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贸易经济范文

贸易经济精选(九篇)

贸易经济

第1篇:贸易经济范文

贸易经济论文3500字(一):世界经济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失速问题研究论文

【摘要】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呈现衰退的迹象,一些西方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越发激烈。而我国加工贸易的比重正处于下跌的状态,受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弱,国际通货缩紧以及服务贸易竞争低的影响,外贸风险正在逐渐增加。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存在一定的风险,对外贸易经济失速的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的影响,以及影响经济失速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策略。

【关键词】世界经济形势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失速

在当下的世界经济格局之下,我国的对外贸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目阶段我国对外贸易正处于失速的状态,这种情况不仅仅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更对个各个行业和人民的经济水平都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很有必要分析当前世界经济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找到相关的政策来改善这种现状。

一、世界经济形势现状以及对我国的影响

(一)世界经济形势的现状

伴随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经济贸易呈现下滑走势。尽管各国都在通过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和调节税率方式,提高经济的发展,但效果平平。从2019年以来,全球的经济复苏情况才得以弱化。

目前,美国经济的增长较为迅速,形势普遍乐观。但这种局面是由一定的原因的。从需求方面看,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个人消费支出的扩张和投资的稳步增长,都是提高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供给方面来看,工业生产和服务业的上升,预示着经济的复苏。从目前情况来看,矿业、天然气和电力的持续上涨,都是工业生产良好的具体表现。从一些预期指标来看,欧元区的工业生产和服务都处于好转的状态,欧洲经济有望好转。从制造业的情况情况来看,机构的产出、评价的完成指标都达到了有史最高水平,使得经济运行的信心猛增。虽然,波兰等中东欧十国加入欧盟后,对原成员国的资本外流带来一定的压力,整体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新成员国增长较快,也给欧盟带来了新的活力。受政权稳定,经济改革推进以及油价高位等因素,又给经济带来一定有利的条件。受出口和工业生产的影响,日本的经济也进一步的复苏。企业的经营情况得到了好转,效益也得到了改善,破产企业持续减少,对设备的投资有所增加。日本的经济整体仍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同时其他亚洲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韩国等也在出口的带动下得到了快速的增長。虽然物价跌幅有所回落,然而消费尚处于颓势,通货紧缩的情况也没有消除。

(二)全球经济现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因为,我国实行出口导向型战略,出口数量大,所以贸易顺差也大。从1990年开始就持续顺差,但受到全球经济和贸易保护的影响,2010年我国首次出现贸易逆差。并在2015年出现出口和进口的双收缩,对外贸易经济下滑,资本外流和人民币贬值的程度增大。受美国两次加息和增值的影响,民众转持美元进一步的增多,加剧了人民币的比值,使得我国贸易经济受到了很大的损失。

(1)对我国对外贸易出口的影响。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家经济需求的增加,进出口贸易逐步恢复,对于我国产品的出口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去年一年,我国对欧盟、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量有了快速的增加。受强势美元地位的改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贸易条件是十分良好的。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国家贸易产生一定的缩减现象,我国的对外出口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甚至还有部分国家实行反倾销等调查,对我国的商品专门设立了非关税壁垒。

(2)对我国利用外资的影响。目前国际直接投资方式有重新活跃起来,跨国并购仍占据主导地位。我国也出台了相关的条例,促进国际购并资本。在全球股市止跌起涨后,境外融资的氛围也有了一定的好转,这对我国企业在海外发行股票和上市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我国很多企业在香港和美国股市同时上市,筹募到的资金很高。国内的很多大型企业抓住了国际资本市场的时机,进行境外融资。同时美国的贬值使得投资商在我国国内的采购和用工价格减低,吸引外商对我国市场投资。然而,随着国家经济的增长,我国利用外资也面临更加激烈的局面。

(3)其他方面的影响。美国对主要货币汇价大幅下降,同时人民币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近年来,美联储大幅下调美元利率,其他国家也相应的跟进降息。世界主体经济的利率处于低位,这对我国利用人民币利率来调整经济有一定的作用。但国际石油市场的高位,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一定能够的消极影响。

二、世界经济形势下我国对外贸贸易经济失速的原因

(一)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降低

近些年,我国加工贸易商品的进口和出口持续间降低,销售总额也在不断的下降。我国已经完成了从加工大国向新型经济发展国家的转变,部分企业工人的成本也高于周边国家和地区,致使一些加工和机械公司迁移到周边国家。尽管我国想挽留这些企业,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但受到产业链结构不合理和基础设施不完善等方面的应该。企业仍不愿支付高额的生产费用,而迁移到其他国家。

(二)对外贸易摩擦大,风险高

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上涨,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增多,逐渐成为国际贸易大国。但随着对外贸易的增加,我国也引起了其他贸易大国的侧目,导致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对外贸易的摩擦和风险也逐渐增大。

(三)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国际通货缩紧

当下私有制国家的社会通病是积累社会资本,在市场机制运行过程中也容易出现资产过剩的情况。贸易市场的稳定与国家的税收政策是分不开的,想要保持资本利润、支出和劳动工资等多方面的流动,就需要市场经济的流动和需求相互平衡。一旦政府的分配政策运用不恰当,就会出现高消费和低积累的现象,造成一定的资产过剩。现今,日本、美欧和一些欧洲国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资产过剩问题,其均在金融危机后采取货币化政策来进行调剂,促进国家经济的回暖。但实际情况却事与愿违,部分国家不仅出现市场流动性过剩的现象,还出现市场需要不足,国际产品价格持续走跌,只有少数国家的产品价格上涨。美国最先从金融危机中恢复元气,之后开始加息促进美元甚至,推动新一轮的资产过剩,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再度下跌,通货锁紧情况加剧。

(四)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低

我国服务贸易占据我国总体贸易的一个重要部分,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也为我国经济贸易能力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较低,使得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处于失速的状态。主要原因是我国服务贸易内部结构的完整,水平较低,和相关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三、世界经济形势下我国对外贸贸易经济失速的对策

(一)推动加工贸易转型

想要解决我国对外贸易的失速,就需要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实行符合地方发展特色的战略,形成具有特色的加工贸易产业链。将不同的地区联合起来,共同推动我国加工贸易产品的转型和升级。在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进程中,应该配合沿海区域的建设,吸引国外的企业来我国投资和建厂。

(二)提高服务贸易比重,增强创新能力

我国在处理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应该提高服务贸易所占的比重,增加创新影响,把服务贸易放在对外贸易的首位。在政策的制定时,应该在工商也和服务业贸易所放的比重相同。優化我国服务贸易,提高其发展能力,在注重体制之间竞争的同时,创新更多的服务类型,从而提高服务贸易的创新力。

(三)深化外贸领域改革,消除汇率引导因素

增加有关外贸政策的改革和创新,转变经济和外贸发展的方式,建立新型的创业体系。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调整产品结构,对于新型产能加大扶持力度,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扩宽对外贸易的渠道,消除汇率所引导的因素,提供经济一体化水平。我国的对外贸易企业应该增加自身的风险意识,采用有效的汇率工具来降低风险,减少因为消化货币增值所带来贸易压力。

(四)发展特色性优势产品,减少贸易摩擦

在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中,要积极利用外贸组织有关外贸争端的解决机制,对于一些国家出现不遵守时,要排查严处。在对贸易中禁止有不合理的贸易行为,消除贸易中不公平的现象。

我国在对外贸易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但仍在这种不平等的贸易保护中得到了发展。除了推动加工贸易转型;提高服务贸易比重,增强创新能力;深化外贸领域改革,消除汇率引导因素;发展特色性优势产品,减少贸易摩擦之外,也要通过环保、节约等手段来将我国打造成绿色结构产业国家,推动低贸易,促进对外贸易的增长。

贸易经济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OBE导向下贸易经济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初探论文

[摘要]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基于OBE(Outcome-basedEducation:以结果为基础)的理工类教育理念自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诞生以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对理工科的教育教学和课程体系带来了变革性的影响。OBE教育理念发源于理工类教育,对于在文科专业的适用性方面一直存在着争议。本研究以贸易经济类专业为例,研究探讨实施OBE教育模式的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对传统课程体系进行新的设置和变革,以期有助于逐步有效地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专业热门”和“就业困难”的尴尬专业困境。

[关键词]OBE;贸易经济;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20)05-0023-04

随着中国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尤其是上海自贸区、广东自贸区、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贸易综合实验区的建立和运行,都显示出未来的中国对拥有国际化视野的经济、金融、法律、贸易等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尤其是需要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来帮助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开放的中国需要开放的人才,这也是为什么近十年来,国际经济与贸易成为高校本科招生中的热门专业,录取分数也在高校中名列前茅的原因。但是,尴尬的是不少高等院校和毕业学生都发现这个专业存在着就业困难的现实困境。由第三方教育质量评估机构麦可思研究院的《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率相对较低,平均约为91.2%,而且三年来就业率持续下降,就业率低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传统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和不断快速变化的贸易需求存在时滞和脱节。因此,在OBE(Outcome-basedEducation: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的导向下,结合专业社会贸易需求分析和课程开发结果导向,重新思考和设置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以期构建一个更具针对性的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OBE课程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OBE的基本理念

OBE(Outcome-basedEducation:以结果为基础的教育)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1994年由美国学者Spadv撰写的《基于产出的教育模式:争议与答案》一书对OBE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该书把OBE定义为:“清晰地聚焦和组织教育系统,使之围绕确保学生在未来生活中获得实质性成功的经验。”Spady认为OBE实现了教育范式的转换,在OBE教育系统中教育者必须对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能力及其水平有清楚的构想,然后寻求设计适宜的教育结构来保证学生达到这些预期目标,学生产出而非教科书或教师经验成为驱动教育系统运作的动力。

这显然同传统上内容驱动和重视投入的教育形成了鲜明对比。与传统的过程教育相比,OBE直接评估学生的学习绩效并确切地告诉他们结果,不考虑学生或他们采用何种方法,直到学生能证实预期的结果,才算获得成功。对于那些已经成功地获得结果的人来说,他们得到的指导集中于他们需要发展的、明确定义的能力上;他们获得的证书清楚地反映哪些能力标准已被成功地达到了。OBE强调教育的结果和目的,从进入的要求到达到的毕业标准都很明确。在一个OBE系统中,所有这些指导和证书的组成部分的定义、集中都是围绕明确的学习结果来组织和实施。

因此,OBE教育模式的核心是: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OBE是一个循环递进的教育发展模式,它基于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这种理念聚焦于学生表现,即结果Outcome的经验测评。相对于关注教学资源等产出的传统过程教学模式,OBE没有提出对特定教学方式的要求,它只对学生最后学习结果提出要求,而且这种学习结果并非针对某个课程或者最终的毕业成绩,而是细分到每一门课程的每一个知识点和能力点。

二、OBE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的启示

近几年OBE教育模式在我国香港和内地教育界也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和研究,但主要集中在理工类工程教育领域,这主要是因为理工工程类教育的课程学习结果易于客观衡量和评价。2013年,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组织的第21个成员国。《华盛顿协议》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该协议提出的工程专业教育标准和工程师职业能力标准,是国际工程界对工科毕业生和工程师职业能力公认的权威要求。《华盛顿协议》各签约国都实施了OBE的工程教育模式,不少香港大学和内地如汕头大学等都针对OBE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

OBE教育模式对作为文科性质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否同样适用,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有哪些启示也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首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适合OBE模式。作为很多本科院校,这个专业包含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实务三部分的主要课程内容。其中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是基础,也为本科学生进一步深造提供条件;国际贸易政策课程要求学生对国际经贸往来法律法规和贸易政策有一定的认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则是面向本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作能力的教育。国际贸易实务是专门研究国际商品买卖过程的课程,包括贸易合同磋商、签订和履行等各个环节,以上贸易环节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的外贸业务操作实践上,仅凭理论知识纸上谈兵无法真正理解国际贸易的实质,也难以跟上日益快速发展中的国际贸易实践。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知识点和能力点可以进行一定的客观衡量与评价的内在特征决定了教学改革可以学生的学习结果——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目标。而传统的国际贸易教学过程重贸易理论而轻贸易实践,从而导致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脱节。作为一个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适合采取OBE的教育模式。

其次,OBE的结果导向是培养应用型贸易人才的现实需要。作为一个高考志愿填报靠前的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培养目标大多是培养国际性专业应用型人才,我国作为一个不断发展和开放的世界大国也急需这方面的应用型贸易人才。但是另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就是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毕业生难就业的问题。OBE的教育模式以结果为导向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是指专业教学必须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导向,另一方面是指实践能力教学是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的方向。研究生教育更注重理论研究能力培养,而OBE模式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更适合本科专业的培养方向和目标,这也契合我国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人才培养目标:“圍绕用好用活人才来培养人才”“用科学发展成果检验人才工作成效”。从这个角度出发,OBE可以大大提高刚毕业的学生外语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实践能力。

最后,从社会需求和教育模式的角度,国际经济与贸易可以全面采用OBE教育模式,但是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有宏观的专业模块设置、结果和结果评价,也涉及微观的每一门课程的设置、学习结果和学习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投入也提出很高要求。例如教师需要投入较多的精力和心血研究烦琐的教学目标分解、一体化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选择动态地评估学生发展水平并根据学习产出评估反馈信息及时开展个性化学生辅导等。如果无法变更高校中普遍的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则无法调动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那么OBE注定无法可持续开展,也将逐步沦为传统的填鸭式过程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也必将与社会的现实存在时滞和脱节。但是一旦基础打好了,后面OBE的开展也必然顺理成章地持续循环下去。

三、OBE导向下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目标

(一)专业知识目标

具备扎实、全面的国际贸易专业知识是外贸人才基本素质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是企业对外贸人才的基本要求。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可分为贸易理论、贸易政策和贸易实务三部分。OBE导向下的国际贸易专业的知识目标重点是贸易实务和贸易政策。这两部分知识在OBE教育模式下,应突出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进出口各个业务环节的一般操作流程,包括交易磋商、国际贸易运输、保险、国际结算、成本核算、商检索赔等一系列商贸流程。在贸易政策方面,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应的国际贸易惯例和法律,如《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等,还要了解国内外最新经贸法律法规国际条约和协定WTO规则等。

为了有效衡量OBE下的结果,课程设置可开设专门的国际贸易专业从业资格证,如跟单员证书、报关员证书、外贸业务员证书、剑桥商务英语、经济师等的培训课程。这也要求此类实践课教师对各类资格证书的考试动向、考试内容有总体把握,并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引导和督促学生掌握考试的重难点。

(二)专业能力目标

调查显示,大部分企业在招聘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毕业生的要求是:希望招聘具有实践操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外贸人才。实践操作能力包括进出口合同的操作能力、单证的缮制和审核能力、貿易纠纷的处理能力等;沟通交流能力是指语言表达能力、外语交流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是指能够创造性地运用新技术、新方法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因此,在OBE导向下,获得一定的资格证书只是一个初步的目标,终极目标是在获得一定的资格证书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能力培养,让学生毕业前就获得工作能力,减少用工单位的不可控因素和培训成本。

(三)专业素质目标

根据近百家进出口企业的网上招聘要求来看,约有76%的企业把求职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等素质摆在首要位置嘲。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爱岗敬业、责任心强成为外贸企业招聘人才的基本准则。因此,OBE的结果导向也应把提高学生职业素质、职业道德作为重要的一个目标来设置相关课程。

四、OBE导向下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构想

OBE教育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有宏观上的专业产出结果,也有微观的课程产出结果。OBE模式主要包括以下环节:制订专业层面的预期学习结果;通过一体化课程设计建立课程与培养标准的匹配矩阵;确定具体课程层面的预期学习成果,并设计相适应的教学策略;做好专业层面与课程层面的实际学习成果的要求和评估。在OBE导向下,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这包含三个方面的目标导向:必备的专业知识、必备的专业能力、必备的专业素质(见表1)。

围绕专业预期学习结果,逆向设计各门课程,明确各门课程对于实现预期学习产出的贡献及程度,实现一体化培养目标。同时,专业层面的预期学习产出最终要落实到课程,组织教师合理确定课程层面的学习结果(见表2),特别是实现教学策略是核心环节,教师要根据学习成果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课程层面,任课教师采用测验、问卷项目、作业报告等多样化评价方法对每个学生实际学习成果进行形成性评估与总结性评估,多侧面、多角度地考查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而不是用一个简单的期末分数来判定学生的学习结果。

以OBE为导向的课程设置还将教学与相关职业资格证考试如报关员、剑桥商务考试相融合,上课内容与考证内容相融合,采取“以考促改”“以考促练”的方法,推进实施“课证融合”。但是获得证书并不一定能体现实践能力。因此,在具体课程的教学策略中除了要鼓励教师在案例讨论、教学双语、教学多媒体立体式教学过程中时刻贯彻OBE教育的思想以外,教师还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关竞赛,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大赛、国际商务谈判大赛、电子商务大赛、创业大赛等,让学生在竞赛中巩固知识,培养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能力。当然,OBE教育也意味着必须对成绩考评方式进行改革,改变过去重期末轻平时的传统考核方式,而采用知识点的综合获得结果评判方式,其课程学习结果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分数,而是一系列知识点和能力点的综合。

当然,OBE模式并不应该是功利主义导向的程式化管理,也不是使贸易经济类教育丧失基本的人文关怀和世界关怀。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将学生预期学习产出结果设为教学的最低标准,对学生发展程度不做上限规定,为师生发挥创造性预留弹性空间。在重视精确化结果目标的同时,还应重视模糊的表现性目标,对学生的情意发展、审美意象以及高层次的能力不做生硬的分解量化和评价;将学习产出理解为阶段性的周期性的,而不是不为某节课某单元设立细化的目标,使知识成为激发各种类型和不同水平理解的中介,而不是作为固定信息或标准答案让学生接受,力求平衡教育的预设性与生成性达到预设而不死板,生成而不游离的境界。

第2篇:贸易经济范文

经济贸易方面的论文范文一:世界经济贸易发展一体化途径

一、横向购并战略

这在近六七年来的国际汽车、石化、信息等领域表现得非常明显。横向购并,使原来生产同类产品(不同型号)的跨国公司之间,可以通过产业内分工而进行的产业内贸易,转变为跨国公司内部分支机构之间的公司内贸易。

二、垂直一体化战略

其形式既有独资、控股、参股的直接股权控制,也有借助品牌进行的非股权控制的虚拟一体化方式。在直接的股权控制模式中,跨国公司往往自己投资从事研究与开发或者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以确保技术领先的优势。对于生产成本相对低的产品参与国际分工,就会获得比较利益,不仅其自身,而且整个世界都会从中受益。但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比较优势已不能再成为决定国际贸易分工的重要基础。要素,特别是资本、技术和高级人才等要素的流动性日益增强,比较优势已不再为一国所独享。在此情况下,某一国的比较优势实际上成为本国及外国都可以利用的区位优势,而利用比较优势的能力,则集中于不同国家具有国际能力等。这样,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跨国公司的市场力量,资源贫富、成本高低不再是竞争优势的主要决定因素。国际贸易格局由公司间、产业间贸易,转向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为了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获胜,跨国公司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际直接投资中采用了不同以往的战略,并因普通、标准零部件,则采用全球采购的虚拟一体化模式,以降低成本。这种战略导致国际贸易形式的变化:对应于前者,精密零部件在公司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对应于后者,加工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持续提高,并有可能成为未来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

三、研发国际化战略

跨国公司的研发已经不再一味地局限于母国,当地研发(在发展中国家设立研发中心)、当地生产、当地销售的迅猛发展,使得许多新产品不再像上世纪90年代前那样有一个生命周期,从而使原来用以解释国际贸易分工中产业梯度转移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边际产业转移理论遇到挑战,并且给发展中国家如何发挥后发优势、实行技术赶超提出了新的课题。国际贸易动态利益取代静态利益,成为国际贸易利益的主要衡量标准。传统自由贸易理论强调的是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但国际贸易还有对一国经济社会发展更为重要的动态利益,包括通过国际贸易促进竞争,加快技术进步,促进资金积累,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引进和吸收先进理念和制度等。随着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化,动态利益的地位上升,应成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重要着眼点。

1.国际投资的收益将逐步超过贸易的收益。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虽然存在相互促进关系,但对资本输出国而言,国际投资收益不能再通过国际贸易的利益加以体现。这是因为国际投资活动是跨国公司借助资本这一纽带所进行的全球范围的资源整合。为了利用某一东道国的要素优势(如优质劳动力),它可能到该国投资设厂,但中间零部件、机器设备则可能来自他国而非母国,生产的产品可以就地销售,或向其他国家出口,出口收益则记在东道国的贸易收支上,跨国公司得到的是投资收益(利润)。如果跨国公司将利润汇回母国,则资本输出国得到了投资收益。

2.外汇增加额、原产国贸易额比进出口额更能反映国际贸易收益。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由于跨国公司的作用及资源的全球流动,一国的出口产品可能不是本国企业生产的,而是外国甚至进口国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生产的;出口产品不仅使用了进口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甚至大部分来自进口、来自最终产品进口国的进口。这在加工贸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根据传统的统计方法,加工贸易出口额都记为加工贸易出口国的出口,很显然是不公平的。而如果采用原产国标准,计一算出口国出口产品的增值率、外汇增加额,则能够比较准确地衡量一国的出口收益、出口创汇状况。

3.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应成为开展国际贸易的重要追求。经济一体化意味着在一国市场上从事生产和出口的企业,不仅有本国企业,还有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出口收入并不为出口国所独享。特别是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化经营时,它们不可避免的会使用转移价格手段转移利润,发展中国家所获得的直接贸易利益将大打折扣〔但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十分显著,如增加东道国就业和税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进现念的普及和社会现代化等〕。国家对外贸易政策自主性减少,贸易保护政策效果下降,在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由于国际分工网络的形成、各国国内市场的国际化,使得贸易保护政策实施环境发生变化,单纯考虑本国利益的自主贸易保护政策难有生存余地。经济一体化要求各国市场相互开放,要求各国对跨国企业给予国民待遇,允许要素和商品自由流动,否则经济全球化的链条将会中断。因此,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贸易政策的制定,必须考虑贸易对方国的利益,遵循国际惯例,双边、诸边和多边因素对一国外贸政策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大,单边保护越来越困难。

经济贸易方面的论文范文二:市场经济贸易运营的问题及对策

一、市场经济贸易运营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尚不完善,影响市场经济贸易水平。如今,我国的区域经济规划仍然不尽完善,经常出现不必要的问题,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贸易的运营水平。比如,不同类型层次的区域经济规划内容或交叉或冲突,使规划的制定未能具备针对性和确定性,使经济发展规划无法切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也有一部分规划的内容过于关注政绩,反而背离了经济规划的作用,规划显然成为了抓牢政绩的一项手段。这些不良现象必然影响我国市场经济贸易水平,影响贸易运营效果。

(二)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尚不科学,仍需加以完善。目前,在市场经济贸易运营过程中,经常会看到很多各种名目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而一般性的转移支付项目较少。出现这些落差的原因在于专项转移项目规模较大,涉及的资金支付也较大。因此,在市场经济贸易发展运营过程中,相关政策未能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支付机制,影响了经济贸易布局的有效调整。

(三)公共服务资金投入不多,影响市场经济贸易发展。市场经济贸易的发展,往往会反作用于社会的各个层面。然而,这种反作用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来完成来体现。我国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资金投入非常有限。究其原因,在于很多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形势尚未弄清,使公共服务能力处于低洼状态。一旦公共服务领域不景气,社会负担就会越大越多,对市场经济贸易的发展也是一种隐形的挑战。

(四)地方保护主义明显,抑制市场经济贸易步伐。市场经济贸易的发展最忌讳地方保护,然而,现实中确实存在大量地方保护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贸易的步伐,使市场经济贸易的方向有所偏离,使经济贸易的发展目标变得模糊,使地方的经济效益被放置于至高无上的位置,缺乏了地方地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不利于区域之间经济贸易的合作互惠。最终,地方经济贸易会长期处于关门过日子的状态,反而使地方经济贸易发展的脚步过于缓慢。

二、市场经济贸易实现有效运营的对策

(一)政府发挥好自身职能作用,大力完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一是各地政府部门应当意识到自身的职责所在,并对自身的权力有清醒的认知。一旦职责明确,权力运营妥当,就可以使自身的职能作用实现正常的发挥,以此来满足市场经济贸易的需求,使经济贸易在政府的正确指引下健康运营。二是政府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要有全盘的考虑,而不应孤立地看待地方经济贸易问题。这就要求地方政府要大力完善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使发展规划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理性科学。如此,规划内容才能以市场经济贸易发展为核心内容,摒弃那些不必要的政绩内容,使政府摆正自身位置和经济贸易发展规划的位置,为经济贸易发展水平的提升减少麻烦。

(二)建立健全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实现经济贸易布局有效调整。市场经济贸易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转移支付项目,这些项目也是经济发展的必要环节。但是,我们必须重视这个环节。因此,必须建立健全项目转移支付机制,使资金支付做到有据可依,使资金支付的来龙去脉都能确保真实客观。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浪费,也有利于杜绝违法乱纪犯罪现象,使经济贸易的发展格局更易于调整,使经济贸易资源达到优质配置整合。

(三)加大公共服务资金投入力度,为市场经济贸易发展创造机遇。市场经济贸易的发展与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密切相关。而社会公共服务领域更是经济贸易发展水平的一个缩影。因此,公共服务能力是经济发展的自然流露。我国必须以社会保障的高度,来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确保社会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社会负担会相应减少,也会反作用于市场经济贸易,为市场经济贸易的稳步运营提供机遇。

(四)彻底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加快市场经济贸易步伐。地方保护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市场经济贸易的发展步伐。因此,若想实现经济贸易的顺畅运营,就必须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充分尊重经济发展规律,确保市场经济贸易步伐迈得稳迈得远。这样,必然是以市场经济贸易运营目标的明朗化为前提,有利于客观评价地方经济的地位,实现地域经济发展中的有效协作和互惠互赢,使各个地域之间的资源实现高效共享,实现生产因素的良性流动,从而全面推动市场经济贸易的发展,彻底告别闭门造车的局面。

第3篇:贸易经济范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的贸易方式也发生较大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外贸易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较小。由于加工贸易发展十分迅速,到90年代中期,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平分秋色。目前,加工贸易额所占的比重已经超过了一般贸易。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对加工贸易作用的看法不一致。一种观点认为,我方从加工贸易中获利较少,加工贸易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较小;但另一种观点认为,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是我国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发挥作用的结果,加工贸易发展对推动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作用。那么,加工贸易对我国GDP影响作用究竟如何?本文将对此展开研究,使用线性回规模型对加工贸易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以用来说明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2加工贸易概念的界定及发展

到目前为止,关于加工贸易还存在多种不同的理解,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近半个世纪以来加工贸易快速增长,使其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但很多文献中对于加工贸易的理解并不十分明确,甚至存在某种程度的偏差。有两种概念较为常见:一是从企业的业务形式的角度对加工贸易加以界定,认为加工贸易是企业从境外保税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无器件、包装物料,经加工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二是从贸易统计的角度出发,加工贸易被定义为对外贸易统计中的一个特殊范畴。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贸易有了巨大的发展,不仅增长速度超过战前,而且高于世界生产的增长速度。国际间的货物、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的流动,对于世界经济和各国的生产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国际贸易的扩大和跨国公司的兴起,世界范围内正逐步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国际贸易方式也随之发生重大改变,由过去直接出口本国资源产品的方式,逐渐向大量进口中间产品和原材料,然后加工制造成品出口的加工贸易方式转变。加工贸易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贸易方式,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通过加工贸易方式,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有效地的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促进了本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及对经济的影响

我国加工贸易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80年代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梯度转移促进了我国加工贸易发展,1991年以来,我国加工贸易继续快速发展,呈现下述特点:增长速度快、加工贸易依存度提高快,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在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大,加工贸易的净出口大幅提高,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外商投资企业是加工贸易的主体。我国开展加工贸易是国家在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形势后所做出的决策。1978年8月,广东省签订了第一份毛纺织品的来料加工协议,在珠海创办了我国第一家加工贸易企业——珠海县香州毛纺厂,我国加工贸易从此拉开了序幕。

目前我国的加工贸易与改革开放初期已经产生了质的飞跃,其内容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事实上,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现代工业生产和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提高了我国工业对国际市场的适应性,增强了我国工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进了我国的出口,并对我国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发挥了重大作用。

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成长,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1)加工贸易顺差的持续增加,扩大了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海外总需求,推动我国按照参与国际分工的要求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了经济运行效率。(2)加工贸易大带动了我国制成品的出口,提高了中国企业的制造能力和产品的竞争力,带动国内产品进入国际市场。(3)加工贸易引进了先进的技术,推动了我国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提升了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4)加工贸易创造了数千万的就业机会,培养了大量了解国际市场、掌握现代技术与管理的人才,为我国工业化培训了宝贵的人力资源。

4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4.1模型建立与变量说明

过观察,发现GDP分别与加工贸易进口、出口总额之间呈非线性关系。通过比较分析建立对对数模型是最好的选择。建立模型如下:

logGDP=c1+a1log(x1)logGDP=c2+a2log(x2)logGDP=c3+a3log(x3)

模型中各变量的含义是:c1c2c3为常数项,x1代表是加工贸易的出口额,x2代表是加工贸易的进口额,x3代表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

4.2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1988-2007年度的加工贸易的进出额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统计年鉴》和《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年鉴》中各年的数据,同期的GDP值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各年的数据。

4.3模型的结果分析

现用Eviews3.0对上面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下面的我国GDP关于加工贸易进出口额预测模型的输出结果。

估计的方程式为:

logY=5.335827+0.557582log(x1)(1)

t=(28.07689)(19.83722)

R2=0.956259F=393.5152

logY=4.976657+0.638845log(x2)(2)

t=(26.53850)(21.99790)

R2=0.964137F=483.9077

logY=4.768673+0.592565log(x3)(3)

t=(23.54977)(21.38782)

R2=0.962140F=457.4389

通过回归方程(1)GDP总额对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简单回归模型中,自变量(GDP)和常数项的回归系数t统计值都超过了临界值,检验结果呈现高度显著性,表明加工贸易出口对GDP的影响是显著的。GDP与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复相关系数为0.956259,回归方程的方差解释能力达到95.6%。回归方程的F统计值为393.5152,达到了较高的显著性水平。以上分析表明:我国的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与GDP总额之间亦具有很密切的正相关性,而且拟和优度很好,说明加工贸易出口规模的扩大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对我国GDP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

通过回归方程(2),GDP总额对加工贸易进口总额的简单线性回归模型中,自变量(GDP)和常数项的回归系数t统计值都超过了临界值,检验结果呈现高度显著性,表明加工贸易进口对GDP的影响是显著的。GDP与加工贸易进口总额的复相关系数为0.964137,回归方程的方差解释能力达到96.4%。回归方程的F统计值为483.9077,达到了较高的显著性水平。以上分析表明:我国的加工贸易进口总额与GDP总额之间具有很密切的正相关性,而且拟和优度很好,说明加工贸易进口规模的扩大对经济增长亦具有促进作用,加工贸易进口对我国GDP也具有促进作用。

从模型的估计结果情况看,加工贸易的进口额与出口额分别对GDP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加工贸易的进口额或是出口额的增长都会使GDP出现正增长加工贸易进口的贡献率大于出口的贡献率。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的状况,是因为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而加工贸易进口则以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设备及资本品为主。

4.4加工贸易与GDP因果关系的检验

在回归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额与GDP的数量关系后,我们还需要确定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判断是加工贸易的发展带动了经济增长,还是经济增长促进了加工贸易的发展。检验结果如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在置信度约为98%下,存在lnx3对lnGDP单向的因果关系。因此我们可以确定加工贸易的发展带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

5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

(1)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对我国经济增长都具有促进,所以我国有必要继续发展我国的加工贸易,进一步增大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2)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纷纷把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到我国,加之我国政府也制定了很多优惠政策和措施来鼓励加工贸易的发展,我国应该注重引导加工贸易的快速有序发展。

针对加工贸易现在在我国出现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发挥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今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延长国内价值链,提高加工贸易的国内采购率与增值率。对传统加工贸易企业的功能进行深化,向上游产业链推进,重点发展研发和设计产业;在中游产业链精选,从事高价值低消耗产品制造;向下游产业链延伸中,促进国际物流配送服务企业的发展,促进加工贸易与服务贸易的结合。

(2)以积极的政策促进加工贸易升级,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使加工贸易产品的结构升级,逐步由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产品转向科技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二是使加工贸易加工环节采用的生产技术逐步升级。

(3)提高加工贸易中的自主知识产权,因为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加工贸易企业在国际分工处于被动地位,不仅在产口价值链中只能获得微薄利益,而且随时面临被其他发展中国家替代的风险。

(4)调整加工贸易的区域分布,中国加工贸易的区域分布极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集中了全国绝大部分加工贸易,广大的中西部地区仅占极小的份额。加工贸易有必要进行区域结构调整,发挥各地区自身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推动东部腾飞、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4篇:贸易经济范文

全球需求剧减导致世界贸易形势异常严峻

此次全球危机虽然出现在金融领域,但贸易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受害者。在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下,发达国家进口需求大幅下降,发展中国家出口受阻,加上贸易融资的限制,全球总需求急剧减少,导致世界贸易和生产大幅萎缩。自2008年第4季度,世界贸易出现罕见的负增长,贸易下降的幅度远超过全球经济下滑的幅度(见图1)。主要贸易国家的进出口额以20%-40%的幅度下降(见表1)。

导致过去一年来贸易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随着全球性经济衰退,国际市场需求大幅萎缩,国际生产网络遭受破坏,贸易融资形势恶化,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滋生,都实质性地削弱了全球贸易的增长。但贸易下降最主要的还是由于缺乏需求所致,而不能归咎于贸易体系失灵。由于各国经济规模缩水导致缺少必要的进口需求,并且需求减少的范围比过去更加广泛,最终造成贸易额极度萎缩,贸易下降速度加快。

自2009年第2季度,随着全球经济止跌企稳,全球贸易形势也开始好转。贸易急剧下滑态势受到遏止,贸易额环比增长回升,同比降幅收窄。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进出口额基本在3月或4月触底,此后从低点恢复,逐步回暖。亚洲地区贸易回暖的迹象更加明显。第3季度全球贸易改善的态势继续增强。荷兰经济政策研究局编制的指数显示,世界贸易量6月上升1.6%,7月则上升3.7%,创下2003年12月以来的最大单月涨幅,但在8月又下降2%,这表明全球贸易恢复的进程尚不稳定,仍较脆弱。

目前,虽然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开始复苏,但基础不稳固、动力不足,预计全球经济复苏将是一个缓慢的、曲折的过程。在此环境下,预计国际市场需求在短期内难以明显恢复,2010年全球贸易将呈现恢复性增长,而市场规模扩张的速度和幅度将不会像危机前那样快,国际贸易可能需要几年时间才能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9年10月预测,2009年世界货物贸易量将萎缩13.0%,2010年恢复增长2.7%,低于同期世界经济3.1%的增幅。英国经济学家智库(EIU)2009年9月预测,2009年世界贸易将下降9.4%,2010年将增长2.9%,2011-2013年分别增长4.6%、5.2%和5.7%。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全球制成品贸易深受打击

世界经济衰退引发国际商品市场形势波澜起伏,价格走势波动剧烈。2008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暴跌,至年底时已跌至2005年以来的最低位。2009年第1季度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逐渐回稳,特别是自3月以来,国际能源、有色金属期货价格经历了明显反弹。至2009年10月,IMF编制的以美元计价的初级商品价格指数比2008年12月上升35.3%,其中食品饮料类上涨12.6%,工业用农业原材料上涨15.9%,金属上涨33.8%,能源上涨46.6%,但价格水平仍低于危机前的高位(见图2)。少数产品的价格接近甚至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其中黄金价格已突破每盎司1200美元,创历史新高。近几个月的初级产品价格反弹与同期美元贬值有着密切关系。

从各大类产品的贸易情况看,燃料和矿产品贸易的下降幅度超过其他各类商品,而制成品贸易的下降幅度要超过农产品贸易。在制成品贸易中,各主要类别产品的情况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其中汽车和钢铁产品的降幅是最大的(见表2)。

迄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国际贸易。全球贸易严重萎缩、贸易融资短缺、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下降以及海外移民汇款收入减少等,打乱了它们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节奏,普遍面临着出口增长受阻、投资消费水平下降、资本外流加剧等状况,整体经济增速减慢。全球初级商品市场价格的波动对发展中国家产生深远影响。危机前,国际油价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为那些以燃料和矿产资源出口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而如今都面临着重新调整。最穷的国家(尤其是在非洲)受到的打击最为沉重,而且这些国家在危机面前能够依托的自身实力也最为薄弱。

展望2010年,仅从供求关系来看,预计在全球经济明显复苏之前,初级产品价格进一步上升的空间有限,价格将维持在低位震荡调整。但鉴于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尤其是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也不排除因美元贬值、避险、储备或投机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从而推高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行情的可能,特别是包括美元走势在内的金融因素仍会对大宗商品造成价格的大幅波动。

世界服务贸易呈现下滑态势,相关行业受影响较大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活动收缩的冲击下,世界服务贸易形势也出现逆转,由2008年上半年的增长态势转变为第3季度增速减慢,自第4季度以来更是出现负增长。从整体看,2008年第4季度,发达国家服务出口比第3季度下降12%,其中欧元区降幅最大,达到14%。2009年第1季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的服务进、出口同比降幅扩大,分别为16.1%和17.7%,第2季度再分别下降19.1%和20.8%(见表3),降幅继续扩大。发展中国家大致也经历了类似的变化过程,据巴西、印度尼西亚、韩国和墨西哥等国家的数据估算,2008年第4季度发展中国家服务出口明显下降,比第3季度下降了6-9%。

但相比较而言,货物贸易下降的幅度要比服务贸易更大。2009年8月,美国服务贸易出口同比下降13%,进口下降16%,而同期美国货物贸易出口下降26%,进口下降31%。2009年第2季度,以美元计价,欧盟27国服务贸易出口同比下降22%(同期货物贸易出口下降26%),进口下降20%(货物贸易进口下降35%)。2009年第2季度,日本的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分别同比下降19%和14%。

各国经济活动收缩以及货物贸易增速下滑,使与之密切相关

的运输、旅游、金融、通讯等许多服务部门的活动受到抑制。以美国为例,2009年8月,美国旅游服务进口下降8%,其他商业服务下降11%,而运输服务则下降32%,接近其货物贸易的降幅,这反映了运输服务与货物贸易二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加强,限制贸易的措施呈现增加之势

世界经济形势自2008年第4季度急剧恶化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压力持续上升。一年来,尽管一再承诺要摒弃贸易保护政策,但各国采取的限制贸易和扭曲贸易的政策措施呈现增加之势,全球贸易壁垒增多。作为限制进口的重要措施,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在全球范围内正被充分运用,这体现在调查立案的数量明显增多。截止2009年10月28日,2009年以来全球已发起反倾销调查171起;反补贴调查28起;保障措施调查26起。

全球新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数在2002年-2007年间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但2008年开始回升(见图3)。据WTO统计,在2008年7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的一年间,WTO成员新发起的反倾销调查217起,同比增长15%。金属、化工和塑料等是反倾销调查的重点产品。全球新发起的反补贴调查数明显增加。值得注意的是,最新实施的反补贴调查往往同反倾销调查同时针对同一个国家的同一种商品,而且反补贴调查的使用频率再增加。2009年第3季度,全球反补贴调查数比2008年同期增长115%。如果这种态势持续下去,2009年全球反补贴调查数将会达到一个新的记录(之前1999年为最高点,为41起)。与反倾销不一样,反补贴的发起者更多的是发达国家。反补贴调查涉及的产品很广但最主要的是金属、塑料和化工产品。自2008年第4季度以来,保障措施的使用也明显增加。截止2009年10月28日,今年全球已发起26起,是1995年以来的第二个最高记录(2002年为34起),而2008年只有11起。保障措施涉及的产品包括:化工产品、水泥/玻璃/陶瓷、动物产品、金属、纸、纺织品、蔬菜、食料和木材。

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突出特点是,在符合WTO规则前提下提高贸易壁垒,比如越来越多地发起反倾销调查、提供出口补贴、在约束关税范围内提高适用关税水平、有意滥用贸易技术壁垒等,使得对贸易保护的认定变得愈加困难。WTO允许的贸易救济措施以及“例外条款”,本意在于维护公平合理的正常贸易秩序,但也为实施“低度的”贸易保护提供了空间和灵活性。以在法定限制范围内提高关税为例,如果所有WTO成员都将它们的关税水平提高到WTO的最高约束上限,那么全球关税水平将是现在的一倍。虽然各国实施的有些贸易限制并不违反WTO协议,但如果处置不当或遭到滥用,也会严重助长贸易保护主义实践,其连锁反应带来的后果仍然会使世界贸易下滑,延缓全球经济复苏。

从实践看,各国实行的贸易措施大部分是针对传统上受到保护的行业,如奶制品、钢铁、汽车、消费类电子产品、纺织、服装及鞋类产品、化学制品和塑料等。据WTO统计,2008-年10月2009年10月,农产品首当其冲,受新出台贸易限制措施的影响最大,占受影响进口额的35.5%;其次是钢铁产品,占28.2%;机电产品居第三,占9.3%;纺织、服装和鞋类居第四,占7%;第五位是矿产品,占4.5%。这5类产品占到全球受影响进口额的85%(见表4)。总体看,贸易壁垒的提高仅影响了很小一部分贸易。

贸易保护行动是以牺牲别国的利益为代价。虽然有一些贸易保护措施对整个市场的影响可能不大,但对特定出口商来说,这些措施的实施就意味着市场的封闭。另外,贸易保护措施从表面上看仅仅是对某一行业进行限制,但事实上其负面效应会通过传导机制影响到被制裁行业的上下游产业,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如果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各国政府就难免不断屈从于保护主义的压力,既使是逐渐的和暂时的。目前各国就业形势相当严峻,许多国家仍寄希望于贸易保护转嫁国内就业矛盾,一些国家内部倾向于增加贸易保护的压力仍然会上升。因此,各国仍需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特别要防范可能扭曲贸易的“低度的”贸易保护主义,避免其恶化成为更大的问题。

东亚成为签订区域贸易协定最活跃的地区

在全球危机期间,从2008年10-月-2009年10月,向WTO进行通报的区域贸易协定就有25个,其中23个是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据WTO统计,截至2009年10月,全球有364个区域贸易协定向GATT/WT0进行了通报,其中目前仍在生效的有186个。WTO秘书处估计,目前全球尚有100个左右的区域贸易协定已经生效但没有向WTO通报,还有i00个左右的区域贸易协定正在谈判中。

在世界主要地区中,东亚成为商签区域贸易协定最活跃的地区。2008-年10月2009年10月,在向WTO通报的25个区域贸易协定中,东亚地区占8个;其次是南美洲地区,占7个;中美洲和北美洲地区各4个;欧盟2个。在这些贸易协定中,大约3/4的协定是在10年时间内生效(见图5)。

加强区域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依靠地区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目前,绝大多数区域经济合作或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都以建立自由贸易区(RTAS)为主要形式或目标,而双边的自由贸易协定更是成为许多国家寻求贸易自由化、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首选。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入发展,主要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国际贸易整体实力增长显著,其对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影响日趋明显。此外,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不断深化,范围更加宽广。

WTO多边贸易体制正经受重大考验

WTO是当今唯一规范全球贸易的国际组织。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担负着协调各国贸易政策、平衡国际贸易关系、减少贸易摩擦、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任。危机爆发以来,WTO与各国政府以及其他国际经济组织一道,从多方面积极应对危机,高举维护贸易自由化的旗帜,运用自身的机制和条件,在促进世界贸易恢复增长、反对贸易保护中发挥着自身价值。没有WTO多边规则,贸易保护主义将更加严重。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WTO总干事拉米频频发表讲话或接受媒体专访,表达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态度和立场,竭力呼吁各国政府抵制保护主义,重建恢复经济与贸易增长的信心。尽管WTO不是贸易融资机构,但为缓解贸易融资困难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研究金融危机对贸易融资的冲击,呼吁各国银行扩大贸易融资规模。2009年6月,WTO召开了第二届促贸援助全球审议会,提出了加强协调、

鼓励区域合作、强调受援国的主导性、重视南南合作和完善监督机制的五项政策建议,以增强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自由化能力。

2009年是WTO贸易政策审议机制运行20年,自1989年12月至2009年底,WTO贸易政策审议机构共完成了305个审议报告,涉及WTO成员1361、危机爆发后,WTO启动了金融危机下的贸易措施特殊监督机制,以贸易政策审议机构为平台,监督各成员为应对金融危机出台的新的贸易措施的情况。全球需求疲弱导致更多的贸易纠纷,许多WTO成员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对其他成员违反贸易规则的经济刺激措施提讼。自1995年正式运行到2009年11月2日,WTO争端解决机制已经受理了400个贸易纠纷(见图6)。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良好运行,有效地维护了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

第5篇:贸易经济范文

 

一、产业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

 

产业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内贸易通过规模经济的实现推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特定资源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另一方面低效率、无规模的企业将退出,从而提高全行业的生产效率。除此之外,由于存在国外同行业替代品的竞争,还可以避免国内厂商因居垄断地位而产生的X无效率现象。

 

2.产业内贸易通过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推动经济增长。产业内贸易实现了比产业间贸易更进一步的专业分工,从而增加了对更为专门化的行业人才的需求,而且促进了这些人才的供给。专门化的中间产品产业、专门化部门,甚至专门化的企业家和研究与开发人才的出现,只有在其最终产品产量达到一定规模时才有可能从其他行业中独立出来。产业内贸易扩大了市场容量,使这些专门性的部门与要素得以长期稳定地在经济中存在下去,并发展壮大,这本身就是技术进步和经济进一步增长的源泉。在这一点上,产业内贸易表现出了能够带动非贸易部门联动增长的外部经济效应。因为产业内贸易比较发达的部门,几乎都是技术含量高、规模经济明显的制造业部门,这些部门分工的细化不仅促进其本身的人力资本积累,还通过相关部门的直接带动与间接扩散,在更大范围内提高生产率。

 

3产业内贸易通过“干中学”(Learningbydoing得到技术的规模递增,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产业内贸易一方面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品种选择,增加了企业学习、创新的动力;另一方面,使企业得以在更好水平的专业化生产中,充分发挥生产要素的生产潜力,拓展品种范围,提高产品档次,加速技术创新,在动态的学习中降低成本。特别是这种分工形式同引进国外生产要素结合起来时,“干中学”效应就更加明显,因为外国资本引进往往同技术存量的增加联系在一起。日本的汽车工业就是在同美国展开产业内分工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尽管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提高总体上会提高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发展,但从结构上看上,垂直型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相同,垂直型水平的增加对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增加对经济发展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其原因主要有:(1)我国从主要发达国家进口的高新技术产品,形成了较大的现实生产力,提升了产业结构,积累了资本,促进了技术进步,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2)在开展水平差异产业内贸易时,我国出口品主要集中于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源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出口价格低,恶化了贸易条件,与其他产业的前向后向联动效应差,因而也不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没有充分重视产品的水平差异化。产品水平差异化的内涵相当广泛,除了产品在款式、颜色、商标等方面的差异外,还包括在销售上的差异,如广告、包装、售后服务以及人们“感觉上”(perceived)的差别。这些差异化会极大地增加产品出口的附加值。而我国在开展水平型差异产业内贸易时,对产品的差异化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忽视或根本不能介入产品广告、宣传等销售领域,而不能获得较多利润。例如,我国大量存在的加工贸易,“大进大出”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价格往往只是发达国家最终零售价格的1/4或1/5,其他的增值部分归于推销、批发与零售、广告设计等销售领域的有关工作。

 

二、结论及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的理论及实证分析,我们得到几点基本结论:产业内贸易是比产业间贸易能带来更多利益而调整成本却较小的一种贸易形式;垂直差异性产业内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而水平差异性产业内贸易阻碍经济增长。因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大力发展差异化和特色化的产品。产品差异化是产业内贸易发展的重要前提。在经济发展水平一定的条件下,扩大和发展产品差异化程度,形成与众不同的个别优势和特征,有利于促进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在实施产品差异化及特色化战略时,一方面,企业在微观层面上要认真研究国际市场的需求特征,作出品种开发及生产决策;另一方面,政府的商务信息机构及各种民间行会组织也要发挥其在信息收集等方面的优势,为企业提供有益的引导,促使企业成为进入市场的“先行动者”(thefirst-mover)。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由前面分析可知,产业内贸易的格局往往是由历史偶然因素决定,谁成为抢先占领市场的先行动者,谁就能充分发挥垄断力量及规模经济的作用。

 

2.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这是促进产业内贸易发展的根本保证。尽管产业内贸易不排除低层次产业的贸易效果,但高层次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不断扩大和所占比重日益提高的现实要求我们,只有提高产业层次和产业水平,才能更有效地促进产业内贸易,不断提高制成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

 

3.大力发展垂直差异型产业内贸易,规范和完善水平差异型产业内贸易。继续吸引发达国家垂直一体化的跨国公司投资,提高投资项目的质量,加强与国外新技术、管理思想的交流,充分利用外资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溢出效应,尽快掌握先进的新技术和管理经验,促使产业升级换代。在发展水平差异型产业内贸易方面,要积极介入产品销售领域,获得产品差异优势。

第6篇:贸易经济范文

在国际贸易学说发展的漫长历程中,规模经济或规模收益递增,作为技术和要素禀赋差异之外的决定国际分工与贸易格局的又一重大因素,长期以来却为正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所忽视。研究国际贸易的先驱者亚当·斯密早就指出,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条件下,有可能形成广泛的国际分工和更高的生产效率。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效应也是俄林(B·Ohlin)1993年的名著《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中的主要分题。一些现代学者从60年代末开始试图发掘这块瑰宝,直到70年代中、后期和80年代,随着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分析日臻成熟,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正统理论中的地位才得以确认,它能够造就贸易机会和提供贸易利益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并大放异彩。

动态规模经济条件下的国际贸易

随着规模经济成为国际专业化分工的决定性因素的观点逐渐被国际贸易正统理论认可和接纳,所有一切形式的规模收益递增都倍受重视。外部规模经济与内部规模经济、国内规模经济与国际规模经济的研究自不待说,而今对规模经济的研究又进一步从静态分析发展到动态分析。

静态规模经济效应表明,一国企业若拥有超过其国内竞争者的规模优势,那么,这种规模优势必将转化为更低的边际成本和更高的市场分额。动态规模经济也能产生与静态规模经济相同的效果。动态规模经济通常发生在那些充满着技术创新和进步的、不完全竞争的高新科技产业。在实践中,收益递增最重要的动态形式与来源就是研究开发(R&D)效应和学习曲线(LearningCurve)效应。日本和美国半导体企业围绕16K随机存贮器(RAM)展开的激烈竞争,堪称动态规模经济的一个典型例子。

半导体制造业是动态性极强的寡占行业,有关计算机存贮器的技术发明层出不穷,产品升级换代的生命周期转换令人目眩。采用更先进的线路刻印方法可以将更多的电子元件组装在一个薄薄的芯片上,因而能储存倍增的数据形式的信息。同时,生产计算机存贮芯片具有强烈的学习效应,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温度、时间、溶液、浓度、振动水平、灰尘等均须严格控制,大部分(约95%)芯片都要报废,只有坚持不断的试验和经验的积累,才能掌握具体的生产细节,产品合格率才会大幅度提高。此外,新一代芯片的技术发明很难长期据为私有财产,在产品周期内,技术进步就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即使芯片设计的具体情节也难以长期伪装起来,企业可以通过摄制、放大竞争对手刻印线路的图象,窥测个中奥秘。正是由于研究开发与边干边学的交替进行,1974-1984年,随机存贮器的单位计算能力的实际价格竟下降了99%。这种显著的动态规模经济效应必然导致高度集约化的生产方式,而谋求动态规模经济也就成为半导体产业中国际寡头竞争的主要标志。

直到70年代后期,美国企业在半导体产业中仍然享有成本优势,在技术上更是独领,然而,日本政府瞄准这一动态性极强的产业,实行保护国内市场的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为日本企业保留下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时间。于是,日本企业不仅获得了国内销售的机会,而且借助于研究开发与边干边学的动态效应降低了自己的边际成本,最后终于在随机存贮器生产中后来居上,成功地开发了出口机会。日本企业为何敢与美国同行一争高下,关键在寡头竞争条件下,国内市场保护为日本企业提供了多重好处:他们保证能够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大量销售驱使成本沿着学习曲线不断下降;垄断利润足以补偿研究与开发的成本;他们能够在不同市场上实行歧视性价格,在国内市场上索取高价,但在国际市场上却采用边际成本定价,使自己的低成本商品如洪水般地涌向国外市场。

然而,从福利分析方面看,我们对日本实行的国内市场保护政策实在不敢恭维,保护的结果充其量不过是一种代价沉重的凯旋。保护使竞争减弱、规模缩小,它提高了日本国内的价格,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同时,生产者也未能从中得到补偿性好处。既损人又害己,何乐而为之?更何况,这种以邻为壑的政策极易招致别国报复,争夺高技术产业的市场分额本来就是潜在的、爆炸性的政治问题,一俟贸易战迸发,世界经济福利水平的进一步恶化就势所难免了。

规模经济贸易模型与传统贸易模型的比较

不妨形象地说,传统贸易理论将世界贸易看作小麦之类典型商品的贸易,而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新贸易理论则在很大程度上将世界贸易视为飞机之类的典型商品贸易。诚然,世界贸易中仍有相当大的比重属于小麦型商品贸易,即使飞机型商品贸易也不能完全脱离小麦型国际贸易的规律。然而,传统理论毕竟未能解决全部问题,新理论不落窠臼,富有创意,在一些最基本的贸易问题上标新立异、独树一帜。

(一)贸易格局形成

传统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格局的形成取决于各国资源禀赋、技术水准甚至需求偏好这类基本的经济特征,各国为了充分发挥以这些基本特征的国际差异为基础所形成的比较利益而进行贸易。新理论则强调,各国间基本经济特征的差异只是贸易发生的一个原因而已,只要有规模经济存在,即使是两个技术水平和资源条件完全相同的国家,也照样可以发生专业化分工和贸易。一国一旦以猎取规模经济为目标开始在一个行业进行大规模生产,哪怕启动之初规模优势十分微弱,但这处优势将随着生产扩展而滚雪球般地增大,最终至少有一国达到专业化生产。以宽机身喷气式飞机为例:飞机制造的最低限度的规模经济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世界市场只容纳得下屈指可数的达到有效规模的生产厂家,由此而形成的少数几个生产中心便能完全满足世界市场的需要。为了使这些生产中心为世界市场服务,贸易势在必行。许多贸易(尤其是资源、技术相仿的国家之间的贸易)就是这种以规模收益递增为依据的专业化分工的产物,而不是以比较利益为依据的专业化分工的结果。

在传统贸易模型中,一个国家本身的特性决定它享有何种优势,生产什么产品,在何处交货,专业化分工和贸易格局是十分确定的,可以预测的。然而,基于规模经济的专业化分工却具有相当的随意性,历史和偶然的因素在引导一国专业化生产方向和区位配置时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什么在西雅图制造飞机,在底特律生产汽车,在硅谷搞计算机?这不是仅仅凭借一城一地一隅的区位特性就能说清个中缘由的。相反,关键在于规模收益递增规律客观上要求飞机之类的产品必须在某个地方集中生产,而西雅图等地恰好是滚偶然停止的地方。新贸易理论毫不隐讳历史因素在确定专业化格局和实际生产区位中的使用。一旦一国率先进入某一新兴产业,收益递增将使该产业在那里生根开花。这是因为,捷足先登者会取得某种“先入者优势”,如较早掌握专门技术知识,生产成本较低,集中生产使产业规模扩展又会带来外部规模经济的馈赠,所有这些,促使最初的优势不断地自我积累和强化,从而铸成持久性的优势。这必定会阻止外国厂商进入,因为后来者进入该行业的初始生产成本将高得惊人。

(二)贸易利益来源

传统贸易理论认为,贸易利益或发源于技术水平差异所蕴涵的比较利益,或由生产要素禀赋的国际差异孕育而成。新贸易理论则揭示了规模经济是贸易利益的又一重要来源。规模经济的存在意味着,即使是两个经济情形酷似的国家也可从贸易中获利,这种新型贸易利益是区别于任何比较利益而独立存在的。当两国要素禀赋结构相似,且规模经济占重要地位和产品高度差异化时,从生产规模化和产品多样化中获得的好处就会超过常规的比较利益,成为贸易利益的主要来源。而且,在这种情况下获得的贸易利益几乎不受要素收入分配效应的影响,每个人都能从贸易中获益。

国际经验表明,一国缺乏规模经济或只在国内具有规模经济的产业,在开展贸易后都能赢得国际规模的递增收益,本国制造业和某些服务业的厂商规模会因此而得以合理化或适度化。一些经济学家断言,对于欧共体中的西欧小国来说,规模经济是它们从区域贸易一体化中获利的主要来源,其重要性不亚于常规的比较利益。即使在大国,规模经济问题也是同样重要的。有学者论证到,当贸易双方绝对规模不等时,大国能够获得更多的源于规模经济的贸易利益。

但必须指出,传统理论所揭晓的贸易利益都是确凿而又实在的,而规模经济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往往受掣于人为干预和政策因素的扭曲,其结果,一国的价格未必能够确切地反映其真实成本和比较利益。倘若这种扭曲现象不期而至,并且贸易确实导致福利水平下降时,该国理应停止生产这种配置失误的产品。

(三)要素价格效应

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逊模型(H-O-S定理)指出,在一些严格的假定条件(包括不完全专业化和不存在要素密集度逆转)下,贸易不仅会使商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也会使要素价格均等化。新理论则不以为然。如果存在着规模经济、哪怕具备上述严格的假定条件,要素价格均等化一般也不会发生。这是因为,在具有规模经济特征的世界里,主产要素的价格既取决于生产的规模大小,也取决于H-O-S定理成立所必需的若干因素。因此,在满足了后者那些严格假定的要求之后,除非各国以同样的规模进行生产,否则贸易不会使要素价格的国际差异趋于拉平。在规模经济使国际专业化分工的客观基础日益扩展的今天,情况更是如此。

(四)贸易政策制定

传统贸易理论一向认为,自由贸易是不容置疑、不可动摇的政策基石。采取关税或配额之类的保护措施,会拒进口商品于国门之外,驱使国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价格上升,故不可取。传统理论框架中的唯一例外是,只有在修正国内市场失灵时,保护措施方可作为一种次佳选择。新贸易理论关于制定最佳贸易政策的观点则颇为复杂,它认为保护主义具有两重性,恶善尚难定论。从世界角度来看,若各国坚持保护自己的飞机工业,其结局必然是世界市场的破裂。这不仅会带来不能依据比较利益进行专业化生产的损失,还会造成没有规模效益生产的损失。鉴于规模收益递增的世界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在贸易利益,故应坚持自由贸易的立场。然而,从单纯的民族国家利益出发,保护本国飞机工业将会充分扩大其飞机制造的产业规模,降低生产成本,获得净利润,国内消费者可能会支付更低的价格。新贸易理论据此提出了所谓的“战略性贸易政策”,认为一国通过出口补贴、临时关税之类的战略措施,可以增强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率先抢占高新技术产业的“制高点”,谋取规模经济之类的额外收益,并可趁机劫掠他人的市场分额和工业利润,促使世界专业化分工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这种“高科技中的新重商主义”政策有悖于传统自由贸易理论的基本立场,对现存国际贸易竞争规则与市场秩序构成了新的挑战。在西方,围绕“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论争正沸沸扬扬,个中是非曲直,人们且拭目以待。

对规模经济贸易理论的几点评价

(一)规模经济导入贸易模型并成为其重要的决定因素,这在国际贸易学说史上书写了新的一页

从实践来看,传统贸易理论在解释当今工业化国家的贸易时早已大为失色,北美、西欧和日本这些颇为相似的经济体系之间进行的大量贸易表明,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产品差异已跃居当代贸易格局的主导因素。特别是在区域内、产业内贸易中,规模经济的作用甚至超过了常规的比较利益,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规模经济范畴被抽象出来作为国际贸易的决定因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着极大的意义,今后所有形式的规模收益递增都将受到人们的重视、开发和利用。

(二)无论静态的还是动态的规模经济,都十分垂青于高新技术产业,并被其召唤到国际专业化生产和贸易的战场上来

规模收益递增总是与科技进步紧密联系着的。这使我们想起了列宁对所谓“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尖锐抨击,那不过是撇开技术进步的纯粹静态世界的幻影。虽然边际收益递减是指单一要素连续地追加投入所造成的产量下降现象,而规模收益递减则是指全部要素投入相继追加带来的效益降低,但列宁的批驳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规模收益的变化规律不是同样很有启迪的吗?新技术的投入可以抵消投资或劳力追加投入时的收益递减,甚至使递减规律发生逆转。

(三)规模经济往往又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相联系

市场垄断孕育了规模经济,反过来,规模经济又强化了垄断权力。这从一个侧面将垄断资本和国际垄断资本侵吞豪夺的隐秘曝了光。但我们不能不指出,规模经济贸易理论中的“垄断”概念是根本不含生产关系和国际生产关系分析的,它与列宁的“垄断”范畴迥然而异。西文学者关于暂时的垄断有利于刺激产量的扩大和技术进步,从而赢得静态和动态规模经济之类的溢美之词,怎能科学地透析垄断形成的原因和垄断贸易的性质呢?

(四)理解和把握规模经济因素在产业、贸易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与使用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我国出口企业平均规模偏小,现主要用低工资成本优势弥补规模经济之不足,属“力战型”出口生产。在优化出口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的过程中,我们应精心制定着意培养规模经济的出口产业政策,注意选择规模经济强度大、潜力足的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出口主导产业;应积极扶持大型国有企业和企业集团搞好规模化生产和经营,使之成为出口贸易的“主力军”和“集团军”;应充分利用我国国内市场广阔的天然优势,以此作为依托和回旋余地,赢得规模经济优势和价格竞争能力。我们当然不是主张放弃利用比较利益,而是强调将规模优势提升到应有的地位上来,使之与比较利益互补结合,以双重优势进军国际市场。

(五)在目前以生产要素决定的比较利益为主要贸易利益来源的传统模式之外,我们要特别注意寻求和开辟规模经济的贸易利益新来源

要重视开掘利用各种外部的和内部的、国内的和国际的、静态的和动态的规模收益递增形式。厂商一旦成为出口型企业,将面对远远大于国内市场的国际市场,因而能够进一步拓展生产规模,赢得更多的规模经济效益。对那些尚未达到规模经济最高点而又面临国内市场限制或国外贸易壁垒的厂商来说,实行跨国经营不失为进一步寻求规模经济之策。跨国企业可以有意识地将某些原材料、零部件和中间产品的生产集中到某一东道国的子公司,并将研究开发活动集中到母国总部或其他合适地点,令其为全公司的国际生产和市场提供服务,从而赋予其适度的规模经济,有效地突破东道国和所在国一地一隅的市场规模狭隘的约束。跨国公司集各子、分公司的点上的规模经济于一身,必能综合成一种更大的规模经济。此外,如果我们能加入经过选择的地区性一体化,还可以在区域范围内开掘和形成规模经济。

第7篇:贸易经济范文

加工贸易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壮大,自1996年以来,加工贸易在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一直占据半壁江山。目前加工贸易涉及到我国绝大部分产业,在拉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推动国内配套产业发展、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利用内外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加工贸易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造成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冲击了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加剧了国际间贸易摩擦和加工贸易带来的走私问题等都给国民经济带来了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加工贸易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政府角度探讨了推进我国加工贸易尽快转型升级的方向。

关键词:加工贸易地位作用转型升级

一、加工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分工不断发展,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大幅度增加,生产国际化日益扩大,加工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方式。

从广义上讲,加工贸易是外国的企业(通常是工业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以投资方式把某些生产能力转移到东道国或者利用东道国已有的生产能力为自己加工装配产品,然后运出东道国境外销售。这种跨越国界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成为加工贸易的显著特征。加工贸易同国际投资及国际贸易紧密相连,体现了商品和资本交换的国际化。

从狭义上讲,加工贸易是部分国家对来料或进料加工采用海关保税监管的贸易。由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存在较多的关税或非关税壁垒,为了扩大对外贸易或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采取了对来料或进料方式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由海关实行保税监管的办法。狭义的加工贸易是一种比较新的现象,其特点是出口产品中所含有的进口成分比较高,出口国主要投入劳动力对进口零件进行组装。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的外贸事业长足发展,成绩显著,外贸增长迅速,外贸增长率领先于国民经济增长率,按出口贸易额计算,已排到世界第11位,这和加工贸易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是分不开的。日益壮大的加工贸易已经在我过的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加工贸易在中国20多年的发展,与改革开放进程密切相关,是外贸进出口、利用外资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1986年。在改革开放中率先产生的“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补偿贸易)的贸易方式,是加工贸易的雏形。1980年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两者合计仅占4.4%,在整个对外贸易中比重有限。到1986年,进料加工的贸易方式开始崭露头角,与“三来一补”一起作为利用外资和扩大出口的方式之一,二者占全国进出口额的15%,已经占据一席之地。

第二阶段:自1987年至1995年。1987年党的十三大以后,以鼓励“进料加工复出口”为主要内容,以海关进口料件保税监管为政策核心,发展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市场“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贸易方式在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取得了成功。此后,加工贸易——作为这一贸易方式概括性很强的词汇,于20世纪90年代初应运而生并沿用至今。

第三阶段:自1996年至今。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是,巩固和发展加工贸易取得了巨大成果。加工贸易不仅在吸收外商投资、扩大出口、增加就业和税收方面,而且在提高国内产业竞争力,促进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与合作中发挥了更大的影响力,加工贸易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2002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48.7%,仍然是最大的贸易方式。其中,加工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的45.3%,加工贸易进口占进口总额的41.4%。同时加工贸易出口额比进口额高出近580亿美元。这说明加工贸易在使用国内原材料、带动国内产业升级,增加出口值方面发生了显著而积极的变化。此外,在加工贸易中,进料加工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达73%。

(二)目前加工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我国的加工贸易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而发展的,是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硕果。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外贸易进出口额,1986年为738.4亿美元,1995年达到2808.5亿美元,2003年更是达到6207.9亿美元,已占国民经济总量的49.62%。实践证明对外贸易在我国GDP中的地位日益增强。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对外开放的政策后,加工贸易在我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1996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在我国进出口总额中首次过半。1999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51.1%。加工贸易已占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并一直保持较高比例。自1996年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超过50%以后,1997年占52.2%,1998年占53.4%,1999年占51.1%。1999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分别达到1108.7亿美元和735.9亿美元,是1986年56.2亿美元和67.0亿美元的20倍和11倍。2002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3021.7亿美元,比同期增长25.2%,高出全国贸易总体增长速度3.4%,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48.7%。其中加工贸易出口1799.4亿美元,增长22%,进口1222.3亿美元,增长30.1%。累计实现贸易顺差577.1亿美元。(见表)

表:加工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额比较

年份对外贸易进出总额(亿美元)加工贸易进口额(亿美元)比重(%)

1987826.5191.8523.2

19901154.4441.9138.2

19931957.1806.1741.2

19962899146550.6

19993606.51844.651.1

20026207.93021.648.7

资料来源:《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年鉴(2003年)》

(三)加工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

近年来,加工贸易在开拓国际市场、利用海外需求带动国内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1997年我国加工贸易拉动GDP增长约0.84个百分点,2000年1月至6月,加工贸易净出口194亿美元,占同期GDP增加值的4.1%。今后,加工贸易的稳定发展仍将会对即期的经济增长继续发挥与目前水平相近的拉动作用。

随着外商投资企业的增加和国内经济的发展,加工贸易的国内增值环节不断拓展,仅用静态加工贸易增值系数作参考,增值系数就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由1988至1990年间的16.1%提高到1997年的41.9%,2000年1至6月份则达45%,这表明加工贸易带动国内经济发展的作用大大提高了。

2、推动了国内配套产业的发展

加工贸易带动了国民经济的配套发展。由于加工技术和国内原材料的限制,加工贸易最初涉及的国内加工装配业务,技术比较简单。外商投资企业通过追加投资开办产品配套厂或车间,实现产品配件和工艺的配套成龙。提高了产品本地化的程度和自产比例。以家电、办公设备加工贸易为例,其所用零部件有70%至80%属于境内加工贸易配套产品。

另外,外商投资企业进料出口中,附加值高的产品比例大幅度提高,使其对国内配套需求的带动作用也明显增强。外商投资企业进料加工出口一直大于进口,且出口与进口的差值逐年大幅度增加。进料加工进出口差额的增加直接反映了加工出口带动的内需量(包括国内配套的原材料、零部件及除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以外的其它生产消费)的迅速扩大。1990年外商投资企业进料加工进口差额总计为6.27亿美元,到1995年为47.68亿美元,1999年的达188.78亿美元,是1990年的30倍。据初步计算,减去材料加工企业的利润和企业除原材料、零部件以外的其它生产消费,则外商投资企业进料加工实际使用的国内配套原材料、零部件价值:1990年约为5.3亿美元,1995年约为40亿美元,1999年为160.46亿美元,是1990年的30倍。

3、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进步

由于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兴起,国际产业升级与转移步伐加快,发达国家正在将大量成熟的中间性技术乃至某些高新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政府审时度势,通过完善加工贸易政策,紧紧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性大机遇,大大加快了我国总体产业升级以及工业现代化的进程。

我国发展加工贸易最初是从以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开始的,这适应了我国劳动力丰富的、就业压力大的状况。目前,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是加工贸易出口的主要部分,但与十几年前相比,产品的规格和品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加工贸易出口中,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大大提高,这反映利用外资和加工贸易对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特别是随着我国制造业、加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加工贸易出口产品已从纺织、轻工制成品为主转变为以机电出口为主。

4、加工贸易是利用外资的重要内容

当前,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贸易和投资是连成一体、不可分割的。应当看到,我国加工贸易已不仅仅是一种贸易行为,更重要的是它与利用外资相联系,是我国参与国际化生产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制定加工贸易政策的初衷是为了扩大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事实证明这一政策是正确的,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分析,从事加工贸易的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力军。1999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分别为45.39亿美元和526.73亿美元,占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总额的67.2%和71.6%。1999年从事加工贸易的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总值已占全国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值得72.9%,比1998年增长8.32%。从总体上看,外资经营的加工贸易分别约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的90%,加工贸易的发展既是我国吸收外资取得重大成就的体现,也是促进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内容。

5、增加就业,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我国的加工贸易项目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外商在我国开展加工贸易也正是看中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成本低廉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通过开展加工贸易,不仅使当地的大量劳动力得到安排,而且还从内地接收了许多劳动力,为增加就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开展加工贸易20多年,加工贸易企业为我国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外向型管理人才和技术管理人员。通过加工贸易,提高了从业人员的素质,丰富了企业管理经验,尤其是通过开展加工贸易业务,把原来的许多青年农民培养成了具备生产经营能力的工人,他们回乡后,利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又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二、加工贸易带来的不利影响

第一,加工贸易的发展造成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的现状,致使我国外贸出口缺乏持续增长的潜力。

当前我国外贸依存度非常高,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传统加工贸易是典型的大进大出模式,并且这种传统的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我国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中,相当大的成分是由进出口数量扩张构成的,这是一种相当危险的局面。在推进市场开放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过程中,中国经济以及出口本身很难承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冲击而保持稳定增长。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绝对地位,是我国对外贸易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工贸易发展的优劣决定着我国整个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我国的加工贸易仍处于传统发展阶段,发展水平较低,技术含量不高,尤其是加工贸易出口的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低下,导致我国整个对外贸易出口缺乏增长潜力,发展后劲不足。

第二,冲击了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不利于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

传统加工贸易的最突出特点就是两头在外和大进大出,因此传统加工贸易的大规模发展,必然要大量进口原料,这给我国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原材料工业的发展受到阻碍。而一国的原材料工业是整个工业的基础,原材料工业的落后将最终损害整个工业的发展,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

加工贸易是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台阶,发展加工贸易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于充分利用其波及效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但在我国加工贸易未能起到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我国传统加工贸易是典型的大进大出模式,原材料与零部件从国际市场上来,产成品到国际市场上去,而在国内只进行简单的加工装配,产业链条短,因而使得加工贸易对国内其它产业缺乏前向和后向的带动作用,尤其是对中上游产业,如原材料工业等基础产业的带动作用小。而在我国产业结构中,中上游产业一直是我国的瓶颈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因此加工贸易出口的快速增长没有大规模地、有效地带动基础产业的改造和进步,产业结构没得到应有的优化和升级。

加工贸易是以外商投资企业为经营主体的格局,它阻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工贸易是我国利用外资的重要形式,但在加工贸易特别是来料加工中,外商投资企业完全掌握市场和销售渠道,严密控制关键技术,把技术和产品的开发能力大多留在境外,而中方只参与简单的加工装配环节。此外,还有些外商投资企业甚至将技术水平低、环境污染重的工业转移到我国生产,给我国的环境带来灾害性的后果。此外,加工贸易以外商投资企业而非国有企业为经营主体的格局,造成我国原有的大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也延滞了整个加工贸易的升级和国内配套程度的提高,从而延缓了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带动作用。

第三,加剧国际间的贸易摩擦。

当前传统加工贸易的发展已成为造成我国与发达国家贸易摩擦的主要因素之一。这里面主要的原因是:按照国际原产地的统计原则,加工贸易中大量为其它国家和地区加工的产品再出口,扩大了统计上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不平衡,增加了贸易摩擦,据海关统计,我国加工贸易进口料件和出口成品约70%是通过香港地区成交,由香港转口。我国出口货物在香港特区的增加值,也被美欧等国统计为从中国进口,势必扩大其来自中国的进口额和对我国的贸易逆差,加剧双边贸易摩擦。我国加工贸易产品出口的数量过多且价格过低,导致最近几年外国对华反倾销案件明显增加。到2000年底,已经有29个国家(地区)对华输出产品提起反倾销,共达412起,金额达到数百亿美元。

第四,加工贸易走私给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加工贸易走私给我国外贸和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一方面导致国家应征税款的大量流失,减少国家财政收入;另一方面扰乱了正常的对外经济贸易秩序,冲击了国内市场,特别是敏感商品走私严重影响了国内市场的供求平衡,直接冲击国内一些支柱行业和民族工业,造成极大危害。此外,加工贸易的走私现象还极易造成社会腐败的滋生。

三、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为改变外贸依存度过高的现状,优化产业结构,需要对加工贸易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推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且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为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外部条件;我国在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中处于非常有利的位置,也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内部条件。政府可以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探索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

(一)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机遇,努力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目前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呈现新的特点,跨国公司开始将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向外转移,国内企业可以加强国际间的科研合作,不仅把加工贸易作为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载体,更要采取措施进一步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参与国际分工的模式要从引用外资为主转化为引用外资与对外投资齐头并进的新思路。政府要出台支持研发机构开展加工贸易的监管模式和更加积极的出料加工产业引导政策,在承接境外高端产业转进的同时,将我国的饱和产业向境外转出,使加工贸易由单向转移向双向转移升级。

(二)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积极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第一,要处理好转型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要通过对加工贸易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提高加工程度,延长加工贸易的产业链,增强国内配套能力,释放加工贸易的辐射能力和聚集效应,打造一批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配套协作型企业。

第二,是要处理好转型升级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鼓励东部地区发展空间较小、已趋饱和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逐渐向中部地区转移,并辐射至西部地区,带动中西部的发展。政府在“梯次转移”中要体现区域间的政策落差,给予不同地区以不同的加工贸易管理模式。

第三,处理好转型升级与引资量质并举的关系。吸引外资加快向有条件地区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扩展。加强加工贸易的产业分类评估,明确细化限制类、禁止类的商品目录,引入企业准入机制,通过政策上的落差,有效地将资金和资源引入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同时,政府在给予政策优惠之外,还可给予高新技术行业、高附加值加工贸易企业管理上的优惠,根据企业规模、行业特点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方式。

(三)主动突破传统监管理念,创新引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传统监管理念认为,经营加工贸易的企业应当具备生产能力,否则不得开展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应以有形物质为监管对象,无形知识产权的生产不能成为加工贸易监管对象。在这看似合理的理论基础上制定的加工贸易产业政策,已严重不适应当前产业垂直分工引起的产业链环节外包化的加工贸易发展趋势,如不加以调整必将严重制约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无论是高端产业还是传统产业,对于跨国公司而言,产业链上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环节蕴涵的附加值最大,因此在国际分工中也是各国争夺的焦点。我国在国际分工中要摆脱单纯制造业基地的不利境地,就必须调整加工贸易监管制度,创造一切条件使产业链“上伸下延”,提高加工贸易的质量和效益。

当企业的产业链有效延长,产业层级向高端推进的时候,政府部门管理职能必须及时从平面监管向立体监管跃升。

(四)重视社会责任标准,协调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目前,欧美国家正在积极强制推行SA8000标准认证。这个被称为“社会责任认证”的标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许多跨国公司订单的附加条件中,如果企业没有取得认证或者存在违反标准要求的行为,就会被停单、撤单,它们的产品将无法进入欧美市场,这对我国广大中小型加工贸易企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这要求企业在加工贸易备案环节贯彻社会责任标准采取不同措施,也为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五)提高加工增值含量,共同助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近年来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加工贸易企业的利润相应削薄,有的企业甚至已处在亏损边缘,加工贸易制造环节中的增值含量有不断降低的趋势。为此,政府要通过完善监管机制,抵御监管风险。如制定加工贸易准入规则,通过“控制增量”来“提高水平”,将不符合条件的加工贸易企业逐步淘汰出局;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对企业出现加工增值含量降低的情况及时作出反应,进行客观分析;完善进出口金额“倒挂”手册保税料件的内销补税审价机制,防止国家税收流失。在对加工增值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出备的法律监管体系,指导海关、国税、外汇管理等部门加强对加工贸易的联合监管,促进守法企业转型升级,对心存侥幸的违规企业加大打击力度。

(六)发挥政府部门管理效能,着力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近年来,加工贸易活动发生了很多新变化,对现行政策与监管体制提出了不少新要求。加工贸易管理,涉及到贸易政策、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的综合平衡,涉及到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利用外资、增加就业等。要做好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及其监管工作,有赖于国务院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有赖于商会、行业协会、报关行、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积极参与,更需要与企业建立起更紧密的伙伴关系。必须积极、有效、充分、合理地发挥综合协调的整体效能,实现制度创新和手段创新,形成促进与监管的整体合力,使加工贸易与国内工业体系融为一体,着力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真正把我国发展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制造业基地。

六、结论

20多年来,加工贸易作为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促进投资和贸易自由化的一种方式,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长卷上描绘了绚丽多彩的篇章。加工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是其它贸易方式不可替代的。同时,我国加工贸易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需要清醒的认识。事物在运动中前进,矛盾在解决过程中化为动力,认清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加快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步伐才能使之为我国经济的腾飞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曲建.从经济发展战略高度正确认识我国的加工贸易,特区经济,1999,[8],26—31

[2]对加工贸易的几点思考,中国商务报,2003

[3]洪滢.试论90年代前期我国的加工贸易,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4]胡峰.试论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青海师专学报,2002,[2],97-99

[5]汪五一.从经济全球化看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经济问题探,1999,[10]

[6]冯兴艳.牛建波.推进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0,[5],40-43

第8篇:贸易经济范文

关键词:东南亚,贸易自由化,经济增长

一、东南亚国家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二战以后,随着东南亚国家工业化的进程,各国的贸易政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末,实施以进口替代为主的贸易政策;70-80年代,主要实施面向出口的贸易政策;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各国加快了贸易自由化的步伐。

(一)20世纪50-60年代末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

50年代开始,东南亚国家相继选择和实施了时间长短不一的内向型进口替代战略,其中主要的措施就是实行关税保护,采取关税壁垒和进口许可证、配额制度、信用证押金、繁杂的海关程序等非关税壁垒来限制一些有可能对本国产业造成冲击的商品的进口,尤其是一些消费的进口,以利用国内市场支持本国工业的发展,促进新兴工业的成长。

这一时期,印尼的平均名义关税率高达85%,直到70年代初消费品的平均名义关税率仍有52.3%,中间产品和生产设备分别为22.5%和18.9%;马来西亚采取了较低水平的保护政策,工业制成品的平均关税率较低;菲律宾50年代中期受到管制的制成品约占所有进口制成品的99%,60年代末平均名义关税率达84%;新加坡在60年代上半期实行进口配额制,到1965年中共有230种商品受到进口配额限制。1965年脱离马来西亚后,新加坡继续推行进口替代政策,但贸易政策有所调整,由进口税取代配额制。它规定除88项商品(到1967年为72项)外,其他商品的进口限制一律废除,同时扩大进口商品的征税范围。1965—1967年,征税商品分别为183项、199项和229项。不过,新加坡制造业的保护率相对较低,1967年制造业部门的平均名义保护率为5%,平均实际保护率为6%;泰国1960年平均名义关税率为非耐用消费品34.3%、耐用消费品42%、中间产品32.6%、生产设备19.3%。

(二)20世纪70-80年代的面向出口工业化时期

60年代末起,东南亚国家逐步转向面向出口工业化发展战略。为了促进出口,各国积极采取放宽关税保护,调整汇率政策,提供出口奖励。同时,设立出口加工区,大力吸引外国投资。这一时期,由于各国关税政策的调整,使得整体关税结构呈现阶梯型,即对工业制成品的保护水平较高,中间产品和初级产品、原材料的关税则逐级下降。

从1968年开始,新加坡率先实行面向出口工业的关税政策。在提供出口奖励的同时,缩小进口商品的征税与限额范围。1967—1973年,征税的商品项目由295项减至197项,进口限额商品项目由72项减至3项。到80年代初,新加坡的工业制成品的平均关税率降至0.4%,农产品的平均关税率降至0.1%,所有产品的平均关税率已降至0.3%。

70年代初,马来西亚、泰国开始转向面向出口工业化发展阶段,政府降低了关税保护水平,减少进口配额限制。到80年代初,马来西亚的工业制成品的平均关税率降至12.7%,农产品的平均关税率降至4.3%,所有产品的平均关税率已降至10.9%;泰国工业制成品的平均关税率降至34.6%,农产品的平均关税率降至26.3%,所有产品的平均关税率已降至32.3%。

80年代初,世界石油市场价格暴跌,使得长期倚重石油天然气的印尼经济深陷困境,迫使印尼在80年代中期转向面向出口工业化发展阶段。印尼开始推行以发展非石油产品生产与出口的工业化战略,促进轻纺工业的迅速发展。80年代中期,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经济自由化政策与措施,其中关税制度的改革成为重要的内容。1985年3月,印尼对关税结构进行了调整,最高关税从225%下调到60%,绝大多数的税率调整到5%—35%,关税等级的数量也由25个减少到11个。随后,政府取消或放宽了约占进口37%的商品的进口限制,1200种进口商品中的半数几乎消除了非关税壁垒。到90年代初,印尼的工业制成品的平均关税率降至18.3%,农产品的平均关税率降至13.6%,所有产品的平均关税率已降至17%。

(三)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贸易自由化的扩展时期

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性和区域性的贸易自由化迅速兴起。世界贸易组织的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的建立,90年代初以来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一再加速,大大推进了东南亚国家的贸易自由化。各国积极调整经济发展战略,逐步放宽贸易管制,大幅降低关税水平。东南亚6国(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均为WTO成员国Q),在乌拉圭回合中均承诺削减关税与非关税壁垒。1996年11月,为实现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目标,东南亚6国还曾确定了各自的单边行动计划,并于1997年1月起实施。

印尼在80年代中期关税水平与结构调整的基础上,1995年5月政府提出一项为期9年的削减关税计划,其目标是在2000年前将进口关税及附加税合计为20%或以下的制成品,均取消附加税,并分阶段削减进口税,最高税率为5%;进口关税及附加税合计超过20%的制成品,取消附加税,并在1998年前和2003年分别将税率减至20%和10%;2004年前取消98项非关税壁垒。

菲律宾1991年政府颁布了第470号总统行政令,全面调整关税政策和改革贸易体制。它规定,到1995年,除某些敏感性农产品和幼稚工业中间成品的关税率仍为50%外,其余商品的关税税率分别降至3%、10%、20%和30%。1995年7月,政府颁布了第264号总统行政令,继续推行关税结构的调整。1995年8月至2003年,菲律宾的关税结构进一步简化为两重关税结构,取消中间产品与制成品之间的关税差别。从2004年起,菲律宾实行统一关税税率,除某些敏感性农产品外,所有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均降至5%。

泰国在1995年1月开始实施关税改革,大幅降低关税水平。政府逐步削减了资本货物和原材料的进口关税税率,将23种农产品由非关税措施转为关税措施。改革后,泰国的实际平均关税税率由1994年的30%降至1997年的17%。同时,政府还设立了专门机构,研究和修订关税减让的时间表,进一步开放农产品市场,逐步规范进口税和降低非关税壁垒。

二、东南亚贸易自由化的新进展

近年来,随着全球性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速,东南亚国家加快贸易自由化的步伐。各国大幅降低关税水平,减少非关税壁垒,使之关税水平和结构呈现新的变化。

(一)东南亚的总体关税水平与结构

1997年金融危机以后,东南亚国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对关税政策进行了较大的调整。目前,各国的关税水平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接近零关税的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的关税相对较低,而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仍然维持较高关税水平。

在东南亚,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最高,其关税水平则最低。至2001年,新加坡99.9%的产品都已实现了零关税,含酒精的进口货物成为新加坡唯一的征税对象,而且除口香糖,武器等少数商品外,新加坡也一直不设进口限制。新加坡的目标就是到2010年时将所有税目的关税税率降到0%,其关税削减的进度超过了乌拉圭回合的承诺。作为世贸组织成员,新加坡也在WTO协议下制定了约束税率,但是约束比率仍然较低(仅有70.5%的征税项目被纳入约束税率),而且约束税率也远远高于实际现行税率,所以其作用并不明显。同时,新加坡的非关税壁垒也最低,没有任何的自愿出口、进口限制安排、进口数量限制等非关税措施。

文莱对外奉行自由贸易政策,进口关税普遍较低。2000年,文莱的80%商品进口关税已为0%,简单算术平均关税率为1.98%。某些商品征收5%—30%关税,但机动车的进口要征收40%-200%的关税。有些商品也征收从量税,其中包括香烟、石油产品以及酒类等。政府还承诺,到2020年将废除关税和实现贸易自由化。由于文莱国内的大部分僻求来自进口,它的非关税措施保留了有关保障卫生、安全、环境、宗教等要求,其他方面没有任何措施。

马来西亚长期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关税保护水平二直相对较低。2000年,马来西亚的简单算术平均关税率为9/18%,按贸易额加权的算术平均关税率为2.99%。目前;马来西亚60%以上的商品已不再征收进口税,农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60%的税目已经免税。同时,马来西亚还放宽了进口原料和零部件的进口税,对生产所需要的设备和用于环保、维护、质量控制、水处理等设备免征进口税和销售税,非从价税在所有征税项目中实施的比重由1997年的4.5%下降到2001年的0.7%。马来西亚的非关税壁垒也相对较低,只有少数商品实施酌情进口许可,农产品的非关税已按WTO农业协定的有关要求予以关税化。

金融危机后,泰国加快实施贸易自由化政策,不断降低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政府规定,从1997年10月起实际进口关税在5%以上的进口商品项目的最高税率不得超过10%。泰国政府还分别在1998年的8月、2000年的7月10月和2001年1月降低了国内不能生产的一些资本类商品、原材料、机械和化学产品的进口关税。1999年末泰国的实际平均税率为3.8%,2000年末为3.6%,2001年末已降至2.5%。不过,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截至2003年泰国仍然有26.1%未实行约束税率,主要包括食盐、燃料、化肥、木浆、交通工具、橡胶制品和钢铁产品。泰国对多数农产品进口没有数量限制,但对一些制成品实行进口许可管理。

印尼政府在金融危机后对国内经济政策进行了大规模调整,一系列关税减让措施的实施使其关税水平和关税结构都发生了较大改变。1998-2000年,印尼的实际平均税率分别降至为9.34%、8.64%、7.27%,2002年再降至7.2%。2003年1月新的税则分类实行后,在总共7540个征税项目中,实际税率水平在0—10%的商品占83.85%,大于25%的仅占0.99%。目前,印尼93.2%的征税项目都已在乌拉圭回合协议和1997年信息技术协议下实行了约束,内容包括了农产品的全部和制造业的94.6%,农产品约束税率浮动范围为0—210%,制造业为0-150%。印尼还计划到2005年将其简均约束税率降至37.6%。此外,政府还增加了关税政策的透明度,公开征税范围和标准,但对一些敏感性商品(如大米和糖)则采取以从量税代替从价税,达到对此类产品的保护。印尼在10多个领域采取非关税措施管理,但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已承诺在2004年前取消98种非关税壁垒。

近年来,菲律宾加快了关税与非关税制度改革的步伐。尽管1999年初菲律宾曾一度提高了714个征税项目的税率(同时承诺将于2001年恢复到1997年的水平)而导致了整体关税水平的上升,但只是暂时性调整政策。1999年末,菲律宾的实际平均税率虽达10%,但其中一半以上征税商品的实际关税已降至3%,总体浮动范围在0-65%。2002年和2003年菲律宾政府进一步推行其未完成的关税改革计划,目的就是逐步削减实际关税税率,实现到2004年1月前除某些敏感性农产品外,其所有征税产品税率统一于5%的目标(波动范围不超过5%)。虽然菲律宾取消了对部分产品的非关税壁垒,但有些非关税措施仍然存在,如大米的数量限制等。

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国内保护水平也高,平均进口关税率都在15%以上。除柬埔寨刚刚加入WTO外,其余国家均尚未成为WTO成员国。多数国家的关税结构尚不健全,分类也不明确,进口税率偏高,仍采取进口限制安排、进口数量限制等非关税措施。不过,加入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后,4国均加快了消减关税的步伐。2000年,越南的简均关税率已降为15.95%,并开始实施WTO的关税估价协定。

(二)农产品的关税调整

除新加坡外,东南亚国家均为传统的农业国,因而农业部门受到不同程度的保护,也是各国不愿意开放的领域。不过,近年来东南亚国家对农业部门的关税政策进行了调整,逐步较低农产品的进口税率。

在泰国的农业部门,1999年的实际平均税率达32.7%,2003年已降至25.4%。实行较高关税保护的农产品主要涉及一些肉类、新鲜水果、蔬菜以及豆制品,保护程度最高的成品食物实际进口关税达40%—50%。

马来西亚在1997年后的农产品进口中做出了较为明显的关税减让,尤其是对于某些敏感性农产品。2000年,除了将136种食品(鲜、干和加工食品)的实际进口关税从5%-20%降低到2%—12%外,还大幅降低了精细粮食、蔬菜、精致/腌制水果、坚果、果汁、意大利面食和各种海产品的进口关税。但是,仍有一些高价值产品维持较高关税,如水果罐头、快餐食品等的关税达20%—30%。

与前两国相比,印尼的农业及相关产品的进口关税较之1998年只是略有降低。2002年农业原料的实际平均税率仅由4.2%降至4.0%,浮动范围在0—20%;食品部门的实际平均税率由4.4%降至4.2%,浮动范围在0-15%;饮料仍是征收高关税的对象,实际平均关税达108.9%,浮动范围也在0—170%。

菲律宾实施了对农业投入物的进口免征关税,其他农产品的税率也不断下调。2000年,鲜牛肉和冷藏牛肉的实际税率由1999年的20%降至10%;玉米、卷心菜、咖啡的配额内和配额外税率也在2004年降至30%,其他非敏感产品降至5%。但总体来看,菲律宾对农业的保护程度仍然较高,各种;配额和复杂的管理程序被应用于谷物、牲畜、肉类产品、糖、咖啡和蔬菜等敏感性产品,而且为防止进口激增对本国农产品市场的破坏,2000年8月10日生效的《保障措施法》进一步加强了对农产品的一般和特别的保障措施。

(三)工业产品的关税调整

由于东南亚4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的工业结构大致相同,出口商品也很相似,它们在电子产品、纺织品、成衣、木材制品等的进出口上存在较大竞争。因此,为保护本国制造业的发展,近年来东南亚4国在工业产品的减税幅度并不十分明显,其中机动车、纺织品和成衣等均为实施保护的重点。

在这些国家,泰国1998--2002年纺织类产品的实际平均关税仅由24%降至22%,运输设备的平均实际税率还由26%升至27.5%。到2003年末,工业产品的平均实际税率仍有12.9%;印尼2002年工业部门实际平均税率水平有所下降,但某些化学制品和运输设备仍维持了60%-70%的高关税。其中,化学产品最高关税可达170%,运输设备的实际平均税率虽由1998年的33.1%降至15.2%,但总体浮动范围仍在0-80%;马来西亚关税保护在机动车方面体现的较为突出,2001年马来西亚整装轿车的实际税率达到140%—300%,组装轿车为80%;整装货车的实际税率为42%—140%,组装货车为40%;整装摩托车的实际税率为80%—120%,组装摩托车为30%。

菲律宾从90年代起全面降低工业部门的关税保护,简化工业部门的关税结构。1995年8月至2003年,菲律宾的关税结构进一步简化为两重关税结构,取消中间产品与制成品之间的关税差别。原材料的进口关税将分阶段降至3%,制成品与零部件进口降至10%。

(四)东盟“共同有效特惠关税”

1992年,东盟6国正式签署了《共同有效优惠关税协定》(AgreementontheCommonEffectivePref-erentialTariffSchemeforAFTA,简称CEPTScheme),标志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正式启动。东盟的《共同有效优惠关税协定》,确立了各成员国降低关3税的商品范围和时间表,是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最主要的运行机制。自1993年1月1日起,《共同有效优惠关税协定》减税计划分快速减税和正常减税两种方式实施。

由于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一再加速,实施的CEPT减税计划中,要求列入CEPT清单产品的平均关税税率也进一步下降。同时,把未加工农矿产品纳入CEPT,将其划分为立即加入、暂时除外和敏感产品三类,并不断减少例外清单和敏感清单的税目以扩大CEPT列入清单的税目。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最终目标是,原有6个成员国在2010年前实现零关税,新成员国的最后期限为2015年。作为过渡措施,各成员国要求在2003年之前把60%的产品关税降为0%。到2003年9月,东盟10国实施的CEPT减税清单中87.85%的产品关税已降至0—5%。其中,东盟原有6个成员国实施的CEPT减税清单中99.6%的产品关税已降至0~5%,平均关税税率降至2.39%;东盟新成员国纳入CEPT降税清单的产品增至77.22%,CEPT减税清单中60.64%的产品关税已降至0—5%,平均关税税率降至6.22%。

三、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20多年来,世界性和区域性的贸易自由化浪潮此起彼伏,东南亚国家深受当今贸易自由化巨浪的影响而为浪潮所裹挟。这些年,国际经济机构和学者十分重视对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东南亚的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也成为关注的一个热点。

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国际经济机构和一些学者就对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近年来,关于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取得新的进展,主要涉及跨国计量经济研究、国别案例研究和产业水平及公司水平的分析。它们的研究综合起来表明,贸易开放对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收入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贸易自由化有助于经济增长。

1978年,克鲁格尔(Kmeger)在《自由化的尝试与后果》(LiberalizationAttemptsandConsequences)一书中,考察了多个国家贸易自由化与经济稳定化之间的关系。80年代中期,世界银行考察了阿根廷、智利和乌拉圭在经济稳定条件下实行贸易自由化的经验。1986年世界银行进行了另一个考察贸易自由化政策的时间和顺序安排的研究项目,该项目对19个国家或地区的37段自由化时期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贸易自由化指标,以对各时期贸易政策的变化进行综合性衡量。1987年,世界银行考察了1963-1985年期间41个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贸易战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它按贸易战略性质分类,将各国或地区分为坚定外向型、一般外向型、一般内向型和坚定内向型。其中,新加坡属于坚定外向型国家,马来西亚、泰国属于一般外向型国家,印尼在1963-1973年期间属于一般外向型,而1973—1985年属于一般内向型,菲律宾则属于一般内向型国家。该项研究表明,实行外向型贸易战略的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率大大高于实行内向型贸易战略的国家或地区。

近年,许多跨国计量经济研究认为,贸易开放度是人均实际GDP水平和增长率的重要解析变量,不同国家在人均收入的差异性与其开放度密切相关。”根据Dollar和Kraay的研究结果所作的附图揭示,对于那些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贸易份额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所谓的“全球化国家”),其中包括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它们的人均收入在90年代的平均增幅大大高于那些非全球化国家。(见图1)既便在考虑了决定经济增长的一系列其他因素,以及考虑了经济增长促进贸易增长的可能性(逆因果关系)之后,贸易量的变化仍是经济增长变化的重要决定因素。

从国别案例的研究表明,贸易自由化能带来重要的收益。对20世纪70-80年代贸易自由化进行的多国研究表明,在贸易自由化之前实行的进口替代体制产生了高度扭曲性。与此相反,强劲和持续的贸易自由化促进了出口和实际GDP的快速增长。

从产业和公司层次上的研究说明,贸易开放通过不同渠道促进出口、劳动生产率和最终收入的增长。新兴产业需要保护的论点一直未得到实证支持,但被保护的产业往往比其他产业成长得更慢。使用进口资本货物有利于知识的传播,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进口竞争不仅增加了国内公司的退出数量,也增加公司的进入数量,从而刺激了创新的发展。

尽管贸易自由化并不是一颗“魔弹”,但各国的实践表明贸易开放是一国改革的一项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其他改革的相关性证明,贸易开放对改革的其他方面会产生重要而积极的扩散效应。例如,与跨国公司的竞争将会使低效率的产业政策暴露出来,贸易还可以提高其他改革的边际产出(较好的基础设施会使出口部门的表现更好)。贸易自由化通过进一步的改革赢得更广泛的支持,激励机构改革和减少腐败。

从国际比较研究看,一国贸易自由化推动了进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而对外贸易的增长又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东南亚国家贸易开放推动了进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提升了货物与服务的世界市场占有率,促进了产业部门尤其是制造业的出口贸易、劳动生产率和最终收入的增长。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东南亚国家加快了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使得各国的进出口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对外贸易的依存度不断提高,1980-2~2年东南亚10国的进出口总额从1376.05亿美元增至76~.73亿美元,增长4.5倍。目前,各国的进出口贸易额与GDP的比重分别为:印尼77%,马来西亚218.1%,菲律宾101.1%,新加坡345%,泰国124.5%,越南112.5%。2002年,各国的人均贸易额分别为:印尼570美元,马来西亚8341美元,菲律宾973美元,新加坡73785美元,泰国2478美元,越南467美元。因此,进出口贸易增长成为推动国内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而贸易开放度则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之一。

东南亚国家的贸易自由化带动了各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它们在世界货物和服务贸易中的地位日益提升。2002年,东南亚10国货物的出口、进口贸易分别占世界总额的6.3%和5.3%,服务的出口、进口贸易分别占世界总额的4%和4.5%。东南亚6国的货物和服务贸易相继被列入世界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前50位、前40位,有多种商品列入世界农产品和工业制成品贸易前15位。据统计,1980-2002年期间,东南亚的农产品在世界农产品出口的比重从4.8%上升至5%,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从1.1%上升至4.9%,其中办公设备和通讯器材从5.5%上升至18.5%,化工产品从0.6%上升至2.5%,纺织品从0.7%上升至3.2%,成衣从2.3%上升至5%。东南亚的货物与服务在世界市场的占有率的上升,也意味着各国经济的竞争力的增强。

再从产业部门看,东南亚的贸易自由化通过不同渠道促进了产业部门的出口贸易、劳动生产率和最终收入的增长。例如,各国的贸易开放大大推动了制造业的出口规模、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值的增长。据统计,1980-2000年期间,东南亚5国的人均制造业出口额,印尼从42美元增至224美元,增长4.3倍;马来西亚从413美元增至4121美元,增长约9倍;菲律宾从69美元增至482美元,增长约6倍;新加坡从6971美元增至33106美元,增长3.7倍;泰国从101美元增至956美元,增长8.5倍。人均制造业增值额,除菲律宾从210美元降至188美元外,印尼从51美元增至216美元,增长3.2倍;马来西亚从338美元增至1369美元,增长3.1倍;新加坡从2277美元增至5498美元,增长1.4倍;泰国从197美元增至715美元,增长2.6倍。

当然,东南亚贸易自由化对国内经济增长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各国对外贸易的依存度较高,易于受世界市场波动的冲击,直接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性;贸易开放使国内产业的保护程度降低,对国内新兴产业和中小企业形成较大冲击;国内服务部门的开放,增加了潜在的金融风险,导致跨国公司垄断国内一些服务行业等。

四、东南亚贸易自由化的趋势

尽管东南亚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和发展战略不尽相同,但贸易自由化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和福利增加仍成为各国的共识。在世界性和区域性贸易自由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东南亚国家货物贸易自由化的步伐将有所加快,各国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会继续降低,尤其是区域自由贸易区部的关税减让相对于区外则要快得多。

(一)东南亚贸易自由化进程将有所加快

近年来,东南亚国家对贸易体制和关税政策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与调整,进一步推动了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作为WTO成员国的东南亚6国,在实施乌拉圭回合中承诺的削减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同时,也进行了各自单边的关税减让行动;在加快经济开放的条件下,越南等后进国家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大幅降低。目前,新加坡的简单算术平均关税率和按贸易额加权的算术平均关税率均为0%,2000年文莱的简单算术平均关税率为1.98%;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印尼的简单算术平均关税率普遍低于10%,按贸易额加权的算术平均关税率也都低于5%;越南、柬埔寨、老挝和缅甸的平均关税率都在15%以上。在取消非关税壁垒取得较快进展,许多国家逐步消除进口许可证、配额制度等非关税壁垒措施。

东南亚国家已经认识到,贸易自由化对国内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过低和不加保护的贸易政策,在一定时期内会威胁新兴产业的发展;而过高的关税保护则造成一个缺乏竞争的环境,同样不利于新兴工业成长产业技术升级。尽管某些时期一些国家实施了某些贸易保护措施,但这不影响东南亚贸易自由化的总体发展趋势。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时。菲律宾曾采取了特别关税措施,提高了720种进口商品的税率,但到2001年就恢复到1997年的水平。马来西亚为避免危机对国内汽车工业的不利影响,将在东盟自由贸易区降低汽车部门关税的承诺延迟到2005年实施。不过,从2004年起,马来西亚开始将东盟组装车的进口税调低至25%,非东盟组装车的进口税调低至35%;将东盟整装车的进口税调低至70-190%,非东盟整装车的进口税调低至80-200%。因此,东盟组装车的降税幅度在0-10%,整装车的降税幅度在40-120%;非东盟组装车的降税幅度在5-20%,整装车的降税幅度在60-130%。

(二)各国的关税水平和结构的不平衡发展

由于东南亚国家处于工业化的不同阶段,经济开放的时间和程度也不相同,各国关税水平和关税结构呈现明显的不平衡性,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经济发展水平使得各国间关税的绝对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一般说,一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与其关税水平直接相关。目前,新加坡、文莱的税率水平几乎为零,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的关税相对较低,而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仍然维持较高关税;(2)各国经济发展程度和关税初始水平的差异导致关税削减速度不尽相同。近年来,除新加坡和文莱外,印尼、菲律宾的关税削减速度相对较快,马来西亚因非关税措施关税化使平均关税水平不降反升,越南等后进国家关税削减速度相对较慢些;(3)各产业之间和具体产品之间关税水平的不平衡。现阶段,各国农产品,尤其是像大米等敏感性商品的保护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商品;工业产品中运输设备、化学制品的关税水平也居高不下,纺织品和成衣也是各国关税倾斜的重点。

(三)区域性自由贸易区的关税减让相对较快

东南亚区域性自由贸易区的关税减让相对于区外要快,所承诺开放的程度超过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不过,在各种区域性自由贸易区中,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关税减让速度最快,各国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关税减让速度次之,东盟与中国、印度、日本的自由贸易区的关税减让速度较慢些。

由于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一再加速,区内的平均关税税率已降至较低水平,明显低于对其他WTO成员国的最惠国税率。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最终目标为零关税,原有6个成员国实现零关税的最后期限为2010年,新成员国的最后期限为2015年。目前,在CEPT减税计划中的商品税目已占东盟总税目的90%以上,已有近90%的CEPT产品关税降至0—5%,平均关税率降至3.11%。

东南亚国家已签署了多个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新加坡已与新西兰、日本、欧洲自由贸易协会、澳大利亚、美国、约旦正式签订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泰国也与印度、澳大利亚正式签署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随之,各国双边的关税减让进展较快,所承诺开放的程度超过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协议范围。例如,在新加坡与日本自由贸易协定下,能享有免税优待的产品占双边贸易的98.5%,而世贸组织协定的规定只须覆盖65%左右;在世贸组织的协定下,新加坡和日本所承诺的免税产品比率分别为70%和34%,而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下的承诺分别提高到100%和77%。

相对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东盟与中国、印度、日本的自由贸易区的进程要慢得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印度—东盟自由贸易区、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时间均为10年,建成时间分别是2010年、2011年、2012年。由于3个自由贸易区涉及的成员国较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所得利益不尽相同,因而它们关税减让的谈判与实施过程将相对较长些。

参考文献:

[11]巴拉萨等.半工业化经济的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334.

[2]Krueger,AnneO..LiberalizationAttemptsandConse-quences[M],Cambridge,Mass.:Ballinger,1978.

[3]WorldBank(1985).WorldDevelopmentReport1985[R],OxfordUniversityPress,1985.

[4]Papageorgiou,Demetfis,Michaely,andArmeaneCh&si.ThePhasingofaTradeLiberalizationPolicy:PreliminaryEvidenceICI,PaperpreparedfortheannualmeetingoftheAmericanEconomicAssociation,NewOrleans,December28-301996.

[5]WorldBank.WorldDevelopmentReport1987[R],Ox-fordUniversityPress,1987,

[6]Hall,RobertE.,andCharlesI.Jones.WhyDoSomeCountriesProduceSoMuchMoreOutputPerWorkerThanOthers?[J]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es,Vol.114(February),1999,pp.83-1t6;Frankel,JeffreyA.,andDavidRomer.DoesTradeCauseGrowth?[J]AmericanEconomicReview,Vol.89(June),1999,pp.379-399;Frankel?JeffreyA.,andAndrewK.ROSE.EstimatingtheEffectofCurrencyUnionsonTradeandoutput[C],NBERWorkingPaperNo.7857,2000(Cambridge,Massachusetts:NationalBureauofEconomicResearch).

[7]Dollar,David,andAartkraay.Institutions,Trade,andGrowth(unpublished:Washingdon:WorldBank),2002.[EB/01].

[8]Krueger,AnneO.LiberalizationAttemptsandConse-quences[M],Cambridge,Mass.:Ballinger,1978;Papageorgiou,Demetris,MichaelMichaely,andArmeane[M],Ch&si.LiberalizingForeignTrade:LessonsofExperienceintheDevelopingWorld[C],Vol.7,1991(NewYork:Blackwell);SachsJeffreyD.,andAndrewWarner.EconomicReformandtheProcessofGlobalIntegration[C],BrookingsPapersonEconomicActivity:1,BrookingsInstutution,1995,pp.1-118.

[9]Coe,DavidT.,ElhananHelpman,andAlexanderW.Hoffmaister.North-SouthR&DSpillovers[J],EconomicJounary],Vol.107(January),1997,pp.t34-49.

[10]Wacziarg,Romain.MeasuringtheDynamicGainsfromTrade[J],WorldBankEconomicReview,Vol.15.No.3,2001,pp.393-429.

[11]Ades,Alberto,andRafaelDiTella.Rents,Competition,andCorruption[J],AmericanEconomicReview,Vol.89(September),1999,pp.982-93.

第9篇:贸易经济范文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与广西商贸合作

(一)商贸合作的现状与内容

湄公河发源于青藏高原,长4880公里,为世界第六大河,是亚洲一条重要的跨国河流,流域面积81万平方公里。国际上称此经中国(云南省)、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入海的湄公河区域为湄公河次区域。它主要在中南半岛,位于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三大区域的结合处,是前者与后者大陆路桥。资源丰富,地理位置显要。中南半岛有“黄金半岛”之称。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简称为GMS。大湄公河次区域(不含中国)总面积233万平方公里,人口2.46亿人,广西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人口4899万人,分别约为前者的10%和20%。大湄公河次区域与广西合作的历史1992年由亚洲开发银行根据该行成立的宗旨,与大湄公河沿岸各方磋商,旨在促进该流域各国之间经济发展,而建立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它建立在平等、互信、互利、互赢的基础之上,是发展中国家互利、联合、自强的合作,合作形式以项目为主导,亚行视各成员实行需要而提供资金支持。广西在2005年7月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第二次领导会议上作为中国参加合作前沿确定加入,从此融入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之中。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主要在交通、能源、电信、人力资源、贸易、投资、旅游、农业、环保、灾害监测和禁毒等方面,特别是商贸经济合作最为需要,最为迫切。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开发发展,成为我国与该次区域国家合作的热点。在商贸方面合作,主要有:参与次区域国家商贸合作和多边合作;推动商贸便利化和信息化进程;推动技术贸易合作;促进企业界参与次区域商贸经济合作;促进政府间协商合作,以加快商贸发展等等。而在参与合作各方的特点上,除广西之外,均处在湄公河流域,而合作已有14年,广西参与才1年。其中,除泰国2001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825美元,经济状况较好外,其他国家和地区均处在较低水平,需要加强合作加快发展。

(二)广西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商贸合作的机遇与优势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宗旨和目标是:建立一个一体化的、繁荣进步和公正自由的经济区域。这给广西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促进广西在参与合作中经济更加开放、更多开发和更大发展。参与合作可以提升广西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地位,突出广西在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合作的前沿作用,特别是商流先锋和物流中心的作用。广西作为西南大通道的作用将更加突显,不仅通中南半岛、东南亚,而且通南亚、西亚。这必将大大促进广西与东盟各国商贸经济关系的发展。参与合作中构建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民间文化交流平台,从而以文化搭台,商贸唱戏,发展商贸经济。广西与东南亚、南亚人文关系密切,与其多个民族有亲缘关系,生活文化习俗相同或相近,随着合作的深化,民族群体和文化交往必将增加。反过来,又必将促进贸易经济之间关系的密切、发展和增强。

与此同时,广西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具有很强的优势。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可以更有利地与其东部,与越南合作,从湄公河出海港口溯河而上到沿河流域。从而便利地进入该区域腹地,发展商贸合作。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可以更好地沟通该区域与我国西南、珠三角、长三角合作。使之更有力地发挥广西区位优势,促进彼此之间商贸合作发展。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可以发挥利用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的优势,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与广西商贸经济的发展,或通过广西加强与全国商贸经济的合作。

二、广西参与次区域商贸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分析

广西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最突出和重要的合作是商贸合作,这也是参与的必要前提。这是因为商贸合作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基础性的合作,是最原始的,也是最现代化的合作,其形式是互相交换劳动产品。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交换表现为劳动产品产换,包括有形的产品交换和无形的产品(服务)交换。广西除与之交换工业品、生产要素之外,也交换农产品、生活资料和服务。通过商贸交换,以满足各国人民生产和生活需要。这是彼此需要的、必要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西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商贸合作,是以国际货币为媒介而进行的。通过商贸,例如,缅甸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可与广西的机电产品交换,以支持相互商贸发展,促进各国人民走向繁荣富裕。广西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都处在发展之中,都需要开展商贸,发展经济,走共同振兴之路。马克思指出:“在商品生产中,流通和生产一样重要。”这就是说相互开展商业贸易流通,很是必要、很是重要。通过相互开展商贸,可以推动各国经济加快发展,共同振兴。

此外,广西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商贸合作具有很大的可能性。首先,地域相邻相接,生产发展基础相似相近,生活习俗相近相同,有着发展商贸合作的可能性广西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国家山水相连,与越南有1020公里边界,可以方便开展商贸或转口贸易。大湄公河次区域人口为广西人口的5倍,国土面积为广西的10倍,资源丰富,市场十分广阔,前景看好,有着发展商贸合作的可能性。其次,经济互补互动,有着发展商贸的可能性。广西与缅、老、泰、柬、越五国在经济上有很强互补性,特别是在资源、产品上,因此有发展商贸合作的可能性。印度支那恢复和平前后,主要由港澳商人开展商贸。中越关系正常化前也通过香港进行商贸。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和广西融入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广西与它们的直接商贸将会有更多更大更好更快的发展。第三,交通和信息交流有一定基础条件。广西与大湄公河次区域诸国,除与越南可以陆水路相通以外,可通过越南—云南铁路、公路,或通过湄公河与之相通。广西公路到越南河内、老挝万象、泰国廊开也只需要几小时或一天的时间,到湄公河诸国自由通行。飞机到各国也方便。交通条件可以便利发展商贸。sp;

三、广西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发展商贸合作的对策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涉及到交通、能源、电信、农业、环保、贸易、投资、人力资源和旅游等9大重点领域。根据广西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应重点在交通、农业、人力资源和旅游等领域开展合作。广西在主动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发展商贸合作时要明确重点领域。

(一)商贸方面

除了供应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需要的各种工农业生产资料外,当前要着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传统生活资料初级产品,以适应各国市场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可以较好地取得比较效益,对各方都有利。可建立大湄公河各国需要的亚热带农产品、加工品和互补性农产品基地,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海产业和生态农业,建立农产品加工区。围绕市场需要,开展科技攻关,促进科教和商贸结合,增加科技含量高、效益比较好和数量比较足的适销货源,以源源不断供应。建立大湄公河次区域国民需要的工业品货源基地。在高新技术园区、工业区和投资区划出适合湄公河国家需要的工业品货源生产基地,以生产适销对路的工业品供应其需要。建立广西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招商交易市场。除利用每年在南宁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厂商签订现货、期货供应合同,以及到各国做生意以外,要建立“广西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招商市场”,常年或不定期开展商品商贸。

(二)物流方面

以港口和城市为基地,发展港口和物流经济。特别是要统一规划,分工合作,在北海、钦州、防城港、南宁市分别发展现代物流中心,开展物流服务。建立跨国物流企业(集团)。在物流中心(基地)建立专业跨国物流企业,以发展成为以物流为主的多元化经营的现代企业。或与东盟(含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合资办好跨国物流公司,为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企业提供良好的物流服务。搞好公路、铁路与港口升级建设,以增强和加快通过能力和服务能力,改善经营管理,使之迅速周转,实现货畅其流,降低成本,提高盈利水平。发展“会”、“节”经济,以“会”、“节”促商流和物流,使商流物流加快发展。“会”和“节”对参展商、供应商、组织商、经销商、批发商、采购商、物流商和广告商等开展业务活动,搞活商贸交易,都有好处。通过节会形式进行会展,通过各种经济文化民俗节会进行商贸交易,可以搜集许多竞争者和消费者信息。定期不定期举办商品交易会、特色展销会、博览会、文化节等会节,塑造具有特色的会节,可以有效地招徕各界人士,带动商流、物流、信息流、人才流和资金流的发展,促进广西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商贸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