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朱自清春教案范文

朱自清春教案精选(九篇)

朱自清春教案

第1篇:朱自清春教案范文

本文试利用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伯山书屋”藏《休宁首村派朱氏文书》④,结合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就清代休宁首村朱氏宗族的伦理生活实态作个案具体研究,求教于大家。

一、休宁首村的朱氏宗族及其遗存文书

首村位于休宁县城南13公里处,邻近的村庄有梅田、大商、巴庄、塘湾、月潭、龙湾、琳溪等。它曾是徽州朱氏的聚居地,现在则是朱、吴、汪、程、陈、叶、查等众姓杂居。民国后期,首村朱姓仅4户,至2008年5月,立户的朱姓只有10户,二十余人。

徽州朱氏始自朱涔字师古者,据《新安名族志》载:“至唐曰师古者避巢乱,由姑苏始迁歙之黄墩。”⑤他有四个儿子,“環公迁婺邑,乃文公之祖;王革公字鼎臣,居鬲山,字号鬲山主人;珉公名玉,居句容,不入徽州谱牒;璋公迁香田,离婺邑城里许。”⑥而首村朱氏,据《休宁名族志》载:“唐师古后曰王革者,阙里文公始祖環之兄也,大中进士,乾符任歙、宣观察使,由黄墩迁此。生五子。长曰春,讳逢,乾符乙未荐辟,官知庐州军事,是为首村及各派之始祖。”⑦《休宁首村派朱氏文书》是2000年发现的,共有74份,最早的是《清康熙二十五年十一月七甲朱邦懋立经收税粮银票》,最晚的是《公元一九五一年十二月第七区石田行政村汪来开为朱顺寿出具证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的《徽州文书》第三辑第4卷收入了该户的文书。2008年11月11日,笔者在首村实地调研时,新发现一份《清嘉庆二十三年十月朱有愉立杜卖田赤契》。这些都是清康熙以后的文书,直接反映的是清代休宁首村派朱氏宗族的社会生活等情况,这其中,伦理生活是重要方面。

二、清代休宁首村朱氏宗族的伦理教育

徽州是个宗族社会,大凡一些兴盛的宗族都莫不重视伦理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各宗族一般都是恪守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明代以后,尤以洪武“圣训六条”为伦理的基本主旨,进行和开展的形式和途径很多,但最为明确和直接的就是制订族规家训。如徽州萧江氏“祠规”开篇就是:“高皇帝教民榜文,第一件孝顺父母,第二件尊敬长上,第三件和睦乡里,第四件教训子孙,第五件各安生理,第六件毋作非为。”然后是对这六条的具体诠释,强调:“圣训六条无非化民成俗,为善致祥。凡我族人务要洗心向善,有过即改,共成仁里,永振宗祊。听听听。”⑧徽州《济阳江氏家训》开篇也是:“五子述皇祖之训,三命垂考父之铭,以及历代名宦大儒著有家训格言,以诏来许,使后之人修身慎行,毋玷箕裘,其载于简篇者何可胜道!今以阅历有得之言垂为家训,凡我宗人,其敬听之。”⑨加上徽州又是“程朱阙里”,程朱理学尤其是朱子之学在徽州影响至深至彻。《茗洲吴氏家典》“序”中就云:“我新安为朱子桑梓之邦,宜读朱子之书,取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以邹鲁之风传子若孙也。”⑨在“凡例”中又强调:“文公著为《家礼》,炳如日星矣,……《家礼》一书,若衣服饮食,不可一日离焉耳。”⑩尤其是与朱子同宗、同族的朱氏族人,更是以朱子为荣耀,自觉恪守朱子伦理,以更高的道德与伦理要求来教化和管理族人。

但清代休宁的首村派朱氏宗族却在宗族的伦理教育问题上出现了偏颇。

《休宁首村派朱氏文书》中有一册《新安朱氏宗祠记》,抄有《新安朱氏统宗祠规家法》。

其有27条,绝大部分是关于宗族管理方面的,且重点是有关宗族的血缘性管理,如“一凡各派中有妇女坐地招赘夫婿入门者,本人及子孙永远不许入祠。一凡有他姓再醮之妇带有前夫之子入门者,本人及子孙不许入祠。一凡有抱育螟蛉收义子入门者,本人及子孙永远不许入祠”等;而涉及社会伦理方面的条款很少,仅见是4条,且间接笼统:“一凡有无伦不分、上下丞淫者,家法从事,本人革出,子孙准入祠。

一为匪不法,本人革出,子孙准入祠。”“一凡有支丁悖逆长上者,家法从事,宗族取保立约,任其改过自新。”“一凡族内有忠孝节义及有功效劳于祖宗者乏嗣,本派理应代为立嗣,族内无可承继,惟以统宗承继,是系赤贫苦寒,本族附祀配飨,以妥先灵。”尤其不见涉及族人个体道德恪守和修养方面的条文。

相比较而言,萧江氏“祠规”是强调:“凡此宗规,修身、齐家、敦伦善族,句句切要诸我族人各宜身省遵守。如不修身,怙恶不悛,人非鬼责,王法天殃,追悔无及。如能修省改过,迁善做好人,共成美俗,则上天默相,宗祖荫益,身家荣盛,邦族用光。诸我族人听听听!”瑏瑢《济阳江氏家训》亦是重在要求族人“修身慎行”等等。

2008年的7月至2011年8月,笔者曾五次赴休宁首村进行实地调研。以下是2009年4月17日采访首村村民顺(1940年出生,读过小学)、朱财喜(1933年出生,读过私塾,上过初中)的部分记录:问:你们朱家,或者说就你们小时候,在做人、讲道德方面接受的教育情况如何?有没有特别的地方?顺、朱财喜答:家庭的礼教还是重的,父母亲、长辈人都要求我们好好做人,要有孝心,不能干坏事。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基本上也就差不多。

问:你们知道朱熹、朱夫子吗?他和你们的朱族有没有关系?顺、朱财喜答:听讲过朱夫子,但不知道他和我们还有什么关系;我们从小就不知道朱熹与自己的朱姓还有关系;好像听说月潭的朱跟朱熹有关系,但我们首村的朱跟月潭的朱不是一个朱。

关于首村朱氏对月潭朱氏的不认同,文书上也有反映。咸丰九年时,因鬲山程鸣和籍有春公墓邻号之业而葬母,激起首村朱氏各派诉控盗葬,作为月潭朱氏族人的局董朱益园出和息词时并没有帮首村人说话,以至首村朱氏族人大骂:“月潭朱氏终不像人!”瑏瑣月潭距首村仅5公里左右,据《新安名族志》记载:“月潭在邑南四十里,出婺源香田派,茶院府君環之十一世孙曰兴始迁于此。”再据嘉靖《朱氏统宗世谱》和民国《新安月潭朱氏族谱》记载,新安朱氏始迁祖朱涔之子朱環由篁墩始迁婺源后,传五世曰振,生四子,其中曰绚的即为朱熹曾祖父,曰举的则是月潭朱氏始迁祖朱兴的太祖父。朱熹与朱兴相隔六代,但月潭的朱氏是一直自称“紫阳世家”,自诩与朱熹是同宗同族之人,并以之影响到自己宗族的伦理教化。作为婺源朱氏38世孙的月潭人朱世良就撰文写道:“月潭始迁祖朱兴,其婺源六世祖朱举与朱熹六世祖朱绚是同胞兄弟。他低朱熹两辈,对于这位集理学之大成的宗长极其崇拜。所以徙迁月潭的后代,一直恪守朱子理学之教,传承紫阳世家之风。”“朱氏宗祠的内墙上,原嵌有一块刻有族规家法条文的青石碑。可宗祠被拆除,这块石碑已不知去向。在宗祠的入门处,分置左右的两块祠规牌,虽然也已不见,但老人们还清楚记得是:‘不忠、不孝、不仁、不悌,勿许入祠’;‘无礼、无义、无廉、,勿许入祠’。24个字的内容囊括了忠孝节义的伦理道德信条,以及修身、齐家、敦本、和亲之道,可谓是月潭朱氏族规家法之纲要。”瑏瑥月潭的朱氏宗族也世代繁荣,清末翰林、歙县人许承尧在为月潭朱氏第四次修谱所作的《序》中就称:“朱本吾徽望族,而月潭一支尤踔厉风发,魁硕迭出。其进而树令名,登贵仕,覃泽民社,经纬邦国;退而修内行,秉高节,型于乡而可祀于社者,踵武相望。”瑏瑦相比较而言,首村的“朱”与朱熹的“朱”所隔不超过十代,但首村朱氏却不认同朱熹与自己是同宗之人,而是认为“首村朱”与“月潭朱”是两个“朱”。

上述可见,在清代,首村的朱氏宗族,在宗族教育的指导思想上,本可以“亲朱子”,而实际是“非亲朱子”;在宗族教育的重点和内容上,道德伦理的方面十分淡弱。

三、清代休宁首村朱氏宗族的伦理活动与事件

一个宗族的伦理生活是非常丰富也是十分复杂的,对此我们不可能都有了解,尤其是对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和存在过的情况,更是无法全面把握。

仅就目前已发现的《休宁首村派朱氏文书》和笔者的田野调查情况看,清代休宁首村朱氏宗族的伦理生活,按传统的“忠孝节义”四方面,至少是发生和存在过以下事件:

1.在“忠”的方面,首村派朱氏族人纳税意识很强徽州人完纳国家课税的意识普遍很强,许多宗族在族规族训中对此都有规定,如萧江氏“祠规”就有“时供赋”条;《济阳江氏家训》也明确规定:“国家惟正之供自有定例,分上下二忙投柜完纳。吾族当安分守法,国课早完。”瑏瑧依法纳税,这是法治问题,而如何看待纳税,则是伦理问题了。如果人们是以一种平常心来对待纳税问题,纳税正常,不纳税不可能,人们都自觉的、主动的纳税,则我们可以认为这是有道德的,体现了为国家尽忠;反之则反之。

在《休宁首村派朱氏文书》中,有《清乾隆二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六都二图朱正宽立杜卖田契》和《清乾隆二十八年十一月二十六都二图朱子厚立杜卖田契》瑏瑩两份卖田契,买主都是朱氏宗祠,卖田的原因竟是“因钱粮事用”、“因钱粮急用”。缴税缺钱,朱氏族人不是抗税,也不是拖欠,而是自觉地、当然地想办法来筹钱,甚至要卖田卖地。这既是一种守法行为,也是一种伦理行为,反映的是作为徽州乡村农民对“忠”的理解和尽忠的具体行动。

2.在“孝”的方面,首村派朱氏族人认祖敬宗意识很强,合族开展的大规模祭祀活动很多从《休宁首村派朱氏文书》看,明末清初以后首村朱氏的宗族生活,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认祖。徽州人认祖的意识都很强,尤其是对始祖和显祖,总是尊奉“水源木本”,永远不忘。

但首村派朱氏族人的认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突出和强调的重点是不同的。明代中期以前,突出始迁祖:“吾族源本始出于邾国,迨至唐世,涔公字师古由姑苏饮马桥南迁歙南篁墩;二世祖曰王革公迁休南鬲山;三世祖曰春公迁休南首村。此诚三代之鼻祖也,为新安朱氏万派朝宗之源流也。”瑐瑠之后,特别是在清代则是转为对首村派中具有影响的支派宗祖的认同,此即所谓“首村朱氏十三宗”,或曰“首村朱氏十三派”。对此,朱瞻原解释到:“公居首村后,子孙三代单传,适宋之世,子孙发祥蕃衍,分支五派,远迁江浙楚汉,近迁休歙各村。明时前人理族,五惟八彦公支祭祀昭代祖先,所以名曰首村十三派、十三朱是也。”瑐瑡清之后至今,“十三宗”、“十三派”就成了首村派朱氏宗族的代名词,而在《清嘉庆二十三年十月朱有愉立杜卖田赤契》文书中,朱有愉的卖田就是“出卖与首村朱氏十三派为业”,“首村朱氏十三派”甚至具有了实体的性质。

其二,敬宗。敬宗睦族是徽州宗族的基本事理,兴建祠堂是对其实现的重要手段。“创建宗祠,上以奉祀宗祖,报本追远;下以联属亲疏,犉叙礼让,其晟典也。”瑐瑢首村朱氏也是积极构建祠堂的:“吾族创立宗祠始于明季崇祯二年,阖族批丁各出乐输,共建祠宇以尽人子报本之忱。构工将半,缘与邻村讦讼,以此未得告成。”之后还是一直念念不忘:“至于顺治十五年,阖族批丁乐输约计百有余金,以为递年修葺祠屋,兼纳钱粮。其银虽有批领,不能生息,于事无济。至康熙四年,支丁贲自客外归来,见祠宇损漏,邀同志倡议阖族公举,凡支下嫁女公堂诞男长口,取其二项公贮入匣,系之与朝纲管理,递年子长至日,菓酒敬祖毕,公同族众清算注薄,向无异议。至康熙十六年,复举元凯、自盛、希茂、希珪管理,照遵前人规议,所贮祠匣银两,递年运筹生息,收支出入,皆如前规。至康熙二十三年,复交自盛、希珪、得魁、可松管理,无异。”瑐瑣清康熙三十八年时,首村朱氏族人要兴建祠堂仪门,其气势恢宏,“四围墙垣封固,永成规模体统。”为了保证支下“同心竭力,秉公执正”,还制订了誓章,用上了“天诛地灭”等字眼。

其三,祭祀。徽州人很重视祭祀。许承尧在《歙风俗礼教考》中说:“祭礼,尽尊文公《家礼》,各乡小异大同。家祠祭先,则以春秋二仲,有举于至日者,则僭矣。墓祭最重,亦曰挂纸,举于清明,标识增封也。族祖则合族祭之,支祖本支祭之,下及单丁小户,罔有不上墓者。故自汉晋唐宋迄今,诸大族世代绵长,而祖墓历历咸在。无或迷失,执此故也。十月间,有上坟之祀,曰送寒衣,亦感霜露之意。”瑐瑥这说的是歙县风俗,但在全徽州亦普遍。

《休宁首村派朱氏文书》中就有许多反映首村派朱氏族人合族墓祭的内容。归纳起来,清代以来,首村派朱氏合族墓祭的族祖有:第一是新安朱氏二世祖王革公及祖妣余、陈二夫人。《新安朱氏宗祠记》里抄有《篁墩标挂议约》:立议约人首村长支十三派众等,缘我等唐殿中丞师古公为新安朱氏统宗一世鼻祖,暨二世祖妣余、陈二夫人墓葬歙南篁墩畴,昔先公定以清明后八日;二世王革公葬鬲,定以清明后七日标挂。

春、园、林、秀四小支,风雨无阻,诣墓致祭,千百年来禋祀弗替。奈自咸丰同治之世,粤寇叠扰,四支中子孙均被大创,幸赖匣存霞瀛,需租亦收,理应支持标挂,然我等长支春公支下,昔时昌盛,五派合办一阄以奉祭祀蒸尝,然照前则十二派轮流司办祭祀,各阄中均难支持。今长支集众公议,权以十六派品搭均匀,分作孝、义二阄,当即接办司首。各派毋得推诿。俟出知单公启,集会歙邑西南二乡本家,方可定正规则。凡今在议必守,今日之约,如有异言翻议者,凭公斥之。恐口无凭,立此议约存照。

孝字阄拈得:长丰、矶溪、首村、里田、水路塘、巴庄、霓湖、遐保;义字阄拈得:伦堂、琳溪、古积田、新屯、资庄、石佛、真君殿、东坵光绪十一年三月十六日立议约人朱良甫、廷秀、殿元(后略)瑐瑧由此议约可见,王革公后的春、园、林、秀四支族,每年清明后七日要到鬲山标挂二世祖王革公墓,清明后八日要到歙南篁墩标挂二世祖妣余、陈二夫人墓,“风雨无阻,诣墓致祭,千百年来禋祀弗替。”但到了清咸丰同治年间,由于粤寇叠扰,四支的子孙均被大创,原先十二派轮流司办祭祀出现困难,本议约就是要解决这个困难,坚持墓祭。

第二是首村朱氏十三派列代祖宗及十世祖妣効婆戴氏。这些祖先的墓基本上是分布在首村周边一带。《新安朱氏宗祠记》里抄录了一份康熙十二年朱宣季等共立的墓祭议约:立合同议约朱宣季、朱以新、朱公远、郷、朱作孚等,近因効婆祖墳各派久失展墓之仪,致被许姓盗葬,评告府县,所费浩繁。今议:历世祖茔复行标挂,少申孝思,预杜侵害。用是各派阄定,自康熙十二年起,遵阄轮流料理,每年清明后五日,风雨无阻,照单内人数,各携纹银一钱二分付首家,备办祭仪,登山挨次拜扫,于以报本,萃涣保祖,杜患防奸。此系后人正务,各宜恪守,倘子孙有怠惰不遵,及礼仪不如式者,公众议罚。为此公众立议,分给各派,永远存照。

所有事宜开列于左:(后略)由此议约可见,对首村十三派列祖列宗的清明合族墓祭始于此,对効婆的墓祭也始于此。合族墓祭的目的是“保祖”、“杜患”。

第三,从田野调查得知,1948年之前,首村本村和长丰村的朱氏族人每年还要墓祭位于首村后山的“贡元”瑐瑩母亲墓,并进谒贡元厅。

3.在“节”的方面。这里所说的“节”主要是指妇女的守节。谈到这个问题,传统徽州社会给人的印象是:徽州女人是受中国封建伦理教化最甚、所受影响及毒害最深的群体;徽州的男丁至少是从明代中期开始就大量外出经商,形成“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瑑瑠的局面,妇女在家操持家务,总能恪守传统伦理,洁爱自身;受程颐“饿死事极少,失节事极大”的影响,“新安节烈最多,一邑当他省之半”瑑瑡,民国修的《歙县志》有16本,其中《烈女传》就有4本;为妇女树的贞节牌坊也最多,遗存至今的比比皆是———古代徽州女子非常恪守节操。如此结论,仅从文献和地面文物看是必然得出的,然而,历史的实态究竟怎样?在《休宁首村派朱氏文书》中,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份文书,兹照录如下:立甘约朱种立,今因本门族嫂王氏寡居,向有议论,身不合于七月间代其赁屋外居,今复是身叫回,带有一子,不知所出,族众责罚,是身不合,此子任凭着落,自情愿恳求族众宽恕,故立甘约存据。

雍正十年十一月日立甘约朱种立(押)凭见母毕氏(押)、门长亲叔德敏(押)瑑瑢寡居的族嫂王氏,“向有议论”,对此,朱种立是不得干净的;朱种立“于七月间代其赁屋外居”,五个月后,又将她叫回,还“带有一子”,自云“不知所出”,合理的推断是王氏赁屋外居是为了生下这个孩子,而不知所出,是连朱种立本人也难以确认这孩子究竟是不是自己的,但朱种立的嫌疑最大;立此甘约是“自情愿恳求族众宽恕”,答应“此子任凭着落”,并让母亲和门长亲叔出面“凭见”。首村派朱氏的祠规家法第十八条规定:“凡有孀妇,青年守志清贞者,长率支丁礼拜,以播芳声。”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到,孀妇王氏不仅没有守节,还不清不楚生下了一个孩子,这是有违族规、有伤风化的,违反了传统道德伦理;而族人朱种立,偷了自己的族嫂,还张罗着生下了一个孩子,他如果是未婚者,是不道德的,而如果是已婚者,则更不道德。由此可见,在具体涉及到村民个体道德恪守和修养的“节”的方面,清代的首村朱氏宗族是出了问题的。

4.在“义”的方面,清代,首村朱氏族人不义的事件时有发生:其一,族产管理者盗取、挪用族产事件。在徽州,各个宗族都有严格的族产管理制度,建有公匣,专人管理。从文书材料看,首村朱氏宗族的公匣制度至少是在清康熙以前就已经建立并完善,但在“康熙三十三年,有田来当祠银,祠内不从,因此讦讼,是以任康、可松等不愿管理。”瑑瑣结果,管祠的人选竟要在康熙三十五年四月由乡约、保长出面呈报到休宁县衙,由县主审核瑑瑤;在得到县主批核后,又“恐后人心不一”,族长朱世德、乡约朱希茂等十几个人还于清康熙三十五年五月订立了一个议墨合同瑑瑥,从而在法理、公理、伦理、情理等层面对族产管理的问题进行规定,意在防患于未然。但盗取、挪用族产的事件还是发生了,并且仅在乾隆年间就发生了两起。一起发生在乾隆四十六年,在朱济英等管祠的前后八年里,祠银出现大量的亏空,不能排除是盗取或挪用,于是就要补亏,父债子还,因无“现银交出”,朱有富只得将山抵押到祠内,分十年还清,留下了一份《清乾隆五十年三月朱有富立抵山约》瑑瑦;另一起发生在乾隆五十一年,朱宗临同儿子国祯管祠,用空了宗祠内银十五两零八分九厘不能交出,只得外出寻生意以还债,但族众要求有抵押,于是国祯嫂就将住屋的一半抵到宗祠,留下了一份《清乾隆五十一年十二月朱宗临同男国祯立抵押住屋契》。

其二,族内有人伙同仆人偷盗。盗窃的本质是要获得不义之财,这是触犯当时的法律的,按理应鸣官究治,由法理来解决,但清代的首村朱氏却是由宗族出面,由地方公众自行解决,且对不同的当事人有着不同的解决态度。这就涉及到伦理问题了。

康熙五十六年三月十五日夜,首村朱氏族人朱顺来伙同村仆詹国旺,盗窃了汪玉章家的布被、锡器等,第二天搜出真脏,鸣知了保甲和族众,但没有鸣官究治,而是当事人立一个甘约来了结:其一,《清康熙五十六年三月朱顺来立甘约》:立甘约朱顺来,自不合同詹国旺合伙于三月十五夜盗窃汪玉章布被、锡器物件,十六日搜出真脏,鸣知保甲、族众,理该鸣官究治,自情知理亏,愿立甘约,日后改过自新,如要仍前不法,任从执此呜官究治。恐后无凭,立此甘约存照。

康熙五十六年三月十六日立甘约朱顺来(押)凭保长朱公上(押)、甲长陈元盛(押)瑑瑨其二,《清康熙五十六年三月詹国旺立甘约》:立甘约詹国旺,自不合同朱顺来合伙于三月十五夜盗窃汪玉章官人家布被锡器物件,十六日搜出真脏,呜知保甲、家主,理该呜官究治,自知理亏,恳求家主,愿立甘约,日后改过自新,如要仍前不法,任从家主执此呜官究治,倘日后村中失事,尽是身一力承当,无得异说。恐后无凭,立此甘约存照。

康熙五十六年三月十六日立甘约詹国旺(押)凭保长朱公上、甲长陈元盛(押)瑑瑩依口代书韩观祥(押)这两份甘约应是朱氏宗族出面的结果,尽管也鸣到了保甲,但保长是朱姓人;特别是詹国旺的甘约,是“恳求家主,愿立甘约”,其家主即朱氏人。于是,本该由法理解决的问题,在宗族的出面下,就情理、伦理地解决了。更具伦理性质的是首村人在对待和处理这两个在法理上本是具有同等罪名的当事人上,却有不同的态度:作为朱氏族人的朱顺来仅在甘约上承认理亏,答应日后改过自新就通过了;而作为村仆的詹国旺,不仅要如此,还要写下“倘日后村中失事,尽是身一力承当,无得异说。”与此同时,首村人还专门就防范盗窃事搞了个通村公议,其中仅点了詹国旺一个人的名。

上述可见,清代休宁首村的朱氏宗族在“忠”、“孝”、“节”、“义”的伦理实践上是存在一定偏差的。“忠”的体现主要是完纳课税及信赖官府;“孝”的体现集中在祭祀祖宗,且带有一定的被动性和目的的社会功利性;而在涉及到个体族人道德恪守和修养的“节”、“义”等方面则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不节、不义的事件时有发生。

四、结论

第一,伦理的要求与伦理的实践并非总是统一的。首先,它们两者本来就不是一回事,伦理的要求只是要求,它是抽象、空洞和理念性的,而伦理的实践则是伦理要求的具体展开和体现,它是具体、实在和操作性的。中国社会的伦理主体是儒家所倡导的伦理,它作为普遍的伦理要求,在具体下沉的过程中是要转化为一个个的具体实践,在下沉到乡村社会时就会带有一定的乡土区域性,而再具体到每一个村民的身上则又要体现为行为的实在性以及个体行为的多样复杂性。一般地,伦理教育和实践会影响习俗,但反过来,习俗也会影响、干预伦理教育和实践的具体展开。这其中,可操作性是底层伦理教育与实践的关键。如对“忠”的伦理要求,休宁首村的朱氏宗族及所有的徽州宗族就是以对国家课税的绝对完纳和对官府的无限信赖来体现的,由之展开了可操作的具体实践。

其次,伦理要求与伦理实践之间总会存在差异空间。从纵向上看,作为一般性、整体的伦理要求,其在下沉过程中是很难做到保持自身完整的统一,而总是不断地有所“丢失”,最终会导致伦理所要求的一切并不能在伦理实践的过程得到完整体现,这种状况是由社会存在本身的非理想性和差异性决定的,有些还是由伦理实践的可操作性所决定的,从而也是不可避免的。再从横向上看,同一的伦理要求在不同区域和群体中所实施展现的伦理实践并非统一的,它们总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徽州的社会,过去我们总认为它是“程朱阙里”、“东南邹鲁”、“礼仪之邦”,是儒家文化和价值观厚重沉淀的地区。明代休宁人赵吉士在《寄园寄所寄》中就说:“新安自紫阳峰峻,先儒名贤比肩接踵,迄今风尚醇朴,虽避材陋室,肩圣贤而躬实践者,指盖不胜屈地。”曾任兵部左侍郎的明歙县人汪道昆亦云:“新安自昔礼义之国,习于人伦,即布衣编氓,途巷相遇,无论期功强丘,尊卑少长以齿。此其遗俗醇厚,而辑让之风行,故以久特闻,贤於四方远甚,非苟而已也。”瑒瑡但共时性的社会存在总是多样复杂的。一个区域社会的主流特征存在并不代表其内部不存在差异。“月潭朱”与“首村朱”本是一个“朱”,都该和朱子有宗亲关系,但它们却是一个“亲朱子”,一个“非亲朱子”;清代首村的朱氏宗族就是发生了许多不节、失义的事件等。

第二,一个宗族的伦理教育和伦理生活状态的如何该直接关系到这个宗族的兴盛衰败。

休宁首村的朱氏宗族在明代以前势力十分强大,人文郁起。约刊刻于明代天启六年的《休宁名族志》就大量记载了明代中期以前首村朱氏的人文情况,这其中以明代以前为著,记述字数达千字;到了明代,则繁荣不如过去,记述字数仅三百字。

而从明代后期开始直至民国,首村朱氏在人文发展上就一直不见了长进,文献不见了记载,甚至到了民国时候,首村的朱氏不仅人才不郁,连居住的人也不多了。这是历史的现象,导致的本质该是:首村的朱氏宗族在明代中期以后衰落了。

从遗存的文书所反映的情况看,大约从明万历年间开始,首村的朱氏宗族就已失去了昔日的辉煌,标志性事件是:首村朱氏始迁祖春公的墓被邻近的龙湾黄氏势占了,之后一直求归不得。清康熙四十七年时,首村朱氏族人就悲愤:“春公古墓,向被龙湾黄氏势占,平抹抽除鳞册保薄一页,使我子姓无凭,伸诉迄今,百有余年,祖冤莫雪。”瑒瑣至光绪十一年,支裔朱赡原还在悲泣:“可怜三世显祖,唐室名臣,于今塚断连云,为子孙者谁不悲怆。”瑒瑤这件事严重伤害了首村朱氏族人的自尊,它像一个梦魇,一直压迫着全体首村派朱氏族人,以至于在祠规家法里还专门制订一条:“各派中有能复春公墓地,重建宗祠者,准十三朱祖宗容上画像。”而从清代初年开始,首村的朱氏实际上就已经沦为其他许多宗族予以欺辱的对象了。从文书我们可以知道,从清初至清乾隆十二年的一百年时间里,以首村朱氏为主的首村派朱氏族人合族被迫打了很多官司,除继续追讨春公墓业外,其他案例还有:其一,建宗祠与黄姓讼案,即明崇祯二年阖族批丁输资始建首村统宗大祠,在清初构工将半时,突然遭到邻村黄姓的讦讼,以至未得告成。其二,效婆墓讼案,即“康熙初年,又有孚潭许弘遵籍有大商三百坞柴山,又将母骨胆敢扦穴葬在吾宗十世祖妣効婆戴氏孺人来龙墓顶,十三派支丁控案至府宪,押令起举还地。”瑒瑥此案官司在雍正四年、五年时还再打了一场,并且为解决讼费,首村的朱氏宗祠还当了3块族田。

其三,大商地朱氏十三宗墓讼案,留下了一册《清乾隆十年十一月至十二年二月讼理大商地仆侵占公厅案存览》。

而另据笔者的田野调查,清代中期时,首村朱氏还与毗邻的梅田江氏发生了一起大的争讼。这几起官司都是屈辱的官司,首村朱氏尽管都是合族而上,却又都败了,劳民伤财,宗族元气大伤。败的原因,根本的是势力不如人、族中无人。

作为与首村派朱氏宗族有“宿仇”的休宁龙湾黄氏自明至清一直是人丁兴旺、人才辈出,出过不少进士,明崇祯十六年还出过一个武状元黄赓;梅田江氏也出过“翰林”等。而首村朱氏在明代以后仅出过一个“贡元”,这是不足抗衡的。清代的首村朱氏处在这样一个强族林立的环境,与这些宗族结讼、结怨,大有四面受敌之危,无奈,他们只得迁离,许多人就迁到了较远的长丰一带,之后还有再迁、三迁等。也许正是看到了自己宗族的衰退,所以在清代以后,首村的朱氏宗族是刻意了宗族意识的强化,刻意以“朱氏十三宗”的旗帜来会聚族众,合族开展认祖、敬宗、祭祀等活动,特别要在新制订的祠规家法上,写上更多的有关宗族管理的内容。殊不知,一个宗族真正的振兴和兴旺,人才的培养、宗族整体素质与修养的提高十分关键。首村朱氏宗族的衰落是一种基于中国传统社会内部环境和机制的衰落,族内无人撑面是其屡遭他族侵占、欺辱的现实原因,而没有很好的宗族人文培育环境、人文氛围淡弱等又是导致族内长期出现不了社会性人才的根本原因,这其中,宗族伦理教育的弱化、伦理实践的偏差又该是影响、抑阻宗族社会性人才培育与产生的深沉原因。在中国传统社会,一个地区、一个宗族的兴衰是会与伦理教育、伦理实践的情况内在关联的。惟正方有气,有气才得势,得势才有力,有力才会强,强而才能壮。

第2篇:朱自清春教案范文

一、因材施教,启发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情感

从阅读的教学来说,情感是阅读的核心内容和阅读体验。就情感,心理学给出的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与自己的需要是否相适应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就初中生来说,他们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性,诸如:对语文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思维能力不同等等。个性化视角下的阅读针对的是全体学生,这样一来,统一的阅读教学模式明显是行不通的,需要教师结合学生个性特征的不同,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阅读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式,从而产生一定的个性化阅读情感。笔者在阅读教学中通过设置层次性的阅读问题来启发全体学生进入到阅读文本情境中去,进而产生个性化的阅读情感。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教学内容时,笔者设置如下问题:1.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2.你对春天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3.朱自清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4.你觉得朱自清在写作这篇文章时候心情是什么样的?5.假设你能够见到朱自清,你最想和他说的是什么?6.尝试描述一下自己眼中的春天。问题层层递进,能够让每位学生在阅读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产生情感体验的点,从而为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给予学生自,鼓励学生表达自我的独特见解

语文阅读不同于其他理科教学内容,它没有确定的答案,只要核心内容一样,其表达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现如今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对于语文阅读体验越来越注重其独特性。阅读本身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范畴,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来开展阅读时间,进而启发学生的阅读情感体验,产生独特的见解等。我们知道,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在于阅读,个性化视角下的阅读教学需要教师给予学生自,让学生个体实施与阅读文本、作者等之间产生对话,进而就阅读文本形成一定的自我的独特见解。俗语:“三分文章七分读”。鼓励学生多读,用心去读,感悟文本内容,潜移默化的形成自己的见解等。如:在学习余光中的《乡愁》教学内容时,笔者给予学生阅读的自,让学生自由的选取阅读方式,诸如:朗读、品读、解读、联读等等,强化自己的语感,同时从阅读中获取一定的直观感受;进而,教师适当的点拨、引导,促使学生深入的去品味诗歌,感受其创作技巧以及情感表达的方式,与作者、阅读文本进行自我方式的对话,从而产生独特的见解。诸如:有的学生说通过阅读能够感受到社会在发展,作者的思乡情感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传递形式;有的学生则说通过阅读能够感受台湾与大陆之间关系的情感以及其变化性等等。阅读本无定性,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自我阅读体验,从某个角度来说是对学生阅读的一种认可,有助于增强其阅读的自信心,推动自我个性化阅读的发展。

三、搭建个性化阅读平台,彰显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第3篇:朱自清春教案范文

一、触摸作者的心境、心绪、心态

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语文教育二十韵》里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你细读文本的时候,不要把一个字轻易地放过去——作者为什么用这个字、这个词、这种句式而不用别的?要去细细地体会它的神韵所在。这样,语文教学就不会变成一个空洞的、说教的东西。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该注意的地方我们往往容易疏忽。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有一句话说“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这里有一个非常值得推敲的词——“敢”。敢还是不敢?小女孩一整天都不敢,为什么?现在这个时候又敢了,又为什么?这么一个字,如果你真抓住了,可以引出一连串对这个小女孩悲惨命运的思考。叶老讲的这个方法,我觉得应当作为文本细读的重要方法。作者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情感,我们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触摸作者的心境、心绪、心态。

二、文路、教路的和谐统一

一直以来很喜欢朱自清,喜欢他笔下的诗意流淌;当《匆匆》作为课文放在案头时,彷徨之情便油然而生。这是一种奇怪的心境,但又那么真实:八十多年前的文章,那个时代的处境,朱自清的朦胧笔触,现在的学生如何读懂,我又该如何引导;许多名家对《匆匆》都有过不同的处理,如何找到一条新路子?数遍研读,终不得其法;闲置数日,不禁想出一个既笨但又很管用的办法(至少对我是这样),何不通篇背诵,也许在这一过程中,或许能得到些许灵感。数十遍的背读,终于一字不落地将课文全盘拿下。

朱自清是在什么情况生发这种情感的?他思考问题时是什么样子?经典名篇该学什么?……一边背一边想,这一系列的问题萦绕在我的脑海中,于是,有了如下的设想:

1.朱自清是在什么情况生发这种情感的

课文开篇便有一段景色描写: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紧接着,作者问到: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结合文章创作时间(1922年3月),我不禁想到:难道作家是目睹阳春三月的景色生发这一情感的?再由此想开去,古往今来,一花一叶、一草一木、一山一水让文人墨客触景生情,多少名篇、佳句流传下来。满目的春色让王安石生发了这样的感慨: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肃杀的秋风让张籍这样感叹: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而那北方的风雪让纳兰性德留下了这样的词: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正是一种写作技法呀!朱自清的思绪是纷乱的,但又是有层次的。这些思绪都是作者目睹春景之后生发的。因此,将“触景生情”作为一个突破口,循着朱自清的设问句层层推进,会给人一咏三叹的感受,且发人深思。

2.朱自清思考问题是什么样子

我幻想过这样一个意境:书房里、窗户旁,朱自清一袭长袍,心潮起伏,随着思考的深入,他的神情、他的动作也随之变化。文中的一些句、段正应证了这一点:“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我掩着面叹息”,第四自然段中的六次追问(可以想象:朱自清在房内踱步,那愁绪不正是彷徨心境的表露无遗吗?),三种样子均因“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个问题而起。这一意境与课本插图不谋而合。于是,三次复现课本插图,抓住样子,三次叩问,回旋复沓,这样的情境正是文路、教路的和谐统一呀!

三、把握文本的教育价值

在教学中如何把握教育价值,避免思品课的倾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来看以下案例:

《灰姑娘》片段

老师:如果午夜12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辛黛瑞拉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哎呀,那就惨了。

老师:所以,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另外,你们看,你们每个人平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万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不然你的朋友要吓着了。女孩子们,你们更要注意,将来你们长大和男孩子们约会,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很难看的样子,他们可能就吓昏了(老师作昏倒状,全班大笑)。

对于“守时、注重个人修养”等的引导,老师很善于抓住故事情节中的典型事例来与学生共同研讨,这种教育是潜移默化的,简单而充满趣味的问题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良好的人际交往中,双方都应得到一种信任,而这种信任恰恰需要以信用和修养为前提。失约或失信不仅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也是对自身人格的不重视。注重自身着装、谈吐、举止等方面修养的培养,既是对自我的尊重,更是双方良好交流的开端。

四、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是准确、深入解读文本的关键

从根本上来说,老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不断地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不断地积淀自己的生活体验,让自己丰满起来。其实每个人自己就是一个文本。你这个文本越丰满越深刻,你去读那个文本的时候,你才会读得越丰满越深刻。我觉得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语文老师一定要养成读书的习惯。

第4篇:朱自清春教案范文

一般来说,发散性思维开始时往往在常识范围内进行思考,从常规方向进行探索,通过不断的“发散”和反复的“变通”而产生出更多更好的新异性的成分。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呢?

一、发散机制

即在解决一个问题前要尽量发散出多种设想、多种方案、多种方法,以便多中选好、好中选优。要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关键的一点就是要鼓励学生思维要自由奔放,要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要尽量扩展自己的思路。这样,头脑灵活了,思路拓宽了,自然就为创造思维准备了条件。在发散性思维训练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围绕一个中心尽可能广泛地、接连不断地“发散”开去,像树枝那样一圈一圈不停发散开去。这样围绕中心一轮一轮地“发散”,学生思路闭塞的弊病自然就会有效地克服了。如写《苦与乐》可以这样做全?现在日子好过了,要不要提倡“艰苦奋斗”?生活中“苦”和“乐”的辩证法是什么?怎样理解“自找苦吃”“自寻苦恼”“苦尽甘来”?等等。这样围绕一个中心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 “面面观”,学生就会有话有事可写了。他们写作的思维自然就扩展开了。

二、换元机制

事物和问题往往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这就是所谓的“发散性”。如果变换其中某个因素,即“换元”,就有可能出现新方案、新设想、新办法,促成事物的新发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换元机制,就是要引导他们能根据变化了的因素作出正确的反映,能据此修改原先提出的方案和做法并提出适合当前情况的新方案和新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换元”来引导学生审题立意,让学生从斟酌比较中抓住“文眼”,从而写出合题意又新颖别致的文章。

三、换向机制

这是指思维朝某一个方向发展受阻时,能立即转换,从另一个角度、另一个侧面来考虑问题,以求得正确的答案。所谓“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这个意思。如读了朱自清的《春》后,如果教师只是说“你们记住朱自清是怎样描写春天的,把课文中的修饰语和比喻及拟人方法尽量用到作文中去。”这种教法只是使学生机械地模仿范文。假如老师用另外的方法提出问题,“朱自清笔下的春风、春雨、春草非常喜人,而我们这里的春天又是怎样?你打算怎样描写?”很明显,后一种教法不仅能帮助学生在写作中恰当地借用作家的语言,而且还能激励他们独立思考,及时“换向”,找出“自己”的最佳表达方式。两种比较,孰优孰劣,不言自明。

“换向”,还包含着另一层意思:思维逆向而行。即看到一种现象或遇到一个问题时,立即想到它的反面。为此,在作文教学乃至整个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众心理”显得十分必要。所谓“逆众”,就是要克服一般人容易产生的“思维定势”和“思维惰性”,敢于与众不同,别出心裁,具有自己的思维独立性,做到“言别人所不言,发别人所未发”。比如秋,大多数人都说它冷、无情,可也有人赞美它成熟、稳重。由“赞秋篇”、“贬秋篇”的作者各自朗诵自己的作品,表达各自不同的思想感情,这样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扩大了大家的视野。

为了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抓好如下三点至关重要。

一是促成脱换。所谓脱换,即脱离原来的或一般人的格调,转换成新的自己特色的格调。这些格调有时可能显得有点“怪”和“偏”,甚至可能还有悖于常情;对这些,只要不是荒谬的,老师就应给予保护支持并积极加以诱导,使其日臻完善。

第5篇:朱自清春教案范文

关键词:语文 导语 设计 类型

特级语文教师于漪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确实,好的导语是优秀的演奏家拨出的第一个音符,散发出神秘的魅力,引诱着听众渐入佳境。

导语的设计是一种教学的艺术,因此也不会找到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再加上教师的创造力是无穷尽的,所以导语设计的方法也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选用哪一种方法,一般由教学内容所决定。

一、情境渲染型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一定的情境产生一定的情感,教者动情,学者方能动容。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所蕴含的情境,让他们沉浸于教师所创设的艺术氛围里,领悟语言所体现的人文精神。

1.摹实境、调激情。指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摹一幅图景或一种意境,让学生深受感染,激情澎湃。如:特级教师于漪在讲授《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时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当你们看到人民英雄纪念碑这幅画的时候,曾经想到过什么?我在一个阳光洒满天安门广场的上午,瞻仰过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峨啊!有十层楼那么高,看到它,先烈们的高大形象如在眼前;坚硬啊!花岗石,汉白玉那样庄严,那样雄伟,象征着革命先烈意志如钢。现在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活动顺序和碑的方位顺序,认识和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接受革命传统的教育。”这段导语描摹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巍峨和质地坚硬,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以前就有了大体的概念,而且语言极有感情,学生们的情感极易激发。

2.借教具、助领悟。即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教学挂图、模型、录音、录像、FLASH动画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如讲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可先让学生听崔健的《父亲》,在听歌时让学生思考父亲给自己的感觉,悠扬的旋律会让学生想起生活中的情节,感人的歌词会在学生内心深处激起层层波澜。听完歌曲自然就会积极谈论自己的感受。

3.述背景、补信息。中学语文不仅选编了一些现代作品,而且还选编了古代、当代作品,甚至还有外国作品。现代作品容易理解,而古代、当代作品、外国作品就会给学生的理解制造障碍。为了消除这些障碍,就应该在导语中述说历史知识、时代背景,让学生理解文意,与作品产生共鸣。

二、知识启迪型

教师更多注重的是已有知识的运用,一言概之则是以“导”启“思”。常用方法有下面几种:

1.设疑问、引思考。即导语中有意提出疑问,制造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的求解愿望。如:于漪老师在教鲁迅的《孔乙己》时是这样导入的:“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是读过《孔乙己》这个短篇小说的人,无不被鲁迅先生所塑造的那个苦人儿所感染。鲁迅先生究竟用怎样的鬼斧神工之笔,来塑造孔乙己这一人物呢?我们学习课文以后,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这则导语抓住课文的重点:孔乙己是怎样一个人,巧布疑阵,让学生对课文有兴趣,学习主动性自然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2.温旧故、引新知。即通过复习已学知识的方式进而过渡到新课内容的讲授。如于漪老师在教朱自清的《春》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一提到春天,我们就会想到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用彩笔描绘它、歌颂它。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是怎样描绘春色的?(生背)现在我们就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但是我们往往知春,而不会写春,那么请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来描绘春景的色彩、姿态的。”这段导语先温习以前所学关于春的诗句顺势引入新课。回味古诗,无形之中,学生就感受到春天的绚丽多彩,而朱自清的《春》更对他们有了诱惑力。

总之,情境渲染以“导”激“情”,而知识启迪以“导”启“思”,更多地体现了导语设计要求的新颖性与知识性,艺术性暗含其中。

要灵活运用这些方法,体现这些要求,关键取决于教师是否有又专又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语言素养,所以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精心设计、巧妙构思,才能让学生跟随自己的脚步去开启课堂宝库,在知识中尽情畅游……

第6篇:朱自清春教案范文

关键词:课前导入 求知欲望 激发兴趣

教育是情感的教育,需要教师进行感情的投入。教学上,要想学生知识之所需,充分利用一切手段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让每个学生都具有饱满的情绪,使情感处于高昂的状态,融于知识的学习之中。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教学内容必须有兴趣,如果冷漠视之,淡然处之,就很难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由此看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就成为教师在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学生情绪的高低将决定教学的效果。

导入新课是一种教学艺术,它融知识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巧妙地运用好课前导语,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将学生带入教师预定的教学内容。一节课刚刚开始,学生的精力往往不集中,兴奋点分散,不能将注意力用于课堂内容。如果教师将学生的注意力在几分钟内高度集中起来,就必须利用好课前导入这个环节。巧妙的导入,能够将学生带入奇思妙境中,使学生展开想象;精彩的导语,能够使学生如饮茗茶,沉浸在知识的品味之中。因此,教师走进教室,走上讲台,就要精神饱满,充满激情,让每一个学生充满了期待。就要让每位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入知识的殿堂,进入最好的学习状态。

一、歌曲导入法

在学习周国平的散文《家》一课时,我在教室里播放《我想有一个家》,让学生随着“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能拥有它……”的优美旋律进入到“家”的氛围中。感伤的歌词,悠扬的曲调,使每一个同学沉浸在家的怀想之中,曲终而意未尽。这时,我顺势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家的感受与畅想。同学们很是活跃,争着站起来谈自己的认识。一位同学说:“都说家是人的避风港,当你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总会想起家,想起父母,是他们给了我温暖与亲情,使我在学习上不畏挫折,生活中始终充满力量。这就是家给予我的。”也有一个同学感伤地说道:“我有两个家,爸爸是一个工人,妈妈是公司的职员,他们离异了,都有了自己的新的家庭。我虽然受到他们的关心,但总不如别的同学感到快乐与幸福。”对于家,同学有说不完的话题,有着太多的感触,他们发自于内心,出于对家的期冀与呼唤。在浓浓的“家”的氛围中,在学生的期待目光中,我顺势引导:“家,是心灵的港湾;家,是每一个人的精神的安放之地。同学们对于家有着那样的真情,那么今天我们看一看著名的作家周国平先生对于家又有着怎样的感受呢?”教师的简短导语,自然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课文的浓厚的兴趣,也就自然而然的进入课堂教学的环节。

二、情境导入法

散文或写景抒情的文章,往往有着对景物的描写,这些景物中有蕴含着作者的感情。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描写去勾起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要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创设的特定氛围中。比如学习朱自清的《春》,我先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美丽的春天景色图,同时配以音乐。学生欣赏着多彩的春之图,听着美妙的春之曲,马上置身于五彩斑斓的春天的优美景色中。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之中,学生走进了朱自清的《春》,欣赏朱自清笔下的春之美景,领略春之神奇,感受大自然给予人类最美好的图画。这样,学生带着对春天的美好憧憬走进了朱自清的感情世界,学习的情绪昂扬,兴趣倍增。

三、审题设疑法

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标题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意图,领会文章的内涵。对于很多文章,我们可以通过审题设疑,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体会并进一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时,我先在黑板上写出“鲁提辖”三个字,然后提问道:谁知道鲁提辖是哪部小说中的人物?学生纷纷举手争着发言。紧接着我再在“鲁提辖”三个字后面加上“拳打”两个字,问道:同学们读了“拳打”这两个字之后,想知道鲁提辖是怎样出手的吗?学生兴趣盎然,议论纷纷,有的说电视剧中鲁提辖怎样挥舞拳头痛打镇关西,有的说课文是怎样写的等,一番议论,学生自然地进入了课本的阅读。

四、问题导入法

问题导入,能够激起学生心灵的火花。有效的问题导入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产生疑问,引起他们的思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在学习《孔乙己》这篇课文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大凡读过鲁迅先生小说的人都知道《孔乙己》,凡读过《孔乙己》的都对孔乙己的形象印象深刻。那么这个满口“之乎者也”似乎很“儒雅”的知识分子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呢?我们仔细研读后就会从中的得到答案。问题的导入是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对作品内容的关注。

第7篇:朱自清春教案范文

一、教给学生阅读课文的方法――通过朗读、默读,精读、略读和浏览等方法来阅读。

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因此我每一节课都留足时间,从学生的朗读、默读起步,把精读、略读和浏览等方法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从而使学生准确地把握课文内容、结构。例如《春》一课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结构的。在学生找出课文“盼春、绘春、赞春”的顺序后,我又让学生快速地浏览课文,课文“绘春”为我们“绘”制了哪几幅春景图?学生通过自读、合作读,很快找出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春勤图”。而后再让学生精读每一幅图的课文段落,看各自是抓住哪些特征来构图的,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每一部分,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书中感受春天的美,以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之效。

二、教给学生理解课文的方法――通过感受、体验和理解等层面来理解课文。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因而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总是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感受、体验、理解课文内容、人物特点与语言的美等。如在教学《晏子使楚》时,我在学生读懂课文后,让各学习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分别扮演楚王、楚大臣、晏子等角色,要求要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语气、表情来呈现各个角色的特点;让其他同学当评委,从上述等方面加以评点。同学评点后,让扮演者谈感受,再重新表演;再让其他同学轮流表演与评点。这样几个轮回表演下来,学生对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心理活动都有了独特的、个性化的理解。尤其是在语气上表现非常准确、到位:体会到楚王手下为讨得楚王欢心,搜肠刮肚以辱晏子,按捺不住激动与兴奋的心态,设计一种谄媚的语气;对楚王,设计出一种盛气凌人、傲慢无礼的语气;对晏子,则设计一种沉着冷静、不卑不亢的语气。

三、教给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方法――从课文、图书室、网络、家庭、社会等途径搜集

新课标指出:“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我在阅读教学中,注意教给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方法,并使之有机地渗透到每一课,每一个学习环节之中,如在教学《天上的街市》前,我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图书室等条件,搜集郭沫若的写作背景和牛郎织女的故事的信息,从而使学生在课堂阅读学习中准确地理解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憎恨黑暗、向往光明的思想感情,特别是对作者修改牛郎织女民间传说的用意有了较深的理解。再如学习了《成功》一课后,我让学生通过上述途径,或者课外资料,甚至是同学间、师生间相互合作去搜集有关成功的名言警句,从而激励学生学习勤奋刻苦,架起通向成功的桥梁。

四、教给学生探究创新学习的方法――通过多角度、多视野,发射思维、逆向思维,阅读反思与批判等方式来探究创新。

新课标指出:“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教给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探究与创新的方法。如教学《藤野先生》一课时,学生对该课的主题思想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评价:(1)作品主要写藤野先生的优秀品质;(2)写藤野先生与表达作者的爱国主义感情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3)是回忆珍贵的师生情谊的。我在一一及时地给予了肯定后,顺势引导他们阐述出各自的理由。第一种评价的根据是题目叫《藤野先生》,就表明了它的主题思想是写藤野先生的;第二种评价认为文章的各部分都是围绕赞述藤野先生这一中心而展开的,作者爱国主义思想的抒写和思想发展的追记,是与写藤野先生的性格交织在一起进行的;第三种评价理由是:作者带着感激的感情回顾了藤野先生关心他的几件事就是最有力的说明。课堂上,我激发学生多角度去评价作品主题思想,既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又发展了学生的发射思维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教给学生扩大阅读的方法――读与所学课文相关的整本书、比较阅读与所学课文相同主题、体裁的课外文章或同作者的其他作品等。

第8篇:朱自清春教案范文

关键词:和谐教育,有效教学

 

学是一个广阔的美育天地,其中最主要的领域是指导学生从阅读文学作品中获得美感。文学作品是学生的审美对象,学生是产生美感的主体,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正确引导学生进入审美心理活动,并把握作者创作文学作品时的心理活动过程和特征,掌握一定的规律,促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论文大全,和谐教育。

在文学作品中,常常有“移情”的美学现象,即:“人在聚精会神中观照一个对象(自然或艺术作品)时,由物我两忘达到物我同一,把人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对象里去,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人的生命活动,是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也显得有人情。”(朱光潜《谈美书简》49页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十九世纪以来,西方美学界最大的流派——以费消尔父子为首的新黑格尔派从生理学的观点对于“移情作用”作了重点研究和讨论,利普斯则主张专用心理学观点,运用英国经验注意派的“观念联想”(特别是其中的“类似联想”)来解释。我国的众多文学作品偏重于表现性、写意性、抒情性,淡化了生活实感,偏重整体氛围的美感。《文心雕龙》认为诗人观察事物的特有素质是“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因此,教学生掌握“移情”理论,可以使学生触类旁通,把握文学作品的神韵,在联想和想象中陶冶情操。

就古诗词而言,“移情美”随处可见。《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在作者的眼中成了“淑女”、“君子”的“形象代表”,寄寓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追求和谐、美好爱情的思想;杜甫的《春望》可称是“移情”的代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安史之乱”爆发已两年,长安沦陷,国破家亡,诗人眼中的春天黯淡无光,仿佛花也如人一样因感时而迸出了泪珠,鸟儿也如人一样因恨别而不安地啼鸣,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外射于所目击的客观对象,即将彼时彼地特有的心情投影于当时所见外界景物,使自然存在的自在物也浸染了浓重的主观色调而成了人化的自然。论文大全,和谐教育。杜甫把他视野中的花鸟都涂上了如此令人悲伤的感情色彩,正是他身处沦陷中的故都的悲伤心灵的对象化,他把花鸟作为一种人格化的象征,告诉人们天地万物也和人们一样为“国破”共同忧伤。同是写月,在柳永的词《雨霖铃》中是晓风“残月”;在张孝祥的词《念奴娇·过洞庭》中是“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在李清照的词《一剪梅》中是“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在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而在他的另一首词《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是“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月的状态、月的“情感”因人而异,却都给后人留下了美的印象。

散文中的“移情美”使作者的知觉集中指向了最富表现力的审美属性上来。请看朱自清的散文《春》的最后一段:“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论文大全,和谐教育。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春天是什么?是“刚落地的娃娃”,是“小姑娘”、“健壮的青年”,让人感到春天的勃勃生机,这种“化虚为实”的手法,不就是寄寓作者主观感情的“移情”吗?又比如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作者“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中缓缓流过”。论文大全,和谐教育。在那一瞬间,“心凝形释”,花人合一,主客体融为一体。因为花的瀑布带走了一直压在作者心上的关于生死和手足的焦虑和悲痛,带给了作者精神的宁静和愉悦。论文大全,和谐教育。这是作家赋予紫藤萝花的理性的意念,我们阅读时还能体会到作者当时在审美情感萌发时所享受到的极大的自由和欣喜。论文大全,和谐教育。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也是一样,那月色下的荷塘,那荷塘上的月色,都因主人公的无法排解的忧郁而笼上了淡淡的忧伤。

对文学作品的创作者来说,“审美想象不受外在的逻辑制约,只服从于审美意向的构成规律”。(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391页 上海教育出版社)作者觉得怎样美,怎样符合自己的审美理想,就怎样去创造。我们在引导学生——接受审美教育的主体阅读文学作品时,应当重视并且尽量准确地阐释文学创作的心理要素和过程,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审美想象——审美感知——唤起审美情感——进入审美判断和审美玩味的过程,使学生和作者发生心灵的碰撞,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参考书目:

周庆元主编 《中学语文教育原理》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2年版

韩雪屏 著《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朱光潜 著 《谈美书简》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

曹明海 主编《感应与塑造——语文审美教育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第9篇:朱自清春教案范文

侨批的历史是华侨的酸甜苦辣、血泪沧桑的历史见证,是见证华侨移民史、创业史的珍贵历史文物。起码在清代,闽南和粤东就有侨批出现。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民不聊生的岁月,闽南和粤东大批贫民为了谋生,背乡离井,远涉重洋前往东南亚国家打工、做家政服务,然后将辛苦得来的血汗钱托寄回家乡。华侨除了养家糊口、清还债务、赡养父母妻儿的义务外,有的还捐资家乡各种公益事业,如助教兴学、铺路造桥、扶贫帮困,等等。

在战乱频仍、通信闭塞的年代,“侨批”这种钱信合一体的特殊传递方式,成为帮助华侨给祖籍国亲友汇寄钱银,接济生活和相互传递书信、互通信息的纽带和桥梁,小小侨批邮寄浓浓乡思,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侨批文化大世界。

写顺风批

新中国成立前,人们确定出国远行日期后,应向长辈、亲友辞行。亲戚朋友要向远出谋生者赠物品、送红包或设宴饯行,这便是“送顺风”风俗。因何有此俗?缘起旧时人们出国多是坐船走海路,如果是顺风顺水,最近点起码也要好几天才能到达。倘遇台风大浪,走走停停,半月一月才到达旅居地也说不定。所以,航船顺风至关重要。闽南和粤东侨乡有句俗语:“走船跑马三分命”,船客们出国谋生能否顺风抵达,是一件令家人牵肠挂肚的要事。船客们到达异国他邦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寄一封信向家乡亲友报平安,于是这种向亲友告知顺利到达目的地的侨批习称“顺风批(信)”。改革开放后,侨乡电话、手机、电脑诸多通联工具逐渐普及,通话、发电子邮件取代寄信报平安,纸质的顺风批日渐式微。

盖如意印

旅居异域他邦的华侨在给桑梓亲友写信时,习惯在信文称谓上方和信尾落款处盖上一个红色醒目的如意印,那精美的小印章自然是一件值得欣赏的艺术品,它的特别用意是表示远方的亲人万事如意、平安无事。红色如意印又寄寓闽南和粤东侨乡“见红大吉”的古老遗风。

如意是中国独特的象征吉祥的器物,自古就得到文人雅士的喜好。直至今日,一些集藏古玩小品的藏家,仍对其情有独钟。追究缘由,简单地说,一是如意制作很讲究,不失为一件艺术品;二是如意虽小但却处处能让人如意,自然要图个吉利。如意象征着美好,在古今盛行的吉祥图案中,有多种如意图案,以喻吉祥之意,例如年年(鲶鱼)如意、万(万年青)事(柿子)如意、吉(戟)祥(大象)如意、平安(花瓶)如意、四艺(琴棋书画)如意、必(毛笔)定(金锭)如意,等等。如将四季时令瓜果或梅、兰、菊、竹等四季花卉配合如意,即是“四季如意”,在以如意为主的图案中放上百合花与柿子或狮子,就是一幅意境好、欣赏性强的“百事如意”。侨批上盖如意印,折射出侨胞希冀美好生活的心态。人们拆阅侨批时,目触红色的如意印,心里就会踏实许多。但是,也有的华侨自己动手写信,没有现成的如意印,他们习惯在信的首尾简单地画两个红色圆圈,权当如意印。

信文忌红

在闽南和粤东民间,历来有“丹书不祥”之说,侨胞与亲戚朋友之间,飞鸿问候,互通情愫都忌用红笔。如果谁用红笔写信,收件人拆阅一见红字,未读内容就知道寄信人家里有丧事或灾情。

人们忌讳用红笔写信有着深刻的文化历史背景,也与“丹书”来历有关。“丹书”大致有两层意思:一是古代统治者为维护自己的统治,托言天命,捏造所谓的天书,用丹笔书写,故称“丹书”。唐代案牍规定,皇帝除降诏外,有所访于群臣,则用朱书御札。后来,明、清皇帝御札,犹用朱书,称“朱谕”。清制,内外奏章或特降之旨,由皇帝朱笔指示书写,表示出其亲笔,称“朱批”,或“朱批谕旨”;二是帝王颁发给功臣的一种证件,也用红笔书写。

上述两层意思与侨乡人和华侨们的生活关联甚少,而直接影响人们观念,造成“丹书不祥”的心理因素很可能是“丹书”的第三层意思。丹书是用朱笔记录罪犯名册的,古代罪人的名册都要用红笔书写。我们在戏剧舞台上,经常可以看到古代官府衙门主持审案的官吏在判决死囚时,都用朱笔在判决书上将犯人名字勾去,然后将死囚推出去问斩。直到现代,法官在判决书上,仍习惯用朱笔勾决死囚。对罪犯处以极刑的宣判布告,名字上都用红笔打一个“×”或“√”。因此,华侨忌用红笔写信。除上述因素外,如今用红笔写信还被认为是绝交的意思。这就是华侨讳用红笔给祖家亲戚朋友写信的缘故。

寄批习惯

每逢传统年节临近,是侨胞怀乡思亲心尤切的时候,他们往往都会给家乡亲人寄来问候信和过节费。特别是春节前夕,大量侨批飞传闽南和粤东侨乡,侨乡人习称“年夜班”。有的侨眷侨属婚丧喜庆,或修建房屋、祖祠、祖墓等大事,华侨闻知也会量力寄些批钱。

请安问候的平常侨批内容不长,大多由所交寄的信局专业人士代书,少有抒情、议论和描写,可以说是平铺直叙,言简意赅。这里举一例,1980年代,新加坡一位华侨寄给我祖母何春英一信,信文为:“春英姊:诸人安好,久未寄信,时在怀念,谅近来各人安好,身体康泰为祷。姊决定在明春要返里,而手续已寄回申请,谅姊当知,而见面当在不远了。年关之便,付港币五十元另用。此请金安。”侨批信封早期比较简单,有自制的,信封正面收件人粘贴一张红纸,信纸有的用宣纸,毛笔书写,由回国的亲友带交。随着华侨人数增多,华侨与家乡的信息、经济联系要求日益强烈。为适应这种需要,19世纪初,产生了专门以替华侨捎信、汇款为职业,并兼做生意的中间人,这些人被称为“水客”或“客头”,就是经常往来于国内外,专为侨胞递送侨批或物件的人。后来有的客头由于递送侨批及时无误信誉好,在华侨集中的旅居国建立了信局,如福建省东山岛设立在新加坡的就有添盛信局、进成信局、福春信局、合安信局、新顺昌信局等多个信局。信局出现后,借助于不断完善的邮政技术和银行技术开展“侨批”业务,“侨批”的经营进入分工明确、各司其责、通力协作的时代,即侨批信局负责收“批”或登门分“批”,邮政局负责跨国及长距离侨批的“传递”,银行负责侨款资金的调拨、结算与兑换。这一时期的侨批信封大多由信局统一印制。来自新加坡的侨批信封上都有“附上港币(或人民币)××元”字样。为何寄的不是该国币种?原来,新加坡政府规定华侨不许向外寄叻币(新加坡币),信局只好把叻币折换成港币(或人民币)。改革开放前,侨批由新加坡寄到福建东山岛,通常需要一星期。那时,各信局为争取客户,赚取一些手续费,倍加重视诚信服务。无论侨批金额大小,投递路途远近,都坚持做到风雨无阻,认真接收,及时寄出,准确投递。在道路不平、车辆稀少的年代,在笔者家乡福建东山岛,投送侨批多是步行,顶多就是骑自行车,其中艰辛可想而知。

1979年,国内侨批信局归并银行,“侨批”的汇款功能由银行接替,而其交流情感之渠道则由发达的电信及邮政所替代。至此,国内侨批业“寿终正寝”。此后,华侨所寄的信件大都使用邮政部门印制的规范、雅观、专门的航空邮简,侨批由华侨旅居国邮政机构分发投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