的公告,也包括在不同程度提及CEO的文章。分析显示,那些热衷于向记者推销其CEO的大公司赢得了三倍多的媒体报道。但是过度曝光CEO的公司在长时期中会经历绩效下跌,也许是因为这些CEO习惯了他们在报道中的角色,不再推陈出新,而是安于现状。

研究者指出,近三分之一的公司新闻稿提及了CEO姓名,约四分之一的公司新闻稿引用了CEO的言论。推销CEO比公司经营上的成功更为普遍,虽然后者更能推动股票价格上升。而且,新上任的CEO也往往能赢得记者的注意,增加曝光率。

研究者经过测算发现,公司新闻稿提及CEO姓名,媒体报道提及该CEO的概率会提高12.9%;公司新闻稿引用CEO言论,媒体报道引用该言论的概率会提高12.2%;公司新闻稿中的CEO言论若清晰而生动,媒体报道提及该言论的概率会提高17.7%。更吊诡的是,有吸引力的CEO言论会使得记者更依赖该公司的新闻稿,而非求证其他的信息来源。

那么,CEO曝光率高对股东是好是坏呢?四分之一的公司新闻稿都会引用CEO言论,看上去不会错;但事实上,一些公司确实是过度营销其CEO了,可能缘于强势的公关团队或乐于与记者打交道的CEO。

第7篇:记者发言稿范文

【关键词】夜班编辑;把关人;消灭差错;公信力

报纸的夜班编辑,大多属出版部门,出版部门是新闻“半成品”到“成品”的总装部门,负责选择稿件、构思版面、修改稿件、制作版面、制作标题等工作,将记者采访、写作成形的新闻稿准确表现在新闻纸上。所以夜班编辑工作是报纸组织宣传的“总合成”“总把关”的工作,是报纸组织宣传的最后环节,各种问题和差错高度集中到这里,一旦差错见报,造成的后果难以补救。因此,夜班编辑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要修改、消灭可能在报纸上出现的差错。

差错的几种类形

导向性差错、政治性差错。这类差错是指稿件中一些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违背党的宣传政策、宣传纪律的看法、观点,它的负面效果极大。所谓把关,当然首先要把好政治关和政策关。报纸的步调、声音要和党的步调、声音完全一致。如果编辑不熟悉党的方针、政策,怎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呢?一些稿件片面理解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出台的政策措施,这样就会给相关部门的工作造成极其被动的局面。

报道失实。部分记者采访作风不严谨,容易出现报道失实的情况。有些记者通过电话了解或上网截取某些信息或道听途说得到的消息,自己再“加工改造”一下,便成了“新闻稿”,这类稿件的准确性大打折扣。有些甚至是记者拿来相关单位的简报断章取义地乱抄一气;有些是记者在采访或收集资料时只看局部忽视全局,结果以偏概全,新闻见报后,引起有关单位和个人的不满;还有一些稿件是记者夸大事实,如报道好人好事夸大被采访对象的先进事例,搞得被报道对象在单位没法正常工作,身心压力陡增。

标题错。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标题错一般有同音字打错、同形字打错,另外一些是标题的语法错,还有一些是领导人名错、领导职务错、题文不符、数字和时间与文内不符等。

重稿。重稿即重复发稿,就是不久前刚发过的新闻又一次见报。报社已经有记者写过的事,另一个记者不看自家的报纸又去写,审稿人也没看出来,新闻事实相差无几,让读者看了反感,觉得报纸在嚼剩饭。有时,一个新闻事实记者写了、发了,通讯员没看报纸又写稿,来投稿,新闻部主任没注意就放出去了。还有一种重稿,是记者不负责任所为,比如一些具有节点性的稿件——清明节、冬至、“3·15”维权、供暖等,去年记者曾经写过,存起来,今年到时间了他又拿出来,勤快点的会稍微改动一下,有的干脆原文照搬。

民族宗教问题差错。稿件中有与我国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相矛盾、相抵触的内容。涉及少数民族的稿件要注意内容是否有与民族风俗、民族禁忌、宗教教规教义相违背的地方,不能伤害少数民族人民的感情。尤其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报纸更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稿件内容有影响民族团结的称呼,如把回族称作“回回”、把维吾尔族称作“老维子”都有歧视意味,不能见诸报端。负面报道中涉及民族身份的旁白,如一些涉枪、涉毒稿件中说出犯罪嫌疑人马××后,又加上“回族”两字,要把所属民族成分删去。还有一些稿件在交代新闻背景时,过分强调少数民族地区愚昧落后,此类语句也不能见诸报端。

综合类差错。比较常见的有数字错、人名错、性别错、地名错、单位名称错、时间错、成语错、引用他人讲话或文章时出错、引用文件报告错、引用法律条文错等,这类差错多是由于记者未仔细核对,仅凭印象就写在稿件上了。

图片错。新闻图片画面是否清晰,图片背景是否与文字说明一致,图片边缘是否截留不该出现的画面,图片人物服饰上的外文字母是什么意思,有无反动标语,如果图片中有标语、横幅是否与文字说明一致,时间要素是否准确,图片是否有反季节、反地域因素出现,图片上对重要领导的拍摄表情、拍摄角度是否到位,在调取资料图片时,是否有侵权行为,是否注明图片来源,还有,资料图片与文章内容是否搭配、是否合理都得仔细把关。尤其是负面报道的配图要格外小心。此外,当天版面里有没有同一类型、不同地点的图片,注意不能张冠李戴。

技术性差错。记者、编辑在写稿、改稿时多一个字、少一个字或由于输入法的原因打错、误打现象频出;另一种技术性的差错是编辑在连续报道中标错序列、挂错刊头,在下转上接文章时接错文字或标错版序;还有一些是编辑改稿删稿时不细心,没把文章排完,或者一句话没说完,造成断句断文现象。技术性差错中有一类纯属夜班编辑的水平不高造成的,就是版面安排不合理、不妥当,该放的稿件没放,该配合在一起(一组)的稿件没配合在一起(一组),该重点处理的稿件没重点处理,容易造成调版、改版,耽误出版时间。还有一类是涉及某种自然科学领域或社会科学领域内的业务术语的文字、名词,记者没弄懂,编辑也不懂,造成差错,但内行人一看报纸就知道错了。

语法修辞、逻辑类差错。语法修辞、逻辑类差错就是指语言文字功夫不到家。语言混乱、说不好话,叙述时间条理不清、次序混乱;几种新闻文体不熟,消息语言通讯语言混用,口语书面语乱用;修辞手法单一,逻辑思维混乱。

新华社电稿、外来稿件错。新华社电稿、外来稿件一般都是校对好了的稿件,夜班编辑及夜班校对对这类稿件比较放心,编校起来比较省力。但有时电稿本身就错了,编辑不看新华社改稿,或者新华社也没来改稿,编辑不留心,校对一大意,差错就见报了。文摘版稿件、国内国际版稿件有一部分是引用其他媒体的稿件,有些稿件有差错,编辑把关不严,容易出错。

以上列举了一些差错类型。夜班编辑要有“人在阵地在”的把关意识,头脑里千万不敢有“反正有老总、主任、校对把关,哪会有那么多的差错”的想法,要尽自己最大力量来防止和消灭差错。夜班编辑是报纸把关的最后一道防线,要牢记安全生产、安全出报。

防止差错的几种方法

分析法。稿件如有差错,难免会露出破绽或疑点。分析法就是通过对稿件所写事实、叙述方法、采访条件、采访环境等的逻辑分析,发现其中的疑点或问题。如某记者一个上午跨三县了解某个基层反映强烈的问题,并呼吁有关部门及时解决问题。作为编辑,要想一个记者一上午跑了三个县来回路上要多少时间?每一个县又待了多少时间?采访了多少对象?采访工作扎实吗?这个问题具有普遍性吗?稿件内容经得起推敲吗?首先可以确定,这个记者行程匆匆,采访过程不扎实。那就应该给带班主任和带班主编反映、建议换稿,让记者重新了解、核实事件内容。稿件如果出现上述差错,就不能自圆其说,难免露出破绽或疑点。分析法就是通过对稿件所叙述的事实和叙述方法、写作条件等的逻辑分析,发现其中的破绽和疑点,从而判断稿件所叙述的事实哪些是可靠的,哪些是值得怀疑的。分析法可以从以下四点入手:

一、前后矛盾。即稿件在叙述同一事实时,前后不符。根据逻辑学的“矛盾律”,编辑就可以判断,其中一个肯定是错了,或者两个都错了。稿件中的某些前后矛盾,不是一眼就能看出的,往往需要思考分析才能发现。如报道某个小微企业在市政府政策扶持下走出困境,文中通篇都是同比增长百分之多少的数据,没见对企业“困境”的描述,给读者的印象是:企业本来就不错,还有必要扶持吗?

二、不合情理。不真实的稿件并非真有其事,而是主观想象出来的,多半夸大其词,有悖于情理。比如一项工作刚刚展开,来稿就已经在全面介绍成绩、推广经验了,对于这种“预制”的稿件的真实性,夜班编辑要多留个心眼。

三、超越采访可能。记者的采访并非万能,总是受一定的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因而并非任何事实都可以采访获得。对于报道中所写的超越采访可能的“事实”就得多加推敲。有些记者喜欢用通讯员的稿件,加上自己的名字就算完成任务。有的通讯员稿件里的事情发生了很长时间甚至是去年的事,硬拉出来谈现在的问题,而见过类似报道或知道实情的当地或原单位的读者一看报纸就知道事情不是报道的那样。

四、文艺色彩浓、任意想象发挥。新闻稿件毕竟不同于文学作品,有些巧合、夸张、模糊的描述不宜出现在新闻稿件中,尤其是人物通讯里揣摩人物心理的描述,不能任意发挥,读者看了会问:“你怎么知道他是这么想的?”有些模糊的写法如“大家认为”“他们都说”“在场的群众都表示”等,这种统一认识、统一观点的写法报纸上很常见,许多细心的读者认为“大家”“人们”“他们”并不代表所有当事人的想法,不应该轻易统一口径,最多也是“一些人、另一些人”“一部分人、另一部分人”“有些群众、另外一些群众”。

核对法。分析法的主要依据是稿件本身,核对法的依据则是权威性资料,包括主管领导审核通过的新闻通稿,已见报的重要党政会议、报告原文,重要法律法规原文,权威部门提供的可供公开发表的数字数据,等等。还有一些稿件,没有提供核对材料,夜班编辑有疑问,可选择打电话向记者进一步核实,或者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如果解决不了,再向带班主任或带班主编请示。不怕问,就怕没看出来,或者看出来了也不去解决、不去问。核对资料最好是直接的,而不是间接的;最好是第一手的,而不是转手多遍的。所谓权威性资料,即它本身的正确性是毋庸置疑的。不正确的资料不仅无助于消除原稿的错误,而且还可能据此将原先正确的改成错误的。因此夜班编辑在运用核对法的时候要格外留意,有时网上对一个问题的解释有很多条,它们之间又互相矛盾,那么即便要上网核对,至少也要上权威的官方网站,不能随便浏览一下就下结论。

重点盯稿法。每个版面的头题稿、二题稿是该版面的重要稿件。重要稿件就要重点盯防,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数据、观点、提法、引用语等各方面仔细过目、认真思考,看其是否正确、是否合理、是否有疏漏。另外,盯稿法还要注意某些记者的采访、写稿作风,有个别记者会在一两个问题上反复出错,这跟他的采访习惯、写作习惯有关,开始就是错的,一直没有改观,老毛病常犯,夜班编辑就得留心他的稿件。

积累法。夜班编辑平时要多积累。比如开部门例会时,经常提到的有关宣传报道注意的事项,什么该报什么不该报,近期宣传哪些是要点、重点等,夜班编辑要记录下来,工作时心中有数。夜班编辑每天要看评报,浏览各版所评出的差错,看到把握不住的一些差错,最好记在本子上,养成积累的习惯,当积累若干年之后,自己的把关水平也就提高了。有一位退休的老校对,在没有激光照排前,他的资料就装了好几个柜子,历届的中央重要会议、省里的重要会议、国家及省里出台的法律法规、各类字典词典他都收集,他校过的版面谁都放心。平时他抓的差错最多,奖金也最多。现在的报纸都是电脑排版,人人都可以上网查资料,但许多编辑还是三天两头出错,是水平问题吗?我觉得是敬业精神、学习方法、工作方法的问题。

请教法。夜班编辑中,有许多经验丰富的老同志,碰到问题,应多向他们请教。每晚上夜班的带班主任、带班总编都是好老师,解决不了的问题多问问,对自己帮助很大。不能遇着问题就躲,或自以为是地乱编。老同志里有许多人都积累了宝贵的从业经验,他们的业务水平、为人处世都是在报社圈子里有良好口碑的,年轻编辑要养成多请教提问的好习惯,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大家的帮扶。

以上是我对报纸差错上的一点认识,还希望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多完善、多提高,只要夜班编辑都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养成人人把关的好作风,安全出报就会有保障。

第8篇:记者发言稿范文

关键词:汉英带稿同传;汉英无稿同传;译文准确性;听说时差(EVS)

中图分类号:H08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106-02

在同传实践中,带稿同传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做法,即同传译员事先已获得发言文本并据此进行翻译。但有时会方未能提前拿到书面文稿而无法向译员提供发言文本,发言人照旧读稿发言,译员不得不做无稿同传;或者组织方在大会即将开始时收集到了书面文稿并匆匆交给同传箱里的译员,这时译员也只能粗略浏览文稿,几乎无暇进行查询和详细标注。上述状况在真实工作环境中较为常见,不论是无稿同传或是准备欠缺的带稿同传,译员都面临着不小的挑战。那么,在上述两种传译模式下,译员的表现有何不同?带稿同传是否从各方面一定优于无稿同传?即使译员在会前几分钟拿到了发言文稿,是否一定要从头到尾对文稿进行视译?笔者将通过对两种传译模式下译文准确性和译员听说时差的比较研究,分析译员在欠缺准备的带稿同传和无稿同传中的表现,希望能够启发译员在同传实践中考虑不同的策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文献综述

1.Daniel Gile认知负荷模型。Gile的认知负荷模型不但要求译员所需的总体精力要小于可供给的精力总量,而且每一个环节上的精力需求也不能超过精力供给。总体精力供给不能满足总体需求时可导致饱和状态。例如译员可能因为想找一个最佳的表达方法,花过多的精力在前一句的语言产出上,而占用了后一句的听与分析精力。这种情况下,问题不是饱和状态,而是译员没能很好地协调各部分处理能力。[1]上述认知负荷模型是针对无稿同传而言的。从理论上来讲,带稿同传与无稿同传相比,除了译文产出和协调负荷两个环节基本相似之外,具有以下不同之处:①听力理解与分析负荷阅读理解与分析负荷。带稿同传译员除了从耳机中获取发言人的声音提示,还有手中的书面讲稿提供视觉信息,这可以减少记忆负担,也可削弱发言人口音、音响质量等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②短期记忆负荷监听负荷。带稿同传译员在进行视译的同时,还需要监听发言人的讲话,注意发言人的进度,有无跳转、增加评论、删减文段等,以便及时做出调整。Gile的这种理论模式系统性地解释了译员在同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诱因(Problem Triggers),这些困难可能会影响译员的精力分配和表现。Gile把这种困难诱因分为两类:一是脑力要求增加,诱因如信息密集、专业性词汇较多,源语与目标语句式差异大或是其他不利的外部因素;二是信号脆弱,指由于语段短小简练,只要译员稍不留神就会漏译,例如数字和简短名字,也包括缩略语。

2.听说时差(Ear-Voice Span)相关理论研究。Roderick Jones(2002:72)提到,“在同声传译中译员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可能是什么时候开始翻译,与发言人的源语要保持多大距离。一方面,需要等待发言人一会儿,以使译员能表达出有意义的信息;另一方面,译员等待时间不宜过长,否则译员在整个发言过程内都在追赶发言人,有可能会丢掉重要信息。”[2]Jones总结的译员开口时机的最终原则就是“译员在从发言人那里得到足够的信息可以开始自己的句子后就开口”。他认为译员开始一句话时可能脑中会想到如何结尾,也可能在翻译过程中改弦易辙,但只要是忠实发言人的意思,而且前后一致就不是问题。另外,译员与发言人的开口时差应始终基本保持恒定,但译员也要灵活把握,根据发言人的节奏、风格、讲话内容以及一些特定的句法等调整时间差。最早的同声传译全过程模式是Gerver David提出的。关于译员的开口时机问题,Gerver(1976)指出大部分研究所获得的数据表明译员的平均开口时间为落后发言人2~3秒。[3]有研究表明,65%~75%的时间是译员和发言人同时说话。[4]

二、实验设计

实验材料为某市副市长在一次大会上的致辞,音频为会议现场的真实录音,发言人语速中等偏快,无口音问题,偶有脱稿即兴发挥情况出现。材料中有一部分数字较为密集。本次试验对象为8名同年级英汉同传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均有在正式会议中的实践经验。笔者将受试者分为带稿同传组(4名)和无稿同传组(4名),带稿同传组译员拿到的是发言人的讲稿(不包括即兴发挥部分)。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1.译文准确率比较与分析。所有受试者的译文准确率都比较高,受试者可以译出大致内容,尽管或多或少存在缺陷。综合看两组的平均准确率,发现无稿组的表现略优于带稿组,分析原因,一方面带稿组的优势减弱,因为提前准备时间只有5分钟,准备欠缺,同时困难诱因频发,官员发言句式较为书面化,句式框架较为复杂,给译员增加了阅读负担;另一方面,对于无稿同传组译员来说,音频音效良好,发言人无口音问题,发言人语速偏快但仍在译员的承受范围之内,且发言人在发言过程中有数次停顿,这都缓解了译员负担。面对复杂句式,无稿译员倾向于抛开句子框架,抓住核心意思译出,正确率反而更高,译文也更易于理解。

2.译员听说时差比较与分析。带稿同传组比无稿同传组的平均EVS长约0.1秒,即无稿同传组译员相对开口更早,不过仅从EVS的平均值来看,这种差别微乎其微。但是不难发现,无稿组4位译员的EVS相对接近,方差较小,而带稿组4位译员的EVS有明显差别,方差较大,这也和译员的实践积累和记忆能力不同有关。

3.EVS与准确率相关性。5位受试者的EVS与译文准确率呈负相关,3位受试者的EVS与译文准确率呈正相关,负相关的数量略多于正相关,所以可以得出结论:译员EVS之间与译文准确率之间存在较弱的负相关性。另外,笔者在文献综述部分提到,Jones通过实验得出同传译员的平均开口时间为落后发言人2~3秒,而在8位受试者中,有5位的EVS都属于这个平均区间,有3位为4秒,略高于平均区间,所以说明所有受试者的开口时间都属正常,没有过早或过晚开口的情况。

4.数字阵准确率与EVS分析。8位受试者在数字阵(即数字较为密集的段落)的准确率均低于全文平均准确率,证实数字对译员来说是个很大的困难诱因。另外,8位受试者在数字阵的EVS均长于全文平均EVS,说明在这部分译员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处理每个信息点需要的时间增长,因而影响了下句的开口时间,导致该部分EVS都拉得很长,笔者在做笔录时也发现所有受试者在这个部分语速都有所放缓。同时多数译员都出现了信息点的漏译,因为正如笔者在文献综述部分介绍困难诱因时提到的,如果译员上句结束得过晚就可能导致下句部分甚至完全漏听,所以译员只能被迫舍弃下句。在准确率与EVS相关性分析中,6位受试者的EVS与译文准确率呈负相关,2位受试者的EVS与译文准确率呈正相关,这可以说明,数字部分的译员EVS与译文准确率之间存在负相关性,即在翻译数字密集的语段时,译员与发言人的开口时差越小,译文的准确率相对越高。基于此,笔者认为,译员在遇到数字密集部分时,应该及时调整翻译策略。基于受试者的表现,笔者总结出了两条比较实用的策略:一,尽量缩短EVS,至少是缩短对于数字本身的EVS,先译出数字再补充修饰成分;二,当数字比较大时,结合发言人的语速和译员的承受能力,译员可以选择将数字模糊化处理,尤其在数额较大时,做一下四舍五入影响并不大,甚至可能更加方便听众理解和接受,也大大减轻了译员的负担。

本文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研究汉英同声传译中,在缺乏准备的带稿同传和无稿同传两种模式下,译文的准确性和译员的听说时差有何差异,以及听说时差和译文准确性的相关性。发现带稿同传组的平均准确率略高于无稿同传组,平均EVS略低于无稿同传组。译员听说时差与译文准确性之间存在较弱的负相关性。通过分析数字密集部分的译文准确率和译员EVS,笔者发现在数字密集处,译员的准确率降低,EVS拉长,EVS和准确率呈负相关。

参考文献:

[1]Daniel・Gile.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Amsterdam/Phil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1995.

[2]Roderick・Jones.Conference Interpreting Explained[M].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2002.

第9篇:记者发言稿范文

因为这本《新闻写作方法论》不仅是对新闻事件进行了非常详细的分类,更重要的是它为大伙如何就采访到的材料变成报道,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在书中,艾老师系统详细地介绍了新闻写作的特点、规律、基本要求及主要样式,例如倒金字塔、层层递进,等等。这些明确的理论知识,包括“变笔”、“跳笔”等新闻写作技巧方法,给入门者一块敲门砖,给从业者更多的理论支持。

像这样的书,笔者认为应该作为工具书来对待,随时翻一翻,结合到具体工作,会有新的收获。特别是艾丰老师在书中明确指出,新闻的写作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的变化,随着媒体的发展在不断调整的。讲到这,让我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新闻稿件采写时的视角问题。

我们现在的稿件,在涉及社会新闻这一块的时候,无论是报纸、还是广电,很多记者在写稿的时候,都喜欢用这样一句话做正文的开头:“当记者赶到现场时”,在文中,“记者见到”、“记者发现”这样的词语出现的频率都很高。曾经看过刘其中的《诤语良言》,其中提到有些消息或通讯的写作中,特别喜欢用“记者”行踪之类的话,如记者看到、记者想之类的话,他认为都是废话,进行批驳的理由是:“记者不是当事人,读者并不关心记者的行踪”。

但是事实上,在采写突发事件等社会新闻时,大量的媒体记者都会用“记者赶到现场”、“记者看到”这类词。这不仅是《第一时间》栏目,也包括其他一些媒体。在报业竞争激烈的广州,报纸上也经常出现这些写法,如《南方都市报》《新快报》都是的。

说实话,《第一时间》刚刚开播的时候,本人对于刘其中的观点很不以为然。因为,“记者赶到现场”、“记者看到”,以及“据悉,据记者了解,据了解……”这些词语句式,都是本人是很喜欢用的。没什么,电视记者本来就要到现场的,而且这些词语句式用起来也十分顺手,它们能够使你方便地串联稿件,起承转合,读起来也琅琅上口。

《第一时间》栏目对社会新闻的需求量非常大,记者每天都要采写突发稿,一条甚至多条。这时,“记者赶到现场”、“记者看到”这些词语,再这么频繁出现,就算不考虑观众的感受,本人也觉得有点不耐烦了。为什么?它只能证明一点,那就是记者的新闻语言非常匮乏,写作思维也落入了一种定式,显得非常公式化。回头再看自己之前的突发稿件,本人甚至感到这类词汇是在人为割裂整个行文的逻辑,让整个文章显得松散。

在之后的一年时间里,本人再采写突发稿件,就尽量不再使用“记者赶到现场”、“记者看到”这一类的词语句式,而是多从当事人、目击者的观点视角出发,描写现场环境、交代背景。同时,减少记者主观的评论,对于稿件力求更客观、更符合事实。

但是,随着记者工作时间的增长,实践经验的增长,本人慢慢发现,就这么简单的和“记者赶到现场”、“记者看到”这样的记者视角说“再见”,也不是件好事。首先,在记者逐年来接触到的西方媒体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中,“记者赶到现场”、“记者看到”这样的主观词语不绝于耳。要知道,在西方的新闻报道中,是很讲究交代新闻来源的。西方同行认为,记者亲眼所见通常被列为最可靠的新闻来源,事件亲历者次之,间接者再次之,不到万不得以,匿名消息源尽量不用……这实际上也就肯定了记者主观视角的重要性。

另外,从《第一时间》栏目力推的“现场口头报道”这种报道形式来看,记者在突发事件现场的所见所闻是构成报道的主要组成部分。这本身就要求记者赶到现场,去看到,去了解。

对于突发事件纷乱的现场,观众需要依靠记者的引导去了解、辨识。说白了,记者就是观众的眼睛和耳朵。记者虽然不如当事者或目击者那样能够第一时间身处事发地,目击事件发展的全过程。但是,在惶恐、紧张甚至兴奋的情绪左右下,这些当事人、目击者的所见所闻未必完整,甚至未必客观。而记者,长期与这些突发事件打交道,情绪上会更加冷静,视角也会更加敏锐。在现场,记者的观察也会更客观细致。观众通过记者可以了解到更多的有效信息。这种记者赶到现场、记者看到的感觉,是时刻存在的,不论记者在稿件中是否采用了“记者赶到现场”、“记者看到”这样的主观词语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