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年会会议记录要范文

年会会议记录要精选(九篇)

年会会议记录要

第1篇:年会会议记录要范文

强化“三会一课”留痕管理,每次活动结束后,召集会议的领导要对活动记录内容进行审核,并在活动记录内容最后一页空白处签字。以下是整理的三会一课主题素材资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具体内容

“三会一课”制度是指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和定期上党课的相关制度,是党的组织生活最基本的制度, 是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监督的主要途径,其他组织生活制度(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报告工作等)都必须依托“三会一课”的形式开展,或者是“三会一课”内容和形式的拓展。

“三会一课”制度具体内容(详见附件1)。

工作要求

1. 制定全年计划。每个支部每年1月底前,要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级党组织工作安排和党支部中心任务,制定“三会一课”计划(样式见附件2)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如执行中有调整的,每季度统一报告1次。

2. 规范会议记录。为进一步规范“三会一课”会议记录,增强工作的执行力和操作性,经借鉴、综合,拟定“三会一课”会议记录样本供参考(详见附件3),力促工作落小落细。

3. 落实工作责任。党支部书记是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的第一责任人,要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要按照《关于进一步推进市直机关“三会一课”常态化制度化的指导意见》(X〔201X〕XX号)要求,认真组织开展活动。强化“三会一课”留痕管理,每次活动结束后,召集会议的领导要对活动记录内容进行审核,并在活动记录内容最后一页空白处签字。

附件1

“三会一课”制度

一、支部党员大会

1. 会议时间:设党小组的支部党员大会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不设党小组的支部党员大会一般每月召开一次,也可根据工作需要增加召开次数。

2. 会议召集:会议由支部委员会召集,党支部书记主持;支部书记不在时,由支部副书记或支部其他委员主持。

3. 与会人员:会议由全体党员参加,根据会议内容的需要,可吸收入党积极分子或非党员干部列席。如需讨论决定有关事项,参加党员大会的正式党员超过应到会人数的半数,方能开会;进行选举时,有选举权的到会党员超过应到会党员的五分之四,会议方为有效。

4. 会议主要任务:

(1)组织党员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党规党纪及党内有关文件。

(2)传达贯彻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决定和重要工作部署,制定党支部贯彻落实的计划、措施。

(3)定期听取、讨论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对支部委员会的工作进行审查和监督。

(4)讨论决定接收新党员、预备党员转正,以及对党员的表彰和处分。

(5)选举支部委员会成员、推选上级党代表,增补和撤销支部委员。

(6)讨论需由支部党员大会决定的其它重要事项。

5. 会议决议:会议形成的决议由支委会负责检查落实。

6. 会议记录:支部组织委员负责会议记录,并由召集会议的领导审阅签字;会议记录要妥善保管,存档备查。

二、支部委员会

1. 会议时间:支部委员会议一般每月召开一次,也可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召开。

2. 会议召集:会议由党支部书记主持,书记不在时由副书记主持。

3. 与会人员:支部委员会议的参加对象为支部全体委员,也可根据讨论问题的需要,扩大到行政、群团组织负责人和党小组长。支部委员会议须有半数以上委员参加方能召开。讨论重要事项,一般应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委员参加,会议方为有效。

4. 会议主要任务:

(1)传达学习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决定、指示精神或重要工作部署,研究制定支部贯彻落实的计划、措施;研究制定支部党员大会决议的具体计划、意见、方案。

(2)研究讨论党支部班子自身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3)研究讨论工会、共青团、妇女及民兵等方面的工作。

(4)研究讨论需向支部党员大会报告及提交大会讨论决定的有关事项。

(5)检查总结上级党组织部署、支部党员大会决议、支部工作计划执行情况。

(6)研究需由支部委员会讨论决定的其他重要事项。

5. 会议决议:会议形成的决议由召集会议的领导负责检查落实。

6. 会议记录:支部组织委员负责会议记录,并由召集会议的领导审阅签字;会议记录要妥善保管,存档备查。

三、党小组会

1. 会议时间:党小组会一般每月召开一次,也可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召开。

2. 会议召集:会议由党小组组长主持。

3. 与会人员:党小组全体党员,也可扩大到入党积极分子。

4. 会议主要任务:

(1)组织党员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传达党内文件和党的决议。

(2)根据党支部的布置,讨论本小组的工作以及党员应该承担和完成的任务,研究贯彻执行决议的办法。

(3)安排组织生活会,组织党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4)讨论分析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的思想、学习、工作状况,并向支部提出意见和建议。

(5)分析并反映群众的思想情况和意见。

5. 注重效果:会前要有准备,会议内容要集中,每次会议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解决一两个问题即可。

6. 会议记录:指定专人做好会议记录,并由党小组组长审阅签字;会议记录要妥善保管,存档备查。

四、党课

1. 上课时间:支部党课一年1-2次,也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适当增加。

2. 授课对象:聘请有党建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代表等进行讲授。党支部书记每年要带头上1次党课,鼓励普通党员上微党课。党课由党支部负责人主持。

3. 参加对象:为支部全体党员。可扩大到入党积极分子,也可吸收本单位没有写入党申请书但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志参加。

4. 党课内容:围绕支部学习计划来安排,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党规党纪、党性党风教育为主,同时结合各个时期党的中心工作,紧密联系本单位的情况和党员思想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教育。

5. 相关要求:每次授课必须要充分准备,讲课时要联系实际,讲求实效。

6. 党课记录:要安排专人做好党课记录,授课结束后一般要组织讨论,并将授课提纲整理存档。

附件2

X党支部“三会一课”计划(样式)

时 间主 要 内 容

党 员 大 会

第一季度听取、讨论支部上一年度工作总结及新一年度工作计划;讨论、研究支部其他重要事宜。

第二季度召开支部组织生活会;研究支部“七一”活动安排;讨论、决定支部其他重要事宜。

第三季度上专题党课,根据实际召开会议,研究决定支部其他重要事宜。

第四季度召开支部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会议;支部书记进行个人述职;研究决定支部其他重要事宜。

支 部 委 员 会

1月谋划新一年工作思路,传达贯彻X,研究决定支部其他重要事宜。

2月根据实际召开会议,传达贯彻X,研究决定支部其他重要事宜。

3月根据实际召开会议,传达贯彻X,研究决定支部其他重要事宜。

4月根据实际召开会议,传达贯彻X,研究决定支部其他重要事宜。

5月根据实际召开会议,传达贯彻X,研究决定支部其他重要事宜。

6月根据实际召开会议,传达贯彻X,研究决定支部其他重要事宜。

7月根据实际召开会议,传达贯彻X,研究决定支部其他重要事宜。

8月根据实际召开会议,传达贯彻X,研究决定支部其他重要事宜。

9月根据实际召开会议,传达贯彻X,研究决定支部其他重要事宜。

10月根据实际召开会议,传达贯彻X,研究决定支部其他重要事宜。

11月根据实际召开会议,传达贯彻X,研究决定支部其他重要事宜。

12月总结支部年度工作,传达贯彻X,研究决定支部其他重要事宜。

党 课

X月主题:

X月主题:

注: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要结合年度工作和支部实际进行。

附件3

“三会一课”记录(样本)

一、党员大会会议记录:

会议名称:支部党员大会 时间:XX年XX月XX日 地点:X应到人数:XX人 实到人数:XX人缺勤或请假:X、X、X、X主持人:X 记录人:X 会议议题:1.传达学 2.部署开展XX 3.讨论研究XX4.XX 5.XX

会议内容:

一、传达学

(一)X同志传达X

(二)讨论发言

1.X同志:X

2.X同志:X

3.X同志:X

(三)X(支部书记)总结讲话主要记录传达学习的主要内容和本支部如何贯彻落实的具体意见和措施等。(以下各个议题记录方式参照本条三个步骤样式)

二、部署开展

XX主要记录开展该活动目标任务、具体措施、责任分工、工作要求等。

三、讨论研究

XX主要记录党员们讨论研究的具体发言、不同意见和最终决议等。需要表决的,还要记录表决方式和赞成人数、弃权人数、反对人数等情况(要注意表决人数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四、XX五、XX

(召集会议的领导审阅签字)

二、支部委员会议记录:

会议名称:支部委员会议

时间:XX年XX月XX日

地点:XX

应到人数:XX人

实到人数:XX人

缺勤或请假:X、X、X、X

主持人:X 记录人:X

会议议题:

1.传达学X

2.研究制定X的计划、方案

3.研究讨论XXX

4.XXX

会议内容:

一、传达学

(一)X同志传达X

(二)讨论发言

1.X同志:X

2.X同志:X

3.X同志:X

(三)X(支部书记)总结讲话

主要记录传达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如何贯彻落实的具体意见和措施等。(以下各个议题记录方式参照本条三个步骤样式)

二、研究制定

x的计划、方案主要记录研究制定该计划、方案的讨论情况、具体要求和相关负责人等内容。

三、讨论研究XX主要记录讨论研究的具体发言、不同意见和最终决议等。需要表决的,还要记录表决方式和赞成人数、弃权人数、反对人数等情况(要注意表决人数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四、XX五、XX

(召集会议的领导审阅签字)

三、党小组会议记录:

会议名称:党小组会议

时间:XX年XX月XX日 地点:XX

应到人数:XX人 实到人数:XX人

缺勤或请假:X、X、X、X

主持人:X 记录人:X

会议议题:1.传达学习X

2.研究讨论XX的事宜

3.召开XX组织生活会

4.XXX

会议内容:

一、传达学

(一)X同志传达X

(二)讨论发言1.X同志:X2.X同志:X3.X同志:X

(三)X(党小组组长)总结讲话

主要记录传达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如何贯彻落实的具体意见和措施等。(以下各个议题记录方式参照本条三个步骤样式)

二、研究讨论X事宜记录讨论落实支部大会、支委会的有关决定和工作布置的情况,包括贯彻执行的意见、具体措施和相关负责人等内容。记录需提交党员大会决定事项本小组的讨论意见,包括党员发言、不同意见和经过讨论形成的本小组最终意见。

三、召开XX组织生活会

主要记录党员们逐个发言,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情况。

四、XX

五、XX(党小组组长审阅签字)

四、党课记录:

会议名称:党课教育

时间:XX年XX月XX日 地点:XX

应到人数:XX人 实到人数:XX人

缺勤或请假:X、X、X、X

主持人:X 记录人:X

授课人:X

党课课题:XXX

党课内容:

XX记录授课的主要内容。讨论情况:

(一)X同志(主持讲话)X

(二)讨论发言

1.X同志:X

2.X同志:X

第2篇:年会会议记录要范文

某些会议记录的质量问题是由于“先天不足”的原因造成的,具体表现有:

一、会议记录本内无目录。特别是不填写会议议题时,在利用时就要逐页查阅,不仅效率很低,而且人为地增加了对案卷的磨损,不利于档案的保护和保密。

二、记录不完整。有些会议记录未记载会议日期、地点、主持人、记录人;有些会议记录只记了参加人、发言人的姓而没有记全名;有些会议记录只有参加人、时间和主持人而无会议内容;有些会议记录虽有会议内容却没有记录会议的议题等,使人很难了解会议的全貌。

三、会议记录本没有按工作性质分开。如有的系党总支同系行政共用一个会议记录本(联席会议例外),给保管和利用带来不便。

四、会议记录本不固定。有些单位是两三个记录本交*使用,有的本子只记录了几页就再也不用了;更有甚者,每次开会时临时找几张稿低记录,过后就不知去向了。

五、记录字迹潦草、书写材料不符合归档要求。有的会议记录人经常使用圆珠笔、纯蓝墨水等不耐久字迹材料,而且书写潦草,不利于会议记录的日后查考和归档后的长久保存。

为了提高档案质量,做会议记录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延伸阅读:档案工作基本术语

一、使用固定的会议记录本。记录人员应选用纸质较好的会议记录本,按会议性质分别记录并按照会议的时间顺序规范、完整地做好会议记录。会议记录本前三页应写有目录,包括会议日期、内容摘要、页码、备注等栏目。会议记录人应把每次会议的情况按目录栏中的要求逐项填写清楚,这样不但查找起来一目了然、十分方便,而且有利于档案的保密和保护。

二、按照规范格式做好会议记录。会议记录一般分为两个部分:

延伸阅读: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

第3篇:年会会议记录要范文

一、会议记录可能提供的信息

被审计单位多数重大经济决策事项都要通过党组(委)会和领导班子成员会议集体研究决定,因此审阅其会议记录(纪要),了解决策事项,查阅收发文本,跟踪其出台政策措施,捕捉有用信息,挖掘审计线索,是查诊被审计单位重大经济决策得失的重要辅助方法。会议记录可能提供如下对审计有用的信息:

(一)重大投资决策的会议记录

如对某县长经济责任审计,审计人员重点抽查其常务会议纪要,查看其决策过程是否民主,决策事项是否科学可行,有没有相关的专家对此决策报告分析评价其可行性调研情况和结果,决策结果如何?结果发现有部分重大投资决策项目没有进行科学分析论证,最后导致重复投资和投资损失浪费。

(二)资金筹集与分配的会议记录

如对某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审计人员审阅有关财税会议记录,查看其资金筹集是否合法,是否有本地筹集对象的财力许可:资金分配是否按需分配,有没有“撤胡椒面”、好处大家得和不经过分析论证,完全凭个人主观想法或权力与人情分配的情况。结果发现其中之一问题是该市财政年终追加市执法局预算指标只是根据市委书记的一个电话而讨论如何安排,没有任何其他预算支出的依据。

(三)资金使用与管理的会议记录

查看资金使用和管理是不是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去执行,改变资金用途是不是经过集体讨论,并报请上级有关部门的审批同意;资金管理是不是从资金安全和节约成本方面考虑,是否存在人为因素而改变资金管理方式。如某县城市低保资金,按规定应存放在县农业银行,按月直接发放到低保人银行卡上,减少中间环节。但该县财政按照县长的意见,将款项存放在农村信用社,并由社区将款项现金发放给低保人,造成业务经办人员取款后滞留挪用低保资金,危及低保资金运行安全。

(四)发放奖金福利,部门岗位人事调整等,这些都会形成相关的会议记录,都可以作为审计线索。比如重要岗位的人事调整,就要考虑他的调整依据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工作,还是为了实现有目的的个人控制等。发放资金福利是否符合廉政规定,超过廉政限额或阳光福利标准的部分是如何解决其资金来源,又是如何出账的。

二、如何鉴别虚假会议记录

会议记录有两种,一种是存档的单位记录,主要由办公室主任或文秘人员记录;一种是非存档的私人记录,主要散见于与会人员的记录,而这种记录有可能在私人专门的会议记录小本上,也有可能在公务员考核手册上,甚至还有可能是随手拿过来的活页纸上。由于单位记录事先就准备要存档备查,所以记录格式比较正规,记录内容也相对符合会议主持人的口味,细枝末节通常会省略,对主持人主持会议的意图有时也会故意隐瞒不记。而私人记录则不讲究这些,有的只记录自己关心的或对自己有用的内容,而有的则事无巨细,统统包纳,所以这些记录比归档的单位记录更真实、更全面、更有价值,但这些证据受审计取证手段的限制很难得到。

下面简要介绍单位虚假会议记录的鉴别方法:

(一)完全虚假的会议记录

完全虚假的会议记录主要为应付检查而临时补记的,这里面隐藏着大量的违反财经法纪信息。这种会议记录有两个方法可以鉴别:

一是查看会议记录笔迹,有的会议记录整本是一个人的笔迹,有的也会故意给人是多人记录、多次记录的假象,但笔迹绝对是新的,而且整本缺少折痕,非常干净。

二是查看会议记录本,为应付检查而临时补记,其使用的记录本有可能是最近购买的,纸质材料与当时使用的记录本有区别。如对某县移民建镇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审计时,审计人员查出某单位用新近在文具店购买的会议记录本记录两年前就已经发生的事。

(二)部分虚假的会议记录

部分虚假的会议记录表现为添加会议内容,这些内容本身在会议时没有讨论,或虽然讨论,但没有通过。事后发现这么做与实际执行结果发生差异,甚至严重违背会议精神或有关法律法规,为了弥补这一“过失”,被审计单位就会添加会议记录内容。

部分虚假会议记录的鉴别,一方面要通过笔迹鉴别,因为后补的内容通常与当时记录的笔迹不会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人记的,也因为心情环境、身体状况,甚至天气变化而影响笔迹;另一方面是看记录的行文格式,正常记录的内容都是从上而下,自左而右排列的,中间即使有空档,也在句末段尾。而添加的内容必须插入句中,且字体可能会小一点,甚至是歪斜着排列,与整个记录文字风格明显不同。

(三)与事实不符的会议记录

与事实不符的会议记录一般表现为记录内容含混不清,有多处涂抹、修改的痕迹。这种情况虽然不多见,但在审计实务中的确有发现,主要原因是会议记录人当时开小差,没听清楚,或者是理解错了发言人的意思,而胡乱记录上去的。

此外,中间缺页的会议记录,审计人员更有理由怀疑被审计单位在有意隐瞒会议记录的真实内容。

三、会议记录的分析判断

领导人自行决策的少数重要事项,一般会交给核心承办人去组织或承办。而核心承办人有的是财务负责人,有的是贷款审批人,有的是项目负责人,而这些核心承办人通常都会对所承办的事项进行私人记录,因此,审计人员应有针对性地找相关人员谈话,要求其提供重大事项的工作记录或会议记录。在审阅会议记录时,审计人员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判断:

(一)某一项决策需要通过会议讨论决定,但主持人或会上最高领导如果首先表态,后面的人虽然也会提一些看法,但最后都会表示无意见,这样的情况都是事先就沟通好的,很有可能决策不民主。

(二)会议主持人或参加会议的最高级别的决策者一开始就点明会议主题并发表自己的意见,那么后面的人基本就没有反对意见了,这种会议摆明是不让别人提意见,决策极有可能不民主。

(三)如果让与会人员先谈意见或看法,会上有个别人提出了反对意见,且已记录反对理由,审计人员就要调查他的反对理由是否合情合理,日后决策执行结果或执行阶段性结果是否印证他的反对理由是正确的。

如果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但没有记录反对的理由,这个更要搞清楚他为什么反对,而又不记录反对的理由,是坚持原则敢于说真话,还是跟决策提议人意见不合,有意抬杠?

(四)重大决策所有与会人员都应发表意见,如果存在有个别人没有发表意见的会议记录,应该考虑延伸调查这些人,问他为什么不发表意见,是不是保留意见而不好说出来?

第4篇:年会会议记录要范文

一、准确写明会议名称(要写全称),开会时间、地点,会议性质。

二、详细记下会议主持人、出席会议应到和实到人数,缺席、迟到或早退人数及其姓名、职务,记录者姓名。如果是群众性大会,只要记参加的对象和总人数,以及出席会议的较重要的领导成员即可。如果某些重要的会议,出席对象来自不同单位,应设置签名簿,请出席者签署姓名、单位、职务等。

三、忠实记录会议上的发言和有关动态。会议发言的内容是记录的重点。其他会议动态,如发言中插话、笑声、掌声,临时中断以及别的重要的会场情况等,也应予以记录。

记录发言可分摘要与全文两种。多数会议只要记录发言要点,即把发言者讲了哪几个问题,每一个问题的基本观点与主要事实、结论,对别人发言的态度等,作摘要式的记录,不必“有闻必录”。某些特别重要的会议或特别重要人物的发言,需要记下全部内容。有录音机的,可先录音,会后再整理出全文;没有录音条件,应由速记人员担任记录;没有速记人员,可以多配几个记得快的人担任记录,以便会后互相校对补充。

四、记录会议的结果,如会议的决定、决议或表决等情况。

会议记录要求忠于事实,不能夹杂记录者的任何个人情感,更不允许有意增删发言内容。会议记录一般不宜公开发表,如需发表,应征得发言者的审阅同意。

会议记录的重点

会议记录应该突出的重点有:

(1)会议中心议题以及围绕中心议题展开的有关活动;

(2)会议讨论、争论的焦点及其各方的主要见解;

(3)权威人士或代表人物的言论;

(4)会议开始时的定调性言论和结束前的总结性言论;

(5)会议已议决的或议而未决的事项;

(6)对会议产生较大影响的其他言论或活动。

××公司办公会议记录

时间:一九××年×月×日×时

地点:公司办公楼五楼大会议室

出席人:××× ××× ××× ××× ××× ……

缺席人:××× ××× ××× ……

主持人:公司总经理

记录人:办公室主任刘××

主持人发言:(略)

与会者发言:××× ………………………………………………………………××× ………………………………………………………………

散会

主持人:×××(签名)

第5篇:年会会议记录要范文

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会议记录,是非常重要的原始档案资料,具有执行依据、文件基础、日后查考和史料价值等作用。根据省委组织部苏组通59号文件精神,现就规范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会议记录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会议记录必须全面完整

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会议记录包括会议组织情况、会议内容和结尾三个部分。

1、会议组织情况。包括开会时间、地点、主持人、出席人、列席人、记录人等。人员要写清楚姓名、职务,缺席者应注明缺席原因。

2、会议内容。即会议记录的主体部分。包括会议议题,主持人讲话内容,汇报人姓名、职务及汇报内容,与会人员发言、讨论情况,决议事项等。

3、结尾。在会议内容后面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本次会议结束”字样。在本次会议记录右下方,由会议主持人、记录人签名。

二、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会议记录必须真实准确

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会议记录必须实事求是,真实准确地反映党委(党组)讨论干部任免会议的内容和过程。要尽可能记下发言者的原话,忠实于发言者的愿意,客观地记载会议情况。记录要表达准确,层次清楚,语句通顺,字迹工整,对没有听清楚或发言者表达不清楚的,不能主观推断,应找有关人员和发言者本人进行核实。

对组织(人事)部门向会议提交的有关材料的名称和主要内容,应记录清楚。对讨论对象的姓名、现任职务、拟任职务应准确记录。对讨论对象的考察情况、任免理由等,要择其主要内容记录。对会议讨论发言、讨论过程、形成的决议以及形成决议的表决情况等,必须详细、真实地记录。对有争议的问题、存在的分歧意见,也要作详细记录。

三、要指定专门记录人员和使用专用的会议记录本

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的会议,应确定专门人员负责记录。负责记录的人员要求思想政治素质好,组织纪律性强,熟悉干部工作,有做好会议记录的能力。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会议的记录人员要自觉履行职责,严格按照通知要求,一丝不苟地做好记录工作,并对会议记录的真实和完整承担责任。记录人员一经确定,不得随便更换或临时指定。

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会议记录,统一使用专用的会议记录本。专用会议记录本由县委组织部统一印制。自2003年4月起,各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会议必须使用统一的记录本。

四、妥善管理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会议记录

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会议记录,是党委(党组)研究干部任免情况的重要文字依据,必须妥善管理。会议结束后,可以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对会议记录进行整理,形成会议纪要,整理人、审核人要签名。会议记录和会议纪要形成之后,任何人不得随便涂改、增删,更不能随意销毁。会议记录和形成的会议纪要应统一编码,及时归档。党委(党组)采用投票表决方式作出任免决定的,投票表决的原始资料也应一并存档备查。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会议记录,是干部人事工作的机密材料和重要档案,要专人保管,严格保密,任何无关人员和未经允许不得阅看。记录人员更换时,应办理严格的交接手续,确保万无一失。

第6篇:年会会议记录要范文

在审计实务中,除了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是审计的主要对象外,其他一些文字材料作为审计证据,同样具有使用价值,同样能为审计人找到切入点。被审计单位的会议记录就是其中一种证据类型。

一、会议记录可能提供的信息

被审计单位多数重大经济决策事项都要通过党组(委)会和领导班子成员会议集体研究决定,因此审阅其会议记录(纪要),了解决策事项,查阅收发文本,跟踪其出台政策措施,捕捉有用信息,挖掘审计线索,是查诊被审计单位重大经济决策得失的重要辅助方法。会议记录可能提供如下对审计有用的信息:

(一)重大投资决策的会议记录

如对某县长经济责任审计,审计人员重点抽查其常务会议纪要,查看其决策过程是否民主,决策事项是否科学可行,有没有相关的专家对此决策报告分析评价其可行性调研情况和结果,决策结果如何?结果发现有部分重大投资决策项目没有进行科学分析论证,最后导致重复投资和投资损失浪费。

(二)资金筹集与分配的会议记录

如对某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审计人员审阅有关财税会议记录,查看其资金筹集是否合法,是否有本地筹集对象的财力许可:资金分配是否按需分配,有没有“撤胡椒面”、好处大家得和不经过分析论证,完全凭个人主观想法或权力与人情分配的情况。结果发现其中之一问题是该市财政年终追加市执法局预算指标只是根据市委书记的一个电话而讨论如何安排,没有任何其他预算支出的依据。

(三)资金使用与管理的会议记录

查看资金使用和管理是不是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去执行,改变资金用途是不是经过集体讨论,并报请上级有关部门的审批同意;资金管理是不是从资金安全和节约成本方面考虑,是否存在人为因素而改变资金管理方式。如某县城市低保资金,按规定应存放在县农业银行,按月直接发放到低保人银行卡上,减少中间环节。但该县财政按照县长的意见,将款项存放在农村信用社,并由社区将款项现金发放给低保人,造成业务经办人员取款后滞留挪用低保资金,危及低保资金运行安全。

(四)发放奖金福利,部门岗位人事调整等,这些都会形成相关的会议记录,都可以作为审计线索。比如重要岗位的人事调整,就要考虑他的调整依据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工作,还是为了实现有目的的个人控制等。发放资金福利是否符合廉政规定,超过廉政限额或阳光福利标准的部分是如何解决其资金来源,又是如何出账的。

二、如何鉴别虚假会议记录

会议记录有两种,一种是存档的单位记录,主要由办公室主任或文秘人员记录;一种是非存档的私人记录,主要散见于与会人员的记录,而这种记录有可能在私人专门的会议记录小本上,也有可能在公务员考核手册上,甚至还有可能是随手拿过来的活页纸上。由于单位记录事先就准备要存档备查,所以记录格式比较正规,记录内容也相对符合会议主持人的口味,细枝末节通常会省略,对主持人主持会议的意图有时也会故意隐瞒不记。而私人记录则不讲究这些,有的只记录自己关心的或对自己有用的内容,而有的则事无巨细,统统包纳,所以这些记录比归档的单位记录更真实、更全面、更有价值,但这些证据受审计取证手段的限制很难得到。

下面简要介绍单位虚假会议记录的鉴别方法:

(一)完全虚假的会议记录

完全虚假的会议记录主要为应付检查而临时补记的,这里面隐藏着大量的违反财经法纪信息。这种会议记录有两个方法可以鉴别:

一是查看会议记录笔迹,有的会议记录整本是一个人的笔迹,有的也会故意给人是多人记录、多次记录的假象,但笔迹绝对是新的,而且整本缺少折痕,非常干净。

二是查看会议记录本,为应付检查而临时补记,其使用的记录本有可能是最近购买的,纸质材料与当时使用的记录本有区别。如对某县移民建镇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审计时,审计人员查出某单位用新近在文具店购买的会议记录本记录两年前就已经发生的事。(二)部分虚假的会议记录

部分虚假的会议记录表现为添加会议内容,这些内容本身在会议时没有讨论,或虽然讨论,但没有通过。事后发现这么做与实际执行结果发生差异,甚至严重违背会议精神或有关法律法规,为了弥补这一“过失”,被审计单位就会添加会议记录内容。

部分虚假会议记录的鉴别,一方面要通过笔迹鉴别,因为后补的内容通常与当时记录的笔迹不会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人记的,也因为心情环境、身体状况,甚至天气变化而影响笔迹;另一方面是看记录的行文格式,正常记录的内容都是从上而下,自左而右排列的,中间即使有空档,也在句末段尾。而添加的内容必须插入句中,且字体可能会小一点,甚至是歪斜着排列,与整个记录文字风格明显不同。

(三)与事实不符的会议记录

与事实不符的会议记录一般表现为记录内容含混不清,有多处涂抹、修改的痕迹。这种情况虽然不多见,但在审计实务中的确有发现,主要原因是会议记录人当时开小差,没听清楚,或者是理解错了发言人的意思,而胡乱记录上去的。

此外,中间缺页的会议记录,审计人员更有理由怀疑被审计单位在有意隐瞒会议记录的真实内容。

三、会议记录的分析判断

领导人自行决策的少数重要事项,一般会交给核心承办人去组织或承办。而核心承办人有的是财务负责人,有的是贷款审批人,有的是项目负责人,而这些核心承办人通常都会对所承办的事项进行私人记录,因此,审计人员应有针对性地找相关人员谈话,要求其提供重大事项的工作记录或会议记录。在审阅会议记录时,审计人员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判断:

(一)某一项决策需要通过会议讨论决定,但主持人或会上最高领导如果首先表态,后面的人虽然也会提一些看法,但最后都会表示无意见,这样的情况都是事先就沟通好的,很有可能决策不民主。

(二)会议主持人或参加会议的最高级别的决策者一开始就点明会议主题并发表自己的意见,那么后面的人基本就没有反对意见了,这种会议摆明是不让别人提意见,决策极有可能不民主。

(三)如果让与会人员先谈意见或看法,会上有个别人提出了反对意见,且已记录反对理由,审计人员就要调查他的反对理由是否合情合理,日后决策执行结果或执行阶段性结果是否印证他的反对理由是正确的。

如果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但没有记录反对的理由,这个更要搞清楚他为什么反对,而又不记录反对的理由,是坚持原则敢于说真话,还是跟决策提议人意见不合,有意抬杠?

第7篇:年会会议记录要范文

一、重要决策事项必须有会议记录

重要决策事项主要包括:

(一)研究决定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学习传达上级重要会议、决定、决议、文件和指示精神,并结合本部门(单位)实际,研究提出贯彻落实的方案、措施。

(二)研究本部门(单位)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全局性重要工作部署和工作要点。

(三)审定以党委(党组)名义上报的文件;审定以党委(党组)名义制发的关于重要工作部署、重要制度建设和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文件;审定以党委(党组)名义召开的重要会议的有关事项。

(四)研究决定本部门(单位)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方面的重要事项;讨论决定领导班子成员的分工及调整;研究本部门(单位)内设机构(包括直属单位)职能配置及调整方面的重要问题。

(五)研究决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的重要问题;研究决定干部人事管理权限范围内有关人员的录用、推荐、任免、调整、奖惩、返聘等重要事项;研究决定干部的培养、教育、管理和监督中的重要问题。

(六)审议规模较大的投资、工程项目等,金额较大的财务收支、物资管理及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

(七)研究决定纪律检查工作、党风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事项和重要问题。

(八)审定党委(党组)委员(成员)(以下简称委员)在特殊情况下对重要事项处理后需向党委(党组)报告的问题。

(九)其他需要党委(党组)研究决定的重要事项。

二、重要决策事项会议记录必须完整

会议记录包括标题、会议组织情况、会议内容、记录结尾四个部分。

(一)标题

标题,即会议记录的名称。例如,×××党委(党组)第×次会议记录、县委××部第×次部长办公会(部务会)会议记录。

(二)会议组织情况

1.会议时间。

2.会议地点。

3.主持人(姓名、职务)。

4.出席人(姓名、职务)。

5.列席人(姓名、职务)。

6.缺席人(姓名、职务、缺席理由)。

7.记录人(姓名、职务)。

(三)会议内容

1.会议议题:研究××重要决策事项。

2.主持人讲话内容。

3.汇报人姓名、职务及汇报内容(逐人汇报)。

4.发言人姓名、职务及发言、讨论内容。

5.决议事项(要逐条记录清楚)。

6.遗留问题(有什么遗留问题就记什么遗留问题,并逐条记清楚,没有的则不记)。

7.其它。如落实会议决议的部署和要求等。

(四)记录结尾

记录结尾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本次会议结束”字样。在本次会议记录右下方,由会议主持人、会议记录人分别签名。

三、重要决策事项会议记录必须真实

会议记录必须实事求是,忠实于发言者的原意,客观真实地记载会议情况,不得任意增删和改动。记录要有详有略,重要的内容和发言要详记,尽可能完整地记下发言者的原话。不重要的或与会议无关的,可以概括地记,或者不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辅以录音。如果没有录音设备或者不允许录音,可配备两个以上的记录人员同时记录,以便会后互相核对补正,从而保证记录的完整、准确。必须详实记录的内容为:

(一)会议开始时的定调性言论和结束前的总结性言论,休会和复会等会议进行情况。

(二)会议发言、讨论过程及形成的决议或议而未决的事项。

(三)有争议的问题、分歧意见、要害问题及有关人员的发言。

(四)形成决议、决定的表决情况及有异议、弃权等情况。

(五)研究干部问题时,讨论对象的姓名、现任职务、拟任职务。组织(人事)部门向会议提交讨论的有关材料的名称和主要内容。讨论对象的书面考察情况、拟任理由等,要择其主要内容记录。涉及有关领导干部应予回避的问题回避情况。

四、重要决策事项会议记录必须准确

会议记录必须表达准确,层次清楚,语句通顺,字迹清晰,不能产生曲解和疏漏,更不能支离破碎,言不及意,丧失依据作用。对会议内容、讨论发言情况及会议过程、决议等都要力求准确,特别是主要领导的发言,对关键问题、有争议问题的发言,更要准确记下原话。对没有听清楚或发言者表达不清楚的,不能凭主观想象任意推断,应找有关人员和发言者本人进行核实。

五、重要决策事项会议记录必须指定专门记录人员和使用专用的会议记录本

党委(党组)讨论决定重要决策事项,应确定专门人员负责记录。负责记录的人员要求思想政治素质好,组织纪律性强,有做好会议记录的能力。记录人员要对会议记录的真实和完整承担责任。记录人员一般不得随意更换或临时指定。

党委(党组)讨论决定重要决策事项,要使用专用的会议记录本,并要专人保管,严格保密。记录人员更换时,应办理严格的交接手续。会议记录本要进行编码,不能涂改增删,更不能随意损毁。会议结束后,可以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对会议记录进行整理,形成会议纪要,整理人、审核人要签名,并及时归档。党委(党组)采用投票表决方式作出决定的,投票表决的原始资料也应一并存档备查。

第8篇:年会会议记录要范文

内容提要: 我国《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对象进行分类的规定具有其合理性,但过于狭窄和简单。可以适当借鉴域外立法经验,采取概括式和列举式相结合的方式,原则上将股东查阅权对象无限扩展到公司的所有信息资料,同时又具体列举常见的公司信息资料,并根据信息披露程度不同以“正当目的”说明义务进行合理限制。

一、我国立法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对象的界定及其评析

(一)我国立法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对象的界定

我国《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对象采取列举式立法,第34条第1款规定:“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第2款还规定,“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应当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说明目的”。同时,与股东查阅权相对应,第166条第1款规定了公司的信息披露义务,即“有限责任公司应当依照公司章程规定的期限将财务会计报告送交各股东。”上述《公司法》上规定的公司信息资料可分为以下两类:

1.普通信息资料,即股东查阅不受任何实质性条件限制的公司信息资料,股东对其查阅享有“绝对查阅权”。《公司法》第34条第1款规定的即是普通信息资料,股东对其查阅不需要说明“正当目的”。

2.特殊信息资料,即股东查阅受到某些实质性条件限制的公司信息资料,股东对其查阅享有“相对查阅权”或“适格查阅权”。《公司法》第34条第2款规定的即是特殊信息资料,股东对其查阅需要说明“正当目的”。

(二)我国立法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对象界定之评析

我国《公司法》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对象按照信息披露程度不同进行分类,对于披露程度高的普通信息资料,股东享有绝对查阅权,除了查阅时间、地点等非实质性条件外,公司不得作任何实质的限制;对于披露程度低的特殊信息资料,股东仅享有相对查阅权,公司有权要求说明“正当目的”以进行合理限制。这种分类规定具有合理性,应当予以充分肯定。

但是,我国《公司法》分两款具体列举了几种常见的查阅权对象,没有设置兜底性条款,难以应对公司实务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所以其分类显得过于粗陋和简单,也显得过于严格和狭窄。笔者认为,可以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的信息资料分为公司基本信息、经营决策信息、会计信息和其他信息资料四类,除了现行《公司法》规定的信息资料外,还应当包括有其他信息资料。具体如下:

1.基本信息资料,具体包括公司章程、股东名册等。该类信息资料应当向登记机关备案登记。我国《公司法》第6条第3款规定:“公众可以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查询公司登记事项,公司登记机关应当提供查询服务。”在某种意义上说,基本信息资料属于登记事项,公众均可以查阅,故其并非专属于股东查阅权的对象。

2.经营决策信息资料,具体包括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会议记录、决议等。首先,就股东会会议的记录和决议而言,既然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有权参加股东会会议,就应当有权查阅股东会会议记录和决议。但现有立法仅规定了股东有权查阅股东会会议记录,却未有规定可查阅股东会会议决议。其次,就董事会、监事会会议的记录和决议而言,现有立法仅规定了股东有权查阅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却未有规定可查阅董事会会议记录、监事会会议记录。有观点认为,我国《公司法》已将董事会会议记录、监事会会议记录列入了股东查阅权范围。[1]事实上,我国《公司法》仅在第97条规定了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将董事会会议记录、监事会会议记录置备于公司,并未对有限责任公司作出相应规定。笔者认为,我国《公司法》第4条等规定了公司股东依法享有选择管理者的权利,股东应当有权了解董事、监事履行职务、职责的情况,故而在立法上应当明确董事会会议记录、监事会会议记录属于股东查阅权对象。

3.会计信息资料,具体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根据我国《公司法》、《会计法》的规定,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其他辅助性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公司办理经济业务事项,必须填制或者取得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应当根据经过审核的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编制,会计账簿必须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进行登记,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根据经过审核的会计账簿记录和有关资料编制。[2]由此可见,公司会计信息资料是分类分层逐步形成的,首先是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并进而共同形成会计凭证,其次是依据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最后才是根据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对此,我国《会计法》第9条第1款明确规定了会计核算的工作流程,即:“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但我国现行立法仅规定了股东有权查阅财务会计报告、会计账簿,却未规定可查阅处于会计账簿下位的会计凭证及其组成部分记账凭证及更加下位的原始凭证。笔者认为,我国《公司法》第4条等规定了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的权利,会计信息资料真实与否至关重要,会计凭证及其他会计资料是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依据和基础,故而在立法上应当明确其是否属于股东查阅权对象。

4.其他信息资料,具体包括公司债券存根、合同等。该类信息资料是否属于查阅权对象,我国现行立法未有涉及。笔者认为,我国《公司法》第98条将公司债券存根规定为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查阅权对象,而有限责任公司也可以依法发行公司债券,但立法上却未有规定,如此区别对待确实令人费解。就公司对外签订的合同而言,正如有观点认为,合同的签订和履行都无一例外是会计核算的基础资料,都会反映在财务指标的变化上,股东只有全面了解,才能保障其权利最终得以实现,[3]故而应当在立法上明确其是否属于股东查阅权对象。

此外,我国《公司法》第34条仅对股东查阅特殊信息资料受阻时规定了司法救济权,而未对普通信息资料予以明确规定,容易让人产生歧义,认为后者没有司法救济权;该法第97条规定了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将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公司债券存根、股东大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记录、监事会会议记录、财务会计报告置备于本公司,却未对有限责任公司的置备义务予以明确规定,也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二、域外立法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对象的界定及其借鉴

(一)开放式立法模式

美国、日本等采用开放式立法模式,赋予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的对象范围较宽,限制较少。比如:美国《示范商业公司法修订本》采用概括式立法,集中在第16.01、16.02节规定了股东查阅权的对象范围,包括章程、工作细则、董事会决议、股东会会议记录、最近3年股东不经过会议形式而采取行动的记录、最近3年全部发给股东的书面信息、董事和高级职员的姓名和地址清单、最近年度的送州务长官的年度报告,以及董事会会议记录摘要、董事会的委员会替代董事会代表公司采取行动的记录、股东会会议记录摘要、股东或董事会不采取会议形式而采取行动的记录的摘要、会计记录及股东登记簿;此外,还规定了法院拥有对其他查阅对象的独立裁判权。[4]美国法院判例也曾有授权查阅记录、账簿、收据、凭证、账单和其他一切证明公司财务状况的文件,查阅公司控制的子公司账簿以及查阅公司的合同、甚至总经理的通信的先例。[5]美国之所以采用开放式立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影响。因为美国实行单轨制体制,公司机关由股东会和董事会组成,股东会是权力机关,股东会下设董事会,没有设置监事会等专门监督机构,因此必须赋予股东较为宽泛的查阅权对象范围,以有效监督经营者的行为。更为重要的是,美国保护商业秘密法制较为健全,不必过分担心股东查阅权的广泛行使从而影响公司整体利益,因而在平衡公司和股东二者利益冲突时,立法价值取向更多地是注重于对股东查阅权的保护。

日本《公司法典》采用列举式立法,分别在其第31、81、82、125、252、318、319、371、378、394、413、433和442条规定了股东查阅权的对象范围,[6]包括章程、创立大会会议记录、未召开创立大会但全体同意提案视为已形成创立大会决议、股东名册、新股预约权登记簿、股东大会会议记录、未召开股东大会但全体同意提案视为已形成股东大会决议、董事会会议记录、外聘会计财务会计报表等资料、监事会会议记录、委员会会议记录、股东名册和财务会计报表等资料。此外,还专门规定了外聘会计制度,除了公司内部的会计出纳之外,公司还要聘请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外部会计专业人员参与公司的财务会计工作,以实现公司内部财务会计工作的外部化及外部会计专业人员监督的内部化,借此提高公司财务的透明度和公正性,[7]从而有效地保证了股东查阅权的顺利实现。日本《公司法典》规定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中虽然设置有监事会等监督机构,但因为其设置有外聘会计制度,公司财务透明度较高,股东查阅权对象也较为宽泛。

(二)封闭式立法模式

法国、德国等采用封闭式立法模式,赋予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的对象范围较窄,限制较多。比如,法国《商事公司法》采用概括式立法,在第56条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对象进行了规定,同时还有一定限制,即“股东也可在任何时候,按法令限定的条件,查阅该法令确定的、有关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的公司档案”;此外,第29条还对简单两合公司中有限责任股东查阅权对象进行了更为严格的限制,即“有权每年两次查阅公司的账册和档案”。

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采用概括式立法,在第51a条第1款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对象进行了规定,即:“任何股东一旦提出要求,业务执行人必须毫不迟延地向其提供公司事务情况并且允许其查阅账簿与文书。”由此可见,尤其是德国立法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对象规定较为严格,仅仅包括公司账簿与文书。德国立法采用封闭式立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其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影响。因为德国实行双层委员会制,公司机关由股东会、监事会和董事会组成,股东会下设监事会,监事会向股东会负责并报告工作,监事会下设董事会,董事会向监事会负责并汇报工作,因而监事会是公司监督机关,同时也是董事会的领导机关,拥有极大的权力。[8]相对来说,股东查阅权未有受到足够重视,其对象范围也较为狭窄。

此外,无论是采取开放式还是封闭式立法模式,大都对股东查阅特殊信息资料有不同程度的限制,主要体现在应当符合“直接相关原则”的要求。比如,美国《示范商业公司法修订本》第16.02节规定,股东请求查阅董事会会议记录摘要等有限制条件,具体是“(1)他的要求是善意的以及怀有正当的意图;(2)他阐述自己的意图和他想要检查的记录时应合理地详尽;以及(3)他所要检查的记录和他的意图是直接地有联系的。”此外,第16.04节(d)小节还规定:“如果法院命令检查和复制所需要的记录,它对于有此需要的股东的使用或分发该记录可加以合理的限制。”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第51a条第2款也作出了限制性规定,即“业务执行人出于如下顾虑,即该股东可能将该情况与查阅结果用于与公司无关之目的并因此而给公司或关联企业造成并非无关紧要的损失,可以拒绝提供情况和不允许查阅。拒绝须有股东决议。”

与域外立法相比,我国《公司法》对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对象的界定过于狭窄和严格。究其原因,最为重要的是长期以来我国对公司商业秘密的保护不够充分,因而在平衡公司和股东二者利益冲突时,立法价值取向更多地是注重于对公司商业秘密的保护,从而忽视了对股东查阅权的保护。笔者认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健全,立法应当采取概括式和列举式相结合的方式,规定较为宽泛的股东查阅权对象,同时附加合理的限制条件,以保障股东权利正当地顺利地实现。

三、我国立法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对象的完善与重构

(一)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对象的无限扩展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作为一项基础性、工具性权利,是实现股东其他权利的前提和条件,在立法上应当予以充分保障。笔者认为,基于股东是公司最终所有者的原因,原则上公司的所有信息资料都应当属于股东查阅权对象。

1.普通信息资料的扩展

有限责任公司的基本信息资料,与股东直接关联,股东当然有权查阅。就基本信息资料中的股东名册而言,我国《公司法》第98条既然已经将其规定为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查阅权对象,那么也应当对有限责任公司予以明确规定。此外,由于在实务中存在挂名股东、隐名股东等现象,可能存在登记机关备案的股东与实际股东不一致的情况,加之登记机关登记变更与公司股东名册变更又不同步,因而也有必要明确股东名册为查阅权对象,以有效保护股东知情权。

公司经营决策信息中的股东会会议决议,与股东直接关联,股东有权参与形成,当然有权查阅。现有立法未有规定股东会会议决议为查阅权对象,有必要予以填补。

2.特殊信息资料的扩展

公司经营决策信息中的董事会会议记录、监事会会议记录,由管理者参与形成,反映管理者履行职务、职责的情况,与股东关联程度一般,通常不向股东披露。但因涉及股东选择管理者权利,故而有必要在立法上将其扩展为股东查阅权对象,同时附加“正当目的”说明义务进行合理限制。

公司会计信息中的会计凭证及其他会计资料,以及公司其他信息中的债券存根、合同等资料,由管理者参与形成,与股东关联程度一般,通常不向股东披露。特别是其中涉及的公司商业秘密,一般情况下不作为股东查阅权对象。但因为股东毕竟是公司的最终所有者,故而在立法上也有必要在特殊情况下将其扩展为查阅权对象,同时附加“正当目的”说明义务进行合理限制。如果涉及到公司的商业秘密,管理者则可以在提供查阅时予以排除,尽量避免股东有滥用之虞。其中,就会计凭证及其他会计资料而言,正如有观点认为,如果财务会计报告虚假,即便保护股东查阅该报告的知情权,又有何实际意义?其所获得的只是一种伤残的权利;[9]就债券存根而言,我国《公司法》第98条甚至将其作为普通信息资料规定为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查阅权对象,当然也应当规定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对象;就合同而言,如果公司对外签订了重大交易合同,而股东却无权查阅知晓,这对股东权的保护是极为不利的。

(二)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对象的合理限制

在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之上,虽然股东是公司的最终所有者,但在公司承续期间,公司和股东仍然是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享有不同的权利,因而保护公司商业秘密和股东查阅权之间必然存在着矛盾和冲突,需要进行利益平衡。特别是在扩展股东查阅权对象范围的情况下,应当更加注重对公司商业秘密的保护,需要对具体查阅对象进行合理限制,要求股东说明查阅的“正当目的”。有观点认为,在规模小、股东人数少的封闭公司,股东与公司的利益目标高度一致,股东之间人身信任关系密切,股权流动性弱,因而对股东查阅权对象的“正当目的”测试不仅多余,且有不当限制股东查阅权之嫌。[10]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毕竟股东和公司是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对股东查阅权对象进行合理限制,可以保障股东权利的正当行使,实现股东和公司之间的利益平衡。

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对象进行合理限制,要求股东尽到“正当目的”说明义务,主要考量以下两个方面的关联因素。一是股东查阅的信息资料与股东身份有无关联,关联性越大,限制就越小,“正当目的”说明义务就越弱;反之,关联性越小,限制就越大,“正当目的”说明义务就越强。二是股东查阅的信息资料与其查阅目的的“正当性”有无关联,查阅不同信息资料的说明义务要求程度不同,股东只能查阅达到“正当目的”所必需的信息资料,二者必须具有内在的必要的联系。换句话说,“正当目的”为股东查阅对象限定了范围,查阅目的不同范围就不同,甚至查阅目的相同但时间不同范围也就不同。[11]在实务中,应当针对不同的具体的查阅对象,以“正当目的”说明义务进行不同程度的动态限制。此外,法院判决也可以对股东行使查阅权获悉的有关公司信息资料的使用作出保密义务的限制。

综上所述,我国立法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查阅权对象的界定,可以采用概括式和列举式相结合方式,原则上可以无限扩展到公司所有信息资料,同时又具体列举常见的信息资料,比如普通信息资料包括公司章程、股东名册、股东会会议记录和决议、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等;特殊性信息资料包括董事会会议记录、监事会会议记录、会计账簿、会计凭证及其他会计资料、债券存根、合同等,并就查阅特殊信息资料进行合理限制,附加“正当目的”说明义务,尤其是对信息披露程度低且未列举出的信息资料更应当附加严格的“正当目的”说明义务,以有效实现公司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均衡。

注释:

[1]王东敏:《新修订的公司法与审判实务有关的问题》,载《人民司法》2006年第1期,第26页。

[2]参见我国《公司法》第171条;《会计法》第12条第1款,第13条第1款,第14条第1、2、5款,第15条第1款,第20条第2款。

[3]李燕、褚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知情权”案例分析》,载《国际市场》2008年第11期,第55页。

[4]卞耀武:《当代外国公司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102-104页。

[5][美]Robert W.Hamilton.The Law of Corporations(4th edition).West Group.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527页。

[6]据统计,在日本250万个商事公司中,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大致各占一半,而100多万个股份有限公司中,大型公司只有10%左右,其他的既小又封闭,与有限责任公司并无实质性区别。因此,日本公司法典打破股份有限公司与责任有限公司的界限,将二者整合成一种公司统称为股份有限公司,因而其有关股份有限公司的规定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参见吴建斌、刘惠明、李涛译:《日本公司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版,第12-13页。

[7]吴建斌、刘惠明、李涛译:《日本公司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8]毛亚敏:《公司法比较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151页。

[9]蒋大兴:《超越股东知情权诉讼的司法困境》,载《法学》2005年第2期,第127页。

第9篇:年会会议记录要范文

会议纪要也几乎是本人的副业。以前在战略咨询公司,跟客户的会议、项目需求会经常要写会议纪要。现在在公募基金,比较偏国企氛围,直属大领导以前是从中央部委下海,对会议纪要、工作报告等文字材料要求极度严苛,重要会议的纪要修改个七八遍都很正常,标点都不会放过,写好一份会议纪要的难度不亚于一份普通的咨询报告。在经历现领导地狱般的锤炼之后,再翻看以前在东家写的会议纪要,真是惨不忍睹。

所以如何写好会议纪要,有以下心得可以谈谈:

一、会议之前

1. 明确会议目的、会议纪要阅读对象

专题会议:通过会议纪要将会议重要事项会知涉及部门或报送更高级别领导,使其了解本次会议的内容、决议,尤其让领导审批或拍板。这种会议一般为了协调某些跨多部门的重大事项,目的性强,会议纪要能传递的信息非常关键,所以事先就要了解这个会议召开的目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想通过会议传递什么信息、确定什么事情,然后在纪要中突出。

例行会议:通过会议纪要明确近期需落实事项,统一思想、传递任务、碰撞火花,敦促参会人员执行相关事宜。所以要事先对任务事项有所了解,会议中专注于捕捉主要事项及负责人员,将相关项目或事项、时间限制、相关负责人清晰列明。

2. 全面做好会议准备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经常是给领导留下好印象的关键:

掌握会议议程、了解参会人员信息:必要时还必须通过邮件等方式提醒相关参会人员的参会时间、会议议题及会议相关议程材料,为后续起草会议纪要提供便利。

掌握参会人员联系方式:提前将会议相关人员联系方式录进手机通讯录(手机、座机,虽然一般企业内部通讯软件有相关信息,但紧急时还是不如手机通讯录快速)。

掌握会议室电话/视频使用技巧:记录公司所有会议室会议电话,了解会议电话如何使用(包括单方通话、多方通话使用技巧,每个公司都有差异),提前了解公司会议室视频会议如何使用。

二、 会议过程中

务必录音,每场会议必须录音,一来方便起草纪要时方便翻回来领悟领导意思,二来也是将会议过程存档,有备无患。

做好笔记,在了解会议的目的、议程的基础上,腾出更多精力用于准确记录和领会大领导的讲话意见,记录关键词句。理清领导的思路和逻辑,抓住最主要的要点。

三、撰写会议纪要

文书模板:了解自己的公司是否有专用的会议纪要格式和模板,或相关文书格式要求(页眉页脚、对外正式字体、字号)

明确会议要素:列明会议时间、会议地点、会议主持(如果是召开会议的领导可写上,非领导可不写)、参会人员(重要会议还需区分出席、列席)、会议记录

明确会议主题:一般习惯在正文第一段明确并做个总结,“X年X月X日,XXX(召开会议的领导)主持召开了XXXX会议,会议就XXXXXX(会议主题或核心事项)进行了充分讨论/研究,达成共识/形成一致意见/部署XXXXX,相关内容纪要如下:”

公司**会议第**次会议纪要

会议时间:

会议地点:

会议主持:

参会人员:

会议记录:

2017年**月**日,**主持召开公司**会2017年第一次会议。会议围绕***进行了研讨,并就**等方面的具体项目,达成共识,相关内容纪要如下:

注意事项:

① 注重挖掘背景信息。提及相关项目时,必要时增加一两句话语交代背景信息,让未参会人员、上级领导能够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② 注重领悟领导意图。会议中务必记录领导说话的关键词,纪要最关键的是传递大领导下达了什么信息,但又不能直白的说了XXX领导说了什么。一般以会议强调、会议认为、会议指出代替,同时要善于利用、换用领导原话,善于拓展领导原话。

③ 注重行文逻辑主次。沥青会议思路,有会议议程按议程展开。但有些领导可能思路比较跳跃,不一定会按照节奏出来,中间还包括插科打诨、训话、打断等等,因此纪要务必不能按时间先后,不能记流水账,切记会议纪要不是记录,要注重语言的提炼和逻辑的重组。

相关文章阅读